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高热综合症治疗方法(完整版)

猪高热综合症治疗方法(完整版)

猪高热综合症治疗方法(完整版)
猪高热综合症治疗方法(完整版)

当前猪高热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摘要:治疗和预防猪高热综合症在规模化养猪场要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法,①治疗的原则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要早发现、早治疗。②预防的对策是加强疫苗的免疫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③坚持自繁自养、中等规模、多点分散,全进全出。④改善猪舍的环境,舍内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减少带毒活猪的流动,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消毒减少饲养密度,不为病原体创造条件。

关键词:猪高热复合症治疗方法预防对策

近几年,猪的高烧不退,即所谓的猪“高热复合症”发生较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以致许多猪场倒闭,许多农户不敢养猪。猪咼热复合症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

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该病自去年六月份发病以来,发病状况及发病原因与往年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因而在诊断和治疗我们研究所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主要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40C?42 C,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淌眼屎,卧地不起,运动失调,呼吸急促,鼻流清涕,粪便干硬,小便发黄,全身皮肤发红,或腹部、耳尖发绀或在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出现紫红色血点;或眼圈青紫,肛门周围青紫。个别猪发病数天后皮肤黄染或苍白,少部分猪毛孔针尖状出血。有的猪腹泻,发抖、消瘦。四肢、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公猪不育,母猪不易受孕,怀孕猪易早产,死胎、木乃伊胎。

2剖检变化

从对病猪剖检情况来看,病猪的病变以肺部变化为主,肺脏有的苍白,有的有出血点、出血斑;有的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有的实质变性,如海绵状, 可在水中飘浮;有的似水煮状;更有很多病猪的肺脏多处部位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部分病变肺叶支气管内充满脓性分泌物;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部分气管环黏膜充血。心肌有出血点,心包积液,为淡黄色液体。肝脏有的灰白色;有的有坏死灶;有的有出血点,有的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有的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有的表现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有的有坏死点、坏死斑。脾脏肿大、边缘有多处梗死灶。胃充血、出血;部分猪胃底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回盲肠有大量溃疡灶。肠出血严重,特别是小肠和结肠多数有坏死灶。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部分病猪喉头粘膜水肿、出血,猪膀胱粘膜出血。个别患猪表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

3实验室检查情况

猪瘟、猪流感和饲料霉菌毒素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PCV-H )用RT-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分离到的细菌用生化试验鉴定,弓形体、附红小体的检测分别用脾触片和血

涂片进行检查。从实验室检查情况来看,通过对部分发病猪场进行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猪高热综合症今年的发病状况与往年(2001年?2005年)不同,2005年前在临床中主要以附红细胞体感染为主,少见附红细胞体与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混合感染;而今年六月份以后,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去年。病毒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V猪圆环病毒(PCV-II )、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HQ、为主,细菌主要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病(HP、猪链球菌属2型(SS-II )、多杀性巴氏杆菌(PM等。

4治疗措施

该病治疗的总的原则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4.1 25Kg以下的病猪治疗措施

25Kg以下的初发病猪除使用每日注射一次清开灵+VC+VB12强效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注射液等,也可配合使用干扰素、聚肌胞等制剂,这样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该体重病猪注射以上药物5?7天后,仍是全身青紫、皮肤出血明显的,建议淘汰。

4.2 25Kg —50Kg的病猪治疗措施

病猪及早应用抗病毒、抗细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治疗5—6天方可痊愈,个别病猪治疗7?10天。该体重阶段的病猪如及时确诊,治愈率可达70鸠上, 特别是仅有附红细胞、链球菌等常见病引起的高热病。病猪表现在耳部、腹下、大腿内侧有大小不一的疹块,且毛孔有针尖状出血,治疗时如选用混感红弓链+ 长效土霉素注射,每日一次,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1000 斤)+强力霉素(100?200PPm +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使用5?7天,一般均可治愈。而没有皮疹及毛孔出血症状的多为并发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其病程较长,除用上述药物外,每天再增加一次清开灵注射,可提高治愈率。

4.3 50Kg以上的病猪治疗措施

发病猪及早使用:金刚针2支+链霉素2支+鱼腥草2支,一日一次,连用3天饲

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1000斤)+强力霉素(100—200PPm +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使用5—7天。在诊疗当前该猪流行病时,还要注意母猪低温症的治疗,母猪的低温症多是由于母猪感染病程长导致的,临床中可静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50万@4支,VC 2mL@£,地塞米松2mL@1支,病毒唑2mL@<,能量合剂(ATP)2支,

VB6 2mL@±,5%葡萄糖10口1@支,一日一次,连用3天。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1000斤)+阿莫西林(250PPm +鱼腥草粉,连续使用1?2周。

4.4该病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4.4.1治疗时要保持一猪一针头,切忌一针头打完一圈猪。

4.4.2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发现一头全群治疗。将病猪隔离,病猪一日两次用药,连

续使用3—5天,另外其余未出现症状的也要及时用药。我们要求,饲喂2—3头的小养

猪户,要将未出现症状的猪一样治疗3?5天。虽然其它猪未表现出不食症状。但测体温时,有一部分体温可达40C ,仍吃食。由于该病潜伏期长,又多为多病因引起的,同群全治的办法是可行的。猪场出现此种情况时要及时在料中拌以抗病毒、抗细菌的西

药及中草药,特别要加入黄芪类药物,(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 土霉素/阿莫西林等)可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

4.4.3治疗一定要够一疗程,不能治疗1?2天见有效后即停药,要连续使用3?5天为一疗程。用磺胺药物时首次量要加倍。

4.4.4拉干粪便的病猪,要及早使用高锰酸钾或肥皂水灌肠,以利粪便等腐败物排除。否则,极易涨死猪。

4.4.5注意药物中毒,临床见到多个病历由于滥用抗生素、重复给药,造成肾衰竭而死

的病例,要在当地兽医人员指导下正确用药。

4.4.6不能吃食的病猪,除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外,可饮水加入复合VB黄芪多糖

