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标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编制说明(送审稿)

国家标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编制说明(送审稿)

国家标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编制说明(送审稿)
国家标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编制说明(送审稿)

《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
(送审稿)
编制说明
《 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 编 制 组 主编单位: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 4 月 29 日

目录
一、工作简况 .......................................................................... 1 1 立项目的 ........................................................................... 1 2 任务来源 ........................................................................... 1 3 主要工作过程 ....................................................................... 1 4 项目编制组单位简况 ................................................................. 2 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 5 (一) 编制原则 ...................................................................... 5 (二)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 5 1 范围 ................................................................................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5 3 术语及定义 .......................................................................... 6 4 产品分类 ............................................................................ 6 5 质量保证 ............................................................................ 7 6 要求 ................................................................................ 7 7 试验方法 ........................................................................... 16 8 检验规则 ........................................................................... 22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 ................................................. 23 10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 23 三 标准的创新点 ..................................................................... 23 四 标准水平分析 ..................................................................... 23 五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 26 六 标准中涉及的专利或知识产权说明 ................................................... 26 七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 26 八 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 26 九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 26 十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 26 十一 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 26
0

GB/T XXXX-202X 《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
《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立项目的
铝作为容器最早应用于19世纪,随着铝工业的发展,铝罐在包装容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发展速度 非常快,易拉罐作为液体包装用罐推广最为迅速。随着消费者对高端品质的追求和独特性要求的追捧, 各种各样的新型铝瓶罐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但瓶罐产品要求目前无标准可循;同时,因塑料制品的不可 回收、降解周期长,成为环保抵制对象;为减少运输成本,部分钢产品转用铝产品,铝在拉深罐方面的 应用得以扩展,各种各样的深/浅拉深罐如鱼、肉等食品罐头也逐渐增加,目前包装行业已开始制定相 关的产品标准,其对应的材料标准缺失;为减少制罐清洗水污染及涂料VOC排放,覆膜铝已经成功应用 到免清洗及免涂料制罐线,大大缩短了制罐流程,减少相应的污染物排放,但相应的覆膜铝包装材料也 没有相应的标准要求。以上的包装容器材料都属于拉深罐的范畴,为进一步扩大铝应用,促进我国铝贸 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亟需制订此标准。
目前,每年在全球有3600亿个二片拉深罐,其中在中国有约365亿罐,占到全球总量10%左右。据预 测,未来5年,中国二片拉深罐的产能将会达到600亿罐,全球数量将达到4200亿罐。2018年,中国国内 罐料用铝合金带材总需求量约80万吨,超过全球罐料总需求的十分之一,但是粗略计算,中国铝企业罐 料产能超过全球罐料总需求的五分之一,未来将是着眼全球市场的竞争。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罐料生 产技术不断发展,从2013年开始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且出口量逐年增长,2019年出口量达到近50万吨。 随着国内其他铝罐料供应商的不断成长,中国铝罐料着眼全球市场的竞争势不可挡;为规范国内罐料市 场,引导国内铝罐料市场的良性发展,亟需制定罐料产品国家标准,引领中国产品走向高端,扩大出口。
2 任务来源
为保证和提升我国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的产品质量,适应我国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 箔材的快速发展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标委发〔2018〕60 号文和全国 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19]10 号文下达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国家标 准的起草任务,其计划项目代号为:20181997-T-610,计划完成年限为 2020 年 9 月。起草单位为:山 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 股份有限公司、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威士伯公司、上海凯密特尔化 学品有限公司。
3 主要工作过程
3.1 预研工作会
2017年3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轻标委领导莅临南山进行调研,初步探讨和交流目前市场各类罐 型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执行标准遇到的问题,建议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目前罐料产品及行业
1

进行调研,摸清目前食品包装罐料行业现状及标准在执行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拉深罐用铝 合金板、带、箔材》标准预研工作。
2017年8月25日~28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轻标委主持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召开了本标准的 预研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标准编制原则,并落实了各单位的工作任务。
3.2 第一次讨论会
2019年12月12日-13日由南山铝业承办,在海南海口召开标准立项后的第一次讨论会,河南中孚、 西南铝、中铝瑞闽、义乌市易开盖、宝钢包装、奥瑞金科技、宣伟(原威士佰)、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荷兰帝斯曼等公司参加会议。
会议明确了产品的品种与规格和试验方法,对标准草案稿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并确定了下一步工 作内容与工作进度,2019年12月末编制组完成数据调研及统计工作,2020年1月末完成了数据数理统计 分析工作,2020年2月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1。
3.3 第二次讨论会
2020年3月11日,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无法召开面对面会议,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主持下,《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编制组召开网络编制组工作会议。南山、河南中孚、西 南铝、中铝瑞闽、义乌市易开盖、宝钢包装、奥瑞金科技、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宣伟(原威士佰)、广 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等公司参加会议。
会议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形成有效的更改意见,同时要求编制组成员进一步补充数据分析 及试验比对样品分析,会后编制组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及后期的数据及试验分析结果,对标准征求意见稿 1进行了完善,于2020年4月初提出了标准预审稿,即标准征求意见稿2。
3.4 预审会
2020年4月15日,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下,《拉深罐用铝 合金板、带、箔材》编制组召开网络预审会议。南山、河南中孚、西南铝、中铝瑞闽、义乌市易开盖、 宝钢包装、奥瑞金科技、宣伟(原威士佰)、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等公司,北 京院郝雪龙、樊志罡、东轻冯超、高新宇、坚美卢文伟、云铝高珺、杨叶伟、新疆众合宋玉萍、厦顺王 建国、艾隆余泉和、大正铝业刘国安、江阴恒兴赖志斌、天津忠旺王哲等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形成有效的更改意见,对标准检测方法部分提出具体的细化修 改要求。会后编制组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2进行了完善,于2020年4月底提出了标准送 审稿。
4 项目编制组单位简况
4.1 编制组成员单位
本项目由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奥瑞金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宣伟(Sherwin-Williams)涂料有限公司(原威士伯)等单位共同起草。这些编制组成员单位 均是我国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的主要生产、应用和科研研制单位。
2

