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高等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前者是指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应因种族、民族、肤色、性别、阶层、家庭或地域等差异而丧失或减少,后者是指高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大学生在高校管理活动中为维护自身权益争取民主参与机会。

2.高等教育终身化: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和组织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原则,促进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

3. 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类型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的构成状态。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5. 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

6.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7.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8.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察自身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借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9. 学习: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取知识、改变行为以完善人格的过程。

10. 结构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该理论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应着重反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历史等学科所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11. 学分制:学分制是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规定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1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在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将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发现教育规律性知识。

13.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

14. 高校办学特色:高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15. 教师绩效考评:教师绩效考评主要是指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工作情况、职责履行程度、对学校的贡献或价值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

1.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

错误。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2.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

错误。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

3.“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发源于中国古代。

错误。“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发源于12世纪的西欧。

4.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错误。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而且也体现在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

5.“学者未必为良师”。

正确。“学者未必为良师”,但“良师必为学者”,即所有学者不一定能做教师,而所有教师都应该是学者。教师和一般学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教师有系统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知识,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

6.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学科和专业水平的过程

错误。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7.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正确。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上。通才教育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专才教育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职业性。

8.赫钦斯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改造主义课程观。

错误。赫钦斯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永恒主义课程观。

9.学风是高校的隐性课程之一。

正确。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的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成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教师建构学生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错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11.教育实验法是教育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教育活动的一种方法

错误。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解释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2.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是科研性服务。

错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有教学性服务、科研性服务、综合性服务、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

13. 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巴黎大学

错误。巴黎大学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最早大学之一。

14.课程即教学内容。

错误。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15.高等教育民主化指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错误。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

16.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才。

错误。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受教育者政治化,二是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才,三是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三种观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展,由专而深,由深而通。第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

2.简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群体结构趋向多元化,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大

学生的开放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上的开放性,个性上的开放性,人际上的开放性;大学生的实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实用倾向,文化观念上的实用倾向,学习研究上的实用倾向;大学生的迷茫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迷茫,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矛盾引发的迷茫,社会责任与自我中心矛盾导致的迷茫。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必须主义的一些问题。

第一,继续逐步扩充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水平;第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三个层次的关系,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中、低端层次的人才结构相适应;第三,注重培育高职高专教育的专科层次特色,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4.简述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趋势。

以教师学生的多边活动作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方法;由重视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强调多样性和综合化。

5.简述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首先,科研与教学结合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其次,从教师主体而言,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再次,教学和科研活动在高等学校是有机的统一体。总之,科研是教学的前提,教学是科研的延伸,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学习、实践和反思。根据高校教师的任务和工作特点,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反思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7.简述高校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课程方向的人文化;隐性课程愈益重要。

8.简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首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精品课建设的核心。其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三,面向新世纪的教材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环节。第四,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途径。第五,管理机制创新是精品课建设的制度条件。第六,加大投入力度是精品课建设的物质基础。

9.简述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高校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沟通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具体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三大职能的配比和联系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培养人才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10.如何打造高校的隐性课程?

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

11.如何引导大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身性学习。

12.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为:选定课题、文献检索、形成假说、制定研究方案、实际运作、提交报告。

13.简述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丁特罗教授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以下、15%—50%和50%以上为界,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14.简述选择课程内容的一些原则。

适时原则;完整原则;经济原则;实践原则;量力原则;满足原则。

1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应对的一些难题。

第一,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合理分类,使各院校类型定位明确。

第二,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不宜片面求大求全,应注意适度综合化。

第三,引导单科性院校、教学型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避免与其他类型院校盲目竞争。

第四,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培育一批研究型大学。

第五,利用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世界级高水平大学。

16.简述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质:独特性、辐射性、积累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高校如何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当前高校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主张引入通识教育补充专业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第二,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展,由专而深,由深而通。这种观点认为在现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拓宽和深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

第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这种观点则要求用通识教育来改造专业教育,统领学生大学教育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术基础、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上述三种不同的认识实际上也是通识教育的三重境界。就目前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来看,大多数高校尚处在第一种境界,也有少数高校正在迈向第二、三种境界。

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承认专业教育的合理性和必需性。专业教育给了学生在一个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的生存能力,专业教育给未来的大学生带来了经济的独立,而经济的独立正是理性、自由、心智探险的必备条件。