药物或直接饮服口服补液盐辅助治疗。小猪可以直接口服清开灵

4.4.7治疗该病时,如猪瘟抗体水平很低时,在治愈后不久即可倍量使用猪瘟疫苗。

4.4.8出现皮肤青紫,全身发红的病猪不要误认为是猪瘟而淘汰,我们在临床中使用清

开灵+VB12+VC连用2?3天,效果很明显,一般使用二天后即可部分退去。

4.4.9治疗2?3天后病猪有食欲,切忌饱食,要勤喂少喂。

5预防对策

5.1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控制当前猪高热病行之有效的办法,据我们观察,凡是注射过蓝耳病、

链球菌、圆环病毒疫苗且加强免疫一次的,猪场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死亡率低,即使发病猪也容易治疗。由于圆环病毒、蓝耳病疫苗没有批号仅限于实验室在局部使用,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使该疫苗尽快商品化。

5.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当前养猪户注射猪疫苗仅限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细小病毒、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且免疫程序五花八门不合理。根据近三年发病情况,建议猪免疫程序如下:

猪蓝耳病的免疫以预防普通蓝耳病为主,高致病性蓝耳病高发地区可同时再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种猪场或自繁自养场、种猪群可不免,但须为蓝耳病阳性,仔猪断奶前免疫普通蓝耳病冻干苗1?2头份;商品猪场全群免疫普通蓝耳病冻干苗2头份。在高致病性蓝耳发病初期,紧急免疫普通蓝耳病苗,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缩短病程,但也有短时死亡率升高的风险。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密度要求为100%商品猪场60?90日龄必须免疫一次猪伪狂犬病弱毒苗2头份,外购猪进场后2周内免疫2?3头份猪伪狂犬病苗。可进行紧急免疫。

猪瘟的免疫很重要。对哺乳、保育仔猪发病的猪场,要清除猪瘟阳性带毒种猪,仔猪可进行乳前免疫1头份。猪瘟紧急免疫的效果好。

紧急免疫主要针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喘气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免疫预防。猪副嗜血杆菌病:对高热并发全身性浆膜炎的猪只紧急免疫效果好。猪链球菌病:链球菌血清型多,一定要使用链球菌多价苗进行全群免疫,临床免疫效果才明显。

喘气病苗:种猪场要坚持全群免疫;自繁自养场种猪免疫,商品猪可以添加药手防治;喘气病严重的猪场使用药物治疗。

5.3坚持自繁自养

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地有效方法之一,在临床中许多发病猪是从市场购来的,其免疫情况、是否来自疫区均不晓,出售猪苗的猪贩总讲疫苗打过了。从市场购进的猪发病率远远高于自繁自养的猪。

5.4急待改变农村传统饲养模式,建议农户一池三改,改善养殖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观察,今年建沼气池的养猪户的猪比没建沼气池的猪发病少,并且猪喜欢喝沼液。建沼气池能有效

地杀灭病菌,防止病原微生物地传播,减少蚊蝇,改善猪舍环境和人们

的居住环境,节省能源。

5.5饲料中拌入抗菌素、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可有效的预防一些传染病。通过观察

总结,凡是注射了常见的几种病的疫苗,凡在饲料中添加了这些药物的猪场,发病明显降低。具体使用药物建议如下:常用的药物有伊维菌素、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土

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类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猪气喘病、胸膜肺炎、猪链球菌、巴氏杆菌、猪肺疫、猪萎缩性鼻炎、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断奶综合征(PMWS)猪流感、伪狂犬等。

5.6加强检疫工作,搞好产地检疫,杜绝病猪上市,特别是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猪肉的违法行为。

5.7加强消毒,严格消毒。做到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5.8减少应激因素可降低传染病的发生,临床中多是由于长途运输、注射疫苗、阉猪、天气变化、闷热潮湿等应激因素引起。

5.9注意饲养密度,尤其是在夏天及冬季要减小饲养密度。

5.10仔猪可在3、7、15日龄时注射长效土霉素,3日龄时同时注射生血素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口蹄疫,俗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传播速度极快,且有多种血清型,每一种血清型内又有亚型,亚型内又有许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各型之间不能相互免疫保护,所以预防和扑灭口蹄疫的难度很大,属于我国重点严格控制的一类传染病。 口蹄疫在夏天高温季节发病少,即使偶有发生也很少出现长距离空气传播;低温季节,在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且风速适宜时,可通过空气传播100公里甚至更远。同时,也易发生流动性传播。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猪场工作人员、工具设备和运输车辆发生扩散。 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7天,潜伏期长的可达14天。出现症状24小时后即排毒,前期排毒量大,传染性强,5-7天后排毒量下降,10天后基本不排毒,甚至不会引起同栏感染,但淋巴结及骨髓可带毒一个月以上。 口蹄疫病毒特性: 不耐热:在37℃环境下仅可保持传染性2小时以上,60℃即灭活;在4℃环境中可存活数周。 不耐干燥:相对湿度60%以上,病毒相当稳定,相对湿度40%以下,病毒迅速崩解。 不耐酸碱:酸性环境;达到灭活90%条件,在PH=6.5环境下时,需要14小时;在PH=5.5环境下时,仅需要1分钟;而在PH=3时,病毒瞬间灭活。碱性环境:PH>9.0上,迅速灭活,1%-2%氢氧化钠或者4%碳酸钠环境下1分钟即可灭活。 控制口蹄疫,应以预防为重: 1. 在防疫期间,猪场实行封场管理,外部工作人员不能进入猪栏,人员进出需进行登记和消毒。 2. 进入生产区一律消毒,洗澡,更换工作服及工作鞋。 3. 场区大门消毒池灌注2%-3%烧碱,及时更换,保证药物有效浓度。场外道路,猪场周围,饲料间,亦须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4. 入场车辆需要进行整车消毒,包括底盘、车轮,使用喷雾消毒比水枪冲洗效果要好。 5. 销售人员及外场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销售区和饲养区不得有人员交叉,交易完毕立即冲洗,再进行消毒。交易款应该及时送去银行,避免在场内存放。 6. 禁止在外购买肉制品,自行宰杀解决,生活用品统一采购,消毒后方可进场。生产区人员不能随意外出。 防疫期间,要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参照口蹄疫病毒对酸非常敏感的特性,应该选用酸性消毒剂,配置消毒剂时,要保证最终PH小于3。 但消毒同时会增加湿度,而湿度过高也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为防止口蹄疫病毒形成的气溶胶在潮湿环境下扩散,所以应注意选择在天气较好的中午时间进行消毒。消毒之后,撒一些酸化后的饲料在栏舍中,有助于保持栏舍地面干燥。 同时,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使猪对口蹄疫病毒产生免疫力,建议每3个月就对猪群进行一次免疫,种猪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仔猪50日龄首免,80日龄再次免疫,肥育猪在出栏前15日再次进行免疫。 最佳治方案: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

猪高热综合征的症状和防治.

