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整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整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整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录

一、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四)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

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一)优化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

(二)集约发展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

(三)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

(四)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五)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六)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六、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一)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

(二)鼓励城市圈集聚发展

(三)引导资源富集地区集约发展

(四)推动重点边境口岸城镇跨越发展

(五)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七、坚持抓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一)巩固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三)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八、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一)优先发展教育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三)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四)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五)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水平

九、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优化人才开发体制环境

(二)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

(三)强化农村和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四)鼓励支持人才交流和合理流动

(五)加强各类人才培训

十、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互动

(二)正确引导外商投资方向

(三)构筑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四)用好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十一、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

(一)国家政策扶持机制

(二)金融服务支持机制

(三)企业发展激励机制

(四)资源合理开发机制

(五)政府协调服务机制

(六)规划有效实施机制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一、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可喜成效,重点城市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东中西互动,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至2005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53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近5000公里,新增电力装机4552万千瓦,新增民航运输机场10个,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重大建设工程相继建成。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塔里木河、黑河等专项治理工程进展顺利。西部地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600万公顷,实施生态自然修复面积2800万公顷,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52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765万公顷,退牧还草1933万公顷,易地

扶贫搬迁120万人。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村村通电话、农村能源、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人才开发工作得到加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和良好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将继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扶持力度,有利于加强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能源矿产等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是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西部地区以改革促发展,增强动力和活力。六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利用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

西部地区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交通条件亟待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高,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长,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农”问题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十分艰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才不足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承担着守土戍边的重任,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政成本很高。改革攻坚难度大,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仅占全国的3%左右,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投入、人才开发、法制保障等方面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西部大开发事关全局,任重道远。必须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抓住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进,艰苦奋斗,将西部大开发不断推向前进。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水平,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坚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西部地区切实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坚持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继续开工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项目;巩固成果、稳步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坚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开发、特色

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重点经济带、重点城市率先发展、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稳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加快特殊困难地区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

——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把公共财政配置重点转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提高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和人才开发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更加注重稳定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公共安全。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大力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造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区域合作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良好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西部大开发总的目标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通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建设农村通乡沥青(水泥)路11万公里;铁路路网总规模达到35000公里;重点大中型机场的扩建、迁建和一批支线机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邮政和电信业务进一步改善,大部分地区实现普遍服务。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取得成效,一批水资源开发和配置重点工程开工建设,节水农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00万千瓦。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下降2%,治理“三化”草原1.1亿公顷,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重点经济带的集聚效应得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提高,重要资源富集区建成一批优势资源开发及加工基地,重点边境城镇地区开发开放,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及化学工业、优质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等六大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适宜地区户用沼气普及率明显提高,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以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体农民,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地级城市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人均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农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稳定

提高一批重点区域性商品粮基地产量。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田水利和牧区水利建设,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7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大力发展奶业和牛羊肉、优质细毛羊生产以及地方特色畜牧业。加强地方特色产品原产地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超过30%。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力度。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推进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继续实施星火计划,加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商品良种覆盖率平均增长15个百分点左右。

(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解决重点区域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建设通乡通村道路。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等清洁生活能源,启动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完善农村电网,大力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改善边远地区邮政网络设施,实施“金农”工程,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向基层地区延伸。加强村庄规划,改善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加大对古

镇、古村以及有特色的农村建筑风貌的保护力度。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扶农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逐年增长。

拓展农业增收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及其贸易。

努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加快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大力支持发展产业集中、人口聚集的县域经济。加强城乡规划、城镇管理、就业服务等工作,鼓励和支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有序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和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增加扶贫投入,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快开发式扶贫步伐,提高扶贫效率。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继续实行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科技和智力扶贫、国际交流与合作扶贫等方式。对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加强对边远高寒山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三峡库区等地区特殊困难人口的社会救助。继续实

施“少生快富”工程,在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的项目和政策上,向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户倾斜。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任务。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坚持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重点抓好通道建设,构建联通东西、纵贯南北、对接城乡的大通道、大网络。公路建设,继续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路段项目,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路段和西部开发8条干线公路,加快推进“油路到乡”和“公路到村”建设工程。铁路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通达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通道和沿边境对外国际运输通

