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12月

1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选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项目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施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施工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估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资金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资金筹措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7.1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实施和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组织机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实施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环境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对策及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可行性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问题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附表

附表一:建设项目总投资

附表二:建设工程费用明细表

附表三:xx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

第一章总论

1.1概论

1.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县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项目建设总投资:3550.23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县政府资金

土地使用权获的方式:征用方式

项目建设地点:********县************西北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县滨河绿化带景观工程包括绿化工程及景观工程。绿化约21万平方米,景观工程约1万平方米。

1.1.3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3550.23万元,资金来源为县政府资金。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7)《风景名胜区条例》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2)《城市绿化条例》

(1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16)《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18)《********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纲》

(1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投资、招投标、环保及与项目相关的各项政策;

(20)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道路、结构、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1.2.2可行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县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5年12月由********县园林服务中心委托********************************************进行编制,经过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后研究论证完成。报告主要内容包

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保、节能篇章,并制定了该项目初步的工程招标方案,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1、项目的建设,彻底的改善了********县的面貌,提高了********县建设的档次和水平,有效的改善了周边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项目的建设落实了市政规划,合理利用了国家土地资源。

3、本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考虑了当地及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组织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可行。

4、本项目的建成对于城市绿线、河流驳岸共同形成新的城市绿网,进而构成新型城市生态系统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是可行的。

1.3.2建议

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1、本项目在报告批复后,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项目的其它前期工作。

2、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工程一次性做好地下管线的综合设计、预留及预埋工作,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投资。

3.本项目工程量较大,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分期建设的原则稳妥、合理的安排建设项目。

4、建设单位要把资金落实到位,确保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县城概况

2.2自然概况

2.2.1地形地貌特征

2.2.2气象情况

2.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

2.3.1人口

2.3.2资源

2.3.3经济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3.1项目建设的背景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 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4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县人民政府提出突出生态文明城镇化,谋划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篇章,在建设美丽********上打开新局面。

县城绿化建设是在对现状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县城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吸收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区中各类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县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的要求

在《********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指出,********县城要大力发展经济,应该在产业空间布局上下功夫;要打造成大区域中的明珠,实现既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进一步琢磨城市文化和城市

环境。

而当下塑造********新形象应坚持两个方面:一是寻求一个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合理模式,二是塑造一个以主题文化为依托的城市名片,二者协调发展,并与城市合理的空间和优美的环境相结合,共同促进********县城向拥有高效经济、知名形象的小城市方向发展,从而将其打造成大区域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项目所在地的滨临黄河河道,紧临隩滨路,是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在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可以减少道路扬尘,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焕新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该项目建设正是

********县为自身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理性决策,它不仅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满足当地对提高周边生活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是

********县县城总体规划中的要求。

2、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鼓励类”项目要求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中共列出了40 个产业内鼓励发展的行业,其中的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类中,把“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列为了鼓励类发展的项目类别。

此项目进行园林绿化可以促进城市化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因而与其他类别的项目比较而言,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该绿化工程理应得到优先考虑,是属于鼓励类发展的项目。

3、项目的建设是县城绿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化县城重要标志是高效益的经济活动、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效率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高度灵活配套的社会协作和

服务体系。县城绿化建设是一个现代化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县城的城市文化、展示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窗口,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保证了县城的绿化率。

4、项目建设完善生态走廊,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平衡与环境状况日趋重视。

********县的绿化与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绿色植物的除尘、消音、杀菌、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是人们所熟知的。

绿地中的植物作为县城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绿色植物也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并且做到彻底的无害处理;植物所具有的蒸腾作用,可以通过其叶片的大量蒸腾水分而消耗城市中的太阳辐射和来自路面、墙面和相邻物体的反射热量,从而产生降温增湿效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乔木类、灌木类植物由于具有大量的枝叶,其表面凹凸不平,许多植物的叶表面还有绒毛或黏液,形成庞大的吸附面,能吸附和滞留大量的粉尘颗粒,降低空气的含尘量,起到了降低风速、对飘尘的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当遇到降雨的时候,吸附在叶片上的粉尘被雨水冲刷掉,从而使植物重新恢复滞尘能力。因此,通过乔木、灌木组成的复层绿化结构,会起到更好的滞尘作用。另外灌木类和草本类植物根系矿化作用,可以净化地下水,对地下水水质改善起着积极作用。

绿色植物这种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生理机制,决定了它具有最佳的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绿色植物的种植将更有效的平衡县城的生态

环境。

5、项目的建设对保护黄河岸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项目的建设地点紧邻黄河,绿化植被不仅可以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其发达的根系可以很好的起到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这对黄河周边的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6、项目的建设可以调节周边小气候

由于城区内建筑物集中,水泥、沥青覆盖面较大,这些地方空气条件不好、吸水和吸热能力较绿地弱,因而产生温室效应。

树木、草地和花卉则可调节气温和湿度,这些植物吸收水分,水份又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绿色植物也可以改善周边的空气质量,调节地区小气候。

