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神秘的大脑》详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神秘的大脑》详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神秘的大脑》详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神秘的大脑》详案

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课详案

第三课神秘的大脑

永川区双竹初中唐宗银【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和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合理用脑,科学用脑,开发大脑的潜能,将受用终生。本课通过视频、体验活动等参与课堂,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用脑的意识,养成终生用脑的习惯,激励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大脑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了解脑的特点,开发脑的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关于大脑功能的学习,尊重不同潜能的孩子,

教学重点:了解大脑的结构及功能,开发脑的潜能。

教学难点:开发脑的潜能

设计思路:

用陈安可弹钢琴的视频开头——引入课题:神秘的大脑——展示目录——分四点分别讲解:大脑的结构、体验与感悟、大脑的特点、如何开发右脑----轻松时刻---------小结:我的收获——结束语

引入:安可的故事:

3岁半开始学琴,师从天津音乐学院张峰老师,曾登上舞台《神奇的孩子》。2016年曾因练琴视频爆红网络;2017年登上美国《小小达人秀》舞台,她的乐观开朗感染了在场观众,在美国迅速走红。

安可有过人的天赋,但更有后天的刻苦训练,先每天练琴1小时,逐渐增至4小时。

安可的音乐潜能在父亲的引导和陪伴下,开发得极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视频吧(播放安可弹钢琴的视频)。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回答。

师:安可很聪明,也很勤奋。从她脸上的灿烂的笑容,我们看到了她的乐观与开朗。所谓“聪明”和“笨”是天生的吗? 跟我们的大脑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智力吗?

【设计意图】安可活泼可爱的性格,让人愉悦;安可高超的技艺,与她聪明的大脑有关,更与她后天的刻苦训练有关。

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学习《神秘的大脑》。

一大脑的结构

我们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相当于部队的“指挥部”。左半球和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分工,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是依靠语言进行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中枢;右脑主要负责直觉和创造,以形象思维为主,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大脑两半球各司其职而又密切配合。

安可的钢琴弹得好,她的右脑有明显的优势。通常我们把经常使用右脑的人叫作“右脑型人”,把那些经常使用左脑的人叫作“左脑型人”,而左右脑的功能都擅长的人称为“平衡型人”。一般来说,成功人土智力超常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其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设计意图】认识大脑的结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及它们的功能分区。

举例: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导弹之父,火箭大王。他自幼智力惊人,上海交大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研究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在美国相继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在他的主持下,1964年中国成功研制出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火箭,制定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向世界宣告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和航天时代的来临。因为钱学森的不懈努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20年。从无到有,他带领航天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大脑。而她的妻子蒋英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

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他们是典型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结合的典范。

钱学森曾说:“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看来音乐给科学家带来很多灵感。

这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他先天的大脑有关,更与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关。蒋英是他的夫人,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是典型的右脑型人。他们是典型的左脑型人与右脑型人结合的范例。

二、体验与感悟

你是“左脑型人”还是“右脑型人”

以下16个问题,回答“是”得2分,回答“否”得1分。结果说明如下:若前8个问题的得分超过后8个问题的得分,那么你是一个“左脑型人”,说明你有潜力锻炼和使用右脑。

若前8个问题的得分低于后8个问题的得分,那么你是一个“右脑型人”。若前8题和后8题得分相同,说明你是一个“平衡型人”,属于思考力平衡较好的人。

1. 你经常把你看过的电影、电视讲给同学听吗? 口是口否

2. 你复习一定按计划进行吗? 口是口否

3. 课桌或书桌不收拾整齐就不舒服吗? 口是口否

4. 读书一般都要从头开始按顺序读吗?口是口否

5. 作业一定要提前几天完成,心里才比较踏实吗? 口是口否

6. 你常读小说吗? 口是口否

7. 看展览时,你是一个一个地依次看吗? 口是口否

8. 即使是一本难懂的书,你也一定坚持读完吗? 口是口否

9. 你喜欢写文章吗? 口是口否

10. 你喜欢看图画吗? 口是口否

11. 书桌上有点乱,你反而觉得方便舒服吗? 口是口否

12. 你喜欢全家一起旅行、做游戏、进行体育活动吗? 口是口否

13. 你读书时是否总是从喜欢的章节开始? 口是口否

14. 你喜欢诗歌吗? 口是口否

15. 你喜欢制作模型或玩魔方吗? 口是口否

16. 你乐于思考围棋的开局和布局吗? 口是口否

其实,不论你是何种类型,开发你的大脑都是十分必要的。

【设计意图】认识自己的大脑属于哪种类型。

你知道吗?直到今天,科学家发现的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仍是神秘的,不过以下事实是科学家已经证实了的。

