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论文 2

形势与政策论文 2

形势与政策论文 2
形势与政策论文 2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信息二类

学号

姓名

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

摘要: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未来运行充满变数。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便仍旧维持着名义上的“积极加稳健”的经济格局,如今,其实质性内容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就财政政策而言,其调整包括:结构性减税,并以增值税为主;增加财政支出,将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

关键词:经济形势财政政策改善民生

回顾2009年经济形势可以发现,在外需疲弱不振、消费作用仍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投资成为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投资的高增长成为我国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统计数据显示: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导的投资贡献了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7.7%之中的7.3个百分点。

而推动投资迅猛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于扩张性的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国家已先后下达了四批共3800亿中央投资,配合地方政府投资和大量信贷资金投放(2009年1-11月我国新增信贷投放9.21万亿,超过2007年和2008年的新增信贷投放之和),有力地带动了地方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综合而言,2009年经济的企稳回升,政策刺激性的反弹起到主要作用,其持续性成为一大问题。那么,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会如何?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幅会高于2009年,估计为9-9.5%,但增长后劲不足,呈现“倒V”型的走势。至于经济政策方面,此前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强调“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下基调。但是我们认为保持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需要调整,以避免明年经济过热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

一、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基数效应、政策刺激力度有所调整,以及中央可能遏制地方政府投资膨胀势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0年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由于中长期投资项目的惯性等因素,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7%左右,仍处在较高水平,考虑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1. 政府刺激投资的政策将继续推动投资增长

2010年,相关投资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使相关项目投资显著增加,促进投资增长。首先,4万亿投资计划中,2010年还有将近6000亿元的中央政府财政投资,将带动另一轮的全社会投资。其次,钢铁、石化、轻工、装备制造和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新能源发展规划等先后出台和实施,将对相关产业投资起到刺激作用。再次,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下调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等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效应会在2010年持续显现。

2. 中长期贷款的资金将继续支撑项目投资

2009年是投资大幅增长的一年,而大量项目投资的款项依赖于政府财政和银行信贷,由于目前项目贷款主要为中长期,2009年1-11月,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已高达54.7%。为确保经济刺激计划中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供给,我们预计2010年信贷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即短期贷款(尤其是票据贴现融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同时中长期贷款将继续保持扩张,全年信贷总量增长虽会趋缓,但仍保持高位。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投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3. 社会投资会有所复苏,但仍不稳定

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非国有经济投资加快表明企业投资信心在恢复,非国有经济投资者投资信心恢复突出表现在房地产投资上,2009年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投资增长速度平均每月加快1.6个百分点。但民间投资仍有待观察。首先,明年出口虽然会出现反弹,但力度不大,我们估计有5-10%的增幅,这不足以支持大量企业进行新一轮大的投资;其次,2009 年1-11 月,虽然销售面积增长了53%,但开发投资仅为17.8%,投资观望的情绪依然严重。

二、外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

1. 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反弹

据IMF的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向好,其11月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1.1%后,2010年将增长3.1%。报告预计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2010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0.3%、0.9%和1.7%。但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复苏的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可能面临刺激政策作用效果边际递减以及高失业率的威胁。并且,经济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主要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调整失衡的全球经济模式和体系需要时间。因此,尽管明年我国的出口会出现一定的增长,但与过去的高速增长仍有一定的距离。在全球经济没有新的发展动力之前,我国出口的增长仍是低水平恢复性的增长,2010年的出口总额很难回到2008年的高峰水平。

2. 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等因素将影响出口的改善幅度

贸易政策的调整方面,我国针对出口增速放缓而采取的出口退税率调高政策,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很小,我们认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只是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产品的需求。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出口恢复的阻力。如美国的轮胎特保案基本上使中国的轮胎难以进入美国市场、欧盟继续对中国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

人民币汇率方面,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我国的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制度。由于美元的持续走软贬值,人民币兑其它主要货币(如欧元)则出现贬值的情形,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抗议,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剧。但我们认为,政府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将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升值的时间和力度取决于外贸复苏的状况。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我国出口的现状,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升值在下半年的可能性较大,但升值的幅度不会很大,预计不会超过5%。

三、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

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超过2009年,我们预计2010年社会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7%-18%,但由于物价涨幅的提高,消费实际增长将会略低于2009年,实际增速约为13%-16%。

1. 城市化进程为国内消费提供持续动力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据测算,当前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今后几年中国城市化将会进一步加快,将带动周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民进城打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将促进部份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其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

