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合同法教案教学文案

第八章合同法教案教学文案

第一章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第二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烟、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关系,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2、合同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行为

1、合同是一种民事行为。

2、合同的目的及内容是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合同法》调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内涵是财产关系而不包括身份关系。

(二)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是当事人意思一致的表示

1、合同的成立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且该意思表示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3、各方当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应当是一致的,即当事人之间具备了“合意”。

(三)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合同本身与具有相对性

1、合同关系原则上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定约主体之间。例外,第三人不破租赁。

2、合同内容具有相对性。例外,代位权、撤销权。

3、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三、合同的种类:

(一)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单务合同不能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1)注意义务;(2)主体要求;(3)行使撤销权条件不同。

(三)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15种有名合同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合同生效时间不同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1、概念。

2、划分意义:成立或生效要件不同。

(六)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

(七)单边合同与双边合同

1、概念。

2、区别

四、合同法的概念特征:

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合同法指合同法。

广义的合同法则除法外,还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中关于合同的规范。

特征:1、合同法是调整动态财产关系的法律。

2、合同法是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的法律。

3、合同法在其规范上,更强调其任意性,而不是强制性。

五、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合同法始终,在立法、司法与当事人合同活动中的均应遵守的体现其宗旨的那些原则:

(一)平等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人格平等。

2、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3、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当事人自愿订立合同原则:

1、缔约合同的自愿和自由。

2、选择缔的相对人的自愿和自由。

3、决定合同内容的自愿和自由

4、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愿和自由。

5、选择合同方式的自愿和自由。

实现这一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实现合同自愿(自由)原则,并不排除国家对合同的适当限制。(1)国家计划;(2)法律法规限制。

2、格式条款合同对合同缔结的限制。

3、实行合同自愿(自由)原则,不得违反法律。

(三)公平原则:

1、合同的形式公平:指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2、合同的实质公闰:就是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必须对等。

实践中适用此原则,要做到: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得强迫他方当事人接受;

2、合同成立后,双方均受合同约束,任何一方当事人不享有特权;

3、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4、合同的任何一方没有处罚或者惩罚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自力救济仅限于违约的后果。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信原是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又是债法、合同法的原则,它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的时候,应当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其权利,履行其义务,不得有欺诈行为,并以此为标准,维持当示人之间的利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诚信原是的功能:(1)确定行为规则;(2)平衡利益冲突;(3)解释法律和合同。

(五)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六)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原则。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订立的概念与形式

(一)合同的订立:广义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设立,变更或者终止相互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并促成合意的民事行为。狭义上:仅指当事人之间设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行为。

(二)、合同的订立主体

合同的订立主体:

合同的订立主体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1、自然人: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包括公民个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原来个人不能成为涉外合同主体。

自然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完全精神病人)不具有订立合同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间歇性精神病人)签订的合同,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方为有效,其自身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或者纯获利益的合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自行订立合同。

2、法人: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外国法人对法人订立合同的要求,必须在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范围之内。

3、其他组织:包括独资企业、合伙组织、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也要求有民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就是合同当事人实现合意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法定形式:法律要求的形式

约定形式: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自行约定的形式。

又可分为:

1、书面形式:当事人采用书面文字表述方式确定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记载内容的形式。自双方签订盖章时生效,是标准、通常形式。

2、口头形式:指当事人用口头语言为意思表示,通过对话方式确定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电话和交谈形式。

特点:简化手续、方便、效率、但不易取证分清是非。

3、其他形式:主要指默认、行为形式。

三、合同订立的一般条款

四合同订立的方式

(一)、要约的概念、特征:

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直接缔约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的意思表示。

1、要约是特定人向特定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2、要约是以直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3、要约应明确完整地提出合同的主要条款。

4、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二)、要约的构成要件:

《合同法》第14条,要约应符合以下条件: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三)、要约的形式。

1、口头要约和书面要约。

2、特殊要约:悬赏广告、招标投标、拍卖、商品标价陈利。

3、反要约: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后,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了实质性变更,并将其意思表示回复给要约人,则受要约人这一答复不属于承诺,属于新要约。即反要约。或新要约。

4、交叉要约。

(四)、要约邀请

1、概念: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范围:商品广告,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等。

3、要约邀请与要约的区别:

(1)要约邀请的直接目的是诱使他人向行为人发出要约,要约则是期待成立合同。

(2)要约邀请的内容仅仅是订立合同的建议。要约则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

(3)要约邀请是向不特定的相对人发出的。要约则一般是向特定人发出的。

(4)要约邀请反映的是合同订立的前期准备活动,尚未进入实质缔约阶段。

(五)、要约的效力:

1、要约开始生效时间: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数据电文进入特定系统时生效。

2、要约的有效期限:多长时间有效。一般应约定,无约定则为合理时间。

3、要约的法律效力:

(1)对要约人的拘束力

(2)对受约人拘束力:承诺权。

(六)、要约的撤回:

1、概念: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前有权取消要约。

2、要求: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七)、要约的撤销:

1、概念:指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承诺前,要约人可以依法将要约予以取消。

2、要求: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不得随意撤消!

3、限制:有下列情况形的,不得撤销:

《合同法》第19条:(1)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八)、要约的失效:

1、受要约人拒绝要约。

2、要约人撤销要约。

3、要约的承诺期限届满。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二承诺

(一)、承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1、概念: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合理期限内作出。

(3)承诺必须是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

核心:完全同意要约(合同)的一般条款。即不得对实质性条款变更,否则构成新要的。非实质性条款可以变更。

(二)、承诺的方式:

明示、沉默、行为等三种方式;口头、书面、其他。

《合同法》: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可认通过行为作出的承诺除外。

(三)、承诺的期限:

应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作出,并在此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以对话方式的可以即时承诺。

(四)、承诺的效力。

(一)生效时间:

1、承诺到达时,承诺生效。

2、以数据电文承诺的进入指定系统时生效。

(二)效力:合同成立,双方成为合同当事人,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开始履行,违约要承担法律责任。

(五)、承诺的撤回:

1、概念:承诺人在承诺生效前有权取消承诺。

2、要求:撤销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生效之前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

(六)、承诺迟延

1、概念:又称迟到的承诺,指受要约人超过要约人所要求的承诺期限所发出的承诺。

2、后果: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认外,为新要约。

但是,按通常情形所到达,但因其他原因未到达而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承诺过期无效外,该承诺有效。

五、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一)成立时间:合同法规定合同成立的情形:

1、双方签字盖章。最后一方签字盖章。

2、签确认书。

3、未采取书面形式,一方已履行对方接受的。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

(三)、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结束,当事人经过协商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的意见。

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的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

(四) 缔约过失责任

1、表现形式:《合同法》第42条:(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第43条:侵犯商业秘密。

3、法律责任:

(1)赔偿损失:缔约费用、准备履行合同所支出费用、恢复原状需要费用,上述损失的利息,因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机会造成的损失。

(2)返还财产:先期给付的财产,合同不成立后返还财产。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

合同效力:是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合同生效:合同成立后合同对当事人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二无效合同

(一)、无效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指因严重欠缺合同有效要件而不能发生法律的约束力,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合同。

2、特征:

(1)违法性。无效合同产生的原因各异、种类很多,但共性是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款的强制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都具有违法性的特征。因此,无效合同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当事人没有法律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的束力。

(2)自始无效。无效合同从订立之时就不具有法律的束力,即自始无效,因此无效合同不具有可最行性,一旦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已经履行的,应当通过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措施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3)绝对无效。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不受法律保护和承认,并且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的束力,当事人也不能通过承认其效力而使无效合同变为有效合同。因此,无效合同的无效是绝对的。

(二)、无效合同的种类:

《合同法》第52条款定了五种情况:

1、一方认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是指以给予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相要挟,例如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

欺诈、胁迫的共同之处在于相对方不能作出真实的意思表示。在国外的相关法律中,多数将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归为可撤销的合同。我国合同法没有照搬国外的规定,以是否损害国家利益为标准,区分为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恶意是相对于善意而言的,是指当事人明知或者应知其所订立的合同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损害,而仍然故意为之。串通是指不是当事人一方,而是当事人双方故怀有损害国家、集体或当事人利益的恶意,即当事人双方有损害国家、集体或者当事人利益的共同目的。从行为上表现为当事人之间就订立和履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时相互配合。具有明显的违法性,属于无效合同。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这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是一种形式上合法但内容违法的合同。例如,为逃避债务借买卖合同的形式转移财产,假联营真借贷等。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因对合同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订立的,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不一致的合同,构成要件:

(1)当事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当事人可能因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交易能力或经验,对合同的内容发生错误认识,从而作出意思表示。

(2)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重大的。所谓“重大”必须是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误解,这种误解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可能使发生误解的一方不能达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一般的误解并不能导致合同的变更或者撤销。

(3)误解是由行为人自己的过失构成的,而非受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亦非自己的故意行为。

(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者合同的条件存在因果关系。

表现形式:

(1)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将买卖合同理解为赠与合同

(2)对标的物的误解,如将本应是此标的物误解为彼标的物。

(3)对价款的物解,如对价款的计算单位、币种、单价等发生误解。

(4)对当事人的误解,如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误解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5)由传话人错误传达而造成的误解,如邮电局将电报的内容译错而依此订立合同等。

(二)合同在订立时就显失公平的。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当事人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而对对方有利的合同。条件:

(1)须为有偿合同。

(2)须合同的内容明显背离公平原则。

(3)受有不公平利益的一方具有利用对方轻率、无经验等与对方订立显失公平合同的故意,其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

(4)显失公平的状态是在合同订立时即已出现,不同于正常的商业风险。

(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以将来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而与之订立的合同

(四)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难的情形,强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接受不利条件的情况下与之订立的合同。条件:

①受害方处于危难境地。

②一方当事人明知对方处于危难而故意利用这一事实迫使对方接受不利的条件。

③危难方迫于危难,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之订立合同

④合同的内容对危难方明显不利。

四、效力未定合同

(一)、概念、特征

效力未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或立,但因并不完全符合有关合同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需经有权人追认才能生效的合同。

特征:1、合同虽已成立,但合同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既非有效,亦非无效。

2、合同效力的确定,取决于追认权人的追认。

3、因追认人的承认而发生合同生效,或因追认人的拒绝而发生合同无效和,均自合同订立时起有效或无效。

(二)、效力未定合同的种类及处理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和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及纯获利益的合同外,事先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为有效合同,事先设有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但事后被法定代理人追认的,为有效合同。事先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当且后也没有被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不生效。

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认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被迫认之前,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追认之后,善意相对人不再享有撤销权。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但表见代理除外。

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是指不具有代理权的行为人认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

(三)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是指非财产所有人在无法律明确规定,也未经财产所有权人的授权,而与相对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特征:1、订立合同的处分人无处分权。

2、财产处分人无处分权,是影响此类合同效力的因素。

3、无纠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在权利人追认或合同订立后处分人取得处分权前,合同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五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

无效合同溯及既往,从成立时就无效。

(一)、返还财产。

因无效合同和被撤销合同取得的财产,能够返还并且有必要返还的,应当予

以返还。

(二)、折价补偿。不能迫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三)、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故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迫还集体,第三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归国家所有;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将因此取得的财产返还集体第三人。

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是指合同义务人全面适当地完成其合同义务,使合同权利人的权利得到完全的实现。

二、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

(一)《合同法》第61条和62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然不能确定的,则按照以下规定履行: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所履行,交付不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付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二)、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合同的履行规则:

《合同法》第63条: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查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三)、合同履行涉及到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的规则:

《合同法》第64、65条作了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视同债务人对债权人违约,应当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视同债务人违约,应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四)、实际履行规则:

实际履行规则要求,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双方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的标的来完成各自承担的合同义务,不能用其他标的来代替履行,一方违约时,也不能以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赔偿换失来代替,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只要继续履行具有可能性,应继续履行。

三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特征:

1、同时履行抗辩权存在于双务合同中。

2、双主存在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

(二)适用条件:

1、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使双方互负债务。

2、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约定先后的履行顺序。

3、一方当队没有履行债务或者虽然履行债务但不符合合同约定,另一方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4、须双方当事人对待给付是可能的。

(二)、后履行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依照合同或法律的规定,有先后履行的顺序的,应当先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构成要件:1、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2、双方当事人的债务依法或依约定存在着履行的先后顺序。3、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没有履行或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

(三)、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订立之后,依此合同具有先给付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显著减少,有可能不能保证对待给付时,在对方当事人没有提出有效的担保之前,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构成要件:

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负有后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因故使履行能力降低,并可能导致履行不能。

3、负有后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未提供有效的担保。

当事人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有效的担保之后,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必须依合同约定履行。当事人在合理的期限之内未能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有效担保的,先

给付义务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四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

1概念: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2构成要件:

1)、债务人享有对第三人的合法债权。

2)、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

3)、债务人对权利的怠于行使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实现。

3代位权的行使。

1)、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

2)、向法院起诉来行使。

3)、以债权人的债权范围为限。

4)、有数个债权人的,按比例受偿,不享有优先受偿权。

4效力

1、对债务人的效力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后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并直接限制债务人对权利的自由处分权。一旦第三人履行,债务人拒绝受领时,代位权人可以代位受领,以保全债权。

2、对负有给付义务的第三人的效力。

第三人针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各种抗辩权,均可以针对代位权人而行使。

3、对债权人的效力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得超出其权利范围,因行使代位权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

1概念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损害债权的行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2表现形态

1)、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造成债权人的损害。(无偿行为)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益人知道该情形的,造成债权人的损害。(有偿行为)

3构成要件

通说认为,对债务人的有偿行为的撤销应以恶意为条件;债务人的无偿行为,一般情况下只需具备客观条件即可撤销;特别情况下,即当债务人的无偿行为系为公序良俗利益所为时,既使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债权人仍不得行使撤销权。

1)、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

2)、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已经或将要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

3)、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主观上是恶意的。

4撤销权的行使

1)、债权人以自己名义行使。

2)、通过诉讼的方式行使。

3)、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4)、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5效力

1)、债务人的行为被依法撤销后,自始无效。

2)、债权人有义务将行使撤销权收取的财产或利益反还给债务人,作为债权人的共同财产担保,因此所支出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一、合同变更

(一)合同变更,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在原合同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修改或者补充原合同的某些内容。

(二)、合同变更的法律特征:

1、以原合同为基础。

2、对原合同内容作些修改。

3、双方应协商一致。

(三)、合同变更的要件

(四)、合同的变更的效力

(1)变更后的合同代替了原合同。

(2)当事人应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否则就构成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3)赔偿损失,因变更会造成损失的,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损失。

二合同的转让

(一)、概念、特征

合同的转让是指在不变更合同内容,即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的前提下,合同当事人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或者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由受让方承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1、合同的转让并不改变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

2、合同的转让导致合同主体的变化,即第三人代替原合同一方当事人而成为合同当事人。

(二)、合同权利的转让

(一)概念、特征

合同权利的转让,指不改变合同的内容,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享有。

1、债权转移给第三人。

2、第三人成为债权人。

3、转让的对象是合同的债权。

4、权利的转让既可以是全部的转让,也可以是部分的转让。

(二)转让的条件

1、须有有效存在的合同债权。

2、债权人须有处分能力。

3、转让的合同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三)转让的程序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转让无效。

原《民法通则》规定:“同意”,不再适用。

(四)债权转让的效力

1、内部效力:

(1)合同权利转让后,原合同债权人全部或者部分脱离合同关系。

(2)合同权利转让后,从属于该权利的从权利也随之转移给受让人。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但人身权利除外,如名誉、人格、署名权等。

(3)转让人对转让的权利负有瑕疵担保责任。

(4)转让人应将合同权利的证明文件全部转交给受让人。

2、外部效力:

(1)转让人丧失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不得再向债务人主张执行债务。

(2)受让人成为新债权人,债务人应向受让人履行债务。

(3)债务人对受让人享有相应的抗辩权,抵销权。

(三)、合同义务的转移(转让)

(一)概念、特征。

合同义务的转移,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情形下,债务人在取得债权人同意后,将合同义务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负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特征:

1、合同义务转移时,合同内容保持不变,只是义务和履行主体改变而已。

2、合同义务的转移是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并经债权人同意而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有别于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

(二)合同义务转移的要件

1、须存在有效债务

2、债务人须有处分能力。

3、合同义务具有可转移性。

4、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

如需登记、审批,还应办理相关手续。

(三)合同义务转移的法律效力

1、新的受让人成为合同债务主体,原债务人免于合同义务。

2、从债务转归新债务人。

3、抗辩权转归新债务人。

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

(一)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一定的事由产生或出现而使合同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

实质:合同关系消灭。

(二)、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

1、债务已按照约定全部履行;

2、合同解除;

3、抵销;

4、提存;

5、免除;

6、混同;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

(三)、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的效力。

1、有些从合同的权利义务一并终止。因“履行”的从义务终止,如抵押,因“破产”、“解除”,从义务不终止。

2、合同当事人须承担后合同义务,如通知、协助、保密等。

二合同解除

(一)、概念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没有履行完毕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当事人的合意行为或依据法律规定的单方行为,终止合同效力的行为。

(二)、种类

(一)协议解除:因市场、合同的条件而发生变化,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

(二)诉讼或仲裁判除。

(三)法定单方解除。

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法定解除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法定单方解除权的行使

1、有约定期限的,在约定期限内行使。没有约定期限的,在合理期限内行使。

2、行使解除权的一方应将解除合同的意思通知对方。

3、通知形式以规定或约定形式进行,没有规定或约定形式的,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三)、合同解除的效力

1、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或者未完全履行的,终止履行。

2、恢复原状,返还财产。

3、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

4、赔偿损失。

三、债务相互抵销

抵销是指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时,依法各以自己的债权充抵各自所负的债务,从而使各自的债务在对等额内消灭。

