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软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软件)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软件工程专业 09级本科)

软件工程系

2011年

实验一认识DBMS与数据定义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了解DBMS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架。

2.搭建今后实验的平台,熟悉对DBMS的操作

3.使用SQL实现数据定义功能,在SQL Server2000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 实现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二、实验平台

1.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或者Windows XP

2. 数据库管理系统:

使用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目前实验使用版本是SQL Server 2000。(也可选择SQL Server 2005)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安装和启动

(1)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过程。

(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3)掌握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的功能和使用。

2. 使用SQL实现数据定义功能

(1) 在SQL Server2000中建立一个数据库SPJ,所有的SQL操作均在此建立的新库里进行。

(2)完成数据库中S、P、J及SPJ 4个基本表的定义。其中:

S(SNO,SNAME,STATUS,CITY)

P(PNO,PNAME,COLOR,WEIGHT)

J(JNO,JNAME,CITY)

SPJ(SNO,PNO,JNO,QTY)

具体内容参见教材P74(5)题。

要求定义每个基本表的实体完整性(主码)和参照完整性(外码)约束。

(3)修改基本表S,增加联系电话(TEL)属性列,类型char(12)。

(4)删除基本表SPJ。①直接删除基本表SPJ,查看结果。

②运行CREATE TABLE SPJ,重新建立SPJ表。

③打开S,P,J及SPJ表分别录入数据:

S(S1,精益,20,天津)

P(P1,螺母,红,12)

J(J1,三建,北京)

SPJ(S1,P1,J1,200)

④删除S表,查看结果。

(5)在S表SNAME列定义一个唯一索引。

在P表PNAME列定义一个聚簇索引。(给出结果,思考原因,解决办法)

四、实验提示

(1)要学会使用SQL server 2000联机帮助。

(2)SPJ表主码为(Sno,Pno,Jno),同时Sno,Pno,Jno分别为外码。

(3) 查看具体表的信息可使用如下SQL命令:exec sp_help <表名>

(4)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使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类实验报告>模板,加附页给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二 SQL基本操作——数据查询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SQL语句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

二、实验平台

利用实验一中安装的RDBMS的交互查询工具(查询分析器)和操作SQL语言。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根据实验一所建立的数据库SPJ,进行如下查询:

(一)单表查询:

(1)查询所有供应商的信息。

(2)查询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3)查询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比较大小)

(4)查询零件重量在10——20之间的零件信息。(确定范围)

(5)查询零件为红或绿的零件号、零件名。(确定集合)

(6)查询零件名称第一字为’螺’的零件号,零件名,颜色和重量。(字符匹配)

(二)连接查询

(7)查询供应工程 Jl 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 SNO。

(8)查询使用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9)查询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提示:使用GROUP BY 分组求和)

(三)嵌套查询

(10)查询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 JNO ;

(11)求至少用了供应商 Sl 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 JNO ;

四、实验提示

(1)首先在查询分析器或企业管理器中录入教材P75页表中数据。

(2)学会使用SQL server 2000联机帮助。

(3)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使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类实验报告>模板,加附页给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三 SQL基本操作——数据更新与视图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SQL语句进行INSERT、UPDATE、DELETE操作及视图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平台

利用实验一中安装的RDBMS的交互查询工具(查询分析器)操作SQL语言。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针对SPJ数据库,进行如下操作:

(一)数据更新

(1)将(S2,J6,P4,200)插入供应关系。

(2)将(S3,J8,P1,300)插入供应关系。(查看分析结果)

(3)建立每种零件使用情况表,包括(零件号,使用数量),并将结果存入表中。

①建立P_USE表

②查询SPJ表中每种零件使用数量,并将结果存入P_USE表。

(4)把全部红色零件的颜色改成蓝色。

(5)由S5供给J4的零件P6改为由S3供应。

(6)将供应商”精益”供应的各种零件数量改为0。

(7)删除供应商S5供应给项目J4的所有记录。

(8)从供应商关系中删除供应商号是S2的记录,并从供应情况关系中删除相应的记录。

(二)视图

(1) 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VSP,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供应数量(QTY)。

(2)针对该视图VSP查询: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3)针对该视图VSP查询: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四、实验提示

(1)在实验一、实验二操作基础上进行该实验。

(2)学会使用SQL server 2000联机帮助。

(3)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使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类实验报告>模板,加附页给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方法; 3. 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将围绕数据库的原理及应用展开,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库的范式理论、SQL语言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指一个按照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具有较好的数据管理性能。数据库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1.2 数据库的分类

