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7BUnit2单元知识树

(完整版)7BUnit2单元知识树

(完整版)7BUnit2单元知识树
(完整版)7BUnit2单元知识树

7B Unit2 知识梳理一.重点单词

1.neighbour邻居2.visitor访问者,参观者3.1ike像,相似4.waiter服务员5.helpful愿意帮忙的;有用的6.community社区7.volunteer志愿者,义务工作者8.skill技能,技巧9.something某事,某物10.engineer工程师;技师11.check检查12.broken损坏了的;破碎的13.someone某人14.fix修理

15.anyone任何人16.college学院

17.1ucky幸运的18.fire火

19.manager经理20.policeman警察21.postman邮递员22.company公司23.elder年纪较长的24.job工作

25.future将来26.artist艺术家,(尤指)画家27.sound听起来28.sick生病的;恶心的29.notice布告,通知30.information信息31.below下面32.better较好,更好33.anything任何事34.group组,群

二.重点词组

1.some volunteers 一些义务工作者

2.help sb.with sth.帮助某人解决某种困难

3.something wrong 一些有毛病的东西

4.do some shopping 买东西

5.visitors like you 像你一样的访问者

6.most of them 他们中大多数

7.all kinds of problems 各种各样的问题

8.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

9.need help with 某方面需要帮助

10.wait for sb.等待某人

11.plan a day out计划外出一天

12.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

13.make a fire生火

14.office worker上班族

15.police station警察局

16.post office邮局

17.by train/bus/ship/bike乘火车/公交车/轮船/自行车

18.in the future在未来

19.sound 1ike听起来像

20.be good at drawing擅长绘画

21.the information below下面的信息

22.worry about为……担心

23.make you feel better使你感到更好

24.feel well感觉好了

三.重点句型及点拨

1.I’m going to visit our new neighbours.我打算去拜访我们的新邻居。

2.I’m afraid they won’t welcome visitors like you.恐怕他们不会欢迎像你一样的拜访者。

(1)welcome作及物动词,意为“欢迎’’,可与介‘词to连用;也可作形容词,意为“受欢迎的"。如:

Welcome you to our school!欢迎到我们学校来!

You’re welcome.不用谢。

(2)句中like是介词,意为“像,相似’’,其反义词是unlike;作动词时,意为“喜欢’’,后可接动名词或不定式作宾语。如:

What is Jim like? 吉姆这个人怎么样?

They like playing football on Sunday.他们喜欢在星期天踢足球。

(3)won’t是will与not的缩略形式。“will+动词原形"也是一般将来时的构成之一。如:

We will take a bus to work.我们将乘公共汽车上班。

3.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computer.我的电脑出故障了。

(1)此句包含句型: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某物出毛病了/坏了。)此句型的同义结构有:Something is wrong with...;...is broken..;...doesn’t work.等。

(2)something是不定代词,用于肯定句或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中。在疑问句

或否定句中多用anything。当形容词修饰这类不定代词时,必须后置。如: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 .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告诉你。

4.They help us with all kinds of problems.他们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难题。

help sb.with sth.意为“帮助某人解决难题’’,其中with可用动词原形来代替。如:He often helps me learn English.他经常帮助我学习英语。

5.Some of them often visit the old people and do some shopping for them.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常会去探望老人并为他们采购些物品。

do some shopping意为“买东西,购物",相当于go shopping。在疑问句中,也用some而不用any。类似结构还有:do some reading(阅读),do some cooking(烧饭),do some washing(洗衣服)等。

6.You’re lucky to live in a neighbourhood like that,Simon.住在像那样的居民区,你真幸运,西蒙。

lucky是luck的形容词形式,后接不定式,其反义词是unlucky(不幸运的)。此句也可表达为:It’s lucky for you to live in a neighbourhood like that,Simon.

7.People go there when they need help with their...当人们在……需要帮助时,人们就去那儿(寻求帮助)。

(1)when意为“当……时’’,是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从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而主句可用一般将来时,即所谓的“主将从现’’原则。如:

I’ll go to the park when I’m free tomorro w.当我明天有空时,我将去公园。

(2)句中的help是不可数名词,后面接介词with。如:

I need help with my English.我英语需要帮助。

8.Will you wait for US to call back?你会等我们回电话吗?

