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长度单位练习题

(完整版)长度单位练习题

(完整版)长度单位练习题
(完整版)长度单位练习题

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比大小

1、29厘米 30厘米

2、15米 500厘米

3、120厘米 2 米

4、2米3厘米 230厘米

5、13米 130厘米

6、1米50厘米 150厘米

7、1米 100厘米 8、3米 2米75厘米

9、3米 3厘米 10、40厘米 30厘米

二、计算

1、14厘米-8厘米= 厘米

2、1米-12厘米= 厘米

3、37厘米-18厘米= 厘米

4、30米+15米= 米

5、25米-8米= 米

6、12米-7米= 米

7、60厘米-16厘米= 厘米

8、40厘米+26厘米= 厘米

9、37厘米+60厘米= 米

10、1米=()厘米 500厘米=()米

11、18厘米+4厘米=()厘米 45米+5米=()米

12、40厘米-7厘米=()厘米 36米+9米=()米

13、80厘米+20厘米=()米

三、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填在()里。

()条()条()条()条

()条()条()条

四、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试着画一个每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

五、解决问题

1、一条绳子长20米,用去了7米,还剩多少米?

2、小明的身高是80厘米,离1米还差多少?

3、小兔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40米,离学校还有50米,小兔家到学校有多远?

4、一根竹竿长13米,插入水中一截后,露在水面外的部分长5米,水有多深呢?

5、妈妈买了6米花布,买的白布比花布长5米,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米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巧算 (一)加减法的巧算 1、找朋友:两个数的和恰好凑成末尾带零的比较整的数,这两个数就是好朋友。 如:47 + 61 + 53 + 39 =(47 + 53)+(61 + 39) = 100 + 100 = 200 2、加减混合运算中,交换数字的顺序时注意符号要跟着一起搬家~~“带符号搬家”。 (1)、67+52+23-32 (2)、98-76+96-88 =(67 + 23)+(52 -32) =(98-88)+(96-76) = 90 + 20 = 10+ 20 = 110 = 30 3、一个数连续减去多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多个数的和。 (1)、89-43-37 (2)、128-65-35 =89—(43+37) =128—(65+35) =89—80 =128—100 =9 =28 4、在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时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去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如:(1).248+(152-127)(2). 324-(124-97) =248+152-127 =324-124+97 =400-127 =200+97 =273 =297 5、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式题时,有时可以采用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1)286+879-679 (2)812-593+193 =286+(879-679) =812-(593-193) =286+200 =812-400 =868 =412 6、首尾凑整法。 (1)、1+2+3+4+5+6+7+8+9 (2)、2+4+6+8+10+12 =(1+9)+(2+8)+(3+7)+(4+6)+5 =(2+12)+(4+10)+(6+8) =10+10+10+10+5 =14+14+14 =45 =42 7、补数凑整法 (1)、9+99+999 (2)、11+102+1003 =(10-1)+(100-1)+(1000-1) =(10+1)+(100+2)+(1000+3) =10+100+1000-1-1-1 =10+100+1000+1+2+3 =1107 =1116 (3)、2000—199—198—197 =2000—200+1—200+2—200+3 =2000—200—200—200+1+2+3 =140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汽车每小时行驶60()一支铅笔约长185() 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8千米=()米 70厘米=()分米 9千克=( )克 3厘米=()毫米 4000千克=()吨 8吨=( )千克 5厘米=( )毫米 70厘米=( )分米 4米=( )分米4000千克=( )吨 2千米=( )米 ( )米=50分米6千克=( )克 100厘米=( )米 ( )厘米=1分米

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 2吨+4吨○6000千克 1500千克○2吨 3千米○2970米 7厘米+23厘米○3米 2500千克○3吨 6分米○58厘米 1米-2分米○8分米 60毫米○6厘米990克○1千克 6吨○6000千克 4分米○39厘米 5千米○4500米 300厘米○40分米 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 1吨5千克○1050克 1米○2分米30厘米9、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吨-600千克=( )千克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3千克+500克=( )克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250千克的4倍重是( )吨

二年级上长度单位练习题.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内容: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36 分) 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和()。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用()量。 3、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4、拿一条线,把两天拉紧,就成了一条()。 5、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 6、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7、1 米=()厘米400 厘米=()米 8、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 厘米这支铅笔长( ) 厘米。 9、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书厚1()手掌的宽约8() 操场长约60()课桌的高65() 一条跳绳长2()哥哥的身高1()28() 一支粉笔长10()教室长7()小军身高120() 一本数学书长21()小树高3()文具盒长20() 10、30 米+8 米=()米12 厘米- 7 厘米=()厘米 27 厘米+6 厘米=()厘米54 米- 4 米=()米 1 米=()厘米500 厘米=()米 18 厘米+4 厘米=()厘米36 米+9 米=()米 40 厘米-7 厘米=( )厘米80 厘米+20 厘米=()米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 分)