猪高热综合征的症状和防治 今年九月初,笔者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区某兽药经销商处遇到一位小规模猪场养殖户咨询猪病用药情况。该养殖户反映他的猪近期不吃料,全身通红,已经死亡3头,用了磺胺药、黄芪多糖等效果也不见好转。笔者到其猪场察看,发现病得严重的猪和死去的3头猪都约30公斤,其他的达90公斤的猪也已便秘10多天了,用大黄拌料治疗效果也不见好转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停止采食,体温达41℃,眼睛有泪斑,分泌物增多,呈结膜炎症状,并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耳发绀,四肢、腹部等身体多处皮肤有紫红色大片斑块或有出血点,手压不褪色;病后期拉黄色水样粪便,尿少而混浊,颜色深黄,濒临死亡的猪出现划水样神经症状,并有关节炎,难以站立;大猪有便秘现象,粪便秘结,呈球状。 病理变化 对死去的3头猪进行解剖:肺肿胀,出血,变硬,大理石样呈褐色斑驳状病变,呈不能收缩的橡皮状肺,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并有化脓灶,肺间质明显增宽;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肿,质脆,有针尖状的出血点;肝肿胀,变性坏死;脾梗死;肠黏膜破损,溃疡状;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该批猪患的是目前流行的无名高热综合征,类似链球菌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 采取措施 由于该批猪吃的料主要是附近工厂的残汤剩饭和一些薯藤苗类的青菜类饲料,养殖户将残汤剩饭直接喂猪而未曾重新煮开凉却后再喂,导致猪的胃肠不是很好,抵抗力也不是很佳,很易感染上多种疾病。因此,首先建议该养殖户将残汤剩饭煮沸了再喂猪。 鉴于该猪场已感染了引起无名高热症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建议养殖户巩固防疫意识,加强环境消毒工作,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用0.5%过氧乙酸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并在猪舍四周撒上石灰粉。 由于该养殖户之前用过青霉素、磺胺类、土霉素等药物,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便建议其采用对链球菌活性高,耐药性小的阿莫西林。采用的是山西恒丰强动物药业生产的强效阿莫西林2支,再配合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黄芪多糖类针剂药物5ml,及地塞米松10mg,一并肌肉注射,1天1次,连用5天。用药后虽然猪还未完全康复,但是已无死亡出现。

猪口蹄疫的最佳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的最佳防治方法 当前猪口蹄疫发病率逐步上升,威胁正在加大,如何正确防范口蹄疫,找出正确的防治措施,是养猪户亟待面对的问题。 口蹄疫,过去也叫“五号病”‘口疮’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国际社会上需要通报的一类传染病,所有偶蹄动物和人都可感染。 一、病原特点: 口蹄疫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有7个主型,分别是A、O、C、亚洲I型,非洲I型、非洲Ⅱ型和非洲Ш型。尤其是A型和O型分布最广。在亚型中有65个亚型,而且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也就是在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同时在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单股DNA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十分强,在饲料

和粪便中,生活时间特别长。口蹄疫病猪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其次就是奶、尿、唾液及粪便等传染源。而且该病潜伏期一般是2~4天。 二、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通过接触、空气、食物等各种途径进入易感畜损伤的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而引起病发症。主要易感对象是猪、牛等大型偶蹄兽类,鼠和家兔也是高发种群。口蹄疫病猪发热期,它们的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气体都带有病毒,后期,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和淋巴液中。新鲜水疱液经500倍至50万倍稀释接种易感动物仍可致其发病。对于猪病尸体消毒后深埋,杜绝食用,猪的粪便,垫土必须经过密封发酵后方可施用。口蹄疫病毒毒力很强,即使是病愈康复的动物可长时间携带病毒。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强,耐干燥、寒冷;但是这类病毒的致命点是怕酸、碱、热,在加热85℃以上100min就可以杀灭。寒冷环境易于病毒传播,主要一秋冬季节多发,目前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三、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 猪患此病后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有些病猪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特征表现是蹄冠、蹄踵、副趾及蹄中沟等出现病变。个别猪出现惊厥、相互嘶咬,病初体温升至40.3~42.0 ℃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者是废绝,站立行走难,四肢蹄痛疼,并且全身发抖,口腔出现水泡流延,不敢吃食;病猪鼻盘、蹄冠和母猪的乳头处有水疱产生,而经过1~2 d后水疱破溃,带透明流出或微黄色液体,破溃处转为烂斑。有些猪出现急性胃肠炎。哺乳仔猪出现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者是四肢麻痹,衰弱死亡,其病死率可达80%以上。剖检表现出典型的“虎斑心”,在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带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怀孕母猪易发生流产、死胎等症状。 四、猪口蹄疫病的防治方法 免疫接种时预防口蹄疫的一项有效措施,接种口蹄疫灭疫苗2周则产生免疫力,一般种猪每隔3个月免疫接种一次,仔猪40-50日龄首免,100-105日

