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学镜头基础知识

光学镜头基础知识

光学镜头基础知识
光学镜头基础知识

光学镜头基础知识

光学镜头是摄像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和效果。光学镜头规格繁多,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

一、镜头的分类

1、按结构上分

1)、固定光圈定焦镜头

镜头只有一个可以手动调整的对焦调整环,左右旋转该环可使成像在CCD/COMS 靶面上的图像最清晰。光圈不能调整,进入镜头的光通量不能通过改变镜头因素而改变,只能通过改变视场的光照度来调整。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2)、手动光圈定焦镜头

手动光圈定焦镜头比固定光圈定焦镜头增加了光圈调整环,光圈范围一般从 F1.2 或 F1.4 到全关闭,能方便地适应被被摄现场地光照度,光圈调整是通过手动人为进行的。光照度比较均匀,价格较便宜。

3)、自动光圈定焦镜头

在手动光圈定焦镜头的光圈调整环上增加一个齿轮和传动的微型电机,并从驱动电路引出

3 或

4 芯屏蔽线,接到摄像机自动光圈接口座上。当进入镜头的光通量变化时,摄像CCD/CMOS 靶面产生的电荷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视频信号电平发生变化,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传给自动光圈镜头,从而使镜头内的电机做相应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完成调整大小的任务。

4 手动光圈变焦镜头

焦距可变的,有一个焦距调整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镜头的焦距,其可变比一般为

2~3 倍,焦距一般为 3.6~8mm。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手动调节镜头的变焦环,可以方便地选择被监视地市场的市场角。

5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

与自动光圈定焦镜头相比增加了两个微型电机,其中一个电机与镜头的变焦环合,当其转

动时可以控制镜头的焦距;另一电机与镜头的对焦环合,当其受控转动时可完成镜头的对焦。但是,由于增加了两个电机且镜片组数增多,镜头的体积也相应增大。

6 电动三可变镜头

与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相比,只是将对光圈调整电机的控制由自动控制改为由控制器来手

动控制,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

2、按场合上分:

1)、标准镜头:视角约30度,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称为标准镜头,使用范围较广。

2)、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即透视。

3)、长焦镜头:,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适于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

4)、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5)、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3、接口类型分

1)、C 型镜头

法兰焦距是安装法兰到入射镜头的平行光的汇聚点之间的距离。法兰焦距为17.526mm 或0.690英寸(图像传感器到镜头之间的法兰距),安装螺纹为:1"X1/32" (即25.4mmX0.8mm)。2)、CS 型镜头

法兰焦距为12.5mm(图像传感器到镜头之间的法兰距)。安装螺纹为:1"X1/32" (即25.4mmX0.8mm)。

3)、3U 型镜头

一种可变焦距的镜头,其法兰焦距为 47.526mm 或 1.7913英寸,安装罗纹为 M42×1mm。二、光圈常识

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于传感器上的光线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镜头的焦距为50mm,最大光圈直径为25mm,则光圈系数是50/25=2 ,我们说它是f2的镜头,镜头的光圈都已标准化,就是 f1、f1.2、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等。

1、光圈的功能:

1)、控制光量的透入:光线透过镜头射到传感器的强度是和光圈系数平方成反比,也就是相邻两级的光圈作用传感器上的光线强度有两倍的关系。f2是f2.8的2倍

2)、调节景深:所谓的景深,就是镜头对焦处前後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镜头焦距,光圈,

及被摄景物主体的距离有关,镜头焦距越短,光圈越小,被摄物的距离,景深越大清晰的范围越大,反之亦然。

三、快门常识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机关,快门的功能有:

1、开启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透入光量的多寡。假若被摄体的明度和镜头的光圈不变,快门开启时间长,作用於传感器的光量多,快门开启时间短,作用于传感器的光量少。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叫做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为便于调整曝光,各种相机的快门速度分级都以标准化,即 4, 2, 1, 1/2, 1/4, 1/8, 1/15,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通常用B和T来表示,B为Bubble的缩写,代表按下快门钮时快门便开启,放松便关闭。T是Time 的缩写,代表按下快门钮时快门便开启,再按一次才关闭。