道以及大型铁路枢纽建设等重大工程,扩大路网覆盖面,完善路网结构。民航建设,优化民用机场布局,提高机场密度,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和加强国防交通为重点,新建和扩建一批机场。内河航运建设,加快航道治理和渠化,建设一批重要港口,改善航运条件。完善广西沿海港口设施。加强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建成西油东送成品油管道,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和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开工建设一批水资源开发、调配的重点项目。继续做好亭子口水利枢纽和沙坡头灌区、升钟灌区、桂中治旱等大型灌溉工程的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适时开工。加快农村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建设。稳定提高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保障水平,优先解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问题。进一步加强重要河段、重要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搞好山洪灾害防治。继续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

(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西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率,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综合应用。加强重点城市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建设,逐步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中央到西部省区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扶持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继续提高西部地区的电话、电视普及率。

(四)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继续建设一批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项目。改造城市供排水、供热和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管网。加快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设施。加快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采加工重点地区供排水、环保以及对外通道建设步伐。建设和完善重点边境口岸地区基础设施。

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立足比较优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

(一)优化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集中布局,提高优势资源加工增值比重,加快建设若干国家

重要的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开发、接续基地和重要能源化工产品加工基地。

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稳步推进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合理布局并加快建设煤电一体化重大项目。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等项目试点,择点建设煤化工基地。

积极发展电力,有序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统筹兼顾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大型水电工程和大型煤电基地,加快建设西电东送三大输电通道和跨区域输变电工程。

适当扩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当地转化和加工增值,抓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和大型炼油、乙烯、芳烃、化肥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青藏地区、鄂尔多斯盆地等主要含油气盆地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加强新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

(二)集约发展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设若干有色金属、稀土、钢铁等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基地,培育若干以重要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矿业经济区。增加西南“三江”地区等重要成矿区开展调查评价的资金投入,加大铜、铝、铅、锌、镍等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力度,增加资源储量。合理开发资源,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和新型合金材料。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铝电联营。进一步提高稀土、钒钛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发展并形成若干大型钾肥、磷复肥生产基地,优化发展氯碱、磷化工等基础化工原料。发展高速铁路用重轨、大口径优质无缝钢管、优质合金钢材和精密合金钢材等特殊钢材。根据市场需求,推进重点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毛概 关于西部大开发

毛概讲演提示手稿 演讲主题:“三个代表”指导思想下的西部大开发 ——两座城的故事 PPT-1 选题说明西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 PPT-2 西部大开发所涉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越往西所涉及的地区发展难度越大开发进程也相对缓慢【沿海和内地均衡的发展是战略目的,成都-西安-西宁】

PPT-3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副总理现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那一年我是三年级】 PPT-4 "西部大开发西安大发展" 【讲演者自述】: 2000年院子的大门口的黑板上写着“西安大发展”的标语。由此思考:怎么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什么? 如果说2000年这一句宣传口号的标语背后所孕育的当时西安市政府领导的决心,以及老百姓的期盼那么2010年西安提出了“重回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 【简述】

PPT-5 骅看到的10年 ●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 1999年,西安的生产总值仅为577.29亿元,到2008年,生产总值已达2190.04亿元,翻了近两番。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经济更是以年均13.7%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了13%以上的速度。 洗澡(公共澡堂、凭洗澡票)米面油(凭票)生活质量提高(房子大了、手机不再稀奇、电脑家家都有、有车一族不再是大老总的代名词) ●注重与周边地区合作,生产资料共享加快陕西省的整体综合提高/市区交通有效缓解 改变西安人所有命运的宏伟计划:向西--两大古城的交融--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向东渭河---泾渭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与航空基地、南部人文科技区、中国内陆构建新的经济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继京津冀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州经济区)环城路、二环路、三环路的贯通,城区中心主要道路的拓宽修建、背街小巷的全面改造有效地缓解了市区的交通紧张。地铁开通贯穿东西南北。 ●社保逐渐完善,基础设施更加人性化 2005年,西安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到2007年实现了全覆盖。2007年,西安启动实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解读5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解读 第5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决胜“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大战役是()。[2分] A. 向极端贫困宣战,到2020年消除国家贫困线人口 B. 向污染宣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彻底脱钩 C. “创新战役”,为中国长期中高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D. “国防战役”,加强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科技水平 正确答案:A 2.“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的三个主要目标是:第一,提高能耗与碳消耗的效率;第二,对能源总量和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第三,()。[2分] A. 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 B. 增加森林生态资产 C. 增加水资源储备 D. 增加新能源开发 正确答案:B 3.我国“十二五”期间救灾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发生()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2分] A. 48 B. 6 C. 24 D. 12 正确答案:D 4.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在()首先提出的。[2分] A. 党的十八大报告 B. 党的十五大报告 C. 党的十六大报告 D. 党的十四大报告 正确答案:C 5.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指()。[2分] A.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B.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体制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C.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体制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 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体制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答案:A 6.中国社会变迁共有()个阶段。[2分]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正确答案:B 7.中国()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富民强国”目标。[2分] A. 即将实现 B. 提前实现 C. 还未实现 D. 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B 8.科学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转变。[2分] A. 降低式 B. 提升式 C. 缩小式 D. 内涵提升式 正确答案:D 9.我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很高,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很高,环境排污强度已经超过历史上排污强度最高的两个国家——德国和(),超过它们2—3倍。[2分] A. 法国 B. 日本 C. 英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B 10.救灾要加强()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包括救灾的装备物资、救灾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保障、提高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能力等方面。[2分]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重大成就 第二节主要问题 第三节战略机遇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四节指导思想 第五节基本原则 第六节主要目标 第三章重点区域 第七节重点经济区 第八节农产品主产区 第九节重点生态区 第十节资源富集区

