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调查 学习指南

海洋调查 学习指南

海洋调查  学习指南
海洋调查  学习指南

海洋调查方法是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课时53学时,实习19学时。海洋调查方法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学科较多,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物理等。

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海洋调查方法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授课,学生利用电子教材、CAI课件、网络课件和复习材料等进行自学,课堂讨论,实验室实习课和海上现场实习。其中,课堂授课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有关专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提出思考和讨论问题,不对课程内容作照本宣科式的全面讲解;学生自学要围绕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在阅读参考资料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能够围绕教师讲授时提出进行思考,为课堂讨论作准备;课堂讨论除海上实习后安排一次外,一般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进行。实习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全部实验室实习和海上实习。实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实习课成绩按比例记入最终成绩,并作为考察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参考。

课程总体要求

1)、了解海洋调查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相关仪器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2)、掌握各要素观测技术、观测方法及资料预处理。

3)、具备一定的海上调查方案设计、实施和样品采集能力。

4)、掌握资料处理的基本工作方法和制图方法,初步具备海洋要素分布特征分析的能力。

5)、了解海洋调查研究的前沿领域及其新进展,了解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体系

《海洋调查方法》的课程内容按教学性质分为3种类型:(1)基础知识型,包括海洋调查的基础知识,水深、盐度、水温、海流、波浪、潮汐等名词、术语和概念,各种海洋要素的调查方法等;(2)技能型,包括海洋仪器的操作使用,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处理结果的作图,海洋数据的处理方法等;(3)应用型,例如对某一海洋要素的海上测量,根据科研要求进行方案设计、仪器选定、测量时间和地点的选定、人员分工、观测实施等一系列综合海洋调查方法的应用。

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实验室实习课、海上实习三种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演示:主要用于课程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模拟演示等。预制的课件条理清晰、利于更新,信息量大,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授课方式,作为课堂授课辅助工具效果明显。

2)动态模拟演示:海洋调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程”的表现是传统方法授课的最大难点之一。用一般方法讲解,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用动态模拟表达,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可以取得其它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大大节约授课学时。

3)板书:公式推导过程等一般采用板书方式,以便学生主动思考,参与推导过程,帮助加深理解。在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板书仍然是重要方法之一,不可完全被取代。

4)海上现场实习:海上作业是在海洋复杂环境下进行的,资料获取、采用的观测方法很大程度上由海洋环境复杂程度决定。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仅仅根据文字描述或观看素描、照片都不能解决问题。该方法可以收到其他方法不能取代的效果。

5)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室教学,让学生学会独立完成各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6)自学和讨论:对于非重点难点和描述性内容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课件、资料阅读和习题完成,自学效果通过讨论、提问、批改作业等方式予以检查。

7)大作业:学生分组(每组6-8人)布置大作业,一般在1个月内完成,学生通过资料平台获取资料,进行资料处理,编写程序计算密度、动力高度、流速等要素,作各种要素平面、断面分布图,分析相关海洋现象,完成报告。通过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大作业成绩20%计入最终成绩。

海洋调查报告

海洋调查报告 海洋,蕴育世上所有生命的地方,万物之母,其神奇之处无语能言。在生物进化中,有些进化成了陆上生物,有的成了海之生物,有的成了两栖生物。 陆地和海洋的各种生物,毕竟原处于一个家,所以有类似之处,如海马类与陆上的马类,有同种头形,海葵和陆上的花朵一样,有着美丽的花瓣…… 海洋中,自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则,如海中有许多霸王,如鲨鱼,水母,鳄鱼,虎头鲸…… 海洋中,生物能繁殖,而不受伤害,必定有自己的自卫法。但是,有什么方法呢?于是,我展开了调查。 最近,春雨绵绵,大家的心情如同这蒙蒙细雨,时好时坏:上街询问,难免遭拒。但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只好上街试试运气。可我一个人,总有些不敢,虽然有小记者证,但又缺乏勇气,这怎么行呢?于是,我就找来“栖息”在我家的一个伙伴和我一起去――她比我胆大,于是我让她替我打头阵,先上前去找人“咨询”。我们不妨看着她询问的方法:面带笑容,找到人就先说句“新年好”,然后开始发问:“请问您知道海洋弱小生命自卫的方法吗?”对象是一位看似彬彬有礼的人:“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从身体内吐出墨汁,阻挡敌人的视线,然后逃之夭夭。” “大姐姐,您还知道别的吗?” “嗯,我想想……喔,还有小丑鱼,它们为了繁殖后代,保卫自身,会把卵产在海葵中。海葵对别的海洋动物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天敌,而有些鱼类却能自由穿梭于其中――因为它们表皮鳞片有一层保护膜,使鱼不会被海葵刺伤。” “谢谢”,我们异口同声说。 之后,我们又问了许多人。也有遭到拒绝的时候,但我们没有灰心,仍是在继续努力。 我们把这些答案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做了整理,并认真地给它们分了类,先前说到的,就不再提了。除了知道有关动物自卫的知识,我们还得到了更多信息。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理论与方法