1、下面三条线中,( ) 是线段。 【①②③】 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 。 【①45 厘米②45 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 分) 1 、一张单人床长 2 米。???????????????????( ) 2 、一块橡皮擦的厚1 0 厘米。????????????????( ) 3 、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 6 厘米。??????????????( ) 4 、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 7 0 米。????????????????( ) 5 、一条线段长5 厘米。????????????????( ) 6 、一颗图钉长1 米。????????????????() 7 、比70 米少20 米的是50 厘米。????????????????() 8 、一棵树高6 米。????????????????() 9 、1 米和1 0 厘米同样长。????????????????() 1 0 、长1 米的木棒要比长1 0 0 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24 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数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范文最新推荐------------------------------------------------------ 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1 / 8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范文最新推荐------------------------------------------------------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3 / 8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练习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和()都是长度单位。 3、()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它有()个端点。 13、1米﹦()厘米1元3角﹦()1元﹦()分 14、一星期有()天。 15、1米=()厘米45厘米-6厘米=()厘米 37厘米+5厘米=()厘米23米-8米=()米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厘米可用字母()表示,米可用字母()表示。 3、1米=()厘米400厘米=()米 15厘米+8厘米=()厘米30米+6米=()米 10米-9米=()厘米6米-5米=()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40厘米+6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2()⑥哥哥的身高1()28()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 )来量。 ①三角尺②米尺③卷尺

3、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 4、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三、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2、一块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四、量一量。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厘米 第二条(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 估计长( )厘米估计长( )厘米 实际长( )厘米实际长(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根绳子剪去28厘米,还剩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2、一块布长12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米? 3、1米长的绳子,用去4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4、玲玲有红、黄两条彩带,各50厘米,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

期末综合试卷 第一部分计算50% 一、直接写得数:9% 430+270= 60×50= 44×5×2= 304÷6= 76—76÷76= ()÷60=3 (2) 28=()—728 88÷()=9……7 5×3÷5×3= 二、横式计算:6% 304×7= 562÷4= 三、竖式计算(打★要验算):5% 3050×4= ★635÷6= 四、递等式计算(能巧算要巧算):24% 247+229+153 5×72+28 128×6÷3 785—215+85 670×5—2808 56×8+2×56 五、列式计算:6% (1)一个数是5的65倍,这个数是几? (2)甲数是248,比乙数少16,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第二部分概念19%

