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第一节:巴蜀艺术与审美艺术(一)

1、巴蜀文化的特点

2、什么是巴蜀文化

3、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哪些影响。

一、什么是巴蜀文化?

四川大学考古学林向教授的说法:认为巴蜀文化由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的先民所留下的历史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临近地区,时间上讲想相当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共近千年。这是从考古学角度上来讲的。

广义:包括今天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同时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从古到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二、巴蜀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关系

巴蜀文化区域和行政区划不等同。古代巴蜀文化区: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以及民族民风与巴蜀基本相同的汉中盆地、黔涪高原、湖北的西南、湘西等区域。(陕西、汉中、南郑与四川相似)

巴蜀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地域文化,大文化系统中的小系统。要看到巴蜀文化的个性、还要看出巴蜀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共通性。

三、巴蜀文化的特点

a、谭先生、刘先生:巴蜀文化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

b、谭先生: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秒的心灵世界。

c、罗志田:包容性:具体体现易学、道学、易经之学发达、文风很盛。

d、袁廷栋:由移民文化为载体而表现的兼容性。

e、无具体提出者: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

四、总体上巴蜀文化的特征:

1、文化生态特征:指巴蜀文化生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巴蜀文化。神奇、多样性(地貌、地形、气候、植被)、向心(围绕长江水系,十字的地位,交织的文化)。

2、巴蜀文化载体上的特征:易学、道学、宗教、史学、文学,雕塑、绘画、音乐也很突出。

3、巴蜀文化精神:双重性、混合型,善变(创新、“川剧变脸”)、守旧,进取和闲适的混合,聪敏与固执,重虚与务实。

三、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怎样的影响?

1、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巴蜀文化的产生有很大影响。(三星堆文化、南方丝绸之路)。

2、独具特色的地理地貌,为巴蜀文化带来了封闭保守、开放进取的双重文化性质。

3、巴蜀文化南北东西的交汇位置,容易让巴蜀文化接受各个地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陕文化、贵州云南。

4、巴蜀的地理环境有一个四周向中心靠拢的向心结构。

5、巴蜀地理环境带来的审美对象的丰富性、艺术创造的多样性。

峨眉秀、青城幽、夔门雄、剑门险

第二节:巴蜀的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

巴蜀缺少书面记载,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前316巴国、蜀国被被秦惠王所派的张仪、司马错消灭。

1、文字:20c以来,随着巴蜀考古发现,花纹——巴蜀符号、巴蜀图语:虎纹、手心纹、花蒂文。主要观点认为,是巴蜀的祖先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或者是祖徽、图腾,乃至宗教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雏形。

段誉教授认为,这些文字可能产生于古蜀国的开明王朝时期。

彝族学者认为:是彝族的文字。

杨雄在《蜀王本纪》说:“蜀左言,不晓文字”。左言:与中原相比说话不一致;文字:流行于中原的汉字。

巴蜀先民很可能有一套不同于汉字系统的另一种方块表意文字系统,有独立文字系统。(著名象形文字——纳西族的东巴文)。

巴蜀神话、宗教、巫术比较发达。

在当时先秦人的眼中,巴蜀是“西辟之国,戎狄之长”。文化简陋、水平低。秦人收中原文化影响较早。

(神话传说)

英雄神话传说: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

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和茫然,尓來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蚕丛及鱼凫指古蜀国国王。

宗教文化:

(神树)在《山海经》中称“建木”。

(江神)在都江堰非常突出。

(石头崇拜)大石崇拜

(杜主崇拜)杜宇、川主。李冰也称为川主。

艺术和哲学:

巴渝歌舞,在武王伐纣、汉高祖刘邦等有关作品都有记载,出土器物主要是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有很多保留巴人的特点。

哲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老子到青羊肆的传说、战国末期尸佼学者到四川、苌弘化碧。

两汉

文学、文字学、经学。

汉代:文翁兴学是巴蜀文化历史、教育史上的重要事情。“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其学比于齐鲁。”汉代巴蜀文化的兴盛与文翁有关系,但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在短期内让巴蜀文化很快发展。文翁在四川之前,巴蜀比较深入的受到儒家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

文翁兴学之前,巴蜀文化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巴蜀辞赋创作:司马相如、王褒、杨雄(汉赋三大家)

西汉文章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文字学、语言学:司马相如、杨雄本身也是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还包括杨雄的老师——林吕公孺。

文字学著作:

司马相如:《凡将篇》;杨雄《训纂篇》、《方言》——是中国最早对各地方言进行记录研究的著作。

哲学:

代表人物:严君平、杨雄师徒二人。

严君平、严遵,成都人。《老子指归》。隐士,职业算命,教化百姓。现在成都还有君平街。杨雄,是影响大的哲学家,信奉儒家思想,曾经仿《论语》写下《法言》,仿《周易》写下《太玄》。

巴蜀文化擅长史学、重视史学是巴蜀文化的特点。

天文学:落下闳,四川阆中人,参与司马迁组织了太初历。制作了天文地理的仪器。

道教的出现:中国文化儒释(佛教)道(中国本土文化道教)。

张道陵到四川大邑县境内鹤鸣山,创立了正一道(天师道)。巴蜀地区是道教的起源之地,后世巴蜀文化道教文化也很兴盛。今天青城山香火仍然旺盛。

两汉时期的艺术:石阙、石刻、画像砖的造型艺术;陶瓷、花卉、漆画、蜀锦、歌舞佣。石阙:巴蜀地区是汉代流传最多的。雅安的高颐阙。

画像砖:巴蜀地区的画像石画像砖的风格与河南山东风格各异。

陶俑:说唱俑、说书俑、乐俑、、巴蜀文化的民间艺术的表现,也表现出巴蜀人乐观、诙谐、夸张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巴蜀动荡不安,此期巴蜀文化主要成就是历史学。

历史学:巴西的谯周及其学生陈寿。陈寿《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前四史。江源(崇州)常璩《华阳国志》,地方志的第一部。有人把常璩称之为中国的方志之祖。记录各地的历史文化人物。

文学:沉默,全国的文学家没有。彭山人,李密《陈情表》

隋唐五代:中国大一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巴蜀文化也在全国显声扬名。,

唐代诗歌:陈子昂、四川射洪人。为唐代诗歌的正确发展确立方向。

李白和杜甫:前者出生在四川、杜甫安史之乱之后流落到四川9年。杜甫写成于巴蜀地区的有900多首。

宗教:唐代三教并立(儒释道)的政治。巴蜀地区历来是道教和佛教的兴盛之地。

唐代皇帝推尊道教李珥,巴蜀地理有很多研究道教的人。研究老子和《道德经》

影响力大的有王玄览、杜光庭。

佛教:马祖道一、宗密

经学:五代时期的石经,对传播儒家文化有很大帮助。

艺术:绘画有很多著名画家:李升、赵德齐、高道兴、张素卿、和尚贯休。花鸟画在全国很有影响。

雕像和壁画又很有影响。乐山大佛和成都大慈寺的壁画,是中国的第一立佛。

歌舞戏剧:五代时期的王建,王建墓雕刻很多乐伎演奏的情况。杂剧已经出现,巴蜀地区是中国最早出现喜剧的地方。

两宋:巴蜀文化成就达到最高峰。

巴蜀文学:三苏为代表、还有众多的文学家。四川大学祝尚书的《宋代巴蜀文学通论》。宋代文学的发达在巴蜀历史上空前绝后。

蜀学:四川学者吕陶。虞允文。“吾蜀文学之盛,自先汉至于唐宋,备在简册”——虞集。蜀学的由来:以关中人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和它们是并列的一个称呼。后来蜀学成为整个巴蜀学术的代称,直到今天。

