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摘要】《伤寒论》太阴病篇是六经病篇中内容最少的一篇。篇中阐述了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辨明虚实变化,方能掌握太阴病的实质。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不以一法一方为据,而以脉证为凭,辨证论治。

【关键词】《伤寒论》 ; 太阴病; 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篇仅有8条原文,是六经病篇中最少的一篇。所述内容仅是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主要论述了里虚寒证,缺乏里热实证。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兹就有关内容。谈些个人看法。

1 辨明虚实,掌握太阴病的实质

太阴为病,多因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或水谷精微)所致,也有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而转为太阴病的。所以,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脾虚不运,湿阻气滞,故腹满;脾气不升,浊阴上逆,故吐出物多为清涎;脾虚不运,故食不下,多食则满甚;脾虚气陷,寒湿下注,虽食不下,也会自利益甚;阳虚寒凝,临床上,既可见阵发性腹痛,也可见腹痛隐隐,阵发性加重。因中阳不足,若

误用攻下,胃气更伤,客气上逆,故胸下结硬。有学者据278条和阳明篇187条,认为太阴病也有实(湿)热证。278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太阴与阳明同居中土,《张氏医通》云:“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1]脾主湿,胃主燥;脾病多里寒,胃病多里热。然燥湿寒热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278条提示了太阴寒湿发黄证的病因病机及其预后转归。脾阳素虚,水湿内停,当见小便不利。复中寒邪,寒湿郁滞,影响肝胆疏泄,出现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若小便自利,湿有去路,则不能发黄。至七八日(或治疗得当),脾阳逐渐恢复,运化正常,原有之湿邪与积滞可通过下利而解。187条阐述了如果太阴病阳复太过(或太阴病过用温燥之剂)则病从燥化,燥热与积滞相合,演变为阳明病,出现大便硬或腹满痛等证。在此,仲景讨论的是太阴与阳明之间的转化关系。太阴转属阳明,是由虚转实,湿邪化燥,其辨证要点是便硬。277条“自利不渴”最能表示脾脏虚寒的本质。邪入太阴,脾阳不足,脾虚失运,则津液失却正常的运行敷布,聚而成湿。脾虚气陷,寒湿下注,故自利;寒湿之气弥漫故不渴。治疗应温中祛寒,健脾燥湿。仲景为何提出“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而不出主方呢?因为太阴有从燥而化,转属阳明的可能,也有脾阳虚进一步发展,导致肾阳虚的。只有知常达变,才能掌握太阴病的实质,从而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 前后互勘,了解太阴病的治疗

太阴病篇讨论了太阴脾病的证候性质,病变机理,但治法和方药并不完善,许多相关的证治散见于《伤寒论》其它各篇,学者当前后互勘,方能全面了解太阴病的治疗。

2.1 脾虚寒湿证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轻者(下利清稀,腹痛不甚等)可用理中汤温中祛寒,重者(下利清谷,恶寒蜷卧,脉沉微细等)则用四逆汤补火生土。

2.2 脾虚兼表证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胁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病误下,致脾虚寒而兼表不解者,用人参汤(理中汤)温里,加桂枝后下以和表。

2.3 脾虚气滞证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因发汗太过,致脾虚气滞腹胀满。以厚朴燥湿温运,生姜辛温宣散,半夏燥湿开结,人参、甘草健脾益气。此方健脾行滞,消补兼施。从运用剂量来看,厚朴、生姜、半夏的用量远大于人参、甘草,故消大于补。

2.4 脾络瘀滞证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阳病误用下法致邪陷太阴,脾伤气滞络瘀,治当温中散寒,泻实导滞。轻者温阳和络,用桂枝加芍药汤;重者温阳泻实,用桂枝加大黄汤。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强调脾胃虚寒者,苦寒之药宜慎用。

2.5 中虚饮逆证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吐下伤胃,脾胃失和,饮气上逆,兼有土虚木乘,肝胃气逆。故以旋复花代赭石下气消痰,重用生姜配伍半夏和胃化饮消痞,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

2.6 脾阳不足,饮停气逆证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吐下损伤脾阳,脾虚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为饮,逆阻于胸脘之间,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脾阳虚不能升清于上,清窍被上冲之水气所蒙,故起则头眩。寒饮阻滞于里,所以

