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

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

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
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

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

一、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1.对自由、平等的看法

凯恩斯主义相信只有在市场机制调节之下,才能达到维护自由的目标。但是,他们却认为市场机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有它调节的极限,因此只能通过国家机制对其进行改良,才能确保人类的自由。自由不仅要求国家不要干涉人们的自由经济活动,对人民的生活更应该加以保障,使其无老病之忧。不过,凯恩斯主义还是认为不平等具有一定的功能,会让社会中每个人都努力工作,我们只要让每个人的立足点平等就可以了。至于对个人主义的看法,凯恩斯还是承继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看法,认为它可以提高效率和保障个人自由。如果把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凯恩斯主义算是比较激进的学说,因为它并不是那么相信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市场机能,他们认为政府有时候还是要出面来干涉调节市场经济,以便保持市场制度的正常运转。

2.充分就业的概念

凯恩斯指出,充分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常态,非充分就业才是社会经济的通常状况。他认为,现实社会中除了“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有在第三种失业类型,即“非自愿性失业”。因此,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就成为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内容。凯恩斯认为,要实现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必须采取下列措施,首先应该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提高国民的消费倾向。他指出,我们生存在其中的经济社会存在许多缺点,其中主要缺点在于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在财富与所得分配方面的不公平。“所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重新分配所得,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则对于资本之生长大概是有利的。”在进一步的分析中,他指出:“到现在为止,一般人之所以认为有维持相当高利率之必要者,乃是因为觉得非如此,储蓄之诱惑力将不够充分。但是......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降低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这种办法无疑就使得利率变动,进而调节货币供给,使得资本家愿意投资,多雇佣工人,如此可增加就业机会和人民所得。最后,凯恩斯明确表示,要解决上述问题,最重要的是必须放弃自由主义的传统政策,依靠和实行政府干预。

3.有效需求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是指全社会资本家预期因雇佣一定数目的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得到的卖价)和总需求价格(是指社会购买这些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达到相等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凯恩斯指出,失业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源自于消费和投资不足,而消费和投资不足则主要是由三大基本心理因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所导致的,这三大心理规律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影响深远。它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有效需求经常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导致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4.国家干预的主张

凯恩斯主义虽然强调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但这种干预是有一定条件的,

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出现问题时,国家干预才介入其中。由此看来,国家干预就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恢复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缓解经济周期波动和各种社会矛盾,以不同形式,运用经济的、非经济的各种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过程。基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他建议采用经济性的货币政策、租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扩大政府职能,刺激投资和消费。

