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限与配合基础习题答案

极限与配合基础习题答案

极限与配合基础习题答案
极限与配合基础习题答案

掌握极限与配合基础基本术语和定义

一、判断题

1.极限偏差的数值可以为正、负、零,而公差数值则不能为零。(√)

2. 过渡配合是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3.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所以实际尺寸是真值。(×)

4. 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配合公差越小,配合精度越高。(√)

5.零件的实际尺寸小于其基本尺寸则一定不合格。(×)

6.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7.零件的公差值可为正、负、零。(×)

8.零件的偏差值可为正、负、零。(√)

9. 通过极精确的测量所得的实际尺寸即为真实尺寸。(×)

10. 零件的极限偏差是用来控制实际偏差的。(√)

11. 按GB键槽属于孔。(√)

12. 对于孔来说,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就是

最小极限尺寸。(×)

13.极限偏差控制实际偏差,极限尺寸可控制实际尺寸。(√)

14.在基本尺寸相同的前提下,孔的尺寸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则为过盈配

合。(√)

15.公差虽为绝对值,但公差值前面却不能加“+”号。(√)

16.零件的实际尺寸大于其基本尺寸则一定不合格。(×)

17.零件的极限偏差值是可为正、负、零,公差只能为正。(√)

18.平均尺寸是零件加工后要达到的理想尺寸。(×)

19.实际尺寸为基本尺寸,该零件一定合格。(×)

20.零件实际尺寸为即其真值。(×)

21.极限偏差不能控制实际偏差,而极限尺寸可控制实际尺寸。(×)

22. 由于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23.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24.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因而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

其尺寸公差为零。( × )

25.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

26.尺寸公差也可以说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

27.确定尺寸公差带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尺寸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 )

28.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 )

29.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

30.间隙等于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 )

31.在间隙配合中,间隙的大小等于孔的实际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实际尺寸。(√)

32.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 × )

33.在尺寸公差带图中,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可确定配合的种类。(× )

34.在尺寸公差带图中,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

35.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I≥es,则此配合必为间隙配合。( √ )

36.过盈配合中,若最大过盈与最小过盈相差很大,则说明相配的孔、轴精度很低。(√)

37. 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表明加工越精确。(×)

38. 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

39.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

40.基本尺寸是零件加工的基本目标。(×)

41.最小极限尺寸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基本尺寸。(√)

42.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43.极限尺寸减去实际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即为该尺寸的实际偏差。(√)

44. 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45. 偏差为零时也必须标注出“0”字。(√)

46. 公差为绝对值概念,在公差带前必须加注“+”符号。(×)

47.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48.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

49. 基本尺寸是理想的尺寸。(× )

二、填空题

1. EI>es的配合是属于 间隙 配合。

2. 按公差带关系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间隙配合 、 过盈配合 和过渡配合 。

3. 配合表示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 公差带 之间的关系。

4. 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的配合是 过渡 配合。

5.配合公差与孔、轴公差的关系式:___Tf=Th+Ts_________。

6. 在基本尺寸相同的前提下,孔的尺寸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则为 间隙 配合。

7.在基本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轴的尺寸公差带在孔的公差带之下则为 间隙 配合。

8.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又简称偏差。尺寸偏差可分为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两种,而极限偏差又有上 偏差和下 偏差之分。

9. 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在最小极限尺寸和最大极限尺寸之间。

10.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 实际尺寸。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

11. 039.0045+φ孔与034.0009.045+

+φ轴组成 基孔 制 过渡 配合。

12. 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 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 ,公差为0.01mm ,则它的上偏差是 -0.01 mm ,下偏差是-0.02 mm 。

13.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其 上偏差等于零。

14.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零线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 正偏差 ,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负偏差 。

15.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 正 时是间隙,为负 则是过盈。

16. 间隙数值是“ 正值”,过盈数值是“负值 ”。( 填“正值”、“负值”、“零”)

17.配合公差为组成配合的 孔公差与轴 公差之和,它是间隙或过盈 的允许变动量。

18.配合精度的高低是由相互结合的 孔 和轴 的精度决定的。

19.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一样,其数值不可能为 0 。

20. 002.0023.050+

-φ孔与025.0050.050--φ轴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为Xmax= +0.052和Xmin=+0.002 mm 。

21. 当ES

22.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 极限尺寸。

23. 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 ;配合公差越小,配合精度 越高 。

24.孔和轴具有允许材料量 为 最多 时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25.孔的上偏差减去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为负时,得到 过盈 配合。

26.尺寸公差带由 大小 和 位置 二个要素确定。

27. 就图分析回答:

A 图为 过渡 配合,

B 图为 过盈

配合

C 图为 间隙 配合,

D 图为 过渡

配合.

三、选择题

1. 孔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随着孔、轴实际尺寸的变化可能得到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叫 C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间隙、过盈配合。

2.设计给定的尺寸为 B 。

A .理想尺寸

B .基本尺寸

C .极限尺寸

D 实际尺寸,

E 作用尺寸

3.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 B 。

A .上偏差,

B .下偏差,

C .实际偏差,

D .基本偏差

4.下列尺寸 B 为正确标注。

A .010.0027.040-

+φ, B .027.0010.040+-φ, C .)(40027.0010.0+-φ

5.由零件上、下偏差所限定的区域称为B。

A.尺寸公差带图, B.尺寸公差带,

C.配合公差带图, D.配合公差带

6.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C尺寸。

A.最大极限, B.最小极限,

C.基本, D.实际

7.孔、轴配合须满足B相同。

A.极限尺寸, B.基本尺寸, C.基本偏差代号,D.公差等级

四、名词解释

1.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或者是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2.基本尺寸:是可以用来与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一起计算得到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尺寸。

3.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4.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5.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6.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7.最大实体状态:是指孔和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9.最小实体状态:是指孔和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

10.最小实体尺寸:是指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11.尺寸偏差:为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2.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上偏差(ES,es)。