脉象沉紧。治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2.7 上热下寒证

原文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大下之后,上焦留热、中焦虚寒。以栀子泄热,干姜温中。

原文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原有上热下寒证候,医复吐下之,使中焦虚寒更甚,格热于上(胃热脾寒),寒热格拒。方以芩、连苦寒清热;干姜辛温祛寒;人参甘温,益气补中。寒热并行之中,以苦寒泄降为主;攻补兼施之中,以祛邪为首。

原文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大下之后,邪陷阳郁,肺热脾寒。以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方中麻黄、升麻用量最大,发越郁阳;石膏、知母、黄芩泄火解毒,清解肺热;桂枝、干姜温运脾阳,祛除下寒;天冬、玉竹、当归、芍药清金润肺,滋阴养血;白术、茯苓、炙草健脾益气。本方药物虽多,但配伍严谨,组合有度,具有清上、温下、和中的综合作用。

2.8 木邪克土,肝脾失调证

原文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本证少阳病兼夹里虚证。脉涩主血虚不畅,脉弦主筋脉拘急,腹部挛急疼痛为木邪克土。因本证太阴虚寒较著,里虚者先治其里,因而先宜用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不差者再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原文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浮紧之脉谓之弦,肝脉也。脾主大腹,今肝木邪盛,横逆犯脾,脾气不伸,致大腹胀满;谵语者,木邪化火,上扰心神之征。乘其所胜为纵,治疗之法当泻其肝邪,故谓“刺期门”。

2.9 心脾两虚,外感风寒证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证属虚人伤寒,心中悸而烦,治当先建其中,资养脾胃,平补阴阳。阴阳得复,不仅悸烦可止,外感表邪亦能解除。

2.10 太阴发黄证259 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发汗太过,损伤中阳(或脾阳素虚),寒湿中阻,影响肝胆疏泄,致身目为黄(黄色晦暗)。论中提出