海南大学2015年实习报告 作者:彭宇飞 教师:黄渤 学院:海洋学院 专业:海洋科学 学号: 20122113310028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理论和方法 一、前言 海洋又称为“蓝色国土”,其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资源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生物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丰富的的海洋生物资源是我国实施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海域辽阔,从南到北纵跨近44 个纬度,海岸线全长超过32000 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超过18000公里,岛屿岸线长约14000公里,邻接大陆的海区从南到北可划分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总面积约470 多万平方公里。在生物学角度上,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资源、无脊椎动物资源、脊椎动物资源和藻类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海洋资源即如何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则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海洋资源利用方式。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应当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不断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力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 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来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力争交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在海洋产业大发展的21 世纪,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将是我国“蓝色革命”的主体。海洋环境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如何科学、合理、充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多样性,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而前提是我们需要对我国的海洋生物物种资源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故规范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理论和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具体内容 1、总体概述 海洋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任务以及调查程序和质量管理,包括工作准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质量检查和成果归档等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范》(2008)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 12763.1—1991 3、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任务 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任务是指查清全国或区域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受威胁因素等,客观反映海洋生物物种资源数量、利用和保护现状,分析与评价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数量消减动态及原因,提出海洋生物物种资源利用与保护建议。 4、调查的基本程序 4.1调查准备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你见过的海洋生物肯定都是很可爱,很惹人喜欢的,然而留学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你一定没见过吧? 1.大乌贼 由于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们对神秘的“大乌贼”了解得并不多。而在水手们之间流行的一个传说让这种神秘显得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它们巨大的触须能够从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们强有力的吸盘可以撕裂船身。据悉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最大的大乌贼,体长可达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事实上,“大乌贼”一般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900公斤重。 2.抹香鲸 抹香鲸是齿鲸中体型最庞大的一个物种,头极大,前端钝,所以又称为巨头鲸,也名真甲鲸,成年抹香鲸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它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的海域中。 身体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

85万头下降到43万头。 3.红王蟹 红王蟹的学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达10公斤,巨大的钳子能一下夹掉人的手指。展开身长米、重达10公斤的红王蟹能够给海洋世界里的其他生物带来巨大的灾难。红王蟹成群结队,疯狂吞吃蛤和各种贝类动物,也吃海藻、死鱼和鱼卵。 4.琵琶鱼 面相易怒的琵琶鱼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好客”的环境——洋底的漆黑之中。琵琶鱼(学名鮟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5.虎鲸 强有力的虎鲸以其他鱼类、海豹甚至是鲨鱼为食,它们能够将冰面上的海豹、飞行中的海鸟拖到海里。 6.尖牙鱼 这种拥有可怕长相的怪鱼生活在热带和冷温带水域,不过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和它们在海里“偶遇”,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5000米深的海底。 7.蓝环章鱼

海洋生物技术复习 (1)

1.海洋价值 海洋经济价值(海洋资源价值), 海洋军事价值, 海洋科研价值, 海洋生态价值。 2. 宇宙大爆炸 产生地球 原始大气中无机小分子CO2,NH3,H2,CH4 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作用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Aa,核苷酸,单糖,脂肪酸 聚合,缩合反应 有机高分子物质葡萄糖,核酸,多糖 聚集 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现代生物界 3.三元界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 4.海水是稳定的环境 海水的比热高——海水温度的稳定性 海水是一种缓冲溶剂——酸碱性的稳定 5.【河口】 海水和淡水交汇和混合的部分封闭的沿岸海湾。 根据成因的不同,可把河口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溺谷型河口海侵淹没的河谷末端,海水直拍崖岸。由于河流较小,或流域来沙不多,虽在湾头或局部地段有泥沙堆积,但溺谷状态仍然保留。 (2)三角洲河口流域来沙丰富的河口,泥沙沉积于河口区,不仅改变其冰后期海侵所形成的溺谷形态,且有三角洲发育。一般而言,三角洲发育于弱潮河口和某些中潮河口以及河流挟带的泥沙不易为沿岸流带走的地区。 (3)峡江型河口在冰川作用过的地区,河槽受冰川挖掘刻蚀,谷坡陡峻,海侵后形成峡江,其河口的特点在于口门附近有深约几十米的岩坎,坎内水深可达数百米,向着内陆可延伸几百公里。这种河口常见于高纬度地带,如挪威的松恩峡湾和苏格兰的埃蒂夫湾。 广义地说,河口湾除真正的河口外,还包括半封闭的沿岸海湾、潮沼和在沿岸沙坝后面的水体。 现代河口是在冰后期海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由于侵蚀基准面上升或地壳下降,或由于海水面上升时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漏斗形的狭长三角湾是为溺谷潟湖相应地分为两种类型︰ 1.海岸潟湖︰位于滨岸坝与海岸之间,水域狭长而不规则; 2.珊瑚潟湖︰由环状珊瑚礁环绕或由坝状珊瑚礁相隔而成,水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6.红树林 “红树林”这一名词并不是指单一的分类类群植物,而是对一个景观的描述(红树林沼泽mangals)。代表一个生境类型。红树植物根植于潮带上层的软泥底所构成的一种类似于温带盐沼的海洋生态类型 我国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有16科20属31种。 红树、秋茄树、红茄苳、海莲和木榄等。 7.珊瑚礁形成 岸礁——堡礁——环礁 8.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方法与技术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方法与技术 方案设计 班级:Y16渔业资源学号:S16090803008 一、调查任务与目标 查清舟山及其附近海域生物物种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受威胁因素,客观反映该区域生物物种资源数量、利用和保护现状,分析与评价其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数量消减动态及原因,提出海洋生物物种资源利用与保护建议。 二、调查对象 调查舟山及其附近海域的游泳动物物种资源、底栖生物物种资源、浮游生物物种资源、鱼类浮游生物物种资源、潮间带生物物种资源。 三、调查准备 1.收集、分析与调查任务有关的文献、资料 针对要进行调查的对象、范围或区域,收集整理现有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调查资料、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农林业以及当地的社会人文、经济状况和影响生物物种生存的建筑设施等。根据所收集资料,分析了解调查区域的相关情况,为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的编写奠定基础。 2.组织调查队伍,确定调查技术负责人 充分了解参加人员的专业背景,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人员,确保其有能力真实、准确地完成某一地区或某一类群物种资源调查的相关工作。调查组人员组成要做到量少而精干,专业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并确定调查组技术负责人。 3.调查范围的确定 根据调查对象、目的和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实地调查的范围和区域。为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应在已划定的调查范围内,适当扩大调查的范围。 4.调查线路、样地与样点的布设