2、配合光圈曝光:摄影曝光正确,才能产生层次丰富细节清晰的照片。曝光要正确,必需将快门速度和光圈适当配合。控制镜头进光量,需要由镜头的所谓"孔径光阑"(Diaphragm)来控制。孔径光阑都是位于镜头内部,通常由多片可活动的金属叶片(称为光阑叶片)组成,可以使中间形成的(近似)圆孔变大或者缩小,以达到控制通过光量大小的目的。

四、镜头的光学特性

主要包括成像尺寸、焦距、相对孔径和视场角等几个参数

1、成像尺寸:镜头一般可分为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等几种规格,当前1/3英寸镜头是应用的主流,自动光圈镜头销售量最多,变焦镜头是应用发展的趋势。,选用镜头时一定要牢记一点:镜头的成像尺寸必须大于或等于摄像机靶面的尺寸,如果镜头的成像尺寸大的话,不会影响成像,但实际成像的视场角要比该镜头的标称视场角小。如果镜头的成像尺寸小的话,就会影响成像。表现为成像的画面四周被镜筒遮挡在画面的四个角上出现黑角,俗称为“偷窥”现象。

2、焦距: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多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因为焦距决定了摄取图像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某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则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则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当然被摄物体成像的清晰度还与所选用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3、相对孔径:镜头光圈一般用F表示,F取值以镜头的焦距/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F=f/d,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镜头有自动光圈(auto iris)和手动光圈(manual iris)之分。自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变化较多场合,手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稳定之处。自动光圈

镜头有二种驱动方式:一类为视频输入型Video driver(with Amp),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另一类称为DC输入型(DC driverno Amp),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三可变镜头:光圈、聚焦、焦距均需人为调节。二可变镜头:通常是自动光圈镜头,而聚焦和焦距需人为调节。单可变镜头:一般是自动光圈和自动聚焦的镜头,而焦距需人为调节。)

4、视场角:在镜头规格及镜头焦距一定的前提下,CS型接口镜头的视场角将大于C型接口镜头的视场角。镜头视场角可分为图像水平视场角以及图像垂直视场角,且图像水平视场角大于图像垂直视场角,通常我们所讲的视场角一般是指镜头的图像水平视场角。在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如电梯轿箱内,狭小房间均应采用短焦距广角或超广角定焦镜头,不宜采用变焦(倍)镜头。在开阔的被监视环境中,首先应根据被监视环境的开阔程度,用户要求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画面的清晰程度,以及被监视场景的中心点到摄像机镜头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参考依据,在直线距离一定且满足覆盖整个被监视场景画面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选用长焦距镜头。正确选用镜头焦距的理论计算摄取景物的镜头视场角是极为重要的参数,镜头视场角随镜头焦距及摄像机规格大小而变化,覆盖景物镜头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计算:(1)f=u·D/U (2)f=h·D/H f:镜头焦距、U:景物实际高度、H: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u:图像高度、h:图像宽度举例说明:当选用1/2″镜头时,图像尺寸为u=4.8mm,h=6.4mm。镜头至景物距离D=3500mm,景物的实际高度为U=2500mm(景物的实际宽度可由下式算出H=1.333·U)。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1)中,可得f=4.8·3500/2500=6.72mm,故选用6mm定焦镜头即可。

五、选择镜头的技术依据

1、镜头的成像尺寸

应与摄像机C C D靶面尺寸相一致,有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摄像机靶面大小分为:

1英寸----靶面尺寸为宽12.7mm×高9.6mm,对角线16mm。

2/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8.8mm×高6.6mm,对角线11mm。

1/2英寸----靶面尺寸为宽6.4mm×高4.8mm,对角线8mm。

1/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4.8mm×高3.6mm,对角线6mm。

1/4英寸----靶面尺寸为宽3.2mm×高2.4mm,对角线4mm。

2、镜头焦距与视野角度

首先根据摄像机到被监控目标的距离,选择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f确定后,则由摄像机靶面决定了视野。

3、光圈或通光量

镜头的通光量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的比值来衡量,以F为标记,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通光量与F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六、不同种类镜头的应用范围

1、手动光圈镜头:,手动光圈由数片金属薄片构成。光通量靠镜头外径上的—个环调节。旋转此圈可使光圈收小或放大,适用于光照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2、自动光圈镜头:自动光圈镜头的光圈的动作由马达驱动,马达受控于摄像机的视频信号。适用于在照明条件变化大的环境中或是用来监视某个固定目标,比如在户外或人工照明经常开关的地方。