13.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下偏差(EI,ei)。

14.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5.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16.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为零偏差线,简称零线。

17.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8.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19.过盈配合:是指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0.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熟练掌握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判断题

1.Φ50H7与Φ50h7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

2. 公差数值越大,零件尺寸精度越高。(×)

3. 对所有基准制配合,其基准件公差带位置和大小都固定不变。(×)

4.基本偏差孔和轴各有28个代号。(√)

5.JS相对公差带零线对称分布。(√)

6. 依据尺寸公差值的大小,即可判断精确程度的高低。(×)

7. 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8. 基孔制是先加工孔、后加工轴以获得所需配合的制度。( × )

9.基孔制是孔的基本偏差一定,而通过改变轴的基本偏差而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 )

10. 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

11.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 √ )

12.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数值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

13.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因而基本偏差值越小,公差带距零线越近。(× )

14.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 )

15. 基本偏差A~H的孔与基轴制的轴配合时,其中H配合最紧。( √ )

16. ?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

17. 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 )

1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等级相同,虽然公差数值不同,但认

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尺寸精确程度。(√ )

1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 )

20. 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

21. 从制造上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22.由基本偏差所确定的公差带位置反映了尺寸的精确程度。( × ) 23.836F φ与840H φ的标准公差值相等。( √ )

24.若零件尺寸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则它们的上、下偏差也应相同。(× ) 25.67h H 与9

9h H 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 √ ) 26. 公差等级的代号数字越小,尺寸的精确程度越高。( √ )

27. 825f φ的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分别为-0.022和0.033毫米,其尺寸标注

为)(825011.0022.0+

-f φ。 ( × )

28. 属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不论基本尺寸如何,其公差值都相等。(× )

29. 尺寸090.0050+φ与045.050±φ的精确程度相等。( √ )

30. 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 )

31. 某一尺寸段内的公差等级代号数字越小,标准公差值越小。( √ ) 32. 63f φ的标准公差值为6微米,6320f φ的标准公差值为36微米,前者公差值较小而后者难以加工;(× )

33. 尺寸050.0020.060++φ与750.0780.060--φ的公差等级相同。

( √ ) 34. )(745068.0043.0++s φ的基本偏差值为+0.043毫米。

(√ ) 35. 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

36. 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 )

37. 基本偏差a ~h 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 ( √ )

38.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 √ )

39. )(745034.0009.0++m φ的标准公差值为+0.025毫米。

( × ) 二、填空题

1. GB 公差与配合的组成是_标准公差_系列标准化和_基本偏差__系列标准化。其中 标准公差 是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 基本偏差 是用于确定公差带的位置。

2. 基本尺寸10φ毫米,基轴制,公差等级为6级的基准轴与公差等级为7级,

基本偏差为F 的孔,其代号写成 Φ10F7/h6 。

3. Φ25js8的标准公差为0.032,其尺寸标注为Φ25±0.016 。

4. 尺寸的公差等级共有 20 级,孔和轴各有 28 个基本偏差代号。

5.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 mm ,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050 mm 。

6. 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 0 mm ,上偏差为+0.013 mm 。

7. φ50H8/h8的孔、轴配合,其最小间隙为 0 mm ,最大间隙为 +0.078 mm 。 8.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 基准孔 。其基本偏差为 下偏差,代号为 H 。

9.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 基准轴 。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代号为h 。

10.基准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其基本 尺寸,而基准轴的 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

11.在同一尺寸段内,尽管基本尺寸不同,但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标准公差值就相等 。

12. 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 增大 ,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 减少 。

13. 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 ,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 60.023 ,最小极限尺寸是 59.977 。

14. 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mm 。

15. 国标规定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H ,基轴制则为 h 。

16. 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 ,其ES= +0.100 mm ,EI= 0 mm ,es=+0.050 mm ,ei= -0.050 mm 。

17.设计时给定的尺寸为()009.0025.06g 40--φ,其中40φ称为基本尺寸,公差是0.016 ,g 表示基本偏差代号 ,6表示公差等级。

18. 6/735m H φ中分母是轴公差带代号,分子是孔公差带代号,此配合为基孔制过渡配合。

19. 尺寸公差带由 大小 和 位置 两因素决定。而 位置 是由基本偏差决定的, 大小 是由标准公差决定的。

20. 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 ,标准公差值逐渐增大 。

21. 配合代号为φ50H10/js10的孔轴,已知IT10=0.100mm ,其配合的极限

间隙(或过盈)分别为Xmax= +0.150 mm 、Ymax= -0.050 mm 。

22. 基本尺寸60毫米,公差等级都为8级,基本偏差代号为n 的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代号写成 Φ60H8/n8 。

23.025.00

45+φ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 毫米。 24.mm 021.0030+φ的孔与的mm 007.0020.030--φ轴配合,属于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25.标准公差等级IT01与IT10相比, IT10 的精度较低。

26. 基准圆柱孔的基本尺寸30毫米,公差等级为7级,其代号写成 Φ30H7 。

27.

的孔与的轴配合,属于 基轴 制 过渡 配

合。

三、选择题

1. 在公差与配合中, C 确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A .公差等级,

B .上偏差,

C .基本偏差,

D .标准公差

2. 标准公差数值由 B 确定。 A .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B .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C .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

3. 848H φ的公差等级 C 8480H φ的公差等级。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4. 525f φ的公差值 C 530F φ的公差值。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5.基本偏差确定了公差带的一个极限偏差,另一极限偏差由 C 确定。

A .上偏差,

B .下偏差,

C .标准公差,

6.P ~ZC 的基本偏差为 B 。

A .正 ,

B .负,

C .零

7. a ~h 的基本偏差的绝对值依次 B 。

A .增大,

B .减小

8.基孔制将孔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改变轴的公差带B 实现不同性质的配合。

A .大小,

B .位置,

C .形状,

D .方向

9. 不同尺寸的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可反映出 C 相同。

A.公差值, B.加工方法, C.尺寸的精确程度

四、名词解释

1.基孔制:基孔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种制度。

2.基轴制: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3.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五、指出代号含义