伤寒论太阳病篇 郭杰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标签:太阴病;阳虚;脾家实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学者读其文似易,而得其要实难。笔者发现,在太阴病发病过程中,随着太阴脾家阳气亏虚程度的变化,其病证方药亦随之而转变。为此,笔者从太阴阳气亏虚的角度,讨论太阴病证治。 1 太阴病概述 《伤寒论》主要讨论的是伤寒邪气伤人阳气病证,邪气由外而来,侵入人体之后,人体之阳气奋起抗邪,这是伤寒病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而太阴病主要是足太阴脾在伤寒病中所表现出来的病变,足太阴的阳气主要反应在脾阳上,脾主升,胃主降,因阳气主升,故“升”反映出脾以阳气为主,得阳气之助脾气才能上升,才能转输由胃而来的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当寒邪伤及脾阳,脾不能主运化,水谷精微之气反而化为湿,产生以寒湿邪气为特征的太阴病变。因寒湿的产生是建立在脾阳虚基础上,故临床概括太阴病的病机特点为脾阳虚、寒湿内盛。脾阳虚,则后天之气生化不足,致先天之气随之而不足,进而累及肾阳虚。但脾的病变有轻有重,如寒邪伤脾阳不严重,或患者素体脾阳不足,仅仅是运化无力,还未表现寒湿内盛,此时可能出现《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变,当然它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脾阳虚寒湿内盛的状态。所以,在讨论太阴病时,需区别对待不同的太阴病证。 太阴病初起分为2种情况:一为初受邪气,出现表证,成为太阴中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一为气血不足,致气血不能濡养经脉而出现的腹满时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这2种情况相对而言病势较轻,但进一步发展皆可出现脾阳虚、寒湿内盛,甚至出现少阴阳虚。 2 太阴病初起 上述太阴病初起分太阴中风和腹满时痛,实际对应的是桂枝汤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在药物配伍上,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均无干姜、附子一类的温阳之品,故从温补阳气角度而言,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相对理中汤、四逆汤是最弱的。所以,笔者把二者所在的条文作为太阴病初起的证候,而把二者作为太阴病初起的代表方剂。 2.1 太阴病初起是否存在“下利” 在讨论桂枝汤证和桂枝加芍药汤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太阴病初起有无“下利”。太阴病提纲证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条),大多数医家据此认为,太阴病应合并下利,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伤寒传经之热,入而与之相抟,则为腹满吐利等证。直中之寒,入而与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1108  环球中医药2017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 2017,Vol.10,No.10 四学术论坛四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四五”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32) 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科[武妤霞二郭颖二李诗雨(硕士研究生)二周彩云];北京中医药大学[刘珊二李伟伟(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武妤霞(1989-),女,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三E?mail:WGG1055032594@https://www.doczj.com/doc/a13478401.html, 通信作者:周彩云(1964-),女,本科,主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三E?mail:zcy640111@https://www.doczj.com/doc/a13478401.html,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武妤霞 刘珊 郭颖 李诗雨 李伟伟 周彩云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太阴病提纲证主方的不同认识加以分析,认为四逆汤二理中汤二桂枝加芍药汤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或力不从心二或药过病所,均无法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任,言太阴无主方更不合逻辑三继从方证对应二方机对应二方因相合的角度论证,认为李东垣的厚朴温中汤更契合太阴提纲证的病因二病机和主症,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三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主方; 理中丸; 厚朴温中汤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12 1 太阴病的内涵 太阴病篇,在‘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然其地位不容忽视三太阴脾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水液代谢二气机升降之枢纽,户枢不蠹,百病难生,故深研太阴病之理法方药,不仅是论治太阴伤寒之金针,更是论治内伤杂病之锁钥三‘伤寒论“第273条云: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太阴病是指外邪由表入里或寒邪直中太阴或表证失治误治,以中阳不足,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湿内盛,气滞水停,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三太阴病乃三阴病之起始,是疾病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由轻转重的过渡阶段,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治疗得当,可获全功;如失治误治,则可入少阴二厥阴而现三阴兼夹的复杂局面三故太阴病属于虚实并见,或以脾阳虚为主,或以寒湿内盛为主,或两者共存三病至太阴,说明后天之本已伤,如不加紧治疗,病邪深化,恐祸及先天,故其处方用药尤须谨慎三2 对太阴病的治疗及主方的不同认识2.1 温脾肾阳气,散寒湿,以四逆汤为主方 ‘伤寒论“第277条云: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 寒故也三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三”曹颖甫‘伤寒发微“曰: 至于不渴,则其为寒湿下利无疑三曰脏有寒者,实为寒湿下陷大肠,初非指脾脏言之,盖此证必兼腹痛,按之稍愈三用大剂四逆汤可一剂而愈,不待再剂而决三”沈目南‘伤寒六经辨证 治法“说: 寒邪传人入太阴,必因脾肾阳虚,以挟水寒上逆于脾,故显自利不渴诸证,当以四逆汤补阳燥湿为主三”综合以上观点:太阴病不仅局限于太阴脾,还可累及于肾与大肠,需补肾壮阳二温脾止泻二散寒除湿,主方应为四逆汤三 然‘伤寒论“第278条云: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三”太阴病并无四逆证,四逆已入少厥二阴,况三阴递进,少厥可兼夹太阴,但太阴不会有少厥之证三四逆汤温肾助阳,乃少阴病之主方,附子乃其主药,如太阴病用四逆汤恐药过病所三再者四逆汤之脉沉而厥,而太阴病之脉浮而缓,故将四逆汤作为太阴病之主方不妥,若太阴病日久出现手足逆冷等肾阳虚之证,可选四逆汤,然此时已病入少阴三2.2 温中补虚,以理中丸为主方 ‘伤寒论“第159条云: 理中者,理中焦三”陈恭溥‘伤寒 论章句“称: 理中丸(汤),温补中土第一方也三”赵鸣芳[1]认为理中丸可作为太阴病本证(提纲证)之主方三方中人参二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使脾阳健运,寒湿得去,则中州自安三很明显,此二人认为理中汤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三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和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寒性霍乱及大病差后胸上有寒三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到 五经提纲皆是邪气盛则实,惟少阴提纲是指正气夺则虚”;高建忠[2]从虚实角度分析,认为太阴病的病机为虚寒,包括脾虚和寒邪两面,‘伤寒论“以祛邪为主,太阴篇也不例外,而理中丸并无治邪实之药,故把理中丸作为太阴病主方不完全恰当;林家坤[3]亦认为太阴提纲证,虽属脾虚寒湿所致,但以寒湿之邪偏盛为特点,临床应温燥寒湿以治标,兼健脾补虚以顾本,认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应为理中汤加减,即理中汤去白术加生姜二附子,以增散寒除湿之功三综合柯韵伯二高建忠及林家坤三人共同的观点即:理中汤原方不足以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重任,见识如此独到深刻,笔者深表敬佩三从理中汤药物组成来看,干姜乃理中丸之主药,虽有散寒之功,然散寒之力不足三人参二白术二炙甘草温补中焦,可用来治疗太阴病之脾阳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 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治法:扶阳解表。