第二,提升高等教育品位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高等教育不应一味地、盲目地强调适应社会、不应放弃精神教化的责任,而应当成为整合全社会、全民族和全人类价值与理想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善于求真的习惯,反思与批判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视野,追求完美的境界。这些体现大学品位的特质,只有贯彻通识教育理念才能实现。

第三,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注意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能的关系。实施通识教育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实施的可行性。按照通识教育的三重境界,结合各校的实际逐步推进,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策略。

2.联系你将要从事的工作,谈谈如何建立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传统的师生关系过于强调“师道尊严”,是主—客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是主—主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就高校教师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个体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和了解。

第二,理解和尊重学生。

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尊重其对事物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第三,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的最主要表示是“遵从”、“主次”关系,或者说是“传道”与“被传道”的关系。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要转变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从“解惑”者转向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第三,教师要从“授业”者转向帮助学生“创业”的指导者。

第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自身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更加智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己,克服个人的偏见和定势;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宽容、理解等个性品质。

3.高校如何认识和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侧重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学科侧重于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科学在现代社会的持续进步和高速发展以及科学具有的潜在功利价值,科学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日益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相对而言,由于人文教育的发展具有渐进性以及非功利性的特点,人文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在我国相当突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直接关系的高级科技人才一直是培养的重点,理工科院校的数量、学习理工科的学生数量长期处于主导性地位,这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的、合理的要求。然而,由于许多高校尤其是大批理工科院校多年来忽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培育,学生无法体会人文教育的意义。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重视人文教育、重视人的教化和塑造为其一大特色,“中科技,轻人文”的教育弊端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传统人文精神的保持和延续。

要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一方面要支持人文学科的发展,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发展人文学科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按《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帮助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能促进人性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通过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公共课、选修课等正规教育途径,或通过举办讲座、社团活动等非正规教育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很多学科的专业教育过分倚重科学教育的现状。这种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内容、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可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变革过程之中,高效的培养目标也有待于进一步调整。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有利于矫正“重专业、轻素质”的弊端,有利于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状况。

4.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谈谈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合格的高校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教师法》所规定的外显的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应该具有内隐的知识、能力和道德。

第一,知识结构。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类知识,即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普通文化知识指的是科学、技术、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越宽厚,专业工作则越有底蕴。学科专业知识。高校教师必须坚实掌握科学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某一方面的学科专家。学科专家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还要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知识,了解为本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的

创造活动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的教育作用。

教育专业知识。高校教师必须掌握教育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教育实践家。教育实践家必须有理论指导,需要学习和掌握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必须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教师伦理学等。教师掌握教育专业知识重在综合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育实践,为教育理论提供实践经验。

相关学科知识。高校教师还要自觉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成为杂家。在当今科技整体化发展的态势下,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

第二,能力结构。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社会,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相比之下,教师的沟通能力尤其重要,因为与人交往是教师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能力包括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构建教学与学习环境的能力,评价与调控教学效果的能力等。

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教师提升学术水平、确保工作活力的必然要求。研究能力包括专业研究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教师要重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经验,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学校教育是一种群体行为,许多教育活动是在课堂、班级、宿舍等组织中进行,教师要发挥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教育作用,就需要具有组织课堂、管理班级、引导学生的能力。

第三,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由教师群体共同遵从的、体现教师专业特点的行为规范体系,一般包括专业意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品质等内涵。

专业意识。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对教师职业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

专业态度。对待教育,应当鞠躬尽瘁,甘为人梯,无怨无悔;对待学生,应该倾心相爱,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对待他人,应当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精诚合作。

专业品质。指从事教师工作所需要的个性品质,包括:具有浓厚的学术兴趣,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处乱不惊,沉着应对;乐观向上,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关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等等。

5.论述高校的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由最初的知识职业行会脱胎而成,其办学模式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开设的专业为神、文、法、医,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教育,为社会需要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从中世纪到近代大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是培养专门人才一直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它所培养的专门人才的规格与质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量都不尽相同。