1. Ф50H7/f6:基孔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H、f,公差等级分别为7级、6级,基本尺寸为Ф50毫米的圆。

2. Ф60H7/g6:基孔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H、g,公差等级分别为7级、6级,基本尺寸为Ф60毫米的圆。

3. Ф70H8/f7:基孔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H、f,公差等级分别为8级、7级,基本尺寸为Ф70毫米的圆。

4.Ф80F8/h7:基轴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F、h,公差等级分别为8级、7级,基本尺寸为Ф80毫米的圆。

5. Ф90G7/h6:基轴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

本偏差代号分别为G、h,公差等级分别为7级、

6级,基本尺寸为Ф90毫米的圆。

六、计算题

1. 按图所示公差带图计算并回答问题(单位毫米):

①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上、下偏差)= 0,轴的基本偏差为

下偏差(上、下偏差)= +0.020;

②孔公差T

D = 0.030,轴公差T

d

= 0.019;

③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

max

=60.030,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

min

= 60.020;

④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60,孔的最小实体尺寸=60.030;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60.039,轴的最小实体尺寸=60.020;

⑤最大间隙及过盈X

max =+0.010,Y

max

=-0.039;

⑥配合公差=T

f

=0.049;

2. 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7

830h N φ,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查表得 N8=)(003.0036.0--, h7=)(0021.0-

(1)孔的基本偏差是-0.003_mm,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上、下偏差)是0 _mm 。

(2)孔公差为0.033_mm,轴公差为_0.021_mm 。

(3)配合的基准制是基轴制__;配合性质是过渡配合__。

(4) 最大间隙及过盈X max = +0.018 ,Y max = -0.036 ;

(5)配合公差等于_0.054___mm 。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3. 孔Φ25021.00+与轴Φ25015.0002.0++配合,要

求:计算孔和轴的公差及配合公差;计算极限盈隙和平均盈隙;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绘制配合公差带图;指出基准制。若安全裕度A为0.002,确定孔的验收极限。

解:孔的公差=0.021mm ;轴的公差=0.013mm; 配合公差=0.034mm

最大间隙=+0.019mm; 最大过盈=-0.015mm; 平均盈隙=+0.002mm; 基孔制;孔的上验收极限=25.019 mm; 孔的下验收极限=25.002.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

4. 已知某配合Φ50H7/r6,孔的公差T D = 0.025mm, 孔的下偏差EI=0, 轴

的下偏差ei=+0.034mm, 轴的公差T d =0.016mm ,回答以下问题:

(1)确定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公差;

(2)确定该配合的极限盈隙和计算配合公差;

(3)确定轴的验收极限;(已知A=0.0016mm);

(4)假如测得该轴的实际尺寸为如下数据:50.045,50.042,50.038, 50.048,50.037,50.040(单位均为:mm )试判断该轴的合格性。

(5)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绘制配合公差带图。

解:孔上偏差=+0.025;轴上偏差=+0.050;配合公差=0.041毫米;

最小过盈=-0.009;最大过盈=-0.050;

轴的上验收极限=50.0484;轴的下验收极限=50.0356毫米;

合格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

5. Φ30毫米的孔,ES=+0.041mm,EI=+0.020mm与Φ30的轴相配合,es=0,ei=-0.013毫米,要求:计算孔和轴的公差及配合公差;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和平均间隙(或过盈);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绘制配合公差带图;指出基准制。若安全裕度A为0.002,确定孔的验收极限。

解:孔的公差为0.021mm,轴的公差为0.013mm,配合公差0.034mm

Xmax=+0.054mm,Xmin=+0.020mm,Xc=+0.037mm,基准制是基轴制。

上验收极限=30.039mm,下验收极限=30.022mm。

掌握国标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和未注公差

一、判断题

1.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 )

2. 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3.未标注公差的尺寸操作工人可按经验自由加工。(×)

二、填空题

1. 未注公差尺寸是指图样中只标注基本尺寸,而不标注极限偏差或其他代号的尺寸。

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正确选用

一、判断题

1.在实际生产中,允许根据需要采用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相配合。(√)

2. 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在于加工孔比加工轴容易。(×)

3. 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加工工艺性好。(×)

4.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主要是从加工和检验的工艺性方面考虑的。

( √ )

5.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 √ )

二、填空题

1. 国标规定:孔、轴配合优先采用基孔制,当一光轴需与孔形成多种配合时,应选基轴制。

2.GB规定基准制是基孔制和_基轴制__,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

一、判断题

1. 按内缩法确定验收极限时,零件的上验收极限尺寸等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安全裕度;下验收极限等于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加上安全裕度。(√)

2.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有刻度的量具。(×)

(完整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第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差主要分为尺寸公差、公差、公差和公差。2.互换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3. 加工误差主要分为尺寸误差、误差、误差和误差。 4. 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是指:、、 和。 二、名词解释。 1.加工误差 2.公差 3.技术测量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差的定义和分类。 2.什么是互换性?遵循互换性原则生产有什么优点? 3.互换性怎样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孔Φ45025.0010.0+ +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 为 ,公差值为 。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3.孔的实际尺寸用符号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符号 表示。 4.装配后孔是 面,装配后轴是 面。 5.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等于 尺寸,且小于等于 尺寸。 6.合格零件的 偏差应控制在 偏差范围以内。 7.间隙配合中,Xmax= ,Xmin= , 间隙配合公差Tf= ,平均间隙Xa= 。 8. 标准公差数值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 9.偏差和公差的正负值规定为:公差值是 值,偏差值可以 为 。 10. 标准公差等级共分 级,01级最高, 级最低。基 本偏差代 号孔轴各 个。 11. 轴在 段基本偏差是下偏差,孔在 段基本偏差是上偏差。 二、选择题。 1.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等于或小于 2.确定两个基本尺寸的尺寸精确程度,是根据 ( )