4.2 主编单位简介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山铝业)始建于1993年,1999年12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600219),公司始终坚持“立足高起点、利用高科技、创造高品质”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了从能源-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熔铸-热轧-冷轧-箔轧的完整铝加 工产业链,成为世界唯一一家短距离内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铝加工企业。南山铝业板带箔业务自2006年投 产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包装材料用铝合金板、带、箔材,2009年开始已经在国内外罐用铝合金板带批 量生产。目前公司的客户涵盖国内外多家著名制罐制盖厂,产品市场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南北美洲、 澳洲、非洲、中东地区等,是目前国际罐料供应范围最广的供应商之一。
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公司能积极主动收集国内外的产品标准,结合全球供货协议、合同和订单要 求,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制定标准讨论初稿;标准完善过程中,公司能积极调动编制组成员单位收 集产品各项数据,组织进行各项验证试验,带领编制组成员单位认真细致修改标准文本,征求多家企业 的修改意见,最终带领编制组完成标准的编制工作。
4.3 成员单位简介
4.3.1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中孚高精铝材有限公司是中孚实业全资子公司,主要包括熔铸、热轧、冷轧、精整四道工序及
配套辅助设施,总投资60亿元,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约18万平米,是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实现战略转型、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也是河南省乃至中国铝行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项目投产 以来,公司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团队,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创新铝材加工新技术,应用国际先进的质 量控制和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为包装用罐料、箔材,电子用氧化板材及交通用铝等,产品质量获得国内 外主流客户一致认可。
本单位自参加标准工作以来,成立了公司内部的标准编写小组,积极提供标准编制组所需各种本单 位实验数据以丰富和完善标准内容,配合编制组提供相关的试样进行单位间的对比分析积极配合主编 单位讨论和审议标准的各版修改稿,为标准的编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编制组中发挥了骨干作 用。 4.3.2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瑞闽)是由中国铝业公司控股的一家从事高精铝板带加工的 现代化企业,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的福建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铝业的东南铝加工出口基地, 中铝瑞闽以生产罐体料、罐盖拉环料、3C电子电器用铝、中高端印刷板、交通用铝等铝合金板、带、箔 材高端铝板带箔产品为主,其中罐体料、罐盖拉环料作为中铝瑞闽的主打产品,在国内实现替代进口产 品,并远销东南亚、美洲、非洲、中东等海外地区。
在本次标准起草的贡献为:系统地统计企业生产标准涉及产品的概况,包含产品合金、规格、尺寸 公差、力学性能、涂油量、涂层性能等,较好的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标准的关键数据检测 方法中,与相关方进行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对比,为规范关键数据检测方法提供依据。在标准的起草过 程中,每次参加标准会议,还对标准的标准引用、术语规范、文字表述也作出了有益的建议。 4.3.3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隶属于中国铝业公司的大型国营企业,是中国生产规模大、技术 装备先进、品种规格齐全的铝加工企业之一,是我国飞机、火箭、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航空航天产
3

品保障基地,舰船、装甲车等军工产品保障基地,中国高精铝板带箔研发生产基地,中国产品出口加工 基地。生产的产品有:铝及铝合金管材、棒材、型材、板材、带材、铝箔、自由锻件和模锻件、轧制环 形锻件等,产品规格齐全,年产量达80万吨。公司作为全国首批生产罐体、罐盖、拉环产品的厂家之一, 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所生产的产品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内外市场要求。
本单位积极参加标准工作会议,积极提供编制组需要的铝合金板材相关试样,为编制组提供了大量 的试验数据和相关资料,积极配合主编单位讨论和审议标准的各版修改稿,为标准的编制提出了宝贵的 意见和建议,在编制组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4.3.4 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
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专业从事易开技术研究、易开装备开发和易开产品制造,是中国马口铁易开 盖和二片罐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我国罐头食品易开盖的最大生产 企业,饮料易开盖的主要生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有:食品易开盖、饮料易开盖、底盖、瓶盖及二片罐, 产品规格齐全。公司易开技术及产品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行业科技奖,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 满足国内外市场要求。
本单位积极参加标准工作会议,为编制组提供了罐、盖及拉环料的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积极配合主编单位讨论和审议标准的各版修改稿,为标准的编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3.5 奥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奥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瑞金)是一家集品牌策划、包装设计与制造、灌装服务、信息化 辅助营销为核心的综合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年营业收入超 过70亿元,在生产布局、供应链、技术研发、客户资源、运营管理、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具备 竞争优势的大型现代化、专业化包装企业。公司于2012年10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成 为A股第1家金属包装上市公司。截止2019年奥瑞金两片铝罐产能超过100亿罐,为国内最大的两片罐供 应商。
本单位积极参加编制组每次工作会议,在会上积极发言,主动配合主编单位完成各项工作,提出了 大量建设性意见,为本标准的顺利修订起到一定的作用。 4.3.6 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10年12月,国内的快速消费品金属包装企业。公司主营业务 包括金属饮料罐及配套易拉盖和包装彩印铁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服务于碳酸饮料、啤酒、茶饮料及食 品企业。宝钢包装致力于引领金属包装,践行共享共赢,创造绿色价值,成为创新驱动的、具有竞争力 的包装方案与服务的提供者。
本单位积极参加标准工作会议,为编制组提供了相关的试验数据和相关资料,积极配合主编单位讨 论和审议标准的各版修改稿,为标准的编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在编制组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3.7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隶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我国华南地区 和有色金属行业从事金属材料、冶金产品、化工产品、再生资源质量检测、欧盟环保(RoHS) 指令的有害物质检测、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咨询、评价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的专业 机构。1994 年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60个获得国家认 可和国际互认的实验室之一。
4