(1)wait是不及物动词,后接介词for。如:Someone is waiting for you under the tree.树下有人在等你。

(2)句中to call back是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call back意为“回电话’’。

9.My parents and I are planning a day out with my uncle’s family the day after tomorrow.我和我父母正计划后天与叔叔全家外出一天。

(1)a day out意为“外出一天",out是副词,修饰名词day,作后置定语。如:

the weather today今天的天气

the people there那儿的人民

(2)the day after tomorrow意为“后天",是与一般将来时连用的时间状语。

10.So she goes to work by train.因此她乘火车去上班

go to work by train意为“乘火车去上班"。

“by+交通工具’’表示交通方式,“go to...by+交通工具’’意为“乘……去某地’’。如:We go to the park by bus.=We take a bus to the park.我们乘公共汽车去公园。11.I’m good at drawing.我擅长绘画。

be good at--do well in意为“擅长",后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作宾语。

12.That sounds like a good idea..那听起来是个好主意。

sound是连系动词,意为“听起来……’’,后接形容词作表语;sound like后接名词作宾语;sound还可作名词,意为“动听、悦耳的声音"。如:

Your idea sounds great.你的主意听起来棒极了。

’ I can hear the sound of running water.我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13.Please look at the information below.请看下面的信息。’

information是不可数名词,below是副词,故修饰名词时需后置。below还可作介词,意为“在……下面’’,但不是指在某物垂直的下方,而under是指在某物垂直的下方。14.They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他们将使你(们)感觉更好!

make意为“使,让",是使役性动词,后接动词原形或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如:His words make me happy.他的话让我开心。

I will make Jim fix the bicycle.我将让吉姆修理自行车。

15.Are you worrying about what to wear to a party or how to design your home?你在为参加聚会该穿什么或者怎样设计你的家而烦恼吗?

(1)worry about意为“担心……’’。如:Don’t worry about me.别为我担心。

(2)what to wear与how to design是“疑问词+动词不定式"结构,此结构在句中作宾语。如:I don’t know when to leave.我不知道何时出发。

16.People will get help if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ir washing machine or fridge.假如人们的洗衣机或冰箱坏了,他们将得到帮助。

if意为“假如,如果",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如:

If it rains tomorrow,I’ll stay at home.假如明天下雨,我将待在家里。

四.重点语法

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表示将来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一般将来时的构成:shall/will/be going to+v.。肯定句:主语+shall/will+动词+其他.否定句:主语+shall/will+not+动词+其他.疑问句:Shall/Will+主语+动词+其他?

1.shall与第一人称连用,主要用于疑问句中。

2.在疑问句中,will与第二、三人称连用;在陈述句中用于各人称,在征求意见时常用于第二人称。

Which paragraph shall I read first?我将先读哪一段?

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今晚7点你在家吗?

3.当有迹象表明在近期或短时间内有可能发生的动作或打算、准备做的事或即将发生或肯定要发生的事用be going to+v.。

(1)主语的意图,即将做某事。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明天你(们)打算做什么?

(2)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

The play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next month.这场剧目下个月将被拍摄。

(3)有迹象要发生的事。

Look at the dark clouds,there is going to be a storm.看那些乌云,将会有一场暴风雨。

4.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经常出现在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中。如:

When Bill comes,ask him to Wait for me.当比尔来时,叫他等等我。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I will go shopping with mother.假如明天不下雨,我将和妈妈去购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树(结构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图) (陕县东凡中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 物质的两种变化 物质的两种性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常见的化学仪器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3、药品的取用方法 10、仪器的链接 11、检查气密性 4、量筒的正确使用 8、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6、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5、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9、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7、给液体加热的方法 12、玻璃仪器的洗涤 固体 液体 粉状 块状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空气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4点) 助燃性、氧化性 木炭+氧气→ (包括化学方程式、现象) 氧气制法 实验室制法 原理(三种药品、方程式) 发生装置 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稀有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 氧气(占21%) 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 硫+氧气→ 磷+氧气→ 铁丝+氧气→ 镁条+氧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氧气用途: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 用途: 化学性质: 用途: 两种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水 存在:自然界的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三废达标处理后再排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二、物质 点解水实验:方程式、电极、体积比、结论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混合物(如空气、矿泉水、石灰水等)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构成 化合物 三、物质的构成 分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纯净物 单质(如O 2、H 2、Fe 、P 等) 一般的(如NaCl 、KMnO 4、C 2H 5OH 等) 氧化物(如H 2O 、CO 、Fe 2O 3等)物质 分子 构 成 原子 构 成 水的净化 硬水和软水区别及转化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物质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研讨,尝试给常见物质进行简分类,教师可适当指导,最后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形式给出物质分类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研讨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分类的依据以及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概括出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诸如画知识树等,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偿试一下,也可将其留作课后作业)。 [关键知识点拔] (以投影形式打出表格,鼓励学生经过讨论比较相关的概念,找出这些概念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教师适时点拔,强调理解概念应抓住关键字词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三)氧化物 (四)酸、碱、盐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煤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铁 D.食盐水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糠水⑥硫粉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树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树 单元教材简析:

本章之前学生学习了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矿物并对溶液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基本化学知识,具备了一些化学技能。在此基础上,第七章仍延续了前几章的特点,从与生活相关的、大家熟悉的物质出发,教学内容分“活动与探究”和“交流和讨论”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弹性处理,让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把握教学分寸,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从知识体系角度看,本章是全书中内容较系统化的一章,它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归纳,又是化学知识的延续、发展、深化。要求学生对单质、化合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大致了解,理解掌握典型的酸、碱、盐的性质及运用,使学生在基本实验技能,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观念上要有两大转变(1)是定义要淡化。(2)是要注意社会中心与学科中心的整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4.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5.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6.认识强酸和强碱的腐蚀性;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 7.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变化; 8.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初步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类; 9.认识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10.了解食盐、硫酸、烧碱、纯碱、氨水的主要用途; 11.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2.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 1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 3.能够通过酸与碱的反应现象,得出中和反应中酸碱性变化及热量变化; 4.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根据此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5.了解并能正确使用酸、碱、盐

1-8单元知识树

一单元知识树(只是重\难点) 一正确规范书写演奏增添燕子赞歌荡漾偶尔裁剪聚拢冒 二、正音 俊俏活泼掠过碧绿一转眼偶尔似剪刀似的已经 三、多音字转似担骨 四、形近字组词 俏佛圈偶稻装裁状访挺裳绣 峭坲倦遇蹈妆栽壮仿蜓常透 五、四字词 光彩夺目翩翩起舞挨挨挤挤(园地一“读读背背”词会默、会填) 六、仿词 静静地——————————————————————(“地”)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七课内阅读与积累 1《燕子》笔记;背诵课文(重点会默1、2段) 2默写《咏柳》《春日》无错字,理解书下注释词义,了解两首诗的共同点(描写赞美春天)3《荷花》重点熟练掌握第2\4自然段,体会白荷花的“美丽、清新” 4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我会填, 读读背背(会填空规范书写) 注意:一切知识的复习都要基于对课文的熟读,字词的规范书写。 参考资料:书、大本

二单元知识树 一、正音 装载饲养濒临裸露湛蓝 骤然苇秆特殊腹部咆哮 二、字形(只含易错笔画字) 翠载透尖褐舒骤降疲劳温暖致谢救 森湛裸露润黎咆哮冻僵 三、多音字 载 zài 装载载重载人飞船满载而归调 tiáo 空调 zǎi 记载载入史册 diào曲调 四、辨字组词 载厢欧梨栋裸柴陡秆泡翠 栽箱鸥犁冻颗紫徒杆跑翩 裁相 五、四字词 又尖又长小巧玲珑成千上万饥寒交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郁郁葱葱湛蓝深渊清澈见底清新甜润应有尽有各式各样 六、照样子写词语(写成语或好词、新词) 郁郁葱葱 应有尽有 各式各样 成千上万 七、语段、积累 《翠鸟》1、准确背默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的外形特点。知道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四方面介绍翠鸟。2、重点运用(拟人)从(头-背-腹部)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写了(羽毛非常鲜艳)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人教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树结构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树(结构图)