2. 收入绝对水平上升、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及收入改革政策的深化

2010年,消费刺激政策将持续,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等等,并且,2010年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将继续深化。在初次分配上,明年政府将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就业人员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二次分配上,有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完善个税制度等。同时,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均高于2008年;国民经济逐步回暖,消费信心逐步增强;以及资本市场回暖,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等因素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四、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得到明确,但根据对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的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名松实紧”逐步渐进的退出,在调控效果上逐步回归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收紧,2010年货币政策仍然相当宽松。

具体而言,我们预计:1. 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十分充裕,2010年我国的M2 增速为18%-20%,M1的增速为17%左右。2. 银行新增贷款的发放速度将会从今年

异乎寻常的高位上有所减缓,从而使2010年我国新增银行贷款将收缩至5-7万亿元;3.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10年上半年实施更积极的公开市场操作,同时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信贷增长过快;4. 首次加息在明年年中前不会出现,下半年基准利率可能上调25个基点左右,但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先于加息。5. 通胀温和可控,2010年我国CPI增速在3%左右,但资产价格上涨将成为调控重点。

五、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

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定调,明确了以保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支出仍保持着重要地位,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支出压力不会有明显的缓解,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可能将重点从促进投资转移至扩大消费上。而财政收入方面,在2009年的低基数、宏观经济环境好转的正面影响下,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增幅可能有所回升,但受减收政策因素持续至2010年、消费税改革增量调整(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效应的减弱、非税收收入增幅趋稳的作用下,幅度不会太高。

总体来看,2010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赤字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9500亿左右,占GDP比重为2.4%左右。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当前欧美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持续动荡,对于处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不会独善其身,未来的经济运行充满变数。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需市场惨淡、内需依旧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短期内未可奏效,必将拖累已经极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换而言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未来运行充满变数。

其次,由于通货膨胀的拉动和成本上升因素的推动,我国物价上涨势头明显,不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从而与以收入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交织,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换而言之,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物价上涨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最后,在经历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拉动经济操作后,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负作用已经逐渐凸显。鉴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时中国被拖入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解决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绝非短期内所能奏效的事情。因此,在我国面临低迷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国内传统经济结构难以为继的压力是,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目标之间,我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在全面评估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经济结构的基

础上,中央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议。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即便仍旧维持着名义上的“积极加稳健”的经济格局,如今,其实质性内容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当前预调和微调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其对经济扩张性的操作可相对从缓。我们尚不需要如2008年和2009年那样大规模扩张性的操作,如今经济形势不宜于反应过度。

其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复杂性的变化,但是不足以改变2011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换而言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稳定物价水平应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最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下,即便我国经济下滑势头有所显现、宏观经济政策着重在刺激的力度,其扩张性操作也必须着眼于精细化,即在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寻求平衡。也即是说,不能以牺牲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为代价稳定经济的发展势头。

结构性减税与改善民生:迄今为止,结构性减税是来自官方的正式提法。自2008年的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结构性减税由积极财政政策的配角转为主角,在反危机的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显而易见,在变身主角的今天,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性减税。其特点在于:一方面要通过减税,减轻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减税与增税并行,优化整个税收收入结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在实施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七章第三节中,写入“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下,流转税或间接税的税制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其中增值税所占比重最大,是全部税收收入的37.75%。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增值税无疑应当作为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不仅是增值税,其他税种都会迎来一场降低税负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的改革。

鉴于当前积极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定物价水平仍是我们的的重中之重。并鉴于稳定经济的增长和调节经济结构两大目标,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心地带,也应当锁定改善民生,切实办好有关民生的大事。

具体而言,有关增加财政支出的安排,除了继续着眼于优化投资结构外,要把通过一系列改善民生为主要线索的支出项目及其规模的增加,来拉动消费需求,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项目有:支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积极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大力

支持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等等。

可以预期,以增值税为重心的结构性减税及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增加支出的操作,将有可能在2012年走出一条鱼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契合、同整个宏观经济布局相协调的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扬:《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2] 金人庆:《当代中国税收要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1年3月17日

[4]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税收月度快报》2011年12月

[5] 高培勇:《结构性减税要对接税制改革方向》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如下文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 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 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 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 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 式 与 政 策 学院:通信学院

目录 一、令人担忧的我国现在周边安全形势 二、令人怀念的我国周边环境形势的缓和时期 1.新中国成立后的周边安全形势逐渐缓和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面临的国外安全形势大为改善 ①、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 ②、我国和周边所有邻国之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③、地区集团化、区域化合作势头不断上升 三、我国未来周边形势走向不容乐观 (一)理论上的不稳定因素 (二)现实上的安全挑战 1、美国对我全的综合性威胁 2、日本对我全的潜在威胁 3、印度对我全的严重威胁 4、朝核危机对我全的直接影响 5、南海诸国对我南沙群岛的现实侵占 6、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 四、中国的对策 (一)淡定从容,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事 (二)政经合一,协调周边关系

