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东亚:

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东南亚: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马来群岛:三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南亚:

1、三列:北——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山地;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古老低平高原);

2、著名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沙漠广布;

2、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

3、著名丘陵:哈萨克丘陵;

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沙漠广布;

2、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扎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4、著名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总括:(1)以高原为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1

(2)东非大裂谷;

2、著名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著名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欧洲西部: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

(3)冰川地形分布:挪威峡湾;

2、著名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3、著名盆地:巴黎盆地;

4、著名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著名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东西伯利亚山地

3、著名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著名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地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山脉、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著名山脉: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

3、著名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拉丁美洲:

1、总括:(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2、著名山脉: 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3、著名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4、著名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东亚: 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东南亚: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马来群岛:三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南亚: 1、三列:北——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山地;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古老低平高原); 2、著名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沙漠广布; 2、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 3、著名丘陵:哈萨克丘陵; 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沙漠广布; 2、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扎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4、著名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2)东非大裂谷; 2、著名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著名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欧洲西部: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 (3)冰川地形分布:挪威峡湾; 2、著名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3、著名盆地:巴黎盆地; 4、著名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 平原名称和特点以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和特点以及山脉走向七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和特点以及山脉走向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和特点以及山脉走向 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 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

多。 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 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 ,是世界最高峰。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我国幅员广大,地形类别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别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一)高寒多雨的山地 山是指有顶峰、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的高地。高度一般高出当地平原500米以上,一般比高(即相对高度)大于300米。山地是山分布的地区,如果山地呈带状分布时,称为“山带”。山脉则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如果山地具有明显走向的峰线时,称为“山岭”。所以,山岭可以是不长的,因而山岭和山脉不同。几条走向相同的山脉组成一个山系。这样,山带和山系之内就可以有丘陵、盆地、河谷间杂其间。例如长白山是一条山脉,而南岭就不能称为山脉,而只能称为山地,这是因为南岭没有明显的走向。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达33%,因此,山地开发是我国科学研究上一个主要课题。 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多雨和寒冷。一般来说,地势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因此,高山上终年有冰雪,每形成冰川地形。中等山地(中山)又每成为雨量中心地区。例如安徽黄山就是长江中游的雨量中心区之一。这是因为山下气流沿山坡上升时,气温变冷,相对湿度变大,终至成云致雨。因此,山地上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这也是河流多发源于山地的原因。 人们按照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就可以把山地再分出高山、中山和低山来。一般把在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雪线以下,高寒多雨,林木草坡茂盛地区称为中山,也是河源地点;山地气候和平原区或丘陵区差别不大的,多雨的不高山地称为低山。由于山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山地雪线、林木上限线、截留雨量高度线都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国各地的高山、中山、低山标准也不相同。例如在南方山地上,600米高处即可截留

(完整版)为什么山地气温日较差小,平原和高原日较差大

为什么山地气温日较差小,平原和高原日较差大 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这个是针对大尺度地形区而言的;在相等的高度下,山顶山脊温度日较差小,河谷盆地温度日较差大。高原上的河谷是日较差最大的地方,这则是针对中小尺度地形而言。 为什么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由于气温低、日较差小,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夜晚,由于山地上空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 那么大尺度地形区为什么又会“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就大。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高原与平原温差比较

山地、平原、高原的气温较差的比较 2011-03-03 15:00:02| 分类:地理备课|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山地与同纬度平原地区气温较差的差异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有明显的影响。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大。 以山地为例,不同的地形条件在山地气温日变化中的作用也不同。山顶处的气温日较差最小,山谷的气温日较差最大,而山坡平地介于二者之间。如黄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只有7.9℃,年较差也偏小,仅为20.3℃。说明山顶的气候状况与山下地区的气候状况相比较,更接近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夏凉冬温,年较差不大,适宜于人们生活。冬季山谷带出现临时性逆温现象,即冬季夜晚冷空气密度大,沿山坡流入山谷底部,在一定高度的山坡地带,温度反而比谷底高。与同纬度平原区相比,除谷地外,山区的气温日变化一般较小。 2. 同纬度地区高原与平原气温较差的比较 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原相比,高原的气候资源一般具有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的特点。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纬度的影响,使年内气温变化有所减缓,年振幅相对较小。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1)日较差以青藏高原为例,在我国,青藏高原气温因为太阳辐射强烈,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在阳光下也会感到温和如春;日落后,由于空气稀薄、水汽含杂质少,地表容易散热等项原因,降温迅速;所以青藏高原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如拉萨、日喀则等地年平均日较差均在14~16℃。与此相比较,北京、西安为10~12℃,成都、武汉、南京为7~8.5℃。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另外高原地区内部日较差也还有差异,其具体差异的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昼夜温差较小。