————————————————————————————————作者:————————————————————————————————日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图) (陕县东凡中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 物质的两种变化 物质的两种性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常见的化学仪器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3、药品的取用方法 10、仪器的链接 11、检查气密性 4、量筒的正确使用 8、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6、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5、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9、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7、给液体加热的方法 12、玻璃仪器的洗涤 固体 液体 粉状 块状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空气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4点) 助燃性、氧化性 木炭+氧气→ (包括化学方程式、现象) 氧气制法 实验室制法 原理(三种药品、方程式) 发生装置 装置 收集装置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稀有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 氧气(占21%) 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 硫+氧气→ 磷+氧气→ 铁丝+氧气→ 镁条+氧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氧气用途: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 用途: 化学性质: 用途: 两种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水 存在:自然界的水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三废达标处理后再排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二、物质 点解水实验:方程式、电极、体积比、结论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混合物(如空气、矿泉水、石灰水等)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构成 化合物 三、物质的构成 分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纯净物 单质(如O 2、H 2、Fe 、P 等) 一般的(如NaCl 、KMnO 4、C 2H 5OH 等) 氧化物(如H 2O 、CO 、Fe 2O 3等)物质 分子 构 成 原子 构 成 水的净化 硬水和软水区别及转化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树解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树解说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槐乡的孩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树解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树解 说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槐乡的孩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代家欣)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 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三、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走遍千山万水”。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它将带领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下面,我将从这4个方面实行阐述。(1)教材编排的结构特点与知识的整合(2)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3)构建知识树的设计思路和设想(4)教材的处理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编排的结构特点与知识的整合 1、全册教材的编排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第一组专题“走遍千山万水”它是选择相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 本单元“走遍千山万水”它由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一三绝大部分组成。导语点明了本组的专题,提出了学习要求。课例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前3课是是精读课文,第4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五个栏目组成。 2、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增强整合”的教学要求,这三绝大部分在教材编写中增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第一单元教材一开始,书上第一页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真是江山如画!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这诗一般的语言就是本单元的导语。它提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了学习任务,引导单元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在3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也就是书上12页安排有这样一段“连接语”,(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但体现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为了便于复习检测,在4篇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由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要求理解的词语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二年级语文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树 王刚 井沟镇金城小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树高密市井沟镇金城小学王刚 课文识字 练习 月亮湾我要的是葫 芦 快乐的节日 38个 会写 13.坐 井观天 26个 认读 学用 字词 口语 交 际 读读 背背 练字

第四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要包含识字写字、练习、口语交际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本单元主要是识字,学会本单元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八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 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读出不同性格特点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4、练习一的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熟记4 条成语。 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 语文园地四: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几个方面。把学生书写、

背诵积累、口语锻炼安排在一个练习,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树 高密市井沟镇金城小学 王刚 课文 识字 练习 纸船和风筝 蓝色的树叶 从现在开始 38个 会写 称赞 26个 认读 我的 发现 我会写 我会读 展示台

二年级语文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树 第四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要包含识字写字、练习、口语交际几个方面 课文 识字 练习 月亮湾 我要的是葫芦 快乐的节日 38个 会写 13.坐井观天 26个 认读 学用字词 口语交 际 读读 背背 练字

的内容。 1、本单元主要是识字,学会本单元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八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 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读出不同性格特点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4、练习一的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好铅笔字,熟记4 条成语。 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 语文园地四: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几个方面。把学生书写、背诵积累、 口语锻炼安排在一个练习,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树 课文识字 练习 我会 写

第五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主要包含课文、识字写字、练习、口语交际几 纸船和风筝 蓝色的树叶 从现在开始 38个 会写 称赞 26个 认读 我的发现 我会读 展示台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树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树说课稿 铁路第一小学赵忠艳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学好语文,就拥有了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引领孩子学好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字美,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灵活驾驭语文教材. 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部分进行研说. 说课标 一、总目标 识字与写字:有初步识字能力,认识45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250个.学会独立识字,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阅读能力: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代表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写话: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

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5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34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语文园地八》中“日积月累”出示的成语. 能力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借助提示,复述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情感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 说教材 一、教材特点 1、本单元课文围绕“童话天地”这个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有诙谐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有狡猾又充满智慧的《狐狸分奶酪》;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酸碱盐》知识树

