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作者:————————————————————————————————日期: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计划学时:72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必修课计划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类型:专业课

编制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编制时间:2006年9月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器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对汽车电气系统检测、维修的实践技能。适应社会汽车运用工程的工作需要。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已很难满足日趋严格的关于汽车节能、排放和安全法规的要求。蓄电池、发动机、启动机和灯光照明等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电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仍将使汽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此,学生掌握汽车电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汽车电气系统及零部件的

检测、维修、试验和故障诊断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电路图的组成,特点及读图方法。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徐向阳,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现代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王遂双主编,交通出版社,1999

教学参考书:《汽车电器与电路》,张春化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教学参考书:《汽车电器》,毛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教学参考书:《汽车电器识图技巧》,孙余凯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汽车电系特点

重点:汽车电系特点

难点:汽车电系特点

第二章蓄电池

教学内容:蓄电池构造与型号、蓄电池工作原理、蓄电池工作特性、蓄电池使用与维护、免维护铅蓄电池

重点:蓄电池构造与型号、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

难点:蓄电池工作原理

第三章交流发电机及其电压调节器

教学内容: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工作原理、触点式电压调节器、晶体管式电压调节

器、集成电路调节器、交流发电机使用与维修

重点: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工作原理、集成电路调节器、发电机使用与维修

难点:集成电路调节器

第四章起动机

教学内容:起动机工作原理与特性、起动机组成与结构、电磁控制强制啮合式起动机、新型起动机、起动机使用与维修

重点:起动机工作原理、组成与结构、起动机使用与维修

难点:新型起动机

第五章点火系统

教学内容:传统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

点火系性能与测试

重点:电子点火系统原理、组成、点火系性能与测试

难点:电子点火原理

第六章汽车车身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汽车仪表、安全气囊

汽车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

汽车中央门锁与防盗、车身辅助电器

重点:汽车仪表、汽车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中央门锁与防盗

难点:中央门锁与防盗

第九章汽车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

汽车电路读图

汽车电路图实例

汽车电路维修常识

重点:汽车电路图实例

汽车电路读图

难点:汽车电路维修

三.建议学时分配

单元教学内容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

1 绪论 2

2 蓄电池 4 2

3 交流发电机及其电压调节器 6 4

4 起动机 6 4

5 点火系统8 6

6 汽车车身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16 2

9 汽车电路分析8

10 机动 4

合计72

四.编写大纲执笔人和审定人

执笔人:杨进峰

审定人:

2006/9/13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学分:1 学时:18 大纲执笔人:杨进峰大纲审核人:杨进峰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检测、诊断、维修汽车电器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汽车电器设备的应用和维修能力。掌握汽车常用电器的检测方法和修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在汽车类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课程面向专业

本课程与现代汽车理论相结合、实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三、实验(训)基本要求

1、首先需要修完电工学,电子学,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

2、实习过程要求:规范操作,安全第一

四、实验(训)教学主要内容

1、蓄电池检测与维护

2、发电机拆装检修

3、起动机拆装

4、传统点火系检测

5、电子点火系检测

6、汽车点火正时实验

7、前照灯的检查与调整

8、仪表线路检测

9、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分析

五、实验(训)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序号实验(训)项目主要内容

实验(训)类别

学时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消耗

材料

所在实验(训)

验证综合设计

1 蓄电池检测与维护参见实验指导

√ 2

密度计

高率放电计

蓄电池汽车实训中心

2 发电机拆装检修参见实验指导

√ 2

万用表电流表游标

卡尺千分尺百分表

发电机汽车实训中心

3 起动机拆装参见实验指导

√ 2

万用表、电流表、

电压表

起动机汽车实训中心

4 传统点火系检测参见实验指导

√ 2 万用表塞尺点火线圈汽车实训中心

5 电子点火系检测参见实验指导

√ 2 万用表分电器汽车实训中心

6 汽车点火正时实验参见实验指导

√ 2

万能试验台

正时灯

正时灯汽车实训中心

7 前照灯检查与调整参见实验指导

√ 2 前照灯检测仪前照灯汽车实训中心

8 仪表线路检测参见实验指导

√ 2

发动机实验台架

万用表试灯

试灯汽车实训中心

9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

分析

参见实验指导

√ 2

万用表、试灯

汽车电路总图

试灯汽车实训中心

六、实验(训)预习和实验(训)报告的要求

1、每次实验都需要在完成理论学习基础上,学生下课后具体复习后进行。

2、每次实训报告都需要上交,在实践教学完成5天内上交教学秘书处,否则视为未完成实践教学工作。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平时表现(20%)+实训报告(30%)+实际操作(50%)

学生实验成绩登记表(两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交电子信息工程系)

八、教材、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汽车电器实训

实验指导书:汽车电器实训

主要参考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徐向阳

汽车电器---毛峰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王勇

《汽车电器》课程介绍

《汽车电器》是汽车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以《汽车构造》、《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为基础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以国内、国外常用汽车的电气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修、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及时介绍国内外汽车电器的新技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学好本门课程,要重点掌握汽车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照明信号、仪表、报警系统、空调系统及辅助电器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总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各系统的正确使用、维护、维修及常见故障诊断的基本技能;掌握汽车电器元件在规范化简图中的表示方法、汽车电器总线路的组成规律、接线方法;能熟练地看懂汽车电路图。

