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90分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90分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90分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9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A)领域倾斜。

A、消费市场

B、生产市场

C、研发部门

D、销售部门

2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3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B)位

A一B二C三D四

4.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 (D)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D、只需政府,企业做好就行了;

5.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B)A大力发展科技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C控制人口D发展教育

6.(A)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循环经济B低碳经济C可持续发展D绿色经济

7光伏产业的核心是(C)。

A发展低碳技术B推进清洁生产C太阳能综合利用D降低能源消耗

8《京都议定书》规定了(C)受控温室气体

A4种B5种C6种D7种

9(A)是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备及电池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封装以及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系统集成与应用的一个新兴产业。

A光伏产业B第一产业C纺织业产业D金融产业

10(D)亚马逊流域8国签订“亚马逊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逊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A、1974年

B、1975年

C、1976年

D、1978年

11.(B)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

A、资源问题

B、环境问题

C、人口问题

D、科技问题

12.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属于(A)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13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

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单一化

14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A)

A200年B100年C150年 D250年

15.一个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来源不包括(D)

A生产要素B需求条件 C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D国家战略

16.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C)驱动型”发展阶段

A生产 B消费 C要素 D技术

17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C)。

A碳密度B碳丰度C碳强度D碳深度

18.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B)。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19. (D),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20. (D)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A、消费者

B、企业

C、政府

D、社会

21.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

22.臭氧(O3)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B)

23. 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B)

A.“1+3”模式

B. “1+5”模式

C. “2+3”模式

D. “2+4”模式

24.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A)

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区域经济

C.降低环境污染

D.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25(B),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

年 B. 1993年C. 1994年D. 1995年

26(A)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年 B. 1996年C. 1997年D. 1998年

27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总结为(D)

A.“1+4”模式

B. “2+5”模式

C. “2+3”模式

D. “2+4”模式

28.(A)是指企业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责任理念

A.培养低碳责任

B.技术创新

C. 构建文化向度

D. 社会监督

29.只有(C),才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的和经济的工业能源

A.风能

B.太阳能

C. 核能

D. 地热能

30.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是指(A)

A.产品营销模式

B. 市场营销模式

C. 绿色营销模式

D. 持续营销模式

(二)多选题:每题2分,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ABCD)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2.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经济政策手段有(ABCD)

A征收污染税费B实施排污权交易C提供补助资金D开发援助

3.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ABC)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致癌作用 D.没有太大影响

4.当前企业低碳责任弱化的主要因素有(ABC)

A.企业因素 B.政府因素 C.社会因素 D.消费者因素

5. SWOT方法是对系统或机构的(ABCD)进行分析,然后寻求最优的发展战略。

A、内部优势

B、内部劣势

C、外部机遇

D、外部威胁

6.气象要素有(ABC)

A温度B降水C风 D雷雨

7.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核心是(CD)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C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D发展观的改变

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A.北京 B.上海 C.保定 D.西安

9.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

A风能B太阳能C地热能 D核能

1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BCD)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

11.社会层面实现低碳的现实路径有(ABCD)

A.社会媒体监督 B.低碳政策支持 C.法律保障 D.经济引导

1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ABCD)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13.低碳农业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ABC)的新路子

A有机B生态C高效 D复合

14.荒漠化大致有四类(ABCD)

A风力作用下B流水作用下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工矿开发造成

15.传统的发展方式之所以能够一直延续这么长的时间的客观原因有(AB)

A.现代化建设进程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

B.在人们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国家重点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C.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D.计划生育国策

16.酸雨问题首先出现在(AB)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17.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BCD)

A损害生物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C腐蚀建筑材料D腐蚀金属结构

18.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BCD)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A.自然原因

B.过度放牧

C.过度耕作

D.大量砍伐树木

19.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有(ABCD)

A.砍伐林木

B.开垦林地

C.采集薪材

D.大规模放牧

20.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体系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仅包括政府、企业。(错误)

2.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正确)

3.本世纪中叶,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不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错误)

4.范式涵盖了模式,具有整体性的意义。(正确)

5.交通工具不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错误)

6.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应尽量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可以忽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错误)

7.空气污染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并主要分布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地区。(正确)

8.价格在营销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正确)

9.循环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将对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确)

10.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冷柜高出20%。(错误)

11.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正确)

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正确)

13.城市发展模式还应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正确)