1、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一年有()个星期多()天。 2、比较大小,在○内填入“>”“<”或“=” 320厘米○4米6Km7m○6007m 3、7□49÷7的商中间有1个0,□里填() 4、□÷5=30……△,□里最大是() 5、丁丁家的饭桌面积约180平方分米,长是20分米,那么宽是()厘米。 6、学校准备购买新篮球,一只篮球的价格是93元。估一估,买12只这样的篮球,准备()元去买就足够了。 7、800米比赛中,小亚跑完用了7分钟,小丁丁跑完用了6分钟,小胖跑完用了8分钟;()是冠军。 8、妈妈有一段14米长的布料,每天剪去2米,第()天还剩下最后一段。 9、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是9厘米,从边的角度分析,它是一个()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二、选择题4% 1、一块手帕的大小是400() A、米 B、厘米 C、平方米 D、平方厘米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的长度分别式4厘米、9厘米,另一条边的长度是() A、4厘米 B、9厘米 C、4厘米或9厘米 D、任意长度 3、小亚有香蕉15只,小巧的香蕉是小亚的4倍,她们共有香蕉多少只?下面列式错误的式子有()。 A、15×4+15 B、15×(4+1) C、1+4×15 D、15+4×15 4、小丁丁把☆÷8看成了☆÷5,得到的商是80,那么正确的的商是() A、2 B、10 C、128 D、50 三、计算图形面积(单位:cm)3% 第三部分:应用31% 1、小丁丁这学期背463个英语单词,备的汉语单词是英语单词的4倍,汉语单词比英语单词多多少个? 2、买6盒圆珠笔,每盒12支,每支4元,一共应付多少元?(两种方法)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3.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4.汽车每小时行驶60() 5.一支铅笔约长185() 6.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7.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8.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9.8千米=()米70厘米=()分米9千克=( )克3厘米=()毫米4000千克=()吨8吨=( )千克5厘米=( )毫米70厘米=( )分米4米=( )分米4000千克=( )吨2千米=( )米( )米=50分米6千克=( )克100厘米=( )米( )厘米=1分米10.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2吨+4吨○6000千克1500千克○2吨 3千米○2970米7厘米+23厘米○3米2500千克○3吨 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60毫米○6厘米 990克○1千克6吨○6000千克4分米○39厘米 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1吨5千克○1050克1米○2分米30厘米9、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吨-600千克=( )千克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3千克+500克=( )克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250千克的4倍重是( )吨 1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床长约2()一袋牛奶重250() 一个鸡蛋重约50()回形针长约3() 鱼重约1()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李明体重35( ) 一只公鸡重3(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一袋水泥重50( ) 一包奶粉重250( ) 一辆汽车载重5( ) 一个杯子高10() 二、选择(10分) 1.一个苹果重()。[A.1吨B.1 0千克C.150克]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A.2克B.2毫米C.2厘米]3.一辆货车载重()。[A.5000克B.500克C.5吨] 4.一头幼象出生时重100千克,到成年时重5吨。这头象从出生到成年体重增加了()千克。[A.4900 B.5100 C.500] 5.姐姐3小时( )行12千米。[A.步行B.骑自行车C.乘汽车]6.一头猪重150( )。[A.吨B.千克C.克] 7.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A.米、分米、毫米、千米、厘米B.吨、克、千克] 8.临海到宁波的公路长是150( )。[A.米B.千米C.分米]9.计量大宗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A.千克B.吨C.克]10.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 [A.米B.千米C.分米D.毫米] 三、判断(10分) 1.1千克棉花比1千克石头轻。() 2.一个南瓜重约3克。() 3.1千米=1000米。()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练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1)一枝蜡笔长10()(2)姐姐身高是1()46(); (3)一条裤子长1()(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10)练习本长22()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0厘米 1米 1厘米 10厘米 四、解决问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 或“ =” 一、在○里填上“>”“< ” 5米○5厘米 1米20厘米○100厘米 100米○1厘米 200厘米○2米 98厘米○1米 1米○1厘米 5米○50厘米 3米○13厘米 70厘米○1米 1米-30厘米○60厘米 4米+5米○10米 200厘米○2米+3米二、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三、()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河水深8()学校操场长200()一个茶杯高11() 电梯高18()一根跳绳长2()课本的宽约14() 旗杆高20()公共汽车长10()梳子长26() 粉笔长10()小红身高125()缝衣针长3() 大树高15()手掌的长约10()哥哥的身高1()60()

一枝毛笔长20()房间大约长6()中指的宽大约是1()四、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木料长1米;用去45厘米;还剩下多少? 2.小明身高86厘米;小强比他高11厘米;小强身高多少? 3.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4.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一、试一试;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量手掌的宽度通常用()作单位;买布的阿姨通常用()作单位量布料的长度。 (3)线段是()的;有()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4)教室的黑板大约长()米。 (5)你的身高比1米多()厘米。 (6)你的一庹大约比1米长()厘米。 (7)教室的宽大约是()米。 (8)教室的门大约高()米。 (9)直尺上从刻度4到刻度10是()厘米;从刻度12到刻度7是()厘米。 (10)从尺的刻度()到()是6厘米。 (11)小明的手掌宽约6(); (12)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5();我的食指大约是5()。(13)1米是()个1厘米那么长;6米是()个1米那么长;6米是()个1厘米那么长。 (14)把一根1米长的绳子剪成1厘米长的小段;能剪成()段。(15)我们把书边、桌子边、黑板边都可以看成()。 二、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 500厘米=()米3米30厘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二、比一比 。 1、在()里填上“>”、“<” 或“=” 51cm()49cm 33cm()3m 1cm()1m 25cm()2m 6m()60cm 2m()200cm

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完卷时间80分钟书写:5分) 25分) 用“○”圈出正确黑体字的正确读音(5分) 称(chēng chèn)赞嘟囔(rǎng nɑng)面面相觑(xùqù) 此地别燕(yàn yān)丹分(fēn fèn)外耀眼 (5分) 1.形容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事情就害怕得不得了的人。()2.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3.明亮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 4.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5.长距离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艰苦。() (6分) .耳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四两字是近义词的成语) 肠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四)关联词语填空( 3分)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不是……而是 、月食()天狗吃月亮,()地球挡住太阳照到月亮上的日光。、()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全家外出郊游。 、妈妈()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学习上的好老师。 (6分) )路上,小鹅摇晃着胖胖的身体,好像要摔倒似的。 )暑假,我到农村奶奶家度假。 )可是,一到溪边,它们都活跃起来,“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游了起来。 )一天,我找来一根小鞭子,赶着小鹅到村边的小溪去游泳。 ()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吟出一句古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奶奶家养了一群小鹅。

