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学案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学案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学案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学案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单位;

2、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二、预习内容:

预习课本P47—P48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来表示。

2、公式:V =ΔC/Δt

3、所对应的单位:V:,ΔC:,

Δt:。

预习课本P48—P50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学习重难点: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二、学习过程

【思考与交流】课本P47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或

(均取正值)来表示。

(2)计算公式:。

【思考】

①反应速率是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3)单位:或。

练习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在同一个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

(4)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例1]在一密闭容器里装有氮气和氢气。反应开始时,氮气的浓度为2mol/L,氢气的浓度为5mol/L, 反应开始2min时,测得容器中氮气的浓度为1.8mol/L。2min后氢气的浓度为多少mol/L?这2min内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氢气和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各是多少?2min内氮气、氢气和氨气的速率之比为多少?

练习2.已知反应2SO

2+O

2

2SO

3

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测

得SO

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5 mol,求SO

3

、SO

2

、O

2

的平均反应速率及速率之比。

【思考】

②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相同吗?意义相同吗?

③同一化学反应,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与什么有关?

练习3.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 N

2+3H

2

2NH

3

的反应。现通入0.8 mol

H

2

0.4 mol N

2,2 min 后生成了0.12 mol NH

3

,求V (H

2

)、 V (N

2

) 、V (NH

3

)。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

冷水中

现象结论

加MnO

2

加FeCl

3

不加其他试剂

【思考】结合探究实验及课本P 49

哪些因素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是怎样影响的?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例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硫酸

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C. 滴加少量CuSO

4

练习4. 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固体 D. 氯化钠溶A. NaOH固体 B. 水 C. CuSO

4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同质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最大,选择下列组合中的反应条件()

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10%的稀硫酸⑤15%的稀硫酸⑥20%的稀硫酸⑦加热⑧用冰冷却⑨不断搅拌⑩迅速加入锌片后静置

A. ②⑥⑦⑩

B. ①④⑧⑩

C. ③⑤⑦⑨

D.

③⑥⑦⑨

2、在2 L密闭容器中,某气体反应物在2 s内由8 mol变为7.2 mol,则用此反应物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0.4 mol·(L·s)-1

B. 0.3 mol·(L·s)-1

C. 0.2 mol·(L·s)-1

D. 0.1 mol·(L·s)-1

3、反应2A+3B=C+2D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

A. v(C)=0.01 mol·L-1·s-1

B. v(B)=0.03 mol·L-1·s-1

C. v(A)=0.01 mol·L-1·s-1

D. v(D)=0.02 mol·L-1·s-1

4、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

2和CO

2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 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的速率

C.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课后练习与提高

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

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

2.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

3可逆反应2S0

2+O

2

2S0

3

,如果υ(S0

2

)=O.05 mol/(L·min),用一定的SO

2

和O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

3

的浓度为( )。

A.1 mo1/L B.O.9 mol/L C.O.2mol/L D.0.1mol/L

4.在反应:C+CO

2

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

2

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反应2SO

2 + O

2

= 2SO

3

,经过一段时间后,SO

3

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

时间内用氧气表示的速率为0.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 0.1s B. 2.5s C. 5s D. 10s

6、反应A+3B

2

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③ = ②﹥①

D. ②﹥③ = ④﹥①

7、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练习1、B

例1、1.1mol/L;0.45 mol/(L·min);0.15 mol/(L·min);

0.3 mol/(L·min); 1:3:2

练习2、0.1 mol/(L·min);0.1 mol/(L·min);0.05 mol/(L·min) 2:2:1

【思考】②、不一定相同;相同

③、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练习3、0.06 mol/(L·min);0.02 mol/(L·min);0.04 mol/(L·min) (二)、【实验探究】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预习可逆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二、预习内容

1. 实验发现,在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中,无论怎样改变条件,都不能使

二氧化硫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这是因为在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也在分解。像这样的反应就叫可逆反应。

3. 化学平衡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希望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