条件:

1、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

2、互负债权债务的标的物是同一种类、同一品质。

合意抵销:非到期的、非同种类、非同一品质的债务,也可抵销。

3、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4、不存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不得抵销的情形。欠债沦为奴仆不允许。

四、提存

(一)概念

提存是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致使债务人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交给有关机关或有关单位以此消灭合同权利义务的一种制度。

(二)原因

1、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明确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提存当事人及机关

债务人、债权人、担存机关(公证机关和银行等)

(四)提存的通知

标的物担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五)提存的风险、费用、孳息

1、意外毁损灭失,因债务人已视为交付,故风险由债权人承担。

2、提存的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3、提存物的慈息归属于债权人。

(六)提存物的领取

1、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

2、债权人未履行义务或提供担保,经债务人申请,担存机关可以拒绝债权人领取。

3、债权人领取担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担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七)提存的效力

自提存之日起,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合同关系消灭,合同终止。

四、债务的免除

应尽量采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五、混同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合同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终止。如债权是他人质权的标的若终止会损害质权人的利益。

第七章违约责任

第一节概述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

违约责任,又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一)、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由法律或合同规定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

(一)特征:1、惩罚性。2、赔偿性。

(二)种类:1、法定违约金。(1)法定固定违约金。(2)法定浮动违约金。

2、约定违约金。

(三)违约金的增减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认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二)、定金

(一)概念、特征:

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替人物。

特征:金钱性、预付性、担保性、从属性和实践性。

(二)定金的数额:

《担保法》: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三)定金罚则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四)定金与违约金选用。

合同中既约定有违约金,又约定有定金的,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并用。

(三)、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补偿货币。

(一)适用条件:

1、确有实际损失。

2、有违约行为。

3、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定金或违约金没有约定或二者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

(二)赔偿损失的范围

赔偿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1、直接损失:违约直接造成财产的减少。

2、间接损失:可得利益损失,因违约行为使对方失去实际上可获得的利益。

(1)利润损失。(2)利息损失。(3)自然孳息损失。

可预见的损失。

(四)、实际履行

又称继续履行,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时,债权人请求法院强制其按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后,能够履行的,不能免除继续履行合同的义务。

条件:1、基于对方请求。2、违约者有履行的能力。

有下列情形的,不再实际履行: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的。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的。

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的。

(五)、采取补救措施

是指违约方所采取的旨在消除违约后果的除继续履行、支付赔偿金、支付违约金或定金等方式以外的其他措施。

这些措施为: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

六、其他责任形式

包括单方解除合同、价格制裁等。

三违约责任的免除

一、不可抗力

一方发生不可抗力可免责,其义务或条件:

经济类经济法合同法

经济类经济法合同法模板 第一节合同法概论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合同又称契约或协议,是指有关当事人之间确定、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产生债的原因之一。在债的体系中,合同属于约定之债,称合同之债。 2债的种类 1)合同之债 2)侵权行为之债 3)不当得利之债 4)无因管理之债 3、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识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4. 合同的类型 根据《合同法》,合同类型主要包括: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赠与合同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 行纪合同 委托合同 居间合同 理论上的分类: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诺成 合同与实践合同;有名合同 与无名合同;主合同与从合 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 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等 等。 甲、乙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甲将房屋无偿提供给乙居住,乙则无偿教甲的女儿学钢琴属于什么合同5、合同的内容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含义及条件 1、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人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的状态。合同的订立描述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结合体。 合同订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合同有效的区别。 经批准或登记生效的合同类型 1. )针对市场准入资格的批准: 房地产销售、证券/期货经纪业务 2. )针对交易行为:国有企业转让国有资产、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 3. )关于合同登记的规定: (1)不动产担保物权的生效 (2)特殊动产的对抗效力 此处要注意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即合同成立并生效以及合同中相关权利取得的区 别。 2、合同订立的条件 (1)缔约人; (2)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形式 (1)书面合同 (2)口头合同 (3)其它形式的合同 二、要约 (一)含义 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 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二)有效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特定人是指能够为外界所客观确定的人,至于是自然人、法人或合伙企业等则在 所不问。 自动售货机是否可视为要约

合同法课程教案

《合同法》课程教案 一、课程设置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法律文秘专业立足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合同法法》课程定位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质,成为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合同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合同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概言之,教学目标有二: 一是合同法基本知识的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合同的分类、合同订立的相关规定;学习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与担保以及各种具体的有名合同,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 二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合同法是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合同法学课程主要包含合同法的原则、合同的分类、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与担保、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解除以及15中有名合同。本课程一共有29章,其中的重点章节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 其中重点难点部分主要在第三章合同的订立以及订立的程序,第五章合同的效力,认真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第六章中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使用,第七章合同的保全,第八章合同的担保,第十五章买卖合同,第十七章赠与合同。 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

劳动合同法教案

三:引导订立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关联条款: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条例第9条: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解读: 本条主要规定的是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原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国家级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法》第20条:“……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新规定在上述条款的基础上,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比如,取消了现行劳动法的“同意续延”,改为只要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龄满十年,员工即可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增加了两种新的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同时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长期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被认为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立法者试图通过这些条款架构起国内的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工制度,引导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推动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国内的“落地生根”。 一些用人单位偏差地认为只要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不能解聘。为了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一些单位采取多种方法甚至非正常手段来应对: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大量裁员;不再直接雇用劳动者,而是通过劳务派遣单位雇人,改变原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避免因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导致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只签订一次劳动合同,避免连续签订二次,导致劳动关系短期化;用人单位为加强用人管理权,制定更为严苛甚至不合理的考核管理标准,以保障自己能够有效行使管理权,对劳动者进行约束。