第x章章节名称

第一

蓄电池

实验一蓄电池的检测维修

第二

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实验二交流发电机的拆装、检测、维修

第三

起动系

实验三起动机的拆装、检测、维修

第四

点火系

实验四点火系的组成,各零部件的检测,故障诊断

第五照明、信号与仪表显示系统

实验五照明、信号与仪表线路连接,故障诊断排除

第六

汽车其他电气设备

实验六辅助电器设备的检测,故障排除

第七

汽车电器线路

实验七汽车电路的连接,查线,故障排除

本课程在2006年开始网络课程的筹备工作。现在,在理论教学中除设置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自学外,普遍采用音像、视频和自编课件等多媒体课件授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尝试性还开发了带有逻辑功能的几个虚拟试验,特别有利于训练学生排除故障诊断故障思路的形成。

按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原则,根据课程各部分内容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以下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尝试:

1、为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大大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

理论课教学计划中设置课内实践,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步步紧随。教师讲解演示为主的课内实践是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的、与理论课紧密联系,甚至也可以算作现场教学,其目的主要是巩固、熟悉该单元部件总成的结构原理,了解其拆装步骤与操作规程。

2、现场教学和案例法教学的推广应用。教师在现场环境或模拟环境中边

讲理论、边进行演示,同时教师利用“双师”素质的优点,列举案例,进行故障的排除和查找,为学生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单项技能实训(电器故障诊断训练)和开放实验室。单项技能实训是

电器故障诊断训练,是学完汽车电器后进行的实践训练项目,是老师讲解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实习训练方式,是对汽车电器技能的全面提升。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汽车电器元件的结构原理,重点是具体车型汽车线路的熟悉与故障排查,是理论到技能的转化过程。针对新型的车型,我们定期外聘汽车电器、汽车行业的专家,在校内汽车实训中心为学生现场指导和培训,并且安排大量的时间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自由拆装检修汽车电路。

4、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是专业主干课程结束后的实践训练。

毕业实习是将学生在毕业前安置于校外企业中进行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两项训练其目的是形成一定的拆装、调整、维修技巧,积累故障诊断经验,将汽车电器维

修检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各种职业能力揉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能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

毕业时,经社会客观性的考核,学生的汽车电器实践技能达到中级汽车电器维修工水平。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在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电器专业知识,短时间内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解决生产实际中常见电器故障,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建设目标

一、本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1、近期目标

(1)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在国内领先、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2)合理规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建立符合一流高职教育水平和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

(4)根据汽车电器新技术的发展,修订或编写高水平的教材及实验指导。

(5)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先进的教学实验与实训条件。使所建设的精品课程成为国内一流的“名牌课程",并带动整个汽车专业建设成一个精品专业课程群。

2、建设步骤

①、2007年下半年,修订本课程教学大纲。

②、2008年内完成本课程教材的调整、修订工作,重新出版。

③、在教材修订工作过程中,同时进行本课程习题、实验实训指导书的修改工作,争取2009年初正式出版;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及课程实践技能评估体系。

④、2007-2009年,进一步修改完善本课程多媒体课件和课程试题库。

⑤、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提高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

⑥、加大资金投入,增添或更新实训设备,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增加台套数。进一步改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3、五年内课程网站资源上网计划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已基本上网,并对外开放。今后将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五年内课程网站资源上网计划表如下:

时间内容格式2007.05~2007.06 课程简介DOC

2007.05~2007.06 课程教学大纲DOC

2007.05~2007.06 电子教材DOC

2007.05~2007.06 电子教案DOC

2007.05~2007.06 教学课件PPT

2007.05~2007.06 多媒体素材各种格式视频文件2007.05~2007.06 实验实训指导教材DOC

2007.05~2007.06 实验实训教案DOC

2007.05~2007.06 习题集DOC

2008.05~2008.09 习题集答案DOC

2007.06~2008.01 模块1、模块2课程录像ASF

2008.03~2009.01 试题库DOC

2009.03~2009.12 仿真实训

汽车电器教材建设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理论教材

2005年使用全国统编的普通高等工科教育汽车技术规划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徐向阳主编)2006年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毛峰主编)

实训教材

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汽车电器实训》(郝军编著)

配套实验教材教学效果

配套实验教材有两本,一本是自编,另外一本是统编,两本教材结合使用,互相取长补短,教学效果良好。

表1:《汽车电器》理论教材历届学生使用情况

使用年级使用专业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备注2005级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徐向阳机械工业

2006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毛峰机械工业表2:《汽车电器》实训教材历届学生使用情况

使用年级使用专业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备注2005级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器实训郝军机械工业

2006级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实训郝军机械工业表3:《汽车电器》教学参考书:

书目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汽车电器毛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汽车电控系统的万用表检测李东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汽车电路识读指南周泳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电气和空调系统修理训练(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徐向阳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王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汽车电器设备马淑芝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汽车电器设备卢文民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现代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王遂双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

二、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积极参与学院图书馆的图书建设,逐年丰富汽车类的馆藏图书,老师与学生的借阅活动比较活跃。系内设有小型阅览室,藏有汽车类图书、杂志、维修资料等课外读物近千本,为老师和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系阅览室还配套有部分汽车电器音像资料,供教师和学生学习。汽车技师多媒体教程、汽车电器维修视频、汽车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可挂在校园网上或Internet网上供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汽车电器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也挂在网上供学生自习,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