第二,发展科学: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发展科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与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中世纪大学出现时,近代科学还没有产生。在十七八世纪,大学仍没有摆脱中世纪大学单一职能的影响,除了保存和传递传统的知识外,大学没有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能。直到19世纪初,洪堡以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创办柏林大学。洪堡认为,科学研究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价值所在。继柏林大学之后,许多大学也纷纷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例如美国许多学者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来改造或新办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就是典型的例子。洪堡模式推动了德国的科学事业发达昌盛,使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进而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三,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延伸。从广义上讲,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但现代大学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直接提供服务。大学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服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美国。19世纪中叶美国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近代机器制造业。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求高等

学校为其培养工业和农业技术人才。但当时美国高等学校仍然保留着从英国移植来的办学传统,培养的是法官、医生和牧师等,不能适应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依据该法案,美国许多地方兴建了“增地学院”,用以培养地方工农业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从此,高等学校不仅为社会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也提供许多有关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问题的咨询,社会服务也就成为了高等学校的第三个职能。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高校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沟通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具体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三大职能的配比和联系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培养人才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6.结合您自己的学科或专业实际情况谈谈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

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角色多样性。按照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

(1)教学者角色。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书育人具有丰富的内涵。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研究者角色。高校教师从事研究工作,不仅是发展科学的需要,而且是促进教学、开展社会服务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的研究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专业研究,增进知识、应用知识,改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二是通过教育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3)服务者角色。高校教师的服务工作包括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对外服务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自己的学识和专长直接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对内服务主要指教师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学术管理等活动,切实履行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工作神圣性。培养人是教师工作的核心。培养人不同于生产物品,它是主体之间的心灵对话。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有渊博的学识和过硬的本领。还要做“人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行为端正、人格高尚,做学生的表率,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益终生。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就是经师与人师的和谐统一。

第三,劳动创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更加凸现。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性,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将人类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进而转化为智慧、积淀为素质。

第四,成效滞后性。教师工作成效显示有一个过程。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也难以进行即时评价。从知识进化的角度来看,学术界需要对某些研究和探索保留必要的生存空间。人才培养的优劣同样需要时间检验,主要看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成就。所以在对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术工作的特点,避免急功近利,以偏概全,减少评价的负面影响。

7.论述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接受高等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

第一,学习能力。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个人形成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个人跨出校门、走上社会之后,能不断有效地吸取新的信息,接受新的知识。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可能会在走上社会若干年后失去效用,或是被遗忘,而学校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则会享用终生。第二,研究能力。高等教育还可以培养个人的研究能力,这是普通教育所没有的。研究能力,究其本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路线与方法。这种思维路线与方法是个人能在知识领域有所发现,在实践领域有所创造的能力基础。

第三,实践能力。一个人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之后,终将走向社会实践,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完成由学习向实践的转换,如何尽快适应实践的需要,都与个人整个实践能力的形成有关。高校各种与实践有关的教育活动为个人提前熟悉社会工作、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缩短走上社会的适应期、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第四,文明素养。在现代高等教育活动中,提高个人文明素养的功能仍然在高等教育功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对大学生实施普通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一般人文素养教育及行为指导,要求大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断增强体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健康身心。大学里显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大学中的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等一些隐性因素,都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起着重要的影响。

8.结合实际谈谈教案编写的一些基本步骤。

第一,钻研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并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术杂志、学术网站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科书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教师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第二,分析学生。教师除了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外,还要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但在教学中同样处于主体地位;能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常常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实际,才能克服教学上的主观主义,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使备课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教学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第三,确定教学目标。在钻研大纲、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方面。课时教学目标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

第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一般都可以列为重点。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通常情况下抽象的概念、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都是学生学习中容易遇到的难点。

第五,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应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选择教学媒体、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各种方法各有自己特定的作用和功能。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第六,设计教学过程。这是一篇教案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师编写教案时花费时间、耗费精力最多的部分。教师必须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理清每一个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课堂教学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开始或引入部分,(2)一系列的教学活动,(3)结束语。

第七,教学反思。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等,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高等教育学判断试题库-B

