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车伍,武彦杰,杨正,闫攀,赵杨

调蓄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和排水内涝防治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调蓄设施的合理设计、应用,可以很好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总量和峰值、缓解洪涝灾害、利用雨水资源等。针对国内在城市雨洪调蓄的研究、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厘清调蓄设施的不同种类及功能特点,进而提出调蓄系统的概念、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框架,分析调蓄系统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子系统的联系及相互衔接关系,为我国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相关标准的制定、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蓄是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极关键的环节,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大举措。我国古人在治水、用水中已充分显示了对调蓄的理解和智慧的运用,甚至可追溯到古老、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和南宋时期赣州的福寿沟蓄排系统等。然而当代,随着城市雨水“快排”理论的发展和灰色排水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城市自然蓄排系统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增加减少了对自然调蓄排放设施的需求,大量河道、坑塘、湿地等天然调蓄设施被破坏、填埋甚至消失,城市调蓄能力大幅下降。尽管传统“快排”模式在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难以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洪涝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而这也警示人们,重拾古代雨洪管理智慧,利用现代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构建现代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重要性。

调蓄是综合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开始成为雨水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广泛重视。业内已开展了大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相关国家规范标准也正在编制,如新编《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等。但由于国内城市现代雨洪管理发展的整体滞后,相关研究及实践较薄弱,尤其在城市雨洪调蓄方面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缺乏对雨水调蓄问题的系统梳理和对调蓄系统的综合性分析和科学认知,制约了相关标准的制定、调蓄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和有效实施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的开展。1我国城市雨洪调蓄中存在的问题

1.1概念混淆

笔者早前已论述过调蓄的概念、设施分类、功能等,但由于雨水系统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业内对雨水调蓄系统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概念不清和混淆的问题,甚至一些专业人员对储蓄和调节设施的功能、控制对象、设计方法等基础问题也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或错误,这会直接影响到调蓄设施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标准制定的合理性。

2缺乏系统的思想和解决方案

因面对解决城市水涝、径流污染、雨水利用等问题的迫切需求,国内近年出现大量调蓄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实践。例如,北京在许多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项目中应用了储蓄池,在立交桥积水点改造项目中已建、将建数十座调节设施;上海为治理苏州河径流污染先后建设多个CSO调蓄池;北京、沈阳、广州、上海等城市考虑通过建设深层调蓄隧道来重点解决内涝问题等。这些工程项目对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方面,它们的建设大多局限于局部问题缓解和末端控制,投资较高,综合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它们的功能、构造和设计计算方法其实都不相同。如何针对一个城市区域雨洪的多种控制目标和复杂的条件,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优化设置调蓄设施和规模,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总体而言,缺少城市或区域尺度内各类调蓄设施的系统性规划设计,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和实现多功能的“海绵城市”目标。

1.3相关系统衔接关系不清

调蓄设施是城市雨水系统中的核心设施之一,既可用于排水系统的源头、中途和末端,也可用于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和洪涝控制等多个子系统,目前,业内不仅存在对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各子系统间调蓄的衔接关系缺乏理解的问题,更缺乏对可量化的科学数据识别和合理衔接关系的掌握,难以为实际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撑。虽然在新编或修编的《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等技术文件中都引入了有关调蓄的内容,但各子系统中的调蓄基本相对独立,并未明确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例如,在排水内涝防治系统中,如何评估、优化源头控制和大小排水系统不同的调蓄设施组合;在径流水质控制过程中,如何实现储蓄设施在源头、中途及末端的优化配置;在旧城CSO溢流污染控制系统和内涝治理中,如何量化水质控制和暴雨峰流量控制的关系和效果;此外,调蓄设施涉及的土地空间如何在城市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体现和落实,这些都是需要给出清晰回答的重大问题。

1.4对绿色调蓄设施重视不足

事实上,绿色调蓄设施是城市“海绵体”的最重要形式,离开了绿色调蓄设施,“海绵城市”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但城市的过度开发过程已导致大量自然调蓄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海绵”功能锐减甚至丧失。例如,北京市自1960年至1974年先后将金鱼池、太平湖、东风湖、青年湖等十余处总面积达71.8hm2的湖泊填埋,其中因地铁拆迁、建房填垫湖泊达18.5hm2,类似的例子在各城市不胜枚举。近年来,业内对地下调蓄池、隧道等灰色调蓄设施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对绿色调蓄设施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及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等灰色调蓄设施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海绵弹性之特点认识不足。

绿色调蓄设施不仅需要水专业的重视,更需要城市规划和建筑、园林景观等相关专业的重视。很典型的如,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宜低于25%,但我国城市绝大部分的这些宝贵绿地,习惯性地多被设计成“凸”绿地,不仅难以发挥绿地的调蓄、渗透吸纳和净化等“海绵”功能,还容易产生严重的高耗水量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危害环境。

2调蓄的概念

概念不清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从业内目前情况看,有必要再一次强调和澄清调蓄的概念。根据调蓄的功能或作用原理,可将调蓄分为调节、储蓄、多功能调蓄三类。笔者在参与的多个雨水相关标准中,都明确地阐述调节、储蓄、多功能调蓄的概念。