将部分汽车类知名网站链接到《汽车电器》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上,如中国汽车网、汽车之家、搜狐汽车、TOM汽车、SINA汽车、汽车世界、汽车人才、等,引导学生了解汽车新技术、新车型及国内外汽车市场的最新动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 162446 学时:40 学分: 2.5 讲课学时: 4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学》,《汽车构造》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开课院、系:高职学院 教材: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教学参考书:李淑芝.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汽车中电器设备的用途、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特性,以及使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 2.对蓄电池、充电系统等八大系统有基本的了解,对各部件有基本的掌握; 3. 能看懂常见的车型的总电路图及国际标准。 2、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 第二章蓄电池 蓄电池在汽车上的用途、充、放电化学反应与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熟悉蓄电池的构造、型号、规格,使用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及其作业,熟悉干荷电蓄电池的优点与机理、无需维护蓄电池的机理与结构特点。 第三章充电系 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触点调节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晶体管调节器与集成电路调节器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检测与修理基本知识,调节器的调试要求与方法,交流发电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交流发电机拆装、检测、调节器调试作业;初步排除充电系一般故障。 第四章起动系 起动系的组成和基本电路,电源转换开关与电动复合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电磁控制式和齿轮移动式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减速式起动机的优点、构造和工作原理;起动机的拆检,测试的要求与方法。 第五章点火系 点火系的作用、传统点火系的组成构造与工作原理,半导体辅助点火系及半导体点火系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点火系各总成检测、调试的要求与方法。点火波形及其使用意义,点火系常见故障的波形。 第六章照明系 照明系的要求、组成与电路原理,前照灯的构造与防眩目原理、检测与调整方法。 第七章信号系