本单位积极参加编制组各次工作会议和编制组的各项试验验证活动,针对文本和附录中试验方法 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工作。积极配合主编单位多次参加对标准的各版文稿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审议,提出 大量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在编制组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4.3.8 宣伟(Sherwin-Williams)涂料有限公司
1866年宣伟(Sherwin-Williams)创立于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阿伯丁市 ,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涂料 零售商之一。发展至今,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万多名员工和3400多家自营店。作为 全球少数能够提供全系列涂料产品的专业厂商,宣伟产品广泛应用于包括住宅酒店内外墙项目、电子器 材、家具木器、重型机械、汽车船舶, 包装涂料等多个市场。2017年宣伟涂料收购原威士伯(Valspar) 涂料后,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涂料公司,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本公司积极参加标准工作会议,积极提供编制组需要的涂层相关的资料信息,协调各卷涂厂,罐盖 及罐体厂等单位收集涂层相关的技术要求,配合主编单位讨论和审议标准的各版本修改稿,为标准的编 制特别是涂层环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编制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一) 编制原则
(1) 力求达到先进的标准水平,满足行业的技术发展需求。 (2) 结合我国实际生产水平,结合用户的需求。 (3) 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指标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不仅要符合国内市场的需要,同时还应满足
出口到世界各国的需要。 (4) 完全按照GB/T 1.1和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格式和结构编写。
(二)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的产品分类、质量保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的内容。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拉深成形罐主要分为变形拉深罐和变薄拉深罐。变形拉深和变薄拉深主要区别 在于罐壁是否减薄,其加工形式一致,但是过程稍有区别,对产品内部及表面要求均不相同。
罐料相关用途分为罐身、罐盖、瓶盖、拉环,目前这些都属于铝合金。此标准不含易撕盖,这样会 牵扯到纯铝。
本标准应用范围主要限定在食品包装用途,因为不同用途的产品其表面要求不一样,膜层需满足的 性能也不一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8005.1 铝及铝合金术语 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该标准中对铝合金产品及加 工处理工艺界定的部分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GB/T 26492.3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 陷 第3部分:板、带缺陷》、《GB/T 26492.4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4部分:铝箔缺 陷》标准中对铝合金板、带、箔产品定义的缺陷适用于本标准。
5

因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用途,且不同的产品因表面处理状况及交货后所经后续加工处理方法 不一致有不同要求,所以根据不同产品特性需满足《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 料及制品》、《GB 480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的食品安全要求。
产品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引用标准均按照最新版要求执行。
3 术语及定义
GB/T 8005.1、GB/T 26492.3、GB/T 2649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标准中产 品及加工处理工艺、产品缺陷适用于本标准。
4 产品分类
4.1 产品用途 因涉及多种产品名称,多种产品表面类型及多种产品用途,为便于产品标识,结合国外客户的常用
英文名,将各产品用途统一代码,各代码解释见表1。
表1 产品用途、用途代码及英文名
序号
产品用途
用途代码
英文名
1
变薄拉深瓶罐体
BC
Bottle Can
2
变薄拉深罐体
DIC
Drawn & Ironed Can
3
深冲罐体
DRD
Drawn & Redrawn Can
4
浅冲罐体
DRC
Drawn Can
5
变薄拉深瓶盖
BTC
Bottle Twist Cap
6
变薄拉深罐盖
CE
Can End
7
深冲罐盖
DRE
Drawn & Ironed Can End
8
浅冲罐盖
DCE
Drawn Can End
9
拉环
TAB
Tab
4.2 牌号、状态和尺寸规格
根据全球供应情况及市场走访要求,结合国内同行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及客户的需求,目前拉深罐 用铝合金主要包括3104、5042、5052、5182,瓶盖主要包括3105、5151和8011。目前产品厚度集中在0.2~ 0.55mm,个别规格超出此范围,宽度范围拉环最窄25mm,只有5042和5182合金使用,罐体最宽可达1900mm。
板材长度目前常见的约1000mm,卷材常用管芯内径405mm,偶见505mm。现状结合市场近5年预期确定了 各用途的合金、状态及尺寸规格。 4.3 产品表面类型
目前铝加工厂在给客户供货前,经常需要反复跟客户确认他们后续加工工艺,来明确客户所需的表 面处理要求,因此在本标准中,明确了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的所有可交付状态,并将各表面的 特点进行了归纳,各表面状态的工艺路径也在附录 A 工艺保证中列出。客户在订货单中明确所需的交 付状态,生产企业就可以根据交货状态来确定所需的工艺路径组织生产,避免因交付状态模糊而造成的 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将不同表面类型产品的处理工艺、用途代号也列举出来,方便各生产企业和材料使 用企业明确需求。
为便于产品标识,结合国外客户常用的英文名称确定表面类型代号,未处理为光铝(bare)表面类 型代号 B,表面涂油 lube 代号 L,表面清洗 wash 代号 W,表面钝化 pretreat 代号 P,表面涂 DOS 防护 油代码 D,表面涂层 coating 代码 C,表面涂层涂蜡 coating and wax 代码 CW。
6