伤寒论-太阳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静:脉律缓,未变化。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太阳病患者 五、太阳病欲解时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第二节太阳病证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 1.桂枝汤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伤寒论太阳病篇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 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

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

伤寒论----第3-4单元少阳、太阴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三单元少阳病辨证论治 细目一少阳病本证 要点少阳病本证 小柴胡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细目二少阳病兼变证 要点一少阳病兼变证 大柴胡汤证 【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释义】论述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的证治。太阳表证已罢,邪已传入少阳,谓之“过经”。病入少阳,当以和解为主,汗、吐、下之法均属禁忌。今反二三下之,是为误治,误治可能产生变证。但从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表明邪气并未因下而内陷,邪仍在少阳,故先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服小柴胡汤后,如枢机运转,病即可愈。 但服后病未好转,而反加重,由喜呕变为“呕不止”,此乃邪热不解,内并阳明,热壅于胃,胃气上逆所致;由胸胁苦满变为“心下急”,是邪入阳明,胃热结聚,气机阻滞所致;由心烦而变为“郁郁微烦”,是气机郁遏,里热渐甚。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说明邪由少阳误治,化燥成实,兼入阳明。少阳证不解,则不可下,而阳明里实,又不得不下,遂用大柴胡汤和解与通下并行,双解少阳、阳明之邪。 本方为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合方加减而成。方中柴胡、黄芩疏利少阳,清泄郁热;芍药缓急止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枳实、大黄利气消痞,通下热结;大枣和中。诸药配合,共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功,实为少阳、阳明双解之剂。 例题:大柴胡汤的组成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芍药、枳实) 伤寒论——第四单元太阴病辨证论治 细目太阴腹痛证 要点太阴腹痛证 桂枝加芍药汤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279) 【释义】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郝万山讲《伤寒论》

(2)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 概说 一、太阳病的成因 二、太阳病的病位 三、太阳病的生理 太阳病概说小结 四、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一、太阳病的成因 比较简单,常见的是风寒外袭,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于是导致了太阳病的发生,这是常见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少阴病,寒盛伤阳,正气抗邪,阳气就有恢复的这种倾向,阳气恢复后,祛邪达表,于是乎出现了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 如果是因为阴寒邪气太过强大,那么人体是可以直接出现少阴病的情况的。如果这股邪气被遏制,那么人体的阳气恢复,就会抗击邪气,将少阴病传经为太阳病,叫“驱邪达表”。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利用阳气,将邪气赶回体表。这个在中医里被称作脏邪还腑,(少阴心、肾为脏,太阳膀胱为腑)也叫做阴病出阳。