江苏地区汽车电子电器供应商名单

江苏地区汽车电子电器供应商名单 公司名 主营产品 常州捷雅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卷绕式的定子,定子总成,调解器 盐城市步高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高精度注塑件, 空滤器,机加件,汽车用各种接插件,冲压件等 常熟凯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发电机,前刹后鼓,真空助力器,转向柱&中间轴 ,转向中间轴,空调面板,EGR阀等。 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 汽车门锁(含中控门锁),发动机罩锁,汽车门铰链和汽车门限位器 创世通(苏州)汽车装置控制技 术有限公司 汽车等机动车辆电子装置系统 常州市鑫跃灯业有限公司 汽车灯具,仪表台,后视镜,塑料覆盖件等 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电子油门加速控制装置,换挡操纵器等 苏州佐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智能管家,汽车智能掌控,汽车智能钥匙,手机掌控汽车,手机启动汽车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系统),包括EGR阀,EGR控制单元(ECU),EGR 冷却器,EGR管,真空电磁阀以及各类传感器研发和生产电控VE分配泵ECU控制系统 昆山市冠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Machine & Equipment Wire Harness 机器设备线束,Engine wiring harness 发动机线束,Automobile and Vehicles Parts Cable Assy车辆总成线束和部件线束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VVT驱动器/电磁阀,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BS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分电器 LEAX集团 轴, 齿轮, 等各种机构件的加工 苏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行业以及医疗行业非标自动化组装,测试类设备线体 南京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压缩机(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活塞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电动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可根据客户具体要求进行研发生产) 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交流发电机,EGR,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面板,空调传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复习提要(答案归纳整理)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复习提要 汽车电器设备的特点:低压、直流、单线并联、负极搭铁 负极搭铁的优点:对车架和车身金属的化学腐蚀较轻,对无线电干扰小。 一、蓄电池 铅蓄电池构造:正负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组成,单格电池靠连接条串联起来组成工作原理:蓄电池是由正极板和负极板浸渍在H2SO4水溶液中组成的。 一、电动势的建立 负极板:Pb Pb++ -0.1V 正极板:PbO2+2H2O--→Pb(OH)4 Pb(OH)4--→Pb4+ +4(OH)-+2.0V 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为:E0= 2.0-(-0.1)= 2.1V Pb +PbO2 +2H2SO4 === 2 PbSO4 +2H2O 负极板正极板电解液正负极板电解液 规格型号(代号含义):1.串联单格电池数--2.蓄电池类型--3.蓄电池特征--4.额定容量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如:6—QAW—100S表示由6个单格串联而成,标准电压12V,额定容量100Ah的干荷式免维护电池。A干荷电式,W免维护。 二、铅蓄电池的放电 负极:Pb++ +SO4――--→PbSO4正极:Pb4+ + 2e --→Pb++ Pb++ + SO4――--→PbSO4 电解液:2H2SO4---→4H+ +2SO4――4H++ 4OH----→2H2O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和电解液相对密度γ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U=f(t),γ=f(t))。 三、铅蓄电池的充电 负极:PbSO4 ---→Pb++ +SO4――Pb+++2e ---→PbSO4――+2H+ ---→H2SO4 正极:PbSO4 --→Pb++ +SO4――Pb++-2e --→Pb 4+ Pb4+ +4OH---→Pb(OH)4 Pb(OH)4 --→PbO2+2H2O电解液:4H2O--→4H++4OH- 充电特性是指在恒流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和电解液相对密度γ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规律(U=f(t);γ=f(t))。 根据蓄电池工作特性如何进行充放电程度的测量,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使用及区别, 工作特性:静止电动势(Ej) 内电阻:包括极板、隔板、电解液和联条的内阻,铅蓄电池的放电特性,充电特性,容量 冬季使用蓄电池应注意事项:1、保持蓄电池处于充足电状态,以防电解液密度降低而结冰2、尽可能采用偏低的密度3、应进行预热4、应适当提高充电电压 蓄电池容量及影响因素:1、铅蓄电池的容量:(1)定义:Q=If×t(2)20h放电率额定容量:电解液25℃,以20h放电率放电(3)储备容量:电解液25℃,以25A放电电流放电(4)起动容量:起动容量受温度影响很大,故又将起动容量分为常温和低温两种。2、影响容量的因素(1)极板的构造:每对极板面积的容量为7.5Ah (2)放电电流(3)电解液温度(4)电解液密度 蓄电池故障及其排除(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原因、避免措施: 极板硫化主要原因:a.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未及时充电 b.电池内液面太低,使极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强烈氧化 c.电解液的相对密度过高d.蓄电池经常过量放电或小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期末复习题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以及排放净化等。并且正向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迅速发展。 2汽车电器装置:供电系统、用电设备、检测装置和配电装置四部分组成。 3用电设备:1起动系统 2 点火系统 3 照明与显示系统 4 信号系统 5 配属电器设备 4根据汽车总体结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1发动机控制系统 2 地盘控制系统 3 车身控制系统。 5底盘控制系统:1 防抱死制动控制(ABS)2 驱动防滑控制(ASR)3 变速器电子控制 4 悬架系统控制 5 动力转向控制 6 四轮转向控制 6车身控制系统:1 车用空调 2 车辆信息显示 3 风窗玻璃的刮水器控制 4 灯光控制 5 汽车门锁控制 6 顶棚传动控制 7 电动车窗与电动后视镜控制 8 电动座椅控制 9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控制 10 防盗与防撞安全系统 11 巡航控制系统 12 汽车音响系统控制 13 车内噪声与通风控制 14 多信息传输、汽车导航、蜂窝式移动电话等。 7汽车电器系统特点:低压、直流、单线制、负极搭铁。 8蓄电池定义:是一种可逆低压直流电源,既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也能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目前车用蓄电池以铅酸蓄电池为主起辅助供电作用。 9蓄电池的工作特性:静止电动势Ej和内阻R n、充放电特性和容量 10蓄电池放电特性:1电解液密度下降至最小的许可值(1.11g/cm3);2 单格电池电压下降至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电流越大,放电时间就越短,允许放电的终止电压也越低。 11蓄电池的充电特性:以恒流Ie充电时,蓄电池充电电压Uc、电动势E及电解液密度p等随充电时间的变化规律 10整流原理: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整流器作用:交流~~~~直流 11电子调节器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来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12交流发电机的特性:空载特性、负载特性(原因:1.电枢反应2.阻抗变化)、外特性 13起动机的工作特性:转矩特性、机械特性、功率特性 14起动发动机所必须的功率,决定于发动机的最低起动转速和发动机的起动阻力矩。起动阻力矩:在最低起动转速时的发动机阻力矩。 15点火系统的功用:将汽车电源供给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并按发动机的作功顺序和点火时间要求,配送至各缸的火花塞,在其间隙处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16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 17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大二次电压U2max随发动机转速n变化的规律。即U2max=f(n). 18点火线圈:开磁路式点火线圈(磁阻大,漏磁较多,能量损失多)和闭磁路式点火线圈(漏磁少、磁路的磁阻小,因而能量损失小,能量变换率高) 19无分电器点火系统:1 同时点火方式:两个气缸合用一个点火线圈,即一个点火线圈有两个高压输出端,分别与一个火花塞相连,负责对两个气缸进行点火。2 单独点火方式每个气缸的火花塞上配用一个点火线圈,单独对本缸进行点火。 20前照灯一般由配光镜、灯泡、反射镜、插座及灯壳等组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 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由输入回路、A/D转换器、计算机、输出回路组成。(√)1 1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喉管产生负压,吸出汽油,经过雾化后送给发动机。 (×) 2.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进ECU后,首选通过输入回路,其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直接输入微机。 (×) 3.进气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测量发动机运行时吸入气缸的空气量,其中空气流量是由发动机内燃烧汽油产生负压后自动吸入的,是无法控制的。 () 4.二氧化锆(ZrO2)氧传感器中,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温度高时,氧离子在内部容易移动,会产生氧浓度差的电效应,因此需要加装瓷加热器。 (×) 1.二氧化钛(TiO2)氧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二氧化钛的电阻值随氧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 (√)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常具有正温度系数。 (×) 3.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ECU提供的喷油脉冲信号宽度。 (×) 7.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节气门最小开度节气门直动式;另一种控制节气门旁通气道中空气流量的旁通空气式。 (√) 8.由于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特性是空燃比附近的转换效率不高,所以必须将空燃比控制在大于:1的范围。 (×) 5.共振式的压电爆震传感器,当振荡片与被测发动机爆震时的振动频率不一致时,压电元件有最大的谐振输出。 (×) 6.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容易产生爆震。 (×) 7.怠速控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空气通道的流通面积来控制怠速的进气量。 (√) 8.在排放控制中,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和还原能力很强,但在空燃比低于时,其转换效率很低,只有在空燃比大于:1时,才能高效进行还原。 (×) 9.在巡航控制中,节气门由执行器通过另一个臂,代替驾驶员的踏板对节气门进行控制。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_杜晓辉