《酸碱盐》知识树 编写说明:

单元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4.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5.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6.认识强酸和强碱的腐蚀性;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 7.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变化; 8.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初步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类; 9.认识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10.了解食盐、硫酸、烧碱、纯碱、氨水的主要用途; 11.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2.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1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3.能够通过酸与碱的反应现象,得出中和反应中酸碱性变化及热量变化; 4.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根据此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5.了解并能正确使用酸、碱、盐 6.初步了解在探究过程中应用归纳、总结等科学手段。 情感目标: 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对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3.逐步树立合理、安全使用酸、碱、盐的科学意识 重点与难点: 1.第一节 重点:溶液酸碱性、酸碱度的判断和测定。难点: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第二节 重点:常见酸(硫酸、盐酸)、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难点:从溶液的角度理解“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第三节 重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反应中的酸碱性变化和热量变化。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并能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难点: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第四节 重点: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知识点间的联系: 重难点突破措施:

单元知识树整理课

小学数学“单元知识树整理课”成果推广会策划案活动目的:为了更好落实市课堂改革会议精神,促使教师上好单元整合课,培养教师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归纳、概括能力,彰显每一单元知识内在、严密的逻辑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活动时间:9月 17日活动形式:听课与交流活动地点:第一实验小学参加人员:各总校视导员中心小学主抓教学的校长或主任每个总校带四名骨干教师(中、高年级数学教师)实验小学主抓教学领导(参加教师人数自愿)活动安排:上午8:00—11:30观看四节录像课下午:1:30—4:00 解说四节课的设计意图活动流程: 1、主持人讲话,讲清活动的意义。 2、观看四节光盘课听课内容:三年级《长方形面积》四年级《小数大小比较》五年级《最小公倍数》五年级《长方体、正方体单元整理课》 3、结合4节课,说明设计意图。 4、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预期成果: 1、加强教师新课程理念学习。通过本次活动,促使参会教师结合新课程理念和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课堂,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本地本班学生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2、促进教师不断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教师用书,创造性的使用

教材。教师 要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知识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分析、发现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底蕴。让教师体会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具有多重的知识结构,教师仅有一杯水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一股鲜活的泉水,才能不断滋养破土成长的幼苗。4、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合作团队。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合作中彼此共进,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在专业引领中得到发展。课堂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维品质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物质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研讨,尝试给常见物质进行简分类,教师可适当指导,最后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形式给出物质分类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研讨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分类的依据以及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概括出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诸如画知识树等,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偿试一下,也可将其留作课后作业)。 [关键知识点拔]

(以投影形式打出表格,鼓励学生经过讨论比较相关的概念,找出这些概念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教师适时点拔,强调理解概念应抓住关键字词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三)氧化物

(四)酸、碱、盐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铁 D.食盐水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即“一物”或“多物”的判定。其中A、C、D选项中的物质均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是状态不同,实为同种物质——水。故答案为:B。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析]对氧化物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既“二元必有氧”。 A中的元素种类无法确定为几种,B、C同样无从考证其中是否有两种元素。因此,答案为:D。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由于组成每种物质的各种元素各不相同也可能相同,所以混合物中的元素可能是多种也可能是一种。例如: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O、H、N等多种元素;O2和O3的混合物就只有一种元素。可见,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单质。正确答案应为:B。

初三化学复习策略

初三化学复习策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三化学复习策略》的内容,具体内容:"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初三化学的复习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 "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初三化学的复习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一、复习思路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将所学知识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5个专题,目的在于综合知识能力,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突出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第四轮回归教材。 二、复习策略 为了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复习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策略1:明确目标,以"本"为本,强化基础 首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临到中考,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课本中的

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如,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其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按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 化学用语是基石,工具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则是钢筋、水泥,应下工夫背、记和训练,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酸碱盐溶解性表、化合价、质量守恒、反应类型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都应熟练地掌握。再如,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由于点多、面广、量大,复习时很难形成系统,可按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的顺序,从个别到一般进行立体式的小结,并与典型实验密切挂钩。 总之,前两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脉络清晰、主线突出的知识网络,最重要的是,要将上述网络化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努力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立体的知识树,最终达到运用自如。 策略2: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强化思维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