各国社会福利制度

各国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余慧慧 11哲学 H11114034 1.西欧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内容有: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基本收入维持、负所得税、住房补助、社会基金 社会津贴——疾病津贴、疾病照顾津贴、工伤津贴、法定产妇津贴、法定疾病津贴、住房补贴、儿童津贴、无劳动能力者生活津贴等 特点: 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 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 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 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以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 2.德国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特点: 国家通过宪法将社会保障确定为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的,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范围内实行管理取得的。 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 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宪法规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对无劳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 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实施社会保障。 3.美国市场化模式的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令,美国社会保障仅限定在以下三个项目范围内: (1)向那些临时或永久失去收入的人和家庭提供现金支付的项目; (2)向在上述条件或在某种情况下接受保险金的人和家庭,向在一既定范畴内的所有人提供医疗照顾的项目; (3)向一既定范畴内的所有儿童提供现金支付的项目。 特点: 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体多元制,是兴办和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体多元化,公私兼顾,联邦和地方政府兼顾,其侧重点时有调整。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项目的多层次,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据笔者综合有就业和失业福利保障、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单元测试题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截至2004年11月,宁波市海曙区59个居委会全部实行了直选,16万选民热情参与直选,成为国内第一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行直选的行政区。 2004年12月,成都市新都区直选木兰镇党委书记。直选不仅为木兰镇找到了新的当家人,而且受到当地社会一致好评和群众普遍欢迎。此举不仅在该区尚属首例,也开创了全国直选镇党委书记的先河。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 B我国的民主发展程度最为完善 C在我国人人享有选举权 D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直接选举方式已全面铺开 2宁波市海曙区居委会实行直选,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的道理是 ①我国城市基层民主建设迈出一大步②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④我国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3.对于木兰镇党委书记的直选正确的认识是①此举是推进我国政治文明、扩大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 ②党内民主的发展对人民民主将产生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③该选举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④该选举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04年9月,国家审计署首批公布了11个部门单位和4个地方政府整改工作情况。据初步统计,3个月内有600多人被追究了责任,其中严重者触犯了国家刑律被移交司法机关,轻者也为此丢掉了饭碗。材料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审计署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5.为保障司法公正,山东省聊城市两级法院实施“阳光工程”,并把各项内容落到实处。他们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院长定期集体公开接访、聘请执法执纪监督等方式,畅通了群众监督的渠道。“阳光工程”体现出 A.社会监督是依法行政的保证 B.社会监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 C.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崇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要依法治国就必须依法行政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施行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据此回答6-7题: 6.《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所需经费由国家划拨,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收取费用,也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国家用于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的经费属于财政支出中的资金。 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B.社会物资储备 C.国家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年5月,一份题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由二位公民传真至全国人大常委会,该建议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认为国务院1982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 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分配方式。福利制度从创设至今,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危机、调整五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福利制度发展为由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和项目组成,并且各有一整套具体内容和详细规定的制度,虽说其最初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但它对于战后缓和经济危机,缓解劳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 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 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 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例如,美国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 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2]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 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2013年自考政治学概论选择题

政治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在强大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所实行的一种( ) A. 福利政策 B. 改进方法 C. 改革方法 D. 改良主义方法 2.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主要方式是( ) A. 和平发展 B. 暴力革命 C. 议会斗争 D. 和平过渡 3. 政党之间的区别集中地体现为( )的差异。 A. 性质 B. 宣言 C. 目标 D. 政治纲领 4. 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是( ) A. 民族 B. 政党 C. 主权国家 D. 国际组织 5. 西方政治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 ) A. 实现发达国家的政治高度发展 B. 通过什么方式使发展中国家走上西方民主道路 C. 通过什么方式使发展中国家走上政治稳定的道路 D. 通过什么方式使发展中国家走上政治文化发达道路 6. ( )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国务院 7. ( )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A. 社会环境 B. 生活环境 C. 自然环境 D. 国家性质 8. ( )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A. 国家主权 B. 政治统治 C. 国家意志 D. 国家权力 9. 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实行( ) A. 暴力统治 B. 民主统治 C. 军事统治 D. 寡头统治 10.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 国家政权问题 B. 经济问题 C. 所有制问题 D. 反剥削问题 11.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形式。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相继建成了以高福利、高税收为主要特征的福利国家制度。这套福利制度秉承为民众构建物质生活“安全”和“无风险社会”的理念,为全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各国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法律责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多子女津贴、孕妇津贴、母亲津贴等是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林林总总的各种福利,使民众不必为衣食住行分忧,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得到体面生活的物质保证。福利国家的建立,对于促进西欧各国社会平稳发展、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连续几十年的高福利也累积了诸多社会问题: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经济增长乏力,高福利制度似乎已难以为继。西欧为何会出现福利国家的危机? 福利国家未来走向如何? 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予以关注和探讨。 一、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福利国家于二战后在西欧各国兴起,有着特殊的社会条件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要求构建社会福利制度以缓解社会矛盾。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积累的两级分化,也必然导致生产规模急剧扩张与社会购买力持续降低的尖锐矛盾。于是,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便周期性爆发,严重威胁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特别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集中,普通劳动者的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危害增大。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为避免崩溃的命运,资本主义世界选择了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其主要的“救世”方案就是实施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通过国家投资推行“反危机”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以此改善劳动群众的贫困状况,增加有效需求。 其次,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欧各国构建社会福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是把工人当成雇佣奴隶的野蛮剥削制度,因而必然遭到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为谋求解放,各国工人阶级进行了顽强不屈、持续不懈的斗争,罢工和革命的浪潮日益高涨。进入 20 世纪,西欧工人阶级的力量已十分强大。工会成为抗衡资本家的重要力量,左翼政党迅猛发展,共产党、社会民主党于二战后相继参政或执政,对资本主义统治构成极大的现实威胁。在此