7、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

现在,越来越多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开始喜爱大自然,喜欢接触绿色植物,喜欢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他们需要一个可以适宜他们的休闲的场所。本项目的绿化区域种植着大量的树木和花卉,可以让更多的人去接触植物,接触自然,而附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第四章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建设规模

********县滨河绿化带景观工程包括绿化工程及景观工程。绿化约21万平方米,景观工程约1万平方米。

4.2项目的选址

1、场址位置

2、场址状况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现场基地平整,施工条件优越;建设地点空间开阔、阳光充足、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适宜建设本项目。

4.3建设条件

4.3.1地形、地貌条件

本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4.3.2气候条件

4.3.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工程地质

2、水文

4.3.4规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符合《********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布局、组织交通,满足绿化、消防、交通等规范的要求。

4.3.5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西北,交通极为便利。

4.3.6公共设施条件

规划区内公共设施条件完善,供水、供电管道线路可直接从附近接入,可满足使用要求。

4.3.7施工条件

本项目施工条件良好,施工所需建材在当地均能供应,交通便利且运距不长,施工用水,用电可直接从现有管网接入。

4.3.8周边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场址位置附近无各种化学、生物、物理污染源,无过境架空高压线,无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设计原则

1、综合分析与统筹规划原则

综合分析城市规划构想与场地基本信息,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结合思考,因地制宜,前瞻性、统筹性规划。

2、文化融入原则

将地方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特征,结合已经形成的场地文化环境,融合在市民休闲生活、城市公园中。扩展功能、体现深度内涵。

3、与时代结合原则

设计应集中体现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休闲、审美需求,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给使用者归属感与自豪感。

4、低碳设计原则

设计完全贴近场地条件,在水土利用、植被规划、建筑建设等方面实现低碳设计,低能耗建设、管理。

5、突出城市特征原则

设计应体现********城市发展特点以及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并形成典型的地方标识。

5.2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此次工程主要是对************西北进行绿化景观建设。

2、公园性质和功能

文化公园——传承当地文化,弘扬白朴精神。

休闲公园——城中居民区的休闲娱乐配套绿地。

生态公园——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成为绿色森林之城的绿肺和新亮点。

景观公园——城市大众的休憩观赏空间,国内都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范例。

应急避难公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5.3工程设计方案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城市化发展越来越来

快,更多的人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也开始重视城市环境,绿化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建设的一向重要工程,绿化离不开植物,而城市中植物相对较少,园林绿化就得充分利用城市植物,处理好城市植物多样性与园林绿化的关系成为了关键。

考虑到市民的使用情况,强化整个公园主体功能,将公园塑造为城市名片,加强城市吸引力。合理布局公园的景观结构,将建筑群与绿地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局部调整,以优化公园的整体效果。加强与黄河的沟通,融合,强化整个隩滨区域的景观连续性。从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等方面对植物配置进行梳理与调整。

本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

1、设计宗旨:形成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生态绿地。

2、植物配备总体通则:

(1)注重森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做到乔、灌、草、花相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结合,使得园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2)植物造景以满足广场的各项功能为前提,设计中注意韵律,做到小中见大,步移景异。

(3)广场的植物配置在不影响广场功能和景观的前提下,树种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耐旱、耐寒、抗风性强、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

(4)公园里大面积各种形状的模纹运用,使构图鲜明、生动、活泼,低矮的球状组合点缀空间,使空间赋予变化,同时也丰富了花园立面变化。

优先选用本土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灵活配置适宜********

植栽的植物。

注重植物四季的变化,多应用春季开花的植物,增加秋季色叶的树种。增加常绿植物的种植,使之在冬季也能保持一定的绿视效果,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景观效果。

种植细部设计注意利用色彩、质感、形状的变化来创造丰富的环境。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符合相关要求。主要植物如下:

攀爬植物主要有:山荞麦、爬山虎、紫藤、忍冬藤、五叶地锦、山葡萄。

地被植物主要有:铺地柏、白三叶、早熟禾、高羊茅

花卉植物主要有:月季、萱草、绣线菊、二月兰、蓝盆花、土麦冬、金盏花。

彩叶树种品种增多,千姿百态,主要品种有:紫叶矮樱、黄金槐、紫叶李、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红叶碧桃、火炬、金叶榆。

观花植物基本达到三季有花(春、夏、秋),但主要以春季观花植物为主,主要有:榆叶梅、香花槐、玉兰、樱花、丁香、珍珠梅、紫叶矮樱、红王子锦带、天目琼花、栾树、紫薇、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合欢、山桃、山杏、景天、木槿、京桃、红叶碧桃。

常绿植物以松科类植物为主,一年四季常青,主要有:龙柏,青杆,桧柏,云杉,雪松,侧柏,白皮松,樟子松等。

5、绿化植物配置选择的原则:

生态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景观性原则、经济适用性原则、生物

多样性原则、安全健康原则,所有场地植物配置都将以这六大原则为基本指导思想,进行合理化配置。

(1)、生态性原则

绿化植物的配置选择应考虑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相互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景观。

