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各单元综合测试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各单元综合测试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分的是(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

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

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要伸进试管内

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5.下列是我市2017年基本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6.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

A.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B.闻气体的气味

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 D.以上方法都不行

7.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8.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出现试管炸裂现象。某同学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加热完,没有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试管夹夹得过紧

9.某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20 mL某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9 mL B.小于9 mL C.等于9 mL D.不能确定

10.正确量取18 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 mL量筒②20 mL量筒③50 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

13.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__试管__;②__酒精灯__;③__漏斗__;④__烧杯__;⑤__量筒__;⑥__集气瓶__。

(2)用编号填空:不能加热的仪器是__③⑤⑥__,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①⑥__。

(3)⑤号仪器的主要用途是__量取液体体积__。读数时视线__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__。

1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无色或易挥发或易溶于水(写出一条即可)__;化学性质是__可燃性__;酒精的用途是__作燃料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引起火灾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用湿抹布盖灭__。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完成下列填空:

(1)从上图中选择正确的仪器,用其名称填空:

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集气瓶__;

②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需用__漏斗__;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时需用__药匙__;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需用__胶头滴管__;

⑤用于较多液体药品反应击需用__烧杯__。

(2)简要写出下列各错误操作导致的不良后果:

①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放,__药液流到胶帽中将其腐蚀__。

②块状固体直接加入到竖放的试管中,__试管底部被击穿__。

③向试管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__药液流过标签将其腐蚀__。

④用50 mL量筒量取5 mL药品,__造成较大误差__。

(3)“慧捷”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想要比较教室内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现有相同规格的集气瓶若干个,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的设计。

①测量每个集气瓶最多能收集的气体的体积:__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筒中量出其体积,量得的水的体积即为每个集气瓶最多能收集的气体的体积__。

②收集一瓶教室内的空气__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带进教室后倒掉水,过一会儿,再将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内的气体即为教室内空气样品__。

③比较二氧化碳含量高低常用的药品是__澄清的石灰水__。

答案

CDBCC CADAB DD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干抹布扑灭 D.用嘴吹灭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4.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6.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出现试管炸裂现象。某同学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加热完,没有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7.“5·13”河北沧州市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小红从网上查到:“氯气是一种黄绿

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这描述的是氯气的( )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

8.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拧干衣服 B.写粉笔字

C.食物腐败 D.粉碎废纸

9.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细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10.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11.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同学们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同时放出较多热量

B.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与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同种物质

C.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中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12.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

13.(5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斜向上,且与桌面成约______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3)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_______。

14.(3分)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________mL。

(2)若该同学要量取42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2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42mL。

15.(14分)天津港曾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事后调查,爆炸可能是储存在仓库里的金属钠与水反应而引起的。下列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这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缘故。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最少答四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最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6.(13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如图)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写出④⑤的主要用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__________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__________(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实验室里倾倒液体药品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否则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②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③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____________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取A、B两个空集气瓶,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瓶口均用玻璃片盖好。(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请回答:

(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2)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由外而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温度最高。

答案

BBDAC DBCDC BB

13.(1)23 (2)13 13

45° (3)1~2mL 14.(1)40 (2)胶头滴管 (3)大于

15.(1)①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 ②密度比水小 ③硬度小(质软)

④熔点较低 (2)①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②常温下易与水反应 (3)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每空2分)

16.(1)①烧杯 ②锥形瓶 ③酒精灯 ④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2分) ⑤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2分)

(2)①灯帽 ②量筒(合理即可)

③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分) ④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将标签腐蚀(2分)

17.(1)向着手心(2分) 倒放(2分) (2)C(2分) (3)试管刷

18.(1)C(2分) (2)二氧化碳(2分) 水(2分)

(3)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3.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5.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出现试管炸裂现象。某同学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加热完,没有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6“5·13”河北沧州市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小红从网上查到:“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这描述的是氯气的( )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

7.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拧干衣服 B.写粉笔字 C.食物腐败 D.粉碎废纸

8.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细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9.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10.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同学们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同时放出较多热量

B.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与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同种物质

C.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中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11.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

1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干抹布扑灭 D.用嘴吹灭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