猪无名高热怎么办

猪场发现猪高热病,养殖户不要着急,要对症治疗,病毒类疾病用抗生素效果较差,抗生素主要是控制继发感染,要用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扶正增免管家)治疗,如果是由于寄生虫引起的猪高热病,要尽快做好驱虫工作,不仅做好发病猪的治疗,整个猪群都要用驱虫药。 要经常打扫猪舍卫生,用碘制剂和氯制剂对猪舍进行喷雾消毒,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建设沼气池等,猪场出现病死猪一律深埋或者焚烧。 推荐药物;猪益肽—抗病毒特效产品 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5倍-10倍 产品特点:本品从高免猪血清抗体中分离,冻干,包被得到的特异性血清冻干粉,其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外毒素等多种活性,并具有调理,凝集和沉淀病原体,以及中和病毒的作用.能有解机体发热、炎症和疼痛。该药作用迅速,30分钟内可减轻疼痛主要成分:淫羊藿、牛磺酸、包被猪同源血清抗体、转移因子、抗菌肽、植物血凝素、胸腺肽、连翘、黄芪、党参、蒲公英等12味名贵中药。 产品特点 1、猪同源血清冻干粉是抗病毒药物,是抗病毒的首选药品,抗病毒作用是其他抗病毒药的106倍以上。 2、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整群免疫水平,防止免疫抑制病的发生,有效降低各种应激反应。 3胸腺肽具有多样生物活性,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因子的生成和增强B细胞的抗体应答,广谱抗病毒。 4、迅速改善病畜的精神状态,健胃消食,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有助于机体受损机能的恢复。 5、高效抗病毒配方,绿色,无药残,无停药期,是当今抗病毒药物性价比的特效产品。 功能主治:1、本品特别对由猪的无名高热引起的高热,厌食,身上发紫发红或久治不愈、高热不退的疑难杂症有特效。 2、本品针对猪瘟、猪流感、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不明症状有特效,猪水疱病、口腔炎、蹄叶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呼吸道感染:由猪肺疫、肺炎、支气管炎、胸膜肺炎、鼻炎、气喘病等引起的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流泪、流鼻涕、卧地不起等症状。 4、消化道感染:各种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痢疾、胃肠炎、胃溃疡、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感染等引起的拉稀、红黄白痢、脱水、腹痛等症。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过氧乙酸治疗猪口蹄疫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过氧乙酸治疗猪口蹄疫 预防口蹄疫猪场消毒最常用和有效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它具有强氧化能力,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16%至20%是过氧乙酸的合格浓度,浓度为15%的过氧乙酸也可以使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过氧乙酸原液就是指浓度为15%-20%的原液。过氧乙酸浓度在12%以下就不能继续使用,浓度过低将影响消毒效果。 正确使用方法: 稀释:将浓度为15%-20%的过氧乙酸原液稀释到0.3%-0.5%才可以消毒使用。例如,15%的过氧乙酸加50倍的水,稀释到0.3%才能用于消毒。稀释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浓度为15%-20%的原液当成100%的原液进行稀释。 消毒:将稀释到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毫升计算,在消毒场所无人的情况下,用气溶胶喷雾器对消毒空间进行喷雾,喷雾器可产生气溶胶——小于20微米的雾滴,这些雾滴能够漂浮在空气中,增加与空气中病毒的接触频率,从而杀灭空气中的病毒,作用1小时后通风。 如果没有气溶胶喷雾器,可以用15%-20%的过氧乙酸兑水进行加热蒸发。按照每立方米空间7毫升15%-20%的过氧乙酸原液,加7毫升水进行配比,放置在容器中用电热板加热蒸发,但注意不要蒸干,作用1小时后通风。这种作法,将过氧乙酸原液加水是为了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杀灭病毒效果较好。 携带:过氧乙酸不稳定,浓度大于20%容易爆炸。运输中更不能过浓,浓度大于16%就比较危险,要防止摇摆、震荡和高温。 注意事项: 1、放置在阴凉避光处。 2、过氧乙酸稳定性较差,配制好后,应在一星期内使用,否则浓度会降低,影响使用效果。 点评 有资料介绍0.2%-0.3%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带猪消毒,使用过的朋友可以发表一下使用效果。这种浓度的溶液刺激气味大吗?会不会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

常见猪病以及治疗方案猪病整理

常见猪病以及治疗方案 1,猪瘟病毒 2、圆环病毒 3、链球菌(阴性菌) 4、副猪嗜血杆菌(阴性菌) 5、附红细胞体 6、猪肺疫(阴性菌) 7、流行性感冒(猪流感) 8、产后三联症 9、蓝耳病 10、传染性胸膜肺炎(阴性菌) 11、猪伪狂犬 一“猪瘟” 一病原: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侵入门户是扁桃体。 二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厌食,喜欢饮脏水,便秘和腹泻相交替,拉板栗状粪便。可分为败血症型和肠炎型。 败血症型:全身粘膜出血,皮下、腹部、四肢内侧有紫色斑点,呼吸衰竭,公猪包皮有积尿。分为最急性、急性、温和型猪瘟三种。 肠炎型:反复复发性拉稀,多由长途运输后注射猪瘟疫苗造成,以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为特征。 三解剖:膀胱出血可作为诊断的特征; 回肠粘膜脱落坏死,盲肠扣状溃疡; 脾脏有紫黑色出血性梗死;肾脏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 四治疗: 针对败血症:1、百特先锋+克毒星分点肌注,清瘟败毒散拌料 2、双黄连+利巴韦林交替饮水,氟苯尼考+黄芪多糖分点肌注,清瘟败毒散拌料 针对肠炎型:头孢类+痢克沙分点肌注,用清瘟败毒散和止痢先锋交替拌料 【预防:可用瘟毒康或者黄金散+阿莫西林或者阿奇霉素】 二“圆环病毒” 一病原:圆环病毒科,侵害的是猪的免疫系统(脾脏损伤) 二症状:分三种类型 多系统衰弱综合症:(与开口料晚断奶早有一定关系)多发于断奶型仔猪,消瘦腹泻,皮肤苍白结膜黄染,会导致僵猪。 皮炎和肾综合症:初期猪的背部耳部皮肤像蚊子咬的 包,慢慢包中间变黑、结痂,呈红色或紫色斑点,白斑肾,脾脏肿大呈肉样变。 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多与第二种同时发生,肺脏肿胀坚硬似橡皮或萎缩或实质性病变。 三治疗:1、菌毒克星或者百特先锋+克毒星分点肌注,宝宝乐拌料(也可同时使用圆蓝混感康) 2、混感专家+克毒星点肌注,宝宝乐拌料(也可同时使用圆蓝混感康) 【如果拉稀,可配合使用止痢先锋或者止痢博士;若咳嗽,配合使用清肺止咳散或者静音。】 三“猪链球菌” 一病原:链球菌属,阴性菌,分为溶血和不溶血的,溶血性链球菌有强致病能力。 二症状:

猪高热综合症治疗方法(完整版)