(2)、适用性原则

绿化植物的配置选择应考虑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因素,优先使用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植物。

(3)、景观性原则

根据美学原理,对植物的配置要按照满足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应考虑不同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

(4)、经济适用性原则

植物的选择配置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文化性、艺术性,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达到经济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5)、生物多样性原则

根据地方特色,引进驯化外来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种类,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

(6)、安全健康原则

绿化植物的选择要避免因绿化植物的选择不当而产生病虫害及环境污染。

5.4种植设计方案

5.4.1绿化施工对土壤及环境的要求

①土层厚度至少要达到树木、草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一般深于根长或土球高度的1/3以上,否则不能施工。

②栽植地段土层结构差,对建筑垃圾、建筑物旧基础、道路路基三合土、生活垃圾均要彻底清楚,深挖见到原土后,再回填栽植土。

③园林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应能力不同,大部分植物适宜在微酸或为微碱性土壤生长,一般PH值以6.7—7.5为宜,过酸或过碱均需采取措施,根据植物的适应性,对土壤进行改良。酸性土壤可试用石灰及有机肥料,碱性土壤施用硫酸亚铁、硫磺粉、腐殖酸肥料等逐步降低土壤的酸碱度,或采取局部换土法。

④在粘性重的土壤植树时,通常采用抽槽换土或客土掺沙、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的办法,施肥时,务必使腐熟的有机肥料充分于土壤搅拌均匀,其上再铺置约10厘米厚的原土,方可种植。

⑤在地势低洼、积水较重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域实施绿化工程时,应按照水的流向铺置排水设施,并适当填土提高树穴的标高方可施工。

⑥在污染严重地段实施绿化工程时,除协调有关单位尽量采取有效措施结束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有害物质对植物的危害外,应选择抗污染的树种进行绿化。

⑦园林树木在道路交叉口,各种地上和地下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地段上于绿化带中栽植,树木间应保持最小间距,可参照附表三的规定。

景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X景观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改造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法人代表:xxx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拟建于: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 建设内容:XXX两侧绿化带栽植工程。详情见表1-1,表1-2 建设规模:XXX绿化带栽植工程全长1500m,绿化总面积60000平方米。 1.2.3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从前期准备、立项,而后进入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实施进度计划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时间为4个月,建设工期1个月。 1.2.4资金结构和投资规模 资金结构:项目总投资xxx万元人民币。 1.2.5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共xxx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全部为财政拨款。 1.3结论 1.项目的建设符合XXX 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XXX 路网周边环境,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公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有良好的绿化美化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3.作为县政府谋划的2011年重点民生工程,XXX 是xxx 高速出口引线即迎宾大道,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更有利于提升XXX 对外形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XXX 基础设施条件,更好的带动沿线土地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路段 XXX 两侧 2 道路类型 城市Ⅱ级主干道 3 总路长 km 1.5 4 绿化栽植 面积 m2 60000 5 项目总投资 万元 xxx 6 资金筹措:财政拨款 万元 xxx

景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景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景观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改造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法人代表: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拟建于: 1.2.2建设容及规模项目 建设容:**两侧绿化带栽植工程。详情见表1-1,表1-2 建设规模:**绿化带栽植工程全长1500m,绿化总面积60000平方米。 1.2.3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从前期准备、立项,而后进入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实施进度计划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时间为4个月,建设工期1个月。 1.2.4资金结构和投资规模 资金结构:项目总投资860万元人民币。 1.2.5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共86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全部为财政拨款。 1.3结论 1.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路网周边环境,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公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有良好的绿化美化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3.作为县政府谋划的2011年重点民生工程,**是京深高速出口引线即迎宾大道,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更有利于提升**对外形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更好的带动沿线土地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 项目路段**两侧 2 道路类型城市Ⅱ级主干道 3 总路长km 1.5 4 绿化栽植 面积 m2 60000 5 项目总投 资 万元860 6 资金筹 措:财政 拨款 万元860 表1-2 主要栽种树种表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滨水规划优秀设计案例 篇一: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四川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及甜城湖滨水植物景观 驳岸在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陆过渡的主要界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驳岸形式设计出不一样的滨水植物景观,所以驳岸可以决定植物景观营造的形式和规模。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是一大亮点,虽为人工打造但主要用石材和少量混凝土堆砌而成,最终以卵石缓坡入水,这种设计既承担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又巧妙地柔化了河岸,保留自然水体的特点,尽可能的提高了人们亲水的可能性。与之对应的植物设计,则采用自然式水体的配置方式。设计使用了丰富的乡土滨水植物,河岸两边种植了柳树,形成整体骨架,周围配置紫叶李、木芙蓉等开花树种,再依次向水体方向配以美人蕉、万年青、迎春等花灌木以及菖蒲、再力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并将它们按照自然群落的结构设计,以乔、灌、草的结合方式,形成了具有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带。见图3-1 图1 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是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设计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共有木本植物约80种,其中乡土树种或是已经驯化了的树种达50种以上。其中常绿乔