14.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比较容易的。(错误)

15.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5~6℃。(正确)

16.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错误)

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正确)

18.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正确)

19.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错误)

20.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正确)

2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错误)

22.按照“低碳”的要求,城市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低碳经济约束性指标。(正确)

23.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

24.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称为综合能耗强度。(正确) 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错误)

26.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彰显出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决心。(错误)

27.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正确)

28.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错误)

29.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较长周期跨度与较短周期跨度的发展无关。(错误)

30.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正确)

2014年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习题

您一共有4次考试机会(其中包括3次补考机会),这是您第1次课后测试,加油!单选题 1.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农业活动 C自然灾害 D能源活动 2. 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9年的海牙会议 B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C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C-(7Y5\“P D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3.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气候变化 B经济危机 C政治改革 D经济全球化 4. 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 A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B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C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D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5. 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 A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B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C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D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6. 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巴厘岛 B多伦多 C日内瓦 D哥本哈根 7. 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府资金扶持 B健全的法律保障 C双重收益模式 D资金回收周期短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D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 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石油能源 B化石能源 C海洋能源 D生物能源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和答案最终版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各方面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新文明、新时尚。 A、绿色饮食B、绿色生活方式C、网络生活方式?D、绿色建筑设计 2、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 )为主的国家。 A、石油B、天然气 C、煤 D、太阳能 3、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近()米。 A、50 ? B、60 C、70?D、80 4、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一种以(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A、适度节制消费 B、满足需求消费 C、超前消费? D、选择性消费 5、2011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强化( )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支撑作用。 A、创新? B、植树造林 C、减排? D、科技 6、不论是全球总量的减排还是各个国家的减排,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 )。 A、工业碳排放清单 B、污染物排放量 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D、统计报告 7、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 )以上,届时,城市规模和数量都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A、50%?? B、60% C、70% D、80% 8、(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A、草原?B、森林C、河流 D、藻类 9、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 )当量来表示。 A、一氧化碳B、臭氧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10、碳中和又叫做碳补偿、碳抵消,指的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后以( )等方式把排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以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A、植树? B、减排C、技术D、改造 11、风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 )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太阳辐射热? D、海流运动 12、低碳经济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清洁低碳的必然要求,这也进一步说明,( )是未来能源战略的根本宗旨。 A、经济性 B、生态性 C、国际性? D、本土性 13、我国最大潮汐能发电站是( )。 A、浙江三门湾潮汐发电站 B、山东金港潮汐发电站 C、山东白沙口潮汐发电站 D、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能试验电站 14、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 )定为“世界环境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C、6月5日?D、6月30日 15、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历程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5月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 )。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5A\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BCD)A、便利性B、可承受性C、可接受性D、可操作性 2、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ABCD)、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A、健康消费B、安全消费C、绿色消费D、环保消费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这三大部门是指(ABD)A、工业B、交通C、旅游D、建筑 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ABCD)的能力和水平。 A、能源管理 B、能源服务 C、能源监测 D、能源监督 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ACD)A、产业结构调整B、低碳共同体C、国际合作D、制度创新 7、低碳经济的特征(ABC)A、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B、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C、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D、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 8、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ABCD)。A、由投资拉动型

向技术进步型转变B、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C、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D、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9、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BCD):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10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 1、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的环节是(ABCD)A、原材料加工B、产品制造C、产品使用D、循环利用 2、《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活动的总称。(ABC)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 3、下列哪些行业属于重化工业?(ABC)A、石油化工B、钢铁冶炼C、水泥生产D 造纸 4、对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功能常见误区有(AB)A、环保与经济发展相互对立B、片面强调经济发展C、环境法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环境法能促进发展绿色生产 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ABCD)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效益综合性 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ABC)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

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正确 错误 3.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 正确 错误 4.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 正确 错误 5.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 正确 错误 6.要强化节能目标的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不仅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对相应的监管部门都要追究责任,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7.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速度和质量双增长的最佳路径和重要的操作平台 正确 错误 8. 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 正确 错误