调节是一种较成熟、传统的雨水径流控制方法,指在暴雨期间对峰值径流量进行暂时性的储存,降雨结束后或峰值流量过后再逐渐排放,从而达到控制径流峰值的目标,一般并不能减小排向下游的雨水总量,对径流总量、水质并无明显控制效果。也有人用“调控排放”一词,事实上,传统的“调节”本身就含调控排放之意,而“调控排放”很容易扯到其他措施(如泵排、实时控制等),产生歧义,因此,笔者建议不要把这个概念不清、含义宽泛的词用在调蓄概念上,避免造成混淆。储蓄是储存和滞蓄的统称,是指通过对雨水径流量进行储存、滞留或蓄渗以达到削减径流排放量、控制水质、收集回用或补充地下水等综合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与调节最大的不同,一是针对的控制目标不同,二是要利用雨水或减少外排的雨水量,当然,设施的构造和设计的方法也会不同。顾名思义,多功能调蓄则具有多种功能,而且还有两层含义,从作用原理角度而言,将调节与储蓄的功能相结合,是一种多目标控制的调蓄设施;从土地资源利用角度而言,是指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兼可作为公园、绿地、运动场等其他用途,发挥环境和社会多方面功能的一类调蓄设施。

此外,随着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出现其他一些形式的调蓄设施,如生物滞留设施、调蓄隧道、延时调节设施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大量有关延时调节设施的研究并得到广泛应用。延时调节是在调节设施

内延长径流的停留时间,其实就是一种改良的调节设施。与一般调节设施的主要区别是,延时调节设施不仅在暴雨时发挥削减径流峰值的作用,暴雨或中小降雨事件时还均可适当兼顾对径流水质的控制。根据对径流出水水质的要求,调整设施末端出口结构,延缓径流释放过程,大量污染物在延时调节过程中通过重力沉降、微生物降解等得以去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般调节设施水质控制效果差的不足。

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方法在我国已得到广泛认同,生态化的源头调蓄设施也开始被人们接受,不再局限于末端、大型和传统的灰色设施。最典型的如生物滞留设施,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生物(态)功能的源头“微型”储蓄设施。它其实是对传统意义的“储蓄”的一种延伸。以削减径流排放总量和控制中小降雨事件径流水质为主要目标,根据设施外观、景观功能、建造位置等,一般分为雨水花园、种植池、滞留带和树池四种。事实上,这类设施以往并未被人们当作调蓄设施,更多视它们为一类渗透设施。本文将它作为一种调蓄设施来讨论的理由是:第一,这些设施同样具有一定的调蓄能力,即具有一定的、分散式的调蓄容积,从英文的生物滞留(bio-retention)及这些设施的容积计算方法也可以看出;第二,源头调蓄设施已在相关规范标准和技术指南中体现,如新编《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中明确写出“城市雨水调蓄工程应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并具体体现在源头措施中;新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也涉及用于不同尺度的多种调蓄设施。

3城市雨洪调蓄系统

城市雨洪调蓄设施涉及多目标(控制污染、错峰、回用等)、多尺度和多形式,在《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中,有水体调蓄、绿地广场调蓄、隧道调蓄等多种;在《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中,在源头子系统、小排水子系统和大排水子系统中,也都有调蓄设施。从城市尺度综合解决雨洪问题,并非单一形式、单一功能的调蓄设施能够实现。因此,必须有一个调蓄系统的清晰框架,并合理地纳入到当地的“排水防涝规划”、绿地规划、相关城市规划和用地规划中。图1是从不同尺度雨水系统的角度给出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概化示意图。

图1不同尺度雨水系统中调蓄设施构成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概化示意小尺度(即在通常进入市政管线前的独立用地单元内)分散式调蓄,以控制径流排放总量和污染、雨水利用等功能为主,常用雨水池/桶、生物滞留设施等灰色及绿色源头调蓄设施,针对中小降雨事件来设计设施规模。中尺度(如进入市政的一个排水区域)往往更侧重于控制径流污染、防控内涝,常用调节池、储蓄池、雨水湿地和景观水体等设施。大尺度(例如城市、流域范围)除了要涵盖前两个尺度的调蓄和控制目标外,还需要考虑从更大范围和利用终端设施来控制超常规暴雨,往往还需要考虑采用大型调节池、调蓄隧道、多功能调蓄公园或开放空间、泛洪调蓄区等大型设施才能实现其控制效果,而且,在这三个尺度之间,也具有十分复杂的耦合和交叉关系,并不是截然分开。

此外,还可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各子系统中的控制目标来分析调蓄系统的构成,即,由具有径流总量和污染控制、雨水利用、排水防涝峰值控制等不同功能的各种调蓄设施所组成,也是源头LID控制系统、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蓄系统和管渠排放系统的有机组合,为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和“海绵”城市发挥关键作用。