01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硕士学位一般授予文科。 A.正确 B.错误 02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属于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03 柏拉图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4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5 斯宾塞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6 罗伯特?赫钦斯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7 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8 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9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10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11 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是通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12 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型是通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13 针对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是通才教育的特征。 A.正确 B.错误 14 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表明通才教育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 A.正确 B.错误 15 专才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A.正确 B.错误 16 专才教育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人才培养。 A.正确 B.错误 17 专才教育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A.正确 B.错误 18 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型是专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19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A.正确 B.错误 20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A.正确 B.错误 21 私立大学在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A.正确 B.错误 22 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A.正确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 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获国家服务的人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一部分,它是依据教育目的规定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 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过去也称“非官方课程”、“非正式课程”。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也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锯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指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简答论述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教育规律 1、简述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阶级性(4)教育的生产性(5)教育的民族性(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发展(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日益加强的联系。答:改革的目标指向,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教育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这种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波澜壮阔。高等教育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改革的丰富实践,为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推动着高等教育学从多层面、多视角去审视过去总结的教育经验,寻找教育的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丰富已有的教育理论宝库。这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为了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苦果,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到底,教育改革也迫切需要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高等教育学理论的联系,在宏观的方针政策的改革和微观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愈来愈密切。改革的实践使理论更新和发展,而更新和发展的理论又进一步保证了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1、试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制约着目标的设定,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2)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经济基础制约着高等教育(性质和规模,目的,内容)(2)高等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影响(三)高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目的和内容,决定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的人去维护巩固政治制度,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舆论为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高等教育与学等教育高1-1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恩格斯在辩证 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理论性分类、“解剖分类” D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 C标准答案: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高等教育 BA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C A标准答案:30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 共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3. 、分析 D、 想象 C、判断A、记忆 B标准答案:A,B,C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 史分)2道试题,共60一、单选(共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弗吉尼亚 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D、哈佛大学A、亚历山大大学 B C D标准答案:()年时 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 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本 地社会与经济服务、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D C标准答案:40分)1二、多选 (共道试题,共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3. 、经济法 D、修辞 C、辩证法 BA、文法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B、江南水师学堂A.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C标准答案:“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 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2.级是()A、高等学堂 B、 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A标准答案:分)二、多选(共1道试 题,共40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B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 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 A,B,C,D标准答案:高等教育 理念的构成要素3-160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1. 魂。 CA、学生自治理 念 B、教授治校理念、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 D C标准答案:大学拥有不受政府、 教会和任何其他社会力量的干预和控制,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 个理念大学自治理念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 D标准答案: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3.大学校长职业化理念中大学校长 扮演哪些角色、协调者A、募捐者 B、管理专家、政治家 C D A,B,C,D标准答案: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流派3-260一、单选(共2分)道试题, 共()1.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雷克·博克 C、克拉克·克尔 BA、博克、 杜威 D B标准答案:2.中国最着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 A、蒋梦麟 D、胡适 C、陶行知 B、陈鹤琴. C标准答案: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高等教育理念中持理性主义的典 型代表人物有()A、纽曼 B、赫钦斯 C、维布伦 D、弗莱克斯纳 A,B,C,D标准答案:4-1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道试题,共一、单选(共260分)()1. 在硬件方面,基本的逻辑是A、“现存即合理”、“越发达、越复杂” B”、“突出差 异 D、“教育受制于社会”C A标准答案:()2.在特定情境方面,基本逻辑是、“现 存即合理”、“越发达、越复杂”A B D、“突出差异”C、“教育受制于社 会”B标准答案:分)道试题,共二、多选(共140高等学校根据设立性质和经费来

最新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

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全)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 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 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 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A. 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 )。A A.教 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 )。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 "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 )。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学多选题 175题 01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经费配置 规划 评估 调节 人员配置 02 以下对高等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高等教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教 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 03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萨莱诺大学 巴黎大学 布拉格大学 04 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学科的是()。 文科 法科 神科 医科 商科 05 柏林大学办学的方针是()。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培养专门人才 服务社会 文化创新 06 以下对稷下学宫描述正确的是()。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由齐桓公创立 由楚文王创立