历史学:兴盛。华阳的三范:范缜、范祖禹、范冲;丹棱的李焘;井研的李心传。三苏中的苏辙。是宋代学术中的巴蜀史学代表人物。

易学:指研究《周易》的学科。宋代有易学在蜀的说法。著名理学家程颐提出的。“《易》学在蜀耳,盍往求之?”——程颐

理学:代表人物:著名将领张俊的儿子:张栻,张南轩;四川绵竹人。当时是和朱熹、吕祖

谦齐名的南宋最有影响的理学家。

南宋成都蒲江县的魏了公。

艺术:书法、绘画、雕刻

书法:苏东坡、文同(创立了水墨写意的湖州画派,文同画竹)。

雕像石刻:大足石刻、安岳石刻。

元明清:巴蜀文化有所发展,比起宋代不及。

元代:是巴蜀文化最衰落的时期。没有著名文人出现。经历战乱、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明代:巴蜀文化比较落后和衰落。代表人物:杨升庵、杨慎夫妇、赵贞吉、来知德、熊过、费密等等。

清代:宋末、明末四川巴蜀经历战乱。清代大量移民,经济恢复人口增加。文化逐渐复兴。思想家:唐甄和黄宗羲思想有相似之处;廖季平;六君子中杨瑞、刘光第;宋育人。

文学:彭端淑、李调元(受朝鲜学者尊重)、张问陶。

绘画:、龚有融、龚有晖兄弟;绵竹的年画

书法

川剧:理论家李调元、川剧演员魏长生、川剧作家黄吉安。

巴蜀的文化和艺术有比较突的成绩,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文化艺术的发展是社会的稳定、知识的发展、教育的发展。

巴蜀文化有人认为是移民文化,应属正确的说法。从秦国灭掉巴国和蜀国开始移民,到二十世纪初,巴蜀人口变化很大。学者统计大规模的移民有七到八次,最近的有三峡移民。1949三线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川外人口入川。要注意巴蜀移民对巴蜀文化的形成、特征、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巴蜀审美意识的产生

1、地下出土文物

2、历史记载里的神话传说

1986广汉三星堆、2001成都市内金沙遗址发掘

神话杨雄的《蜀本纪》、常璩的《华阳国志》之外,学者蒙文通教授认为《山海经》中的《海内经》为蜀人作品、《大荒经》为巴人的作品。

3、巴蜀审美意识的研究思路出土的器物与书面典籍与神话传说结合起来。

四川社科院苏宁教授《三星堆的审美阐释》。

4、从出土器物为主的角度结合巴蜀神话传说,看看巴蜀审美意识有什么样的发生和特

点?

1986年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但三星堆从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了。由于三星堆考古文化的发现,出现了“巴蜀文化”的专有名称,名称的正式引用是在抗战时期1941年,由一名叫卫聚贤的学者提出。

文化的起源,长期以来有黄河中心的说法,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说明中国文化的诞生不仅仅有黄河,也有长江流域的文化。中国的文明起源也有两河文明的说法。说明了巴蜀文化起源有一个独立的源头。三星堆有很多器物发现,说明了

说明了巴蜀文化尤其是巴蜀文化早期文明有相当高成就。出土器物方面与我们熟悉的汉文化、中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5、从三星堆、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器物,显示了古巴蜀时期审美意识有怎样的特

点?

通过巴蜀的年崇拜、树神崇拜、太阳崇拜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羽化飞仙和鸟崇拜”。显示了巴蜀之人的浪漫情怀和崇高追求——青铜神树、鸟崇拜、太阳崇拜集中显示。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但真正能够修复的有两颗。青铜神树表达了人的观念。

青铜神树的形状结构穹窿形的底座,象征了神山,山上面是枝干,树枝分为三层,三个树枝,一个是并蒂枝,两个单只丫,三层树枝一共有九个枝丫,21个枝头。枝头上面有花朵,花朵中心有果实。花果意味着:美好。花果与仙境有关联。美猴王家叫花果山。果实和花表达的是一种仙境。花朵枝头上面有一只鸟,眼睛浑圆,机警聪明,鸟头比例很大。应该是三星堆人认为的神鸟。尾羽上翘下垂。九个枝头共九头鸟,但是都没有翅膀。是故意毁损还是自然破损,至今是一个谜。树干上面有一条游龙,尾在上头在下,缠绕在树干上。三星堆出土龙说明三星堆人也是认同中原文化-龙的。龙的形状:龙头高高昂起,龙要飞腾的样子。眼睛很大很圆,牙齿露出来,用这种恐怖产生一种敬畏。龙腰上面有龙爪,很清晰。青铜神树表现了、意味着:《山海经》记载有一条通天的树木,叫做扶木。扶木:扶桑之木,树高300里,是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山海经中讲到9只鸟和太阳的关系。

青铜神树可以看出三星堆人对鸟的崇拜、对太阳的崇拜,进一步也可以看出太阳崇拜在巴蜀的重要地位。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鸟金箔饰”。外面是一个圆形,是太阳的形状。镂空的形式,用黄金材料制作。金箔饰里外各有12道光。意味着古人、古巴蜀人对一年12个月的记录;圆边的神鸟共4只,头脚相连,逆向而飞。与一年四季的运转有关系。2005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崇拜和鸟崇拜的出现有关系。古巴蜀很突出。“蜀犬吠日”巴蜀地区缺少太阳,人们更佳希望有太阳。

通过巴蜀文化太阳崇拜和鸟崇拜的发现,体现了巴蜀文化的浪漫和崇高的审美特征。

从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面具、人头像(纵目人面具)、纵目人千里眼顺风耳,突破限制。带冠纵目人也能体现“好奇深思、夸张修饰”的特征。杨二郎-灌口神(都江堰),都江堰的二王庙-李冰及他的儿子二郎。

第五节、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

一、广汉三星堆文化

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发端于四川广汉真武宫玉石器坑的发现与发掘。

三星堆文化的命名: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二期起连续几期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其年代下限存在争议。基于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以及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发掘中,三星堆遗址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根据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极广,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不少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成果不断问世,同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