高原盆地山地平原的日较差比较

高原盆地山地平原的日较差比较 最近讲到日较差的影响因素,考虑到一个问题书上只有泰山和济南得日较差比较表说明山地比平原的日较差小,那么盆地呢? 1.日较差盆地〉平原〉山顶 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能够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所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所以气温日较差很大。 2.青藏高原的气温日、年较差大:青藏高原上地面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更大,气温年较差亦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为大,但因海拔高耸,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则稍小。拉萨的年平均日较差是14-16摄氏度,而成都、长沙仅为7摄氏度。 川盆地大3~6℃。 资料一中1 说盆地的日较差很大,但是四川盆地为什么日较差要比附近的凉山的日较差小呢? 山地日较差小于附近的平原和谷地,高原的日较差大于平原,盆地无法比较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象四川盆地这种阴雨天气多的盆地日较差要比附近山地小,而象塔里木盆地 这样干旱的日较差要比附近山地大,比如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日较差为10-14摄氏度另外气温日较差撷趣 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日较差”令人惊叹。其中新疆吐鲁番的夏季日极端最高气温绝绝大部分在40℃以上,而夜间,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0℃以下。所以才有人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在美国也有这样的地方。谁要去美国蒙大拿州的布朗宁城度假,都会不知如何准备行装。1916年的一天,那里的气温曾在24小时内,从6.6℃降到-48.9℃,下降了55.5℃。1943年1月22日,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刺鱼城,曾在2分钟内,气温从-4℃升到35℃。 在英国,阳光灿烂的早晨,走出家门的男女老少竟身披雨衣或手执雨伞。初到英国的外国人目睹此情此景,都会觉得很奇怪。不过,到了当天晚上,这些外国人就发现英国人是“有远见的”。因为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即在一天中,那里的四季轮换就像走马灯似的:破晓——春光明媚,上午——秋雨袭来,午间——冬寒刺骨,下午——转晴回暖。 位于厄瓜多尔的基多城全年温差只有0.6℃。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全年温差竟达106.7℃。这两个地方的温差都能够说是世界之最了。 气温日较差对人类有功也有过。气温日较差的卓著功勋,是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有促动作用。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内,气温日较差越大,产量就越高,质量也越好。新疆的哈密瓜之所以格外香甜,就因为那里气温日较差大。 但是,气温日较差也会危害人的健康。如:1980年1月的一个夜晚,前苏联列宁格勒(即现在的圣彼得堡)突然有4万多人患病。原来竟是因为这天天气反常,气温在几小时内突然从-44℃升到6℃。很多人不适合这个变化而住进了医院。