当然,不是所有少阴病都有转化为太阳病的可能,一般少阴病都是因为心肾真气衰退造成的,这种心肾真气衰退的少阴病,基本是不可能转化为太阳病的。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实际这种情况在出现时会比较复杂。 首先说少阴病的寒化证有两类证候,一个是以真阳衰微为主的,正气虚衰为主的,它不大可能出现脏邪还腑的问题。另外一类是以寒盛伤阳为主,这个病证的主要矛盾方面是寒邪太盛伤了少阴的阳气。当机体阳气来抗邪的时候,阳气恢复以后,可以把一部分邪气驱逐到太阳,让它回到太阳,这叫“驱邪达表”,这个表不是指的体表,是指的太阳,因为太阳和少阴相表里,太阳为表,少阴为里,驱邪达表的“表”是指的太阳膀胱,然后再现脏邪阴病还腑出阳的情况,出现了膀胱有热的尿血。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是,对于太阳病的成因来说,它是太阳病的成因之一,所以我们在这里作简单介绍,到后面少阴病篇遇到这个原文的时候,再给大家详细讲解它的病机和临床表现。] 二、太阳病的病位 主要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以及肺部的病变,没有涉及到: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在《黄帝内经》里,虽然用太阳来命名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用太阳来命名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腑。但是在《伤寒论》里,它的六经分证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分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54讲 辩太阴病证并治(1)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54讲辩太阴病证并治(1) 第54讲辩太阴病证并治(1) 前一段时间我们讲完了三阳病的辨证论治,我们在讲少阳病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如果少阳抗邪不利,邪气就有可能从阳入阴,从少阳而传入太阴。所以下面我们就讲太阴病。 太阴病是阴症的初期阶段,我们在讲原文之前,我们先对太阴病的大概情况做一个介绍,我们把它叫做概说。 太阴病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到了脾经,就是足太阴脾经,涉及到了脾脏,我们说三阳病涉及到脏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太阳膀胱腑,阳明胃肠腑,少阳胆腑、三焦腑,三阳病涉及到的内脏都是腑证。三阴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叫脏证。因为三阴经脉和五脏相联系,另外在太阴病篇,还涉及到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症候,伤寒论把它称为太阴中风,由于脾主四肢,所以我们在太阴病的病位上把四肢也列进太阴病,可见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涉及到四肢,这就是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关于太阴病的成因,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外寒直中太阴,直中这个词,我们在讲伤寒概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就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你看,还不是经,直接侵犯三阴之脏而发病的,我们把它叫做直中。之所以发生直中,是和内脏阳气素虚有关,由于内脏阳气虚,所以外邪就可以直接侵犯三阴,而这种症候,我们也说过,病情一般比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那就更重一些,对于太阴直中来说,它只不过涉及到外寒直接伤脾阳,出现了腹痛腹满和腹泻的这种临床表现。这是太阴病成因的一个方面,外寒直中太阴。第二种情况是邪由他经传来,哪一经的邪气容易传太阴,首先是太阳病,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当然有的是自然传经入里的,也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太阴的脾阳,伤了太阴的脾气,然后太阳表邪入里,象我们一会儿要提到的太阴病篇,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那就是一个原本是个太阳病,误用下法之后,出现了腹满时痛,这就是太阳之邪误治之后,邪传太阴的例子。第二种情况是少阳之邪可传太阴,我们说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少阳阳气抗邪不利,邪气就有可能由阳入阴,由少阳而传入太阴。在难经里面,在金匮要略里面,都有这样的话,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们这里虽然不是肝病,而是少阳胆病,同样胆病也容易影响脾,虽然在伤寒论的原文中,没有一条直接表述少阳之邪不解,内传太阴的这样的例子,但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里,有人参、甘草、大枣三个补气的药,三个健脾的药,就提示了少阳病容易传太阴。所以在治疗少阳病的时候,要先补太阴脾气,防止少阳之邪内传。邪由他经传来的,主要是这么两种情况。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阳明泻下过度。阳明里热里实证,本应当用泻下的方法,如果泻下过度,结果导致脾阳脾气被伤,阳明的湿热邪气排出了体外,随后表现了一个下利不止、腹胀满的太阴脾虚的症候,这虽然在伤寒论中没有原文做支持,但是在临床上是存在的。我们在讲概论的关于六经辨证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讲到关于太阴和阳明之间关系的时候,就曾经讲到过这个问题。说太阴之邪,当太阴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太阴病可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摘要】《伤寒论》太阴病篇是六经病篇中内容最少的一篇。篇中阐述了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辨明虚实变化,方能掌握太阴病的实质。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不以一法一方为据,而以脉证为凭,辨证论治。 【关键词】《伤寒论》 ; 太阴病; 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篇仅有8条原文,是六经病篇中最少的一篇。所述内容仅是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主要论述了里虚寒证,缺乏里热实证。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兹就有关内容。谈些个人看法。 1 辨明虚实,掌握太阴病的实质 太阴为病,多因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或水谷精微)所致,也有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而转为太阴病的。所以,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脾虚不运,湿阻气滞,故腹满;脾气不升,浊阴上逆,故吐出物多为清涎;脾虚不运,故食不下,多食则满甚;脾虚气陷,寒湿下注,虽食不下,也会自利益甚;阳虚寒凝,临床上,既可见阵发性腹痛,也可见腹痛隐隐,阵发性加重。因中阳不足,若