第十一节沿边开放区 第十二节特殊困难地区 第四章基础设施 第十三节强化铁路建设 第十四节完善公路网络 第十五节优化民航布局 第十六节加快发展水运 第十七节加强水利建设 第十八节畅通能源通道 第十九节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生态环境 第二十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十一节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第二十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十三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第二十四节做好防灾减灾 第六章特色优势产业 第二十五节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第二十六节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第二十七节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 第二十八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十九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三十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第七章美好新农村 第三十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第三十二节振兴牧业经济 第三十三节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第三十四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三十五节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第八章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第三十六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十七节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第三十八节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十九节统筹城乡发展 第九章科教和人才 第四十节优先发展教育 第四十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十二节建设创新型区域 第四十三节推进人才开发 第十章民生事业 第四十四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第四十五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十六节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第四十七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关于西部的资料

关于西部的资料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以及内蒙古、广西、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从地理来看,西部指西南、西北地区,不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随着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提出,这个地理概念渐渐明晰。按西部大开发计划概定以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协调的范围,西部由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3个自治州构成。"10+2+2"是西部地区最新定义。其土地面积约69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目前有人口约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 (1)和东部相对应的地方。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在这里。例如中国西部,是世界上最大,范围最广的,它在世界上排第一。 (2)特指中国西部地区。中国按东西方向可以划分为东部和西部或东、中、西三个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包括中国的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除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等少数精华部分外,其余地区人口较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

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多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其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 %,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其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可观,西部地区的煤炭占全国的60%,石油占45%,天然气占53%。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 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如此之长的陆地边境线,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有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铁路。今日的西部地区定然会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日益繁荣,再现辉煌。 西部不仅有许多历史文化,还有美丽的大草原,如今也因为这些美丽的景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被世界称赞,获得不少的荣誉。西部开发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重大成就 第二节主要问题 第三节战略机遇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四节指导思想 第五节基本原则 第六节主要目标 第三章重点区域 第七节重点经济区 第八节农产品主产区 第九节重点生态区 第十节资源富集区 第十一节沿边开放区 第十二节特殊困难地区 第四章基础设施 第十三节强化铁路建设 第十四节完善公路网络 第十五节优化民航布局 第十六节加快发展水运 第十七节加强水利建设

第十八节畅通能源通道 第十九节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生态环境 第二十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十一节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第二十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十三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第二十四节做好防灾减灾 第六章特色优势产业 第二十五节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 第二十六节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 第二十七节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 第二十八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十九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三十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第七章美好新农村 第三十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第三十二节振兴牧业经济 第三十三节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第三十四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三十五节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第八章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第三十六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十七节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第三十八节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十九节统筹城乡发展 第九章科教和人才 第四十节优先发展教育 第四十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十二节建设创新型区域 第四十三节推进人才开发 第十章民生事业 第四十四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第四十五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十六节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第四十七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四十八节繁荣文化事业 第四十九节创新社会管理 第五十节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第十一章改革开放 第五十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第五十二节加强区域互动合作 第五十三节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第五十四节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第五十五节强化政策支持 第五十六节精心组织实施 第五十七节加强指导协调 第五十八节做好评价考核