4.4 标记及示例 板、带、箔材标记按以上分类的产品名称、用途代号、表面类型代号、本标准编号、牌号、状态、
尺寸规格的顺序表示。标准中板、带、箔各举一例供参考。
5 质量保证
基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相关的国家标准全部强制执行,因此,作为食 品安全包装用途材料,表面未处理、表面涂油、表面清洗、表面钝化和表面涂防护油产品,后续需要经 过热处理、表面酸碱洗及防护加工的材料应符合《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 制品》的规定。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涂蜡产品,后续不经热处理、表面酸碱洗及防护加工的产品应符合 《GB 480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的规定。
其他质量保证分熔铸、轧制、表面处理三个部分,分别列出了关键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供后续生产 企业参考引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熔铸是罐料最主要的原材料生产工序,其产品扁锭的质量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熔铸原 辅材料的选择和过程的控制紧密相关,不洁净的原材料对过程控制的要求相应提高,因此在熔铸过程每 个环节的材料选择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由于包装罐料用途广、产量大,在节能绿色方面需 要综合考虑再生和回收利用,配料过程推荐废料循环使用,废料要求符合《GB/T 34640 变形铝及铝合 金废料分类、回收与利用》;再生回收复化锭给出推荐的化学成分要求;铝中间合金应符合《GB/T 27677 铝中间合金》;添加剂应符合《YS/T 492 铝及铝合金成分添加剂》;溶剂中含有其他会影响熔体纯净 度的元素,尽量不使用,如必须使用时,应选择符合《YS/T 491 变形铝及铝合金用熔剂》中的除钠型 熔剂;晶粒细化剂宜符合《YS/T 447.1 铝及铝合金晶粒细化用合金线材 第1部分:铝-钛-硼合金线材》。 过程控制结合原料的使用及扁铸锭过程检验控制,需要配置在线除气和在线过滤除渣,保证熔体H、Na、 Ca含量,不会出现轧制过程中的氢脆、钠脆问题;过滤掉熔体中的大颗粒夹渣,避免后期熔体中洁净度 不高造成材料使用过程出现针孔、开裂等问题。
轧制过程需要注意清洁生产以及过程参数控制,尽量少带入异物影响材料表面质量;均热工艺和热 轧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保证产品稳定性,减少性能的波动。
表面处理列出了不同表面类型产品的工艺流程,对不同流程的关键点进行规定。难点在于与表面涂 层和表面涂层涂蜡产品的涂料选择和使用,因为两种产品的使用不经过后续的酸碱洗、高温处理等途径, 只是经过下游的加工变形及组合后直接用于食品接触用包装上,其涂层涂料的选择则需要根据不同罐 装内容物的要求合理选择。另外,随着水基涂料的逐渐发展,工业应用逐渐推广,水基涂料的节能环保、 低碳排放优势比油基涂料要明显;但是,目前涂料技术仍未发展到水基涂料能完全替代所有溶剂型涂料, 所以仍需两种涂料体系共存。标准中列出了两种涂料类型及特性介绍、以及适用的典型灌装内容物,供 供需双方参考选择。
6 要求
6.1 化学成分 本标准涉及的牌号及对应的化学成分均已在最新修订的《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有规定,因此本标准要求化学成分符合GB/T 3190规定,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6.2 尺寸偏差 6.2.1 厚度
标准中区分局部厚度和平均厚度,因为实际使用过程中局部厚度超标可能出现制罐/制盖不良,造 成用户生产线不连续,影响生产效率;仅满足局部厚度而忽略平均厚度,可能造成整体厚度偏厚或者偏
7

薄,造成出杯/盖率不足或者后续缩颈翻边、起铆出现问题,因此本标准结合铝加工企业生产控制能力 及下游用户的需求制定厚度偏差要求。厚度偏差实测数据符合性统计情况见表2和图1。
表2 厚度偏差实测数据符合性统计表
厚度范 围mm
局部厚度偏差 称重法mm
局部厚度 偏差千分 尺法mm
局部厚度偏 差标准要求
mm
局部厚 度是否
满足
平均厚度偏 差称重法mm
平均厚度偏 差千分尺法
mm
平均厚度 偏差标准 要求mm
平均厚 度是否 满足
加工企 业
-0.0034~ /
0.0027
-0.0041 ~
满足
/
0.0025
个别超 标
南山
0.160~ 0.300
-0.0046 ~ 0.0047
/
-0.003~ 0.0045 -0.002 ~ 0.003
±0.005
满足 满足
-0.003 ~ 0.0043
-0.0034 ~ 0.0025
±0.003
个别超 标
个别超 标
瑞闽 西南
-0.0013 ~ /
0.0019
-0.0020 ~
满足
/
0.0020
满足
中孚
-0.0033~ /
0.0028
-0.0029 ~
满足
/
0.0042
满足
南山
> 0.300~ 0.560
-0.0049~ 0.005
/
-0.0027~ 0.004
-0.002~ 0.004
±0.008
满足 满足
-0.004 ~
/
满足
瑞闽
0.004
±0.005
-0.0039 ~
/
满足
西南
0.0035
-0.001 ~ 0.0029
-0.0030 ~
满足
/
0.0028
满足
中孚
图1 厚度偏差实测数据分布直方图
密度 密度
0.150~0.300局部厚度-称重法 直方图 正态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0045
-0.0030 -0.0015 0.0000 0.0015 0.0030
0.150~0.300局部厚度-称重法
0. 0045
供应商 南山 瑞闽 中孚
均值
标准差
N
-0.000206 0.001124 200
0.0003015 0.001894 203
0.0007432 0.0002979 200
0.150~0.300局部厚度-千分尺法 直方图 正态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0045
-0.0030 -0.0015 0.0000 0.0015 0.0030
0.150~0.300局部厚度-千分尺法
0. 0045
供应商_ 1 瑞闽
西南铝
均值
标准差
N
-0.0003798 0.001805 203
0.00125 0.001092 200
8

密度 密度
密度 密度
>0.300~0.600平均厚度-称重法 直方图 正态
400
300
200
100
0 -0.003 -0.002 -0.001 0.000 0.001 0.002 0.003 0.004 >0.300~0.600平均厚度-称重法
供应商_ 2 南山 中孚
均值
标准差
N
-0.000295 0.001247 200
-0.0004446 0.001269 200
>0.300~0.600局部厚度-称重法 直方图 正态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004 -0.002
0.000
0.002
0.004
0.006
>0.300~0.600局部厚度-称重法
供应商 南山 瑞闽 中孚
均值
标准差
N
-0.0005615 0.001301 200
0.001842 0.002173 203
0.001114 0.0004803 200
>0.300~0.600平均厚度-千分尺法 直方图 正态
400
300
200
100
0 -0.0030 -0.0015 0.0000 0.0015 0.0030 0.0045 >0.300~0.600平均厚度-千分尺法
供应商_ 3 瑞闽
西南铝
均值
标准差
N
-0.0007759 0.001435 203
0.0003915 0.001708 200
>0.300~0.600局部厚度-千分尺法 直方图 正态
400
300
200
100
0 -0.024 -0.020 -0.016 -0.012 -0.008 -0.004 0.000 0.004 >0.300~0.600局部厚度-千分尺法
供应商_ 1 瑞闽
西南铝
均值
标准差
N
-0.0008631 0.002350 203
0.001535 0.001215 200
6.2.2 宽度
客户期望宽度公差越小越好,这样材料的边角料少,产品应用率高,本标准结合铝加工生产企业的
实际控制能力来制定宽度公差。宽度偏差实测数据符合性统计情况见表3和图2。
表3 宽度偏差实测数据符合性统计表
宽度范围mm
标准要求mm
宽度偏差范围mm
加工企业
是否满足
≤100.0
-0.2~+0.2
-0.14~0.18
西南
满足
>100.0~200.0
0~+0.6
/
/
/
0.30~1.10
南山
个别超标
>200.0~1000.0
0~+1.0
0.24~1.24 0~1.00
瑞闽 西南
个别超标 满足
0~1.00
中孚
满足
-0.31~1.07
南山
个别超标
>1000.0~1650.0
0~+1.5
-0.10~1.34 0.30~1.20
瑞闽 西南
个别超标 满足
0~1.40
中孚
满足
0.54~1.9
南山
满足
>1650.0~1950.0
0~+2.0
-0.8~1.8 0.40~1.7
瑞闽 西南
个别超标 满足
0~1.4
中孚
满足
图2 宽度偏差实测数据分布直方图
9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浙江万里安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编制/日期:张作霖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6-8-10 发布 2016-8-10 实施