西欧国家福利政策利弊分析

社会福利事业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英国政府为了安抚救济贫民, 于1 0 01 年颁布“贫穷法”。在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政府又把大量贫民转为产业后备军, 于1 8 3 选年颁布“新贫穷法” ,对贫民实行救济.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二、影响 1、积极影响(1)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2)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4扩大公民自由,体现团结互助;(5)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2、消极影响(1庞大的福利开支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的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成为社会持续充分发展的障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凸现。(2 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 第二, 西欧国家利用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 刺激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西欧各国每年花费的社会福利开支是巨大的, 这就扩大了消费, 增加了社会有效总需求” ,起到刺激生产、发展经济的作用。 第三, 西欧由于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一定程度减少失业的压力。西欧国家为社会

福利事业服务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 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失业者, 吸收了一批新就业人员, 并为提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对其国家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 也使西欧国家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福利的沉重压力” , 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因素。 首先, 财政方面的后果。三十多年来, 社会福利已经形成一项难以压缩的巨领开支, 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致使许多国家靠借债来维持社会福利。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增长过快, 必然扩大财政开支, 国债急增, 通货膨胀加剧.西欧社会福利制度对经济、政洽和社会的影响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它已是整个国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份。西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发生着很大的影响。第二, 经济方面的后果。社会福利费用的膨胀, 削弱着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社会福利开支构成了政府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欧国家的政府消费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固定资本形成额的增长幅度。它证明巨大的福利开支同工业和经济发展争夺着资金。高福利必然带来高税收。高税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增加和增值税的扩大。在这种高额累进税制下, 瑞典等国的人才外流, 妨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要维持高福利, 增值税也得相应扩大。第三, 社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制度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制度 一、职工福利制度概念 职工福利制度是指国家和单位为解决职工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在工资和保险待遇以外,对职工在经济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照顾的制度。 二、职工福利制度的主要作用 1.对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 2.对职工部分支付的弥补作用; 3.有利于恢复工作能力,维护身体健康; 4.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进行。 三、几项主要职工福利制度 1.福利费制度:是国家为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而建立的一 种专项费用制度。现在的福利费是按工资总额 2.5%的比例提取,96年已由财政直接划到单位,主要用于:职工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零星物品的购置、慰问住院职工等。 2.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制度:是国家为弥补居住在寒冷地区 职工宿舍取暖所支出费用而建立的一种福利性补贴制度。 (1)91年冬季补贴标准由每人15元调整30元; (2)凡单位对职工宿舍提供取暖而不收取取暖费的,不再给职工个人发放取暖补贴; (3)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3.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10元,书报费18元、洗理费19元、 电费3元,合计50元。 4.死亡待遇制度,包括丧葬费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嘱生 活困难补助(现属离退科业务范围)。 5.生育待遇制度,包括假期、假期待遇和医疗服务(现按计划 生育有关政策执行)。 6.疾病待遇制度:是职工在患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 或所在单位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包括医疗待遇和生活待遇