七、決定鏡頭品質因素:

1、采用镜片数目(多类型镜片组合可减少色偏改善焦聚等問題但会減少透光率)。

2、镜片透光率(好镜片透光率佳价格贵,差镜片較会阻挡光线通过)。

3、镀层与研磨(镜片镀层与研磨技术影响镜片品质)。

4、机械裝置(镜头內部机械结构精密度影响镜片移动精確度及可靠度)。

八、镜头工作原理简介:

1、镜头是由许多凹凸镜片组合而成。

2、各种不同数量的镜片经由有順序排列组合行程各种不同焦距之镜头。

3、镜头內部有部分镜片为可移移式,以利得到宽广之使用范围。

九、光学镜头的性能评价

1、解像力:镜头的解像力指的是镜头对于被摄体的点像,它的再现能力。解像力的评估是将逐渐变细的黑白条纹图表,以一定的倍率拍摄后,使用50倍的显微镜检视底片影像来进行的。我们常听到解像力到达50线、100线这种数值表示,指的是底片上一毫米的宽度中,可以清晰地再现出来的黑白条纹的线数。

2、反差:摄影作品的鲜锐度,亦即明暗对比的程度。如黑与白的再现比很清晰,反差就大,不清晰时反差就小。解像度和反差都很大的镜头,具备高鲜锐度和高清晰度的优点,就是一般公认的高性能镜头。

3、色彩平衡:透过镜头被拍摄的作品,与原被摄体相较它的色彩再出的真实度。

4、周边光量:镜头明亮度取决于F值(光圈值),这表示在镜头的光轴上,也就是画面中心的影像的明亮度。到于画面旁边的明亮度(像面的照度),则称为周边光量,以百分比来表示。周边光量因受到镜头渐晕现象及余弦四次方定律的影响,与中心部相比,明亮度必然减少。

5、渐晕现象:投射到画面旁边的光线,没有全部通过有效口径(即光圈直径),被光圈前后的镜片框所遮挡,因而导致周边部光量低落的现象,叫渐晕现象。

6、余弦四次方定律:即使视角很广,完全没有渐晕现象的镜头,它的周边光量仍然比画面中心少。画面周边的影像,是经由和光轴有着某种倾斜角度的入射光束所形成的,它的明亮度和倾斜角的余弦的四次方成比例而降低。

7、遮蔽:由于遮光罩的前端或滤片框把射入镜头的光线遮掉一部份,使得画面角落的影像发暗,或画面整体变淡的现象。原本是指应该进来的光线,因为受到某种妨疑,而使成像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之总称。

8、光斑:镜片的表面反射或镜筒、反光镜组的内面所引起的反射光,到达底面后造成画面整体或一部份产生了朦胧,降低了图像的鲜锐度。这种有害反射光称之为光斑或耀光。镜片的镀膜及内面防反射处理的加强,固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光斑,但被摄体的状况并不相同,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选用合适的遮光罩是绝对必要的。

9、鬼影:光斑的一种,当太阳光或强光进入画面内时,在镜片表面重复引起复杂的反射后,在光源相对的位置所形成的清晰映像。为了与光斑区分,取其像幽灵之特微而称为鬼影。光圈前的镜片表面反射所引起的鬼影,形状一如光圈开口,光圈后的反射则形成失焦的光晕状鬼影。画面外的强光也常常造成鬼影的产生,使用遮光罩遮挡有害光线,摄影时利用景深钮的功能,在实际光圈下确认画面的情况,是预防鬼影出现的不二法门。

10、镀膜:光线在射入或射出镜片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在各个镜片与空气界面上,约有5%的光线反射出去。这不单单是镜片的透过光线减少而已,表面的重复反射也是造成光斑和鬼影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种反射所做的处理称为镀膜。