A .两尺寸的公差大小 B .两尺寸的最大极限偏差 C .两尺寸的基本偏差 D .两尺寸的公差等级 3.对偏差与公差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 .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 .上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 .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 4.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 ) A .基本偏差 B .标准公差 C .上偏差 D .下偏差 5. 尺寸合格的条件是 ( ) A .实 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 .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 .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 .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 6. 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25.00+,轴为Φ50050.0034.0+ +,则孔轴的配合性 质为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盈或过渡配合 7. 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 (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8.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的是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9. 公差带的位置由 确定 ( ) A .标准公差 B .实际偏差 C .基本偏差 D .极限偏差 10. 公差的大小等于 ( ) A.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 B.上偏差减下偏差 C.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 D.实际偏差减极限偏差

(完整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卷及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级机电专业《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试卷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填空:(共 30分,每小题1分) 1、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是要素,表示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的点、线、面是要素。 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和。它们是以为基数来确定的。 3、定向公差有三项,分别是、和三个项目;定位公差的项目也有三项,分别是、和;跳动公差的项目有和两项。 4、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 5、当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或其上,并应与尺寸线;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确定该要素的轮廓尺寸线。 6、孔的基本偏差从至为下偏差,它们的绝对值依次逐渐;从至为上偏差,其绝对值依次逐渐。 7、圆跳动公差根据给定测量方向可分为圆跳动、圆跳动和圆跳动三种;全跳动公差分为全跳动和全跳动两种。 二、判断:(共15分,每小题1分) 1、( ) 使用相同精度的计量器具,采用直接测量法比采用间接测量法精度高。 2、()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3、( ) 零件的行位误差是由加工中机床精度、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因此在加工中采用高精度的机床,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等,可使行位误差值为零。 4、()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5、( ) 形位公差带的大小,是指公差带的宽度、直径或半径差的大小。 6、()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同。 7、( ) 圆度公差的被测要素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圆锥面。 8、( )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就越高。 9、( ) 判断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是属形状公差还是位置公差的主要依据是看 图样上是否标注出基准,标注出基准的属位置公差,未标注的属形状公差。 10、()代号H和h的基本偏差数值等于零。 11、( )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划分是依被测要素的大小而定的,当被测要素面积 较大时为全跳动,反之为圆跳动。 12、()Φ10G6、Φ10G7、和Φ10G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 不相同。 13、( ) 在Ra、Rz参数中,Ra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 14、()基孔制或基轴制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 定在零线以下。 15.( ) 平面度公差可以用来控制平面上直线的直线度误差 三.选择题:(共 15分,每小题 1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 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 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 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 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 2.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 D)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 3、关于基准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和)位置 B:基准要素只能是中心要素 的要素为基准要素

极限与配合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一、孔和轴 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内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包容面。 轴——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被包容面。 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大小的数值。长度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 尺寸由数值和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例如30 mm。 注:机械图样中,尺寸单位为mm时,通常可以省略单位。 2.基本尺寸(D,d) 基本尺寸——由设计给定,设计时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类比的方法,并经过标准化后确定基本尺寸。 注:孔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 3.实际尺寸(Da,da)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由于存在加工误差,零件同一位置的实际尺寸不一定相等。4.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偏差 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分类: (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1)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S=Dmax - D 轴: es=dmax -d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I=Dmin -D

轴: ei=dmin -d (2)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上、下偏差之间。 【例1-1】某孔直径的基本尺寸为φ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φ50.048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50.009mm,求孔的上、下偏差。 【例1-2】计算轴φ60mm -0.012+0.018的极限尺寸。若该轴加工后测得实际尺寸为φ60.012mm,试判断该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一章试卷

阳谷技工学校2010级机电专业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一章试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称为。 2、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是,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是。 3、在公差带图中,确定的一条基准直线称为零线。正偏差位于零线 的。 4、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和公差带两要素。 5、一个配合尺寸的上偏差大于零,下偏差小于零,这种配合称为配合。 6、标准公差规定了________级,最高级为__________最低级为__________。 7、φ30H7/f6表示该孔轴为基制的配合。 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是基制,外圈与壳孔配合是基制。' 9、标准中规定尺寸的基准温度为,实际中温度高测量时,测量出的尺寸 略些。 10、在配合制的选用中,一般应优先选用制配合,因为的加工较经济。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称为. . . . ..()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2、配合是 ---------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 () A、基本尺寸B、实际尺寸C、作用尺寸 3、比较两尺寸精度高低的依据是两尺寸的………………..() A、公差等级的高低 B、公差值的大小 C、基本偏差的大小 4、基本偏差为f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的公差带形成……..()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5、尺寸的合格条件是…………….……………………. ……. () A.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实际尺寸 等于最大极限尺寸。 6、间隙配合的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 .() A、之上 B、之下 C、相互交叠 7、公差的大小等于………………………………………….() A、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 B、上偏差减下偏差 C、极限尺寸减实际尺寸 8、在标准规定的配合制选用表中,标有黑三角符号的为……….() A、优先选用 B、不选用 C、尽量不选用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 1、零件的互换性越好,则加工成本越高。…………………….( ) 2、公差等级代号数字越小,则标准公差数值越小…………….( ) 3、尺寸公差可为正值或零或负值……………………………….( ) 4、零件尺寸的实际偏差小于公差就合格……………………….( )

关于高等数学方法与典型例题归纳

关于高等数学方法与典 型例题归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 2014年山东专升本暑期精讲班核心讲义 高职高专类 高等数学 经典方法及典型例题归纳 —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理工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曲天尧 编写 一、求极限的各种方法 1.约去零因子求极限 例1:求极限1 1 lim 41--→x x x 【说明】1→x 表明1与x 无限接近,但1≠x ,所以1-x 这一零因子可以约去。 【解】6)1)(1(lim 1 ) 1)(1)(1(lim 2121=++=-++-→→x x x x x x x x =4 2.分子分母同除求极限 例2:求极限1 3lim 32 3+-∞→x x x x 【说明】 ∞ ∞ 型且分子分母都以多项式给出的极限,可通过分子分母同除来求。 【解】3131lim 13lim 3 11323= +-=+-∞→∞→x x x x x x x 【注】(1) 一般分子分母同除x 的最高次方;