13.(5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斜向上,且与桌面成约______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3)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_______。

14.(3分)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________mL。

(2)若该同学要量取42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再向量筒

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2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42mL。

15.(14分)天津港曾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事后调查,爆炸可能是储存在仓库里的金属钠与水反应而引起的。下列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这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缘故。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液态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最少答四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最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6.(13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如图)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写出④⑤的主要用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__________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__________(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实验室里倾倒液体药品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否则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②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③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____________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取A、B两个空集气瓶,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瓶口均用玻璃片盖好。(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请回答:

(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2)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由外而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温度最高。

答案

BDACD BCDCB BB

13.(1)23 (2)13 13

45° (3)1~2mL 14.(1)40 (2)胶头滴管 (3)大于

15.(1)①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 ②密度比水小 ③硬度小(质软)

④熔点较低 (2)①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②常温下易与水反应 (3)防止金属钠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与它们发生反应而变质

(每空2分)

16.(1)①烧杯 ②锥形瓶 ③酒精灯 ④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2分) ⑤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2分)

(2)①灯帽 ②量筒(合理即可)

③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分) ④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将标签腐蚀(2分)

17.(1)向着手心(2分) 倒放(2分) (2)C(2分) (3)试管刷

18.(1)C(2分) (2)二氧化碳(2分) 水(2分)

(3)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不可能是( )

A.①④ B.①③

C.①⑤ D.②③

3.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可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所有性质均未改变

C.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分解反应一定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某些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

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5.如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6.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7.CDEX2018中国(广州)国际潜水展暨海岛旅游展(如图)于2018年5月11~13日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举行。潜水员长时间潜水,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石灰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水+二氧化碳(分解反应)

B.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0.中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减少燃煤使用 B.提倡绿色出行

C.大力植树造林 D.野外焚烧垃圾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洁净无尘的空气是纯净物

B.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21∶79 1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关如图所示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

B.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C.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迅速伸至瓶底

D.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1分)

13.(4分)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氖气四种气体中,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填充于试电笔的灯管中、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的是_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_。

14.(10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将它们按反应类型进行分

类。

(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星四射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汞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后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

15.(7分)A、B、C、D、E、F、G、H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B为能支持燃烧的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E______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1分)

16.(8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或药品,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

高锰酸钾________

(2)如果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制备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④实验结束时,先撤走酒精灯,然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速率比较快,可能导致实验变得不安全,你准备采用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能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_______mL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_______mL刻度处。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完成上述实验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下图中的部分装置,请按组装顺序写出所用到的装置代号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通过实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量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4)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

(5)同学们还想探究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ADCD CBADD CC

13.① ② ④ ③

14.(1)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2分)

(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2分)

(3)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2分)

(4)氧化汞――→加热汞+氧气(2分) (1)(3) (2)(4)

15.(1)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2)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

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2分) 16.(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A D 或F

(2)C (3)①②③(2分)

(4)用蒸馏水将过氧化氢溶液稀释(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分)

17.(1)不漏气 (2)大量白烟 12(2分) (3)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2分) 8(2分) (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

18.(1)ABE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2分) 反应物浓度

① ② (3)不变 (4)质量 化学性质

(5)将等体积、等浓度且温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与颗粒大小不同但质量相同的氧化铁混合,测定生成40mL 氧气所需时间(4分)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2.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3.实验室获取一瓶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胶塞、集气瓶、铁架台

B.酒精灯、水槽、集气瓶、试管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胶塞、玻璃片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玻璃棒

4.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 B.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

C.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7.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后,加热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催化剂

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高锰酸钾能增加氧气的产量

8.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

的混合物。将A 、B 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 、B 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9.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输氧时,a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 导管进入

D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 导管进入可检验二

氧化

碳气体

10.“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 2、20%以上的O 2、还有CO 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可以利用反应2Cu +O 2=====△2CuO ,测定“人造空气”中O 2的含量

D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 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1.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 .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12.用右下装置进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除了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之外,还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氮气( )

A .是有色的气体

B .不能支持燃烧

C .可溶于水

D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5

二、非选择题

13.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城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 2等) 二氧化硫(SO 2) 空气质量级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