前言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为非等效采用。 本办法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所规定的原则编写。 本办法的附录是相关表格。 本办法由张作霖起草。 本办法为首次发布。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468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 基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采用下列字符: ———0~9 阿拉伯数字 ———A~Z 拉丁字母(O、I除外) 3.2 编号原则 A)选用公司涉猎或成熟的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B)采用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C)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示一个分类对象。 4. 一般要求 4.1 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4.1.1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1.2 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1.3 同一CAD 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 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1.4 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 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1.5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4.2 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含有产品编号和零件编号两要素。

国家标准《铂》编制说明

铂 编制说明(送审稿) 2014年3月

铂 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 海绵铂产品国家标准GB/T 1419-2004中规定:(1) 对挥发物的控制限及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2) 用发射光谱法(附录A)测定其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附录B)测定其中的14个杂质元素含量。 在用有关铂产品标准已有《海绵铂》GB/T 1419-2004、《精制铂》ASTM B561-94 (2012)。鉴于本标准的产品技术规范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附录A”完全适用于铂锭产品的要求,为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故将原标准《海绵铂》修改为《铂》,并增加铂锭产品的化学成分。 根据我国湿法冶金精炼海绵铂和火法熔炼铂锭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广大使用公司对产品纯度的要求,故将海绵铂和铂锭产品牌号SM-Pt 99.99中Pb、Mn、Sn和Zn 各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2%修改为0.001%,SM-Pt 99.95中Pb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5%修改为0.003%。 由于在铂的提取和精炼工艺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铵盐、炭或其他易挥发物质,且铂粉在保存过程中易引入氧、氮及水分等,故对铂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针对GB/T 1419-2004中存在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采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了海绵铂灼烧损失量,方法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已被国内同行认可。此外,为了准确测定铂量,国内大多数生产和使用公司都对海绵铂产品进行灼烧损失量的测定,根据国内部分生产、使用和检测公司,于不同时期生产的不同牌号多批产品所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故于修订的标准中增加海绵铂产品的灼烧损失量允许范围,及其灼烧损失量测定方法(附录B)。 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因基体成本高,Mg、Al、Si杂质元素易被污染和分析速度慢等问题,国内检测机构已普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代替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海绵铂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考虑到国内整体分析检测水平,故删去原附录A。但考虑到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灵敏度较高,且少数生产厂家还需一定时间向先进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 《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

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 1.本标准的定位 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 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 的传统企业。既适合于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企业,也可 以为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立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2.技术创新 a)以企业建模标准体系(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为指导ISO发布了企业建模的系列标准,包括“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 论”GERAM,其范围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所需的所有知识。要求把 改变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学科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工业工程、管理科学、 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法。GERAM框架的目的是要把基于产品模型和基 于业务过程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企业工程方法统一起来。 b)以企业管理体系为指导 ISO已发展和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成套的标准体系,此外还有“风险管理”、

化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各类煤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各类煤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为使同一类煤性质基本一致,新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增加了4个过度性煤类:贫瘦煤、1/2中粘煤、1/3焦煤和气肥煤。贫瘦煤是指粘结性较差的瘦煤,以区别于典型的瘦煤。1/2粘结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弱粘煤和一部分粘结性较差的飞焦煤和肥气煤组成。1/3焦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肥气煤和肥焦煤组成。这类煤是焦煤、肥美和气煤中间的过渡煤类,也具有这3类煤的一部分性质,但结焦性较好是公认的。气肥煤再原分类中属肥煤大类,但它的结焦性比典型肥煤要差得多,故新得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将它单独列为一类。这样就克服类原分类方案中同类煤性质差异较大得缺陷。如气煤一号和肥气煤二号再性质上由明显差异,将它们为同一类别很不合理。新得分类国家标准将这些具有过渡性质得煤单独列为一类,从而有利于煤得合理使用。 新的分类国家标准对各类煤的若干特征表述如下: 1、无烟煤(WY) 挥发分低,固定碳高,比重大,纯煤真比重最高可达1.90,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对这类煤,可分为:01号为老年无烟煤;02号为典型无烟煤;03号为年轻无烟煤,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制造合成氨的造气原料,低灰、低硫和可磨性好的无烟煤不仅可以做高炉喷吹及烧结铁矿石用的燃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阳极糊和活性碳的原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航空用型煤还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PM)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文稿版次:征求意见稿 完成日期: 2018. 04.28