两部分。 (1)医疗待遇: (2)生活待遇:(豫人薪[1999]14号;机关工作人员福利待遇) 注:a、工作人员连续和全年累计病事假超过半年的,当年年终奖不再发给; b、病假期间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费发给; c、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从事有收入活动的,即停发工资及有关津补贴。 7、探亲制度:是国家为解决职工与分居两地的配偶、父母团聚问题而建立的一种福利制度。 (1)、享受探亲的条件: 凡工作满1年的正式职工,与配偶、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 (2)、探亲假期: 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政策的作用凸现.怎样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双重叠加的背景下,发挥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点政策议题.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是: (1)要重新重视和确立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主导角色; (2)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安排上要具备长远性、战略性眼光. 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但它在西方国家所释放出的能量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把整个社会经济比做一艘乘风破浪的舰船,社会保障就是遭遇风暴时的避风港,它消除了人们处于不确定社会中的恐惧,减少了社会成员面临的种种风险。可以认为,西方国家发达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最近几十年以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 市场经济的补充与法治精神的体现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德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在英、法、瑞典、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正式确立与发展。各国相继以社会保障形式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缓和随工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一贯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结果的合理修正,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历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881年德国首次以“皇帝诏书”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了世界各国通过法律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随后颁布了《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职业介绍及失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样,瑞典、法、英、美、加、日等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过程中,无不伴随着大量详细的社会保障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这成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大特色。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因国情不同而异。但不外忽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是在国民遭遇疾病、受伤、生育、死亡、年老、残废、失业等情况,造成收入中断或丧失时,给予一定的补助及帮助以保障其生活来源的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互助式的保障制度,它是在个人与雇主缴费的基础上,由国家财政支持运作的,带有国家强制性。其中社会保险的四大支柱——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部分。以瑞典为例,它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1994年支出能够占到当年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86%,其核心地位可见一斑。 社会救济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提供的保障制度,一般由财政拨款。具体的救济

《西方行政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题3,共和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其选举程序大致有( ABCD)。A.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 B.由选民间接投票产生 C.议会选举产生 D.由特定结构的选举团选举产生 18.下列关于《彭德尔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A.《彭德尔顿法》的核心原则是政治中立 B.《彭德尔顿法》建立了常任文官制 C.《彭德尔顿法》使文官脱离政党的控制 D.《彭德尔顿法》缩小了政党分肥的范围,但并没有废除政党分肥。 7.日本实行的政治制度包括(A君主制、B单一制、C内阁制)。 17. 美国地方政府的层级区划为( ABC )。A.州政府 B.县、市、特区政府 C.乡、镇政府 12.政府文官的工资要“同文官系统外的广泛可比工作的工资率,有一个公正的比例”。这是指英国文官工资制度的( A )原则。A.比较平衡原则 11.英国的文官考试录用程序包括(A考选机关发布考试公告B资格审查C考试D录用) 24.瑞士的委员会制度的特点包括(ABCD)。A联邦委员会由议会选举产生,不一定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党派联合产生。B 委员不得兼任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C采取合议制,政府一切决定均有7人委员会合议决定。D不实行权力分立,不设总统和总理。 1.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可分为( BCD )。 B.君主政体 C.贵族政体 D.共和政体 2.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是( C )。C.美国 3、(B)国家实行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在法律上只是中央的分支机构。 B.单一制国家 4.下列国家中采用单一制有( AD )。A.法国 D.日本 5. 英国的行政制度包括:(AC) A.君主制 C.内阁制 1.按照传统惯例和各种宪法文件,英王是(ABD)。A.世袭的国家元首B.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 D.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2.英国国王在现代社会的权力有(BCD )。 B.立法否决权 C.大臣罢免权 D.授爵大权 3.在英国,( A )是协助英王处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中央政府机构。 A.枢密院 4.英国内阁人选由( A )决定。A.首相个人 5.英国的地方行政单位包括( ABCD )。 A.行政郡 B.市镇 C.区 D.教区 1.美国总统在立法上的权限包括( ABD )。 A.劝告权 B.否决权 D.委任立法权 2.美国总统的任期是( B )。B.4年 3.按照美国有关选举的法律规定,总统竞选时,选民投票的时间在大选年的( D )。D.11月 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BCD )。 A.美国国会两院可以以简单多数票拒绝当选议员就职 B.美国国会两院要开除一名议员,必须以2/3的多数票通过 C.美国国会议员可以不受所属党派的约束,自由发表意见。 D.美国国会议员可以跨党投票,而不用担心会受到党纪的制裁。 5.美国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包括( BCD )。B.副总统 C.内阁 D.白宫办公室 6.没有保留给州的权力包括( BCD )。B.缔结条约 C.授予贵族爵位 D.铸造货币 7. 美国市政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ABC)。 A.市长议会制 B.委员会制 C.委员会经理制 1.日本江户幕府创建者是( C )。C.德川家康 2.对外关系上,日本的德川幕府采取( C )。C.锁国政策 3.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西方国家签订的条约有( ABCD )。 A.日美和亲条约 B.日英约定C.日荷和亲条约 D.日俄通好条约 4.二战后,美国占领军政府对日本进行的改革有( AD )。A.非军事化改革 D.民主化改革 5.关于日本天皇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人主张“彻底解除天皇在国家权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体现了( B )的主要观点。B.象征论 6.日本战后宪法直接规定的国民参政权包括(ABCD)。A.选举权与罢免权B.被选举权C.请愿权D.国民投票权 7.日本《地方自治法》规定,日本的“普通地方公共团体”包括(AB )。A.都道府县B.市町村