经济法合同法重点

合同法 1合同的概念(我国合同法的调整对象):合同,又称为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2合同的分类(实践性合同与诺诚性合同)。根据合同成立除了当事人的合意外是否需要以交付标的物为条件,可将合同分为诺诚合同和实践合同。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合同成立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时间。 ·诺诚合同(不要物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就能成立的合同。 ·实践合同(要物合同),是除了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3要约与承诺(全部规则)。 随意一 点 要约承诺 概念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的表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条件1,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结缔合同的相 对人发出 3,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 思表示的拘束 4,内同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要求内容必须是确定的和完整的。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的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等明示方式】符合要约的要求。 效力到达主义,采用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为到达时间; 否则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为到 达时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撤回可以撤回,但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是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是指受要约人在发出承诺通知以后,在承诺正式生效之前撤回其承诺。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如果承诺通知已经生效,合同已经成立,则受要约人当然不能再撤回承诺。【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合同法教学大纲

《合同法》课程指导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合同法》 二、课程类型:专业课 三、适用对象:高职高专 四、课程标准:合同法是关于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缔结和履行合同来完成的,合同关系是市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关系。《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结束了三足鼎立的合同法时代,实现了合同法律的统一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交易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学科为法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学科,通过对合同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合同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平正义的理念,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本课程主要讲授合同和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制度,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以及违约责任制度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合同实务问题。 五、总课时: 本课程共64课时,课时分配如表:

六、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合同法概述 【教学内容】 1、合同法的概念和本质 2、我国合同法的发展 3、合同法的总则和分则 4、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 1、了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调整对象 2、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难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和适用 【教学方法】 听课(含授课2与案件讨论、作业1)3学时 【重点习题】 如何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同概述与合同的订立 【教学内容】 1、合同的分类 2、合同成立概述 3、要约 4、承诺 5、格式合同 6、合同的形式 7、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教学要求】 1、了解合同的几种及其意义 2、掌握合同成立的构成条件和格式合同的特殊法律规定 【重点、难点】 重点:合同成立的构成条件 难点:格式合同的特殊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 听课(含授课5与案件讨论、作业1)6学时,模拟法庭4学时【重点习题】

合同法教案

合同法教案 主编赵旭东 责任教师胡静 合同法立法历程 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至此一部统一的合同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部法律的出台,在我国立法史上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 条文多达428条,借鉴了各国先进立法经验,在我国现有法律当中是罕见的。 合同的定义来源 大陆法系的合同定义来源与罗马法。认为合同是当事人间发生债权债务的合意。 英美法系强调的却是当事人对要约的“允诺”。 在我国古代,“契”与“约”最初是分开用的 “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释名.释书契》 “约,缠束也,从系,勺生。” --《说文》 合同法概述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第二节合同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三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合同的分类 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 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行为 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 合同法的概念 广义: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由立法机关通过严谨的立法技术创制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以合同法命名的基 本法,可以称为合同法典。 调整对象和范围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合同法只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 合同法的本质和地位 本质上是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 合同法是民法体系中的单行法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1、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第三条) 自愿原则(第四条)

经济类经济法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论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合同又称契约或协议,是指有关当事人之间确定、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 协议。合同是产生债的原因之一。在债的体系中,合同属于约定之债,称合同之债。 2 债的种类 1)合同之债 2)侵权行为之债 3)不当得利之债 4)无因管理之债 3、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识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的类型根据《合同法》,合同类型主要包括: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赠与合同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 委托合同行纪合同 居间合同 理论上的分类: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主合同与从合同;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等等。 甲、乙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甲将房屋无偿提供给乙居住,乙则无偿教甲的女儿学钢琴。属于什么合同5、合同的内容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 3 )数量; ( 4 )质量; ( 5 )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含义及条件 1、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人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的状态。合同的订立描述的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结合体。 合同订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合同有效的区别。 经批准或登记生效的合同类型 1.)针对市场准入资格的批准: 房地产销售、证券/ 期货经纪业务 2.)针对交易行为:国有企业转让国有资产、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 3.)关于合同登记的规定: (1)不动产担保物权的生效 (2)特殊动产的对抗效力此处要注意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即合同成立并生效以及合同中相关权利取得的区别。 2、合同订立的条件 (1)缔约人; ( 2 )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形式 (1)书面合同 (2)口头合同 (3)其它形式的合同 二、要约 (一)含义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二)有效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特定人是指能够为外界所客观确定的人,至于是自然人、法人或合伙企 业等则在所不问。自动售货机是否可视为要约 2、要约必须向相对人发出相对人一般为特定的人,如某一具体的自然人、公司或其他主体。在特殊情况下,要约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发出。 例如:悬赏广告。 3、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 判断: (1)甲对乙说:“我正在考虑购买你公司生产的‘考试无忧牌大脑芯片 '。” (2)甲对乙说:“我愿意购买你公司生产的‘考试无忧牌大脑芯片 '。”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的内容一般也是合同的内容,为了让受约人清楚明了以致决定是否做出承诺,因此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例如:在商业买卖中,要约一般应包括商品的名称、价格、数量以及交货或付款的时间地点等。 5、要约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如:某汽车销售商于报纸上发一广告,称“新到一批德国原产奥迪轿车,价格为40 万元人民币,见报后10天内保证有货。”1“0 天内保证有货”即为受约束的意思表示。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1、什么是要约邀请(invitation for offer)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又称为要约引诱或 邀请要约。常见的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等。 例:顾客甲在逛商店时看到一时装,上前询问销售员:“这件时装多少钱可以卖”乙即问:“你出多少钱”甲回答:“400 元,你卖不卖”乙应声回答:“至少800 元,少了不卖!” 分析:哪些是要约邀请,哪些是要约 2、区别 如果是要约,它一经对方承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则必须受其约束;如果是要约邀请,即使对方完全同意或接受该要约邀请提出的条件,那么,发出该项要约邀请的一方仍然不受其约束,除非他对此表示承诺或确认,否则合同仍然不能成立。 喜好网球和游泳的赵某从宏大公司购买某小区商品房一套,交房时发现购房时宏大公司售楼部所展示的该小区模型中的网球场和游泳池并不存在。经查,该小区设计中并无网球场和游泳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赵某有权要求退房 B赵某如要求退房,有权请求宏大公司承担缔约过错责任