三、大脑的特点

1.大脑喜欢色彩。

小实验:教室里的同学从中间分成两大组,记为A组、B组。A组记“苹果、梨子、葡萄、橘子”这几种水果,只以汉字的形式出现,而B组也记这几样东西,但是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出现。时间都是30秒。看看哪组记得快。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参与游戏,用自己的体验得出结论,印象更深。

生回答。

师总结:大脑喜欢有色彩的事物,记起来也容易得多。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可以使用高质量的有色笔或有色纸,颜色能帮助记忆。

【设计意图】在游戏基础上得出大脑喜欢色彩。

2.大脑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

A回顾一下考试后的情形:考试的时候明明感觉自己做得很不错,做完之后也仔细检查了,但卷子发下来时,还是会发现一些很基础的题目做错了。

B上学期我们在心理健康课上,曾写过1---300的数字,要求4分钟之内一次性写出来,不出错,结果很少有同学能够做到。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得出大脑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感觉真实可信。

生答。

师:大脑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每一次开家长会都有家长在我面前说自己的孩子这道题不该错那道题不该错,我一般都会客观地为你们争辩:你们也不想出错。我们自己都是当过学生的人。当年不是一样要出错吗?我常常开玩笑

说:要出错的才是人,不出错的是“神”。

正因为如此,对于你们来说,一节课40分钟能够集中注意力,那将是非常厉害!下课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为下一节课养精蓄锐。

3.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有些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集中,下课该玩就玩,效果还不错;而有的同学除了上厕所、吃饭等都在学,效果仍然欠佳。

你们觉得与大脑没有休息好有关吗?

生答:有。你是这样的人吗?

若是,建议你改改自己的习惯。

我倒是觉得:如果你感到很累,那么先拿出20分钟小睡一会儿再继续学习。我念初中的时候班主任对我们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真正会学习的人是懂得休息的。

【设计意图】告诉孩子们大脑需要休息的事实。告诫孩子们科学用脑。

4.大脑像发动机,它需要燃料。

现场调查:

(1)你每天都吃早餐吗?早餐的营养全面吗?

(2)上午听课是否出现过头晕的现象?

生答。

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所以你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

不吃早餐或者马马虎虎吃一点应付,导致营养不良。如果长期饮食不合理,会出现肠胃方面的疾病。垃圾食品、劣质食品、所有化学制品如防腐剂不仅损害身体,还会削弱智力。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饮食。我们的大脑是精密而昂贵的机器,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我们必须善待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感知不认真吃饭的后果。认识到大脑需要丰富全面的营养物质的事实。

5. 大脑是电化学活动的海洋。

提问:A即使没有感冒,平常你会觉得头疼吗?

B你平常喜欢喝水吗?

生答。

师:水是生命之源。水占身体体重的60-70%。人体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尤其是大脑。大脑中的神经特别发达,要传递信息,需要水。电化学物质在水里能更好地流动,如果你脱水了,就无法集中精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保持身体必需的水分。水不是你感觉口渴了才大量的补充,而是在不渴的情况下都要小口小口地喝。一天最好不要饮用相同的饮品,可以交换着喝矿泉水、果汁和茶等。

有研究资料显示,经常性头痛和脱水有关。

【设计意图】认识水对大脑的重要性。

6.大脑喜欢问题。

生活中的现象:一个小孩爱问自己的父母:天为什是蓝色的?为什么要下雨?上初中后会问:我为什么那么忧郁?隔壁班的那个男生怎么那么帅?

在你的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问题胜过十个答案。

【设计意图】从自身经验出发,认识到:大脑喜欢问题。我们认真对待和充分利用大脑的这个特点。

7. 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

提问: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周末的作业和在学校的定时作业,哪种情况完成得好?