西部大开发资料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城市面积编辑 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决策历程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两年多来,青藏铁路公司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实现了“职工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患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的卫生保障目标。 青藏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李力介绍说,结合青藏铁路在高原运营的特点,青藏铁路公司严格实施进出藏旅客《健康申报卡》制度,把不适宜高原旅行的旅客劝阻在车下。在车站和列车上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和应急预案,由列车工作人员组成的卫生小组可以为出现高原反应的旅客及时提供医疗咨询和救助;建立起覆盖全线的医疗体系,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协调机构,确保患病旅客得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 据了解,在配备有供氧装置的进藏列车上,车内氧气浓度可达23%到25%,完全能够满足旅客高原旅行对氧气的需求。(完)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工程的稳步实施;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正在广大西部地区扎扎实实地推进。 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2002年实现了西藏拉萨与青海西宁之间的连接。这条铁路长达1963 公里,最高海拔5072米。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同时也成为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云南宝峰至罗平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2000 年11 月8 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开工建设。此前,对“西电东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庆万州至三峡电站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和云南宣威火电厂也开工建设。“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广西和三峡将向广东输电1000 万千瓦。 “西气东输”开始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会

内蒙古十二五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2011年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科学发展走富民强区之路 第一节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三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第四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三章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第二节做优做强工业建筑业 第三节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四章强化支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第二节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第三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改善信息基础设施 第五章绿色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一节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 第二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三节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五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六章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节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七章民生优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努力扩大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 第二节完善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五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六节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第七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第八章传承创新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第一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第二节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第三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 第四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九章深化改革增强富民强区活力和动力 第一节推进农村牧区改革 第二节调整所有制结构 第三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四节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配置方式改革 第五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第六节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第七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章互利共赢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节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第二节深化与俄蒙交流合作 第三节提高外贸和利用外资水平 第十一章强化实施实现富民强区愿景 第一节加强规划管理 第二节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2017年重庆公需科目重庆十三五规划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年重庆公需科目重庆十三五规划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课后测试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A 重要阶段 B 决胜阶段 C 关键阶段 D 规划阶段 2. “十二五”末,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A 5924美元 B 6924美元 C 7924美元 D 8924美元 3.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4. “十二五”时期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A 11.8% B 12.5% C 12.8% D 13.5% 5.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为主线?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改革开放创新 C 全面依法治国 D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设置了个主要指标。 A 30 B 25 C 20 D 15 7. 国家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GDP增长预期目标为。 A 6% B 6.5% C 7% D 7.5% 8.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把重庆定位为。 A 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 B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C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9. 2015年10月,中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的正式启动。 A 十八届三中全会 B 十八届四中全会 C 十八届五中全会 D 十八届六中全会 10. 当前,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是。

A 美国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11. “十二五”末重庆市非公经济占比超过。 A 40% B 50% C 60% D 70% 12. 全球经济史上,最早的“世界工厂”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中国 13. 目前全球的“世界工厂”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中国 14.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领域。 A 农业 B 建筑业 C 商业 D 制造业

关于西部大开发论文西部大开发 论文

32 〉〉〉短 信政研前沿 栏目主持/黄莎莎 邮箱/suosha@https://www.doczj.com/doc/a13455643.html, 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协办 当代贵州 2010年11月上 第21期 今年7月,中央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重大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指出:“我们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开端,即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端,我省面临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最近,省委召开十届十次全体(扩大)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作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省应突出抢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新机遇,为加快发展夯实基础。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提出要加快构建西部地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此,我省应力争在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解决工程性缺水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获得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实现贵州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快推进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建设,抓紧落实近期铁道部与我省签署的总投资达3990亿元的部省纪要,部省纪要确定的29个 铁路建设项目实施后,将使贵州成为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节点,并进一步强化我省在西部地区重要出海通道的地位。加快贵阳机场扩建工程和支线机场的建设步伐,加速推进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覆盖全省的立体交通网络,从而有效破解我省发展瓶颈。在水利建设方面,结合国家实施的贵州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系统谋划、科学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滋黔”一期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推进贵州现代水利体系建设。 二要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新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央要求,要在西部地区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作出了推进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等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继续推进贵州毕节试验区建设等部署。我省既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同时也是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的重点区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当前,应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 我省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利用贵州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争创生态环境新优势。 三要抓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央强调,要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我省在气候、能源、矿产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来巨大生机与活力。当前,我省应把握良机,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整合资源,着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贵州经济加快增长。充分发挥我省能源、军工等传统优势,在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 ■ 文/省委政研室课题办 抢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 推进贵州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省应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扶贫开发、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七个重要机遇,推进贵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剑河县已建成沼气近1万口,年产沼气170万立方米,保护森林资源1900公 顷,沼气使用户年可节支增收1200元。(剑河县政府办公室 夏永忠)