目录 一、任务来源 (3) 二、编制过程 (3) 三、研究背景 (3) 四、编制依据 (4) 五、方法概述 (4) 六、实验技术论证 (4) 6.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4) 6.2 仪器参数优化 (6) 6.3 方法评价 (8) 6.4 结论 (10) 参考文献............................................................................................ .. (11)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本标准计划编号为20173996-T-469,标准名称为“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4)归口管理,由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主持起草。 二、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xx。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标准起草组在充分收集、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和本标准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实验,通过参数优化、添加回收、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精密度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建立了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起草组于2018年1月15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了标准启动会议,形成了标准制定方案,正式启动了标准制定和编写工作。 2018 年1~3 月,标准起草组按照标准启动会制定的方案进行信息收集和调研、标准方法参数的实验优化及技术论证等标准制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国家标准和编制说明的工作组讨论稿; 2018 年4 月20 日,开始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工作。 三、研究背景 造型黏土又名彩泥、橡皮泥、太空粘土、棉花泥、轻质泥、魔幻粘土等,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型益智类玩具。造型黏土柔软而不粘手,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孩子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引下,能模仿甚至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可以培养幼儿手部、脑部、眼力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因其独特的教育效果而成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造型黏土主要由面粉或高分子粘性材料、香精、食用油、颜料或染料、水、盐、保湿剂、防腐剂等按比例混合搅拌制成。由于制造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不高,造型黏土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企业质量管理比较薄弱。造型黏土产品可在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保持不变质;揉捏过的黏土,只要不脱水,数月内仍可不变质,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这些防腐剂若添加过量,孩子长期接触或误食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关于造型黏土造成儿童皮肤过敏、皮炎伤害事件屡见报道,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网站报道:“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因为玩彩泥而出现手部皮肤发痒、过敏的情况”。 目前,EN 71-9:2007《玩具安全—第9部分有机化合物限值要求》规定了以不同暴露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 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产品通用件的管理办法及图号编制方法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文件名称:产品通用件的管理办法及图号编制方法 文件编号:QB/XB TM TY018-2011 生效日期:2011-09-10 版本号:2011版 受控正本受控副本 编制:向品辉 审核:罗文胡有意 批准:陈光华 保密等级:内部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XB TM TY018-2011 产品通用件的管理办法及图号编制方法 Management means and drawing numbering method of common part 2011-09-10实施2011-06-20发布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适应公司日益发展的需要,以及提升公司标准化管理水平,便于通用件在产品上的应用和控制,以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率,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公司技术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涵盖了通用件的图号编制方法、通用件的构成条件和方法、通用件的选用要求和原则、通用件的管理、通用件的更改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综合性的技术管理的标准。 本标准由研发中心标准化科提出。 本标准由研发中心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新宝电器产品研发中心标准化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品辉、罗文、胡有意、陈光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部产品通用零部件(以下简称通用件)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 及ProE图样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通用件图样和文件)的管理办法及通用件图号的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产品通用件图样和文件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JB/T 5054.8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管理办法 3 定义 3.1 通用件 通用件是在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3.2 借用件 借用件是在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 3.3 外购件 外购件是本企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中采购其他企业的产品。 3.4 标准件 标准件是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予标准代号的零部件。 4 通用件的管理原则 4.1通用件的图号编制方法 4.1.1 通用件图纸编号由“产品类别代号”,“通用件代号”,“通用件分类顺序码”,“同类通用件顺序号”、“零、部件分类码”五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形式如下: 零、部件分类码(2位) 同类通用件的顺序号(2位) 通用件分类码(3位) 通用件代号(T) 产品类别代号(2位)

标准编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 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标准制定流程

1、总述 从技术角度划分,参照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预阶段 ?立项阶段 ?起草阶段 ?征求意见 ?审查阶段 ?报批阶段 ?出版阶段 ?复审阶段 ?废止阶段 2、阶段概述 1)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为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TC提交的提案进行审批的过程。 主要工作是对项目建议进行审查、征求意见(公示、质疑)与批准。 2) 起草阶段: 项目启动后直接进入起草阶段,参编单位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就有关内容要达成一致,不能产生分歧。 草稿需要参编单位共同修改后提交标委会,标委会从形式到内容提前征询某些专家的意见,修改几轮后成为征求意见稿。 3) 征求意见阶段: 编制组提交征求意见稿后,经分离膜标委会审核后,按照《国家标准修制定工作程序》正式书面征求意见(一般为20位专家和委员)。一个月后意见返回。编制组汇总征询意见,并与专家就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后,进行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修改,形成会审稿。 如果编制组对征求意见稿准备不充分或者专家意见较多或分歧较大,修改后,第二次征集意见。 4) 审查阶段: 编制组提交送审稿后,分离膜标委会秘书处组织函审或者会审(一般为会审),而且3-4个标准一起会审,所以要严格遵照约定时间完成。会审结束后,编写组按照会审组意见进行标准文本的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 会审不通过,从征求意见稿重新开始。 5) 报批阶段: 必须在会审审查阶段之后进行。按照《国家标准修制定工作程序》规定进行报批,等待发布实施。 3、分阶段详解 1)预阶段和立项阶段 企业需做的事:⑴向企业发送征求标准的通知 ⑵企业填写标准项目制修订表 通过标委会审核后提交:标准草稿、预研报告、项目建议书、是否涉及专 利等信息。若未通过标委会审核则继续修改后重新提交。 要求:标委会根据本年度的标准规划、标准协调性来初审,技术委员会专家投票、函审或者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表五):

符号 分类指标用下列符号表示: Vr——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Hr——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GR·I(简记G)————烟煤的粘结指数;Y——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毫米(mm);b——烟煤的奥亚膨胀度,%; PM——煤样的透光率,%;