合同法授课教案内容一

合同法授課教案內容(一) A.合同的分類 一、主合同與從合同。 根據合同間的主從關係,合同分為主合同與從合同。前者指不依賴他合同而獨立存在的合同。後者指以他合同的存在為存在前提的合同。 主合同與從合同的區分,主要意義在於認識二者在效力上的關聯和從合同的從屬性。即從合同不能獨立存在,而必須以主合同的有效成立和生效的前提;主合同轉讓,從合同不能獨立生存;主合同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從合同也失去效力;主合同終止,從合同也隨之終止。 二、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 根據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的分擔不同,合同分為雙務合同和單務合同。前者指合同當事人雙方相互享有權利,相互負有義務的合同。後者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只享有權利而不負擔義務,另一方只負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合同。 三、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以當事人取得權益是否須付相應代價為標準,合同分為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前者指當事人一方享有合同規定的權益,須向雙方當事人償付相應代價的合同。後者指當事人一方享有合同規定的權益,不必向對方當事人償付相應的對價的合同。 四、諾成性合同與實踐性合同。 根據合同是否可以交付標的物為生效要件,合同分為諾成性合同和實踐性合同。前者指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且生效的合同。後者指除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須以實際效付標的物才能生效的合同。 五、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根據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法律形式,合同分為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前者指須採用特殊法定形式才能成立的合同。後者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當事人也沒有特別約定需採用特殊形式的合同。 六、束己合同與涉他合同 以訂約人是否僅為設定權利義務為標準,合同可分為束己合同與涉他合同。束己合同,是指嚴格遵循合同相對性原則,當事人為自己設定並承受權利義務,第三人不能向合同當事人主張權利,當事人也不得向第三人主張權利的合同。此為合同的常態。涉他合同,是指突破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為第三人設定了權利或約定了義務的合同,包括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束己合同與涉他合同的區別,是二者的締約目的和合同的效力範圍不同。 七、有名合同和無名合同。 根據法律上有無規定一定的名稱,合同可分為有名合同和無名合同。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或者經濟生活習慣上按其類型已確定了一定名稱的合同,又稱典型合同。我國合同法中規定的合同和民法學中研究的合同都是有名合同。無名合同是指有名合同以外的、尚未統一確定一定名稱的合同。無名合同如經法律確認或在形成統一的交易習慣後,可以轉

经济法-合同法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如买卖关系、租赁关系) 2.特征:(1)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2)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3)特定权利和义务。 (4)法律效应。 二、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征 1.特征:是调整平等主体间商品交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征:(1)强调主体平等、自愿协调、等价有偿的原则。 (2)贯彻契约自由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性) (3)动态角度为当事人提供财产关系的保护。 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一指合同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平等;二是仅指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自由原则:依法享有自愿签订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缔约自由(订与不订) ·选择相对人自由(与谁签订的自由) ·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选择合同形式。 ·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自由。 (3)公平原则:利益大体平衡(不是绝对公平,而是一个指导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5)遵纪守法原则。 4.合同的分类: (1)有名与无名合同:即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2)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单务-赠予合同双务-买卖合同) (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是否需要从合同利益中支付相应代价。) (4)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实践合同:保管合同、借款合同、定金合同、借用合同。)(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是否按法律特定形式) (6)主合同与从合同:(是否可独立存在。从合同-保证合同) 第二节合同的内容及其订立 一、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1.合同的内容: 即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各项具体意思表示,具体体现为合同的各项条款。合同内容当事人依法约定。 ·合同的一般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经济法—合同法》教学设计方案

《经济法—合同法》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则的三大机制,从而知道合同法律的必要性以及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 探索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完善企业的交易机制。 教学要求:熟悉几种典型的有名合同。学会运用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具体案例。 重点与难点: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终止与违约责任、买卖合同。 教学策略:现实案例,引起兴趣,自主探索,实际应用。 (一)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的准备: 1.教师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及课外关于合同的一些拓展知识,制作好课件。 2.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3.观看经济合同案例,寻求解决途径。 4.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方面和标准,制定评价量规框架。 5.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二) 学情分析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合同及经济问题,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经济法中的合同法,同学们的知识系统还不够全面,在现实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存在疑惑,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深思,同学们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高,这就引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能够使教学更为轻松。(三)教学过程

(四)学习评价 一、课堂练习 1、在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下述哪种行为属于承诺性质? A)招标B)投标C)开标D)决标 2、甲公司向某自行车厂发出一函“我公司急需一批自行车,请来电函告 贵厂生产的自行车的最低价格”。自行车厂回电告知每辆200元,甲公司即汇款5000元,求购25辆自行车。对此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厂发出的函电构成要约 B)甲公司的汇款行为构成承诺 C)甲公司与自行车厂之间并未成立合同关系 D)甲公司与自行车厂之间的合同已成立 3、李广与甲小学达成初步协议,李广自愿向该校捐款100万元,将现有 校舍改建为楼房,资金6月底到位,并要求学校在此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准备必要的配套资金。但双方并未正式签订书面合同。6月初,学校将旧校舍拆除,并向银行贷款50万元,期限1年。后李广以生意亏本为由拒绝捐赠资金。学校诉诸法院,要求李广承担拆除校舍和贷款利息损失,李广以合同未成立而拒绝。法院应() A)依据违约责任,判令李广赔偿学校损失 B)依据侵权责任,判令李广赔偿学校损失 C)依据缔约过失责任,判令李广赔偿学校损失 D)不予受理,李广仅负道德责任,而无法律责任 二、课后讨论 (一)讨论题: 谈谈你对“欧典地板事件”的认识。(选取一到几个角度展开论述,拟定标题) 1.你如何看待儿童半价机票高于成人打折机票这一现象?