木有桉树、杜英、女贞、枇杷、大叶榕、小叶榕、香樟等;落叶乔木有合欢、枫杨、二乔玉兰、鹅掌楸、梨、梅、毛白杨、构树、无患子、桃花、刺槐、梧桐、垂柳、银杏等;常绿灌木有枸骨、杜鹃、海桐、夹竹桃、金边黄杨、春羽、石楠、法国冬青、山茶、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等;落叶灌木有紫荆、蜡梅、紫薇、贴梗海棠、木芙蓉等;藤蔓植物有紫藤、爬山虎、迎春、多头蔷薇等;竹类植物有紫竹、早园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竹等;水生植物有再力花、鸢尾、菖蒲、水葱等。 这样的植物配置既保证了湖岸景观的观赏特性,又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生态原则。见图3-2、3-3、 3-4 图2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1) 图3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2) 图4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3) 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造景的另一特色就是观赏和实用并重,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整个甜城湖湖岸拥有贯穿全境的亲水步行道、石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与种类、大小、姿态、色彩和疏密不同的植物群落像珍珠项链般者串连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线效果和感受,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见图3-5

景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 1.1.1工程名称 XXX景观工程建设工程 1.1.2工程性质 改造 1.1.3工程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工程承办单位: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工程法人代表:xxx 1.2工程简况 1.2.1拟建地点 该工程建设地点拟建于: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 建设内容:XXX两侧绿化带栽植工程。详情见表1-1,表1-2 建设规模:XXX绿化带栽植工程全长1500m,绿化总面积60000平方M。 1.2.3建设期限 本工程建设期从前期准备、立项,而后进入工程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实施进度计划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时间为4个月,建设工期1个月。 1.2.4资金结构和投资规模

资金结构:工程总投资xxx万元人民币。 资金筹措1.2.5. xxx万元,资金筹措方式:全部为财政拨款。工程所需资金共1.3结论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工程的建设符合XXX1.路网周边环境,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公能外,搞好道善XXX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工程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2件,提升城市品位。有良好的绿化美化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高速xxx年重点民生工程,XXX是3.作为县政府谋划的2011对外形XXX出口引线即迎宾大道,因此该工程的建设更有利于提升基XXX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础设施条件,更好的带动沿线土地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1-1 主要技术指标表表 备注指标单位序号工程 1 XXX 两侧工程路段城市Ⅱ级 2 道路类型主干道 km 3 总路长1.5 绿化栽植 m2 60000 4 面积工程总投万元5 xxx 资筹资金万元措:财政 6 xxx 拨款 第二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XXX是xxx高速出口引线即迎宾大道,是XXX对外展示的窗口,位置十分重要,而XXX现有绿化带状况不佳,十分单调,起不到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作用,所以建设XXX两侧景观工程对XXX的市政建设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文结合亲自设计的两个滨河绿地改造项目,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 1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1.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1.2 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认识到了滨河绿地的重要性,同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相比,滨河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除已经规划的滨河城市绿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预留绿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如将其开发成休闲绿地将会减少大量的投资。 第二、生态条件优秀。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在一些没有受过污染的河道中,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 前言 水文化的景观主题, 黄土地貌的景观文化特色。 周秦历史题材的历史文化取向, 自然和谐的景观生态系统。 传承历史文化,歌颂现代生活。 为社会创效益,为人民谋福利。 1.立地背景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 彬县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带距县城中心约一公里,宽50米左右,长约6.5公里。位于陕西省第二大历史名河泾河之畔,并与之高低蜿蜒西行,毗邻泾河冲积滩涂(河滩地),与堤顶高差4-8米,其重要性显得格外重要。 2.设计指导思想 水乃生命之源,水拥有滋润万物的神气特性。自古以来,人们缘水而居,或耕或稼,繁衍生息,人类文明由此而始。在现代文明中,水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农业、现代工业、旅游业与水息息相关。水-人-自然-生态-和谐-文明,便成为这一设计指导思想的主轴线,依此设计思想,我们构思出这样的规划方案。 3.宏观控制思想------一带三轴四面多结点 一带: 6.5公里长的绿色生态景观带 三轴:生态景观轴,历史文化轴,人性功能轴 四面:四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人文自然景观区域,分别为:姜塬广场、太王碑林、碧湖翠屿景区、公刘广场。 多结点:沿绿带多个“以人为本”供游客和市民休闲游憩的功能性硬质景观区域。 4、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4.1 历史文化性原则 泾河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河,据《淮安府志》记载,明正统五年,修泾河坝,

道路景观打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景观打造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 1.2项目概况 (1) 1.3结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 (3) 3.1建设规模 (3) 3.2建设条件 (4) 第四章总体规划方案 (16) 4.1设计依据 (16) 4.2设计目标 (17) 4.3规划原则 (17) 4.4规划理念 (18)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18) 5.1总体建设方案 (19) 5.2建设范围 (20) 5.3建设内容 (20) 第六章节能分析 (27) 6.1设计依据 (27) 6.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29) 6.3节能分析 (29) 第七章环境保护 (31) 7.1编制依据 (31) 7.2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32) 7.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32) 7.4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33) 7.5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34)