煤炭分级与分类常识 一、煤炭分级 按目前国家标准,以灰分作为划分煤炭级别的标准,灰分小于12 . 5 %的煤炭,称为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在12 . 51 %一1 6 %的煤炭,称为其它用精煤。动力用煤通称动力煤.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以A =5 . 01 %一5 %为一级精煤,以0 . 5 %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共分十五级,为二级精煤:其它用炼焦精煤,以A=12 . 51 %-13 为一级其它精煤,以0 .5 %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共分七级,如A=13.01 %一14 % 为二级其它精煤,等等.动力煤分级以如A = 4 . 01 %一5 %为一级动力煤,以 1%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至A = 40 % ,共分三十六级,如混煤A =20 %一21 % ,为十七级动力煤,等等。二、煤炭分类及代号主要分类标准依据为可燃基挥发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煤炭共分14 个品种: 1、无烟煤(WY) 尤烟煤挥发分产率低,固定碳含量高,密度大(密度最高可达1 . 90g / cm3 ) ,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对这类煤又分为: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 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 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北京、晋城、阳泉三矿区的无烟煤分别为01 号、02 号、 03 号无烟煤。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合成氨的造气原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目前我国攻克白煤炼焦技术难关,年产120 万t 的无烟煤炼焦项目已在山西高平开工。 2、贫煤(PM ) 贫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主要是用为发电燃料,也可民用和工业锅炉的配煤。山东淄博矿区有典型的贫煤。

工程制图标准及文件编制细则

工程制图标准及文件编制细则

目录 1 编制原则及依据 (1) 2 工程制图标准 (2) 2.1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 (2) 2.2比例 (2) 2.3图线 (2) 2.4字体和书写要求 (2) 2.5方向针 (3) 2.6坐标网 (3) 2.7标高 (3) 2.8尺寸标注 (4) 2.9管道、设备和建(构)筑物编号及标注 (4) 2.10画法说明 (4) 3 设计文表部分的编制规定 (5) 3.1一般规定 (5) 4 设计文件编号系统 (5) 4.1工程项目编号 (5) 4.2设计文件编号 (5) 4.3文件目录 (6) 4.4CADD号 (7) 5 工程电子文档交换 (8) 6 附件 (8)

1 编制原则及依据 1.0.1 为了适应宏达公司对工程制图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统一公司制图格式,编制此细则。 1.0.2 本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0003-2003《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以及SY/T 0009-2004《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编制而成。 1.0.3 本细则适用石油天然气的集输、储运、城镇燃气等工程的总体规划图、设计图、竣工图、标准图编制。工程设计的其他配套专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参照此细则执行。 1.0.4 本细则未涉及的设计规范部分,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相关规范执行。 1.0.5 本细则于2009年04月01日起实施。

2 工程制图标准 2.1 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 2.1.1图纸图幅应严格遵照表2.1.1中规定的基本幅面。 表2.1.1 图纸基本幅面尺寸 mm 2.1.3图纸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表2.1.3 图纸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mm 2.2 比例 制图比例的选用应符SY/T 0003-2003规定。 2.3 图线 2.3.1图线的宽度分为粗、中粗、细三种,三种线的宽度比率为4:2:1。2.3.2制图时的图线宽度应符合表2.3.2的规定 表2.3.2 图线宽度mm 2.4.1汉字应采用GB/T13362.5中规定的长仿宋矢量汉字,并采用国家正式发布实施的简化汉字。

标准编制说明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上海松江县金星化工厂参加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 1 产品性质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重质氧化镁性质:白色或米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镁复盐。在热水中能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镁。重质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拌和,易

申报和制定国家标准规定的一般程序

申报和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 一般程序 一、如何申报 (一)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 ?1.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 2.符合国家标准的立项范围和指导原则; 3.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 4.政府急需,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 5.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 6.同现行国家标准没有交叉; 7.属于申报单位的业务范围; 8.提交国家标准草案; 9.完成期限不超过三年。 (二)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来源 ?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企业集团、各技术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的要求,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2、向社会征集 (三)向社会征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做法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

?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立项条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 ?但是,有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属组织或个人的立项申请,还须经所在单位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查推荐。 (四)项目提案上报 ?报: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或直接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 ?报:标准项目建议书 ?标准草案 标准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 ?(二)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完成时限; ?(五)其他有关情况。 ?《项目建议书》必须使用指定的统一格式的电子模板制作,请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标准制定工作站栏目中的常用工具中下载《项

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固态甜味剂》标准编制说明 1、任务由来及说明 据有效数据显示, 2009 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 9.7%,糖尿病前期为 15.5%,预计今年 我国糖尿病患者将接近 1 亿人。又因为糖摄入过多引起的肥胖的例子举不胜举。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开始对糖渐渐说不,并且处于一种爱很纠结的状态 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放弃传统的蔗糖来烹饪食品,从而选择低 GI 的蔗糖替代品,比如 木糖醇之类的甜味剂。上棠公司“玉棠”品牌都属蔗糖系列产品, 在这个健康理念为主导的时代,纯蔗糖产品将限制公司“玉棠”品牌的未来发展,新品的开发 迫在眉睫。 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我市固态甜味剂生产企业较多,大多以生产食品添加剂为主。米粉、米线作 为深受重庆地区老百姓喜爱的主食之一,具有“消耗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 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老白姓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米粉、米线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这不利于政府的管理,企业的发展,全行业的规范。为了规范 企业的生产,提高重庆市米粉、米线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 监督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故制定米粉、米线的地方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3、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07 年 3 月开始,由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具体承担。 本标准制定严格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 :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 从接到标准的编制任务开始,参加编写的人员就开始收集国内有关米粉、米线的资料,随后召集了重庆市部分米粉、米线生产企业的代表共同讨论,获取了关于米粉、米线类的产品从 原料选取到生产加工的整套资料,并在认真听取了生产企业对米线、米粉的地方标准的建议后,结合 GB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的国家 标准确定了本标准中需要检 测的各项指标。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全文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 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图编制和出版管理,规范地图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开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出版活动以及相关的地图市场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有关用语的含义如下: “普通地图”,是指综合反映地表物体、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一般特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居民点、行政区划、交通线和各种境界线等要素的地图。 “专题地图”,是指表示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要素的地图。 “地图编制活动”,是指编辑和制作地图的活动。 “地图出版活动”,是指地图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等活动。 第四条省测绘局依法管理全省地图编制工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本部门专题地图的编制工作。 省新闻出版局商省测绘局管理全省地图出版工作。 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地图广告管理。 第五条编制普通地图,或者编制专题地图需要直接进行测绘的,必须取得相应的测绘资格。 第六条在地图上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中国历史疆界、世界各国国界的,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在地图上绘制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必须按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绘制。 在地图上绘制本省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绘制。 第七条编制地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最新地图资料作为编制基础;