创新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36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杜晓辉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烟台 265500) 摘 要:目前,我国的道路建设、汽车的生产和大众化已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有国家倡导和发展的趋势,利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现除了能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汽车运行安全性之外,建立一个容纳各种车辆的大交通网,便民惠民、交通安全保障,越来越成为现代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应以研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契机,打造新型汽车种类,综合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等,以高速化、全面性和交叉性为标准,最终促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普及,惠及大众。关键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应用 发展 大众化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3)03(b)-0036-02 现代社会,汽车保有量剧增,人们对于汽车控制的及时性、准确性及方便性的要求更严格,旧有的手动操作方式已不符合时代要求。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汽车为提高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减少尾气排放污染而广泛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而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它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电子应用中的重要一种。电子控制技术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标志,从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故障自诊断到底盘的传动系统、转向与制动系统,以及车身、辅助装置等都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如何利用新技术完善汽车电子控制,增加其综合业务的开展,并向社会大众普及,使之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有效方式,是目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概念 从90年代中期到2010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作为工程技术已经成熟。在这一阶段中,电子工业为汽车工业提供了大量更先进灵巧的稳定电源、传感器和具有大容量内存的8位或16位微处理器,在此基础上,汽车的总体设计将在机电系统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汽车机电一体化的整体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点将由解决汽车部件或总成的自动控制问题,开始向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使汽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向解决汽车与社会融为一体等问题转移。 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汽车的各个系统竞相采用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不只是开发应用本身,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有生产要素的合开利用、制度的完善、人员管理、汽车生产过程的高效性,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手段,达到实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目的。笔者认为,具体应该有以下几点: 目前比较多见的成熟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有: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信息传递等、控制系统的组成与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的 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发动机电子控制包括燃油喷射控制、点火时间控制(ESA)、怠速控(ISC)、排气再循环(E GR)、发动机爆震控制和其他相应的控制以及自诊断系统、后备系统等。发动机电子控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改善发动机运转的经济性,同时尽可能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主要部分。 怠速控制系统ISC,这是当今汽油机集中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怠速控制方式,由ECU根据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输入信号对怠速转速实现闭环控制。排气再循环控制系统E GR,是将一部分废气引入到进气管与新鲜混合气混合后返回气缸进行再循环,以达到通过降低缸内温度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目的。底盘电子控制主要包括以改善驾驶操作难度的自动变速器、提高汽车运行安全性能的防抱死系统(ABS)和电子稳定系统(ESP)、动力转向系统(EPS),以及为提高驾驶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而设计的电控悬架系统。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进步明显,其规划设计思路、标准、指标、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提高,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每个小区都自成体系,属于独立、封闭的的系统,具有接收信号的前端、分配线路和传输外线。随着技术的发展,前端不再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必要组成部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正向只能双向传输方向发展,力争达到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总体技术要求。 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大众化 目前全国各个开始普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省(市)已有29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私家汽车的数目剧增,以年千万户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配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约占全国汽车视用户的1/3。而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我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使用率正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能够像网络一样大众化,一个崭新的控制方式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也会逐步普及。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各个城市普及程度差异很大,北京、上海几个直辖市城区普及率较大,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深圳等发达城市主城也开始推广普及。二线城市发展不理想,使用率依然较低。 3 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感想 (1)从绩效着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对研发单位和相关企业的能力与基本经营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汽车企业的生产水平,详细考量能够达到的电子控制技术,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汽车企业的领导要有大局观,组织制定合乎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和相关规定,给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供应资金、人才、技术支持。汽车审查企业也要脚踏实地,结合各部门员工的实际工作需要来进行技术研发。对于在研发工作中有贡献的员工,企业要根据贡献大小给员工合适的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将其作为考评升职的参考依据,同时积极学习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秀做法,促进收益与技术发展的双提高,并根据新技术的使用效果不断完善修改。 (2)人员管理上,提高人员能力,尤其是领导队伍建设。首先是进行培训,让员工真正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意义与方式;其次是体现竞争,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在此时强化纪律监督,避免各种规划目标流于形式,要及时对工程成本进行审计和财务监督;最后是生产单位对于能力不足和素质低下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及时调岗或更新,避免出现更大的浪费,致使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研发成本一涨再涨。优化内部机构、科学配置各环节员工、减少间接成本。优化内部机构,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节约许多隐性的工资性成本,科学配置各个环节人员,可以提高整体效率,避免重复劳动,重复投入。 (3)从硬件技术设施更新换代着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汽车生产企业要发展新技术,就要充分配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开发所需要的硬件技术设施,条件允许的话,企业可以聘请研究所、高校等的专业人才来考量自身情况,规划符合自身需要的硬件设备,促进生产技术的提高。 DOI:10.16660/https://www.doczj.com/doc/a018345777.html,ki.1674-098x.2013.08.06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习题(一)答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习题(一) 一、填空题 1. ABS控制器所依据的控制参数有车轮角减速度和滑移率。 2.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由轮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和液压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3.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主要有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两种。 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实际点火提前角一般包括: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三部分。 5.怠速时,空调使用时的点火提前角比空调不使用时更大(更大、更小、一致)。 6.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的基本值是由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所决定。 二、名词解释 1.ROM 只读存储器 2.RAM 随机存储器 3.A/D转换器 数据模拟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被微处器接受。 4.EFI 电子控制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简称燃油喷射系统。 5.L型喷射系统 用叶片空气流量计取代了进气压力传感器,用空气流量作为控制喷油量的 主要因素。 三、简答题 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电子控制系统一般由检测反馈单元、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转 换放大单元、执行器和动力源等几部分组成。(1)检测反馈单元:该单元 的功能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受控参数或其他中间变量,经放大、转换 后用以显示或作为反馈信号。(2)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该单元接收人机 对话随机指令或定值、程序指令,并接受反馈信号,一般具有信号比较、 转换、运算、逻辑等处理功能。(3)转换放大单元:该单元的作用是将指 令信号按不同方式进行转换和线性放大,使放大后的功率足以控制执行器