生答。

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周末的作业没有时间限制,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完成任务,思想上比较松懈,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不太重要,大脑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而做定时作业的时候,大家坐得端正,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所以效果明显好得多。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姿势,让大脑重视。

【设计意图】从提问中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得出大脑和身体有频繁的交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保持端正的姿势,有利于提高做事效率。

8.大脑需要氧气。

如果是2个小时的考试,或门窗紧闭的屋子里呆一段时间,你们有什么感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 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 实际 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 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 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 -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2017-2018年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说课材料

《珍爱生命》说课材料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谈珍爱生命,就是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说了解生命的价值,和应对挫折的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它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2. 学情分析 1.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充满着独立和依赖、冲动和冷静等错综复杂的矛盾。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心里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变化,观察力增强了,注意力较前有了进步,思维力有了全面提高,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迅速加强,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他们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判断还有一定的盲目性,独立自主的能力还不够强,因而也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 2.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一方面家长过度娇惯孩子,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使孩子情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常导致父母心理严重失衡。由于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缺乏足够的体验和了解,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还很片面、肤浅,对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而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们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了解和尊重。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这一个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课的内容我把本科的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是宝贵的,学会关爱自己的生命;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会关爱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自主自助能力,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它更充实、更有价值;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2、(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 ∠ 1=110 ° , ∠ 2=130 ° , 求 ∠ A 的 度 数 。 A B C B C

A C 3、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B 4、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

AD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BE与DE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5.(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 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 ∠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D 6.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1)如图,试探究∠E 、∠A 与∠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B

北师大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第一课我是什么样的人 导入 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堂活动 a) 议一议 i. 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 ii. 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iii. 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b) 谈一谈

i. 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 ii. 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 iii. 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 iv. 你喜欢自己的性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c) 说一说 同桌交换着看看各自所写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实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d) 请你选择 i. 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 1. 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2. 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 3. 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 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 ii. 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 1. 把不满的话憋在心里。 2.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3. 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 )中。

e) 采花游戏 中。其他同学打开书,将你采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写在卡片纸上,然后写上你的名字,交给老师。 实践指导 a) 演讲比赛 b) 老师教你认识自己 i. 照镜子 ii. 反省自己 iii. 参加课外活动 iv. 听取别人的评价 v. 敢于同他人竞争 vi. 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 教师总结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一、活动主题:适应新环境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 渡期。 2、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心型卡片等 四、理论分析: 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 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 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 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 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 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 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 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 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 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 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 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 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五、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找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 归属感; 活动步骤: 1、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人;按小组数剪 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 2、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比一比哪个小 组找得最快? 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4、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 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找齐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活动二:制定班级目标与规范 活动目的: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 活动步骤: 1、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实验中学林广寒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

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他?你眼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那个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例1计算: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高一全册第13课沟通让生活如此美丽教学设计.doc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高一全册第13课沟通让生活 如此美丽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效沟通的技巧,以及自身平时表现出的沟通姿态 过程与方法: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有效沟通意识,并将技巧运用到生活中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生理和心理均趋于成熟与稳定。在交友方面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交友。高中生前期,他们摆脱了初中生的幼稚,逐步走向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的人际观念和人际交往也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高一是一个由初中刚向高中过渡的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还利于其身心健康。且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日后走上社会至关重要,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该阶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开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效沟通三个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技巧分析案例;感悟小品中的尊重的意义 4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5教学准备 暖身活动纸条、你说我画图形准备、小品《发试卷》 6教学过程 6.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我说你画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根据我的口令进行作图。在活动过程中不准交流,不准提问,不准交头接耳,根据我的口令进行绘画。好,现在大家在你的纸上 (1)请画一个圆 ; (2)在圆的下面画一个三角形; (3)在三角形的下面画2个长方形。 此环节结束;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将纸翻过来,但是此次活动是可以提问的,先在你纸张的中间部分画一个圆(老师很清晰的描述作画内容,并且学生可以提问,老师有应答) 活动2【活动】你来帮帮他 案例分析: 王同学与李同学从高一一入学就成为了好朋友,但是过了几个月,两个人说话就慢慢地减少了,王同学尝试着跟李同学进行沟通来拉近距离,但是每每看到人家在忙就退缩了,即便有交流时间也比较短暂,通常以不痛不痒的话题开始,而李同学也总是以“嗯,奥,啊”类似的话语结束。 王同学很是苦恼,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更不知道李同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这样。 活动3【活动】发试卷 (考试完了,试卷评改好了,课代表发数学试卷,同桌生甲与生乙间发生的事情) 课代表(手拿一叠试卷):发数学试卷了啊同学们! 生甲(叹息):好紧张啊,要发试卷了! 生乙(信心十足的):有什么好紧张的啊! 课代表(走到甲跟前):给你。 生甲扫了一眼分数,立刻把分数捂住。 生乙(扯甲手中的试卷):哎,你多少分?让我看一下,看一下! 甲乙正在拉扯,课代表走过来递试卷给乙:恭喜你,考得很好啊! 生乙(展开试卷,兴奋的):啊!我九十分!我九十分!(得意地向周围的同学扬扬自己的试卷)看到了吗?我九十分!(又转向甲)你到底多少?(终于扯出了试卷,嘲笑)啊!才六十分?这么简单的题你才考六十分?你脑子进水啦?)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共10份)