当前猪高热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摘要:治疗和预防猪高热综合症在规模化养猪场要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法,①治疗的原则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要早发现、早治疗。②预防的对策是加强疫苗的免疫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③坚持自繁自养、中等规模、多点分散,全进全出。④改善猪舍的环境,舍内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减少带毒活猪的流动,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消毒减少饲养密度,不为病原体创造条件。 关键词:猪高热复合症治疗方法预防对策 近几年,猪的高烧不退,即所谓的猪“高热复合症”发生较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以致许多猪场倒闭,许多农户不敢养猪。猪咼热复合症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 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该病自去年六月份发病以来,发病状况及发病原因与往年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因而在诊断和治疗我们研究所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主要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40C?42 C,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淌眼屎,卧地不起,运动失调,呼吸急促,鼻流清涕,粪便干硬,小便发黄,全身皮肤发红,或腹部、耳尖发绀或在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出现紫红色血点;或眼圈青紫,肛门周围青紫。个别猪发病数天后皮肤黄染或苍白,少部分猪毛孔针尖状出血。有的猪腹泻,发抖、消瘦。四肢、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公猪不育,母猪不易受孕,怀孕猪易早产,死胎、木乃伊胎。 2剖检变化 从对病猪剖检情况来看,病猪的病变以肺部变化为主,肺脏有的苍白,有的有出血点、出血斑;有的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有的实质变性,如海绵状, 可在水中飘浮;有的似水煮状;更有很多病猪的肺脏多处部位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部分病变肺叶支气管内充满脓性分泌物;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部分气管环黏膜充血。心肌有出血点,心包积液,为淡黄色液体。肝脏有的灰白色;有的有坏死灶;有的有出血点,有的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有的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有的表现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有的有坏死点、坏死斑。脾脏肿大、边缘有多处梗死灶。胃充血、出血;部分猪胃底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回盲肠有大量溃疡灶。肠出血严重,特别是小肠和结肠多数有坏死灶。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猪病口蹄疫

猪病口蹄疫 2014年秋冬季口蹄疫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口蹄疫的流行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以缅甸98毒株(O/Mya98)(耿马97(GM)与缅甸98(Mya98)二者属于同一遗传谱系,但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国际上称其为Mya98毒株。)为主的O 型口蹄疫的流行还未减弱,又从境外传入了东南亚97毒株(A/Sea-97/G2)A型口蹄疫的流行,同时也有泛亚O型口蹄疫发病的报道。缅甸98毒株的O型口蹄疫是继1999年之后,时隔10余年,我国再次向OIE报告疫情。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亚洲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影响力大,猪、牛、羊多种动物发病。 O型口蹄疫缅甸98(MYA)谱系病毒致病性:异常凶猛。病例:2010年5月,某地发生猪O型口蹄疫疫情,起因于一餐厅老板购进猪苗发病,该猪以前只免疫过一次疫苗(不是缅甸98(MYA)谱系病毒苗),起初只是右后肢跛行,未能确诊是口蹄疫,3~4 d后,同群3~4头猪发病,并引发当地发病,结果导致当地50%母猪死亡,2月龄以内仔猪死亡率100%,3月龄以上猪死亡率10%;流行特点表现为:发病急,死亡大,症状明显,3 d以上多以死亡告终;猪的蹄部肿的很厉害,有的似牛蹄大,水疱的直径很大。 东南亚97毒株(A/Sea-97/G2)A型口蹄疫在2012—2013年就在中亚和东亚流行。2012年10在泰国有确诊2013年2月28日,广东茂名市,猪感染。2013年3月1日,俄罗斯东南近中国边界,牛感染。2014 年6月30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猪感染。基因分析资料显示,正在快速扩散,对欧洲形成威胁。 全世界A型口蹄疫的流行范围和毒株复杂程度仅次于O型口蹄疫,而其致病性和抗原变异性则普遍强于O型。从遗传关系分类,全世界A型口蹄疫病毒可以分为3个大的遗传拓扑型,即Eu-SA型(欧洲-南美型)、Asial型(亚洲型)和Afri型(非洲型),每个型又包含有多个遗传谱系的毒株。 (二)病毒出现了跨种间传播 与以往不同,在自然流行过程中,A型口蹄疫病毒主要引起牛、羊感染和发病,猪的病例极少;然而本次流行的A/Sea-97/G2毒株对牛、猪都有致病性,并都有临床发病的报道,且猪有发病增多的趋势,在牛上,毒力高于2009年湖北武汉A型流行毒(A/Sea-97/G1株)约10倍之多。 (三)存在政策、技术盲区 第一,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批准可以准许使用于猪的A型口蹄疫的疫苗,以及还没有正式许可猪可以使用A型口蹄疫疫苗。第二,关于猪使用A型疫苗的技术储备明显不足。国外对猪口蹄疫的研究明显少于国内,而国内对猪A 型的研究也很有限。第三,免疫效果评价标准有待完善。疫苗有没有效果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被免疫动物说了算,不能仅仅依据抗体高低和PD50高低来评判。疫苗的成品检验所用毒株能否适应疫病的变化,缺乏有效凭证,有些疫苗在免疫以后有发病的情况出现。第四,疫苗采购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现在疫情流行强度下,畜群一年免疫两次明显不够。第五,对疫苗应用领域的科研和投入不足。免疫程序混乱,疫苗保存、运输、使用不当、设备器械配置不完善等问题屡见不鲜。第六,孤军奋战。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置不到位,检疫检验环节把关不严,环境污染严重。第七,疫苗生产厂家负担加重,疫苗标准提高了,价格没有提高;疫苗生产厂家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借机找茬。突出的反应在不良反应方面,