)抑制有害的反应(减缓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和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2、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意义以及相应的措施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和简单判断方法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学习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二、学习过程

【思考】一个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反应物能否按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计算关系完全转变为生成物?如果能,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一).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

(1)概念:一定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

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例如:合成氨的反应(N

2 + 3H

2

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

),SO

2

和O

2

化合生成SO

3

的反应(2SO

2

+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等等。有些

化学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可逆程度很小,如:H

2+ Cl

2

= 2HCl,Ag++Cl- =AgCl↓

等,我们在通常意义下不把它们称为可逆反应。

【思考】1

(1) 我们还学过哪些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三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 2H

2 + O

2

2H

2

O ② CO

2

+ H

2

O 糖

③ 3Zn + 2K

2FeO

4

+ 8H

2

O 3Zn(OH)

2

+ 2Fe(OH)

3

+ 4KOH

(3)掌握可逆反应概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2

(1)在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

度是怎样改变的?

(2) 刚开始时,正向反应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提示:此

时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

(3)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怎样改变的?最终达到怎样的状态?

(4) 能否用图示表示该过程?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思考交流】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有哪些?

(2)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例1]对于反应N

2+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下列说法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υ(N

2生成)=υ(N

2

消耗),②N

2

、H

2

、NH

3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③单位

时间内生成2molNH

3,同时消耗1molN

2

,④N

2

、H

2

、NH

3

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练习1] 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

2 + 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达到平衡状态

()

A.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 键断裂

C.1个 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 键断裂

D.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 键形成

[思考]3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有何意义?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思考交流】(1).观看有关定向爆破的图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 阅读课文52页,回答课文中的有关问题,归纳: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SO

2+Br

2

+2H

2

O=H

2

SO

4

+2HBr与2HBr+H

2

SO

4

(浓)=Br

2

+SO

2

↑+2H

2

O互为可逆反应

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C.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SO

2被O

2

氧化成SO

3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2、对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3、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M、N全部变成了Q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 反应已经停止

4.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固体燃料粉碎②液体燃料雾化③煤经气化处理④通入足量的空气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

2和H

2

合成NH

3

,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恒定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PCl

5,发生化学反应:PCl

5

(g)PCl

3

(g)+ Cl

2

(g),

反应一段时间后又向其中加入37Cl

2

,在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37Cl原子存在于()

A.PCl

5 B.PCl

3

C.Cl

2

D.三种物质中都有

3、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反应A 2(气)+B 2(气)2AB (气)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的A 2同时生成nmol 的A

B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的AB 同时生成nmol 的B 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的A 2同时生成nmol 的B 2

4. 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 2在400~600 ℃下的催化氧化: 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

进行,下述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 在上述条件下,SO 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 3

C. 为了提高SO 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 2的浓度

D. 达到平衡时,SO 2的浓度与SO 3的浓度相等

5. 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氢能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 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 大量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 B. 设法将太阳能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 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高中化学选修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4月12日学科高中化学年级高二作者 课题1-1-1 原子结构(1)课时 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链接】 原子模型的发展史: 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古希腊原子论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年)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_______ ___________(1926年) 【自主学习】 一、原子的诞生 ________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地球上的元素大多数是________,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有________种。 二、能层与能级 1.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________的,按________________可以将电子分成不同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表示相应的1~7能层。各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 2.多电子的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________,还可以分成________。在第n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________。 能层… 符号… 电子离 核远近 电子能 量高低 能级… 最多容纳电子……

数 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3.不同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三、构造原理 即电子排布的能级顺序 1.比较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间的能量关系 2.比较不同能层的相同能级间的能量关系 3.是不是能层越高,能级的能量一定越高? 4.观察构造原理图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的顺序是: 四、电子排布式 1.电子排布式表示方法: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的排布的电子数。