根据已确定的对象、内容以及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拔、生境等确定调查线路或调查点,调查路线或点的设立应注意代表性、随机性、整体性及可行性结合;样地的布局要尽可能全面,分布在整个调查地区内的各代表性地段,避免在一些地区产生漏空。 5.编写调查方案或计划,包括: (1)任务及其来源; (2)技术方案设计; (3)人员组织; (4)时间安排; (5)保障措施; (6)经费预算。 6.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准备 主要是工具与器材及生活物资的准备。 四、调查内容及数据处理 4.1游泳动物物种资源调查 4.1.1调查方法 捕捞法,利用合适的网具在雨季和旱季分别对选择的水域进行捕捞,调查记录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并采样分析。 4.1.2调查时间及频次 每月(至少每季度)调查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酌情调整调查次数。一般以5 月、8 月、11 月和2 月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4.1.3样区设置 根据调查对象群体的不同生活阶段(产卵、索饵、越冬)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定点调查站位通常应采用网格状均匀点法,按经纬度布站,也可选择不同的主要渔场、不同的资源密度分布区或不同等深线分布区设置断面定点站位。航线选择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要选顺风、顺流航距最短的经济航线。 4.1.4采样 需注意以下几点: a.水生生物调查现场采样时,应避开调查船的排污口;

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开发

附件四 “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 “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开发”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之一。 项目总体目标:针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海洋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以可持续利用的海洋生物多糖及蛋白质资源为对象,利用现代生物工程、酶工程、生物化工及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通过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实现新一代海洋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重点突破生物酶制剂、生物材料及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品的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建立我国海洋生物制品的创新体系,形成具有引领我国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作用的研发基地,提升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能力。 项目重点任务:本项目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结合现代生物工程及生物化工等技术,研制开发海洋酶制剂、生物材料、生物农药、功能性添加剂等生物制品。 说明:根据863计划有关管理办法和规定,本重点项目参照重大项目任务落实方式,对项目全部内容公开发布课题申请指南,拟支持

的863专项经费控制额为2000万元。要求按照课题进行申请,课题支持年限为4年。 二、指南内容 1. 海洋生物酶制剂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新型海洋生物酶制剂研究与应用的新技术体系,提升我国海洋生物酶制剂的研发技术水平,获得2~3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性能独特的酶制剂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建立我国海洋生物酶制剂研发基地。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2~3种新型海洋生物酶的制剂技术,研究产业化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大容积发酵罐工艺放大与高效分离工艺技术,建立酶制剂的应用工程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开发2~3种对酸、碱、氧化剂、有机溶剂等物化因子具有耐受性的新型海洋生物酶,完成10吨发酵罐以上规模工业化生产试验,发酵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酶制剂年产量达到千吨以上;获得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或兽药等2个相关生产证书及3~4个产品批准文号。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5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 课题设置:本研究内容拟支持专项经费650万元,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1个。 2.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及产品研究开发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这里列举的只是一部分与我们共享这颗蓝色星球的海洋生物。由于气候变暖威胁着我们的海洋以及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些已经灭绝。 1.奇怪的蠕虫 这种优美而有趣的生物是Pterosyllis finmarchica。它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没有人了解为什么它拥有那些酷似触手的卷须,但是我们都认为这种小家伙有着惊人的美丽外表。 2.没有壳的蜗牛 这种生物是一种海洋蜗牛,它的生活空间是一根管子而不是一个外壳。它的捕食策略同样与蜗牛不同。当浮游生物和其它生物经过时,这种软体动物会从管子中喷出一种粘性物质来捕获猎物。