4调蓄系统衔接关系

不同于单一设施的设计和实施,调蓄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不仅涉及到调蓄和管渠的关系、源头和中途/终端的关系、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的关系、地面和地下空间关系,还涉及设施组合和系统优化,涉及相关专业配合等更复杂的问题。在城市中规划实施多功能、多目标的调蓄系统,必须处理好这些衔接关系。简化上述立体的复杂衔接关系,仅用图2来表达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中调蓄设施的平面衔接关系。一方面,在这个耦合的系统中,蓄、排设施的规模分别以容积和管径来表征,即分别对应容积计算法和流量计算法,它们又分别由一定的总量控制利用率所要求的设计降雨量和一定的设计重现期所对应的设计暴雨流量来决定,它们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在系统规划时,根据场地条件、重点关注的水涝点或排水难点的分布、已有的基础设施现状、道路和绿化空间的性质等,通过多方案比选和技术经济分析,来优化配置上下游的调蓄设施及其规模,优化调蓄和排放设施的选型和规模,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图2调蓄系统简化衔接关系

例如(参见图2),在不改变传统小排水管道系统标准和能力的情况下(一定的管渠设计流量Q2及调节设施规模V2′),通过源头控制系统中的调蓄容积V1作用,根据项目条件的不同,可相应将原小排水系统的能力提高到不同的设计标准;在整个系统中,为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V1、V2、V3的布局及规模分配也会直接影响控制效果及投资效益。毫无疑问,在规划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有条件时可采用模型模拟手段。

显然,新的排水防涝设计标准和海绵城市的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排水系统将难以实现,而需要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杨正等通过测量北京城区部分道路横纵坡,核算、研究道路的排水能力。结果显示,在监测路段较小的横纵向坡度条件下,道路地表的排水能力加上地下已有的1年一遇的雨水管道排水能力,可综合达到3~5年甚至更高的排水标准,但难以达到1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经计算,如果再结合源头的LID滞蓄措施,则完全有可能达到10年一遇以上的大排水系统的标准,具体情况需要通过实际条件下的测算或模拟分析决定。

实际上,这也是在已经发生的一些特大暴雨条件下,许多雨水管道设计标准较低的老城区也并未都发生严重水涝的原因之一。即,这种设计或非设计蓄排系统的衔接实际上实现了比设计管道更高标准的排水防涝作用。乔梦曦等人通过SWMM模型模拟研究也表明,应用源头“微调蓄”措施,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原排水系统的排水标准从1年一遇提高至3年一遇,或从3年一遇提高至5年一遇或更高。这也充分说明,必须依靠合理的蓄、排系统衔接,才能以更少的投资、更合理的方式达到排水防涝和总量控制目标,而不同尺度和功能的调蓄

设施及其容积在城市空间及各子系统中的合理配置将是这一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对新建城市或区域,从理论上说,通过上述科学构建的蓄排系统,可相对容易地实现上述综合目标。可根据新的雨水管渠标准、内涝防治标准,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和道路规划,充分利用绿地空间和地表竖向关系,优先采用源头“微调蓄”设施和多功能调蓄设施,结合大小排水系统,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高的标准,获得更高的产出,实现系统的优化。但关键是,需要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道路和市政排水相关专业及部门的高度协作。

旧城提标改造一般涉及在已有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条件下来调整地面高程及用地功能、翻建雨水管渠、补建调蓄设施、重构植被景观等,这不仅投资高昂,而且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牵扯到严重干扰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生活等一系列难以估量的困难。所以,对旧城排水系统的提标,排水防涝规划不应该局限在简单地对不达标的管道进行全面改建,或大范围建设地下调节池或调蓄隧道,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多方案的比选、详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接受度的分析。可针对历史记录积水点等重点区域,通过模型模拟、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详细分析计算,为源头控制设施的改造建设、现况雨水管渠改造方案、蓄排系统组合、不同功能调蓄设施规模及布局等一系列工程手段给出科学的量化分析和指导性意见,确定不同地区雨水系统改造的主要内容、主次关系、时序和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高效率地实现提标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

5结语

调蓄系统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中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重要节点或斑块的优化组合,并以地下和地面的大小排水管渠系统为纽带,连接并整合为具有排水防涝、径流污染(包括CSO 污染)控制、城市雨水利用等多功能的系统工程,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园林绿地、道路、河湖水系、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多种因素,通过精巧的平衡和模拟自然,构建出具有一定弹性的基础设施,为具有海绵功能的现代城市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为此,应构建源头与中途/末端相结合、灰色与绿色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调蓄系统,量化评估不同子系统中调蓄设施的综合作用,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子系统中调蓄设施,并在雨水专项规划中优化配置和布局,通过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绿地景观规划等协调、保障落实。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4篇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4篇篇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6年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2016年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前,总以为专业技术人员就应该一心一意学习业务,踏踏实实搞建设,认为学好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其他事有领导考虑,相关人员解决,不用自己管。通过培训知道,作为机电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以专业技术知识为核心,向外延申学习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在这里首先要感谢诸位老师辛勤的培育。老师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条理清晰、既贴近工作实际又紧扣热点问题通过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对我们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大大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已的头脑,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就这次所学课程,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通过对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的学习,知道了地方经济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知道了企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了解到与知识产权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撑保障作用,也知道了知识产权的定义加强知识产权的原因。 通过对Office办公软件应用的学习知道了平时经常用