经济法第九章合同法

第九章合同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同法的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合同法是私法 B.合同法是自治法 C.合同法是主要调整财产归属及利用的财产关系 D.合同法是从动态角度为财产关系提供法律保护 2.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招标B.投标C.开标D.定标 3.甲公司于3月5日向乙企业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信函,且要求乙企业在3月12日前回复。3月8日乙企业收到该要约的信函,3月10日乙企业收到甲公司撤销该要约的传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要约撤回B.要约撤销C.要约生效D.要约失效 4.甲、乙同为儿童玩具生产商。六一节前夕,丙与甲商谈进货事宜。乙知道后向丙提出更优惠条件,并指使丁假借订货与甲接洽,报价高于丙以阻止甲与丙签约。丙经比较与乙签约,丁随即终止与甲的谈判,甲因此遭受损失。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应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B.丙应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C.丁应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乙、丙、丁无须对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5.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是()。 A.王某乘人之危以1万元自李某处购得宝马轿车一辆 B.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超越权限与善意第三人张某订立的买卖合同 C.自然人甲、乙、丙、丁各自出资10万购买轿车一辆,丙未经其他人同意以60万将该轿车转卖给戊 D.12岁的小丽将自己的铅笔以1元卖与同班的小明 6.甲是丙公司业务员,丙公司授权甲可自行决定10万元以内的交易,2010年6月1日甲自作主张以丙公司的名义向乙订购价值15万的货物。乙有理由相信甲有代理权,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根据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公司有追认权 B.乙可行使催告权 C.甲有撤销权 D.乙有权基于表见代理要求丙公司履行合同 7.甲、乙订立一份价款为10万元的图书买卖合同,约定甲先支付书款,乙2个月后交付图

合同法课程教案

合同法》课程教案 一、课程设置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法律文秘专业立足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合同法法》课程定位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质,成为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合同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合同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概言之,教学目标有二: 一是合同法基本知识的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合同 的分类、合同订立的相关规定;学习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 履行、合同的保全与担保以及各种具体的有名合同,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 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 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合同法是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合同法学课程主要包含合同法的原则、合同的分类、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与担保、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解除以及15 中有名合同。本课程一共有29 章,其中的重点章节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 其中重点难点部分主要在第三章合同的订立以及订立的程序,第五章合同的效力,认真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第六章中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使用,第七章合同的保全,第八章合同的担保,第十五章买卖合同,第十七章赠与合同。

合同法教案

《合同法》知识讲课提纲 前言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合同法》知识,说到讲课谈不上,说到法律其实相当简单,只要是上过学认识字的孩子一看便懂,上面的字都是常用的字,其语言均是通俗易懂,所以很简单,但不过初学法律的人均有这样的感慨“一看便懂,仔细一看糊里糊涂”因慢慢研究觉得深不可测,因我们均不是搞法学研究的所以讲解只不过是起个抛砖引玉作用。我只是比你们多看点法律条文,多学了几本书而已,不要认为律师在庭上多么唇枪舌剑,口若悬河、似乎对法条倒背如流,其实这些只不过是这样类似常见案件办多了,诸如故意伤害就想到刑法234条,贪污383条,违约就想到合同法114条,熟练生巧罢了,既然公司安排这次学习合同法机会,为帮助大家学习和掌握《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我想本着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认识,供同志们参考,若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合同不但是国内民事流转的主要手段,也是国际民事流转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世贸组织的加入,经济往来日趋频繁的今天,合同制度已成为任何个人、组织、公司在商品流通、经济活动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大家知道,在党的深化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以及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且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引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整各方面的社会关

系,特别强调了合同制度的作用。因而涉及国内外各类合同数量大幅度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护了良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认真贯彻合同法不行,抓经营管理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不抓合同管理不行。 近年来,在经济领域里,有一个相当突出而又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实行合同制度方面,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不少人存在着不按合同法办事,自我从事法律工作近三十年来以来初步总结这方面主要表现在:1、有法不依,草率签约。2、虽签订了合同,但合同内容不完备,漏洞百出。3、该签书面合同的却以君子协议,口头协议代之,留下后患。4、履行合同不认真,不完全,有的人在“拖欠有理,欠债有利”的思想指导下,故意拖欠债务,使“三角”比比皆是,难以解决。5、有的人甚至利用合同这个合法工具,签订虚假合同,骗取钱财,有的人签订履行合同中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进而走上犯罪道路。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其实质讲,有的是不懂得合同法律知识,有的是不严肃履行合同的具体表现。 一、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1合同也叫契约,合同一词早在2000年前即已存在,但一直未被广泛采用。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是口头合同,后来在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中,口头合同逐步向书面合同形式过渡。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合同一词的出现是在1961年、1962年在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条例中才出现,到1981年,第三届全国人在常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就形成了

合同法教案、课件设计

项目教案编写规范: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部分 一、教学任务与目标 (一)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具备。。。。。的能力,培养。。。。。。的素质。 简明表述。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可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方面选取和构建能力),可分项列举(1)能够。。。。。。。 (2)能够。。。。。。。 .。。。。。 2、知识目标 (1)了解。。。。。知识 (2)掌握。。。。。知识 。。。。。。 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 3、素质目标 (1)具备。。。。。。的素质 (2) 可从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法律意识、人文素质等方面构建和选取。 二、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关联 前导教学内容与后叙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选取与排列 1、本单元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据与法律原理 2、本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2、角色对抗法 3、分组讨论法 大家不要创设太多的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 不宜过多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 2、实训条件 3、一体化教室等 四、教学资源 (一)教材类资源 1、教材、法条与参考资料 2、视频资料 3、案例资料 4、网络资源等