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 2.计算公式v =Δc /Δt 注意:①一般来说,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浓度等外界条件在不断改变,因此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在 不断变化。我们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速率值是指某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中学阶段只研究平均速率。 ②一般不用固体物质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定值。 3.特点 (1) .同一反应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一样. (2)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值等于各物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mA+nB=pC+qD的v (A)∶v (B)∶v (C)∶v (D)=m∶n∶p∶q (3)比较反应速率快慢一般要以同一物质的速率值作为标准来比较 二.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也包括必须依靠仪器来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在溶液中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的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概念: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 活化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 注意: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而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是指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二.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增大反应物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因为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但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注意: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 注意:压强的改变,本质上是改变气体的浓度,因此,压强改变,关键看气体浓度有没有改变,v才可能改变。若体积不变,加压(加入不参加此化学反应的气体)反应速率就不变。因为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就不变。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同样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速率也会增加。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 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习题中一般指的是正催化剂。 5.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习题中构成原电池也可增大反应的速率。 【注意】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 可逆过程: 当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的固体溶质的溶解过程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溶质表面的结晶过程一直在进行,而且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不变。我们把这类过程称作可逆过程。 2. 可逆过程的表述 表述这类过程时,约定采用” ”来代替反应中原来用的”=”,把从左到右的过程称作正反应;从右到左的过程称作逆反应。 3.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①两同:即相同条件、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符号” ”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生成物 ③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如 223 2SO+O 2SO反应体系中有SO2、O2、SO3。二.化学平衡: ⑴.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 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的状态。⑶. 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复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及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方法 3.等效平衡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v(A)=△c(A)/△t 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 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4.化学动力学基础——有效碰撞、活化能、过渡态理论 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有效碰撞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状态。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 5.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光、电、波、接触面、溶剂等 (1)浓度: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故改变固体物质的量对速率无影响。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没有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改变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相同的;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增加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不相同的。 (3)温度:温度对V正、V逆的影响是不同的,升温时吸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要大于放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降温时放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要小于吸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V正、V逆。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2.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 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3.焓变(△H)与混乱度(△S)综合考虑 混乱度:气态>液态>固态 4.化学反应方向的控制 △H<0、△S>0,一定能自发进行 △H>0、△S<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H<0、△S<0,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H>0、△S>0,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5.化学反应的限度 ①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②化学平衡的特点——动态平衡,V正=V逆≠0, ③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温度下,到达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表达式: ④化学平衡判断的标志: a.V正=V逆。即单位时间内某一物质生成量和消耗量相等,或对某一物质而言生成化学键的量和断裂化学键的量相等。 b.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种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颜色等都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变。(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就不能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已经不变来判断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 平衡移动规律(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等效平衡——同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平衡中,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3.等效平衡的分类(参阅上次下发的讲义) 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 I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III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4.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 (1)反应速度图像——看起点,看变化趋势,看终点。 (2)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法: 三步分析法:一看速率变化;二看正逆速率变化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 先拐先平:先出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

江苏省高中化学知识点学案(必修2)