工程光学基础

工程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典型光学系统之显微镜系统

由于成像理论的逐步完善,构成了许多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光学系统。为了观察近距离的微小物体,要求光学系统有较高的视觉放大率,必须采用复杂的组合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系统。 ●显微镜的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而我们课堂上讲的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 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 A.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蓝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为某时刻LC振荡电路所处的状态,则该时刻() A.振荡电流i在增大B.电容器正在放电 C.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D.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3.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如图1所示,上面为标准件,下面为待检测工件,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P为凹处,Q为凸处 B.图2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 C.图3的原理和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的原理一样 D.图4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 4.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 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5.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 .....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和频率都改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光源与观察者怎样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和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相同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8.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 A.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 C.雷达 D.白炽灯 9.有些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大额钞票的荧光防伪标志就是一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也可以发出可见光 B.荧光物质发出的可见光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 C.荧光物质中的电子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能量 D.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的过程是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产生的 10.以下列出的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X射线 D. 射线 1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基础知识:光学镜头

基础知识:光学镜头 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光学工业镜头广泛用于反射度极高的物体定位检测,如:金属、玻璃、胶片、晶片等。1 概论对于相机,镜头的好坏一直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数码相机当然也不例外。虽然由于数码相机的CCD分辨率有限,原则上对镜头的光学分辨率要求较低;但另一方面,由于数码相机的成像面积较小(因为数码相机是成像在CCD 上,而CCD的面积较传统35毫米相机的胶片小很多),因而需要镜头保证一定的成像素质。举例来说,对某一确定的被摄体,水平方向需要200个像素才能完美再现其细节,如果成像宽度为10mm,则光学分辨率为20线/mm的镜头就能胜任,如果成像宽度为1mm,则要求镜头的光学分辨率必须在2000线/毫米以上。另一方面,传统胶卷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外拍时常需要加装UV镜,而CCD对红外线比较敏感,镜头增加特殊的镀层或外加滤镜也会大大提高成像质量。镜

头的物理口径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且不管其相对口径如何,其物理口径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数码相机对光线的接受和控制就会更好,成像质量也就越好。商用或家用数码相机的镜头,部分厂家采用了相对比较好的镜头。富士相机采用了170线/毫米解析度的专业富士龙镜头,这种内置的新型富士龙镜头比大多数SLR镜头更清晰。不仅在精度上保证了图象拍摄的品质,而且其镜头错误率也达到令人惊异的0.3%, 较一般的数码相机低2/3。另外在部分数码相机中,还提供了远距及广角两种镜头方式。这在您选择数码相机时,也是一个参考的指标。在传统的数码相机中,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13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所以,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摄影作品的拍摄。在摄影创作中,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二是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所以,现代绝大多数的袖珍式自动照相机(俗称傻瓜照相机)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广角镜头;三是镜头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

天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807工程光学与光电子学基础

一、考试模块划分方式: 考试内容分为A、B 两个模块,考生可任选其中一个模块。A 模块为工程光学,B 模块为光电子学基础。 二、各模块初试大纲: A模块:工程光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核学生有关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独立完成考试内容,在回答试卷问题时,要求概念准确,逻辑清楚,必要的解题步骤不能省略,光路图应清晰正确。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考试内容包括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两部分。 “应用光学”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和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理论、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平面和平面系统对成像的影响、像差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光学系统的性质、成像关系及光束限制等。具体知识点如下: 1、掌握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包括:四大基本定律及全反射的内容与现象解释;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几何光学符号规则以及单个折射球面、反射球面的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等。 2、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典型应用,包括:基点、基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图解法求像的方法;解析法求像方法(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理想光学系统三个放大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正切计算法以及几种典型组合光组的结构特点、成像关系等。 3、掌握平面系统的主要种类及应用,包括: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学杠杆原理和应用;反射棱镜的种类、基本用途及成像方向判别;光楔的偏向角公式及其应用等。 4、掌握典型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分析,包括:孔径光阑、入瞳、出瞳、孔径角的定义及它们的关系;视场光阑、入窗、出窗、视场角的定义及它们的关系;渐晕、渐晕光阑、渐晕系数的定义;物方远心光路的工作原理;光瞳衔接原则及其作用;场镜的定义、作用和成像关系等。 5、了解像差基本概念,包括:像差的定义、种类和消像差的基本原则;7 种几何像差的定义、影响因素、性质和消像差方法等。 6、掌握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定义和特征,校正非正常眼的方法;视觉放大率的概念、表达式及其意义;显微镜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临界照明和坷拉照明系统的组成、优缺点;望远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摄影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投影系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其照明系统的衔接条件等。 “物理光学”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等。具体知识点如下: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6)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6)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均有横波和纵波 B.机械波和电磁波均可发生干涉、衍射 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D.波源的振动或电磁振荡停止,空间中的波均即刻完全消失 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 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n b,.则() A.λa<λb,n a>n b B.λa>λb,n aλb,n a >n b 4.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C.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就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D.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6.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电磁波谱中,紫外线的热效应好 B.天空是亮的原因是大气对阳光的色散 C.天空呈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波长短的光更容易散射 D.晚霞呈红色的原因是蓝光和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 8.下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A.将光屏移近双缝 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C.增大双缝的间距 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光源与观察者怎样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和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相同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10.下列四种现象不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太阳光照射下,架在空中的电线在地面上不会留下影子 B.不透光的圆片后面的阴影中心出现一个泊松亮斑 C.用点光源照射小圆孔,后面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 D.通过游标卡尺两卡脚间的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管,会看到平行的彩色条纹 11.近期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亚洲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应.“萨德”采用X波段雷达,工作的电磁频率范围在8×109?12×l09Hz,而传统雷达多采用S波段雷达,其工作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2×109?4×109H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X波段电磁波的波长比S波段电进波的波长长 C.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会发生变化 D.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S波段的电磁波比X波段电兹波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 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光学镜头基本知识