5、现实生活选取的案例等 五、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或实训室、一体化教室、其他实践场所等 六、教学学时: 1课时或2课时,根据需要设定 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 整体遵循“情境导入----任务描述----任务实施----任务评估----实训巩固----拓展提高”的教学模式,实行案例教学、“波浪和螺旋”教学法、角色对抗等教学法。 合同分则的思路可参照后面 第二部分:教学实施部分 一、情境导入 能够涵盖本项目所有的教学目标。实在不能涵盖的,可用假设或在拓展迁移中讲授 二、任务描述 针对上述情境,提出任务,并对其要求加以简要说明。 (一) (二) (三) 三、任务实施 (一)任务一 1、知识准备----法律基本原理讲授 (1)法律法规依据(本任务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2)法律基本原理 法律基本原理讲授要克服单纯的原理讲授,要服从任务的解决,可灵活设计任务导向的标题,如什么是。。。。。?如何认识。。。。。?如何区分。。。。。?为什么。。。。。? 力避出现静态的知识讲授,如。。。。。。的定义,。。。。。。。特征,。。。。。。。。的权利和义务等。注意段落的划分及标题号的使用,它会人看起来更美观和直观 以下适用于所有文档: 一、(三号黑体字) (一)三号楷体字 1、三号仿宋体 (1)三号仿宋体 再需要只能用圆圈1了 表格内的字体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大小。一般可为4号或小四号,再小的就要考虑老评委的眼神了。 2、任务解决 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任务评估 教师总结归纳,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4、实训巩固(用类似案例进行实训) 5、拓展提升(与本知识与任务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其他部门法或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案例最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原则上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案例优先,拟制案例在真实案例的基础上最好,一定注意真实案例一定要注明出处或注明改制的参照案例出处)(二)任务二

经济法_第八章_合同法 课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经济法第八章案例分析答案 1、什么是代位权与撤销权,债权人行使这些权利的法定要件是什么?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合法的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 (4)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行为的权利。它是一种债的保全制度。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在债权成立后实施了一定的法律行为。 (3)债务人实施了严重降低债务人自身偿付能力的行为。 (4)债务人实施的上述行为,危及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2、B公司能否向C公司行使代位权? 可以。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应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合法的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4)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本题中,A商场欠B公司货款50万元,双方约定于2000年3月10日之前付清货款,到期后A商场仍未付款。而A商场对其母公司C享有同年1月15日到期的债权70万元,但A 商场从未要求C公司还款。B公司要求A商场还款遭拒,所以,B公司有权向C公司行使代位权。 3、B公司能否要求撤销A商场向他人设定的抵押? 不能。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具备以下条件:“债务人在债权成立后实施了一定的法律行为。”即债权成立之前已存在的行为,不作为撤销权的标的。 本题中,A商场向他人设定的抵押是在A商场和B公司之间的债权成立之前就存在的。所以,B公司不能要求撤销A商场向他人设定的抵押。 4、B公司能否要求撤销A商场与D公司之间的无偿转让合同? 可以。 本题中,B公司于2000年5月12日从他人处得知在同年的4月5日A商场曾向D公司无偿转让资产。B公司应在2001年5月12日前向法院提请撤销A公司对D公司的无偿赠与合同。题中提到B公司是于2000年5月25日向法院起诉的,该时间属于规定时间。所以,B公司可以行使撤销权。

劳动合同法实务讲课稿讲课教案

劳动合同法实务讲课稿(1) 注:作者在2009年8月1日为40余家法律顾问单位企业老总及人事主管培训会上的讲稿 安徽今昔律师事务所 劳动合同法实务讲课 (2009-08-01) 背景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最新劳动法律的颁布实施,极大冲击着用人单以往的用工管理模式,给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带来了挑战,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根据新法调整用工思路、规范操作模式、规避法律风险、节约用工成本,成为我们企业用人单位十分关注的内容。为此根据最新劳动法律法规,结合劳动争议处理的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用工管理操作技巧与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和讨论。 我今天主要讲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订立中的问题 劳动合同是确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劳动合同期限分三种: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无终止时间)、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劳动者上班方式两种:全日制用工,还有种非全日制劳动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在同一单位每日工作不超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的用工形式)。 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一、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1、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条例第6条7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例第7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1、审查劳动者主体资格。 劳动者年龄审查劳动者学历、资格和经历等审查审查劳动者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查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止录用到有潜在疾病、残疾、职业病的劳动者,增加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和法律风险。 2、履行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在录用前应将工作内容、条件、地点、劳动报酬、职业病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告知劳动者。相关表格\公司招聘告知书.doc 3、签订劳动合同、约定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协议。 4、办理入职手续。 办理入职手续应在劳动合同签订后进行,入职手续包括入职登记、提交入职材料、办理报到等 5、发放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 劳动合同应在办理入职手续完毕后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并由劳动者签收,职工名册按规定制作,以备劳动部门检查。 6、办理劳动合同鉴证与备案——根据劳动部要求:自2007年起用工需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而对合同鉴证已取消。特别是对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建议备案,因为在与劳动者仲裁纠纷中,证据作用明显。 7、对劳动者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一定要按要求向劳动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相关表格\非标准工时制审批.doc 注意:避免签订合同时扣押劳动者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缴纳保证金、押金。 三、合同期限多长为宜?如何避免无固定期限的成立? 我认为,劳动合同的期限因人因岗而异,但通常来说: 1、从企业用工成本及发挥劳动者的最佳期限为三年以上九年以下,因为,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一方面企业可以拥有六个月的试用期,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无固定。当然,劳动合同中对工作岗位的约定要约定好。因为岗位在长期可能变更。 2、充分利用3+6、4+5用工模式。第一个固定期签3年,第二个固定期签6年,3+6<10。

合同法教案(XXXX0920)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第2条)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 三、合同的分类 1.以双方是否存在对待给付义务为标准,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2.以按照当事人权利的获得是否支付代价为标准,分为: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3.以法律法规是否对其名称作出明确规定为标准,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 4.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条件,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5.以法律法规是否要求具备特定形式和手续为标准,分为: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 6.以合同的主从关系为标准,分为:主合同和从合同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债的相对性 1.合同主体的相对性——特定主体之间 2.合同内容的相对性——互相权利义务 3.合同责任的相对性——责任不及于第三人

第二节合同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概念 二、调整对象:民事主体利用合同进行财产流转或相互交易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1.平等主体之间订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 3.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调整财产流转关系 1、商品交换关系 2、无偿性民事财产流转关系(单向流转)合同法 3、以智慧财产为客体的商品交换关系 4、物质财产的用益关系和担保关系 5、遗赠抚养协议合同法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三节合同法的性质和意义 (一)合同法的性质 财产法(预期利益) 交易法(交易股则) (二)合同法的意义 1、维护预期经济利益 2、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3、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