五、参考文献: (一)《人民日报》 (二)《凤凰军事网》 (三)2009形势与政策论文 (四)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全战略选择 (五)论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分析 摘要:我的祖国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处亚洲东部,西邻中亚,东濒太平洋,南面东南亚、印度半岛,北临俄罗斯。坐拥国土960多万平方公里,西依亚洲腹地,东望太平洋,傲立于世界,五千年以来,中国一直称霸于东亚,震动着世界。也许由于这些原因,不知从何起遥隔地球另一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开始歪曲中国,导致很多国家对我们充满着仇恨,尤其是在当今,一些国家对我们仍不有好,东瀛跳梁小丑日本对钓鱼岛虎视眈眈,菲律宾一直垂涎黄岩,越南两眼

冒光的盯着我们的石油北部湾……….我们周边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新一代的炎黄子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处境,本篇拙作分析了我国的形势,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包涵。 关键字:周边形势周边关系共同发展走向对策 正文: 一、令人担忧的我国现在周边安全形势 在我们的东面,有美国的两条铁链拴住中国,就是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第一岛链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屿组成,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基地群组成,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两条岛链死死的看住中国,既能向中国发动攻势,又能遏制中国的崛起,可以说,中国的东部已经被封死了。 中国的东部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那就是日本!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中日之间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诸如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划分问题等。自从联解体后,在军事上,日本不断的更新军备,建成了亚洲最强的海军,又购买了美国的先进战斗机,现在又有研制核武器的打算,在政治上也一直谋求着政治大国的地位,所以,日本对我们的威胁非常大。 我们的西南部是,虽然他占地仅3万多平方公里,但却处在战略要冲之处。我们如果拥有它,既可以作为突破第一岛链的跳板,进可攻、退可守,还可以掌控日本的经济命脉来遏制日本,因为日本的海上能源线绝大部分都经过沿海。但是现在问题无法解决而且在美国的挑唆下有反攻大陆的意向,这对我们是一种致命的威胁。 而在南海方面,由于政府当年不重视海洋权益,致使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被东南亚国家瓜分。南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海上通道,如果不能控制南海,我国的经济、资源命脉会被他人掌握。没有了资源,何谈一个国家的安全? 在西部即南亚次大陆,印度与我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在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打败印度,致使印度至今仍对中国怀有戒心。且中印之间还存在着领土争端,至今未有解决良方。印度经济在当下的实力,不逊中国,军事实力也相当强大,且拥有核武器,一旦中印之间因领土问题大打出手,中国会很危险。而且印度还支持国的藏独势力,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威胁甚大。 这些还不是严重的,严重的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却一直视我们为仇敌。美国是造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罪魁祸首。它阻止我国的统一大业,扶植日本、国等附庸国围堵中国,在关岛大量驻军,时刻威胁中国的安全。东面利用第一岛链围堵中国海上出路,在西面驻军阿富汗,军售印度,封死了中国西进的道路,实际上中国正处在C型包围之中,中国仅仅在北面稍有安全感,而且可能是暂时的,我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我们民族的前景不容乐观! 二、令人怀念的我国周边环境形势的缓和时期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 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 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 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 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 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 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 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 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 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 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 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 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 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 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 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 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 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 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 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 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 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论文写作方向: 1、论科学规定和践行“生态红线” 2、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3、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考 4、为什么说反腐败的目的是建设清廉政风 5、试论“法治中国”对推进反腐败、建设清廉政风的意义 6、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对你择业的影响 7、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折射的积极影响 正文 1、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目前,省、壮族自治区等省区正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生态红线是自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生态红线守住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为,实施生态红线规划应当突出以下4性。1、严肃性。国家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的生态红线,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产业发展的禁止区,也是为子后代保留生态资源、实现厚积薄发的基本储备区,它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凡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越过生态红线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将被严肃追究责任,而且是终身追究。 2、差异性。生态红线区划定综合考虑了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海水入侵、风暴潮、暴雨山洪、近岸海域脆弱性等多重因子,既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敏感性和服务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也将自然环境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作为重要因素加以引入。因此,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动态开展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依照规定程序,对生态红线区域规划进行科学评估和优化调整。 3、协调性。落实生态红线规划需要有前瞻思维,区域、流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视角,科学协调多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生态功能区划一定要先行,这是实施生态红线的基本需求。为此,要改变干部考核任用体制,坚决扭转不顾民生和环保而刻意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惟GDP现象,让地方政府把更多的钱花在民生和环保上,大幅度提高绿色官员的升迁几率。其次要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确定的国家生态红线是底线,各地对辖区的生态系统可进行再评估,增加更多的地方生态红线区。地方政府生态红线区域越多,留下的资源越多,发展的后劲也越足。第三要协调好区域之间协调的关系。既要注重协调解决区域部的问题,又要注意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措施,在生态红线区开展生态补偿。 4、连续性。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实施以后,必须严格落实规划要求,不因领导人的变化产生断层、落差、真空和不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软图章”现象,牢牢守住区域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虽然已成为国家政策,但尚未进入法律层面成为法律制度。为了保证生态红线的合理划定、维护,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制度体系。在建立生态红线法律保障制度中,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管控结合分级保护原则,同时构筑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并通过生态补偿和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2、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种偏重于工具性的政治行为。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哪个阶级行使统治,谁上台执政,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公民支持。换言之,都希望自己执政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容,治理体制也是政治体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时代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