(2) ???? ???=<∞>=++++++----∞→n m b a n m n m b x b x b a x a x a n n m m m m n n n n x 0lim 01101 1 3.分子(母)有理化求极限 例3:求极限)13(lim 22+-++∞ →x x x 【说明】分子或分母有理化求极限,是通过有理化化去无理式。 【解】1 3) 13)(13(lim )13(lim 2 2 22222 2 +++++++-+=+-++∞ →+∞ →x x x x x x x x x x 例4:求极限3 sin 1tan 1lim x x x x +-+→ 【解】x x x x x x x x x x sin 1tan 1sin tan lim sin 1tan 1lim 3030+-+-=+-+→→ 【注】本题除了使用分子有理化方法外,及时分离极限式中的非零因子........... 是解题的关 键 4.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两个重要极限是1sin lim 0=→x x x 和e x n x x x n n x x =+=+=+→∞→∞→1 0)1(lim )11(lim )11(lim ,第一个重 要极限过于简单且可通过等价无穷小来实现。主要考第二个重要极限。 例5:求极限x x x x ?? ? ??-++∞→11lim 【说明】第二个重要极限主要搞清楚凑的步骤:先凑出1,再凑X 1 +,最后凑指数部分。 【解】22 212 12112111lim 121lim 11lim e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极限配合期末试卷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的一种特性。 2、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一样,其数值不可能为。 3、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 4、在同一尺寸段内,尽管基本尺寸不同,但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标准公差值就。 5、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代号和数字组成。 6、选择基准制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其次采用,如有特殊需要允许采用。 7、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配合。 8、测量误差,从产生的原因上来分析,包括误差、误差、误差和误差。 9、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mm、mm和mm。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φ20f6,φ20f7,φ20f8三个公差带()。 A、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 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 C、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 D、上、下偏差均不相同。 2、在下列情况中,不能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是()。 A、采用冷拔圆型材作轴; B、柴油机中活塞连杆组件的配合; C、滚动轴承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 D、滚动轴承内圈与转轴轴颈的配合。 3、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实际偏差 D、上偏差或下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 4、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恰当的是()。 A、H7/g6 B、H9/f9 C、H7/f8 D、M8/h8 5、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其实际尺寸()。 A、必定合格 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 C、等于基本尺寸

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6、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7、下列各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A、T f =+0.023mm B、Xmax=0.045mm C、ES=0.024mm D、es= - 0.020mm 8、对于“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样上未标注公差的尺寸,表示加工时没有公差要求及相关的加工技术要 求; B、零件上的某些部位在使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可给出一般公差; C、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 保证的公差; D、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 9、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槽深时,尺身应()槽底。 A、垂直于 B、倾斜于 C、平行于 10、关于外径千分尺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灵活,读数准确 B、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 C、在生产中使用广泛 D、螺纹传动副的精度很高,因而造合测量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该尺寸 为合格。() 2、某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3、在基孔制间隙配合或基轴制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之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之下。() 4、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 5、由于万能角度尺是万能的,因而它能测量出0 –360°之间的任何角度的数值()。 6、尺寸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值或零。() 7、各种千分尺的分度值为千分之一毫米,即0.001mm。()

《公差与配合》试卷B及答案

.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密 封 线 2010年上《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 (B) 一、填空:(24分) 1.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__挑选__或__附加加工_就 可以直接使用,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__设计要求_。 2.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__变动量__。 3.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_公差带的大小_和_位置_。 4.孔和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各有__28_个,其中H 和h 为基准代号,其基本偏差值均为_零__。 5.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_间隙配合_、_过盈配合_和_过渡配合_三类。 6.国标对孔与轴的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了两种基准制,即__基孔制_和_基轴制_。 7.配合公差是允许__间隙__或__过盈_的变动量,它等于组成配合的_孔公差__和__轴公差_之和。 8.确定形位公差带的四要素分别是_大小__、__形状__、__方向_和_位置_。 9.位置公差的定向公差包括__平行度_公差、_垂直度_公差和__倾斜度_公差。 二、名词解释:(16分) 1.标准公差 2.基轴制 3.被测要素 4.位置公差 1.φ40n6 2.φ50H7 3.h8945 N φ 4.7 855h G φ 五、已知孔为030.0070+φ,轴为039 .0020.070++φ,试画出孔轴公差带图,判断配 合性质,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 公差。(18分) 六、根据右图识读形位公差代号,填写下面的表格。 (16分) 二、 1.国标中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 2.固定轴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不同的孔的公差带与之相配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3.在图样中规定了形位公差的几何要素。 4.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位置和跳动方面误差的允许变动量。 三、 1.基本尺寸为φ40,基本偏差代号为n ,公差等级为6级的轴。