猪场常见疾病治疗

猪场常见疾病防治方案 一、副猪嗜血杆菌病 体温40.5—42度,体表皮肤发红,畏寒,喜卧,昏睡不醒。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关节肿大,被毛粗乱,耳朵发绀,眼睑水肿,全身淋巴结严重肿大。剖检:几乎都有心包积水和纤维素渗出性肺炎特征性病理变化;后肢关节腔,多可见浅黄色冻胶状水肿液。 治疗:高热混感康0.2ml/Kg 按公司指导用法用量使用 大群:每吨饲料中加入中益微酶1000g+扶正解毒散2000g+酒石酸泰乐菌素1000G,连用7天。 二、链球菌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属条件性致病菌,临床上以败血症型危害最大。体温升高到41-42度,耳尖、四肢下部、腹下有紫红色斑,便秘、跛行;死前有神经症状,呈游泳状;关节肿胀,跛行。 治疗: 1、育肥猪:高热混感康0.2ml/Kg体重分开注射,连用3天 2、母猪:高热混感康0.2ml/Kg体重混合注射,连用3天 大群福欢1000克+荆防败毒散2000克+中益微酶500g拌料1吨,每天一次,连用5-7天。 防制: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提高猪只机体免疫力。 2、减少各种应激,减小饲养密度 3、加强消毒。 三、仔猪黄白痢 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液状粪便为特征,开始粪便稠如糊状,以后发展为黄色稀水粪便,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仔猪快速消瘦脱水,被毛无光,结膜苍白,怕冷,吃奶减少或不吃,死亡率高。 治疗:一针止痢0.2ml/kg体重,每天一次,连用3天,鞣酸蛋白或药用碳10~25克/次内服,同时口服糖盐水和多维。 大群:每吨饲料中加入汇丰达止痢散,连用7天。 四、附红细胞体 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体温40-41度,初全身发红,俗称“红皮病”,慢性型耳后颈背部毛孔有出血点;母猪外阴乳房水肿,易造成繁殖障碍。一般先不食,后体温升高。一年四季发生,危害较大。 治疗:分开肌注,高热混感康+瘟热康0.2ml/Kg按公司指导用法用量使用,贫血严重猪,注射生血素0.2ml /kg。 大群: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300g+艾尔消1000g+荆防败毒散2000g,连用5-7天。 怀孕母猪:土霉素或强力霉素+中益微酶拌料 五、猪瘟 最急性型: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流行初期。

猪五号病病最有效治疗

猪五号病病最有效治疗 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该病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虽如此,但猪得了五号病不可怕,治疗有方法。新民养殖公司邱老师给您支招: 一、认识五号病症状 猪五号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猪五号病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其相似,故应让养殖场兽医(专家)仔细诊断。 二、了解五号病的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在发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险。病猪的一个豆粒大水泡内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万头猪发病。另外,病猪的尿、粪、乳、呼的气、唾液、肉、毛、内脏、精液等以及污染的猪舍、饲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为间接传染源。康复猪带毒1个月左右。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直接性和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据报道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约为20×104~5感染单位,而且病毒能随风传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气源性传播在本病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猪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播途径。屠宰场的活猪仓库、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铁路、公路沿线的猪场容易感染。 三、做好综合防治。 1、常规性防治措施 (1)免疫接种。种猪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种五号苗,最好注射浓缩型疫苗,每次每头2~3毫升;仔猪在60日龄或70日龄接种2~3毫升五号苗,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较长,建议在100日龄强化免疫一次。 (2)严格消毒。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3次,常用消毒药有0.15 %过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强力消毒灵等。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冻结条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消毒前要彻底清扫粪尿和周围环境,猪舍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喷雾或喷洒消毒药。对垃圾、垫料、污物等要及时焚烧。 (3)加强防疫。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区别及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区别及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区别 猪口蹄疫 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急性衰竭死亡,并且病死率较高,成年猪在蹄部、口腔黏膜、鼻部、皮肤及乳房发生水疱或溃烂,病死率低,由上述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具体表现在:患猪在蹄部(蹄冠、蹄叉、蹄踵)、附关节发生小如豆粒或大如蚕豆的水疱,痛感明显,出现瘸腿现象,蹄部溃烂不敢着地,严重者蹄壳脱落,病猪跪行或卧地不能站立;在口黏膜(包括舌、唇、齿龈、咽、腭)及母猪的乳头也出现水疱,母猪不哺乳,将乳头藏在腹下,水疱很快破裂,露出红色溃疡面或烂斑,如无细菌感染,伤口可在一周左右逐渐结痂愈合。哺乳期仔猪通常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麻痹,衰弱死亡,病死率高达60%一80%;病程稍长者也可见到口腔及鼻面上有水疱和溃烂,妊娠母猪感染该病后发生流产。 猪水泡病 ①急型病例;蹄部水疱很快破裂。水疱破溃后露出鲜红色溃疡面,在蹄冠与蹄壳之间裂开。严重时造成蹄壳脱落,跪膝爬行或躺卧不起。在鼻镜、舌、唇和母猪乳头上也可发生的水疱;仔猪多见于鼻盘发生水疱,体温升高(40~42℃),水疱破裂后体温下降。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如无并发症不引起死亡,病猪康复较快,约2周后创面可痊愈,如造成蹄壳脱落,时间则会延长,恢复较慢。 ②亚急性型;病的传播速度缓慢,症状轻微,一般不容

易被现。 ③隐性型;水疱病发生后,有少数猪出现神经症状,表现向前冲,转圈,用鼻磨蹭门栏、啃咬用具、眼球转动,有时出现强直性痉挛。该病型易被误诊。 猪口蹄疫病;猪、牛、羊都易感染,人也可以发病,并易引起大流行。成年猪病死率低,仔猪病死率高。 水疱主要发生于猪,集中于规模化猪场,牛、羊等家畜不发病,不易引起大流行。 猪口蹄疫的正确防治方法 1.免疫接种:高发区使用,口蹄疫O型浓缩灭活苗。 2.被动免疫: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有效降低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率。猪群使用复方花青素500克+93%包被维生素C500克/T,拌料饲喂。 继发感染控制 1.清开灵+ATP+维生素C+复方花青素纯粉控制口蹄疫继发的心肌炎。 2.双黄连10ML+青霉素400万单位控制口蹄疫性肺炎。 3.头孢他啶+恩诺沙星+复方花青素用于控制口蹄疫的继发感染。 4.10%氯霉素酒精外用用于口蹄疫的水泡和腐蹄治疗。 5.1%过氧乙酸擦洗母猪乳房,再外用红霉素软膏,用于口蹄疫母猪乳房糜烂。 猪水泡病防治 ①紧急接种疫苗。 ② 选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猪舍、环境以及用具进严格的消毒。

猪高热综合症治疗方法(完整版)