到的Office办公软件,虽然他是我们日常中用的最平凡的一种工具,但是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常用的工具,一些不怎么常用的、但是很实用的工具,老师也举例出来,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们的收获非常丰富,最 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小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不断的进步,激发了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心,使这次的继续教育,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学习,知道了原、典型的3D打印工艺、3D打印技术的应用等知识,3D打印技术就是一种在产品开发中,用于产品设计、性能以及生产潜力评估的一种原初的类型、形式或例证,是作为其后期阶段的基础模型。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技术工艺,他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生产与思维方式的改变,3D打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3D打印虽然在现在还有很强的局限性,但他就像所有的新技术一样,虽然眼下艰苦,但他的前途却必将一片坦途。 通过这次继续教育学习我知道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人才的多少、民族素质的高低和创新能力强弱的竞争。要抢占竞争的制高点,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人民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关键,这也是我们继续教育的内

园林培训学习心得

园林培训学习心得 通过了为期几天的系统培训与学习,对于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其中包括:1、创建海绵城市。2、立体绿化与垂直绿化。3、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4、绿道的概况及规划与设计。5、园林机械的介绍及运用。 城市环境生态化,是今后发展趋势,提到生态化,不得不说的就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的过程中,人口逐渐增多,生活环境受到工业等因素的污染.如何减少污染,在现有的城市范围内,增加绿化覆盖率,增大人均绿地面积,为城市创造出一种是以人们居住的生存环境空间,已成为我国城市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垂直绿化》作为新型城市绿化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就。它充分利用空间的优势,采用有攀援、缠绕、吸附和下垂等功能的植物,沿着建筑面或者其他结构的表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从而提高环境绿化率增加环境绿化量。这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

绿化面积的一种有效措施。垂直绿化,对提高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绿化美化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覆盖率,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 伴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对调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斑块”绿地,散落的镶嵌在城区之中,在两处绿地景观衔接的过程当中,不禁会让人产生单调与乏味感。这些“斑块”及绿色的开放空间尚处于无序、破碎的状态是城市中的一个个生境孤岛,此次培训《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公园设计规范》中也对于串联城区、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兼具绿色出行等功能的绿道做了多方面的讲解与介绍,对于绿道及公园建设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层与透彻,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与施工建设中也会学以致用。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树木移植技术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地景观提高绿化质量等方面,随之而来的各种园林机械被发明、推广及应用,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树木起挖机”。可谓在树木移植起挖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本地区树木起挖绝大多数均为手工作业,需人工挖土球。特别是秋冬季反季节栽植过程中树木起挖更是费功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一个施工环节。相对于树木其挖机来说,在树木起挖的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复习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车伍,武彦杰,杨正,闫攀,赵杨 调蓄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和排水内涝防治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调蓄设施的合理设计、应用,可以很好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总量和峰值、缓解洪涝灾害、利用雨水资源等。针对国内在城市雨洪调蓄的研究、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厘清调蓄设施的不同种类及功能特点,进而提出调蓄系统的概念、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框架,分析调蓄系统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子系统的联系及相互衔接关系,为我国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相关标准的制定、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蓄是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极关键的环节,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大举措。我国古人在治水、用水中已充分显示了对调蓄的理解和智慧的运用,甚至可追溯到古老、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和南宋时期赣州的福寿沟蓄排系统等。然而当代,随着城市雨水“快排”理论的发展和灰色排水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城市自然蓄排系统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增加减少了对自然调蓄排放设施的需求,大量河道、坑塘、湿地等天然调蓄设施被破坏、填埋甚至消失,城市调蓄能力大幅下降。尽管传统“快排”模式在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难以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洪涝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而这也警示人们,重拾古代雨洪管理智慧,利用现代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构建现代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重要性。 调蓄是综合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开始成为雨水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广泛重视。业内已开展了大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文档

2020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文档

Contract Template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篇1 今年7月份,我在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的知识层次有了新的提高,尤其对规划设计工作帮助很大,增强了运用新理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这次的学习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我参加工作近5年,一直忙于业务工作,平时工作时间紧迫,学习时间十分有限。通过这次学习对对于日常工作启发极大。 二、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将精力集中于有限的建筑设计工作,对

于规划管理,特别是政府规划审批职能了解不多,特别是对于最新的规划政策和行业规范不能及时掌握,对设计工作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走了一些弯路。 三、收获和感想 1.更新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 这次的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培养了我在工作中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让我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对建筑设计中有了更多更灵活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方面,不在片面,狭隘,从而设计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规律,更加以人为本;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有了很大的信心,用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办事,用最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不卤莽、不偏激,使城市建设工作有延续性。 2.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做勤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建筑设计师通过这次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的培训学习,我感触颇深,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我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进一步的了解。建筑设计,是一个深厚的专业,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有交通、人口、园林绿化、地理学、美术设计、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供暖、测量、电力、电讯、桥梁等等。城市规划,一个夹杂有多个知识领域的综合型专业。通过建筑设计这次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工作水平,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希望,今后我要在建筑设计专业的本职工作中要有更好的目标: 一是要经常的、积极的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不管工