3.滑行的海星 这种极其混乱的卷须属于一种筐蛇尾,它因为酷似美杜莎的鳞状长发而被称作蛇发女怪之头。Gorgonocelphaus arcticus是白海海域中最大而且最与众不同的蛇尾类动物,当它在海底移动时看起来就像一个滚动的蛇坑。 4.霞水母超新星

在这里列举的所有生物中,狮鬃水母(Cyanea capillata)看起来最像太空生物。它在银河系中的分身,第谷超新星位于银河系大约9000光年外的地方。 5.海天使 海天使(Clione limacina)是一种自由游动的软体动物,它在进化过程中抛弃了外壳,并且使用翅膀取代了它的脚。这些海洋天使的主要猎物是海蝴蝶(Limacina),它们会使用储存在头部的6个尖锐触手进行捕食。

6.海蝴蝶 海蝴蝶(Limacina helicina)是一种微型软体动物,它们生存在一个黑暗的外壳内,而且把它的“耳朵”用作翅膀。海蝴蝶也进化出了翅膀来取代软体动物的脚,但是与海天使 不同的是,它们使用分泌的一种粘液球来进行捕食。

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是今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新世纪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 关键词:海洋生物药物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研究展望 海洋生物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往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严重的限制。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搭建的平台,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海洋生物技术是将现代生物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生化分离技术等应用于海洋生物领域形成的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1]。 海洋药物研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洋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现代的化学研究方法与多种生物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已成为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主流,并且是今后数十年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活性天然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2]。 (一)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1、海洋生物药物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一直以来作为药物主要来源的陆地生物正面临着被开发殆尽的危险。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药物迫在眉睫。海洋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体系。海洋生物处于高盐、高压、低温和无光照的环境中,相互间的生态作用多是通过物种间化学作用物质如信息素(pheromones)、种间激素(kairomones)、拒食剂(feeding deterrents)等来实现,远比陆生生物复杂和广泛,这导致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生物体内含有与陆地生物无法比拟的化学结构奇特、新颖并具有高活性、高药效的先导化合物,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大量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3]。 2、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发现

海洋生物技术1教材

海洋生物技术重点 1.海洋占地表的71%,生物圈的85%,水圈的97.5%,共3.6亿Km2,深度>500m占66%最深的是11521m。 2.近海太阳能有光合作用,深海,黑暗地热 3.海洋是“蓝色聚宝盆”:海洋油气,海洋金属矿藏,海洋能源,海水,海洋生物 课程主要内容: 1、海洋生物学/资源与技术概论 2、海洋水产养殖与技术篇章 3、海洋食品开发与技术篇章 4、海洋药物开发与技术篇章 5、海洋微生物资源与开发技术篇 6、海洋环境保护与生物技术篇 《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绪论 1.生命起源 宇宙大爆炸,地球产生,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有机高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现代生物界 2、生物种类(100多万) 海洋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 海洋动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 海洋植物:海藻(微型,大型),种子植物 红树林富含单宁酸,氧化后为红色,故称“红树”,生长于陆地与海洋的交界滩涂浅滩。作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3、海洋微生物占海洋生物总量的90%,0.1-2亿种,包括病毒、古菌、细菌、粘细菌、微藻、真菌等; 研究内容:新物种,新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发现,生物遗传-代谢调控,地化循环4、海洋是 十分独特的生态环境:高盐、高压、低温、低光照、寡营养、无光、局部高温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微生物多是分解者 5、海洋生物资源特点: 多样性:数量种类远超陆地生物 再生有限性:通过自身调节,不断更新再生 波动性:数量会随海洋环境变化 共享性:财富公共性 游动性:少数固着生活外,都游动