2.2中国的地形高原和平原的学案

2.2中国的地形主要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四大盆地 【学习目标】1、在地形图上指出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四大盆地的分布和特点。 2、会从地形种类和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特点,并分析 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地形复杂多样 一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 读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有1, 2 , 3 , 4 , 5 五种地形。 2、在地形图上画出中国的四大高原用圆圈符号、三大平原用三角符号和四大盆地用长 1自主、合作学习四大高原 二、读课本P23阅读“四大高原”回答下列问题: 1、峰峦起伏,冰川纵横的高原是,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 “”之称,平均海拔米以上。 2、可以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势。 3、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是,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 的地表形态。 4、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是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②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 ③黄土高原黄土广布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6 7、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高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的是________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_________________ 2自主学习四大盆地 1、连线: 塔里木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农耕发达 准噶尔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号称“聚宝盆” 四川盆地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柴达木盆地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 2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降水最多的盆地是,能受到 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的盆地是,已发现有较大的内陆油气田的盆地是 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3自主、合作学习三大平原和丘陵 一、读课本P26阅读“三大平原”部分,回答问题: 1、我国第一大平原是,由三部分组成 黑土面积广大,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 以黄河为塑造主力的平原是,“鱼米之乡”是。 2、我国三大丘陵是、、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肺动脉栓塞转归的差异性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肺动脉栓塞转归的差异性 发表时间:2016-04-11T16:15:06.8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魏旭李文方[导读]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肺动脉栓塞在高原地区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死亡率也较高,既往肺动脉栓塞诊断金标准为肺动脉造影。 魏旭李文方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810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及平原地区单纯肺动脉栓塞及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在患者梗塞范围及再通范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临床通过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D-二聚体(DD)拟诊并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证实的68例PTE患者,患者均居住高原地区三年以上者;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单纯肺动脉栓塞,共32例,第二组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共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尿激酶溶栓治疗(剂量100-150万IU),分别于治疗后一周内-两周内再次行CTPA复查,就PE治疗转归进行评价。结果:①肺动脉栓塞双侧发生梗塞者多于单侧者,右肺多于左肺,下肺 多于上肺;②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经过1-2周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率明显低于单纯肺动脉栓塞组;③高原地区患者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多于平原地区,而且恢复较平原地区慢;④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胸腔积液吸收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原因恢复时间长或较难恢复,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梗塞范围较大,溶栓剂后再通率明显低于单纯肺动脉栓塞,所以肺动脉栓塞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合并肺梗死患者后期延长溶栓治疗时间。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肺梗死;CT肺动脉造影定义:肺动脉栓塞在高原地区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死亡率也较高,既往肺动脉栓塞诊断金标准为肺动脉造影,但是肺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较高,所以目前MSCT以无创、简便等优点作为临床目前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位于高原地区,常年处于缺氧环境,肺梗塞患者合并肺梗死几率较平原地区加大。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简称肺栓塞,是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心肺血管病中常见急症,漏诊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休克(shock)或持续性低血压(sustained hypotension)到轻度呼吸困难(dyspnea)。肺循环与体循环相比,具有低压、双重供血的特性,肺循环是将回流入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射出,经过肺动脉将静脉血运送到双侧肺部,通过肺泡及肺泡壁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转变为含氧较丰富的动脉血,并将其运送回左心房的血液循环过程。且支气管动脉末梢与肺循环之间也有吻合支存在,因此另一部分约占左心房回收血量的1%~2%的含氧低的支气管静脉血也可以通过侧枝吻合支进入肺静脉和左心房。正常情况下右心室的收缩力较左心室弱,肺循环的血压仅为体循环的1/6~1/5,故右心室收缩压平均约为22mmHg,舒张压约为0~lmmHg;肺动脉的收缩压与右心室的收缩压相同,舒张压约为8mmHg,平均肺动脉压约为13mmHg。肺部血容量约450ml,约占全身总血量的9%:用力呼气时,肺的血容量可减少至200ml左右;而在深吸气时可增加至1000ml左右。当发生栓塞栓塞后,若是相应肺动脉所支配的肺组织因为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了坏死者,称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由于肺组织系双重供血,如果发生肺梗死,表明梗塞范围广而重。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较普通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及重建速度快、覆盖范围大,扫描结束后,还可以利用后处理软件对扫描数据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成像,如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对病灶可进行比较全面的显示与分析评价。 CT血管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 是一种非侵入性血管成像技术,通过注入碘离子造影剂,能够显示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血管的变异、狭窄和动脉瘤。MSCTA的MIP、MPR、VR等重建图像能够很好显示各组织与血管的解剖关系,可以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各分支血管:①肺动脉分级:1级肺动脉为肺动脉干,2级肺动脉为左、右肺动脉,3级肺动脉为右侧叶间动脉、左侧叶间动脉及肺叶动脉,4级肺动脉为肺段动脉;②根据肺动脉位置分为5个纵隔动脉(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右侧叶间动脉、左侧叶间动脉),6个肺叶动脉,20个肺段动脉(上叶3个段、中叶或舌叶2个段、下叶5个段)。具体分支如下:a,左肺:尖后支、前支、左肺动脉降支、上支、上舌支、下舌支、外侧底支、前内底支、后底支;b,右肺:尖后支、右肺动脉升支、前支、上支、右肺动脉降支、中叶支、外侧底支、前底支、后底支、內底支。 根据2012年国际肺动脉栓塞分级指标:本组资料分为三组,即大块肺动脉栓塞组、次大块肺动脉栓塞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组。三组诊断的标准为:(1)大块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循环阻塞大于60%~70%。影像表现为累及2个或2个以上肺叶动脉,即按右肺来说,至少有7支以上肺动脉主要分支栓塞。临床常见的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需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压塞、循环血容量减少等疾病鉴别。(2)次大块肺动脉栓塞:累及2个以下肺叶动脉,即右肺不多于7支肺动脉主要分支栓塞;临床有三种表现:①急性短暂性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如不发生肺梗死,则胸痛不明显;②肺出血或梗死,肺梗死通常会有呼吸困难及胸痛表现,有时有咯血。③无症状型(沉默型)肺动脉栓塞。(3)慢性血栓栓塞型肺动脉高压:PE反复发生会引起慢性肺动脉高压,出现进行性右心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本组资料患者既往无呼吸困难病史,故不考虑。PI诊断标准为:(1)双肺内楔形致密影,可广基底于胸膜、尖端指向肺门,边界清楚,病变周边可见斑片状渗出影,边缘不清晰,病灶中央可见含液、气的空洞,相邻胸膜增厚,可见到少量胸腔积液,这是肺梗死地典型征象; (2)PE患者合并肺野中外带2处以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近心端显示索条状增粗,迂曲血管影,治疗后至少间隔一周,CT复查显示病变体积可缩小,但不能完全吸收,边界清楚,形成条索条索样高密度影。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是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8%~88%,一般是活动后症状较明显,静息时缓解。有时患者自诉活动“憋闷”,临床应特别认真询问。呼吸困难程度、时长可以不一定,应该更加重视轻度呼吸困难者。PE患者多伴有胸痛,可呈突发胸痛,也应引起重视。发生PI的主要原因是PE,肺血管阻塞后,在神经体液及机械梗阻的作用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和肺毛细血管床通透性增加,肺组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萎陷、不张、水肿和出血,最重则发生肺梗死。如果单一血管有80%甚至以上堵塞,则该支肺动脉远端血流会减少,而大面积的血流减少时,心肺循环功能明显受限,左室心输出量明显下降,流经支气管动脉的血量则会减少,侧支供血较少,较容易发生PI。若PI发生,则肺内梗死灶不易恢复,加之,青海含氧量较平原地区低,因此,肺动脉栓塞发生应早日溶栓很关键,目前溶栓窗为14天,并且要相应延长溶栓时间。