赴江苏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参考

赴江苏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大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精神和“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培训方针,我市于~年7月15日至9月30日举办了为期2个半月的~年度党政领导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承蒙组织厚爱,本人有幸成为这期中青班学员。本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暗下决心要像海绵一样吸取知识的营养。在学习期间:虚心学习,如饥似渴地聆听授课,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勇跃发言,和学员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理论武装和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考察期间,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认真吸取先进经验,虚心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切磋、探讨发展思路;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从不旷课迟到,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关心和热心帮助同学。同时,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关系,合理、科学安排,做到学习、工作双丰收。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和考察,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在感性上和理性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受益非浅。现将主要情况和体会总结汇报如下:so100 一、基本情况 本期中青班学员共43名,分别来自12个县(区)和11个市直部门,最值得我们感到荣耀的是本期有11个女学员,是我市举办中青班

以来女学员最多的一期,由此可见市委、市组织对女领导干部培养的重视和力度。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7月15日至8月30日在市委党校进行学习培训,以理论学习为主;第二阶段从9月1至9月30日在苏州党校学习培训,以考察学习为主,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期理论学习共开设70个专题,其中在百色市委党校学习培训学习为48个专题: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务必”、百色市六项决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件、领导科学、信息技术,中国入世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等。在苏州党校开设22个理论学习课题,主要内容有: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当代世界经济、掀起学习“三个代表”新高潮、苏州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苏州科教兴市战略等。考察学习内容有:百色工业园、平果工业园、苏州新区、工业园区、苏州、南京、上海、无锡城镇化建设,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太湖、周庄旅游开发等九个方面。9月30日,所有的学习考察活动结束。期间我们学完了市组部规定的理论课学习专题,撰写了学习心得,完成了学习培训计划,广大学员经受了一场严格的党性锻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再教育,学习了苏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树立了加快建设新百色的紧迫感,学习培训达到预期目的。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创新的一个亮点。整理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篇1 今年7月份,我在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的知识层次有了新的提高,尤其对规划设计工作帮助很大,增强了运用新理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这次的学习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我参加工作近5年,一直忙于业务工作,平时工作时间紧迫,学习时间十分有限。通过这次学习对对于日常工作启发极大。 二、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将精力集中于有限的建筑设计工作,对于规划管理,特别是政府规划审批职能了解不多,特别是对于最新的规划政策和行业规范不能及时掌握,对设计工作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走了一些弯路。 三、收获和感想 1.更新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 这次的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培养了我在工作中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让我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对建筑设计中有了更多更灵活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

考虑更多的方面,不在片面,狭隘,从而设计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规律,更加以人为本;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有了很大的信心,用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办事,用最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不卤莽、不偏激,使城市建设工作有延续性。 2.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做勤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建筑设计师通过这次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的培训学习,我感触颇深,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我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进一步的了解。建筑设计,是一个深厚的专业,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有交通、人口、园林绿化、地理学、美术设计、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供暖、测量、电力、电讯、桥梁等等。城市规划,一个夹杂有多个知识领域的综合型专业。通过建筑设计这次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工作水平,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希望,今后我要在建筑设计专业的本职工作中要有更好的目标: 一是要经常的、积极的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及时充电,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见证理论,从而升华理论知识。 二是提升在建筑设计领域里的理论水平,加强建筑设计专业的业务水准。通过学习活动和工作的实践活动,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让自己的知识面广阔,理论水平不断的提高,从而让自己的实践经验更丰富,让自己的工作更顺利,更好的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服好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 96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 96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AY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 1 6年4月

项目名称: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 水系统构建 委托方(甲方):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承担方(乙方):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165) 市政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证书编号A141002828 编制阶段:送审成果 送审单位: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送审时间:2016.04

院长:杨德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院总工程师:尹卫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管院长:陈永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政一分院院长:陈利萍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副院长:孙成才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总工:魏改霞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总工:姚学同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赵耀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赵耀薛磊肖梦莹 刘亚洲陈宁宁张凤菊

安阳市地方规章 AY 编号:AY01-2016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2016—4—23发布 2016—4—23 试行————————————————————————————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联合发布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阳市规划局 前言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旨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是建设项目,因此,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仅仅考虑雨水管渠系统、以“快排”方式应对雨水的传统发展方式,转而全面考虑小雨、大雨、暴雨等不同情形下对雨水径流的合理管理需求,构建由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雨水管渠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协调衔接组成的海绵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对于建设项目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鉴于我国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的实际情况,相关规定中并未照搬国外在强降雨(如重现期为30年、50年或100年一遇的降雨)时外排峰值流量的量化控制要求,因而只需合理进行场地竖向设计、使超标雨水径流能够按照规划要求排出场地即可,不需要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雨水管渠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已有规范迸行指导,也不需要另外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目前尚缺乏技术导则以指引相关规划设计落实量化管控要求,为此,编制组根据本地降雨、土壤、地形地势、地下水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规划设计标准;5.规划设计指引;6.计算指引;7.附则。 本导则由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解释。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doc