光學镜头基本知識 第一章光線得傳播 一﹑光在真空中就是沿直線傳播得 光在真空中(均勻介質中)就是沿直線傳播得﹐但就是由於在我們得真實空間中﹐光並不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因為空氣。在我們得空氣中﹐有存在著各式各樣得雜物﹐粉塵﹐水霧等。由於這些東西得存在﹐光在直線傳播得過程中﹐碰到這些東西﹐就會產生反射﹐折射。而﹐粉塵表面並不光滑﹐光照射到這粉塵面上得時候便會往各個方向反射﹐這邊形成了漫反射。正就是由於漫反射得存在﹐這便能使我們能感覺到光﹐能瞧到東西。 二﹑光得反射﹑透射﹑折射 光在大氣中傳輸總不能按著直線傳輸﹐光在碰到不透光得物質時會發生反射﹐光碰到透光得物質時會發生透射﹐折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個平面上﹐即三線共面。 2、1 光得反射 光在傳輸過程中就是遵守反射定理得。 反射定理﹕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入射角定義為﹕入射光線与法線組成得夾角 反射角定義為﹕反射光線与法線組成得夾角 法線﹕法線就就是垂直於入射面得線。法線就是一條虛構得線﹐並不就是事實存在得。 2、2 光得透射与折射 有些物質就是透光得﹐光可以穿透這些物質﹐這便就是光得透射。 每種不同材質得東西都有著不同得透過率﹐光在這些物質中穿透得時候總會有著能量得損失。入射光線得強度與出射光線得強度得比值為這一材質得透過率。 所謂光線得折射就就是指光線在進行傳輸得過程中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得時候﹐不會沿直線傳播﹐而就是有了一定角度得彎折。這便就是光線得折射。 通常在大氣中我們認定其折射率為1。 折射定律被描述為﹕入射角得正弦与折射角得正弦之比為常數﹐它等于折射線所處介質得折射率n`与入射線所處介質得折射率n之比。 通常折射率較大得介質稱為光密介質﹐折射率較小得介質稱為光疏介質。若入射光在光密介質﹐這時折射角總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著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最大使折射角為90度﹐這時sini`=1﹐若入射角再增大﹐將發生全反射。 自然界有很多全反射現象﹕海市蜃樓﹑沙漠幻影﹑等。 第二章光學鏡頭得種類 目前LAM產線所生產得光學鏡頭主要有以下几類: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 A.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 B.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 C.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 D.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 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 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在该三棱镜中a色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大 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C.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就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D.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4.一个不透光的薄板上有两个靠近的窄缝,红光透过双缝后,在墙上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其中一个窄缝挡住,在墙上可以观察到() A.光源的像 B.一片红光 C.仍有条纹,但宽度发生了变化 D.条纹宽度与原来条纹相同,但亮度减弱 5.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 .....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B.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总能产生电场 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2019河北工业大学考研大纲-822 工程光学基础