西部开发问题回答

问: 答: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类别优惠对象产业享受优惠条件15%的优惠税率《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所得税率“两免三减半” 已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取得税务机关审核批准的,?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免征关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可以发现,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中,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继续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继续提供税收优惠,保持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了西部地区承接省外和国外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点: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变化变化内容审批权限下放明

确了企业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时采取企业自行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管理办法,同时明确了首次申请的企业第一年需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年度企业适用优惠条件是否发生变化采取备案的方式加以管理,上述做法大大方便了企业,简化了企业的办税程序。预缴制度明确了符合鼓励类目录的企业在月度或季度预缴时,可以按照15%的税率先行申报,在年度汇算时,对其中部分 企业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70%的,再按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重新计算申报。明确产业目录范围?2014年8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5号令正式发布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目录共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结合《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及最新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5号令),目前西部地区可以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产业统计情况如下:西部大开发适用15%企业所得税税率产业统计类别鼓励类产业数量举例《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3年第21号)中的鼓励类产业。40大类共计761项高科技、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含创业投资)、科技服务、商贸服务、商务服务等《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和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作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凝聚了全省各族人民智慧,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章“十一五”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云南历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大事、难事、急事集中发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频繁发生的泥石流、地震、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是我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经济建设取得“八个翻番”的重大成就,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第2次超过11%达到11.8%的良好局面。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9.1∶41.2∶39.7调整到2010年的15.3∶44.7∶40,5年累计工业投资突破6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支柱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占全省生产总值55%左右,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9%左右,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粮食总产量达到1531万吨,农产品出口突破12亿美元,年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摘要: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而人文环境的建设将是这个宏伟战略的重点和基础,也是一个难点。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精神缺席的西部大开发可能会落入乌托邦计划。西部大开发的难题在于“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精神需要普及化、大众化,这就需要创新教育体制,开辟社会化教育渠道。只有把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文环境建设问题处理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环境;意义 正文: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

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今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工程,继而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 本文的“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总体的表现。从整体意义上说,人文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控制西部大开发深入持久发展的瓶颈,人文环境的建设是西部开发工程大厦的社会地基也是其拱心石。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广泛的依据,也有其重要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环境建设的历史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实践出发,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始终遵守历史统一的原则。从中西历史比较来看,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创造的人文环境,就很难培植出西方近化自然科学和近代社会文化转型;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1600年-1900年之间中国却变得大大落后于西欧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停留在过去人文观念上无所事事、缺乏创新。处于中西盛衰消长之际的明代是关键时期。当时人文新陈状况如何呢?明代思想家中王阳明的影响最为著名,但他与同时代的西方人文主义大师比起来显得未免寡浅。明朝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个性化、异端化倾向颇重的思想家,但他们的思想种子最终的结局象当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样不能形成气候。因此传教士传到中国的科学、西学终究未能很快地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森林。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创新的引导及其肥沃士壤,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漠视进步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规律,西部大开发就将步入实践的误区。

随县十二五规划

随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根据《随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随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随县位于鄂西北,地处淮水以南,汉水以东,跨北纬31°19′-32°26′,东经12°43′-113°46′,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东依武汉、西邻襄樊、北至信阳、南离荆门,交通十分便捷,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随县地势自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山脉走向呈西北和东南向分布,北为桐柏山山脉,南为大洪山山脉,两山遥相对峙,支脉四延,形成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四级阶梯。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200-800m,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m左右。境内涢水流贯其间,厥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涢水流域。面积3490.2平方千米。 (二)基本县情:全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名列全省第一。比全省版图面积占第二名的房县多563平方公里。全县辖19个乡镇,391个村(居)委会。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98.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83万人,占90.05%,城镇人口9.31万人,占9.95%。乡村总劳力42.09万人。2008年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72.39亿元(当年价,下同),农业总产值57.59亿元,财政收入0.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5元。随县交通比较发达,覆盖全县的交通网已经形成。汉十、随岳、麻竹高速,316、312国道,汉丹(复线)铁路、西宁(西安至南京)铁路与汉丹铁路联络线贯穿随县境内。 (三)自然条件:随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冷暖适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为2059-2083小时,日照率47.48%。年平均气温

关于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内外贸易的影响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对外贸易问题学生姓名:邓静 二级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学号: 11151040203 完成时间:2014年2月19日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对外贸易问题 内容提要: 众所周知,西部大开发乃是我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世纪之交的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多来,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围绕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问题做出了回答,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同时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对外贸易战略经济发展边贸发展亚欧合作