七年级心理健康(一) 适应新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 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二?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中学生的适应心理特点进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前首先来分 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 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 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 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 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2.初中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针对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认识?情绪?行为的调整,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辅导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辅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8-10人的活动小组?辅导活动地点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操场?草坪等地方进行?辅导活动地点最好是没有固定的桌椅,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到活动环境 舒适?安静,使人放松?辅导活动形式与地点应与辅导的主题相符,重要的是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热情)

人际交往的破冰利器——热情 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设计理念: 高中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上划分正值青年初期,慢慢步向成熟,但是心理的成熟没能跟上生理上的成熟,因此学生在此阶段极力想要摆脱家长的控制。此阶段,同伴关系是他们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若缺乏同伴的支持会导致学生产生失落、孤独、无助等消极情感。因此在学生刚踏入高中生活时,教会他们一些人际交往上的技巧就很有必要。本次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在新环境下交朋友而设计,帮助同学们在新环境下更好的适应,保持热情的品质。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热情的重要性,掌握培育热情的一些方法。形成对自己日常交往中积极情绪的重视。学会用积极的情绪引导自己,热情对待每一个人。教学重点 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热情。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去理解热情,如何在生活中有效运用培养热情的方法。 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游戏互动 (3)讨论与分享 教学场地 课室或团体辅导室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放映。事先将学生的凳子摆成两个圆形。 教学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1)用幻灯片向大家展示破冰的图片,问大家破冰的作用,然后引出此次的主题。(2分钟) (2)让大家按学号的单双分成两组,进行暖身活动——一拍即合。两组学生分别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向左右伸出两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放在右方同学的手掌上面,然后老师读一篇文章,当出现“一”时,同学的右手要快速拍打右方同学的手掌,而左手尽量避免被人拍到。通过“谁被人拍到就要表演节目”来鼓励学生参与。(文章内容:中国入世,多哈会议,一锤定音。前后只经历了8分钟。一百四十几个世贸组织成员的代表无一反对一致通过。入世给中国改革注入一种新的挑战和动力。)(5分钟) (3)暖身活动结束后,每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逆用,即:a m+n = a m ﹒a n 。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3、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逆用,即:a n b n =(ab )n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5、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6、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7、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注意)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9、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10、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 2 +(a+b)x+ab 。 11、平方差公式(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逆用,即:a 2-b 2=(a+b )(a-b)。 关键找准a 和b 。符号相同的是a 。符号不同的是b 简算118×122=(120-2)(120+2)=1202-22=14400-4=14396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为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针对在校中学生大多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治疗。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七年级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七年级入学适应不良 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 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 七年级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 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恼不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怎样对待考试焦虑 一、设计背景: 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虽然如此,由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认识水平等的重要途径,有些考试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因此,所有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考试焦虑。在考试过程中,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是可以提供临场发挥的最佳情绪状态。以这种心态迎接考试,往往不会失误,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而心理承受较弱、对考试压力的感受和反应过分强烈,就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高强度的焦虑水平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相反作用。甚至本来会做的试题,心理一紧张,也会做错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树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焦虑对人的生理、生活、学习工作的危害; 2、学会自己调节自己,以恰当的紧张程度对待每一次考试。 三、教学重点:学会克服考试焦虑的几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运用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案例(投影画外音)凌××是某中学初中学生。上课或做作业时,会无缘无故地东张西望,遇难题会焦虑甚至手心出汗。该生进校后,测验考试紧张,尤其是初三下半学期期考前夕引发了胃溃疡,胃出血四个"+"。凌××学习上接受知识速度较慢,学习方法较差,成绩在班中倒数几名。有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弃考的念头。 (让学生讨论,现身说法。) 4、小结:引出考试焦虑的概念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性 1、分散和阻断一个人注意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能够分散和阻断注意的过程,使我们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试题上,而是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心、忧虑或多余的动作上、阻断注意的过程,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考试焦虑还会干扰回忆的过程,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检索和提取发生混乱,会造成错答、漏答、或不知如何应答的现象,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此外,考试焦虑还可以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使我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在焦虑状态下,我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7、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φ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3334)()()(b a ab ab ab ==÷ 8、零指数和负指数; 10=a ,(ɑ≠0)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p p a a 1=-(p a ,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初中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优质公开课 教案——《相信自己 我能行》教案设计