新时代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 导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时代主旋律的正确把握,其基本含义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新时代下的中国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际上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新时代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在深刻洞察和分析当代世界局势后,准确把握住了当代世界的基本战略走向,认识到人类同处于一个世界、一个地球中。各个国家的命运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共生体,只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成功做到共同发展。 中共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合理关切,也是对中国在新的国际局势下寻求自身发展的正确战略。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其自身的丰富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追求共同发展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尝试进行不同的阐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其表述的话语虽多样而异,但同归而一。

中国寻求的是和平崛起,坚持不采用军事扩张、资源掠夺等称霸的方式来走“畸形”发展,坚持以自己的发展对其他欠发达国家地区进行合理关切的“和”思维;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是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解决的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走的是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 这种中华民族追求“和”文化的优良特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和平共同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是战争结束带来的世界格局并没有完全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期望。两极格局的崩溃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了苏联这个对手的压制,美国开始走霸权主义道路。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迫使世界人民寻求世界寻求新的方向。 仔细环顾今天这个世界,世界正处于大变革的转弯处。在整体都在寻求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存在的问题,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逐步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利益的基础上,独立自主作出的选择。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日益猖獗的今日,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当前全球冲突不断和贸易冲突不断加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

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第一篇中日关系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

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篡改侵华史,美化军国主义不仅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和原则。否定了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所表示的深刻反省,而且关系到中日友好合作的前途,因此,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愤慨。中国人民用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对待过去那段历史,这是中日关系中重大原则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有关方面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这个学期的课较少使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但我的收获却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现在很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上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是我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对问题的见解也更加客观。这学期的形势政策课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老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述和丰富多彩的素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真正思维活跃的人的不凡表现力,形势政策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当今局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大发展早以成为决定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又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受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利用形势与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方向,让其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和能力。在学习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时候,我有更多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是: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

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从理论上讲,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城乡要一体化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形势下的中国

我们看世界世界看中国 ————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此前我一直在关注G20峰会,总想看看到底中国是不是这次峰会的主导!前几天看《环球时报》,上面写道:G20=G2。起初,我还未真正理解这个所谓“等式”的含义,在我对数字的意识里,20永远不可能与2划等号,但恰恰相反,现在的格局就是20=2。要说此次的峰会是20国参加,还不如说是中美两国“协同”其他国家开会。领导给下属开会,还能说是G20吗? 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也相信,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现在在全世界的地位。之前不论G20还是此前的G8,都是欧美玩弄主宰世界的一种富人玩意。尤其是G8,只代表了世界强权政治中的欧美势力,因此,G8在新兴国家中一直没有强大的支持力。欧美出于两方面利益考虑才推出G20方案,希望此举可以令新兴国家消声,但势估不到G20却令美国主宰世界的地位被动摇。纵观G20,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美国,二是欧盟,三是以中国牵头的“金砖四国”。因为有了“金砖四国”加入,才令世界趋向“一超多强”的局面。 当然,靠这些还不够真正与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还要考虑当今的国际局势!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尽管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处于低迷状态,但这种阶段不会持续太久,能源问题终究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之一。石油价格的变化,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自苏联解体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后,美国对外战略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一些基本特征