高原平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观念;通过阅读地表形态景观图、示意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学会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地表物质组成等方面去表述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云贵高原的“坝子”、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等知识,使学生知道这是人类依据自然条件,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的产物,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引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要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在地形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二至第五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各地形区的位置和特点,其中高原和平原详讲,盆地和丘陵略讲,而每一部分又都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每一个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形特点。 教法建议 建议以读图讲述法、分析对比法和指导学习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引言部分可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也可直接读图得出结论。 各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又是教学难点。因此,关于各地形区的位置这个层面的教学,一定要抓住读图环节,教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后,让学生充分活动,从读图中去发现和掌握知识。 各大地形区的地形特点也是本节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读图相结

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每一个地形区各自的典型特点。 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的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教材中“想一想”的两个问题特别提出,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地协调、良性发展的极好例证,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位置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主要山脉,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之间相对低下的区域则形成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在第三节我们学习有关上述地形的知识。观察中国地形图,考虑上述四种地形的分布是交错在一起,还是有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学生读图回答)可见我国地形构成的东西差异很大,西部主要是高山、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我们先从西部地区开始。 (板书) 主要地形区 一、四大高原 (讲述)四大高原的分布,我们很容易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但这不够具体,现在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准确指出它们的位置,并用语言叙述出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仔细读图。

形容平原高原的词语佳句

形容平原高原的词语佳句 导读:形容平原高原的精选词语【1】 平原平川平地平坦原野田野旷野草地水草 牧场草场牧群草原草泽草坪草甸甸子莽原 荒原雪原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齐鲁平原原始平原 江南平原海滨平原冲积平原一马平川一望无际 一望无垠平川广野无边无垠无边无际沃野千里 平原宽广辽阔平原辽阔无涯牛羊成群广阔草原 水草丰盛一碧千里内蒙草原草原茫茫水草鲜美 水草肥美草丛茂密绿草茸茸平畴千里地面平缓 起伏和缓港汊纵横江河湖泊原野寥廓宽广富饶 小河纵横农田棋布高原地带莽莽苍苍绵延千里 冰湖冰川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四季冰封江河源头 黄土高原西北高原青藏高原高原起伏高原隆起 冰封雪冻雪山冰川荒原漠漠宽广无边放牧牛羊 蒙古毡包牛羊肥壮牛马成群空气清新牧业兴旺 形容平原高原的精选句子【2】 1.高原上空,无数美丽的发亮的银白色云团,飘忽闪烁,如白玫瑰花随风飘浮。 2.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