隐蔽性:数量与变化难以直接观察 6、海洋生物分类:生物七级分类单元(分类阶元或分类群) 界Kingdom(拉:Regnum) 门Phylum或Division(拉Divisio) 纲Class(Classis) 目Order(Ordo) 科Family(Familia) 属Genus 种Species 在这七级中,在必要时每一级都可有若干辅助单元,故共可有十余级。 7、按生活方式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 按生物学特征分:1.海洋植物(海藻,红植物) 2.海洋动物(脊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3.海洋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等) 8、海洋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的总称,包括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 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多 化学多样性:生物活性物质多样 生态系统多样性近海、大洋、热泉、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生物群落 9、海洋生物学范畴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海洋生物学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遗传。其目的是阐明生命的本质,海洋生物的特点习性,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且随着海洋调查手段和开发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地发展,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在海洋生物学的研究中均有相应的发展。 (1)研究内容: 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为海洋生物,这是它区别于普通生物学的主要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区系分布: 按进化关系和形态差异划分为:微生物,植物,动物 按生态特征和生存方式划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 海洋生物的区系划分是为了解海洋生物的分布,生物资源量变动等基础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海洋生物的生殖、生长、发育和遗传 发育、遗传和进化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重要课题,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揭示海洋生物的遗传规律已成为海洋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3)海洋生物的生理生化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 海洋生物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海洋生物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海洋生物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海洋生物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海洋生物行业报告是从事海洋生物行业投资之前,对海洋生物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等,为海洋生物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研究性报告。 以阐述对海洋生物行业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海洋生物行业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对海洋生物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必须对海洋生物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海洋生物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海洋生物研究报告分:海洋生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海洋生物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海洋生物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海洋生物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 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相关海洋生物报告,可供参看:

海洋生物制药发展和应用前景

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和前景 学号:1020120109 班级:生物工程1011 姓名:沈晓强 【摘要】: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即大量的活性物质,随着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各国互相竞争的重点。随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及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更具科学性,有着广阔的前景。从海洋生物制药现状、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和我国海洋生物制药的情况四方面综述了海洋生物制药的最新情况。 【关键词】: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基因工程;海洋药物 一、海洋生物制药的现状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是迄今所知最大的生命栖息地,海洋中有机物的品种是陆地上的两倍,因此,大多数科学家都坚持认为,海洋药物的研究将会给不断遭受疾病灾难的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海洋是一个开放性复杂系统,在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里生活着20多万种动、植物和大量的微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含有与陆地生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特异的活性物质(化合物)。特别是那些身上充满生物活性分子、利用化学方式保护自己的海洋物种,很可能蕴含丰富的药物资源,开发价值不可估量。 实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海洋药物研发更是引起了各国的关注。1967年在美国召开了首次海洋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近年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国立癌症研究所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各为5000多万美元,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的海洋药物资金每年增长幅度达11%以上,与合成药、植物药基本持平。 日本于1988年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并投巨资建立两个药物实验室,每年用于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经费约为1亿多美元。欧盟于1989年制定了海洋科学和技术计划,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约为1亿多美元,由欧

十大最怪异海洋生物

姓名:白浚龙 班级:政治1131 学号:201312701101 十大最怪异海洋生物 剑吻鲨(goblin shark):这是一种深海生物,拥有锋利的牙齿。幸运的是,这种鲨鱼对人类几乎没有威胁,因为它们大多数都吃海底鱼类。据悉,剑吻鲨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从墨西哥湾到日本海都能找到它们的存在。

勃氏新热鳚(sarcastic fringehead):这可能是最可笑的名字,但这种凶猛的小鱼却不可笑。它们以大嘴闻名,有极强的领土意识。这种鱼善于伏击,猎物包 括甲壳动物。勃氏新热鳚原产于美国南加州和墨西哥的巴哈(Baja)。

水熊(water bear):这是世界上最坚韧的生物。这种水栖微生物被归类为极端微生物,意味着它们能在地球上大部分生命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生活。它们的寿命 可达200年。

蜘蛛蟹(spider crab):这是外貌最奇特的生物之一。它的身体上有许多触手,而且有8条腿,还有2条长长的爪臂。通常,在英国南部和西海岸的沙子中容 易发现蜘蛛蟹的踪迹。

博比特虫(bobbit worm):生活在温暖海域,平均体长为1米,最长可达3米。博比特虫将自己长长的躯体埋在泥沙中捕猎,用5条触须探索猎物。由于其 牙齿锋利,加上攻击速度快,猎物常被其切为两半。

翻车鱼(mola mola):这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鱼,成年翻车鱼平均体重达1000公斤。它们原产于温带和热带海域。尽管体型庞大,但翻车鱼几乎仅以水母为食,对人类没有任何威胁。 彩带鳗鱼(rainbow eel):尽管其看起来很漂亮,但却十分有攻击性。彩带鳗鱼体长可达1.3米,且可改变颜色与性别。

美国海洋生物技术成就与未来

美国海洋生物技术成就与未来 1. 海洋生物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 (1)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竟占地球生物的80%以上,我们对这些生物的生物化学特性所知甚少。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为了拯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发现这些特殊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属性; (2) 由于细菌和污染物的关系,目前美国约40%的沿岸海域已不适于游泳。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开发可鉴定生态应力源的生物技术,制定保护和恢复沿海资源的策略; (3) 对鱼类种群动力和病害影响的认识是管理资源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研制能让科学家和管理者鉴别种群,防治新出现的病害,保护渔业和生态资源的分子技术; (4) 源自海产品的疾病给公共卫生和沿海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应用分子技术,开发快速诊断化验,确保食用海产品的安全和水产业的活力。 2. 最近取得的重大成就 最近,海洋生物技术在许多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 从海洋柳珊瑚中分离出的一种抗炎症药剂——假蕨素(pseudopterosin)每年的市场产值为300万~400万美元; (2) 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4个海洋天然产品的潜在市场产值在10亿美元以上; (3)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应用现在能使公共卫生官员在一次快速化验中同时鉴别牡蛎细胞组织中多种微生物病原体; (4) 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和吸附金属的藻类正大大加强环境修复能力; (5) DNA指纹有助于关键渔业的管理和产品鉴定; (6) 有害藻华生成生物的分子探头能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潜在的健康风险; (7) 评估造成如内分泌紊乱一类污染物影响的分子生物工具的