第一讲数列地极限典型例题

第一讲 数列的极限 一、内容提要 1.数列极限的定义 N n N a x n n >?N ∈?>??=∞ →,,0lim ε,有ε<-a x n . 注1 ε的双重性.一方面,正数ε具有绝对的任意性,这样才能有 {}n x 无限趋近于)(N n a x a n ><-?ε 另一方面,正数ε又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从而使不等式ε<-a x n .还表明数列{}n x 无限趋近于a 的渐近过程的不同程度,进而能估算{}n x 趋近于a 的近似程度. 注2 若n n x ∞ →lim 存在,则对于每一个正数ε,总存在一正整数N 与之对应,但这种N 不是 唯一的,若N 满足定义中的要求,则取Λ,2,1++N N ,作为定义中的新的一个N 也必须满足极限定义中的要求,故若存在一个N 则必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可作为定义中的N . 注3 a x n →)(∞→n 的几何意义是:对a 的预先给定的任意-ε邻域),(εa U ,在{}n x 中至多除去有限项,其余的无穷多项将全部进入),(εa U . 注4 N n N a x n n >?N ∈?>??≠∞ →00,, 0lim ε,有00ε≥-a x n . 2. 子列的定义 在数列{}n x 中,保持原来次序自左往右任意选取无穷多个项所得的数列称为{}n x 的子列,记为{} k n x ,其中k n 表示k n x 在原数列中的项数,k 表示它在子列中的项数. 注1 对每一个k ,有k n k ≥. 注2 对任意两个正整数k h ,,如果k h ≥,则k h n n ≥.反之,若k h n n ≤,则k h ≤. 注3 K k K a x k n n >?N ∈?>??=∞→,, 0lim ε,有ε<-a x k n . 注4 ?=∞ →a x n n lim {}n x 的任一子列{} k n x 收敛于a . 3.数列有界 对数列{}n x ,若0>?M ,使得对N n >?,有M x n ≤,则称数列{}n x 为有界数列. 4.无穷大量 对数列{}n x ,如果0>?G ,N n N >?N ∈?,,有G x n >,则称{}n x 为无穷大量,记 作∞=∞ →n n x lim .

极限配合试题

第一章极限与配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外表面为轴 B、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一个孔或一个轴 C、从装配关系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 D、从加工过程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由大变小的为轴 答案:B 2.公称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 C.装配后得到的 D.设计时给定的答案:D 3. 实际偏差是()。 A、设计时给定的; B、直接测量得到的; 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 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答案:C 4. 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B、上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C、下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答案:D 5.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A.上极限偏差 B.下极限偏差 C. 基本偏差 D. 实际偏差 答案:B 6. 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公称尺寸; D、实际尺寸 答案:C 7.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实际偏差; D、上偏差或下偏差靠近零下的那个。 答案:D 8.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A.最大间隙 B. 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 答案:B 9.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差为负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A.最大间隙 B. 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 答案:C 10.当孔的上极限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极限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A. 间隙配合 B.过度配合 C. 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答案: D 11.确定不在同一尺寸段的两尺寸的精确程度,是根据() A.两个尺寸的公差数值的大小 B. 两个尺寸的基本偏差

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典型例题

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典型例题 一、重点难点分析: ① 此定理非常重要,利用它证明函数是否存在极限。 ② 要掌握常见的几种函数式变形求极限。 ③ 函数 f(x)在 x=x 0 处连续的充要条件是在 x=x 0 处左右连续。 ④ 计算函数极限的方法,若在 x=x 0 处连续,则 ⑤ 若函数在 [a,b] 上连续,则它在 [a,b] 上有最大值,最小值。 二、典型例题 例 1 .求下列极限 解:由 可知 x 2+mx+2 含有 x+2 这个因式, ∴ x=-2 是方程 x 2+mx+2=0 的根, ∴ m=3 代入求得 n=-1。 求 m,n 。 ① ④ ④ ③ ③ ② 解析:① 例 2.已知

的连续性。 解析:函数的定义域为(-∞,+∞),由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在非分界点处 函数是连续的, 从而 f(x)在点 x=-1 处不连续。 ∴ f(x) 在 (- ∞,-1),(- 1,+∞) 上连续, x=-1 为函数的不连续点。 , (a,b 为常数 ) 。 试讨论a,b 为何值时,f(x)在 x=0 处连续。 例 3 .讨论函数 例 4 .已知函数 , ∴ f(x)在 x=1 处连续。 解析: ∴ a=1, b=0 。 例 5 .求下列函数极限 ① ② 解析:① ②

要使 存在,只需 ∴ 2k=1 ,故 时, 存在。 例7.求函数 在 x=-1 处左右极限,并说明在 x=-1 处是否有极限? ,∴ f(x)在 x=-1处极限不存在。 三、训练题: 2. 的值是 3. 已知 ,则 = ,2a+b=0,求 a 与 b 的值。 ,求 a 的值。 5.已知 参考答案:1. 3 2. 3. 4. a=2, b=-4 5. a=0 例 6 .设 ,问常数k 为何值时,有 存在? 解析:∵ 4.已知 解析:由 1.已知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尺寸公差的数值等于偏差与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2、国标规定:标准公差分为个等级,精度最高级为。 3、标准规定形位公差共有个项目。 4、尺寸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和公差带的两个要素。 5、配合代号用孔、轴公差带代号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的 公差带代号,分母为的公差带代号。 6、国标中对组成配合的原则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 和。 7、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包括尺寸误差、、位置误差和 。 8、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方法,就是看零件的实际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 尺寸而且大于或等于尺寸。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机械加工的目的是要把所有同一规格的尺寸准确地加工 成同一数值。 ()2、计量器具的校正值又称为修正值,它的大小等于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3、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4、公差只可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或零。 ()5、机械制造中,零件尺寸误差、形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6、凡内表面皆为孔,凡外表面皆为轴。

( )7、过渡配合中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 可以算是间隙配合,也可以算是过盈配合。 ( )8、用现在最精密的量具可以轻易地得到零件尺寸的真值。 ( )9、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基准代号A -B 表示两个基准。 ( )10、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三、计算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两零件公差带代号为Φ50E8( 050.0089 .0++ )与Φ50g7( 034.0009 .0-- ) 1、两零件是否构成配合 (填“是”或“否”) 其配合代号为 ,是 制 配合。 2、孔的尺寸公差为 级,公差 为 mm , 轴的尺寸公差为 级,公差为 mm 。 3、最大配合间隙为 mm ,最小配合间隙为 mm 。 4、其配合公差为 mm 。 5、若轴的实际尺寸为φ50.046mm ,则该轴的实际偏差为 mm, 该轴是否合格 (填“是”或“否”),此时孔与轴的配合比原要求 (填“紧”或“松”),如要达到原来的配合性质,则应将轴 (填“变大” 或“变小”)。 四、读出下列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的测量值(每空5分,共10分)