二、阅读和理解 19分+21分 (一)镇定的女主人(节选) 一天,有一位女主人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说笑,忽然女主人把bǎo mǔ( )叫来,低声fēn fù( )了几句话。保姆听了脸色煞白,急忙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保姆端了一碗热牛奶,穿过客厅,放在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保姆赶快把阳台上的门紧紧关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们迷惑不解,问女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它已经被关在门外了。” 1. 在括号里填上词语(2分) 2.从文中找下面词语的反义词。(4分) 危险()恍然大悟() 3.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1)家人们都觉得很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保姆一开始吓得________________,后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写写女主人对保姆低声吩咐了哪些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2分) 例:脸色煞白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长度单位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例1(统一长度单位);例2、例3以及相关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米,用米量);例6、例7以及相关内容(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例8(估测、解决问题)。 1.统一长度单位。 在呈现测量情景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长度单位(1庹、1拃、一个脚长)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长度单位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单位“拃”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一拃,但长度也因人而异,测量结果也会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统一长度单位很有必要;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让学生量一量一个田字格的宽度和图钉的长,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2)用厘米量。 注意指导学生具体量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从而领会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3.认识米,用米量。 (1)认识米。 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身高、黑板、教室门等建立米的长度概念。 4.认识线段。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用语的科学性。不能将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让学生体会到:线段是直的。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画法的指导: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5.解决问题。 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让学生尝试进行长度估测,并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亲身体会1庹、1拃、1个脚长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6.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应全面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观念建立的能力。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课文

1 信 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 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色已近黄昏。 替花朵给蜜蜂写,请快来采蜜,花儿已姹紫嫣红①。 替大海给小船写,快去航海吧,海面上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注释】①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2 茉莉花 一天,我和妈妈在逛花市时买了一盆茉莉花,听摊主介绍说,茉莉花开,满屋飘香。 回家后,我把茉莉花放在阳台上,每天都精心照料它,焦急地盼望它能早日开放。妈妈说:“别着急,到了夏天,茉莉花会开的。”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渐渐地,我不再关心它了。妈妈还是照样给它浇水,施肥。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他们正在贪婪①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妈妈把别的花都拿了进来,却把茉莉花留在外面,原来它爱太阳。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叫我品尝,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注释】①贪婪:指贪得无厌(含贬义),本课指不知满足。 3* 我画什么 五个小学生坐在公园的草地上。三个男孩,两个女孩,沐浴着初冬温暖和煦的阳光。 他们在一起看一本十分有趣的连环画《神笔马良》。讲的是叫马良的孩子得到一支神笔,用它画什么,什么就变成真的了。画的公鸡会啼叫,画的犁头能耕地……多带劲啊! “要是我也有一支神笔,就好了!”卷发的小曼说。 “不可能。”戴着近视眼镜的周明,俨然①是个大人,他说,“那是童话!” “假如嘛……”翘鼻子元元说。 “假如有一支神笔,画什么呢?”男孩似的张小丽眨巴着一对大眼睛。 “只准画一次。行不?”王斌非常认真地提议。 大家都沉思了一会儿,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听我说,我要给我们足球队画一个大球场,像世界杯赛那样的。”元元抢着说道。 “我呀,”周明慢条斯理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遮风挡雨。” “我……”张小丽欲言又止。 “说呀,你。”大家着急地催促。 “我要画好多好多双眼睛,”张小丽深情地接着说,“送给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工友。” 同学们静下来,都在想: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一定先让小丽画。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在拐角的工厂做工。 那是一家盲人工厂。 【注释】①俨然:很像。 4 刮脸 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嚷道:“我要剃头!” 老板笑眯眯地说:“哟,是我们的小贝当啊,请坐。” 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老板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老板递上报纸,改口道:“请贝当先生看报。” 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 轮到贝当剃头了。他坐在椅子上,请理发师给他理个小分头。