河北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2 科目名称:工程光学基础 适用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 一、考试要求 工程光学基础适用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对于工程光学基础的基本概念、方法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试卷采用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论述题、设计题等。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三、考试内容 (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折射定律、反射定律、全反射定律、马吕斯定律、费马原理等。 2、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光波、折射率等。 (二)光线光路计算及近轴区成像 1、单个折射球面光线计算 能够利用公式进行实际光路中的光线轨迹运算。 2、近轴区单个折射球面及球面系统的成像物象位置关系计算 能够利用光线追迹计算结果初步判断光学系统的像差;能够利用近轴区的各种公式计算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并判断像的虚实。 (三)理想光学系统

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 能够利用共线成像理论求解基点和基面,并完成图解法求像。 2、理想光学系统的解析法求像 能够利用工作理想光学系统的各种计算公式计算理想光学系统的物象位置关系、计算像的大小、位置并判断像的虚实;能够利用节点的性质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 3、光学系统的组合 利用两个理想光学组合等效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的几何求解方法求解任何所需要的透镜。利用正切法将三个及以上系统的组合等效系统求解。 4、透镜 能够利用透镜的相关公式求解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 (四)平面与平面元件 1、平面元件简介 能够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性解释各种有关平面镜的光学现象及成像特点。能够利用平面镜的旋转性、平移性、双面镜的成像特性进行系统设计。 2、平行平板 能够平行平板成像公式及成像特性解释有关光学现象并应用到实际之中。 3、反射棱镜及像方坐标系求解 能够利用反射棱镜像方坐标系及透镜在不同情况下的像方坐标系的求解方法求解系统的像方坐标系;能够利用棱镜的光学系统的成像方法进行光学系统分析。 4、折射棱镜及光楔 利用折射棱镜最小偏向角的原理解决实际光学问题;学生能够利用光楔的作用分析其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

初二物理光学基础知识小结及练习题

初二物理光学基础知识 1、光沿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_____________的物体。 太阳、月亮、萤火虫、电灯、璀璨夺目的钻石、耀眼的玻璃墙、燃烧的篝火 (2)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直线传播 (4)现象: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成_______立的______像。像的形状只与__________有关,与孔的形状______,如树下太阳光斑为圆形。 (5)光速:c=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__________,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______单位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________________(两线分居) (3)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和规律 (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___________定律 (2)漫反射能从____________看到物体 (3)镜面反射:镜面、瓶颈的水面、车尾灯的反射 漫反射:电影屏幕、黑板 3、平面镜成像及应用 (1)原理:光的__________ (2)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与物体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3)应用:穿衣镜(成像)、潜望镜(改变光路) 初二物理光学基础知识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2、生活、生产中运用光学知识的实例很多,下图中主要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 小泥人照镜子 C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 D 用冰透镜向日取火 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人在的影子 B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C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D铅笔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大纲

《工程光学基础》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目 1.工程光学基础教程,郁道银,谈恒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工程光学(第4版),郁道银,谈恒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 考试内容: 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2、成像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 3、近轴光学系统 考试要求: 1、掌握光学基本定律及几何光学基本概念 2、掌握成像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 3、掌握近轴光线及成像特点、掌握光轴光线成像计算 二、理想光学系统 考试内容 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 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3、理想光绪系统的放大率 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考试要求: 1、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概念 2、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求物像关系(作图法与计算法) 3、掌握理想光绪系统的放大率概念与相关计算 4、理解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方法及计算 三、平面系统 考试内容 1、平面镜成像

2、平行平板 3、反射棱镜 4、折射棱镜与光楔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2、掌握平行平板成像规律 3、掌握反射棱镜成像与成像方向判断 4、了解折射棱镜与光楔传光特性 四、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和光束限制 考试内容 1、光阑 2、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3、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4、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光阑的分类及作用 2、掌握照相系统中光束限制分析 3、掌握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分析方法 4、掌握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五、光度学 考试内容 1、辐射量与光学量及其单位 2、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3、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 考试要求: 1、掌握光学量及其单位 2、理解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 3、理解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的计算 六、典型光学系统 考试内容 1、眼睛及其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习题答案(完整)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8 10?m/s ,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 =1.65时,v=1.82 m/s ,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 2. 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3. 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 sin 2 2== n I 745356.066666.01cos 22=-=I 1mm I 1=90? n 1 n 2 200mm L I 2 x