极限配合期末测试题

安阳县理工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极限配合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选项填写在下方空格内。 1、在机械工程中尺寸的单位是() A、mm B、m C、cm 2、基本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 B、设计时给定的 3、在选用基本尺寸时,要尽量选用() A、标准尺寸 B、整数尺寸 4、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小于或等于 5、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D、极限偏差 6.下列形位公差项目中,必须有基准要求的是 ( ) A、先轮廓度 B.平面度 C.圆度 D.垂直度 7、0.02mm游标卡尺游标刻度间距是( ) mm A、0.02 B、0.98 C、1 8.千分尺长期不用应涂 ( ) A、酒精 B.机油 C.汽油 D.防锈油 9.下列计量器具中,( )测量精度较高 A、游标卡尺 B.外径千分尺 C.钢直尺 10.72μm可写成( )mm. A、0.072 B、0.72 C、7.2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差是由设计时给定的,公差值可以随意定。() 2、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只要使零件的实际偏差在图纸上规定的两个极限偏差之内就行了。() 3、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4、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若零件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则该零件合格。()5、基孔制即先加工孔,然后以孔配轴。() 6、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 7、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的精度越低。() 8、不论基本尺寸如何,IT2的公差总是小于IT8的公差。() 9、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10、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越小,加工月困难。()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道,共20分) 1、公差 2、孔 3、基孔制 4、基轴制 5、表面粗糙度 四.简答题(每道5分,共2道,共10分) 1、基孔制的特点

函数极限与导数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

知识网 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与运算1.数学归纳法: (1)由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归纳推理方法,通常叫做归纳法. 归纳法包含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①不完全归纳法:根据事物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②完全归纳法: 根据事物的所有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数学归纳法常与不完全归纳法结合起来使用,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 (2)数学归纳法步骤: ①验证当n取第一个 n时结论 () P n成立; ②由假设当n k =( , k N k n + ∈≥)时,结论() P k成立,证明当1 n k =+时,结论(1) P k+成立; 根据①②对一切自然数 n n ≥时,() P n都成立. 2.数列的极限 (1)数列的极限定义:如果当项数n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的项n a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即 n a a -无限地接近于),那么就说数列 {} n a以a为极限,或者说a是数列{} n a的极限.记为 lim n n a a →∞ =或当n→∞时, n a a →. (2)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如果{}n a、{}n b的极限存在,且lim,lim n n n n a a b b →∞→∞ ==, 那么lim() n n n a b a b →∞ ±=±;lim(); n n n a b a b →∞ ?=?lim(0) n n n a a b b b →∞ =≠ 特别地,如果C是常数,那么lim()lim lim n n n n n C a C a Ca →∞→∞→∞ ?=?=. ⑶几个常用极限: ①lim n C C →∞ =(C 为常数)②lim0 n a n →∞ = k (,a k 均为常数且N* ∈ k) ③ (1) 1 lim0(1) (1或1) 不存在 n n q q q q q ④首项为 1 a,公比为q(1 q<)的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为lim 1 n n a S q →∞ = - . 注:⑴并不是每一个无穷数列都有极限. ⑵四则运算法则可推广到任意有限个极限的情况,但不能推广到无限个情况. 数 学 归 纳 法 、数 列 的 极 限 与 运 算 例 1. 某个命题与正整数有关,若当) (* N k k n∈ =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 = n1 + k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5 = n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A)当6 = n时,该命题不成立(B)当6 = n时,该命题成立 (C)当4 = n时,该命题成立(D)当4 = n时,该命题不成立 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 1 1 1 2 1 2≠ - - = + + + + + +a a a a a a n n ”在验证1 = n时,左端 计算所得的项为 ( ) (A)1 (B)a + 1 (C)2 1a a+ + (D)3 2 1a a a+ + + 例3.2 2 21 lim 2 n n n →∞ - + 等于( ) (A)2 (B)-2 (C)- 2 1 (D) 2 1 例4. 等差数列中,若 n n S Lim ∞ → 存在,则这样的数列( ) (A)有且仅有一个(B)有无数多个 (C)有一个或无穷多个(D)不存在 例5.lim(1) n n n n →∞ +-等于( ) (A) 1 3 (B)0 (C) 1 2 (D)不存在 例6.若2 012 (2)n n n x a a x a x a x +=++++, 12 n n A a a a =+++,则2 lim 83 n n n A A →∞ - = + ( ) (A) 3 1 -(B) 11 1(C) 4 1(D) 8 1 - 例7. 在二项式(13)n x +和(25)n x+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记为,, n n a b n是正整 数,则 2 lim 34 n n n n n a b a b →∞ - - =. 例8. 已知无穷等比数列{}n a的首项N a∈ 1 ,公比为q,且 n n a a a S N q + + + = ∈ 2 1 , 1, 且3 lim= ∞ → n n S,则= + 2 1 a a_____ . 例9. 已知数列{ n a}前n项和1 1 (1) n n n S ba b =-+- + , 其中b是与n无关的常数,且0 <b<1,若lim n n S →∞ =存在,则lim n n S →∞ =________. 例10.若数列{ n a}的通项21 n a n =-,设数列{ n b}的通项 1 1 n n b a =+,又记 n T是数 列{ n b}的前n项的积. (Ⅰ)求 1 T, 2 T, 3 T的值;(Ⅱ)试比较 n T与 1+ n a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 1.D 2.C 例 3.A 例 4.A例 5.C将分子局部有理化,原式 =11 lim lim 2 11 11 n n n n n n →∞→∞ == ++ ++ 例6.A例7. 1 2 例8. 3 8 例9.1 例10(见后面)