当前猪高热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摘要:治疗和预防猪高热综合症在规模化养猪场要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法,①治疗的原则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要早发现、早治疗。②预防的对策是加强疫苗的免疫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③坚持自繁自养、中等规模、多点分散,全进全出。④改善猪舍的环境,舍内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减少带毒活猪的流动,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消毒减少饲养密度,不为病原体创造条件。 关键词:猪高热复合症治疗方法预防对策 近几年,猪的高烧不退,即所谓的猪“高热复合症”发生较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以致许多猪场倒闭,许多农户不敢养猪。猪高热复合症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非典型性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该病自去年六月份发病以来,发病状况及发病原因与往年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因而在诊断和治疗我们研究所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主要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淌眼屎,卧地不起,运动失调,呼吸急促,鼻流清涕,粪便干硬,小便发黄,全身皮肤发红,或腹部、耳尖发绀;或在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出现紫红色血点;或眼圈青紫,肛门周围青紫。个别猪发病数天后皮肤黄染或苍白,少部分猪毛孔针尖状出血。有的猪腹泻,发抖、消瘦。四肢、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公猪不育,母猪不易受孕,怀孕猪易早产,死胎、木乃伊胎。 2 剖检变化 从对病猪剖检情况来看,病猪的病变以肺部变化为主,肺脏有的苍白,有的有出血点、出血斑;有的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有的实质变性,如海绵状,可在水中飘浮;有的似水煮状;更有很多病猪的肺脏多处部位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部分病变肺叶支气管内充满脓性分泌物;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部分气管环黏膜充血。心肌有出血点,心包积液,为淡黄色液体。肝脏有的灰白色;有的有坏死灶;有的有出血点,有的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有的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有的表现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有的有坏死点、坏死斑。脾脏肿大、边缘有多处梗死灶。胃充血、出血;部分猪胃底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回盲肠有大量溃疡灶。肠出血严重,特别是小肠和结肠多数有坏死灶。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成功治疗猪口蹄疫的方法

猪口蹄疫成功治疗方法 一、治疗措施 1、云南白药,每日喷2次,连用2天;2天后继续喷3天,每日喷1次;方法:主要喷至鼻腔、口腔、脊背、口蹄糜烂处、皮肤出血点或者溃疡处,如果较为严重的猪可以全身喷雾。(注意有一些猪会出现过敏,开始用发现出现红点等过敏症状要停用) 2、每吨全价料添加以下成分:复方花青素(中冠健业)1000克、70%黄芪多糖1000克(或者黄芪药材5公斤)、阿莫西林500克(可按产品说明使用)、丹参(用药材较好)2000克、冰片150克,连用7天。此方法对防治继发心肌炎有较好效果(宁波某猪场临床)。 3、对于不采食的猪,按每50KG体重灌服丹参提取物(可溶水服用)、复方花青素4克、阿莫西林(按产品说明中的治疗量使用)、黄芪多糖5克、冰片0.25克。按以上比例调配用量,每日2次,连用3天。 二、药物分析 (1)、云南白药: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溃疡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药理作用: 1、活血化瘀:抑制动物静脉血栓形成,缓解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动物微循环障碍,降低动物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血流状态。2、抗炎:对佐剂,角叉菜胶,异

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芽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2、抗炎:对佐剂,角叉菜胶,异性蛋白,化学致炎剂及棉球肉芽肿等致炎因子造成的动物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 抗作用。3、愈伤:可明显促进动物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以及可显著促进动物溃疡区bFGF的表达和肉芽组织的增生。bFGF与VEG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此可以加速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的增生,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2)复方花青素:中冠健业独家研发生产,病毒净化专用。功能主治:预防治疗蓝耳、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流感、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调理猪群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抗体;协助猪群机体修复亚健康和受损免疫细胞;药理作用: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毒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有抗病毒、抗炎、抗菌等作用。 (3)丹参与黄芪等配伍:丹参具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凉血止血,镇静,镇痛,安神之功能。现代医学认为:①本品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循环和微循环;抗凝血作用改善血液粘度,保护心肌膜; ②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茵,抗炎;③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等功能;④延长耐缺氧时间(用于各种中毒症如可视黏膜发绀)。丹参是人医治疗心肌炎等心

猪五号病的特效药

猪五号病的特效药 1.猪口蹄疫 【流行特点和症状】患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水疱皮、水疱液、尿、唾液和粪便含毒量最高,毒力最强。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播,通过各种媒介物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常见。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迅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其流行却有明显的季节规律,冬春季较易,有明显周期性,一般每隔1-2年或3-5年流行一次。 症状:猪的潜伏期1-2d,体温升高至41~42℃,以口腔和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鼻镜和乳房也常见水疱。吮乳仔猪常因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发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做紧急治疗,能够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大群中没发病的猪使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 方案一: 适用时机:新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在九月份及时注射口蹄一针灵,净化体内病毒,保护率达98% 推荐理由: 口蹄疫高发期、疫区,一方面防止疫区带毒,另一方面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此病。 方案二: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推荐方案: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处理

猪口蹄疫的预防和处理 一、口蹄疫有哪些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少吃或者不吃。 2、新生仔猪突然尖叫,鼻镜、唇、舌蹄冠部位发生水泡,跛行,不吃奶。 3、育肥猪口腔黏膜和蹄冠、蹄叉、蹄踵处先发红、热痛,后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泡,逐渐增大互相融合至蚕豆大,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糜烂面,无感染,7天左右可结痂而愈;若继发感染,可引起化脓至蹄壳脱落。 4、哺乳母猪的乳房表面也可发生水袍和糜烂、结痂。 特别注意:患本病的猪大多呈良性经过,很少死亡。但也有呈恶性经过的,尤其乳猪多见,极少数育肥猪和肥猪也可呈恶性经过而死亡。死亡原因是病毒侵害心脏,引起心肌炎而心衰死亡,故死后剖检,心脏表面出现灰棕色斑纹,外形似虎皮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二、如何有效防控好口蹄疫 明确总目标:口蹄疫病毒有六怕:怕高温、怕阳光、怕酸、怕碱、怕福尔马林、怕疫苗。 1、确保猪舍内环境干燥、室温控制在15-22度之间,产房仔猪设立保温箱(温度控制在25-28度)。 2、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发生口蹄疫现象,应立即对本场生猪开展紧急疫苗接种,同时用烧碱、生石灰消毒栏舍;用高锰酸钾或者碘溶液喷雾猪舍空间,消毒空气等。 3、提高猪群机体抵抗力,做好猪场保健。建议增强猪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特别是抵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4、做好猪场口蹄疫疫苗免疫:种母猪每隔4-6月免疫一次,育肥猪群免疫2次,23-2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但口蹄疫疫苗免疫应激特别严重,其临床表现为:过敏倒地、呼吸急促、皮肤发绀、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因此,多数养猪场不愿意接种,给口蹄疫防控带来巨大的困难。针对疫苗应激情况,缓解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激和过敏反应,产生高水平口蹄疫抗体,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预防口蹄疫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如何防治猪高烧混感