88.178745356 .066666 .0* 200*2002===tgI x mm x L 77.35812=+=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 0sinI 1=n 2sinI 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2) 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 0 . 5. 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 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1)首先考虑光束射入玻璃球第一面时的状态,使用高斯公式: 会聚点位于第二面后15mm 处。 (2) 将第一面镀膜,就相当于凸面镜

镜头光学基础教程

鏡頭光學基礎 第一章:基礎光學名詞 在這個課程中,所要講的題目是“鏡頭檢測之光學基礎”。主要內容是有關鏡頭檢測所必須具備的光學基礎概念。我們將分兩個主題進行說明,第一個主題是“基礎光學名詞”的解釋,第二個主題則是“像差”觀念的介紹。 首先我們要進行的是“基礎光學名詞”的解釋,內容則包含:光軸/近光軸、六個基本點、焦距、F-Number 、光瞳與視場。 六個基本點與焦距是光學基礎中最基本的認知。讓我們來瞭解一下。六個基本點(在英文的名詞為6 cardinal points) ,它們是指:前焦點、後焦點、前主點、後主點、前節點和後節點;焦距則可分為前焦距、後焦距、前有效焦距和後有效焦距。 右邊的圖示是代表六個基本點與焦距的相關圖示。在談論光學規格時,我們經常會用到這些名詞,點選它們看圖解,在後面的課程中我們會一一來做介紹。

1-1光軸/ 近光軸 何謂光軸?光軸的英文名詞是Optical Axis,對於單一透鏡而言,由前後兩個面的曲率中心所定出的一條線,就稱為光軸。如果鏡片不止一片,也是以此類推,取所有面的曲率中心衍生出的直線,就是光軸。

近光軸的英文名詞為Paraxial Axis,也稱為順光軸,指的是極靠近光軸且沿著光軸之區域。如圖所示,紅線為光軸,綠色區域就是近光軸。 1-2 前/後焦點vs. 前/後焦距 我們先來看前焦點。如圖所示,紅色的平行光線沿著光軸從鏡片後方進來,通過透鏡,光線會聚焦到透鏡前方的點,這個光點我們就稱之為前焦點,我們以小f1表示。而前焦距Front Focal Lengrh指的就是:在光軸上,從前焦點到鏡片前頂點位置A的距離,英文縮寫為FFL 。 後焦距指的是平行光線沿著光軸從透鏡前方平行射入,匯聚到鏡頭後方的點,這個光點就稱為後焦點,以小f2表示。在光軸上,從後焦點到到透鏡後方的最頂點位置B,我們稱之為後焦距,英文名稱是Back Focal Lengrh,英文縮寫則以BFL 表示。 1-3 前/後主點vs. 前/後有效焦距vs. 主平面/主面

光学基础知识66196知识讲解

光学基础知识66196

光学基础学习报告 一、教学内容: 光电镜头是用来作为光电接收器(CCD,CMOS)的光学传感器元件。 光学特性参数: 1、焦距EFL(学名f’) 是指主面到相应焦点的距离(如图1.1) 图1.1 每个镜片都有前后两个主面-前主面和后主面(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相应的也有两个焦点-前焦和后焦。 凸透镜:双凸;平凸;正弯月(如图1.1) 图1.2 凹透镜:双凹;平凹;负弯月

图1.3 折射率实际反映的是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速度的比值关系。 薄透镜:)]1()1[()1('12 1R R n f -?-== Φ Φ—透镜光焦距; f ’—焦距; n —折射率; R 1,R 2-两球面曲率半径 厚透镜:2 1221)1()]1()1[()1('1R nR d n R R n f -+ -?-==Φ d -中心厚度 干涉仪与光距座可以量测f ’,R1,R2,d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n 值,从而来确定所用材料。 A 、 EFL 增加,TOTR (光学总长)增加;要降低TOTR 就必须降低EFL ,但EFL 降低,像高就要降低 B 、 EFL 与某些象差相关 C 、 EFL 上升将使F/NO 增大 D 、 EFL ,FOV (视场角)和IMA (像高)三者间有关系