开发正取得迅速进展。 3. 海洋生物技术的未来 生物技术革命为科研和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仅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疗产品的世界市场2005年达到240亿美元。尽管生物技术应用到海洋环境的研究目前还为数不多,但这些研究的前景看好。海洋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从复杂的生态系统中进化而来的,产生了许多特殊的生物化学品。实验证明,这些海洋天然产品具有治疗癌症和炎症的潜力,而且可有效地预防艾兹病。极端海洋环境中(如海底热液裂口和极地)的微生物为工业提供了具有极高温和极低温商业应用前景的“极端酶”(estrem-ozymes)。海洋硅藻硅生产控制研究已在纳米制造新兴领域得到应用,前景看好。这类海洋产品和过程的经济潜力是巨大的。 在环境领域,上述同样技术也带来同等重要的机会。监测生物过程、治污和废物利用等下一代技术将与这些新式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目前,分子技术的应用正影响着海洋和沿海的管理,赋予我们鉴别目标生物生态应力的新途径。分子生物学已向环境管理者、水产品加工商和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可利用的手段,使他们可更好地进行重大资源问题和经济问题决策。 美国现已确定海洋生物技术未来5个优先发展领域: 3.1 海洋天然产品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药物学和生态学将用来发现、评价和合成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奇特天然产品。河口和湖泊厌氧区一类的特殊海洋环境、深海热液裂口、珊瑚礁和北极海域将是重点关注区。沼泽、湿地,甚至含污染物的环境可提供新颖生物及其产品的丰产场所。技术开发项目将确保医药行业和其他工业所使用的生物材料的充分生产。 3.2 生物分子过程的发现 海洋生物利用特殊机制产生矿化和生物分子复杂结构是当前科研的重点。对化学信号和信号传导等新领域的认识对于我们增进对生

(完整)生物知多少:海洋生物大全,推荐文档

生物知多少:海洋生物大全 哺乳动物 海洋哺乳动物是哺乳类中适于海栖环境的特殊的类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海兽。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 1、虎鲸 虎鲸属于齿鲸类,它体长近10米,重7吨~8吨,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游泳迅速,每小时可达30海里。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与一种古代武器——“戟”倒竖于海面的形状相似,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和海中之虎的别名。 虎鲸胆大而狡猾,且残暴贪食,是辽阔海洋里“横行不法的暴徒”。虎鲸的英文名称有杀鲸凶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屡屡目睹虎鲸袭击海豚、海狮以及大型鲸类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更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牙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颌齿互相交错搭配,与人的两手手指交叉搭在一起的形式相似。这不仅使被擒之物难逃虎口,而且还会撕裂、切割猎物。虎鲸很好辨认。在它的眼后方有两个卵形的大白斑,远远看去,宛如两只大眼睛;其体侧还有一块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区域,使它独具一格。