并驱动受控对象。(4)执行器:执行器直接驱动受控对象的部件,可以用电磁单元,如电磁铁、电动机等,也可以用液压或气动元件。(5)动力源:动力源为各单元提供能源,通常包括电气动力源和流体动力源两类。 2.电子控制器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基本功用是什么? 答:电子控制器通常被简称为ECU,其基本组成有输入电路,微机,输出电路。输入电路作用:输入电路作用是将传感器,开关等各种形式的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转换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信号 3.EGR系统的目的何在?废气循环量与那些参数有关? 答:废气再循环控制就是将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与新鲜的混合混合后进入气缸,利用废气中所含的大量co2不参与燃烧却能吸收热量的特点,降低燃烧温度,达到减少NO2排放的目的;废气再循环与EGR气体流量和吸入空气量有关。 ? 4.什么是占空比R C 答: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如方波),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值。 5、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调节减震器阻尼的方法是什么? 答:悬架阻尼大小的调节是通过改变减振器阻尼孔截面积的大小俩实现的。 6.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首先,转矩传感器测出驾驶员施加在转向盘上的操纵力矩,车速传感器测出车辆当前的行驶速度,然后将这两个信号传递给ECU;ECU根据内置的控制策略,计算出理想的目标助力力矩,转化为电流指令给电机;然后,电机产生的助力力矩经减速机构放大作用在机械式转向系统上,和驾驶员的操纵力矩一起克服转向阻力矩,实现车辆的转向。 7、氧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管上。其功用是检测发动机排气中氧含量,并将氧含量转变为电压信号传给ECU,ECU根据该信号判断实际空燃比,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实现空燃比反馈控制,将空燃比控制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从而节约燃油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的构造原理及检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课时为72,是考试课,闭卷考试;其中实验课是12课时,理论课是60课时。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具有一定的电工学、电子技术知识和汽车构造知识。因此,本课程应在电工学、电子技术、汽车构造等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可同汽车电控系统课程同时开设或稍前开设。 三、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汽车修理、汽车电子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是培养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操作人员所必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08学时) (一)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蓄电池

§1.1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熟练掌握蓄电池的结构及型号。 重点:蓄电池的结构 难点:蓄电池的结构 §1.2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1.3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熟练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难点: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4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掌握蓄电池使用与维护 §1.5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1.6免维护蓄电池 熟练掌握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重点: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难点: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第二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2.1概述 §2.2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及型号

熟练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分类。重点:交流发电机的分类。 §2.2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及型号 §2.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重点: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2.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重点: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4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掌握有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重点: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2.5触点式电压调解器 掌握电压调解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重点:电压调解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电压调解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5触点式电压调解器 掌握FT61型等触点式调节器讲解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最全课后题总结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总结最牛最全 汽车供电系统 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 答:功用有 (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工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用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足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 (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用。 其主要功用: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 答:组成部件: 3 极板与极板组、2 隔板、3 电解液、 4 外壳 5 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功用:同上 4:什么是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储备容量? 答:额定容量C20: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 时,以20h 放电率(If=0.05C)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至1.75V(12V 蓄电池降至10.5 ±0.05V,6V 蓄电池降至5.25±0.02V)蓄电池输出的电量。 储备容量Cm: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 时,以25A电流连续放电,所持续的时间,其单位为min.。 5:为什么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不能用蓄电池? 答: 普通水不是纯净的里面有许多可溶盐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对蓄电池有害会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工业硫酸也不是纯净的有许多其它的成份,对蓄电池有害.纯净的硫酸是无色的. 6: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功用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功用:在工作时)向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电气设备提供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补充消耗的电能。 组成: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端盖 作用: 转子:产生励磁磁场。 定子:产生三相交流电动势。 整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端盖和电刷组件:减少漏磁、散热、支撑、保护、保持良好接触 7:简述影响汽车蓄电池容量的主要因素? 答:(1)放电电流;(2)电解液的温度;(3)电解液的密度;(4)电解液的纯度;(5)极板的结构。 8:汽车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单线制2.负极搭铁3.两个电源4.用电设备并联5.低压直流供电。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