1986年1号、2号祭祀坑。两个祭祀坑的发现,出土了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及数千枚海贝等,稍后又发现了古城墙。确认三星堆是一座始建于夏代的大型中心城市,为蜀王故都确认提供了铁的证据。从文化内涵上看,1986年以前所提出的三星堆文化这个概念属于早期蜀文化看待,还没有认识到它是一个古代文明的概念。1986年2个祭祀坑的发现,突破了以前的认识。史学界认识到三星堆文化是一个拥有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高度发展的灿烂古代文明。同时也清楚地表明,它是与中原文化平行发展的一种区系文化。否定了前人所谓的:蜀无礼乐、无文字的旧说,而且说明了巴蜀是中华文明的有一个起源地的崭新论断。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夏商时期的古蜀王国,是一个拥有灿烂青铜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南方丝绸之路

得名:19世纪70年代,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在他的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1877—1912)一书中,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近两个半世纪开辟的,经西域将中国与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以及印度连接起来的丝绸贸易道路命名为Seidenstrassen,英文名为The silk road 。他将西汉大臣张骞(?—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作为丝绸之路的发端。后来李氏的同胞阿尔马特·赫尔曼在其著名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中写道:“我们应

该把这个名称——丝绸之路的含义进一步延长通向遥远的西方叙利亚……虽然叙利亚不是中国生丝的最大市场,但是,却是较大的市场之一。叙利亚主要是通过陆路从遥远的丝国获得生丝。”

三、丝绸之路的内涵:它是指:以丝绸为主要毛衣内容的东西方商路和主要交通路线。长期以来,丝绸之路一直被认为是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西域到中亚,进而进抵罗马帝国的一条唯一的中西交通线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丝绸之路还包括长城以北的草原丝绸之路,和由东海致南海经印度洋航行到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从四川出发,经云南,分别到东南亚、印度、中亚、西亚的南方丝绸之路。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联系起来。

南方丝绸之路:以成都平原为重心,分布于云南到缅甸、印度和越南等地区内。今年考古发现大量相同、相似或者相关联的文化因素,不仅有中国文化,更有印度和近东文化的集结。在东南亚、南亚、中亚至地中海区域内也发现了中国西南文化的因素。确切表明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同外部世界所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交流线路的存在。

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通。《史记》把这条线路称之为“蜀身毒道”,纵贯亚洲,直抵欧洲地中海地区。是中国古代欧亚大陆途程最长、历史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通大动脉之一。

四、三星堆海贝、象牙、青铜剑与印度古文明。

以古蜀文明为重心的中国西南地区,从印巴次大陆之间早有交流道路可通。由四川到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蜀身毒道,是沟通其间各种联系的主要通道。商代已经初步开辟,战国时代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海贝-“齿贝”,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显然从印度洋北部引入的。另外在云南大理、陆丰、晋宁、楚雄、昆明、曲靖以及四川的凉山、茂县。上述地区均属内陆的盆地或者山区。这些地区相连,恰好就是中国西南与古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方的丝绸之路——“蜀身毒道”。这种海贝具有一般等价物职能。表明早在三星堆文化时期,古蜀文明与南亚文明之间已经有了文化交流的关系。

在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青铜制作的海洋生物雕像,这些雕像均用平雕方法制作而成。说明了三星堆时期的古蜀人已经与印度洋地区相联系,比汉文史:书记载早了一千多年。

五、青铜剑:

中国最早的青铜短剑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时间在商代中晚期。近东地区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就是使用剑身呈柳叶形的青铜短剑,不久传入中亚地区和和印度地区;公元前2000纪时期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传入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发现的青铜短剑:剑身为柳叶形,多为曲柄剑、翼格剑、匕首式的短剑。多在剑首处有动物形雕像。与中亚青铜剑相像,学术界认为此类青铜剑是由中亚引入的剑形。

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青铜短剑:主要分布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内外,年代在商代中晚期甚至更早一些。在形制方面与印度、近东、恒河流域的青铜短剑相似。均为扁茎、无格、剑身为柳叶形,剑茎与剑身是同时铸成的,剑身有宽窄两种形式。印度河流域的中青铜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500-前1500之间,是三星堆青铜文化从发展走向鼎盛的时代。古蜀地区的青铜短剑的剑形应是从伊朗高原经印度河、恒河流域引入,由古蜀人在古蜀地区自己制作的。

三星堆的城市文明、人体装饰艺术、神树崇拜、以及象征南亚热带丛林的大量象牙,可以证明古蜀文明与南亚文明的交流关系。前1500年左右,经过中国西南、出印度到巴基斯坦、到中亚、到西亚的广阔空间内,存在一条向中亚、西亚、欧亚大陆延伸和向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延伸。其中心就在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地区。

六、三星堆文化与近东和欧洲古代文明的关系。

李学勤教授指出:“丝绸之路”这个观点就是要把欧亚大陆作为一个整体。

古蜀地区的西南丝绸之路中的三星堆文化地位重要。它与近东和文明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在公元前14、15世纪就已经存在了。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面罩、青铜人物全身雕像、人头像、人面像、兽面像等,在文化形式和风格上完全不同于古蜀文化,在古蜀本土也未见到此类文化因素的渊源;在殷商时代的古代全中国范围内同样也找不到这类文化形式的渊源。

考古学的三个证据而形成的文化丛,来证明这累文明来源于古代近东文明。——青铜人物雕像群、金杖、金面罩。

至迟才公元前3000年代初,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出现了青铜雕像文化传统。-乌尔发现了青铜人物雕像;尼尼微发现了阿卡德.萨尔贡一世大型青铜人物雕像。还出了动物雕像。卡纳克遗址发现青铜雕像。

权杖起源于西亚欧倍德文化第四期,年代公元前4000年代前半叶。青铜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用权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传统在当时的石刻、雕塑、绘画常常可见。埃及考古也是一样。后来世界用权杖来象征权利的根源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已经得到学术界公认。青铜面罩:在西亚乌鲁克文化时期伊安娜女神庙出土大理石头像,曾在头像上盖金箔或者铜箔;叙利亚的毕布勒神庙发现的青铜雕像也盖着金箔;西亚艺术中的许多雕像也饰以金箔-乌尔王陵发现的牛头竖琴是以金箔包卷而成;埃及的黄金面罩最著名的是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哈蒙王陵内发现的葬殓的面具;迈锡尼文明中间可以见到大量覆盖在死者头部的黄金面罩,学者指出:这种文化并不是当地文化,而是受到埃及文化影响。三星堆文化青铜面罩与西亚艺术雕像风格相似。宽眉、深目、神奇。