求极限的常用方法典型例题

求极限的常用方法典型例题 掌握求简单极限的常用方法。求极限的常用方法有 (1) 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2) 利用两个重要极限; (3) 利用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乘以有界变量还是无穷小量); (4) 利用连续函数的定义。 例 求下列极限: (1)x x x 33sin 9lim 0-+→ (2)1)1sin(lim 21--→x x x (3)x x x 1 0)21(lim -→ (4)2 22)sin (1cos lim x x x x x +-+∞→ (5))1 1e (lim 0-+→x x x x 解(1)对分子进行有理化,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第一重要极限计算,即 x x x 33sin 9lim 0-+→ =) 33sin 9()33sin 9)(33sin 9(lim 0++++-+→x x x x x =3 3sin 91lim 3sin lim 00++?→→x x x x x =2 1613=? (2)利用第一重要极限和函数的连续性计算,即 )1)(1()1sin(lim 1 )1sin(lim 121-+-=--→→x x x x x x x 11lim 1)1sin(lim 11+?--=→→x x x x x 2 11111=+?= (3)利用第二重要极限计算,即 x x x 1 0)21(lim -→=2210])21[(lim --→-x x x 2e -=。 (4)利用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乘以有界变量还是无穷小量)计算,即

222222222)sin 1(lim ]1cos 1[lim )sin 1(1cos 1lim )sin (1cos lim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 注:其中当∞→x 时,x x x x sin 1sin =,)1(cos 11cos 2222-=-x x x x 都是无穷小量乘以有界变量,即它们还是无穷小量。 (5) 利用函数的连续性计算,即 )11e (lim 0-+→x x x x =11 01e 00-=-+?

极限配合试题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外表面为轴 B 、 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一个孔或一个轴 C 、 从装配关系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 D 、 从加工过程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由大变小的为轴 答案:B 2. 公称尺寸是( A. 测量时得到的 答案:D 3. 实际偏差是( )。 A 、设计时给定的; C 、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 答案:C 4. 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B 、上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C 、下偏差愈大,公差愈大; D 、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 答案:D 5. 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 A.上极限偏差 B.下极限偏差 C.基本偏差 D.实际偏差 答案:B 6. 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C 、公称尺寸; D 、实际尺寸 答案:C 7.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 )。 A 、上偏差; B 、下偏差、 C 、实际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靠近零下的那个。 答案:D 8?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 答案:B 9?当孔的下极限尺寸与轴的上极限尺寸之差为负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最大过盈 D.最小过盈 答案:C 10. 当孔的上极限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极限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 A.间隙配合 B.过度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 答案:D B.加工时得到的 C.装配后得到的 D.设计时给定的 B 、直接测量得到的; D 、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

公差与极限配合试题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___公差__试题试题号27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的轴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2、配合公差是允许或的变动量,它等于组成配合的和之和。 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后的程度越大,配合的精度越。 3、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 4、国标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和。 5、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6、配合制的选用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有些情况下可采用;若与标准件配合时,配合制则依而定;如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要求,允许采用。 7、游标深度尺主要用于测量孔、槽的________和台阶的,游标高度尺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尺寸或进行。 8、内测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均可用来测量等内尺寸,深度千分尺主要用于测量孔和沟槽的及两平面间的。 9、使用量块时,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误差,应尽量减少使用的块数,一般要求不超过块。选用量块时,应根据所需组合的尺寸,从开始选择。10、给定的公差带形状为圆或圆柱时,应在公差数值前加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2、尺寸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值或零。() 3、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为上偏差,零线以下为下偏差。() 4、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因此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5、过渡配合中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是间隙配合,也可以算是过盈配合。() 6、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7、基孔制或基轴制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8、优先采用基孔制的原因主要是孔比轴难加工。() 9、用游标卡尺测量轴颈时,由于没有看准对齐的刻线而差生的误差,从误差产生原因上分析是属于方法误差。() 10、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50格的长度与游标上49格的长度相等。()

极限配合试卷

极限配合试卷 一、填空题 1、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和四类。 2、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mm、mm和mm 三种,其中mm 最常用。 3、利用量块的,就可以用不同的尺寸量块组合成所需的各种尺寸。 4、根据量规的使用性质可分为量规、量规、轴用量规的量规、 5、表述零件表面峰谷的和的微观几何特性的术语称为。 6、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为、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为。 7、位置公差分为公差、公差、公差三种。 二、判断题 1、标准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因为其测量方法简单。() 2、用三针法可测量内、外螺纹的中径尺寸。 3、在机械制造中,只有通过测量和检测判定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 4、游标卡尺是精密性量具,因此测量前不需要进行零位校正。 5、实际操作中为了使用方便顺手,应将量具就近整齐摆放在机床上。 6、螺纹的牙型半角是指相邻两牙间夹角的一半。 7、一般说来,计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小,则计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8、凡间隙配合,孔轴间必出现松动。 9、平面度公差是属于位置公差。 10、用游标卡尺测量尺寸读数时,视线应与尺身表面倾斜,避免产生视觉误差。 三、选择题 1、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此测量方法称为()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比较测量 2、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和单一中径的关系是()。 A、前者不大于后者 B、前者不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没关系 3、用三针法测量并经过计算出的螺纹中径是()。 A、单一中径 B、作用中径 C、中径基本尺寸 D、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尺寸

4、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 A、作用尺寸 B、实体尺寸 C、极限尺寸 D、实际尺寸 5、下列各组配合当中为混合配合的是()。 A、Φ50H6/f7 B、Φ40G6 /h7 C、Φ40G7 /n6 D、Φ40H6 /h7 6、万能角度尺的的读数值为()。 A、2′ B、10″ C、4″ D、5″ 7、量块的形成是由() A、特殊合金钢制成 B、硬质合金制成 C、高速钢制成 D、碳素钢 8、在超精密的测量中,长度计量单位为()。 A、mm B、um C、nm D、cm 9、在基孔制配合当中,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代号为()。 A、h B、 H C、F D、 f 10、游标卡尺的读数部分由()和()。 A、尺身游标 B、主尺副尺 C、副尺游标 D、主尺游标 四、综合题 1、解释下列代号的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