第八章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 (35) 8.1消防 (35) 8.2安全与卫生 (36) 第九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37) 9.1编制依据 (37) 9.2风险调查 (37) 9.3风险识别 (39) 9.4风险估计 (39) 9.5风险因素分析 (40) 9.6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42) 9.7风险等级及结论 (48) 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 (49) 10.1项目组织 (49) 10.2部门职责 (51) 10.3人员培训 (52)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2) 11.1项目实施内容 (52) 11.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3) 第十二章工程招投标 (55) 12.1项目招标范围 (55) 12.2招标组织形式 (55) 12.3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决标 (56)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生态评价 (63) 14.1生态评价 (63) 14.2生态效益 (63) 14.3节能效益 (64) 14.4项目建设资金 (64) 14.5效益评价结论 (64) 第十五章社会评价 (65) 15.1主要利益相关群体 (65) 15.2社会影响分析 (65) 15.3评价结论 (66) 第十六章建议与结论 (67) 16.1实施措施及建议 (67) 16.2结论 (68)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根据滨河景观的特点,确定了滨河景观设计要体现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巧妙设置空间分隔,精心安排植物配置。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滨河景观;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傍水而生。城市、村镇莫不依水而建。因而滨水景观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滨水区( Water front)简要地说就是城市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或濒临江海、湖泊,或纵贯河流。在很多方面,城市滨水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外来旅游者观光活动的场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容貌的亮点,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典范。它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着城中人的情操,颐养着市民的心灵,影响着市民的行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同时,滨水区景观的塑造也是寻求新的商业价值的手段。 滨河景观是滨水景观的一个小类,可比照滨水景观的共有属性进行设计;除此之外,滨水景观还独具以下特点: 1. 地带狭长 滨河景观区,不像广场那样拥有宽阔的场地,而是典型的近似对称的两条相呼应的狭长型地带。 2. 空间开放 城市中河道两旁的堤岸是一座城市难得的开放空间,线路长,空档区域多,受众面比较广。 3. 利于展示城市文化

滨河景观地段是城市的剖面,是城市的剪影,是城市的重要展示层面,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氛、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都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根据城市滨河景观的特点,在规划设计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滨水区的共性因素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因素进行考虑和处理。 一、审美价值取向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则认为,“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和富有较强表现力的景观。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只要花费心思,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趣味还是可以做到的。长长的河带,分段式的区域设计,可以设置不同风格不同情趣的景观,从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口味。早在20世纪50年代,着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就将美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其设计风格受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用大量的不同植物,构成大块的彩色画。又如被称为“哈佛三子”之一的丹凯利设计的米勒庄园,采用网格的结构、水平视线,利用植物、铺地、景墙等造型元素营造了一个完美的空间。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充分理解主体服务对象这一理念,从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并遵循美的形式法则,满足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要求。形式美按照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这几种形式法则互相依赖,且交叉、重叠,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根据不同条件灵活处理。 二、总体原则 基于以上美学法则,遵从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总体要求,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追求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 (1)

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地形地貌 蒙山县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湄江纵贯其中。县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北部的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及西河镇为盆地。南部的黄村、汉豪、陈塘为峡谷地。县境西连大瑶山。西北部的骛山,属萌诸岭山脉,海拔1104米,是全县的最高峰。东北部有鸡冠山脉,从荔浦县的猪头山起延伸经蒙山、昭平两县,成为两县的天然分界线。北部有白面山,西南部有百崖顶、大道岭,南部有高山岭。 水文状况 县内有大小河流159条,均发源于金秀大瑶山山脉和鸡冠山山脉等山系,其中较大的江河有24条。湄江是蒙山江河的主流,属西江水系,是西江支流蒙江的上游,发源于大瑶山,从县西北新圩镇的坝头村入境,流经新圩镇、西河镇、蒙山镇(县城)、黄村镇、汉豪乡、陈塘镇,下经藤县在蒙江镇汇入浔江,全长107。50公里,县内流程86。86公里,水位最高为112。61米,最低为106。61米。主要的支流有壬山河、茶山河、瓦冲江、百合江、夏宜河等河流。 气候特征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长,酷热;冬季短,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9。7℃,平均最高气温24。5℃,极端最高气温38。5℃(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5℃(1955年1月12日)。全县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2。0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日照总量为158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738。7毫米,最多为2529毫米(197年),最少为1138。3毫米(1958年)。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雨季一般始于4月中旬,终于8月下旬。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冰雹、狂风。暴雨、寒露风、霜冻等。 土壤状况 全县分为水稻土、旱地土、山地土3个立类。水稻上有7个亚类,18个上属,43个土种,均宜种植水稻。旱地土多分布在村庄前后及河流两岸、河谷地带,是多种农作物适生地。但大部分耕作层浅,保水保肥力差。一般山地上以山地黄红土、山地紫色土、山地红土