模拟在线考试Page 2 of 8 正确 错误 10.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虽然在全球分布不均,但却都是可再生能源 正确 错误 12.低碳经济强调建设化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 源 正确 错误 13.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正确 错误 14.地热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源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正确 错误 15.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 正确 错误 16.气候变冷是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 正确 错误 17.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 错误 18.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 正确 错误 19.亚洲四小龙的实践表明在特殊的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无法实现跨越发展。 正确 错误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不要发展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专家态度趋于一致。本文也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讨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 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2013年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2013年度低碳经济公需科目90分以上卷 选择题 1.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2.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9年的海牙会议 B.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C.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 D.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3.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 A. 发展中国家 B. 工业发达国家 C. 农业发达国家 D. 发达国家 4.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气候变化 B. 经济危机 C. 政治改革 D. 经济全球化 5.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A.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B. 贴息、直接补贴 C.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D.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6.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 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 B. 发展权之争 C. 生存权之争 D.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 7.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 A.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8.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 资金—交易 B. 限额—交易 C. 商品—交易 D. 基准—交易 9.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 A. 南京环境交易所 B. 沈阳环境交易所 C. 上海环境交易所 D. 北京环境交易所 10.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A. 日本 B. 南非 C. 韩国 D. 巴西 11.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农业活动 C. 自然灾害 D. 能源活动 12.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A. 《可再生能源法》 B. 《清洁生产促进法》 C. 《循环经济促进法》 D. 《节约能源法》 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 A. 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B. 共同但有区别 C.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D. 共同没有区别 14.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政府资金扶持 B. 健全的法律保障 C. 双重收益模式 D. 资金回收周期短 15.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 石油能源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二

1.温室气体是指一系列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热红外线阻止其向太空辐射的气态物 物质的统称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 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 正确 错误√ 3.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 正确 错误√ 4.要强化节能目标的责任考核,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不仅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 对相应的监管部门都要追究责任,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5.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 正确√ 错误 6.低碳经济化则是指低碳技术、产业、低碳生活方式本身在技术上可行的同时 要实现经济上的可行性,既包括了更多的经济手段、措施激励,还应包括要让 其成为赢利的产业技术的目标 正确√ 错误 7.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比重过高是制约低碳发展的 关键因素 正确

错误√ 8.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这一新的科技革命由低碳技术驱动, 他要求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正确 错误√ 9.政策保障是实施低碳系统工程的重要支撑平台,应主要从低碳政策体系、低 碳市场体系和低碳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体系 正确√ 错误 10.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多元化、均衡化有序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移的 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正确√ 错误 11.未来,能源公司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都将以低碳为重点 正确√ 错误 12.为了达到清洁新能源的目的,氢的利用将充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确√ 错误 13.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 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正确 错误√ 14.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

论文—浅谈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发展之路

浅谈如何认识低碳经济 郭亚军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

低碳经济概论课后测试

低碳经济概论 ? 1.课程学习 ? 2.课程评估 ?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测试成绩:95.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 ? A ? 1989年的海牙会议 ? B ?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 C ?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C-(7Y5\“P ? ? D ?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 ? ? ? ? A ?

气候变化 ? B ? 经济危机 ? C ? 政治改革 ? D ? 经济全球化 ? ? ? ? A ?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 B ? 贴息、直接补贴 ? C ?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D ?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 ? ? A ?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 ? C ?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 D ?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 ? ? ? A ? 南京环境交易所 ? B ? 沈阳环境交易所

C ? 上海环境交易所 ? ? D ? 北京环境交易所 ? ? ? ? ? A ? 《可再生能源法》? B ? 《清洁生产促进法》? C ? 《循环经济促进法》? D ? 《节约能源法》 ? ? ?

7、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5 分) ? A ? 政府资金扶持 ? B ? 健全的法律保障 ? ? C ? 双重收益模式 ? D ? 资金回收周期短 ? ? ? ? A ? 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 ? B ? 清洁能源经济 ? ? C ?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 D ? 低碳经济 ? ? ? ? ? A ?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 B ?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 C ? 进口食品 ? D ? 进口农产品 ? ? ? 10、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 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5 分) ? A

2013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1. 2.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 正确 错误 3.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 正确 错误 4.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的减排制度 正确 错误 5.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碳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 正确 错误 6.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清洁机制( 正确 错误