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2厘米=()毫米 50毫米=()厘米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2分米=()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毫米 1米=()分米=()厘米=()毫米 9米=()分米=()厘米=()毫米 从直尺的0——1刻度是()厘米从直尺的3——8厘米是()厘米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床长约2()儿童漫画书宽约2()小华身高130( ) 学校操场一圈200( ) 一根跳绳长 2( ) 一个杯子高10()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幢楼高 12( ) 一个别针长34() 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60() 二、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 3千米○2970米 7厘米+23厘米○3米 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 60毫米○6厘米4分米○39厘米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 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 87毫米-37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分 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三、选择。 1.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C.2厘米 2.姐姐3小时 ( ) 行12千米。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3.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A.米、分米、毫米、千米、厘米B.吨、克、千克 4.临海到宁波的公路长是150( )。 A.米 B.千米C.分米 D. 毫米 5.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 A.米 B.千米 C.分米D.毫米 四、把下列每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6千米6毫米6米6分米 52厘米、2米、19分米、20米、25厘米、30毫米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20% 2700÷9= 960÷6= 820-440= 64+36= 32+32-32= 485+115= 100÷4= 700-17= 98÷2= 70-17×3= 300-75= 0×37= 480÷80= 24×3= 27×2-18= 6×800= 14×7= 4×35= 84÷7= 36÷9×4= 二、分拆,写出思考过程。6% 68×5= 175÷3= 三、竖式计算 8% 3900×5= 814÷3= 4005×9= 718÷7= 四、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6% 6656÷8÷2 2000-5150÷5

12×9+11×12 655-17×4 五、填空10% 1、8.20元读作(),表示()。 2、5200克=()千克359m=( )km 0.09m=()cm 3、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4、□28÷7,□填()时,商是两位数;□填()时,商是三位数。 5、用2、3、4、5、 6、 7、8组成两个三位数,最小差是()。 6、5010÷5,商的中间有()个零。 六、用6、2、5造减法塔。3% 七、判断4% 1. 每次除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0除以任何数商是0……()。 3. 217÷5=43……2正确的验算方法可以是(217-2) ÷5=43……()。4.一箱牛奶20元,写作20.00元……()。 八、选择4% 1. 下面各题中,商的位数最少的是()。 A、5180÷2 B、6210÷3 C、4875÷5 D、9117÷9 2. ()÷5=58……3,被除数是()。 A、275 B、290 C、287 D、293 九、应用25% 1、饲养场有灰兔1800只,是白兔的3倍,白兔有几只?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学会根据进率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换算方法准确、迅速地进行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投影片(或小挂板) 学生:每人准备直尺一把、7厘米长的一张纸条、1米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来?(从大到小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或从小到大说.) 2.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3.填空(投影或挂板出示). 1米=()分米 1分米=()厘 米 1厘米=()毫米

10分米=()米 10厘米=()分米 10毫米=()厘米 1米=()厘米然后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的? 二、操作体验 1.教学例3 (1)独立操作. 师:请每个同学动手量一量桌上的“纸条”长几厘米.(教师事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7厘米的纸条)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 (2)指导正确的测量方法. 强调:测量纸条的长度时先用纸条的左端对准0刻度,看纸条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数几,纸条就是长几厘米. (3)研究问题. 提问:把纸条的长度单位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只要正确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 (4)质疑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7厘米=70毫米)为什么? 明确:因为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板书:7厘米=70毫米) (5)追问:70毫米=()厘米,该怎样想? 借助线段图进行讲解. 明确:因为10毫米= l厘米,70毫米就是7个1厘米,所以,70毫米=7厘米.说明,一个关系式(如 1厘米=10毫米)正反两个方面都可以用. (6)练习:先填空,再说出思考过程. 2厘米=()毫米 4分米=()厘米 3米=()分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自测优化练习 姓名班级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一棵大树高6厘米。(); 2、小明比小红高3米。() 3、一枝铅笔长16厘米。(); 4、教室的宽是60厘米。() 二、填空题(42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12分)。 (1)语文课本的宽是14();(2)一根跳绳长3();(3)教室的黑板长是4(); (4)课桌高是70();(5)教室里的门高是2();(6)妈妈的一个手指长7()。 2、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4米5厘米98厘米1米 20米15米1米100厘米3厘米3米 3、把30厘米、25厘米、1米、90厘米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8分)。 ()()()() 4、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8分)。 ()条()条()条()条 三、操作题(33分)。 1、分别量出以下线段的长度,并填空(9分)。 第一条:第二条: 第一条比第二条短()厘米 2、先量一量,再填空(12分)。

(1)()厘米(2) ()厘米 ()厘米 ()厘米()厘米 ()厘米 ()厘米 3、按要求画线段(12分)。 (1)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2)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6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4)画一条线段,比下面的一条线段短2厘米 四、列式计算。17分(4×3+5) 1、一块布长20米,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棵大树高10米,另一棵大树高8米,两棵大度相差多少米? 3、一条线段长40厘米,另一条线段长8厘米。两条线段连接在一起后是多少厘米? 4、一根绳子对折后是4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这根绳子剪去2米后,还剩多少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