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不同类型。 1.3 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库具有数据的共享性、冗余性小、数据独立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安全性和故障恢复等特点。 2. 数据库设计原则 2.1 单一职责原则 每个数据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用途,只负责存储某一类数据。 2.2 数据冗余原则 尽量避免数据冗余,减少存储空间和数据更新时的复杂度。 2.3 数据库范式理论 范式理论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等。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3. SQL语言基础 3.1 SQL语言的基本介绍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3.2 SQL语句的分类 SQL语句可以分为数据定义语句(DDL)、数据操作语句(DML)和数据查询语句(DQL)等不同类型。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 主编:李正茂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7年7月

前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些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验配套书,实验分为课内必修内容。 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应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并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实验课程教学中应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内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应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报告应字迹整齐,程序代码、运行结果等符合要求。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审阅、评分。该实验课程内容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与验证。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50%) +自主学习实验项目1(20%)+自主学习实验项目2(30%)。 本书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共开设12个课内实验项目(其中2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和2个自主学习实验项目。

目录 实验准备熟悉上机环境 (4) 实验一建立数据库 (19) 实验二建立数据表 (22) 实验三修改表和数据完整性 (26) 实验四数据操作及完整性约束 (29) 实验五 SQL数据查询一 (32) 实验六 SQL数据查询二 (35) 实验七视图的应用 (38) 实验八游标的应用 (40) 实验九存储过程及应用 (43) 实验十触发器及应用 (46) 实验十一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48) 实验十二数据库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52) 自主实验项目1:实验考核 (54) 自主实验项目2:按照要求设计并实现实验方案 (5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的方法 实验要求:使用Oracle 11g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 实验条件:计算机,Oracle 11g 实验内容: 1、假设你是DBA,需要定义系统中的所有表。试根据下面给出的关系模式,用 SQL完成数据表的建立。 假设“阿里巴巴”酒店数据库中有如下的几个关系模式: (1)客户个人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 (2)客户入住信息(身份证号,客房号,入住时间,退房时间) (3)客房(客房号,客房类型号) (4)定价(客房类型号,客房类型名,单价) (5)订票(身份证号,机票号,订票时间) (6)机票(机票号,起始地,目的地,起飞时间,到达时间,机票价格,机票状态,航空公司号) 注:机票状态只有三种0:未出票 1:已出票,但未被客户取走 2:已出票且已被客户取走 (7)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号,航空公司名,电话) (8)雇员(雇员号,姓名,雇员年龄,雇佣日期,被投诉次数) (9)打扫(雇员号,客房号) 说明:数据库表中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及宽度,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数据库名、表名、字段名中英文均可,但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含义。 2、试根据下面的完整性约束要求,用SQL对上面已经建立好的“阿里巴巴”酒店 数据库表进行完整性约束定义。 (1)雇员的年龄必须大于20岁小于55岁,被投诉次数不能超过10次。

(2)客户的性别只能是“男”或“女”。 (3)客户每次入住的客房号和入住时间不能为空。 (4)各种类型客房的定价不得低于100元,也不得高于2000元。(5)机票的状态只能有三种:0:未出票 1:已出票,但未被客户取走 2:已出票且已被客户取走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加 实验二数据的查询 实验三多表复杂查询 实验四数据完整性和视图 实验五存储过程、触发器 实验六 VB常用控件与菜单 实验课程:年级:实验成绩:实验名称:姓名: 实验编号: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组号: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原理分析及具体实验步骤。 三、实验环境 实验所使用的器件、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 四、实验过程与分析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方法。 根据具体实验,记录、整理相应数据表格、绘制曲线、波形图等。 五、实验结果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目,总结实验的心得体会,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 六、附录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加 实验目的: 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数据的增加 实验环境: SQL Server2000 实验内容: 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环境。 2.参照以下的例子,分别使用表设计器和命令建立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S (Sno, SNAME, AGE, SEX,sdept) 表示的是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 SC (Sno, Cno, GRADE ) 表示的是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 C (Cno, CNAME, TEACHER) 表示的是课程(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 1)通过表设计器来创建表 预习可视化工具表设计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验中熟练使用。 2)通过create table命令的方式创建表。 用SQL语句创建表S、SC和C。 3. INSERT命令输入数据。 基本表S的数据 S1 WANG 20 M IS S2 LIU 19 M IS S3 CHEN 22 M MA S4 WU 19 M IS S5 LOU 21 F CS S8 DONG 18 F CS 基本表C的数据 C2 MATHS LI C4 PHYSICS LIU C3 CHEMISTRY ZHOU C1 DB LI C5 OS WENG 基本表SC的数据(空格为未修课) S# S1 S2 S3 S4 S5 S6 C# C1 80 85 90 75 70 90 C2 70 Null 85 60 Null C3 85 95 Null 80 90 C4 90 Null 70 C5 70 65 Null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 实验报告册 学年第学期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任课教 师:

MySQL+Navicat安装步骤与下载地址百度地址: 配置与简单使用百度地址: 本文档所书写的代码,为本人纯手工敲打,并且通过软件测试成功,欢迎大家进行学习,如有错误,可联系本人

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4)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 (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5)在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删除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图形工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用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常见的数据库产品有哪些 五、实验总结 1、收获 2、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

理学院信科08—2班陈先国 实验1 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 下面写出实现如下操作的SQL语句: (1)创建供应系统“GYXT”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GYXT ON ( NAME=GYXT_data, FILENAME=’D:\GYXT.mdf’, SIZE=10, MAXSIZE=50, FILEGROWTH=5) LOG ON ( NAME=GYXT_Log, FILENAME=’D:\GXTYData.ldf’, SIZE=5, MAXSIZE=25, FILEGROWTH=5); (2) 建立供应商表S。 CREATE TABLE S ( SNO char(5)not null unique, SNAME char(20)not null unique, CITY char(20)); INSERT INTO S VALUES('S1','精益','天津'); INSERT INTO S VALUES('S2','万胜','北京'); INSERT INTO S VALUES('S3','东方','北京'); INSERT INTO S VALUES('S4','丰泰隆','上海'); INSERT INTO S VALUES('S5','康健','南京'); (3) 建立零件表P。 CREATE TABLE P (PNO char(2)not null PRIMARY KEY(PNO), PNAME char(20), COLOR char(20), WEIGHT smallint); INSERT INTO P V ALUES('P1','螺母','红',12); INSERT INTO P V ALUES('P2','螺栓','绿',17);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wcg ________ 学号:___090312114______ 班级:____计科121__ ____ 指导教师:_______txy_ ___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

实验一SQL Server使用初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SQL Server2000的登录及注册。 3、掌握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熟悉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预习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你所知道的DBMS有哪些?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库管理软件。常见的DBMS有: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Access,MySQL及PostgreSQL等。 2、SQL Server 2000(2005)的安装步骤? 步骤一:准备计算机以安装SQL Server 2005:检查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要求,系统配置检查器的要求和妨碍性问题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二:安装SQL Server 2005:使用SQL Server 2005 安装向导运行安装程序,或从命令提示符安装。 步骤三:配置SQL Server 2005 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图形化使用工具和命令提示实用工具配置SQL Server。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注册服务器 基本步骤: (1)打开企业管理器 (2)右击SQL Server组→新建SQL Server注册 (3)添加可用的服务器(实际数据库服务器的名称或IP地址) (4)选择身份验证模式(选“系统管理员分配给我的登录信息”) (5)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 (6)选择SQL Server组(选“在现有的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7)完成注册 若注册成功,则显示注册成功的信息。 2、连接SQL Server服务器 (1)右键单击上面注册的数据库服务器,选择连接,建立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观察连接后服务器图标的变化; (2)右键单击选择编辑SQL Server注册属性,观察已注册数据库服务器的属性信息;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带SQL语句)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SQLSERVER 2000的安装 (3) 实验二数据库及表的定义 (16) 实验三数据插入、删除、与更新 (19) 实验四数据查询 (22) 实验五视图的定义和使用 (24) 实验六数据完整性 (25) 实验七存储过程的使用 (26) 实验八事务的使用 (27) 实验九安全性管理 (29) 实验十数据库设计 (31)