7.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可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 正确 错误 8.《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综合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责任 正确 错误 9. 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 正确 错误 10.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比重过高是制约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确 错误 11.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确 错误 12.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这一新的科技革命由低碳技术驱动,他要求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正确 错误 13.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第二大国 正确 错误 14.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5.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多元化、均衡化有序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移的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正确 错误 16.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 正确 错误 17.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正确 错误 18.地热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源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正确 错误 19.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 错误 20.亚洲四小龙的实践表明在特殊的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无法实现跨越发展。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瑞典科学家提出,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应该限制在百万分之350,而目前已达到百万分之 A.365 B.375.5

低碳的必要性和意义

联系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谈谈在低碳经济时代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也许,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的区别,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走进了洛阳,走进了河南,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制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 “现在的天气预报工作越来越难做了。怪异的天气总是违反规律,让人难以捉摸,以前所谓的规律总是被现实改变!”河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王纪军博士感叹道,“每一次准确的预报,都凝结着气象预报员的智慧和汗水!” 王纪军博士可以轻松地为他的感叹找来佐证—— 2009年11月初的郑州,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茏,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气温骤降,当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电闪雷鸣!12日,郑州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 2010年的4月14日,来洛阳参观牡丹花会的游客们都会因看到雪中牡丹这一“奇观”而惊叹不已。而在这天的前后几天洛阳都是阳光明媚,春意甚浓。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同时联合国评估报告提醒,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3月23日,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重旱2798万亩,干枯138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万亩。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 除了干旱、气候反常、全球变暖之外,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海平面上升、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等众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面对全球暖化的大危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为祖国、为世界来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不能阻止气温的上升,不能控制两极冰川的融化,不能避免云南的干旱。因为它们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了,我们只能尽量减少灾难对我们造成的影响。随着被誉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

2014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

2014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

2014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 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正确答案: D 2.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 A 发展中国家 B 工业发达国家 C 农业发达国家 D 发达国家 正确答案: A 3.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气候变化 B 经济危机 C 政治改革 D 经济全球化 正确答案: A 4.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

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 B 发展权之争 C 生存权之争 D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 正确答案: B 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 A 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B 共同但有区别 C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D 共同没有区别 正确答案: B 6. 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 石油能源 B 化石能源 C 海洋能源 D 生物能源 正确答案: B 7. 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阶段的结果√ A 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 B 清洁能源经济 C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D 低碳经济

C 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D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正确答案: C 1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 A 宣传部门 B 教育部门 C 农业部门 D 产业经济部门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13. 《低碳经济法案》试图制订的美国排放交易规则包括√ A 配额的分配与拍卖 B 有关信用额度的条款 C 配额的产生与交易体系的建立 D 有关交易额的限制条款 正确答案: A B C 14. 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 A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B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 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D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正确答案: A B D 15. 德国颁发的《可再生能源法》的特点有√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二、选择题 (4) 三、多项选择题 (8) 一、判断题 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 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 公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 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 权、排放空间之争。正确错误 4.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正确错误 5.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 必须同时进行。正确错误 6.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确错误 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 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9.低碳经济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问题,核心特征是“你碳排放”。正确错误 10.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正确 错误 11.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12.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 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13.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升能效技术、 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正确错误 14.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 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正确错误 15.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新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 生态双安全。正确错误 16.低碳经济建设化石能源利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正确 错误 17.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18.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正确错误 19.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 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 20.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低碳经济测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 A.天气 B. 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 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C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A.亚洲B. 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4.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 D) A.补助金制度B.“绿色证书”制度C.特别折旧制度D.“领跑者”制度5.欧盟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是。( C ) A.冰岛 B.挪威 C.丹麦 D.瑞士 6.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丹麦。( B) A.荷兰 B.丹麦 C.中国 D.沙特 7.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 D ) A.《节能法》的出台 B.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C.“低碳技术计划”的公布 D.“福田蓝图”的提出 8.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 A ) A.厄尔尼诺 B.拉尼娜 C.蝴蝶效应 D.飓风 9.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C )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10.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A )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1、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2、“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 C )。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B )。 A、低碳发展 B、节能减排 C、碳中和技术 D、扩大碳汇 4、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污染、(C )的节能环保型经济形态。 A、低消费 B、低碳汇 C、低排放 D、低代价 5、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 A )为根基。 A、大众的消费模式 B、观念破冰 C、政府的引导 D、企业的推动 6、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 D )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A、产业结构调整 B、清洁能源发展 C、气候变暖 D、生态环境 7、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