xx县滨河景观带建设工项目可研

xx县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12月

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 报告编号: 总审定人: xxx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编制人员: xxx 高级工程师 xxx 高级经济师 xxx 工程师 xxx 高级工程师 xxx 高级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概论 (5)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5)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7)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9) 2.1县城概况 (9) 2.2自然概况 (9) 2.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 (9)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0) 3.1项目建设的背景 (10)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四章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4) 4.1建设规模 (14) 4.2项目的选址 (14) 4.3建设条件 (14)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15) 5.1设计原则 (15) 5.2工程概况 (16) 5.3工程设计方案 (16) 5.4种植设计方案 (20) 5.5应急避难设计 (34) 第六章安全、消防与节能 (43) 6.1劳动安全卫生 (43) 6.2公园防火 (44) 6.3公园重力灾害防治 (44) 6.4节能 (45)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46) 7.1 编制依据及原则 (46) 7.2 项目建设与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47) 7.3 环境保护措施 (48) 7.4环境影响结论与建议 (50)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1) 8.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51) 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1)

8.3质量保证体系 (54) 第九章工程招投标 (55) 9.1招投标依据 (55) 9.2招标原则 (55) 9.3招标范围 (56) 9.4招标组织形式 (56) 9.5招标方式 (57) 9.6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 (57)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8) 10.1投资估算依据及方法 (58) 10.2资金筹措 (58) 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59) 11.1社会效益分析 (59)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62) 12.1结论 (62) 12.2建议 (62) 附表 附表一:建设项目总投资 附表二:建设工程费用明细表 附表三:xx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

绿化、管线工程可研报告

5.8 公园绿化工程 绿色,是生命和希望之色。城市公园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一个充满绿色的城市,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世纪的时候,搞好公园绿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日照国际海洋城为实现“新生活、新生态、新产业”的目标,进而建成融蓝色经济、生态居住、滨海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公园绿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海洋城起步区公园绿地布局: 经过多次踏勘分析,根据功能分区、人流特点,居民构 成和辐射范围,对起步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多方案比选,在 经济、环境卫生、功能需求、休闲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得 到最佳的公园绿地布局方案,公园的布点和规模与周边居民 对公园活动、健身休闲等各项功能要求相适应。采用公园设 计规范的公园游人容量计算公式,对游人容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环境的承载力要求。与此同时统计不同月份、不同 时段各类公园绿地游人的数量,和游人相对集中的区域,合 理确定公园绿地布局。 起步区公园绿地布局采取“三园、一环、多点”的形式。 1、“三园” 海八路与滨海五路交叉口的公园绿地,规划实施面积为 2.08 公顷(30.75亩),位于滨海五路(204国道)以东, 海八路以北。考虑到周边居住用地较多,定位为社区公园, 体现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古典园林风格,同时布置一定的停车 设施。

环球路与滨海七路交叉口的公园绿地,规划面积为3.94 公顷(59.1亩)。绿化景观反映海洋特色,传递时代气息,体现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城市风貌。 滨海二路与海八路交叉口的公园绿地。规划面积4.0公顷(60亩)。规划与环球海外围的环状绿化统一考虑,统一风格,补充完善环球海区域的景观风貌。 2、“一环” 指环绕环球海形成的宽度不少于50米的带状绿化公园,面积约12公顷(180亩)。将其定位为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公园。结合环球海区域内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海洋特色,成为城市核心区的焦点。 3、“多点”指位于社区中心和主干路两侧的街头公园绿地。此外,分别沿环球路两侧、滨海七路东侧、滨海三路东侧和海八路南侧形成的带状公共绿地构成的网络线状绿化。总面积约22.5公顷(337.6亩)。 (二)经济技术指标 绿化建设用地444400平方米 广场及游路建设用地26517平方米 景观水体建设用地41788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其中:服务及景观建筑6000平方米 后勤及管理建筑2000平方米