江苏省高中化学知识点学案(必修2) 复习材料 一、食品、药品与人体健康 1.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人类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见下表: 营养物 质 食物来源代谢与功能 糖类葡萄糖:葡萄 等带有甜味的 水果、蜂蜜, 植物种子、叶 和动物血液 蔗糖:甘蔗和 甜菜 淀粉:植物种 子和块茎(大 米、马铃薯) 纤维素:干果、 鲜果、蔬菜等 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直接为人体组织所利用;淀粉和蔗 糖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先水解为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 要: (C6H10O5)n(淀粉)+n H2O n C6H12O6(葡萄糖)。 葡萄糖在人体中的功能: ①氧化放能,C6H12O6+6O2→6CO2+6H2O; ②合成肝糖元,当血糖低于正常值时,再转变成葡萄糖补 充到血液中; ③合成肌糖元,供给肌肉运动时使用; ④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作用:①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 助于食物消化和废物排出;②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时 间;③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④降低胆固醇、防治糖尿病。 油脂猪、牛、羊等 家畜肉类和大 豆、花生等油 料作物的种子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人体摄入油脂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 油,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 ①氧化热量,1 g脂肪在体内氧化时放出约39.3 kJ的热量, 远高于糖类和蛋白质; ②合成人体所需的脂肪,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 的储存); ③合成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细胞的主 要成分)等; ④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的代谢等。 蛋白质动物性蛋白 质,如鸡、鸭、 鱼、肉等 植物性蛋白 质,如谷类、 豆类、菌类、 蔬菜、水果等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一部分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 各种蛋白质,包括激素和酶,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 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方面,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质也不断地分解,生成尿素, 排出体外。高中生每天大约要摄取80~90 g蛋白质。 酶是一类特殊蛋白质,对于生物体内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一二节复习学案 1、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浓度的减少或增加来表示。 (2).定义式:t c v ??= (3).单位:mol ?L -1 ?s -1 、mol ?L -1 ?min -1 、mol ?L -1 ?h -1 或 mol/(L ?s )、mol/(L ?min )、 mol/(L ?h ) 【注意】 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反应速率均取正值,即0>v 。 ② 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③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指明具体物质,同一个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 能会不同,但意义相同,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相应反应物计量数之比。 ④ 比较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大小,要折算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例题1】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2NH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的NH 3,求用N 2、H 2、NH 3分别表示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例题2】对于反应A + 3B = 2C + 2D ,下列数据表示不同条件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相等的是( ) (A) =(L·S) B. v (B) =(L · S) C. v (C) =1mol/(L · S) D. v (D) =(L · min) 【例题3】 某温度时,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时, X 、Y 、Z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 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 3min 内 X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有效碰撞理论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 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习题巩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投影]:图2-17 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通过投影观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反应很快,有的反应很慢,但许多反应我们希望快,有些反应希望慢,人们希望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人类造福。 根据投影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方面,那一些人们希望快?那一些人们希望慢? [学生活动]: [讲述]:咱们这一节就要讨论人们最关心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讲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想类似,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板书]: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精品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学会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一 盖斯定律 1.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但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2.从能量守恒定律理解盖斯定律 从S →L ,ΔH 1<0,体系放出热量; 从L →S ,ΔH 2>0,体系吸收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ΔH 1+ΔH 2=0。 3.根据以下两个反应: 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 1 CO(g)+12 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 1 根据盖斯定律,设计合理的途径,计算出C(s)+1 2 O 2(g)===CO(g)的反应热ΔH 。 【试题参考答案】根据所给的两个方程式,反应C(s)+O 2(g)===CO 2(g)可设计为如下途径: ΔH 1=ΔH +ΔH 2 ΔH =ΔH 1-ΔH 2 =-393.5 kJ·mol - 1-(-283.0 kJ·mol - 1) =-110.5 kJ·mol -1。 4.盖斯定律的应用除了“虚拟路径”法外,还有热化学方程式“加合”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试根据上题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利用“加合”法求C(s)+1 2O 2(g)===CO(g) 的ΔH 。 【试题参考答案】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 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同步教案

