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

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

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
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

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发黑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范围

为保证本公司生产需发黑处理的产品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而编制的作

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管接头、法兰等附件的发黑处理。

2.准备工作

2.1每天上班后开动电源将槽液加热至沸点,扒去槽中的氧化铁

(沉淀物);

2.2扒去沉淀物后加入0.5kg左右的黄血盐(亚铁氰化钾);

2.3按发黑工艺技术要求加入一定量亚硝酸钠(符合5~8:1);

2.4用温度计测量发黑槽液湿度,确保槽液温度140~144℃,若温

度过高要加水,并控制好加热电源;

3.发黑工艺

去油———(去铜)→酸洗→清洗→氧化(或二次氧化)→清洗→热水清洗→皂化→浸水膜装置换油→入库。

3.1去油

3.1.1化学去油NaoH100~150克/升+Na2CO320-27克/升加热至沸点滚桶

内加入少量废酸和铁悄;

3.1.2.用汽油或柴油洗洗油;

3.1.3.用喷砂或喷丸去除油及锈;

3.1.4.淬火回火的工件可用滚桶去油及锈。

3.2去铜

用铬酸250~300克/升+硫酸铵80~100克/升(无铜时可省去此道工

序)加水浸1~2分钟,然后再在清水中清洗。

3.3 酸洗

用30%工业盐酸浸1~2分钟去除油污及锈酸洗时间不能太长。

3.4 清洗

清洗后在弱碱槽内中和,防止酸带入氧化槽中。

3.5 氧化

氢氧化钠650~700克/升+亚硝酸钠100~150克/升加热到140~

144℃,保温30~60分钟 NaoH: NaNO2=5~8:1。

3.6 清洗

氧化后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

3.7 热水清洗

热水90~100℃,清洗1~2分钟。

3.8 皂化

10%~20%工业皂片或三乙油酸皂加热50~60℃1~2分钟温度不能太高。

3.9 上油

浸MS-1水膜置换防锈油.

3.10入库

4.发黑过程

4.1发黑前,工件必须经充分的酸洗和清洗,拉力工件必须垂直装框,便于

清洗;

4.2发黑时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要求,液面的油渣要及时捞掉,槽液要及

时补充;

4.3发黑后须经高压水度分喷洗,经沸水清洗,皂化温度控制在50~60℃;

4.4工件经沥掉过量油后装框、入库。倒去工件的铁框须经高压水喷洗后再

重复使用;

4.5下班时,在氧化槽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关掉电源,清理、打扫工

作场地,保持场地的整洁。

5.发黑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5.1氧化工件如发现有黄色挂霜现象,说明槽液温度过高,水份太少;5.2氧化工件不黑,呈灰色,是槽液温度过低或缺亚硝酸钠;

5.3氧化槽的沸点在140℃以下则要加氢氧化钠;

5.4皂化槽要经常补充皂片或三乙油酸皂以保持一定的浓度;

5.5含硅钢材的氧化膜允许呈棕色或棕黑色;

5.6工件发黑质量自检时,应在工件上油工序前进行,2%硫酸铜溶液浸泡

法30秒后不析出铜为合格。

6.质量检验

3%硫酸铜点滴试验。在工件上点滴上硫酸铜或2%硫酸铜浸蚀试验,将工件完全浸设入此硫酸铜溶液,在30秒钟后肉眼观察氧化膜不变色为

合格。点滴试验和浸蚀试验都在工件未上油前进行,成品抽验时应先用酒清清除油污。发黑氧化后的工件在正常保管下一年内不生锈。

电镀方面资料

公司标准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标准(EQY-3-95 代替EQY-3-8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的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技

术规范及膜层的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引用标准

GB4956-85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5270-85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6458-8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GB6460-86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GB6461-86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

GB6462-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9792-88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3术语

3.1主要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或化学处理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

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厚度工件的主要表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

的厚度的最小值

4 镀覆及化学处理的表示方法

4.1电镀表示方法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复层特征·后处

4.2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基体材料/处理方法·处理特征·后处理(颜色)

4.3基体材料为钢铁材料时,其符号允许省略。

4.4如果镀层或化学处理层的特征、厚度、颜色及后处理无具体要求时,其符

号允许省略。

4.5表示符号

4.5.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金属材料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如铜用Cu表示,塑料用PL表示。

4.5.2镀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表示符号见表1。

方法名称符号备注

镀覆方法电镀EP

化学镀CP

机械镀MP

锌铬膜JZnCr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氧化

CO 钢铁化学氧化又称发兰

阳极氧化AO 包括镀铬阳极松孔

锰盐磷化MnPh 磷化无特定要求时只标注Ph

锌盐磷化

ZnPh 磷化无特定要求时只标注Ph

铬酸盐处理(白色)B 简称白钝化

铬酸盐处理(彩色)

C 简称彩色钝化

铬酸盐处理(绿色)

G 简称绿钝化

铬酸盐处理(黑色)H 简称黑钝化

铜及合金钝化P 也用于银层钝化表示

4.5.3镀层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μm。

4.6如有特殊要求,应在镀层或化学处理层后面注明,如: EP·Zn15除氢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