实验一SQLSERVER 2000的安装

仅连接Microsoft 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所有版本)、Windows Me、Windows 98 和Windows 95。 2.SQL SERVER 2000的安装 (1)将企业版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后,出现以下提示框。 注意:如果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5以上,则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 95,则需要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的先决条件”。由于SQL Server 2000 的某些功能要求在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的版本才能运行。因此安装Windows Server 2000(建议为Advanced版本),可以学习和使用到SQL Server 2000的更多功能,以及享受更好的性能。 本安装将在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操作系统作为示例,详细介绍安装SQL Server 2000企业版的过程。大家清首先安装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2)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 组件",出现下一个页面。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试验一:SQL语言嵌套查询和数据更新操作 所属课程:数据库原理 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 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 实验学时: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对数据表中数据的查询操作和SQL命令的使用,学会灵活熟练的使用SQL 语句的各种形式; 2.加深理解关系运算的各种操作(尤其的关系的选择,投影,连接和除运算); 3.熟悉和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和命令的使用; 4.加深理解表的定义对数据更新的作用 二、预习与参考 1.熟悉SQL SERVER 工作环境; 2.连接到学生-课程数据库 3.复习对表中数据查询的SQL语言命令; 4.复习对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的SQL语言命令。 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针对教材例子,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两种模式,熟悉数据嵌套查询、更新操作。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在表S、C、SC上进行简单查询; 2.在表S、C、SC上进行连接查询; 3.在表S、C、SC上进行嵌套查询; 4.使用聚合函数的查询; 5.对数据的分组查询; 6.对数据的排序查询。 7.将数据插入当前数据库的表S、C、SC中; A:用SQL命令形式 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 8.将以上插入的数据分别以.SQL文件和.txt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9.修改表S、C、SC中的数据; A:用SQL命令形式 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 10.删除表S、C、SC中的数据。 A:用SQL命令形式 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 五、实验内容 在表S,C,SC上完成以下操作: 1.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 2.查询“CS”系学生的基本信息; 3.查询“CS”系学生年龄不在19到21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4.找出最大年龄; 5.找出“CS”系年龄最大的学生,显示其学号、姓名; 6.找出各系年龄最大的学生,显示其学号、姓名;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最新版

实验一实验环境熟悉与数据库(表)的建立 实验目的 熟悉实验的环境,掌握数据库、数据表的建立方法。 实验内容 1、熟悉SQL的使用环境 进入SQL环境(企业管理管理器、查询分析器)。 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数据表 一个数据库,三张数据表。 实验环境 1、硬件 PC机,具有网络功能。 2、软件 OS: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DBMS: SQL Server 2000. 实验过程 一、SQL server 2000环境 1、系统的安装 系统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给学生演示一下。 2、进入查询分析器 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如下图所示: 图1-1 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2 在文本框输入命令即可。 举例:计算圆面积的SQL程序的输入与运行结果界面(图1-3)。 图1-3

3、企业管理器的进入 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如下图所示: 图1-4 企业管理器的界面如图1-5: 图1-5 二、建立数据库与数据表 1、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 用SQL语句(生成的主文件名为: XSGL.MDF) 语句为:CREATE DATABASE XSGL 2、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表(共3个) 使用SQL语句建立如下三个数据表(表结构见课本P92): 学生表: Student.DBF(选本班10个同学作为10条记录)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9)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

(end)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 实验指导书 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8月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评分 实验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三、实验结果 四、程序调试及问题分析 六、实验收获及体会

实验一创建、修改数据库和表结构 一、实验目的: 掌握建立一个数据库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据库表的基本组成。 二、实验内容: 基本表的创建和修改。 三、实验要求:(必做) 硬件:Intel Pentium 120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dows 95/98/2000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学时:2学时 四、实验步骤: 1、用create建立教学数据库的五个基本表: (1)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student((Sno,sname,ssex,sage) ;(2)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Course (Cno, Cname, credit) ; (3)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SC (Sno,, Cno, grade ) ; (4) 教师表(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部,职称,地址), T(Tno,Tname,ssex,birthday,dept,title,address) ; (5) 工资表(教师号,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合计), Salary(Tno,jbgz,zwgz,hj); 2、用alter修改基本表 (1)在已存在的学生表student中增加一个sdept(系)的新的属性列; (2)将学生表student中sname属性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变长字符串varchar(10)。3、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将其删除

数据库实验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数据库实验三:数据库的原理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1)掌握对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2)深入体会数据完整性及约束的作用。 2.实验要求 在实验三建立的表的基础上: (1)自行设计各个表的记录,其中院系表至少10条记录、学生表至少30条记录、课程表至少10条记录、教师表至少10条记录、选课表至少50条记录。(2)设计一组记录执行插入操作,要求分别设计若干违反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完整性规则的插入操作,并分析原因. (3)设计几个删除操作,体会执行删除操作时检查参照完整性规则的效果(要求涉及拒绝删除、空值删除和级联删除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4)设计一组更新操作,体会执行更新操作时检查参照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完整性规则的效果。 (5)在实验报告中要给出具体的记录和设计的操作,并针对各种数据完整性检查给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1)插入语句的命令格式: INSERT INTO schema_name.table_or_view_name[(column_list)] VALUES({expression| DEFAULT | NULL)}[,…n]) (2)更新语句的命令格式: UPDATE schema_name.table_or_view_name SET column_name = {expression | DEFALUT | NULL}[,…n] [WHERE 〈 search_condition〉]