yB

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压强 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 ②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平衡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 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 例题精讲 【例1】已知4NH3+5O24NO+6H2O(g)在5L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速率ν(x)为() A. ν(O2)=0.01 mol/(L·s) B. ν(NO)=.008 mol/(L·s) C. ν(H2O)=0.003 mol/(L·s) D. ν(NH3)=0.004 mol/(L·s) 【例2】在2A(g)+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最快的是() A.ν(A)=0.5mol/(L·s) B.ν(B)=0.3 mol/(L·s) C.ν(C)=0.8 mol/(L·s) D.ν(D)1 mol/(L·s) 【例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例4】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H2O(g)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例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第一课时 一、化学反应速率 [演示实验2-1]:请描述现象 。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衡量 ,通常用 来表示。 2、单位:通常为 或 。 3、数学表达式: 。 [课后,请在此通过回忆填写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 (2) (3) (4) [例一]:某温度时2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开始至2min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总结解题技巧]: [练习]:1、反应4NH3+5O2=4NO+6H2O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两浓度增加了0.3 mol/L ,则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 ( ) A. )2(O v =0.01 mol/(L ·s) B. )(NO v =0.08 mol/(L ·s) C. )2(O H v =0.003 mol/(L ·s) D. )3(NH v =0.01 mol/(L ·s) 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mol.L -1,经过4 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L -1,则在这4min 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A .0.2 mol/(L ·min) B .0.1 mol/(L ·min) C .0.04 mol/(L ·min) D .0.08 mol/(L ·min) 3、在铝与稀H2SO4的反应中,已知10s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l0s 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 .0.02 mol/(L ·s) B .1.8 mol/(L ·s) C .1.2 mol/(L ·s) D .0.18 mol/(L ·s) 4、向4L 容器中充人0.7molSO 2和0.4 molO 2,1s 末测得剩余SO 2是0.3 mol ,则 v(O2)( ) A .0.100 mol/(L ·min) B .0.025 mol/(L ·s) C .0.05 mol/(L ·min) D .0.0125 mol/(L ·s) 5、在mA +nB= pC 的反应中,(m 、n 、p 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 每2分钟增加 2mol.L

威海二中高二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导学案:反应方向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2010.3.19) 主备人:吴珍丽、徐加涛参与人员:高二化学组全体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能通过关系式△H-T△S由给定的△S数据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了解熵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存在熵变。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自己分析数据并获得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接触热力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根据△H-T△S及给定数据判断反应方向。 【预习准备】 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①△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 > 0 表示____________反应;△H < 0表示____________反应。如下图所示 【预习回顾】写出以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常温、常压下含20gNaOH的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28.65KJ的热量。 2、常温、常压下1mol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完全氧化释放出约111KJ的热量。 3、常温、常压下1mol碳酸氢铵固体与醋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约37.30KJ 的热量。 4、1200K时,1mol的碳酸钙分解吸收178.2KJ的热量。 【学案导学】

【知识支持】自发过程:(阅读教材P35小字部分)你能找出一些属于自发过程的例子吗? .................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合作探究一】 1、“预习回顾”中四个反应是否都可以自发进行? 2、有人认为: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你认为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预习体验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合作探究二】 1、NH4NO3(s) 、NaOH(s)、 NaC1(s)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们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如何? 2、上述固体的溶解过程都是自发过程,它们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吗? 3、固体溶解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能自发进行? 1、熵:描述体系的,符号___________。 【思考】 ①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 ②同一物质的熵与聚集状态关。如对同一物质来说,S(g) S(l) S(s)