tanFOV ?=EFL IMA -铁三角关系 EFL 的增大(减小)会使像高变大(小),为了保持像高,就必须要增大(减小)FOV ,然而FOV 的增大会使得REL (相对照度)的数值增大。 2、BFL 后焦距(学名后截距) 图2.1 3、F 数(F/NO ) D f NO F '/= f ’-FEL D 入-入瞳直径 入瞳为光阑经其前方光学镜片所成的像,反映进入光学系统的光线 A 、 与MTF 相关,F/NO ↑,则MTF ↑;反之下降 B 、 与景深相关,F/NO ↑,则景深↑,反之下降 C 、 与象差相关,F/NO ↑,则象差↓,反之增加 D 、 与光通量相关,F/NO ↑,则光通量↓,反之增加 对于光电镜头,F/NO 最大在2.8~3.5之间(经验值)允许有±5%的误差,在物方有照明时,F 数可根据照明的照度情况来增大 4、视场角FOV (2ω),半视场角FOC/2(ω)

天津大学2018年《807工程光学》考研大纲

天津大学2018年《807工程光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核学生有关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独立完成考试内容,在回答试卷问题时,要求概念准确,逻辑清楚,必要的解题步骤不能省略,光路图应清晰正确。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考试内容包括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两部分。 “应用光学”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和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理论、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平面和平面系统对成像的影响、像差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光学系统的性质、成像关系及光束限制等。具体知识点如下: 1、掌握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包括:四大基本定律及全反射的内容与现象解释;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几何光学符号规则以及单个折射球面、反射球面的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等。 2、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典型应用,包括:基点、基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图解法求像的方法;解析法求像方法(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理想光学系统三个放大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正切计算法以及几种典型组合光组的结构特点、成像关系等。 3、掌握平面系统的主要种类及应用,包括: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学杠杆原理和应用;反射棱镜的种类、基本用途及成像方向判别;光楔的偏向角公式及其应用等。 4、掌握典型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分析,包括:孔径光阑、入瞳、出瞳、孔径角的定义及它们的关系;视场光阑、入窗、出窗、视场角的定义及它们的关系;渐晕、渐晕光阑、渐晕系数的定义;物方远心光路的工作原理;光瞳衔接原则及其作用;场镜的定义、作用和成像关系等。 5、了解像差基本概念,包括:像差的定义、种类和消像差的基本原则;7种几何像差的定义、影响因素、性质和消像差方法等。 6、掌握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定义和特征,校正非正常眼的方法;视觉放大率的概念、表达式及其意义;显微镜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临界照明和坷拉照明系统的组成、优缺点;望远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摄影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投影系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其照明系统的衔接条件等。 “物理光学”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等。其中傅立叶光学一章可作为部分专业(如:光科等)的选作内容。具体知识点如下: 1、掌握电磁波的平面波解,包括:平面波、简谐波解的形式和意义,物理量的关系,电磁波的性质等;掌握波的叠加原理、计算方法和4种情况下两列波的叠加结果、性质分析。 2、掌握干涉现象的定义和形成干涉的条件;掌握杨氏双缝干涉性质、装置、公式、条纹特 点及其现象的应用;了解条纹可见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概念(包括临界宽度和允许宽度、空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最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速小于b光 C.若a、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 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 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4.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 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5.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 A.反射 B.色散 C.干涉 D.衍射 6.下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二、学习要求 1、知道有关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知道牛顿代表的微粒、惠更斯的波动说一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历程,懂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2、知道光的干涉: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装置、干涉原理及干涉条纹的宽度特征,会用肥皂膜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光的衍射:知道光的衍射现象及观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单缝衍射的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之间的特征区别。 3、知道电磁场,电磁波:知道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知道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即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知道电磁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知道电磁波有时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电磁波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应用是一个创新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知道光的电磁说:知道光的电磁说及其建立过程,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4、知道电磁波波谱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波波谱,知道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及γ射线的特征及其主要应用。 5、知道光电效应和光子说: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知道光子说,知道光子的能量与光学知识点其频率成正比;知道光电效应在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6、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知道大量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而少量光子容易表现为粒子性。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高考物理泉州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物理泉州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光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B.只有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少量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C.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 D.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是因为电子穿过样品时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2.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3.如图为LC振荡电路在某时刻的示意图,则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磁场正在增强,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电容器正在充电 D.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减小 4.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 .....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5.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电磁波谱中,紫外线的热效应好 B.天空是亮的原因是大气对阳光的色散 C.天空呈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波长短的光更容易散射 D.晚霞呈红色的原因是蓝光和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 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 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