07 以下对鸿都门学描述错误的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由楚文王创立 08 以下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东林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09 关于宋代四大书院描述正确的是()。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登封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阳 10 以下不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白鹿洞书院 东林书院 集贤殿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11 以下对京师同文馆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62年 12 以下对京师大学堂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98年 1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学多选题175题 01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经费配置 规划 评估 调节 人员配置 02 以下对高等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高等教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教 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 03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萨莱诺大学 巴黎大学 布拉格大学 04 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学科的是()。 文科 法科 神科 医科 商科 05 柏林大学办学的方针是()。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培养专门人才 服务社会 文化创新 06 以下对稷下学宫描述正确的是()。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由齐桓公创立 由楚文王创立 07 以下对鸿都门学描述错误的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由楚文王创立 08 以下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东林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09 关于宋代四大书院描述正确的是()。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登封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阳 10 以下不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白鹿洞书院 东林书院 集贤殿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11 以下对京师同文馆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62年 12 以下对京师大学堂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98年

2019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A 、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标准答案: B 2、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 分) A 、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 C 3、下列属于教养性教育的是(30 分) A 、思想政治教育 B、研究方法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 D、专业课程 标准答案: A,C 1904 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30 的基本任务不包括分) A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 C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30 分) A 、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 B 二 、 多选(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艺修辞”学,校包括,: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 “三(分40) A、文法 B、修辞387 年创办的学园被(30 分)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 A,B,C 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标准答案: B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30 分 ) A 、 江南水师学堂 B 、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 、 京师同文馆 D 、 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蔡元培于 1917 年初 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 (40 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 分) A 、 整顿学风,更新师资 B 、 倡导学术自由,推动学术研究 C 、 推动“学”与“术”的分离,改革教学 D 、 实行教授治校 标准答案: A,B,C,D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 (30 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分 ) A 、 学生自治理念 B 、 教授治校理念 C 、 学术自由理念 D 、 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 C 您的得分: 30 分 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是 (30 分 ) (30 分 )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解剖分类” D、理论性分类 标准答案:C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30分) 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 A、记忆 B、想象 C、判断 D、分析 标准答案:A,B,C 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弗吉尼亚大学 标准答案:D 2.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2.“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 A、高等学堂 B、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标准答案:A,B,C,D 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所谓“学科建制”: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 3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著名大学,其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 4高等教育价值的选择历来就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观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 5劳动和专业技能教育既包括:(基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术教育),也包括与专业和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规范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提出的。 6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7教育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12、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3、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