大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战争爆发、皇朝更换接连发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国家未 来的希望,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 上了《形势与政策》后自己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加深了很多。这不仅由于大学自由的生 活方式,使自己了解外面形势的渠道多了很多,更由于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形势与政策》课,使我们能够正确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 日本选举、韩国人被绑架、台湾局势这些看起来好像都与我们大学生无关,但想深一 层事实是否是这样呢。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在打败帝国主义、日本主义和推动社会发展上,大学生不可置疑地被认为是一股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力量。五四运动、各种爱国报纸的 出版,无疑给了中国革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在国家动荡时期需要大学生的力量,而如今社会已经安稳,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我们 大学生是否对国家形势的发展有所帮助呢? 作为现代的主流,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国家早几年实施了大学扩招 政策大学生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不容忽视。其次大学生是经过十多年勤工苦读,高考等考 验而挑选出来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比较强。再次,学生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的 教育,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涉及的面之广, 程度之深,实在不可估量。 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复兴的责任,究竟要怎么做才可以了解国家形势, 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是学生,虽然我们没有了升学的 压力,虽然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由扩大了,但我们始终是一名学生。作为学生就应该 以学习为重任,无论怎样都应先把学习搞好。但我们不单是学生,我们也是半个社会人, 所以毫无疑问,了解国际形势就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了解国际形势我们可以通过各 种媒介和信息工具,如电视报纸和电脑。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 在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我们要认真听课还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加强了解。 大二的生活转眼间过去了,即将面对的是大三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年间我虽然成长了 不少,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也有所加深。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我所了解的还远远不够。在未 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学习和了解时事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经过大学的生活和 学习我会褪掉以前的青涩和懵懂,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主权是大国崛起的逻辑起点。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 一的国家。前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应当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平等地接受,而不是强迫世界接受 的过程。在国际法的`框架下与国际社会和平互动,按自由贸易原则平等地分享国际资源 是贯穿中国崛起始终的原则。此间,中国国力使用是有限的,军事的性质仅属于自卫性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建设美丽中国

怎样建设美丽的中国 引言: “美丽中国”,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环境的建设 1.1理解和认识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把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观念8个方面纳入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最终目标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1.2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正确理解和回答“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10个重点咨询研究领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污染减排与综合防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与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改善和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与健康水平;城市空气、水源、森林质量评价监控与饮用水安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治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与人类的责任;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分类管理,分区管理,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伦理道德。 1.2.1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爱护环境 生态环境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

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 ___”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

海南大学 《形势与政策IV》 课程论文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论改革开放 姓名: 学号: 学院:材料与化工 年级专业: 2012 级生物工程专业 任课教师:武明明 完成日期: 2014年 06 月 23 日

思维,善于对实践作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作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使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为更加自觉的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改革开放之海南特区——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大局中的重要棋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2008年4月7日至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发展一直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海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大陆的沿海地区。归其原因,我觉得是海南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内部优势,同时也错过很多机遇。海南一直没有充分利用国家给海南的优惠政策,或者说是没有正确规划好海南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三产业作为海南产业结构中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2019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期考核小论文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小论文标题):贸易战,事实上是遏制中国崛起的压制战贸易战风波来势浩大,激起全国上下的讨论。关于此次贸易战有一个最大热点:华为。而有人也提出了疑问:这一战,华为能赢吗? 我国在14年提出了2025中国制造这个概念,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这件事情说起来有些复杂,但是总结一下,就是文件里提到的五大工程。其中最后一个工程是“2025中国制造”的目标——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智能电网成套装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但很明显这些东西都侵占到了美国的“蛋糕”——高端制造业。美国先是征收了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后面又威胁全面加征所有中国商品关税。似乎想要以此来搞垮中国。但增加关税这种做法很明显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又何尝不知呢?美国的真实目的则是想要遏制中国崛起,让中国政府承担压力,使中国承诺对2025中国制造的缩减。其主要矛头对准了我们的华为,但其实也不只是对准华为,而是所有中国高科技企业。可以这么说,假如在其他方面——比如智能机器人,AI技术,高端医疗设备,高端航天器方面出现了一个和华为差不多的中国企业,美国也会毫不犹豫地打压。所以华为这一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中国而出战,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华为华为,中华有为。面对这场危机,中国没有慌乱,华为没有慌乱,反而认为这是一场机遇:在倒逼中国科技自立!而中国早就准备好了!华为早就准备好了!京东方、长江存储、紫光展锐、中芯国际,以及大幅度半导体行业减免税,中央政府出面自上而下的产业链设计,这些都是国家对半导体行业扶持的态度。而华为海思的“备胎”计划打开尘封,就举国哗然。华为早就拥有忧患意识,在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华为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而在今年的这一天到来,华为海思破土而出,气势如虹。现在漫天飞舞的都是华为的招聘信息,各方志士都在纷纷投入华为的怀抱,一片形势大好的景象。任总在电视采访中也在讲,我们国家的未来在于人才,在于教育,我们要敞开怀抱,迎接全世界的高端人才,而美国现在却忙着计划限制中国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三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一一大学生论文800字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三篇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下面是wtt 和大家分享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文章,提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 岂

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