邛崃南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滨水新景观——邛崃南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文化与商业的有机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古城文化的底蕴风貌 1、项目概况 邛崃南河滨水景观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65公里,位于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幅员1384平方公里。南河河滨路两岸景观绿化带规划区位于邛崃市南城区南河,西起邛名高速,东至洄谰塔,全长约6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2300余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 以“树影、楼影、塔影、岛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历史人文、古窑遗韵、运动健康、生态湿地、”四大设计主题,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邛崃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 1.1 区域位置 邛崃市区(临邛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西依邛崃山麓,与大同乡、水口镇连界;东瞰川西平原,与前进镇、宝林镇相接;南与卧龙镇、孔明乡毗邻;北与桑园镇、茶园乡接壤。东、北部原野平坦,西、南部山丘连绵。 1.2 设计范围 南河河滨路两岸景观绿化带规划控制区面积2300余亩。规划用地内现有人工水渠、湿地、树木、草坪、耕地以及农房和道路,自然环境良好。 滨河绿地用地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西部最高点高程504m,东部最低点高程494m,高差10m,南河以北为淤积岸,岸平水缓,有大量天然形成的滩涂地,南河以南为河流冲击岸,岸陡水急,河岸两侧植被状况一般,树种以杨树、枫杨等为主,老南桥西侧有一天然岛屿。此外沿南河分布着邛窑遗址、老南桥、和洄谰塔等文物古迹,都具有较高的游览和观赏性。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5、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滨水沿岸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于地级宿迁市,南濒洪泽湖,北连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接壤,西北与宿豫区毗邻,东部与淮安市淮阴区交界。泗阳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年建县史的古老城市,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青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建凌县,汉武帝元鼎元年在泗水下游之北臵*******,始称泗阳。西汉泗水国都城驻跸之所,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中国八大名酒——洋河大曲自此发源,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依膝而卧。 京杭运河是我国发展内河水运“两横一纵两网”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中南北纵向大通道,是内河运输的黄金水道。宿迁段全长112km,等级为内河二级,经徐州从宿迁西北横贯东南,主要承担从山东、徐州到苏南、上海、浙江的煤炭、矿建、水泥等运输任务,根据宿迁段四个梯级船闸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全年货物通过量为59986万吨。可以说她是宿迁境内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在宿迁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与公路、铁路一起构成的宿迁交通运输总骨架中发挥着水路运输的重要作用。 按照新一轮*******城总体规划确立的“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以纺织服装、精深木业和电光源为支撑的新兴中等工贸生态城市”的定位,由运河北岸中心城区、运河南岸古镇区及省级经济开发区构成的“三区”用地格局已经形成。 本次“*******京杭运河沿岸景观风貌规划”是旨在保护古运河,为古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实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古城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泗阳城市新亮点、新名片的一个文化、旅游、商贸景区综合建设项目;需要进一步挖掘运河水文化,彰显滨水城市特色,充分发挥运河的历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二、项目思考 1、本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城市历史环境下的滨河景观设计

城市历史环境下的滨河景观设计 ——以景德镇昌江中渡口到瓷都大桥段滨河景观设计为例 满 新 张 捷 【摘要】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导致历史城市传统风貌的严重破坏,因而环境空间的趋同性以及历史文脉的割裂性成为城市历史环境景观设计中所应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难题,以景德镇昌江中渡口到瓷都大桥段滨河景观设计为例,在深入挖掘景德镇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的基础上,从地段所在的历史地域文化及现状遗存入手,着重梳理其独有的城市历史肌理,并力求在设计中保存其城市记忆,依托“水—城—山”的特色景观空间结构,为历史地段注入现代化城市功能的同时,将昌江开放性滨河景观重还景德镇市民。 【关键词】历史环境;历史地段景观设计;滨河景观 1.独特的区位条件及价值 1.1 地理区位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本研究对象为 景德镇中山北路历史环境下的滨河空间,主要范围为北至 昌江大道、南抵中渡口、西到昌江西岸、东至中山北路之 间的地段,总面积约为33.95公顷。其中,滨江部分(防 洪堤到中山北路)的面积为4公顷,为重点研究对象。(图 1) 1.2 地段概况 1.2.1昌江 本研究地段位于昌江中渡口至瓷都大桥段东岸。昌江属鄱阳湖区饶河水系,是景德镇市与外地沟通的唯一水道,在皖赣铁路通车前,它承担着景德镇市物资运输总量的一半以上。1昌江流域处赣东北暴雨区,5~6月是洪水灾害的主要时期。如历史上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1884年,渡峰坑水位达36.67米,超过警戒线8.17米。新中国成立后最高水位达33.85米(1955 1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1 研究范围及其微观区位图

年),超过警戒线5.35米;最低水位20.83米(1958年)。 1.2.2中山北路 本研究地段内包含景德镇最为重要的历史街道——中山北路。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山北路的北段,南北长约1000米,途经徐家码头、里市渡、石狮埠、中渡口(曹家码头)。中山北路原为中山路北段,是景德镇市老城中心地段。中山北路平行于昌江东岸,北起观音阁,南至珠山中路,路幅宽8米,地面标高约为31~32米。 1.2.3水利工程 本研究地段内沿昌江东岸已修建完成防洪堤水利工程。根据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图集,本研究地段范围内建设防洪堤,堤顶高程为 35.69~35.36米(设计洪水位线为35.19~34.86米)。与此同时,应水利工程需要,中山北路西侧滨江区域的建筑已全部拆除,同时拆除的有道路东侧临街建筑,街巷肌理消失,但前街至后街范围内仍有文保单位1处(天主教堂)、推荐历史建筑16处、传统风貌建筑116处。 1.3 地段历史沿革及价值特色 1.3.1地段历史沿革 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发展历程与瓷都大桥至中渡口地段关联密切,历史上称该地段为许家码头至中渡口段。该地段作为景德镇历史城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的传统功能分区中地 位显要。从当前考古发现的情况看,许家码头 到中渡口地区从南宋时期即成为镇区北部边缘 区域,明代开始成为主要运输码头和原料输入 地,到明代后期已经成为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热闹的街市,人口集中。 从清代开始,景德镇的传统功能分区逐渐具有了现代城市意味,(形成了相对独立的5个功能分区,分别是:御窑厂核心区、原材料输入交易区域、民窑生产集中区域、工商业区及金融中心、民窑生产集中区域)。其中许家码头、里市渡、中渡口为轴线的原材料输入交易区域在景德镇城区中始终为贸易的核心地带。 清代晚期开始,陶瓷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生产手段和运输工具的演进,传统的依河建窑方式不再成为景德镇地区陶瓷生产的唯一选择。随着级差地租的出现,景德镇老城中成为陶瓷销售和生活居住的主要区域, 传统的功能格局由窑房—坯房—民居的中心散布 图2 清代晚期前、后街功能变迁模式图