(3)删除语句的命令格式: DELETE [FROM] schema_name.table_or_view_name [WHERE <search_condition >] 2、实验步骤与结果 (1)调出SQL Server2005软件的用户界面,进入SQL SERVERMAN AGEMENT STUDIO。 (2)输入自己编好的程序。 (3)检查已输入的程序正确与否。 (4)运行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和正确。在运行时要注意当输入不同的数据时所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 (5)输出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 程序源代码: insertinto院系values (1,'计科系’,'张伟',’400’), (2,’经济系','张伟’,’401'), (3,’机械系',’张伟','402’), (4,'电子系’,'张伟’,’403’), (5,’教育系’,'张伟',’404’), (6,’数理系',’张伟’,'405'), (7,’艺术系',’张伟',’406'), (8,'旅游系’,’张伟','407’), (9,’外语系’,’张伟’,'408’), (10,'化工系’,’张伟',’409') insert into教师values (’1’,1,’李凡’,’男','教授','网工',300。00), (’2’,1,'张豪',’男’,'助教’,’网工',500.00), (’3’,2,’楚锐’,’男',’讲师','网工',200.00), ('4',2,'陈俊’,'男’,'助教',’网工',400。00), (’5',3,'白丽’,’女’,'教授’,’网管’,300.00), ('6',3,'刘婷’,’女’,'助教’,’网管',600。00), ('7',4,'何丹’,’女’,’讲师',’网管',500.00), ('8',4,'汤霞',’女’,’教授','网管’,300。00) insert into课程values ('01’,'高数’,’1','8’,’公共基础'), (’02','高数',’2',’8’,’公共基础'), (’03','高数’,’3’,'8','公共基础'), ('04’,'高数’,’4',’8’,’公共基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学院实验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学院 2011年9月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建立一个数据库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据库表的基本组成。 二、实验内容: 基本表的创建和修改。

三、实验要求:(必做) 硬件:Intel Pentium 120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dows 95/98/2000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学时:2学时 四、实验步骤: 1、用create建立教学数据库的五个基本表: (1)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student((Sno,sname,ssex,sage) ; (2)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Course (Cno, Cname, credit) ; (3)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SC (Sno,, Cno, grade ) ; (4) 教师表(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部,职称,地址), T(Tno,Tname,ssex,birthday,dept,title,address) ; (5) 工资表(教师号,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合计), Salary(Tno,jbgz,zwgz,hj); 2、用alter修改基本表 (1)在已存在的学生表student中增加一个sdept(系)的新的属性列; (2)将学生表student中sname属性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变长字符串varchar(10)。 3、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将其删除 --------/*学生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4)not null, Sname char(8), Ssex char(4), Sage smallint) ---------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4)not null, Cname char(40), Credit smallint)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9)not null, Cno char(4)not null, grade smallint) --------- create table T (Tno char(4)not null, Tname char(20), ssex char(4), birthday char(10), dept char(20), title char(10),

桂林理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改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本科)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信息教研室-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实验 1 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 (2) 实验2 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 (10) 实验3 嵌套查询和集合查询 (12) 实验4 数据完整性 (14)

时间:机房号:得分: 实验1 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 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环境; 2.掌握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和删除,实践SQL的CREATE、ALTER和DROP命令; 3.掌握数据表的创建和数据记录的插入方法。 实验内容: 1. 创建教学管理“JXGL”数据库,并建立学生STUDENT、课程COURSE和选修SC 三个数据表,各表中的数据如下所示: 学生STUDENT: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 95001 李勇M 20 CS 95002 刘晨 F 19 IS 95003 王敏 F 18 MA 95004 张立M 18 IS 课程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 1 数据库 5 4 2 数学 2 3 信息系统 1 4 4 操作系统 6 3 5 数据结构7 4 6 数据处理 2 7 C语言 6 4 选修SC: Sno Cno Grade 95001 1 92 95001 2 85 95001 3 88 95002 2 90 95002 3 80 2. 创建供应系统“GYXT”数据库,其中包括供应商表S、零件表P、工程项目表J 和供应情况表SPJ四个数据表,各表中数据如下所示。

