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戏规则博弈

游戏规则博弈

游戏规则博弈
游戏规则博弈

游戏规则

董志强

1999-7

进行游戏,必然要有游戏规则。

人生是一场游戏,人们同命运、他人进行博弈,也有一些规则;经济活动也是博弈,也要讲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博弈各方(局中人)必须在博弈过程中遵守的一些规定或约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游戏规则,博弈就无法进行。我的理解,游戏规则是游戏参与者的共同知识。

在人生和生活的博弈中,游戏规则非常的多,比如法律、道德等等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约束都是游戏规则。违反规则的人,将受到规则的惩罚。

游戏规则保证博弈能够有所依据地进行,但并不意味着规则一定是公正和平等的。比如在古代社会,奴隶主或地主可以买卖奴隶或农奴,这是游戏规则许可的,但游戏规则不许可奴隶或农奴有选择主人的权利。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三纲五常”、妇女的“三从四德”等等都是游戏规则,但这些规则都并不公正平等。

生活中的游戏规则通常都是有某些集团或阶层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将维护一部分人而排斥另一些人,因此也不可能有普遍意义的的公正和平等。正如马克思指出,所谓“民主”的国家只是统治阶级享有民主的国家,被统治阶级是没有民主可言的。什么规则可以是公平和平等的?我想应该是,假如有一个人,他不参与游戏活动,所有的博弈结果跟他没有厉害关系,由他按照公平和平等原则制造出的规则,才可能是公平的。比如,自然是超脱于人类社会的,自然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自然法则就是真正公平和平等的游戏规则。只要规则的制定者参加游戏,那么游戏规则的公正性就得不到保证。就想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对国有企业受到保护的批评一样,政府是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但政府又在作为游戏参与者处处践踏规则。

在我看来,游戏规则本身也是在博弈中建立起来的。比如,一个社会要建立自己的道德体系,总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建立起来。大家从历史和当代都可以看到,在一个道德观念大变革的时期,总是各种观念纷纭,口诛笔伐,激烈争辩甚至运用暴力工具,然后慢慢地有一种观念占据主流,于是以此观念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也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建立起来,我的意思不是简单地指那些议员在是否通过一项法案时不停争吵直到最后达成妥协,也包括为使法律成为人人遵守的规则而付出的努力,比如在法令初期对以身试法者的毫不手软。统治者建立的游戏规则的权威性常常建立在许多被统治者的被制裁上面——也有例外,战国商鞅立木建信说明也有其他的方法来提高规则的权威性;资本主义国家偶尔也牺牲一点点资产阶级的利益向广大劳动阶层贫民显示规则的权威。还有,大义灭亲也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护规则的权威性。

那些在游戏规则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们,通常采用这么一些手段作为博弈的策略:①改变

自己的效用函数,即改变自己对于人生的期望。比如“认命”、信教,养成对生活逆来顺受的品德或者同流合污(比如《绍兴师爷》里的董知县,年轻时刚正廉洁结果屡屡受挫,心中很是愤懑,后来对官场的黑暗习以为常,有时也仿效几招,官倒越做越大了);②退出游戏。比如自杀。当然不仅只是自杀,有的人看透官场的黑暗(即感受到官场游戏规则的不公平)而隐归乡野也是退出游戏;③更改游戏规则。比如发动起义、革命,建立新的国家和制度。改革也是更改游戏规则。

其实人生在世,受到的众多约束都是游戏规则。如果你没有能力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规则,那么还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既有的规则吧。不过,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对世俗的道德提出了挑战,他们要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游戏规则——这也许是值得高兴的,因为多元化意味着更多的自由。

最后有一点想说的是,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已经愈来愈有利于知识阶层,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那么你就应该多学点知识,才可能在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