西亚、埃及、爱琴海文明雕像群大多数青铜雕像出土于王陵和神庙,属于礼器,起着祭祀和纪念的作用。

三星堆的青铜雕像也出自于祭祀坑内,也是礼器,具有宗教礼仪的功能,与近东雕像的意义完全相同。与中原地区的青铜雕像主要用作装饰的功用相去甚远。

用金杖来代表国家权利、宗教权利和经济特权,与华北用九鼎来代表这一权利的功用有着明显差异,与近东文明完全一致。

七、瑟瑟得来源

瑟瑟是古代波斯的宝石名称。是示格南语或者阿拉伯语的汉语音译。

中国古书对瑟瑟有不同说法,主要指宝石,又称为珍珠。明代以后主要指人工制造的有色玻璃珠。唐代时成都西门一代,先秦曾是蜀王国墓区所在,近年来不断发现大批墓葬,多大量随葬品。——杜甫说这里雨多往往得瑟瑟,又足见蜀人佩戴瑟瑟之普遍。

来自于中亚、西亚地区,经由南方丝绸之路而来。说明蜀地与中亚、西亚有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除此之外,古蜀还从中亚和西亚输入琉璃珠、蚀花肉红石髓珠。

巴蜀文化的历史沿革

巴蜀文化的历史沿革 巴蜀是一种特定的称谓,如今可简称为蜀,但在战国以前,巴与蜀是分称的,泾渭分明。“巴”的古义为“吞食大象的巨蟒”,巴文化以重庆为中心,最早源于三峡地区及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重庆、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地区;“蜀”的古义为“葵中之蚕”,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含川西、陕南、滇北一带。传说,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由此观之,巴蜀的核心区域即为如今的重庆市和四川省。 巴文化 1、早期巴文化。 根据考古发掘和调查,重庆之长寿、江北、巴县、江津、江北、南岸等地,发现了一些遗址,采集和出土了大量石器,岩料是选用长江边的砾石打制加工而成,制作技术分打制、磨制、琢制、打磨相同,打制多于磨制。石器种类丰富,有用于原始农业和砍伐森林的锄、镰、刀、石奔、斧等,也有狩猎捕渔的矛、镞、石球、网坠等。陶器质地粗松,可辩之器形有罐、釜、盆、钵等;三足器和带圈足的器皿,始终没有发现。合川沙溪乡沙梁子遗址,发现了1件尖底角状杯。其遗物所处地层在战国时期巴文化层之下,其年代推测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之际。与此有联系的是在西陵

峡沿岸、清江口一带的二十余处遗址,发现石质工具为主,种类较多,到较晚时间逐渐减少,陶器以鼓肩罐灯形器、夹砂大口缸、夹砂大口尊、尖底杯、竹叶形柄的豆、鸟头把勺等最为典型,与忠县、井沟、巫山大昌坝及三星堆、新繁水观音的夏商时期的文化因素一致。陕西南部汉江上游的“白马石类型”也发现尖底罐、高柄豆、小平底器但没有鸟头把勺。经济生活是以渔猎、粗放式原始农业为主,获取生存资源的工具是用江边砾石打制而成,石制工具发达,制陶技术简单,遗址分布密集,但每处面积不大,表明每处聚集人口不多,显示出直接占有自然资源的特征。 早期巴文化是由嘉陵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氏族或部落联盟组成的文化构成,其间当然也有差别,但毕竟都处于山险水边的自然环境,自然能融入在一起,共同组成早期巴文化的要素。 2.春秋时期的巴文化。 杜宇之前,川西早有农业,但蜀人尤崇杜宇,足见他主要贡献是在农业技术的传播、提高方面。若此,巴亦化其教,改变原有粗放农业;在社会结构方面,仍以部落为主。但随着邻近楚国的逐步强大而略有改变,有“巴子”、“巴师”、“行人”。与楚或通婚,或交战,成为楚之附庸。地域范围得以扩大。春秋时期是巴文化发展的过渡阶段。 3.战国时期的巴文化。 这一时期是巴文化青铜文明兴盛的时期,其青铜器主要包括

2015巴蜀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5巴蜀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 1、(A)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陈子昂 李白 杜甫 温庭筠 2、(A)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 密宗 华严宗 净土宗 3、(A)是我国迄今所见最大的商周青铜铸件,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同一时代最大的青铜像 青铜立人像 青铜头像 纵目人像 青铜面具 4、(A)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艾芜 阿来 巴金 王蒙 5、“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是(C)赞颂蒙茶的一句诗,有口皆碑,现在仍广为传颂。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苏轼 6、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D),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焱海井 自流井 贡井 深井 7、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A),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口超

千米深的盐井。 焱海井 自流井 贡井 压井 8、1921年,原国民政府四川省省长(D)卸任回乡办教育,对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倡导作用。 吴玉章 蔡元培 黄复生 张澜 9、1931年,三所学校合并组成国立四川大学,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B)。 成都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 公立四川大学 成都师范学校 10、1997年(A)从四川分出,成为中央直辖市。 重庆市 涪陵市 万州市 达州市 11、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的传教士也在四川各地开办教会学校。1910年,美国等传教士在成都华西坝开办了(C) 尊经书院 四川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12、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B)。 广元千佛崖 重庆大足石刻 乐山凌云大佛 巴中石刻 13、东汉的《击鼓说唱俑》,它出土于(C),是最能体现四川艺术诙谐幽默特色的作品。成都青城山 峨眉山 成都天回山 三星堆遗址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巴蜀地域文化试题 2012年1月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列举题(每题5分,共30分) 1. 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可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3.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5.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巴蜀地域文化_作业答案(0000)