误用攻下,胃气更伤,客气上逆,故胸下结硬。有学者据278条和阳明篇187条,认为太阴病也有实(湿)热证。278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太阴与阳明同居中土,《张氏医通》云:“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1]脾主湿,胃主燥;脾病多里寒,胃病多里热。然燥湿寒热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278条提示了太阴寒湿发黄证的病因病机及其预后转归。脾阳素虚,水湿内停,当见小便不利。复中寒邪,寒湿郁滞,影响肝胆疏泄,出现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若小便自利,湿有去路,则不能发黄。至七八日(或治疗得当),脾阳逐渐恢复,运化正常,原有之湿邪与积滞可通过下利而解。187条阐述了如果太阴病阳复太过(或太阴病过用温燥之剂)则病从燥化,燥热与积滞相合,演变为阳明病,出现大便硬或腹满痛等证。在此,仲景讨论的是太阴与阳明之间的转化关系。太阴转属阳明,是由虚转实,湿邪化燥,其辨证要点是便硬。277条“自利不渴”最能表示脾脏虚寒的本质。邪入太阴,脾阳不足,脾虚失运,则津液失却正常的运行敷布,聚而成湿。脾虚气陷,寒湿下注,故自利;寒湿之气弥漫故不渴。治疗应温中祛寒,健脾燥湿。仲景为何提出“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而不出主方呢?因为太阴有从燥而化,转属阳明的可能,也有脾阳虚进一步发展,导致肾阳虚的。只有知常达变,才能掌握太阴病的实质,从而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 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病是由脾阳虚弱、寒湿阻滞而引起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提要】太阴病辨证提纲及治禁。 病因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调。 腹满---中阳受损,寒湿内停,气机阻滞 时腹自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 ----寒湿内阻,气机不畅 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 吐----胃气上逆 利----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 太阴腹满 脾阳不足,寒湿郁滞 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 阳明腹满 肠间燥屎阻结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便秘 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 A.时腹自痛 B.腹满而痛 C.下腹部疼痛 D.上腹部疼痛 E.下利腹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时腹自痛。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寒湿下注 不渴---寒湿内盛 属太阴----见273条提纲证 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 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四逆辈 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 重者:肾阳亏虚----四逆汤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兼表证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提要】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辨治要点】 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主症:发热恶寒,四肢疼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便溏,脉浮。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方用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 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提要】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方义】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 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二两而成。 【辨治要点】 ①桂枝加芍药汤证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A.误下邪陷,寒痰结于胸膈,波及腹部 B.邪陷阳明,腑气不通 C.脾虚湿阻,气机不利,阳气时通时闭 D.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E.太阴脾虚,饮食停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②桂枝加大黄汤证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 主症:在上证基础上腹痛较剧,疼痛拒按或伴便秘。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方用桂枝加大黄汤。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提要】论太阴病脾胃虚弱,当慎用酸苦攻伐之药。 三、太阴发黄证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259)【提要】论太阴寒湿发黄的证治。 【辨治要点】 病机:寒湿中阻,脾阳不振,肝胆疏泄失职。 主症:身目发黄,黄色晦暗,伴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温中散寒,除湿退黄。方可选用后世的茵陈术附汤等。

太阴病篇

太阴病篇 1、甘草干姜汤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 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 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 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 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 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 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 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 知病可愈 2、理中丸(理中汤)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 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 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吴茱萸汤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 上焦也 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4、旋覆代赭汤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旋覆代赭汤主之 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6、桃花汤 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 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之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①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④。 【注释】 ①自利:不因攻下而自泻利。 ②胸下结硬:胃脘部痞结胀硬。 【译文】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若误用攻下,则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虚寒症的典型症候与误下后果。 太阴与阳明同主胃肠疾患,但临床表现却有所不同,阳明病多为里实热症,太阴病多为里虚寒症,所以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阳明和太阴为表里,在病理上又可以互相转化,阳明可转入太阴,太阴可转属阳明。 【原文】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①而长者,为欲愈。 【注释】 ①阳微阴涩:此处阴阳作浮沉释,即浮取而微,沉取而涩。 【译文】 太阴中风,四肢疼痛而烦扰无措,脉搏由微涩而转变为长脉的,这是将要向愈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太阴中风的主症及欲愈的脉症。 太阴属脾,脾主四肢,太阴经感受风邪,所以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是风邪不盛,沉取而涩,为里虚湿滞,此为邪入太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之病脉。阳微虽为邪微,但阴涩为里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则欲解而不得。欲愈关键全在由微涩脉转为长脉,涩脉转长为正气来复之征,正气复就有力驱邪外出,所以知为欲愈。假使脉但微涩而不长,就不会是欲愈了。 【原文】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①。 【注释】 ①从亥至丑上:夜晚十时至深夜二时。 【译文】 太阴病即将解除的时间,大多在二十二时至深夜二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好转的大概时间。 《内经》:“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主旺于亥、子、丑三时,子时正