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目录 一、低碳经济简介........................................................... - 3 -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作用及意义........................................... - 3 -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 4 -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手段..................................................................................................... - 4 - (二)有利于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 4 - (三)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 - 4 - (四)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 5 -(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5 -(六)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 6 -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 7 - (一)节能减排余地大................................................................................................................. - 7 -(二)我国减排的成本比世界各国成本更低............................................................................. - 7 -(三)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合作潜力非常大............................................................................. - 8 -(四)我国“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循环经济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 - 8 -五、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5个政策建议....................................... - 8 - (一)低碳经济教育政策............................................................................................................. - 8 -(二)低碳经济经济政策............................................................................................................. - 9 -(三)低碳经济管理政策............................................................................................................. - 9 -(四)低碳技术支持政策........................................................................................................... - 10 -(五)低碳投入政策.................................................................................................................... - 11 -参考文献 ................................................................. - 12 -

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概述 时刻:2010-04-01来历: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延续成长理念领导下,经过过程手艺翻新、制度翻新、财产转型、新能源斥地等手段,尽可能地削减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破耗,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成长与生态景象包庇“共赢”的一种经济成长模式。成长低碳经济就是要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个焦点理念和方针的领导下组织人类社会经济勾当,经过过程财产、能源和糊口消费等低碳化转型,降落经济成长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天气变暖趋向。 财产的低碳化转型搜罗4方面的内容:一是成立低碳化的财产结构,鼎力成长相对低碳的第三财产,前进第三财产对国民经济成长的进献率。二是组成低碳化的生产和畅经过过程程。经过过程干净生产、能量的梯次独霸、操作低碳能源等手段削减能源华侈,前进能源独霸效率,削减生产和畅经过过程程中的碳排放。三是设计、生产在消费过程中碳排放较少的产物和处事,实现产物和处事的低碳化。四是鼎力成长为低碳化供给手艺和处事撑持的新兴财产,如碳排放权生意、低碳能源手艺研发及奉行、森林碳汇等。 低碳经济的方针和道路与中国正在奉行的节能减排是一致的。是以,对我国来讲,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新的、额外的全力,而是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和睦象政策的深切和拓展。今朝,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仍处于成长中国家行列的中国主动担当了碳减排责任,了了提出了碳减排的强度指标和森林碳汇增长指标,并初步从加强筹算领导,完善搀扶政策,扎实督促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造就汲引,组织睁开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试点,成立健全科技、统计、信息撑持系统等方面督促低碳经济成长。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关系辨析解读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内在可知,三者在针对的具体问题问题、浸染规模和编制上存在必定分辨。 绿色经济泛指人与自然和谐的(或者说本钱俭仆、景象和睦的)经济勾当及其功效,是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搜罗生产、通顺、分拨、消费等经济勾当的各环节,也搜罗景象包庇和生态造就汲引勾当。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属于绿色经济规模。 循环经济指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形态,强调经过过程自然本钱的俭仆独霸、物品的再独霸以及烧毁物的本钱化和无害化,将经济系统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节制在可承载的规模内,并充实独霸自然生态系统的高熵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能力,将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傍边。在实践层面,循环经济经过过程贯彻“3R”原则大大督促了本钱俭仆和睦象和睦,更存在可独霸性,也能够将其看作是绿色经济的实现道路。 低碳经济或者说低碳成长的重要方针是应对天气转变、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它是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碳成长请求实现财产、糊口消费和能源的低碳化,削减经济成长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从削减碳破耗、前进能源独霸效率、削减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它是成长循环经济的一个具体道路。同时,成长循环经济搜罗所有自然本钱的俭仆和所有烧毁物、传染物的减排,是督促低碳成长的有用道路之一。 总之,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素质上和领导思想上是完整一致的,只是针对具体问题问题,着重点和关注的规模有所分辨。今朝,我国已进入周全造就汲引小康社会的关头时代,若何攻破经济增长的本钱景象瓶颈,连结国民经济延续、快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成长面临的重大问题问题。在这一大布景下,了了问题问题、隔靴搔痒,连系国情,积极提倡绿色经济理念并成长绿色经济,鼎力成长循环经济,公道成长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面临复杂场合排场的有用道路。 实在以上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并不是是“不务正业”,而是应对印刷逆境的一种策略,独霸辅业的丰富回报来反哺印刷。若是没有辅业的撑持,印刷企业就无力投入技改资金,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