福利国家定义及特点

一、福利国家定义 要给福利国家一个准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不同的学者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指出:“福利国家”概念的关键在于将“国家”与福利联系了起来,它不仅强调社会福利的状态,而且强调国家主体形态的变化 英语中“福利国家”为“welfare State”,“Welfare”作定语对后面的“State”进行限定,从这来看,该词的重心也是在“State”即“国家”上。因此,福利国家应理解为一种社会形态,它不仅指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也指国家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诸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 从狭义上讲,福利国家是指国家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福利,例如受教育的权利和生存权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的状况;从广义上来说它也指一种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国家不仅对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实施全而的保障,而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在社会产品的分配,甚至生产关系等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运用非商品化和分层化两个评判工具对主要的福利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类型: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牛津政治学大辞典》代表了最广泛的“教科书”定义: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在福利国家中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承担主要的福利供给责任,为其国民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因此社会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 英国学者阿萨·布瑞格斯认为,“福利国家”是国家利用权力通过政治和行政的方式努力调节市场的作用完成三个目标,即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个人和家庭有能力应付能给他们带来危机的意外事件;保证各阶级的全体公民都能以可以达到的最佳标准获得服务。尼古拉斯·巴尔将“福利国家”定义为:有政府参与的现金津贴;卫生保健;教育以及食品、住房待遇和其他一些福利服务。哈里·格维茨又将其简明扼要的总结为“福利国家是社会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福祉承担法定的,因此是正式的和明确的责任的制度表征”。周弘认为:“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福利国家也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汇总。”

高中政治我国的国家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我国的国家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国家制度知识点 1.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一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统一。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3.民主与专政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7.我国民主政治建设:(1)必要性: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如何建设: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②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③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办西方政治模式。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人民民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我国的国家职能:①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美国社会福利的利弊两重性

美国社会福利的利弊两重性 美国社会福利的利弊两重性和北欧高福利国家一样,美国也是一个社会福利较高的国家。除了中小学生上学免费和其它的一些公共福利,单是对所谓贫困家庭的生活救济,就很够意思了。其覆盖面之宽、金额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服务之周到,让外来者为之一震。美国的社会福利具有利弊两重性,利为济困扶危,振济他人,弊在喂养懒汉。其特点如下:一是社会福利对象的涉及面宽广。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凡是符合救济条件的,均可获得及时救济。救济对象,包括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弱病残及儿童、失业人员、流浪者以及外来经济困难者和外来意外受伤者,等等。救济面含盖了各阶层人员及整个社会的全方位。有一位年纪稍大的中国女士,去美国西雅图探亲,因打扫卫生推垃圾桶碰伤下肢,当地社会福利救济组织知道后,便给予住院医疗经济补助,使其尽快治愈康复。足见其福利覆盖面之宽广。二是社会福利金额数量巨大。拿失业救济金来说,先是有媒体说,失业在家待业者,每人每年可领失业救济金2万2千美金。后来又有报道说,失业救济普遍提升,各个州标准不同,南方有的州发放可多达4万美金。在美国中小学教师和大学助教(含某些讲师)薪金不过三、四万,而失业者所获竟与在岗劳动者报酬等同。三是福利金获得时间较长。待业者领取