相信自己我能行 【课题】相信自己我能行 【教学理念】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使用积极心理暗示的人,往往可以建立信心,激发潜能,可以战胜困难挫折,从而使自己更自信、更快乐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辅导活动,训练学生用积极的思想、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更加自信的走进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体会心理暗示的神奇,了解每个人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在实践中学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的方法;在讨论和分享中,学生由认知到情感、到意志,再到行为,循序渐进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进 一步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优化教学效果。 2、讨论分析法:符合小学生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 的应用。 3、游戏活动法:通过学生们做的各种游戏,使学生领悟本节课的主题。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受心理暗示是每个人的特征,且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 2、感受心理暗示的神奇力量,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提高自信的技巧与方法。

3、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 活动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优点、积极语言自我暗示,用励志歌曲以及朋友间互相积极的暗示提高自信。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思维方式。 活动年级:五年级 【课前准备】 1、全班学生分成六人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圈。 2、制作好的课件。 3、教师准备55颗红纸剪成的心。 4、学生准备每人一只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入主题 T: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节心理健康课,我想想问问同学们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S:学生发言(提问部分举手的同学,说明没有举手发言同学的原因…,缺乏自信届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自行我能行,自信-让我们放飞梦想”。 1)雨点变奏曲 1、风声“搓手” 2、“中雨”双手交叉拍双臂。 3、“大雨”用力股掌。 4 、“暴雨”拍腿。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立即做动作,看谁的反应最快,鼓励反应快,积极参与的同学。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独一无二的我> 高2012级1班吴必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的优点吗?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套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我也愿当班干部 第二课 上学前的准备 第三课 爸妈,我能行! 第四课 我能帮助他 第五课 我的座位 第十二课 学习的乐趣 第十三课 说说烦心事儿 第十四课 如果我是他 第十五课 班里的开心事 第十七 学会问为什么 第十八课 我的课余生活 第十九课 学会解释 第二十课 受批评的不该是我
第一课 我也愿当班干部
(一)[档案馆](3~5 分钟) 教师讲故事《我选我》 ,激起学生的回忆,启发思考:为什么王宁会选自己“ (二)[咨询台](10~`12 分钟) 1.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能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呢?b5E2RGbCAP 2.班上的小干部是热心为班集体服务的人,你想想,他们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 呢? 通过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干部是为大家、为班级服务的,是需要奉献精神 的。 3.如果你当班干部,你还会做到哪些呢?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责任感,教师可让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 4.教师总结:你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啊! (三)[活动区](18~20 分钟) 1.先想一想书上的问题,作好发言的准备。 2.将学生分成 4-5 人小组,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发表竞选演说 2。 3.推选 4 名同学参加班上的竞选。 4.班级竞选(每人上台发表竞选演说,每人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 (四)[实践园](3-4 分钟) 1.班主任在班上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一天的 班干部。 2.请你先想一想,你觉得你愿做些什么工作?请大家认真填写课内表格。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共10份)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共10份)

七年级心理健康(一) 适应新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 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 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 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二?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中学生的适应心理特点进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前首先来分析初 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 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 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 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 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

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2.初中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针对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认识?情绪?行为的调整,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辅导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辅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8-10人的活动小组?辅导活动地点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操场?草坪等地方进行?辅导活动地点最好是没有固定的桌椅,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到活动环境舒适?安静,使人放松?辅导活动形式与地点应与辅导的主题相符,重要的是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辅导活动完成,应采取系列辅导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题?本文设计了一系列辅导活动方案,供同仁参考? 活动一:认识新同学 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活动步骤: (1)个人名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