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学习中,提前学习计量经济学、高级微观等基础性学科,提高对金融专业知识及金融英语的重视程度,让我们的团队在各个方面都争取成为研一的精英团队。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科研训练心得体会篇1 从申请立项到现在的结题已经历经了一年的时间,回想起那些讨论,交流,查文献,搜资料,写论文的日子,真的很让人怀念,对于这次的科研,我们组员都很认真的对待,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和汗水,在整个过程中也尝尽了酸甜苦辣,不仅仅学到很多,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所做的项目是垃圾桶的最优投放方案。建模之初,我们团队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为项目出了自己的力量.虽然意见经常不一致,但是,这也是完善项目进展思路和方向的钥匙.通过这段时间的科研,我们团队成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从这个项目得到很多,将继续努力. "不合理投放的资源就是垃圾",垃圾桶也是,设计不合理的垃圾桶摆放就是浪费资源的表现.垃圾如果处理的好,不仅保护环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类比长春大投入的垃圾桶,却没有能适应垃圾桶的处理方式出现,这也告诉我们,后期工作的重要性. 民众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薄弱是致使垃圾分类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查阅文献给了我们

很多启示,也让我们的模型更全面和具体. 作为一个科研初学者,科研思想很重要.我们也通过多读建模案例想以此增长我们的见识,避免进入更多的误区和走弯路. 通过一些数学软件如Matlab的使用给我们的项目省了不少力,避过了很多杂乱的数据,要多利用这些数学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对于经济的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初申请科研立项时,我们也是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希望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科学理论以及实际调查为农业的发展探寻新的道路。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时刻保持严谨治学的心态,每一个步骤我们都认真的实行,并细致的总结。我们深知搞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的去研究和探索。 在整个过程中当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挫折,如五个功能区的垃圾总量及各街道现有垃圾桶的垃圾量很难真实统计;清运公司的具体负责区域划分不确定;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在进行中,部分街区新投入了垃圾桶,以前的部分数据失效。我们通过多次讨论得出解决的方法。例如,参照与长春GDP接近的其他城市的部分数据;对长春市清运公司的进行理想分区;重新整理新的数据,基于民众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原有垃圾桶设置上的,所以旧的数据也不能完全放弃.有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意见分歧,经过交流与探讨,最后终于得出一致结论,我们也渐渐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求同存异。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资料不充足或者过时的问题,这时我们就得保持耐心,积极搜集整理,就算有挫折也不能半途而废,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

关于赴重庆参加城市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赴重庆参加城市建设 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心得 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市城市建设管理干部重庆培训班,在建筑与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重庆博众研究院,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比较短暂,却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通过聆听多名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特别是参观重庆市南滨路、规划展览馆、观音桥、互联网产业园和璧山区,我感到收获很大,启发很多。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优化和丰富了知识结构,更新了建设管理理念,提升了应用能力水平,取得了预期效果,对今后开展工作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一、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培训,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城镇化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今年,中央专门召开会议将城市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市建设“国际明星城市”

和“戈壁明珠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也很及时。 一是更新了知识结构。此次培训从城市规划基础理论、新型城镇化规划管理、城市的文化与建设美学、智慧城市的思考和实践、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入手,通过对规划理念、生态保护、城镇化发展、互联网产业、金融支撑、产城融合、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等知识的学习,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城市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现代城市转型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学习培训,接触了前沿信息,提升了研判能力,丰富和更新了知识结构。 二是启发了工作思路。培训中既有生动的案例实践指导,又有巧妙的思维启迪。如通过对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案例的学习,并参观“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璧山区,对比我区村镇建设改造模式单一、方法不多,启发了我们根据不同村镇生态、生活、生产实际,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农民规划发展的思路。在“城市的文化与建筑的美学”学习中讲解到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新的城镇化不是新的“造城运动”,不是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空间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发布××××-××-××实施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J×××-××××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 2016年天津 I