(二)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 (三)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内容; (四)遵守技术规范,保证制图质量。 第八条普通地图由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专题地图由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相应地图出版资格的出版社出版;其他出版社一律不得出版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第九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地图,在出版前应当报省测绘局审核。 未出版的绘有国界线或者浙江省省界线的地图需要公开展示的(包括在影视画面、图书、报刊、广告中使用的),应当经省测绘局审核。 按规定应当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地图和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的专题地图,由省测绘局初审后转报。 非公开出版的地图,不得公开发行、销售;未经批准,不得公开展示。 第十条公开出版的地图由出版社送审。公开展示的地图由展示单位送审。 送审地图时,送审单位应当向省测绘局提交有关资格证明文件并报送下列材料: (一)地图审核申请书; (二)试制样图一式两份(彩色地图报送彩色打样图,单色地图报送原稿复印件); (三)编制试制样图所使用的底图资料说明和资料所有权单位同意使用其资料的证明。 送审电子地图,应当同时报送地图审核申请书、编图资料来源说明、软盘(或光盘),以及与软盘(或光盘)内容所表现的主要地理要素相同的纸质地图。 第十一条省测绘局应当自收到全部送审材料之日起30日内,将审核决定通知送审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同意出版或者展示。 第十二条经审核同意出版的地图,在发行前,送审单位应当将样本一式两份报省测绘局备案。 第十三条公开出版的地图应当在地图上注明下列内容:

中国的煤炭分类

煤炭分类 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等几种煤炭。 褐煤 多为块状,呈黑褐色,光泽暗,质地疏松;含挥发分40%左右,燃点低,容易着火,燃烧时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烟;含碳量与发热量较低(因产地煤级不同,发热量差异很大),燃烧时间短,需经常加煤。 烟煤 一般为粒状、小块状,也有粉状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泽,质地细致,含挥发分30%以上,燃点不太高,较易点燃;含碳量与发热量较高,燃烧时上火快,火焰长,有大量黑烟,燃烧时间较长;大多数烟煤有粘性,燃烧时易结渣。 无烟煤 有粉状和小块状两种,呈黑色有金属光泽而发亮。杂质少,质地紧密,固定碳含量高,可达80%以上;挥发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点高,不易着火;但发热量高,刚燃烧时上火慢,火上来后比较大,火力强,火焰短,冒烟少,燃烧时间长,粘

结性弱,燃烧时不易结渣。应掺入适量煤土烧用,以减轻火力强度。 1986年1月,国家标准局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奥亚膨胀度b、煤样透光性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等6项分类指标,将煤分为14类。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煤种划分方法有: 1.煤的成因分类: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积环境分类,称为煤的成因分类。 2.煤的科学分类:煤的元素组成等基本性质分类,称为科学分类。 3.煤的实用分类:煤的实用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按煤的工艺性质和用途分类,称为实用分类。中国煤分类和各主要工业国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广州科雷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0-5-06 发布 2010-5-06 实施

文件编号:KL/WQ-YF-001版号:A 前言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为非等效采用。 本办法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所规定的原则编写。 本办法的附录是相关表格。 本办法由袁誉湘、张军波、祁志宾、吴婉媚起草。 本办法为首次发布。

文件编号:KL/WQ-YF-001 版号:A 图纸图号编制及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 图和设计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468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 分类编码导则 3. 基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采用下列字符: ———0~9 阿拉伯数字 ———A ~Z 拉丁字母(O 、I 除外) . 实心圆点 3.2 编号原则 A)选用公司涉猎或成熟的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B )采用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C)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示一个分类对象。 4. 一般要求 4.1 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4.1.1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1.2 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1.3 同一CAD 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 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1.4 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 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1.5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4.2 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含有分类编号和隶属编号两要素。 5. 分类编号 5.1 基本要素 1 公司代号 L K 1:产品分类序号 5.2部分分类编号及说明 分类代号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0 定义 防雷箱 防雷分线柜 大通流防雷模块 标准防雷模块 信号类(含铁路信号) 天馈类 接地类 接闪器 辅助功能 其他 防雷箱:防水、非防水、防雷盒。 防雷分线柜:铁路分线柜、其他金属骨架的柜体。

《道路用钢渣》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道路用钢渣》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道路用钢渣》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前言 钢渣是钢铁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约为钢产量的10%~12%。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逐年递增,钢渣产生量也日益增多。据统计,2008年我国钢产量为50091.5万吨,排放的钢渣已超过5000万吨。堆积如山的钢渣占用土地,污染环境。钢渣用途广泛,可用作烧结矿原料,沥青混凝土、基层等道路工程建设集料,软弱地基回填和配重混凝土等,钢渣砖、钢渣砌块等建材制品骨料,水泥厂配烧作生料、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农田硅钙镁磷肥料等,但由于种种原因,除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有可能实现钢渣的大宗利用外,其它用途未能消耗大量钢渣。道路建设中的路基填料、基层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均需要大量集料,完全可消纳大量钢渣。以高速公路基层建设为例,基层厚度一般为56cm、宽为24m,则每公里需基层材料约3万吨,每生产1m3路面基层材料需消耗2吨左右的天然土石料和80~160kg的水泥或石灰。这些土石料和胶凝材料原料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会对山体植被和农田造成破坏。钢渣作为一种优良的路用材料,其优点已被国内外所证实,因此,扩大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提高钢渣的应用水平,是提高我国钢渣综合利用率的当务之急。 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7年国家标准计划中列入了《道路用钢渣》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20077226-T-605,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制定。 课题组接到该标准制定任务后,通过对钢铁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校在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调研,并查阅了近期国内外钢渣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相关标准和文献,起草了《道路用钢渣》的征求意见稿。 现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1 适用范围 标准中规定了钢渣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三种用途:沥青路面用粗集料、道路基层以及路基用钢渣。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什么区别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什么区别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行标是行标,国标是国标,不一样的。 按照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国家标准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现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

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地方辖区范围内适用。 (4)企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在该企业内部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