2、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兽,论个头堪称兽中之“王”,是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全身呈蓝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蓝鲸的时间是1904年,地点在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附近。这条蓝鲸长33.5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它的舌头重约3吨它的心脏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总重量约为8吨~9吨,肠子有半里路长。这样大的躯体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蓝鲸还是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700马力,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它能拖拽800马力的机船,甚至在机船倒开的情况下,仍能以每小时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几个小时。蓝鲸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时可达15海里。蓝鲸有一个扁平而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是它前进的原动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变而来的两个鳍肢,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并协助转换方向,这使它的运动既敏捷又平稳。 3、抹香鲸 抹香鲸头重尾轻,宛如一头巨大的蝌蚪,头部占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个大箱子。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畅通,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气时喷出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虽然抹香鲸的牙齿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长,每侧有40枚~50枚,却是只有下颌有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所含化合物的特异性,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由于海洋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如高压(深海)、低温(极地、深海)、高温(海底火山口)和高盐等。为了适应这些极端的海洋生境,海洋生物蛋白质无论氨基酸的组成或序列都和陆地生物蛋白有很大的不同。生物活性肽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同时,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无论在种类仍是在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陆地蛋白资源,且且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1海洋天然生物活性肽 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包括肽类抗生素、激素等生物体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各种组织系统,如骨骼、肌肉、免疫、消化、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活性肽。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P-HPLC,2D-NMR,TOF-MS,手性色谱(包括GC,HPLC)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洋活性肽的研究易于进行。目前研究的海洋活性肽主要包括来源于海鞘、海葵、海绵、芋螺、海星、海兔、海藻、鱼类、贝类等的活性肽以及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的生物防御素。 1.1海鞘多肽 海鞘(Ascidian)属于脊索动物门,海鞘纲和尾索动物亚门的另外俩个纲称为被囊动物(Tunicate),约有2000种,海鞘是被囊动物中种类最丰富、含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壹类。自1980年Ireland等从海鞘中发现壹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肽Ulithiacycla-mide 以来,不断有环肽从此类海洋生物中发现。最令人瞩目的是从加利福尼亚海域及加勒比海中群体海鞘Trididemnumsolidum.中分离出的3种环肽DidemninA~C,它们都具有体内和体外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其中DidemninB的活性最强,对乳腺癌、卵巢癌具明显的抑制活性。同时,它仍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内活性较环抱霉素A强1000倍,有望成为新型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 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1)常见的海洋生物 1)海洋概述 2)海洋生物概述 3)海洋生物分类 a.按生活习惯: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 b.按生态特征:浮游,底栖,游泳 c.按分类学角度: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海洋动物,植物 4)海洋微生物 a.海洋病毒:噬菌体——烈性,温和两种 b.海洋细菌:定义,基本特征,常见菌属,分布(G+沉积岩,G-海水),海洋菌与陆地菌的比较,海洋细菌的特点(嗜盐性,适冷性,适压性,低营养性,趋化性与附着生长,发光性),常见菌属具体介绍(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希瓦氏菌属) c.海洋放线菌:定义,药用 d.海洋蓝细菌 e.海洋真菌:海洋酵母菌,海洋霉菌 f.海洋古菌:形态接近真细菌,两界五大类 g.其他海洋微生物:黏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原绿球藻 5)海洋植物 a.海藻:微藻,大型藻(绿藻,红藻,褐藻) b.海洋种子植物:海草,红树林 6)海洋动物 a.栉水母动物门 b.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水母,珊瑚 c.节肢动物门:甲壳,藤壶 d.海绵动物门 e.软体动物门:贝类,头足类,海兔 f.苔藓动物门 g.棘皮动物门 h.脊索动物门:海鞘,鱼类 (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1)概述 2)活性多肽 a.概述 b.抗肿瘤肽:藻类,海绵,海鞘,海兔,其他(黏球菌、蓝绿藻、鲨鱼软骨、海豹骨骼肌肉) c.抗菌肽:鲎素,鲎试剂,鱼精蛋白,其他(甲壳属,贝类,海鞘,海绵,鱼类,微生物) d.降血压肽

e.抗氧化肽:氧化与生命衰老学说,分子基础,基本制备工艺,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几种重要的抗氧化肽(肌肽,谷胱甘肽) f.抗炎多肽 3)活性多糖 a. 概述 b. 海洋植物多糖:多糖在藻体内存在的位置,藻体活性多糖的组成,海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凝血作用,抗氧化作用,其他生理活性(溃疡,风湿病,肾结石,诱导成骨细胞分化),提取工艺, c. 海洋动物多糖:黏多糖及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工艺,特性:成膜性、抑菌性,应用:果蔬饮料加工、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烘培食品、纺织、印染、医学敷科、药物缓释剂、仿制人造器官),海参多糖 d. 海洋微生物多糖:单糖组成,生物学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活性、抗凝血活性),构效关系(多糖分支度、多糖组成、分子量、溶解度、高级结构),4) w-3多不饱和脂肪酸 a.概述 b.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心血管,神经系统,抗肿瘤,抗炎 c.生物来源 5)其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a.萜类化合物:海绵中,珊瑚中,海藻及其他中 b.大环内酯类 c.甾体及甾体皂苷 d.生物碱 e.特殊氨基酸 f.聚醚类 g.皂苷 (3)海洋毒素物质 1)概述 a.利弊 b.分类:按结构(多肽类,聚醚类,生物碱类),按靶点,按作用 c.来源:有毒藻类,有毒海绵动物,有毒腔肠动物,有毒软体动物,有毒棘皮动物,有毒鱼类 2)河豚毒素 a.结构性质 b.来源 c.作用机制 d.应用 e.提取:TTX微生物发酵法,组织浸提法,TTX粗品纯化技术 f.检测:生物检测法,荧光,薄层层析,HPLC,免疫检测 g.中毒与处理 3)麻痹性贝类毒素 a.概述 b.结构与性质 c.生物来源 d.提取与检测方法:石房蛤毒素的提取,膝沟藻毒素提取