前言 本导则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文件,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规划;4.设计;5.施工与验收;6.附录。 本导则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239号,邮编:300051)。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中铁五院集团公司天津分院、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生态城、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乐军、王秀朵、孙杰、刘建华、高斌、刘星、金文海、周玉明、李波、梁佳斌、王卫红、刘晓蕊、曹雷、赵洪刚、王新岐、张旭滨、李曦淳、宋现财、曾伟、王绍华、舒昕、李旭东、刘小芳、彭晨蕊、王新亮、张高嫄、彭晨蕊、杨一力、何瑾、孙鹏、张蕊、于海明、路清、赵志峰、温伟光、王凯琳、曹美娟、王方、武文龙、刘欣、朱莹、柴成山、韦立、魏莹、刘婷、张旻昱、崔鸿飞、杨文艳、王烨、段秀莉、尚坤、安鹏 主要审查人: 赵世明、曾捷、阚薇莉、贾海峰、杨宪云、郁片红、王和祥、辛玮光、赵健 I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标准版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某市综合管廊城市排水排污工程 北京XX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运营管理原则 (1) 1.1 运营管理概述 (1) 1.2 管理原则 (1) 1.2.1 依法经营原则 (1) 1.2.2 服从国家、社会及人民利益原则 (1) 1.2.3 市场及服务意识原则 (1) 1.2.4 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 (2) 1.2.5 和谐经营、持续发展的原则 (2) 1.2.6 超前准备原则 (2) 1.2.7 机构设置应坚持集中、统一、高效、特管原则 (2) 1.2.8 现代化管理原则 (2) 1.2.9 加速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原则 (3) 1.2.10 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原则 (3) 1.2.11 重视经济效益,注重经营开发原则 (3) 第2章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 (4) 2.1 组织管理机构 (4) 2.1.1 组建项目公司 (4) 2.1.2 运营委员会 (4) 2.2 成员岗位职责 (6) 2.2.1 运营总监岗位职责 (6) 2.2.2 副总监岗位职责 (7) 2.2.3 综合管理部 (7) 2.2.4 财务部 (8) 2.2.5 建设部 (8) 2.2.6 维护部 (9) 2.3 人员培养计划 (9) 2.3.1 计划目的 (9) 2.3.2 原则、要求 (10) 2.3.3 培训内容、方式 (10) 第3章运营方案 (14) 3.1 污水管网运营方案 (14) 3.1.1 市政排水管网维护管理的主要任务 (14) 3.1.2 排水管道渗漏检测 (14) 3.1.3 排水管道及渠道的维护 (15) 3.1.4 雨水口与检查井的维护 (17) 3.1.5 市政排水管网的日常巡视检查 (19) 3.2 泵站运营方案 (21) 3.2.1 调试方案 (21) 3.2.2 运行方案 (22) 3.2.3 机械设备异常及解决对策 (24) 3.3 水质净化厂运营方案 (29) 3.3.1 污水处理厂运营方案 (29)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附录一

附录 1 主要术语 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olume of LID facilities for catchment runoff control 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积)。 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storage 雨水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雨水储存stormwater retention or storage 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 雨水调节stormwater d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一般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 雨水渗透stormwater infiltration 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 断接disconnection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通过渗透、调蓄及净化等方式控制径流雨水的方法。

萍乡、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心得

萍乡、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学习心得 2017年7月20日至23日,在武汉市海绵办、市海绵公司的组织下,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有关单位对与武汉同属首批海绵城市试点的萍乡、常德两地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看现场的方式对两地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深切了认识,现将考察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方面 萍乡在2015、2016年度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有许多可取的经验值得借鉴,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建设目标明确。萍乡海绵城市建设与武汉一样,面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不利因素,但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明确,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着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展开规划设计,重点解决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试点区域面积32.98平方公里,海绵项目共计159个,计划总投资63亿元。截止日前,投资完成比80.70%。 2、体制机制创新。与其他试点城市类似,萍乡海绵建设也成立了海绵办,但与武汉不同,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作为全市战略在推进,真正当做一把手工程在实施,形成了“海绵办一周一调度,分管副市长半月一调度,市长一月一调度,书记一季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各

种难题。同时,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源整合有深度,从全市选调了22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建立了一个指挥有力、业务扎实、综合协调、常态运作的工作机构。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流程,对涉及到的手续做到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并联的一律同步进行,能走绿化通道的一律挤进去,解决了项目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 3、全员参与和舆论宣传。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该市通过多媒体广泛传播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在干部群众中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支持度,将政府有形的手和社会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海绵城市”连续两年成为萍乡年度十大热词之一。 4、制度和管控创新。加强制度和管控创新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萍乡为此出台了《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施工、竣工验收技术导则》等制度标准,从项目的立项、可研、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落实途径,解决了项目在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无标准、无规程的问题。在管控方面,与武汉类似的做法是推行差异化管理。按照“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以面带片”的指导思想,整体出发,通盘考虑,将新老城区整合成7个汇水片区。 5、推进海绵城市监测平台建设。聘请了专业机构作为海绵城市技术服务(监测平台和技术咨询)单位,建设统一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十大核心要点解读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同时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息息相关,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又包含若干不同形式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城市水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水资源,有效保护和提升城市水环境,科学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因地制宜地维持和营造城市水文化,从而使城市具有良性的水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城市景观系统。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应遵循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 二、海绵城市建设十大核心要点 1、透水铺装 包括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并应设置排水层。 2、下沉式绿地 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 100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对于湿塘、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深度: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硬化地面总面积;绿色屋顶率=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1)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100~200mm。(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mm。 3、生物滞留设施 (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3)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mm。 4、渗透塘(洼地,主要是下渗和净化,没有雨水调用)

心得体会:内外兼修推进“城市双修”(最新)

心得体会:内外兼修推进“城市双修”(最新) “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双修”是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2017年3月,X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不乏现代气息的魅力之城,X是如何做到既“守得住”也“望得远”,守护好绿水青山和城市遗迹,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道路的? 问题导向,做好专项规划 2017年4月,X市委、市政府专题审议了X市“城市双修”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26个部门、11个区政府、15个开发区管委会及平台一把手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城市双修工作要以“修”为着眼点,瞄准问题、聚焦问题,对山体、水系、生态绿地等进行修复,对城市功能设施、空间环境、特色风貌以及老旧城区进行修补完善。