如何防治猪高烧混感 猪瘟: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防治:主要靠预防。①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②定期预防接种,为排除母源抗体(含其他获得性抗体)的干扰,可加大疫苗接种剂量。③发生猪瘟时,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应用大剂量猪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④猪群发生猪瘟时,应迅速对病猪进行隔离,带猪消毒,同时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用高免血清紧急注射,同时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高热混感康)防止继发感染。 猪流感: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5℃,有时可达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肌肉和关节疼痛,常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粪便干硬,眼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防治:本病治疗尚无特效药。①发烧时用解热镇痛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5毫升;高热跛痛消(解热镇痛药),每公斤注射0.2ML,一天一针。②控制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高热混感康),可防止继发感染。③内服中药,方剂:金银花、连翘、黄芩、柴胡、牛蒡、陈皮、甘草各10~15克水煎内服。采用以上方法连用3天猪群可康复。 猪肺疫:体温升高到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部发热红肿,张口喘气,呈犬坐势。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有红斑和红点。鼻流脓样黏液。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定期注射疫苗。2、治疗用硫酸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万单位肌肉注射,或5%百菌消肌肉注射。每10千克体重注射1毫升,2次/天。3、全群猪饲料内混0.2%病菌消或土霉素,连用3~5天。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体温升高到42℃或更高,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或横卧姿势,腹式呼吸、咳嗽、口鼻流出红色泡沫,腹部、耳尖发绀。 防治:咳喘1日灵(纳米包被替米考星)100克拌料200斤,连用3天即可;或配合酒石酸泰乐菌素效果极佳。

猪蓝圆混感高热综合症的发生与防治(一)

猪蓝圆混感高热综合症的发生与防治(一) 摘要通过对黄山市部分地区发生的猪蓝圆混感高热综合症的调查和诊断,总结了该病的流行特点、剖检病变,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诊疗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高热综合症;防治 2009年7—11月及近期黄山市部分地区发生了猪流行性疫病,其主要症状为高烧不退,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咳嗽或流鼻涕,大多病猪皮肤潮红。不同猪群还表现便秘、腹泻、肢体麻痹、母猪流产等1]。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严重。经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传染病学专家魏建忠、李郁2位教授亲临现场指导、临床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以蓝耳病、圆环病毒II型混合感染为主,并发、继发非典型性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根据专家建议结合该次疫病特点暂命名为猪蓝圆混感高热综合症。 1流行特点 该病暴发流行速度快,发病急,治疗效果差,死亡率较高,不同日龄、品种的猪均可发生。死亡率高达30%~50%,高的达70%以上,特别是育成猪发病及死亡率较高。饲养管理水平低,饲养环境恶劣,炎热天气猪舍通风降温不良,没有做好有效免疫的猪群以及散养户猪发病严重,流行较快,药物治疗难以见效。 2主要临床症状 该病以发热、皮肤发红或出现小红斑点和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特征。常见猪群突然发病,迅速传播,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少食或不食,背部、胸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发红或出现小红斑点,耳缘发紫2]。结膜潮红,流泪,眼睑肿胀。呼吸困难,气喘急促,咳嗽,尿少色黄,粪便发硬,部分有腹泻。部分猪后肢无力,不能站立。急性病例病程3~5d,长的可达10d以上。部分母猪流产、产死胎。 3剖检变化 病死猪剖检病变呈多样性。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状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脾脏肿大,质脆。个别猪有消化道病变。 4病因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很难做出诊断。在3个乡镇的3个猪场分别采取患猪的血液、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分别检出蓝耳病、圆环病毒核酸片段,分离出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结合临床解剖综合判断,此次疫情为以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感染为主,并发、继发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综合症。 5防治建议 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消毒灭源”的综合防治措施3]。 5.1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封闭饲养,最好全进全出;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和泔水;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增喂青饲料。 (2)加强消毒工作。进出人员、车辆、用具等都必须消毒;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理猪的粪、尿,猪舍严格定期进行消毒,每周全场大消毒1次,每周带猪消毒1~2次。特别在该病高发季节,改常规消毒为每日消毒,并且减少饲养人员与疫区的交往,防止疫病传入。 (3)及时预防接种。规模养殖场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严格按程序免疫接种,重点做好蓝耳病、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4)加强药物保健。在一些重要生产阶段如产前产后、断奶前后、转群前后都要适当在饲料

猪五号病疫苗注射时间

猪五号病疫苗注射时间 1、口蹄疫疫苗口蹄一针灵的使用方法: 口蹄疫苗宜耳后肌肉注射,2-4周龄猪应使用2.5厘米长的16号针头,4周龄以上猪使用4厘米长的18号针头。 2、口蹄疫疫苗的用量: 猪使用“口蹄一针灵”灭活疫苗时,其用量为体重50公斤以上猪只每头耳后肌肉注射3毫升,体重25-50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体重10-25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 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做紧急治疗,能够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大群中没发病的猪使用天行健的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 3、使用疫苗时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疫苗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对有病,瘦弱,临产(10~15天)或吃奶的,不足月龄的牲畜不予注射,待病畜康复,母猪产后或乳猪断奶后再按规程补注。接种动物应处于休息、安静条件下并保持清洁干净。非疫区的牲畜,于注射后28天方可运输。 疫苗注射前要充分摇均,瓶口消毒后再启封。启封后的疫苗最好当天用完,未用完的要用蜡封闭针孔贮存2~8℃处,可第二天用,第二天用不完的疫苗不可再用,以免发生失效或引起牲畜不良反应。 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并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不可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接种时针头逐头更换,要一畜一个针头。更不得一只注射器供两种疫苗混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