救济金,一般是有时间限制的。领取时限,一季度、半年为一期不等。但有的待业者找个临时工干几天又失业了,回头照领不误。不过,这只是领取者中的少部分人。有一位华人女士的白人丈夫,在一次失业中领取救济金时,觉得很不光彩,决心要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后来真的很快就找到了工作,不再吃救济了。四是救济服务周到。当地失业救济组织,只要听说哪里出现生活困难者,就立即赶去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发放救济。纽约市曼哈顿、法拉盛等区的救济组织,长时间不辞辛劳募集救济金和救济粮,使领取者得以足数按时领到粮食劵。“当官不为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掌权为民谋福利,乃当今世界潮流趋势。美国政府为老百姓谋得社会福利,让老弱病残及儿童、失业人员、流浪者以及经济困难者得到救助,解决了别的国家难于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前所述,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也还存在某些弊端。高福利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一些人的惰性和依赖思想。国家给了他们救济,领取者却既不感激,也不汗颜。有的领取者甚至于理直气壮,挑三拣四,稍不合意,还对施恩者提出非难。纽约市曼哈顿、法拉盛等地的被救济者,年年领取免费粮食券和救济金,不劳而获,长年累月靠吃政府救济过日子,居然心安理得。有的甚至开着宝马车去领救济金和救济粮。所以,有人批评说,美国的福利政策和制度,是助长和喂养懒汉的政策和制度。长此以

全国自考2001年-2015年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完整答案 (整理)单选

单选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禅让制 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田亩 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三公宰相制 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停年格制 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曹操 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枢密院 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翰 林学士 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 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猛安谋克 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厂卫 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承宣布政使司 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 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厘定官制” 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民政府委员会 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临时大总统 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降级)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考试院 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国 民参政会 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 《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考绩法》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选举制 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 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一元化 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2.中国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前旧的田税军赋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井田制 3.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制

13春西方行政制度形考作业3 0001

13春西方行政制度形考作业3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6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总统是世界上非王室统治国家领导人中收入最高的人。 A. 英国 B. 加拿大 C. 美国 D. 意大利 2. 英国的国庆节是()。 A. 7月1日 B. 10月1日 C. 英王的生日 D. 首相的生日 3.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年龄在()。 A. 30岁 B. 35岁 C. 40岁 D. 45岁 4. 采用委员会元首制的国家是()。 A. 英国 B. 荷兰 C. 瑞士联邦 D. 比利时 5. 美国总统因辞职、死亡等原因而去位,由()继任其职。 A. 国防部长 B. 国务卿

C. 副总统 D. 商务部长 6. ()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和标志,是资产阶级政治的最好政治形式。 A. 议会制度 B. 司法制度 C. 政府制度 D. 选举制度 7. 元首作为一种称谓,在我国,最早出现于()。 A. 《论语》 B. 《春秋》 C. 《孟子》 D. 《尚书》 8. 由两人以上成员组成的机构担任国家元首,称作()。 A. 个人元首制 B. 集体元首制 C. 君主元首制 D. 委员会元首制 9. 美国总统的任期是()年。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10. 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鼎盛时期是在()。 A. 18世纪中叶以前 B. 18世纪中叶以后