1.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由输入回路、A/D转换器、计算机、输出回路组成。( √) 11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喉管产生负压,吸出汽油,经过雾化后送给发动机。 (×)2.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进ECU后,首选通过输入回路,其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直接输入微机。 (×) 3.进气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测量发动机运行时吸入气缸的空气量,其中空气流量是由发动机内燃烧汽油产生负压后自动吸入的,是无法控制的。()4.二氧化锆(ZrO2)氧传感器中,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温度高时,氧离子在内部容易移动,会产生氧浓度差的电效应,因此需要加装瓷加热器。(×) 1.二氧化钛(TiO2)氧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二氧化钛的电阻值随氧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常具有正温度系数。(×)3.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ECU提供的喷油脉冲信号宽度。(×)7.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节气门最小开度节气门直动式;另一种控制节气门旁通气道中空气流量的旁通空气式。(√)8.由于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特性是空燃比附近的转换效率不高,所以必须将空燃比控制在大于14.7:1的范围。(×)5.共振式的压电爆震传感器,当振荡片与被测发动机爆震时的振动频率不一致时,压电元件有最大的谐振输出。(×)6.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容易产生爆震。(×)7.怠速控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空气通道的流通面积来控制怠速的进气量。(√)8.在排放控制中,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和还原能力很强,但在空燃比低于时,其转换效率很低,只有在空燃比大于14.7:1时,才能高效进行还原。(×) 9.在巡航控制中,节气门由执行器通过另一个臂,代替驾驶员的踏板对节气门进行控制。 (×)9.无级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的加速和减速,工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带来动力传动系统的冲击,使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增加。(×) 10.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如果前轮先抱死,汽车可能会侧滑,如果后轮先抱死,则汽车可能会失去转向力和跑偏。(×)11.为了使得汽车运行舒适,应将减震器阻尼设置较小,而当高速赛车时,可选择高阻尼值,以利于安全性的提高。(√) 12.悬架系统中的气体弹簧刚度是可调节的,而普通机械弹簧刚度是不可变的。(×)13.汽车的助力转向系统就只有在停车和低速时提供助力,使得转向时操纵省力。 ( √) 14.在四轮转向系统中,当车速低于35Km/h时,后轮与前轮转向的方向一致。(×)15.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而单独使用气囊极易造成人员伤害。 (√)16.自动变速系统中,ECU除了控制换档时刻和锁止控制,在N到D的后坐控制中,变速器不是直接进入1档,而是先进到2档或3档,然后再回到1档,这样可减少换档冲击和减轻后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丁志盛叶挺宁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燃油喷射控制;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内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 执行器 主要包括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怠速空气控制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 - 电控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和控制算法程序软件其作用是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输入信号并将信号进行调理,根据发动机管理控制算法进行运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给执行器。同时检测传感器信号正常状态,出现故障时报警。 图1描述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 另外,为了应对汽车产业产品作为多种产品链状集成开发的特点以及快速更新的市场需求,高性能的发动机试验台架、集成开发环境工具以及测试产品耐环境性能的设备为快速开发高质量面向不同汽车发动机的管理系统产品提供保障: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1.汽车电器装置主要有供电系统,用电系统,检测装置,配电装置。 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 3.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燃料喷射控制,点火时间控制,怠速运转控制,排气再循环控制, 发动机爆燃控制,减速性能控制,自诊断系统,后备系统。 4.底盘控制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控制,驱动防滑控制,变速器电子控制,悬架控制,动力 转向控制,四轮转向控制。 5.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 低压直流单线制负极搭铁 6.汽车供电系统的功用是向车载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并联组成。 7.蓄电池的组成 极板隔板电解液壳体 8.单格电池的标称电压2V 正极板比负极板少一块 9.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 10. 蓄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1.75V 端电压最大为2.7V 11.大多数汽车交流发电机选用Y联结输出电压高减少消耗 12.交流电如何转变为直流电 交流发电机内置硅整流器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压二极管导通反向电压二极管截止利用这一特性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13. 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作用是党发动机转速发生变化时,自动对发电机的电压进行调节, 使发电机的电压稳定,以满足汽车用电设备的要求。 14.调节器的调节原理通过调节磁场电流使磁极磁通改变来使发电机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15.调节磁场电流的方法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使磁场电流接通与断开来调节发电机的 磁场电流 16.起动机的组成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 17.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机壳磁极电枢换向器电刷 18.磁极产生电磁场 19.电枢产生转矩的核心部件 20.换向器连接磁场绕组电枢绕组电源保证电枢产生的电磁力矩方向不变使电枢轴能 输出固定方向的转矩。 21.电刷将电流引入发电机 22.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特性 1)转矩特性在电枢电流相同的情况下,串励式电动机转矩比并励式电动机大 2)机械特性轻载时转速高,重载时,转速低 23.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1)产生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 2)火花具有足够能量 3)点火时刻与发动机工况相适应 24.附加电阻可自动调节一次电流,改善起动和高速时的点火特性 25.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在发动机转速发生变化时,自动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 的相位关系从而改变点火提前角转速大提前角大 26.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发动机负荷发生变化时,自动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论文

汽车自动变速器论文 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一种普通的消费品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人们在最求享受的同时也越来越在乎汽车的使用经济性和驾驶简便性,因此自动变速器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的简便性的需求。 关键词:自动变速器自动选择档位传动效率低 一、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 车用自动变速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而且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在现代轿车上,常见的是采用电控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是由自动离合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部分组成。它能够根据油门的开度和车速的变化,自动地进行换档。 与无级变速器相比,液力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不同是在结构上,它是由液压控制的齿轮变速系统构成。因此,液力自动变速器并不是真正的无级变速,还是有档位的。其所能实现的是在两挡之间的无级变速。而无级变速器则是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因此,其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汽车的车速变化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档时那种“顿”的感觉。 二.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和结构分类 液力自动无级变速器也存在不足,如传动效率较低,结构复杂等。但因其无比优越的性能,自动无级变速器的应用仍相当普及。以轿车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装用率保持在80%以上,日本也在70%以上。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采用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因采用机械传动,故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但是,因其动载荷大,易使零件过早地磨损。特别是手动变速器要求驾驶员在外界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频繁地操纵离合器和换挡,增加了驾驶员的负担,使驾驶员易于疲劳,也不利于安全行车。 自动变速器能进行繁复的加速、减速变速器换挡等功能,具有变速平滑、驾驶轻便等优点。汽车自动变速器一般和变矩器一起使用,带有液力传动的特点,可以弥补机械变速器的一些缺点。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车速情况,自动选择挡位。 三、自动变速器的优点 1、整车具有更好的驾驶性能。汽车驾驶性能的好坏,除与汽车本身的结构有关外,还取决于正确的控制和操纵。自动变速器能通过系统的设计,使整车自动去完成这些使用要求,以获得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使得驾驶性能与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关系不大,因而特别适用于非职业驾驶。 2、高行车安全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根据道路、交通条件的变化,对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进行改变和调节。以城市大客车为例,平均每分钟换挡3~5次,而每次换挡有4~6个手脚协同动作。正是由于这种连续不断的频繁操作,使驾驶员的注意力被分散,而且容易产生疲劳,造成交通事故增加;或者是减少换挡,以操纵油门大小代替变速,即以牺牲燃油经济性来减轻疲劳强度。自动变速的车辆,取消了离合器踏板和变速操纵杆,只要控制油门踏板,就能自动变速,从而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使行车事故率降低,平均车速提高。 3、降低废气排放。发动机在怠速和高速运行时,排放的废气中,CO或CH化合物的浓度较高,而自动变速器的应用,可使发动机经常处于经济转速区域内运转,也就是在较小污染排放的转速范围内工作,从而降低了排气污染。 4、可以延长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因为自动变速器采用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弹性”连接,外界的冲击负荷可以通过藕合器缓冲,有过载保护的功能。在汽车起步换挡、制动时能吸收振动,相应减小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的动载荷。 5、操纵简单。只需设置液压工作阀的位置,自动变速器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加挡和减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一、填空 1.汽车排放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__CO、HC、NOX三类化合物。 2.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点火控制包括___点火提前角___控制、_通电时间(闭合角)__控制、__防爆震__控制三个方面。 3.怠速控制阀按结构与工作方式分可分为___步进电机______式、______开度电磁阀___式、_____开关电磁阀____式。 4.ECU主要由_微处理器、输入电路、输出电路_组成。 5.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元件是____泵轮、涡轮、导轮_。 6.汽车排放根据控制的方式不同,可将它们分为_机内__净化、_机外___净化、____污染源封闭循环____净化三类。 7.ABS是______防抱死制动系统_____系统的缩写,ASR是____驱动防滑系统___系统的缩写。 8、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元件是____泵轮、涡轮、导轮_。 9、在用车发动机功率不得低于原标定功率的75%,大修后发动机最大功率不得低于原设计标定值的90%。 10、汽车排放根据控制的方式不同,可将它们分为_机内__净化、_机外___净化、____污染源封闭循环____净化三类。 11、ABS是______防抱死制动系统_____系统的缩写,ASR是____驱动防滑系统___系统的缩写。 12、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外观症状有:功率下降,燃料与润滑油消耗量增加,起动困难,漏水、漏油、漏气以及运转中有异响等。 13.在示波器上可以观察到点火的单缸波形、多缸重叠波形、多缸平列 波、多缸并列波形。 14.怠速控制阀按结构与工作方式分可分为___步进电机______式、______开度电磁阀___式、_____开关电磁阀____式。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完整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题