营造滨河景观提升城市品质

营造滨河景观提升城市品质 营造滨河景观提升城市品质 摘要: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着城市的重 要功能。经过精心设计的滨水景观,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城市面貌,也可带来生态、环境、经济等效益。本文以新疆伊宁市区伊犁河两岸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滨河景观营造对于一个城市的景观价值的提升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设计;伊犁河;城市河流;滨河绿地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eturn of people-orie nted value, also with the city econo mic developme nt, en vir onmen tal improveme nt, waterfr ont area once aga in become the importa nt areas of the city,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 After the waterfr ont Ian dscape desig n, not onl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ppearanee of the city, also can bring ecological, en vironmen tal, econo mic and other ben efits. In this paper, taking Xinjiang city of Yining Yili River riparian Iandscape pla nning and desig 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for a city Ian dscape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city waterfr ont Ian dscape con structi on. Keywords Iandscape planning; ecological design; Yili River; city river; riparian gree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 (2013)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有伦敦与泰晤士河,巴黎与塞纳河,维也纳与多瑙河;在我国

滨河带景观设计方案

1)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道 路绿带。如果水面不十分宽阔,对岸又无风景时,滨河路可以布置得较为简单,除车行道和人行道之外,I临水一侧可修筑游步道,树木种植成行;驳岸风景点较多,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游步道、草地、花坛、座椅等园林设施。游步道应尽量靠近水边,以满足人们近水边行走的需要。在可以观看风景的地方设计小型广场或凸出岸边的平台,以供人们凭栏远眺或摄影。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踏步联系。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们的亲水感。 2)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步道 和树木,凡未铺装的地面都应种植灌木或铺栽草皮。如有顽石布置于岸边,更显自然。 3)在滨河绿地上除采用一般行道绿地树种外,还可选用适 于低湿地生长的树木,如垂柳。树木不宜种得过于闭塞,林冠线也要富于变化,除了种植乔木以外,还可种一些灌木和花卉,以丰富景观。如果沿水岸等距离密植同一树种,则显得林冠线单调闭塞,既遮挡了城市景色,又妨碍观赏水景及借景。在低湿的河岸上或一定时期水位可能上涨的水边,应特别注意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滨河路的绿化,除有遮荫功能外,有时还具有防浪、固堤、护

坡的作用。斜坡上要种植草皮,以免水土流失,也可起到美化作用。滨河林荫路的游步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尽可能用绿化带隔离开来,以保证游人安静和安全。国外滨河路的绿化一般布置得比较开阔,以草坪为主,乔木种得比较稀疏,在开阔的草地上点缀以修剪成形的常绿树和花灌木。 有的还把砌筑的驳岸与花池结合起来,种植的花卉和灌木形式多样(图4-29)。 4)一般从水利上来说,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域治 理的有机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运、排盐、纯景观等方面加以区分。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在一项设计动笔之前,必须抓住纲领,搞清绿地的性质。否则会造成后期设计中不必要的功能分区,造成投资的浪费。 5)比如说邻近的用地是居住区,那么你可能考虑一些儿童活 动设施或场地在这里,因为早晚时间大人会带着孩子就近玩耍。如果邻近的用地是一片工业区,那么在这里设人流集散的场地就是多余的投资。

(最新版)景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X景观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改造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法人代表:张立新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拟建于: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 建设内容:XXX两侧绿化带栽植工程。详情见表1-1,表1-2 建设规模:XXX绿化带栽植工程全长1500m,绿化总面积60000平方米。 1.2.3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从前期准备、立项,而后进入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实施进度计划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时间为4个月,建设工期1个月。 1.2.4资金结构和投资规模 资金结构:项目总投资860万元人民币。

1.2.5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共86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全部为财政拨款。 1.3结论 1.项目的建设符合XXX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XXX路网周边环境,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公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有良好的绿化美化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3.作为县政府谋划的2011年重点民生工程,XXX是京深高速出口引线即迎宾大道,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更有利于提升XXX对外形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XXX基础设施条件,更好的带动沿线土地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 项目路段XXX两侧 2 道路类型城市Ⅱ级主干道 3 总路长km 1.5 4 绿化栽植 面积 m2 60000 5 项目总投 资 万元860 6 资金筹 措:财政 拨款 万元8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