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3.西北高原上,九月的夜空,寒星点点,祁连山连绵不断的峰峦的浓影,清晰地映在蓝灰色的天幕上。 4.高原上的夏天,平坦坦的草地犹如一幅辽阔无边、五彩缤纷的大地毯,那些比城市公园里的花儿鲜艳百倍的野花,逗得人心花怒放。 5.一望无际的.清新碧波,密密层层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点点的雪白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扬起的白帆,炊烟袅袅,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 6.秋风,掠过这荒凉而辽阔的大草原,把那又高又密的野草,吹得像大海的波涛似的翻滚起伏,汹涌奔腾,发出一阵哗哗的涛声。 7.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反映着蓝天的巨大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彩。晚间,整个草原完全地变了。浓浓的雾气从四面八方涌起,草原慢慢地转成了暗绿色。 【形容平原高原的词语佳句】 1.形容军训的佳句 2.形容荷花的佳句 3.关于描写平原高原的写作素材 4.形容中秋节的佳句 5.形容好看词语 6.形容长相词语 7.形容女人词语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东亚: 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东南亚: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马来群岛:三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南亚: 1、三列:北——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山地;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古老低平高原); 2、著名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沙漠广布; 2、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 3、著名丘陵:哈萨克丘陵; 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沙漠广布; 2、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扎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4、著名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总括:(1)以高原为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1 (2)东非大裂谷; 2、著名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著名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欧洲西部: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 (3)冰川地形分布:挪威峡湾; 2、著名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3、著名盆地:巴黎盆地; 4、著名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著名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东西伯利亚山地 3、著名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著名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地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山脉、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著名山脉: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 3、著名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拉丁美洲: 1、总括:(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2、著名山脉: 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3、著名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4、著名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高原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高原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地形 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1]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2]亚马逊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3]下游河口附近,因近

代沉降作用,没有三角洲出露。[4] 气候 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5] 水文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布,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不良。河口宽达240千米,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千米内的海水变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条,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千米。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千米的地区,它的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千米,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两倍。 自然资源 亚马孙平原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特有种占1/3。据估计,林海中大约积蓄着8亿立方米木材,约占世界木材蓄积总量的1/5。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巴西樱桃果、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巴西樱桃果树可长到80米高,樱桃果的含油量为73%,比芝麻、花生的含油量高得多,可以食用,经济价值特别高。[6] 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热带雨林中栖息着猴子、树獭、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亚马孙河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

平原(3)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 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 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 【知识点的认识】 地形分类: 地形是指地貌和地物的统称.地貌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地物是地表面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性物体.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错综结合,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形,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1.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2.丘陵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丘陵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例如在欧亚大陆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3.山地 山地地表形态为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 200 米以上.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 4.高原 它的海拔高度一般在 1000 米以上,面积广大,地面平坦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5.盆地 盆地是指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 例: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丘陵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D.平原和高原 解答: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平原、丘陵,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故选: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平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平原 你们所不知道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平原,WTT已经整理出来了,你们可以。 高原的形成是因为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在中国最出名的高原要数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使人惊讶,青藏高原的圣洁气息使人陶醉。那么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和最高的高原是哪个吗?没错,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就是青藏高原,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则是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南美洲的巴西,它的北半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这里布满了浓密的热带雨林;它的南半部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这里数目比较稀疏,主要是茫茫的热带草原。 巴西高原广达5百多万平方公里,比青藏高原达一倍以上。最高的邦德腊山也只有2884米,比青藏高原低得多。从地质上讲,青藏高原还很年轻,而巴西高原则很古老,它的表面以变得相当平缓,一些山头也呈浑圆的馒头状。 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中东部,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片岩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

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具有桌状高地特征。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横跨四个国家,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动植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被誉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树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

中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主要河流、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的山脉:我国的山脉虽然很多,但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我国山脉主要有以下几类:1.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脉等。 2.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而南依次是:阴山和天山,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南岭; 3.北西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4.北东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太行山、台湾山脉等 主要河流有主要河流 1.长江(世界第3长河,6300千米,流域面积全国第一2.黄河 (曾是我国政治,文化发源地中心,母亲河) 3.珠江(流量全国第二) 4.淮河(地理南 北上的分界线之河流,山脉为秦岭) 5.海河 6.黑龙江(俄罗斯境内叫阿穆尔河) 7.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8.塔里木河(我国内陆最大的内陆 河流不入海但断流严重)其他诸如雅鲁藏布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金沙江 澜沧江怒江等不一一介绍 【1】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1.青藏高原 (78 E—103 E,28 N—38 N)平均海拔4000?5000米 高原山地气候 2.内蒙古高原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 海拔1000~1400米温带大陆性气候 3.黄土高原北纬32----41,东经107---114 海拔1500~2000 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云贵高原北纬28°~23°26′,东经1100°~110°40 海拔1000-2000米亚热性季风性气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