为把好脉开好方,X市通过现状调查、社会调查、综合评估3种方式,对城市问题进行总体评估。 针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状况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对城市自然生态本底和环境质量进行调查,掌握生物多样性分布及保护状况,摸清城市及周边生态要素破坏情况,诊断生态要素的受损原因、程度、过程、机制等;系统解析城市在功能设施、空间环境、特色风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老旧城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短板”和“欠账”。通过社会调查问卷,广泛了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使“城市双修”工作体现社会共识和群众意愿。综合现状调查和社会调查,结合部门意见,紧扣生态和民生,梳理城市在生态环境、功能设施、空间环境、形态风貌和文化保护等方面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确定重点和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统筹各相关规划,X“城市双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市“城市双修”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从城市整体层面上对“城市双修”提出规划指引要求。同时,专项规划依据X市“城市双修”试点实施方案,确定包括规划引导、制度保障工作等八大行

2020年追赶超越研讨发言心得体会

2020年追赶超越研讨发言心得体会 当前,“追赶超越”已成为陕西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X区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区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实现追赶超越,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发挥特色优势,撸起袖子,干出样子,用辛勤和汗水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用坚毅和智慧书写“追赶超越”的X答卷! 突出特色生态优先发展,提升追赶超越的质与效。 精心做好“水”文章。按照“关中留水、柔性治水”理念,扎实做好南山支流拓宽改造和系统治理,加快X生态湿地等水韵景观长廊建设,倾力打造河湖相连、湿地成片的“秦东水乡”,实现水润X、水美X、水富X。 持续做好“绿”文章。扎实推进城镇园林化、南塬绿化、高铁高速宽幅林带建设,立体化打造主干道生态景观带。加快建设X植物园,鼓励群众、企业发展苗圃经济、花卉产业,充分发挥绿化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扎实做好“洁”文章。坚持铁腕治污、刚性降耗,持之以恒抓好秦岭北麓生态恢复治理,严打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巩固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大力推广“美丽乡村+”模式,建设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美丽乡村。

突出特色园区项目带动,增强追赶超越硬支撑。 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启动“项目三年投资千亿计划”,围绕X个、总投资X亿元重点项目,实行旬通报、月开工、季观摩、半年考核机制,加快推进XXX 等项目建设,推动投资规模效益大提升。 围绕xx成功人士,以钼、精细化工、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叩门招商、展会招商,积极引进领军型、外向型、上市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扎实开展“亲商助企”活动,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活力X。 突出特色旅游全域发展,增添追赶超越新动力。 X区森林覆盖率达X%,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和旅游资源。要抓住旅游这个朝阳产业,打造“休闲慢都、花园城市”。围绕山水特色,加快创建XA级景区,精心打造X植物园、十里樱花、十里绿竹等景观长廊,配套发展康复疗养、医疗保健等产业,打造秦岭脚下的养生福地。 启动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渭华起义干部学院,形成“一校一馆一塔”三位一体红色精神传承教育体系,打造X起义红色旅游目的地。紧扣工业特色,规划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加快华金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滑雪场、水上乐园,打造创意工业体验游。瞄准“民宿经济”,充实和丰富乡村旅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涉及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参数和方法,其控制目标也与传统排水系统有很大差异。对这些基础问题、关系与要点的透彻理解和把握,是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作为系列解读文章的第一篇,结合编制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及长期研究和实践经验,着重阐述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狭义与广义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关系,以及综合目标的构建与各子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基础问题,以期更清晰、科学地指导后续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推进。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将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超过20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中国城市仍普遍面临内涝频发、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灾害,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模式弊端显现,难以为继。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国办发(2013)23号、国发(2013)36号政策文件,高度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求各地2014年底前编制完成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这些举措促进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等多部规范标准新编或修编,引发业内对“低影响开发”、“排水防涝”、“调蓄隧道”、“海绵城市”等热点问题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也进一步推动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嘉兴等城市雨水调蓄池、调蓄隧道等设施及低影响开发示范区的积极建设。 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北京建筑大学主编,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9家规划设计单位参加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于2014年11月发布试行。《指南》的发布产生了巨大反响,但对指南的理解和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惑、疑问和误读,对科学地理解《指南》和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形成阻碍。 1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国内对低影响开发及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缺乏广泛、长期、深入的系统研究和实践。面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和更高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雨洪问题,在推行《指南》的过程中会面对许多的困惑: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基本概念、内涵、内在联系是什么?绿色、生态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否全面解决中国城市雨水系统问题?如何制定海绵城市的控制目标,兼顾排水防涝、污染控制等综合控制目标?如何在既有条件下克服各种障碍,推进低影响开发和常规、超常规雨水蓄排系统(有时也分为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或小排水和大排水雨水系统)的提标改造,为切实实现海绵城市提供必要条件。海绵城市建设必然涉及城市规划、环保、给水排水、水利、园林景观、建筑、道路等许多行业和专业,如何取得共识,并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