C. 19世纪中叶以前 D. 19世纪中叶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国家元首的最基本特征有()。 A. 对内是国家机构的首脑 B. 对外代表国家 C. 根据宪法行使国家元首职权 D. 享有最高外交特权 E. 享有最高礼遇 2. 日本皇室机构的宫内厅有()机构。 A. 宫内厅长官 B. 次长 C. 大藏大臣 D. 侍从长 E. 式部官 3. 根据政治权力受限制的程度,把君主制分为()。 A. 世袭制政体 B. 绝对君主制 C. 选任政体 D. 有限君主制 E. 开放君主制 4. 采取总统元首制的国家有()。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国家员工福利制度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薪已经无法确保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计划,成为越来越多的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美世(中国)咨询公司去年年末公布了对上海40家跨国公司的最新薪酬调查报告,被调查的企业中包括诸如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杜邦、可口可乐等在同行业中处于领跑位置的跨国企业。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为员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之外,其种类繁多的员工福利项目同样引人注目:提供团体及额外保险的企业占到了78%,提供辅助教育资助项目的占60%,提供住房福利计划的占56%,提供股权及期权计划占40%,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计划)占28%。 1美元→6美元 员工福利计划(Employee Benefit)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一般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非工资收入福利的综合计划,其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可由各企业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实施。通常员工福利计划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国家规定实施的各类基本的社会保障、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计划)及其他商业团体保险计划、股权、期权计划、其他福利计划等。 据统计,目前美国共有8500多万名企业员工被纳入了员工福利计划,占其总人口的33%,福利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达41.3%。 “在员工福利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就能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增长6美元”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在这些福利支出中,有31%用于带薪休假及节假日工资,17%用于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16%用于医疗和人寿保险,14%用于企业年金。欧洲许多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做法更加完善,如瑞士,法律明文规定了雇员应当享受的补充养老金、意外及伤残保险、补充医疗等社会保障项目,全部费用均由雇主支付。 企业年金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包括: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法定福利项目,是整个员工福利制度的基石,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提供的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金。在许多高福利的西方国家,企业年金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储蓄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则分别只有30%和20%,企业年金业务甚至占到了许多大寿险公司业务经营量的70%。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补充养老金项目是401(K)计划,该计划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障金由雇员和雇主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员工可以和雇主协商决定其投资方式,根据风险和收益率获得不同程度的回报。在过去的20年当中,401(K)计划对美国的基金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投资领域涉及到各行各业,目前金额总量已经超过了1.7万亿美元。

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利与弊 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主要观点是,主张由国家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失业、疾病、工伤和年老者提供经济援助(社会福利)。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在其发展史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此建立的福利制度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危机,我们应对此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优点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职业培训、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部门,这些部门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社会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对社会的压力。社会服务本身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主体,能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工业劳动力

2013年1月自考西方政治制度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难题已标注页码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雅典城邦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P54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议事会 D.十将军委员会 2.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律是【C】P63 A.《十二铜表法》 B.《法兰西民法典》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大宪章》 3.近代史上第一个确立了宪政制度的国家是【B】P71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直接来源于他的【A】P82 A.社会契约论 B.自然权利论 C.天赋人权论 D.社会循环论 5.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国家是【C】P95 A.意大利 B.法国 西方政治制度试卷第1页共7页

C.英国 D.日本 6.最先提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是【A】P104 A.格劳秀斯 B.施特劳斯 C.霍布斯 D.狄德罗 7.法国妇女享有选举权始于【D】P113 A.1848年 B.1875年 C.1910年 D.1944年 8.美国众议员候选人须取得美国国籍满【C】P119、173 A.5年 B.7年 C.9年 D.10年 9.属于体制外政党的是【C】P147 A.日本的民主党 B.美国的共和党 C.英国的新芬党 D.法国的保卫共和联盟 10.政党政治起源于【B】P151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1.总统卸任后进入参议院成为终身参议员的国家是【A】P175 A.意大利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2.主张两院制议会的学者秉承的是【D】P179 A.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 B.卢梭的公意理论 C.格劳秀斯的人权理论 D.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13.日本国会通过法案所需的法定人数为【D】P194 A.全体议员的2/3以上 B.出席议员的2/3以上 C.全体议员的半数以上 D.出席议员的半数以上 14.内阁制起源于【A】P203 A.英国 B.美国 C.奥地利 D.西班牙 15.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主要奉行【B】P215 A.积极干预的大政府思想 B.“守夜人”的小政府思想 西方政治制度试卷第2页共7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