目录: 一.封面 (1) 二.西部大开发的提出与含义 (4) 三.西部大开发宏观环境分析 (4) (一)政治环境 (4) (二)经济环境 (5) (三)科技文化环境 (5) 四.就为了促进外贸发展,西部大开发具体战略的实施 (5) 五.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6) (一)积极影响 (6)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的挫折 (7) 六.结束语 (7)

七、参考书目 (8)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含义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 所谓“西部大开发”,其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同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西部大开发的外贸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 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迅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环境的发展和演变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不可低估的重要约束条件。 同时,这一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的顺利推进,迫切需要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三大趋势正负影响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其突出地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和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这无

关于西部和西部大开发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香港高等院校教职员联会、香港学者协会及香港科学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香港高等 教育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周年国庆”联欢,我作为此次大会的演讲嘉宾倍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余名师生员工对你们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西部和西部大开发。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一个生在西部、长在西部、服务在西部的学子。尽管我也曾在东南沿海深造,我也曾多年在海外留学,我也曾被分配到过首都国家机关工作,我也曾被国外大学反复高薪挽留,我也曾多次被沿海地区高校和研究单位高位重金聘请,但我舍不得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舍不得西部的高山大川,舍不得那古老的文化和民族根基,我——热爱西部,西部也选择了我。 在我的心目中,西部不仅仅是地理学家所谓的西南和西北个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辽阔的幅员和美丽的疆土,也 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的不竭宝藏,更不仅仅是政治学家所谓的缩小差距、保持稳定、维护统一。我心目中的西部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人类进步的圣坛,是民族昌盛的根基,是老家,是家中的老母亲。 这里孕育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从人文始祖的炎黄二帝到汉唐盛世,从周文王创造的位五经之首的《周易》到老子在楼观台凝炼的《道德经》,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到司马迁的千古绝唱《史记》,从轩辕发明的指南针到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从李冰父子创造的都江堰到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从自古长安帝王都到如今风景如画的云南和广西,从古丝绸之路到中西亚交通大动脉,从秦兵马俑到甘肃的莫高窟,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到革命圣地延安……等等,都一一地说明,没有中国的西部就没有中华民族博大辉 煌的文化。 长江、黄河从西部发源,她们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抚育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族绝大部分居集在西部母亲的怀抱,有些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人类早期文明的纯朴烙印,吸引着无数东方文明的崇拜者在这里驻足不前。一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与十多个国家接壤,西部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捍卫着祖国的边陲。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等,多少年来西部像母亲那样宽宏大量,厚德载物,将自己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大批的人才无私甚至无偿地调拨到东南沿海和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支撑着国家的脊梁,企盼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中国的西部,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母亲,像喜玛拉雅山那样高大,像博斯腾湖那样宽广,像茫茫戈壁那样雄伟。而自己却忍受着伟大的苍凉,默默地无私无畏地操持着老家,倾其所有地支援着自己的子女——东部和沿海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关于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

关于西部大开发调查报告自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各级领导和人民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因此就目前人们所了解的西部开发的状况结合昆明的实际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一次调查。下面就以问卷结果做调查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实施中人民的主观认识

就调查结果而言,所调查人群涉及学生、工人、军人、商人、金融工作者、白领,其学历不等。虽没有设计生长城市,但西部与中部及沿海地区人数平均。从主观角度对西部的认识中,50%的人对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总体印象为一般。认为虽有美丽的草场、遍地牛羊等,但依然不乏沙漠、荒地等。对总体的印象仅维持在一些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而已。 其中高达70%的人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很不了解,而剩余的30%则为一般。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几个省、自治区,大多数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而当地的一些本地产业若想要走出家乡,拥有更多的市场,宣传还需要再加把劲儿。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懂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才能更加吸引投资商的目光。 也正是如此,调查中有55%的人最想了解西部的是风土人情。一方面反映了西部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商机,使当地的人利用这一点心理开发旅游观光行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很多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将是与名胜古迹相持并论的另一块旅游宝地,拥有巨大投资潜力。 而作为私人旅行,人们还是首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云南,四季如春的昆明,迷人的香格里拉成为云南首选的坚强后盾。神秘的西藏也排在前列,布达拉宫、入云的雪山、草场牛羊,再加上《天下无贼》中的迷人风景、纯朴人情也为西藏增加了许多人气指数。相较于西南各地的旅游大产,西北地区显得有些冷清,尽管也有许多秀美景区,但也许是地理位置僻远,气候干燥,南北差异明显等客观原因,使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