巴蜀历史与文化作业1 一、选择题(1-10题和21-30题为单选的哦,大家别抄错了哦!) 1、距今200万年前,生活在今四川地区的原始人类是(A)A、巫山人 B资阳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2、巴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极广,其中内容特别丰富,最令世人瞩目的是(D)A富林文化B羊子山文化C铜梁文化D三星堆文化 3、最早开始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前期工程的是(B)A李冰B杜宇C开明D司马错 4、李冰最早在(A)凿井煮盐,开创了巴蜀井真诚业的新局面。A广都B自流井C临邛D郫 5、公元前106年,西汉王朝在巴蜀故地设(B)A巴郡和蜀郡B益州C山川D山峡四路 6、东汉时期,巴蜀盐业迅猛发展,特别是(B)开始用天然气煮盐,开创了世界开然气煮盐的历史。A广都B自流井C临邛D郫 7、公元221年,齐备在成都建立了(D)政权A前蜀B后蜀C成汉D蜀汉 8、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D)政权A后蜀B蜀汉C成汉D前蜀 9、公元934年,(A)在成都建立了后蜀政权,A孟知祥B孟昶C王建D刘禅 10、唐代,四川制糖业十分发达,制造糖霜技术传入(D)A梓州B简州X蜀州D遂州 11、三星堆文化遗址可能是蜀国(C、D)的都城A蚕丛B柏灌C鱼凫D杜宇、开明王朝 12、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ABC)率大军伐蜀,蜀国灭亡A张仪B司马错C都尉墨D安阳王E李冰 13、汉代巴蜀的金银工艺技术很高,其技法有(ABC)A金银错B鎏金C锃金我D仓金 14、南北朝时期,益州先后国南北朝的(ABCFH)所统治A宋B齐C梁D陈E北齐F北周G东魏H西魏 15、诸葛亮治蜀采取了(ABCD)等措施A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B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C务农殖谷、闭关息发D南征北伐 16、诸葛亮为巩固南征胜利成果,采取了(ABCD)等措施A调整南中行政区划健全郡县制B移南中劲卒青羌余家人入蜀C把夷帅徙置成都为官D派人到南中推广牛耕技术 17、唐肃宋时期,唐代巴蜀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是(ABC)A剑南东川B剑南西川C山南西道 18、隋唐时期,蜀锦生产主要集中在(ABC)A成都府B蜀州C绵州 19、隋唐时期,巴蜀地区商业十分繁荣,主要商业城市有(ABCDE)A成都B梓州C陵州D阆州E夔州 20、隋唐时期,蜀罗主要生产地在(ABCD)A成都府B蜀州C彭州D汉州 21、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发动起义,994年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A大蜀)政权 22、宋代四川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北宋时期,成都出现了(C)C交子 23、公元1286年,元朝设(D)从此开始了四川独立建省的历史。D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24、1644年12月14日,张献忠在成都产(B)政权B大西 25、明朝万历年间(A)种植引进四川。A草棉 26、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1.42M的(A),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过千M的深井,A焱海井 27、1978年开始,四川在农村试行“凶产到组”责任制。(A)首先进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联产计酬”实验,并取得成功,开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A广汉金鱼公社 28、 15ABCD 16ABCDE 17ABC 18ABC 19ABCD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巴蜀地域文化试题 得分评卷人 一、列举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题号—二三四总分 得分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口《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 《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可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3.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垠、黄龙溪、金沙遗址、人足石刻、乐山人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耀画池、沪汕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5.请简述落下阂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闺(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屮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阀中(今四川问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T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卜?脚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來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闵、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阂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住I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冇划时代的意义。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独立。我自己是四川人,过去对此感觉不明显。后来一位在中国各个地方教过英语的美国老师告诉我,她发现四川人和别处人不同,很独立,不太容易听人的话。过去有个名对联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这是明末清初的话,到清末民初似也如此),大致也反映出这一特点。巴蜀文化与周边西南的云、贵、藏,西北的陕、甘、青,甚至远到东南亚的文化,都有一些相似,又都不那么一样。 当然,作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巴蜀文化是中国文化之下的一个区域分支,还是存在于某一特定区域的中国文化,是可以斟酌的。换言之,中国文化不必是由一个个可区隔的子文化相加而成,而是中国之内各地方人共同分享又各自表述的一个文化;共享者反映共性,各表者表现个性。梁启超早就说过:“自春秋以降,我族已渐为地方的发展,非从各方面综合研究,不能得其全相。”因此,要“了解整个的中国,非以分区叙述为基础不可”。只有通过“分区叙述”以展现个性,才能够真正了解“整个中国”的共性。以下所说的巴蜀文化或区域文化,大体都基于这一视角。

三星堆青铜面具 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是中心或主体基本稳定,边缘却伸缩波动,变多于定。巴蜀文化亦然,它不仅在时序上是流动发展的,对外也始终包容开放,没有太强的排他性。在长期持续的互动中,外在因素时常内化于巴蜀文化之中,进而物质化于我们这几天看到的历史遗迹和民风民俗之中。从三星堆到金沙的出土物事可以看出,从很早开始,巴蜀文化就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中原不甚同;但又一直和中原保持接触,与中原文化关联密切,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不入流。包括后来文翁的教化作用,影响恐怕也没有教科书上说的那么大。 司马相如的学问,就是在文翁入蜀之前修习所得。蒙文通先生曾细考其文,发现他“所用词语,多本‘六经’”。故在文翁办学之前,“六经之学已传于蜀”。四川既然出过这样可以影响全国而且带动风气(后来赋的文体很流行)的人物,文翁开发的必要性就减小了(除非文翁入蜀更早)。且文翁带来的不必就是我们后来理解的那个儒学文化。那是中原重黄老的时代,长安就正在重黄老,他会带

初中语言运用题型及解题方法

语言运用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口语交际 方法指点:审题五要素 1、对象(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以及与对方的关系) 2、角色(你是什么身份)注意: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 3、场合(特定的情境) 4、话题(针对什么问题) 5、意图(你说话的目的何在) 6、常用礼貌用语收集:与人相见说“您好”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 说“打忧”祝人健康说“保重”看望别人说“拜访”赞人见解说“高见”请人接受说“笑纳”很久不见说“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答题基本格式:称呼+礼貌用语+说话原因+说话目的 例题解析:(一)单一角色型1、例如: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 审题:对象:妈妈角色:孩子事件:母亲节、洗脚答案:妈妈,从小到大,您在我的身上付出了很多,今天是母亲节,让我来给您洗一次脚,孝敬孝敬您,好吗?注意:对人用敬辞;对己用谦辞;“您”字挂嘴边;“好吗”作结束。 2、例如:小明的奶奶患了高血压,心里比较紧张,医院给奶奶配了一瓶降血压 的药,标签上注有: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mg,一日三次,待血压明显下降后改为一日一次。请你为小明设计一段话,既告诉奶奶如何吃药,又消除奶奶的紧张心理。 答案:奶奶,不要紧张,只要您按时吃药,每次一片,每天三次,血压下降后,一天只须吃一片,您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实战训练:根据情境说话。(3分) 王平同学到商场买考试用的签字笔,商场售货员是一位40多岁的女同志,王平问道:“?”事后,发现买的签字笔型号不对,回到商场要求更换,他对那个售货员说:“?” 答案:示例:阿姨,你这有考试专用的签字笔吗?(注意:有称呼和问话)阿姨,不好意思,我刚才买的的签字笔型号不对,能给换一下吗?(注意:称呼和表歉意,商量的语气) (二)代为转述型方法指点:1、审题,筛选信息2、注意情景中在时间、地点变化上设置的转述障碍3、表述得体,简洁流畅实战训练: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要简明、连贯、得体。不要超过45字。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 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郝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郝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郝老师能批改好,好让张琳后天来时带给她。第二天,张琳

巴蜀文化简介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文化辐射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而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元代的双流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达到顶点。以成都而论,全年的固定的游乐活动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体出游,并与歌舞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国蜀汉文化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处遗迹。诸葛亮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从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可以陆续拜谒大邑子龙庙、德阳庞统祠、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蒋琬墓、昭化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定军山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们尽可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变化,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南方丝绸之路 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