南京工业大学汽车电子技术试题(A/B)卷(开、闭)20--20 学年第学期使用班级 班级学号姓名 一. 1.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由输入回路、A/D转换器、计算机、输出回路组成。( √) 11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喉管产生负压,吸出汽油,经过雾化后送给发动机。 (×)2.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输入进ECU后,首选通过输入回路,其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直接输入微机。 (×)11 3.进气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测量发动机运行时吸入气缸的空气量,其中空气流量是由发动机内燃烧汽油产生负压后自动吸入的,是无法控制的。()4.二氧化锆(ZrO2)氧传感器中,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温度高时,氧离子在内部容易移动,会产生氧浓度差的电效应,因此需要加装瓷加热器。(×)1.二氧化钛(TiO2)氧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二氧化钛的电阻值随氧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42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通常具有正温度系数。(×)44 3.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ECU提供的喷油脉冲信号宽度。(×)7.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节气门最小开度节气门直动式;另一种控制节气门旁通气道中空气流量的旁通空气式。(√)8.由于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特性是空燃比附近的转换效率不高,所以必须将空燃比控制在大于14.7:1的范围。(×)5.共振式的压电爆震传感器,当振荡片与被测发动机爆震时的振动频率不一致时,压电元件有最大的谐振输出。(×)6.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容易产生爆震。(×)7.怠速控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空气通道的流通面积来控制怠速的进气量。(√)8.在排放控制中,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和还原能力很强,但在空燃比低于时,其转换效率很低,只有在空燃比大于14.7:1时,才能高效进行还原。(×)9.在巡航控制中,节气门由执行器通过另一个臂,代替驾驶员的踏板对节气门进行控制。 (×)9.无级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的加速和减速,工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带来动力传动系统的冲击,使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增加。(×)10.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如果前轮先抱死,汽车可能会侧滑,如果后轮先抱死,则汽车可能会失去转向力和跑偏。(×)11.为了使得汽车运行舒适,应将减震器阻尼设置较小,而当高速赛车时,可选择高阻尼值,以利于安全性的提高。(√)12.悬架系统中的气体弹簧刚度是可调节的,而普通机械弹簧刚度是不可变的。(×)13.汽车的助力转向系统就只有在停车和低速时提供助力,使得转向时操纵省力。( √) 14.在四轮转向系统中,当车速低于35Km/h时,后轮与前轮转向的方向一致。(×)15.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而单独使用气囊极易造成人员伤害。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途_(1)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20实际70年代中期,随着微型计算机开始在汽车上的应用,给汽车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进入微机控制的时代,且日趋成熟和可靠。 汽车业与电子业是世界工业的两大金字塔。近年来,汽车业与电子业的联系日趋密切。从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故障诊断到底盘的传动系统,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和车身及辅助装置,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一体化,这是现代汽车的显著特点。 在汽车零部件中,最初采用的电子装置是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通过使用硅二极管,车用发电机改直流为交流。交流发电机结构紧凑、故障少、成本低。1960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日本汽车公司开始采用硅二极管整流的交流发电机。此后不久,交流发电机迅速推广到全世界。我国适用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全部取代了直流发电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动机周围零部件的电子化显得十分活跃,尤其是电压调节器和点火装置电子化,并得到快速发展。 深入了解国内外电子技术的发展,找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于国外汽车电子技术的差距。汽车电子化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汽车电子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前.除了汽车收音机等直接从家用电器移植过来的产品以外。几乎没有汽车电子工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和国外的汽车电子化潮流,我国的汽车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CCID统计,我国涉及汽车电子生产的企业有1000多家,但其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且技术含量低。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轿车产业.我国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纷纷来华投资,凭借这些跨国企业提供的技术、硬件、以及产能上的保障,我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国。当前,汽车由单纯的机械产品逐步演变为一种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