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所含化合物的特异性,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许多机遇与挑战。由于海洋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如高压(深海)、低温(极地、深海)、高温(海底火山口)和高盐等。为了适应这些极端的海洋生境,海洋生物蛋白质无论氨基酸的组成或序列都与陆地生物蛋白有很大的不同。生物活性肽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同时,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陆地蛋白资源,并且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1 海洋天然生物活性肽 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包括肽类抗生素、激素等生物体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各种组织系统,如骨骼、肌肉、免疫、消化、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活性肽。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P-HPLC,2D-NMR,TOF-MS,手性色谱(包括GC,HPLC)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洋活性肽的研究易于进行。目前研究的海洋活性肽主要包括来源于海鞘、海葵、海绵、芋螺、海星、海兔、海藻、鱼类、贝类等的活性肽以及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的生物防御素。 1.1 海鞘多肽 海鞘(Ascidian)属于脊索动物门,海鞘纲与尾索动物亚门的另外两个纲称为被囊动物(Tunicate),约有2000种,海鞘是被囊动物中种类最丰富、含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一类。自1980年Ireland等从海鞘中发现一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肽Ulithiacycla-mide 以来,不断有环肽从此类海洋生物中发现。最令人瞩目的是从加利福尼亚海域及加勒比海中群体海鞘Trididemnumsolidum.中分离出的3种环肽DidemninA~C,它们都具有体内和体外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其中DidemninB的活性最强,对乳腺癌、卵巢癌具明显的抑制活性。同时,它还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内活性较环抱霉素A强1000倍,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 1.2 海葵多肽 海葵(Anemone)是另一类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海洋生物。文献报道从海洋生物海葵中

高中生物趣味知识21种稀有的海洋生物

高中生物趣味知识21种稀有的海洋生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曾不为人所知的海洋生物逐渐被人类发现,它们有些看起来怪异十足,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充满神秘感。 1、水熊 水熊也称水熊虫,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是地球上生命力极强的生物。水熊体型极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它的面貌。水熊的身体表层覆盖着一层水膜,是为了保持身体干燥,同时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气。 2、桶眼鱼 桶眼鱼在1939年首次被人类发现,迎面看桶眼鱼的脸部看起来很正常,但“眼睛”实际上是其真正意义的“鼻孔”,头部翡翠绿结构的部分才是它的眼睛。 桶眼鱼的头部是透明的,它的眼睛能直接向前看或透过脑袋向上看,从而适应在漆黑的深海环境下生存。 3、栉水母 无色的栉水母漂浮在水中时透明,只有几列栉板显出美丽的虹彩光泽。多数栉水母能发光,在夜间显示浅蓝或浅绿色的光,这是动物所能发出的最鲜艳、最美丽的光之一。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 4、樽海鞘

通常生活在寒冷海域,南大洋最多。它们的身体呈胶状,靠吸水在水中移动,以浮游生物为食。其透明状形态可保护自己免受天敌伤害,毕竟在水中透明是很好的伪装。 5、海蜘蛛 海蜘蛛,也叫皆足虫,形似蜘蛛,故名海蜘蛛,几乎各大洋中都有它们的存在。海蜘蛛看起来很像一只普通的“盲蛛”,长有细细的长腿以及短小的躯干。 6、庞贝蠕虫 在东太平洋海底,那儿有一条长长的地壳活动带,发现有许多的海底热泉,生活着一种毛绒绒的软体动物,专家们叫它为“庞贝蠕虫”。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耐高温、最耐温差的动物。 7、博比特虫 它们是体型最长的多毛类动物,主要生活于海底。博比特虫的进食器官十分复杂,被称为“咽头”,能由内向外翻转。 在其末端具有锋利的下颚,一旦猎物被抓住,博比特虫往往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斩为两段。有时候人无意中接近,也可能遭其毒口。捕到猎物之后,博比特虫便立即躲进自己的洞中进食。 8、花笠水母 俗称花帽水母,花笠水母是水螅虫纲为数不多的“大型”水母,其伞部直径可达18厘米,与其他体型通常只有一两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 摘要本文根据近期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目前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特点。重点领域及最新研究进展,展望对世纪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说。 关键词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 近10年来,由于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迅速发展。1989年首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以下简称MPS大会)在日本召开时仅有几十人参加,而1997年第四届IMBC大会在意大利召开时参加入数达1000多人。现在IMBC会议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出现了火红的局面。《IMBC2000》在澳大利亚刚刚开过,《IMBC2003》的筹备工作在日本已经开始,以色列为了举办们《IMBC2006》早早作了宣传,并争到了举办权。每3年一届的IMBC 不仅吸引了众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往展示与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各大洲,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康州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挪威贝尔根大学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

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1998年在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日本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原《海洋生物技术杂志》与《分子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合刊为《海洋生物技术》学报(以下简称MBT),现在它已成为一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刊物。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已明确被定义为“海洋生命的分子生物学如细胞生物学及其它的技术应用”。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领域。1996年,中国也不失时机地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言而喻,迄今海洋生物技术不仅成为海洋科学与生物技术交叉发展起来的全新研究领域,同时,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应用潜力。 1.发展特点 表1和表2列出的资料大体反映了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 1.1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是促进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石 海洋生物技术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乃至生物多样性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