川菜简介

川菜简介[图] 川菜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是在巴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按中国历史演变序号——朝代来说,川菜历经了春秋至秦的启蒙时期后,到两汉两晋之时,就已呈现了初期的轮廓。隋唐五代,川菜有较大的发展。两宋时,川菜已跨越了巴蜀疆界,进入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两都,为川外人所知。明末清初,川菜运用引进种植的辣椒调味,对继承巴蜀早就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调味传统,进一步有所发展。晚清以后,逐步形成为一个地方风味极其浓郁的体系,与黄河流域的鲁菜,岭南地区的粤菜,长江下游的淮反扬菜同列。 川菜的基本特征 川菜发展至今,已具有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三个特征,其中尤以味型多、变化巧妙而著称。“味在四川”,便是世人所公认的。 川菜之味,以麻辣见长。且看川菜怎样运用辣味,就能和别的地方比较出它的长处了。辣椒与其它辣味料合用或分别使用,就出现了干香辣(用干辣椒)、酥香辣(糊辣壳)、油香辣(胡椒)、芳香辣(葱姜蒜)、甜香辣(配圆葱或藠头)、酱香辣(郫县豆瓣或元红豆瓣)等十种不同辣味。四川常用的23种味型,与麻辣沾边的达13种,如口感咸鲜微辣的家常味型,咸甜辣香辛兼有的鱼香味型,甜咸酸辣香鲜各味十分和谐的怪味型,以及表现不同层次麻辣的红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糊辣味型、陈皮味型、椒麻味型、椒盐味型、芥末味型、蒜泥味型、姜汁味型,使辣味调料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辣出了风韵。 川菜的烹饪方法 川菜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这些菜点是由筵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五个大类组成的。当今流行的川菜品种既有对历代川菜品种的传承,也有烹饪技术工作者的不断开拓、创新。 众多的川菜品种,是用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常用的烹饪法,大类有30种,这当中既有一些全国通用的,也有一些四川独创的。如四川独创的小炒、干煸、干烧、家常烧就别具一格。小炒之法,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对汁,急为短炒,一锅成菜,菜肴起锅装盘,顿时香味四溢。干煸之法,用中火热油,将丝状原料不断翻拨煸炒,使之脱水、成熟、干香。干烧之法,用中火慢烧,使有浓厚味道的汤汁渗透于原料之中,自然成汁,醇浓厚味。家常烧先用中火热油煵炒豆瓣,入汤烧沸去渣,放料再用小火慢烧至成熟入味勾芡而成。川外人熟悉的麻婆豆腐就是用家常烧法烹饪的。 川菜的特产原料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课程名称: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 作业名称: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介绍 班级: 13级旅管2班 授课教师: 干鸣丰老师 学生姓名: 杜莉高金华何晓雨康钰兰 学号: 07 09 12 15 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 1.德阳简介 德阳就是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南靠成都,北接绵阳,东壤遂宁,西邻阿坝,现辖旌阳区、中江县与罗江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就是成都旅游门户圈得重要组成部分。 德阳市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古迹与建筑类、人类文化遗址、宗教文化等类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独具魅力得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乡村文化与德孝文化等。

2.巴蜀文化旅游资源 2、1古蜀文化 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就是四川地区迄今发现得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得古蜀文化遗址,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得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得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现已陆续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特别就是三星堆旁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得发现,出土了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一批青铜人物雕像群、连座2、6m高得青铜立人像、造型神奇得青铜纵目面像、约4m高得青铜神树与1、42m长得金皮杖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星堆文化遗址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之中心得成都平原,从遗址内出土得大量珍贵文物以及遗址东、南、西三面所发现得商代古城墙上瞧,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三星堆就是蜀国早期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邑所在地。

2、2三国文化 成都就是三国时期蜀汉得政治与经济中心, 而罗江白马关就是秦入蜀得最后一道关隘,就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得屏障,就是历史上著名得三国古战场之一。白马关景区隶属四川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景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形成了三国文化旅游与体育运动休闲两大板块。景区内有全国唯一祭祀刘备军师庞统得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庞统祠;《三国演义》中描述得庞统率军攻取益州过程中箭身亡得落凤坡,以及后人在此为追思庞统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而兴建得衣冠冢-血坟;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训练蜀军将士得点将台;诸葛瞻、诸葛尚率领蜀军将士抵御魏军邓艾得古战场八卦谷;以及目前保存完整得4、7公里金牛古驿道。德阳市得三国遗迹就是蜀汉历史上最悲壮得一幕,有着极其深远与广泛得影响,对于研究三国文化、开展三国文化旅游具有重要得价值。 2、3乡村文化 德阳得乡村文化旅游独具特色,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什邡马祖故里、渔江新村、广汉松林桃花山景区等共同构建了德阳乡村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两个4A级景区就是这条精品线路上得精华。其中,绵竹年画村景区围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文化,融合四川民居与江南水乡风格,结合新农村建设,集年画生产与乡村观光于一体。而在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可以享受到风光秀美得湿地沟、独具扬州风韵得九龙水街,更可以体验滑草、登山、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巴蜀历史大事记

巴蜀历史大事记 武陵君(上石焱煌)(2012-06-18 16:29:02) 古代 约公元前30世纪古史传说:轩辕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意降处若水(今雅砻江),生颛顼,封其支庶于蜀;禹生西川石纽(今北川羌族自治县),娶于涂山,在蜀导江治水;蚕丛氏、柏濩氏、鱼凫氏三代蜀王相继王蜀,各数百岁。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鱼凫氏建立古蜀王国,建都今广汉三星堆。巴人活动于今汉水上游地区。 约公元前11世纪巴、蜀从周武王伐纣。西周王朝封其宗姬于巴,为巴子国。亦封蜀为诸侯国。杜宇(望帝)取代鱼凫氏,在蜀建立杜宇王朝,建都今郫县。 约公元前7世纪荆人开明氏鳖灵入蜀为相,开凿玉垒山,治水有功,逐走杜宇,立为蜀王(丛帝),建立开明王朝,建都今双流县境。 约公元前6世纪蜀王开明五世迁都成都市,建立五丁制度。 前361年,巴国入川,据有川东之地。 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移师攻巴,俘巴王,巴亡。 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庆)。秦封蜀王子通为蜀侯。 前285年,秦昭王改蜀国为蜀郡。 前256~前251年,秦昭王时,李冰为蜀守,主持修筑都江堰,倡导凿井吸卤煮盐。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设巴、蜀二郡,郡下设县。为开通西南夷,下令修筑五尺道(由今宜宾通往云南曲靖)。 前206年,刘邦率军入汉中,任汉中王,统治汉中、巴、蜀三

汉王朝。 前156~前141年,汉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守,在成都市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史称“文翁兴学”。 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开发西南夷,入夜郎(今贵州西部),分置郡县。 前130年,汉武帝派唐蒙发巴蜀数万民工修筑南夷道。 前106年,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益州部管辖今四川、云南、贵州省等地。 前104年,汉武帝颁行由巴郡阆中市人落下闳等改制的“太初历”。 公元8年,王莽取代西汉称帝,改国号为“新”。改蜀郡为导江,太守为卒正。 23年,王莽政权瓦解,导江卒正公孙述任蜀郡太守兼益州牧。 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号“白帝”,国号大成,史称“大成政权”。益州大部分地区归其统治。 3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派兵攻大成,公孙述败死,大成国灭亡。 179年,巴蜀板盾蛮起义,攻占巴西、广汉等四郡。 184年,北方黄巾大起义爆发。张角在巴郡发动“五斗米道”起义。 188年,马相等在绵竹(今德阳黄许镇)发动黄巾起义,马相自称天子,拥众数万。[东汉]朝廷为镇压起义,派刘焉入蜀为监军使者。刘焉领益州牧,图谋割据称帝。刘焉死后,其子刘璋任益州牧。刘焉父子据蜀共26年。 208年,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后,率大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曹军败。曹、孙、刘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214年,刘备大军兵临成都市,刘璋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 221年,刘备在成都市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任诸葛亮为丞相。