供应商S: SNO SNAME CITY S1 精益天津 S2 万胜北京 S3 东方北京 S4 丰泰隆上海 S5 康健南京 零件P: PNO PNAME COLOR WEIGHT P1 螺母红12 P2 螺栓绿17 P3 螺丝刀蓝14 P4 螺丝刀红14 P5 凸轮蓝40 P6 齿轮红30 工程项目J: JNO JNAME CITY J1 三建北京 J2 一汽长春 J3 弹簧厂天津 J4 造船厂天津 J5 机车厂唐山 J6 无线电厂常州 J7 半导体厂南京 供应情况SPJ: SNO PNO JNO QTY S1 P1 J1 200 S1 P1 J3 100 S1 P1 J4 700 S1 P2 J2 100 S2 P3 J1 400 S2 P3 J2 200 S2 P3 J4 500 S2 P3 J5 400 S2 P5 J1 400 S2 P5 J2 100 S3 P1 J1 20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 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问题一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 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 问题三 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 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及配置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过程。 熟悉SQL Server2000的系统环境,了解SQL Server 2000系统的相关服务及常用工具,主要是“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2、实验工具 SQL Server 2000 3、实验内容 1、安装SQL Server 2000系统。 1)、安装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或 SQL Server 客户端管理工具和库的硬件要求。 注:SQL Server 2000 的某些功能要求在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的版本才能运行,因此在Windows professional 2000有些功能可能无法使用。建议大家自己课后练习的时候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版本和SQL Server 2000企业版,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2、安装SQL Server 2000:将安装光盘放入CD-ROM,将自动弹出“SQL Server 自动菜单”界面,如果没有自动弹出则选择光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exe,双击运行:

选择运行“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进入安装组件界面,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进入安装界面后,按照安装提示进行安装;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有: ●选择安装类型和安装路径:安装类型有:典型安装、最小安装、和自定义 安装。安装路径是指SQL Server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默认 情况下“安装类型”是典型安装,“安装路径”是操作系统设定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你可以自行改变,初次安装最好不要改变他,按默认情况 使用; ●配置启动服务的帐号:有两类用户帐号:一类是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 集成帐号,一类是混合帐号。建议选择第一类帐号进行安装; 3、按装完毕,启动MS SQL Server 2000服务。 4、使用“企业管理器”:(1)了解企业管理器的界面、菜单结构以及各项功能;(2) 了解“数据库服务器”的属性配置;(3)了解“数据库”的属性配置;(4)初步了解数据库、表、视图、用户、安全管理,复制等概念;浏览pubs数据库结构。 使用查询分析器:进入查询分析器,(1)分析分析器与数据库的关系;(2)怎样在分析器中选择不同的数据库;(3)怎样在分析器中查看数据库的结构;(4)查询分析器的初步使用:在分析器中输入语句: use pubs select * from authors 运行观看结果 5、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工具创建登录帐号、用户帐号和角色。 4、实验报告 1、实验各项内容的实现过程。 2、实验结果分析。 3、查询分析器的作用是什么?可以有几种启动查询分析器的方法?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本科) 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目录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2) 实验二SQL Sever中的单表查询 (5) 实验三SQL Serve中的连接查询 (8) 实验四SQL Serve的数据更新、视图 (11) 实验五数据控制(完整性与安全性) (16) 实验六语法元素与流程控制 (19) 实验七存储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 (23) 实验八触发器 (27)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 2.掌握SQL语言的DDL语言,在SQL Server2000/2005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实现表 的定义、删除与修改,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3.掌握SQL Server2000/2005实现完整性的六种约束。 二、实验内容 1.启动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并连接服务器。 2.创建数据库: (请先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 1)在SQL Server2000中建立一个StuDB数据库: 有一个数据文件:逻辑名为StuData,文件名为“d:\db\StuDat.mdf”,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文件的增长率为2MB; 有一个日志文件,逻辑名为StuLog,文件名为“d:\db\StuLog.ldf”,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为10MB,文件的增长率为10% 2)刷新管理器查看是否创建成功,右击StuDB查看它的属性。 3.设置StuDB为当前数据库。 4.在StuDB数据库中作如下操作: 设有如下关系表S:S(CLASS,SNO, NAME, SEX, AGE), 其中:CLASS为班号,char(5) ;SNO为座号,char(2);NAME为姓名,char(10),设姓名的取值唯一;SEX为性别,char(2) ;AGE为年龄,int,表中主码为班号+座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