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人才性质不同进行的。 14、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者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 15、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度性的构成状态和作用方式。又可具体分为较多类型,如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高等学校的运营体制等。 17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 19.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一般可以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一所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 高等教育制度是以学术性为本质的高等教育机构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 26“T型人才”:“T”上的一条横杠代表知识面,下面的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T型人才”也就是知识既博又专的人才。 27“X型人才”:的第一个含义是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的人才;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1、古代“高等教育”有何特点.P4 1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转移.“高等教育”中心也处在变动之中。2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但以官办的资助和兴办为主。3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与论理教育4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论辩是常用的方法5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得比较紧密。 2、中世纪大学产生初期有哪些基本特征.P6 (1)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2)大学拥有自治权。 (3)大学是具有“国际性”的学术机构。(4)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授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书。(5)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学. 4、“二战”结束至20 世纪70 年代高等教育有哪些主要特征.P9 1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由注重发展数量逐步过渡到注重提高质量。2由“精英教育”过渡“大众教育”。3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4出现“产学研一体化”和“学生消费者至上”现象。 1、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有何特点.请分析其原因。P27-28 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或称区域结构。我国高校大的方面分为三类:一是面向本省、市、自治区;二是面向大协作区;三是面向全国。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或沿海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调整后高等教育也重新布局,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地域分布逐步形成以下两种模式.(1)梯度结构模式。第一层次为经济发达的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第二层次为一些原先高校数目不多.但发展较快的省市.包括浙江、福建、河南、黑龙江等.这些地方一般有高校30~40所.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如云南、贵州、甘肃、西藏等。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域结构因此呈现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度层次。(2)中心城市模式。即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然后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从而使高等教育布局更趋合理。 □2、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因素有哪些。P28-31 答:(1)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基础作用(2)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直接制约。(3)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客观影响。 □4、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44 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功能的具体体现.是把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机构并针对外部环境而言的。功能通常指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所具有的作用.它是事物通过自己特有的活动而实际起到的作用。而职能则指某一机构的职责与能力。两者在概念的内涵上有着相同之处.都指事物的作用.但两者存在着应有范围上的区别。高等教育的功能总是通过高等学校的职能得以体现或与高等学校的职能相对应。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校职能存在的内在依据;高校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外化形式。 □5、如何理解高校的国际合作职能。P43 国际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HE交流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互认、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协助等。这既是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这种新的职能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杠杆的作用,打破高校历史上形成的相对封闭性,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在国际合作的现实导向下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有机的重组。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内涵. 基本观点.①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②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③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思想内涵.①人的身心全面发 展.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体力和智力统一起来的全面发展.要把智、德、美三育通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②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③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多维的.而且是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这将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 □3、如何认识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基本途径。P64-66 答: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就是能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学研究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着力点主要在于掌握历史积淀的人类知识,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 科学研究训练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和科学精神。社会实践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素质、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三种实施途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实现高等教育目的。 □1、专业划分、专业设置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专业划分:以学科为基础.职业适应性.独特性.层次性原则 专业设置.以专业结构及其相应功能为指导.两者联系紧密、相互依存。 □2、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第一.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第 三.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第四.要使专业人才 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3、专业内涵建设包括哪些方面.(高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专业建设主要是指专业内涵建设,广义的专业建设也包括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内涵建设的内容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通过调研. 使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才成 长规律。(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 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学历、学位、职务、学缘等方面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强化专业团队。最关键的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4)专业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优化教育教学环境。(5)专业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不能片面 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2、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师要鼓励学生增强信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2)科学性原则。要求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地调查、分析问题.科学地使用材料.科学地建立逻辑结构。(3)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普遍指导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给予个别指导。 □5.制定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2)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标.(3)高等学校的特点.(4)先进的教学经验。(5)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有哪些内容和方式. 答:(1)教学水平评价的内容.广义的“教学评价”内容包括.第一.基本 素质。具体为思想道德、学术职务、职业技能.普通话水平、写作水平、 学术水平.、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第二.教学状态。具体为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工作、教学改革。第三.科学研究。具体为科研立项、论 文著作、应用成果、教研成果、科研获奖。第四.工作业绩。具体为教学 工作量、开课门数、课程抽考、综合评价.领导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 生评价.、年度考核、表彰奖励。第五.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2)评价 方式.教师自我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对教 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 □4、高校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科学、统一。 □5、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趋向国际化.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高等学校教学趋 向个性化.教学管理活性化.倡导自主性学习.教学改革围绕培养创新人才 展开.趋向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1、你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答:对一所大学而言.科学研究都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具备 高水平的科研.才能使最新的学科信息进入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更好发 展。要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好的科研工作者才 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没有教学的高质量。教 师要围绕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建立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机制。要积极地 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上升为科研的问题.同时要把科研成果即使转化为教 学内容.提升教学的科技含量。 □2、试述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主要的途经。 答:高等学校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 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是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 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指导大学生参 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1)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科研指导(2)在师 生合作研究中进行科研指导(3)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4)结合 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答: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1.政治体制改革对高等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用。(1)政治体制改革决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方向;(2)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 2.政策引导为高等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1)政策引导高度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种 世界性现象;(2)中国运用政策引导推动高度教育改革与发展。 □1、试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答:(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2)政治因素是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3)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催化动因:1)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2)文化差异导致 教育政策的差异3)外来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先发国家的 高等教育;第三世界高等教育。 □2、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述我过高等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现状:关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高等 教育规模已经过大,有的认为应当保持稳定,有的认为还要适度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各种高等教育类型基本 形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普通本科专业布点迅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高 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与公民接收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之 间的矛盾,对这对矛盾的协调和解决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思想、 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多样化——体制、类型和标准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终身化。改革的趋势:多元化(对象、政策 和目标)、现代化(模式更加完善;策略更加科学;价值取向更趋功效性)。 1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 一、概念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 3、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4、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 5、范式是指一种科学信念以及与这种科学信念相联系的研究方法论的集合体,概念、理论工具等是其构成要素。 6、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7、高等教育目的是依据教育目的规定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 8、教学是师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9、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10、高等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1、狭义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它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12、高校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1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示,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如何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如何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问题。 14、备课就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 15、上课就是师生在规定时间里进行教学。 16、学分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17、狭义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通常教育理论提到的就是这个概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附答案)

目录 大学心理学 (1) 高等教育法规 (226) 教师伦理学 (483) 高等教育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大学心理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