2017电大巴蜀文化地域文化3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得分:50 1. ()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其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o E A.禅宗 C B.密宗 C c.华严宗 C D.净土宗 满分:5 分 2. 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不属于巳蜀地区的播种方法的是()。 C A.撒播 E B.散播 C c.点播 C D.条播 满分:5 分 3. 在中国民族发展的早期历史上,巴和蜀一样,是一支活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民族。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 C A.《诗经》 C B.《周易》 C C.《巴国志》 E D. 《山海经》 满分:5 分 战国时期绘画中有一?件十分值得注意的作品, 即四川成都出土的()o该壶 4. 分为三层,描写采桑、宴饮、奏乐、弋射、渔猎、水陆攻占等场面,它几乎囊括了战国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生活,且采取横式构图,把不同的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一画面上,也给汉代绘画以很大影响。

C B.《水陆饕餐纹壶》 E c,《水陆攻占纹壶》 C D.《水陆夔龙纹壶》 满分:5 分 5. 唐贞观九年,四川遂宁(一说在中江县)()的创建,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中一种新的办学形式的诞生,据称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书院。 C A.太元书院 E B.张九宗书院 C C.南阳书院 C D.竹林书院 满分:5 分 6. 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政权。 E A.前蜀 C B.成汉 C C.蜀汉 C D.后蜀 满分:5 分 7. ()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E A.陈子昂 ° B.李白 C C.杜甫 匚D.温庭筠 满分:5 分 8. 1835年,在今四川自贡市境内,钻出了井深1001.42米的(),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C A.矮海井

四川城市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成都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以巴蜀文化为底蕴 摘要 本文一共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巴蜀文化为底蕴分析了成都文化旅游 资源的概况,并对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划分的不同类型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从 目前成都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出发,总结了成都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据此 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建议。 关键词:成都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发展 1.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1.1.成都文化旅游的背景 成都是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有4500年以上从未间断的文明发展史,传承至今,积淀深厚。早在4500年前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就诞生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到3000年前殷周时期,成都产生三星堆青铜文明。秦汉时期成都成为世界漆器的中心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冶铁中心。西汉时期的成都是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地方郡学,使汉代巴蜀文化比于齐鲁,与中原文化并肩发展。唐代,成都手工业盛极一时,是当时全国最繁荣的城市,曾有“扬一益二”之说。宋元时期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成都也曾拥有领先世界1000年以上的深井钻探、采盐和制盐技术,闻名全国的川菜、川剧、川酒也得利于岷江所赋予的富庶的物质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岷江流域更显示出现代经济、文化的蓬勃生机,位于成都盆地的成都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又具备了全国闻名的时尚、创新和休闲等适宜现代人类活动的流行元素,具备开展“城市游”的良好条件。传统的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补充,提升了成都盆地及相关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竞争力。 1.2.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江源文明类、巴蜀文明历史古迹类、宗教文化类、名城古镇文化类、红色文化与英杰伟人故里类、民间文学艺术及手工技艺、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现代餐饮娱乐节庆民情风俗等7大类,1依此划分;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 1.2.1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文化旅游资源 岷江流域是古蜀人最早开发的经济文化区域,古称“江源”,为江、淮、河、济“四渎"之首2。古蜀人整治岷江经历了大禹治水、鳖灵凿金堂峡、李冰建都江堰与开锦江、文翁开湔江、高骈改道府河、今天的锦江和沙河整治工程等六个大阶段,从而以“江源”为源头,发展出如锦如绣的锦江文明。在这里

巴蜀文化地域文化 版本

巴蜀文化地域文化版本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得分:50 1. 自宋代以来,四川就成为全国的造纸基地;清代()是四川两个重要的产纸区。 A. 嘉定和潼川 B. 夹江和梁山 C. 内江和资中 D. 梁山和顺庆 满分:5分 2. 为了全歼川康滇黔的国民党残敌,实现全国的彻底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在一野、四野各一部的支援配合下,分兵三路,向西南进军,发动解放祖国大陆的最后一战是()。 A. 二刘大战 B. 大西南战役 C. 解放战争 D. 乌江战役 满分:5分 3. ()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A. 艾芜 B. 阿来 C. 巴金 D. 王蒙 满分:5分 4. 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A. 西岭天下秀 B. 峨眉天下秀 C. 华山天下秀 D. 天山天下秀 满分:5分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川着名建筑艺术的是()。 A. 青城山常道观 B. 德阳文庙 C. 七曲山大庙 D. 三清山道观 满分:5分 6. 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政权。 A. 前蜀 B. 成汉 C. 蜀汉 D. 后蜀 满分:5分 7. 古代巴蜀着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A. 落下闳 B. 扬雄 C. 张思训 D. 秦九韶 满分:5分 8. 作为蚕桑源头的嫘祖故里(),历代所产丝绸也驰名全国,如唐朝时,其特产“鹅溪绢”就因其纹样结构紧密匀称,层次分明,工艺精湛,深受赞许,被列为朝延贡品。

成都市天府广场简介及城市广场建设

成都市天府广场简介及城市广场建设 摘要:城市广场作为为市民提供公共生活的开敞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地理位置、建筑实体、设计构思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介绍了成都市天府广场,简单探讨了城市广场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成都天府广场;广场建设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不仅是人流会聚的地方,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一个城市要令人难忘,让人留恋,它就要有具有魅力的广场。成都被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除了舒适的气候、休闲的生活节奏外,优美的城市环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天府广场正是美丽成都的缩影。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都非常注重天府广场的建设,2007年2月9日,人们期盼多年的天府广场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图1)。整个广场景观着力展示神奇、神秘、神妙的巴蜀文化与太一生水、水兴天府的历史都市成都风貌。综观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无不体现出“手笔大、构思新,具有独特、新颖、严谨、流畅”的特点,展现了成都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同时又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天府广场是集城市政治、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广场的定位和性质,尤其是亭、水、雕塑处理很好,贯彻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1、地理位置 天府广场位于四川省会成都的中心(图2),是成都城市交通的枢纽,区位优势显著,是展示成都文明精华、城市个性和独特魅力的最佳窗口,也是体现成都城市精神的形象标志,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游览的重要场所。周边有许多大型的购物商城,以及成都最大的购物步行街-春熙路,这些使得天府广场成为了成都的商业中心。天府广场交通便利,各大公交站均有到达天府广场的班次,而且已经修成的成都市地铁一号线和即将修成的地铁二号线均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向成都四面辐射,因此天府广场坐拥地利上的绝佳位置成为成都市的一颗明珠。 2、天府广场实体介绍 实体是广场功能及其文化内涵的载体,是广场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天府广场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尺度较大,但由于它的等级较高,功能较多,空间组成形式丰富,因此建筑面积算比较合理。广场整体是一个倒角矩形,如果从空中俯瞰广场,将会发现天府广场所有建筑构成了一个太极图案(图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而且在建设时考虑了未来的地铁规划,因此天府广场充分利用了地下的空间,是一个平面和下沉相结合的混合式广场。地下一层建为商场和文化中心,包括一座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建在地下二层,与天府广场周边大厦相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