2019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9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反应原理9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惰性电极且主线元素价态不变的电化学过程 【例1】【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电解后,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变式1-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4)H3PO2也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 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 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变式1-2】【2017天津】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如图所示),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2-4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 质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二.惰性电极且主线元素价态变化的电化学过程 【例2】【2018新课标3卷】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着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及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化学反应速率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用浅显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富有启发性和直观性。因此,讲解时可充分利用书本上的实验、数据、图片、漫画等,引发学生的思考,把抽象的知识适度地直观化。 2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初三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化学反应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如在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时,与物理学中的速度作比较;在学习有效碰撞理论时可联系化学键的知识。学习时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使抽象问题通俗化。 基于以上几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3 教学目标 (1)认知性学习目标 ①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②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原因 (2)技能性学习目标 ①学会控制某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②初步学会利用有效碰撞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3)体验性学习目标 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精神 ②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4 教学重点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原因 5 教学方法 1.通过物体运动速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类比的方法,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发现问题或得出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利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来学习有效碰撞理论 4.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使理论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5.利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实验设计及教学媒体的应用 实验设计: ①实验探究一: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5mL 1mol/L的盐酸,再分别加入长短、厚薄大致相同的镁条、铁片,观察实验现象。 ②实验探究二:在两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5mL 1mol/L盐酸和5mL 0.1mol/L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③温度为变量的实验设计 教学媒体的应用: ①应用直观图片来分析问题 ②应用动画来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掌握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 (2)运用探究式教学,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化学反应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那么决定这种运动形式运动速率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 1.决定因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能否发生) 2.影响因素:⑴浓度;⑵温度;⑶压强⑷催化剂;⑸其他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思考〗从有效碰撞的角度分析原因? 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思考〗从有效碰撞的角度分析原因? 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加快。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思考〗:压强对于任意化学反应的速率都有影吗? 注意: 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2、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空隙很小,增大压强几乎不能改变它们的浓度,因此对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学案(含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 李仕才 基础知识梳理: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的含义 ①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②熵变的含义 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ΔS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ΔG=ΔH-TΔS Δ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ΔG=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1)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2)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3)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 (5)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3.平衡类问题需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 (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2)原料的循环利用。 (3)产物的污染处理。 (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5)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专题训练 1.(2017·四川资阳诊断)无机盐储氢是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储氢新技术,其原理如下: NaHCO 3(s)+H 2(g)?????????Pd 或PdO 70 ℃,0.1 MPa HCOONa(s)+H 2O(l) 在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并充入一定量的H 2(g),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当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0~4 min 内H 2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0.2 mol·L -1 ·min -1 C .若温度不变,平衡后再充入2 mol H 2,达到新平衡时c (H 2)=0.4 mol·L -1 D .若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后再充入少量H 2,H 2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 C 3.(2018·武汉高三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 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 2(s)+2I 2(g) TaI 4(g)+S 2(g) ΔH >0(Ⅰ) 如下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 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 2粉末和少量I 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 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 2晶体,则温度T 1________(填“>”“<”或“=”)T 2。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 2(g)??CH 3OH(g)。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 ________(填“>”或“<”)0。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 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一、单选题 1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气体通入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有 关物质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 3X+2Y B.t0时,X、Y、Z的质量不再改变 C.t0时,Z的浓度为1.2 mol/L D.t 0时,反应停止,反应速率为0 2.500℃时,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 2(g) CH 3OH(g)+H 2O(g) △ H< 0。CH3OH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开始到10 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mol/(L?min) B .从开始到25 分钟,CO2的转化率是70% C .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到800℃,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 D .从20 分钟到25 分钟达到新的平衡,可能是增大压强 3.反应4A g 5B g 4C g 6D g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0s内,C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容器中 D 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 B.0~3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 L-1· s-1 C.容器中A、B、C、 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 .容器中 A 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mol 4.已知反应2X g Y g ? Z g ,某研究小组将4moX 和2molY 置于一容积不变

测定1min 内X 的转化率,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t/min2 4.556 X 的转化率30%40%70%70% A .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B .反应在 5.5min 时,v正X =v逆Z C .6min 时,容器中剩余 1.4molY D .其他条件不变,将X 的物质的量改为10mol,则可得到4molZ 5.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 pH 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 的浓度变化与时间 实验编号温度(K )pH ①2981 ②3101 ③2987 ④2981 A .实验①在15min 内M 的降解速率为1.33 10 5mol L 1min B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 降解速率增大 C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 越高,越不利于M 的降解 D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6.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 投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测试题完整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反 应速率与限度测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信宜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 高考假期练习(必修二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B.放热反应全部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未必伴随能量变化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已知12g石 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1 < Q2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石墨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 多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的燃烧可以看作为“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4.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 557 kJ C. 188 kJ D. 436 kJ 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NH4Cl和Ba(OH)2·8H2O反应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 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 6. 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反应吸收的能量增大 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能量变化为117kJ/mol 7.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3 mol O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 O2(g)2SO3(g) ΔH=-Q kJ/mol(注:每1mol反应放出能量为QkJ)。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Q kJ B.2Q kJ C.1.8Q kJ D.0.9Q kJ 8. 如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形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 水(已 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 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液面的现象是 A.左高右低 B.左右一样高 C.来回振动 D.左低右高 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电流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 C.电子从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流出 D.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10.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