积累对联——巴蜀文化、民俗、名人

一、巴蜀文化 武侯祠 1.简介: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 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 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 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 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对联赏析: (1)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赏析】这是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上联是说诸葛亮的前、后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 (2)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赏析】收二州(指收复东川、西川),排八阵(孔明排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点七星灯续命),一心只望酬三顾(报三顾茅庐之恩)。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赏析】要理解上联的意义,首先要理解两个词组:一是“攻心”。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其意思和《孙子》“上兵谋……下政攻城”相近。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 二是“反侧”。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意思是作此歌以穷极其反侧不正之情。《苟子、王制》:“道逃反侧之民。”杨注:“反侧,不安之民也。”故反侧是指一些不安分守法之人。 懂得这两个词组,上联便好解了。意思是说,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

巴蜀文化地域文化 版本

巴蜀文化地域文化版本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得分:50 1. 自宋代以来,四川就成为全国的造纸基地;清代()是四川两个重要的产纸区。 A. 嘉定和潼川 B. 夹江和梁山 C. 内江和资中 D. 梁山和顺庆 满分:5分 2. 为了全歼川康滇黔的国民党残敌,实现全国的彻底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在一野、四野各一部的支援配合下,分兵三路,向西南进军,发动解放祖国大陆的最后一战是()。 A. 二刘大战 B. 大西南战役 C. 解放战争 D. 乌江战役 满分:5分 3. ()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A. 艾芜 B. 阿来 C. 巴金 D. 王蒙 满分:5分 4. 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A. 西岭天下秀 B. 峨眉天下秀 C. 华山天下秀 D. 天山天下秀 满分:5分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川着名建筑艺术的是()。 A. 青城山常道观 B. 德阳文庙 C. 七曲山大庙 D. 三清山道观 满分:5分 6. 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建立了()政权。 A. 前蜀 B. 成汉 C. 蜀汉 D. 后蜀 满分:5分 7. 古代巴蜀着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A. 落下闳 B. 扬雄 C. 张思训 D. 秦九韶 满分:5分 8. 作为蚕桑源头的嫘祖故里(),历代所产丝绸也驰名全国,如唐朝时,其特产“鹅溪绢”就因其纹样结构紧密匀称,层次分明,工艺精湛,深受赞许,被列为朝延贡品。

钟永新·巴蜀掌故系列:卫聚贤《巴蜀文化》(2016)

巴蜀掌故 《巴蜀文化》 整理:钟永新 作者卫聚贤简介:卫聚贤(1898-1989)号卫大法师,山西万泉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审、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上海暨南大学教授、香港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后去台。长于考据、考古、文字学。出版有《中国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小史》《古史研究》《中国社会史》《古今货币》《古器物学》等。 整理者说明:本资料出自1941年10月1日出版的近代学术期刊《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卫聚贤也因此文被称为首先提出“巴蜀文化”的学者。今有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撰有《从〈说文月刊〉辨析“巴蜀文化”命题的初义》和《“巴蜀文化”学术命题的地理含义》全面评介,认为卫聚贤所指的“巴蜀文化”是先秦时期蜀国和巴国的文化与巴蜀地区自古以来的文化。本文是卫聚贤在巴蜀地区所见考古文物的基础上撰写完成,提出“故知其蜀人文化之古,而不知其蜀人文化之异”,其侧重于考古方面的巴蜀文化发现,并附有图片,认为巴蜀文化高深的原因在于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的历史地理环境。 附录: 《巴蜀文化》 卫聚贤 四川在秦以前有两个大国——巴蜀。巴国的都城曾在重庆,蜀国的都城则在成都。巴国的古史则有山海经华阳国志的巴志所载,惟其国靠近楚秦,故左传上尚有段片的记载。蜀国的古史,则有尚书蜀王本纪(扬雄作,已亡,他书

有引)蜀论(来敏本作,水经注引),及华阳国志的蜀志。不过这些古史既不详细且多神话,因而目巴蜀在古代没有文化可言。 去年四月余在重庆江北培善桥附近发现汉墓多座,曾加发掘,得有明器若干,由其墓的建造,砖上的花纹及文字,其他的佣钱剑等物看来,文化已是很高,不过,这是汉代的汉人文化,与先秦的巴人无干。再就重庆各地的蛮洞子——崖墓而论,固事蛮人的遗物,但是在汉代的汉人在四川也曾以崖墓为葬地。是以巴人的文化,除书本子外,无物可证。 去年八月余到汶川访石钮,闻有石器发现,路过成都参观华西大学博物馆,见有石器甚多,皆川康境内出土,其形状除一种扇面形外,外与黄河流域同。故知其蜀人文化之古,而不知其蜀人文化之异。陶器在川北,找到彩陶一二片,但块甚小,花纹也看不清,在广汉太平场则有黑陶,但亦多系碎片,惟有一玉刀,形状特别(见图四十七),并有二尺以上的大石璧,其时代则在石铜之交,已引起我的好奇心,但无他物为证而罢。 今年四月余到成都,在忠烈祠街古董商店中购到兵器一二,其花纹为手与心,但只有一二件,亦未引起余注意。六月余第二次到成都,又购到数件,始注意到这种特异的形状及花纹,在罗希成处见到十三件,唐少波处见到三件,殷静僧处两件,连余自己搜集到十余件,均为照,拓,描,就其花纹,而草成蜀国文化一文。 八月余第三次到成都,又搜集到四五件,在赵献集处见到兵器三件,残猎壶一。林名钧先生并指出华西学报第五期(二十六年十二月出版)有錞于图,其花纹类此,购而读之,知万县,什邡(四川),慈利(湖北),长杨(湖北)峡来亦有此特异的花纹兵器等出土,包括古巴国在内,故又改此文为——巴蜀文化。 此种特异花纹的铜器,出土成都城外西北角白马寺附近坛君庙后李洪治等家地中。其路是出旧西门,不到成灌公路的车站处,向北有一条环城马路,由北巷子走,不及一里有向北一条道,又不及一里有一大河(即洗足河)过木桥,望见东北高处则为皇坟及白马寺,过桥向西北行数十步,为坛君庙,有茶馆二家,买卖砖瓦及瓦窑工人都在此吃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