伤寒论(5.8)--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习题)

伤寒论 第五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一、 选择题 (一)A1型题 1.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脾阳亏虚 饮食内停 B.脾气下陷 阴血不足 C.湿邪内盛 脾胃不和 D.脾运失职 清阳不升 E.中阳不足 寒湿内盛 2.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A.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B.升举脾阳,祛散寒湿 C.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D.健脾和胃,利水 祛湿 E.温中散寒,消积导滞 3.“脾家实”是指: A脾虚水停 B.宿食内阻 C.脾阳恢复 D. 实热壅脾 E.燥屎内结 4.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 A.时腹自痛 B.腹满而痛 C.下腹部疼痛 D.上腹部疼痛 E.下利腹痛 5.阳明中寒证与太阴病的鉴别在于: A.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 B.前者虚寒较轻,后者虚寒较甚 C.前者仅见不能食,后者还有下利腹痛等 D.前者为胃中虚冷,复感寒邪,后者为脾虚不运,寒湿中阻 E.前者为小便不利,后者为小便利 6.太阴中风出现四肢烦疼的机理是: A.风寒束表,营阴郁滞 B. 太阴里虚,营血不足,肢节失养 C.太阴病兼表,湿邪留着 D.脾 阳素虚,感受风邪,脾阳与风邪相博 E.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肢节失养 7.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中,“不渴”是因为: A.脾虚失运,寒湿弥漫 B.太阴虚寒,里有寒饮 C.里无热邪,津液未伤 D.脾肾阳虚,水湿 内生 E.下利后饮水过多 8. 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A.误下邪陷,寒痰结于胸膈,波及腹部 B.邪陷阳明,腑气不通 C.脾虚湿阻,气机不利,阳气时通时闭 D.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E.太阴脾虚,饮食停积 9.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A.温阳散寒,健脾燥湿 B.温补肾阳,利水退黄 C.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D.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E.健脾和胃,行气利水 10.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A.桂枝汤中芍药加量,再加大黄 B.桂枝汤原方加大黄 C.桂枝汤去芍药,加大黄 D.桂枝汤加桂枝再加大黄 E. 桂枝汤去生姜大枣加大黄 (二)A2型题 1.患者,男,56岁,平素体弱,饮食不当则极易腹泻,饭后腹胀,前天感受风寒,今恶寒发热,汗出恶风,二便正常,舌淡脉浮缓。最佳辨证应是: A.桂枝汤证 B.桂枝加大黄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E.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患者,男,35岁,发热恶寒无汗2日,自服复方感冒灵后周身汗出,此后汗出不止,觉腹中胀满,遇冷愈甚,小便清长,大便未解,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缓乏力。辨证当是: A.桂枝汤 B.桂枝加大黄汤 C.桂枝加芍药汤 D.桂枝加附子汤 E.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3.患者,女,36岁,进食冰淇淋后腹部胀满疼痛,腹中寒冷,大便泄泻日十余次,呈稀水样便,无粘冻,无明显里急后重感,饮食乏味,舌淡胖,苔白滑,脉弱。辨证当是: A.桂枝加芍药汤证 B.理中汤证 C.四逆汤证 D.白头翁汤证 E.小建中汤证 4.患者,男,47岁,素易腹泻,此次来诊因腹部胀满,时有疼痛,食后尤甚,遇冷则剧,小便如常,大便便软。舌淡脉弱。辨证当是: A.桂枝汤证 B.桂枝加芍药汤证 C.理中汤证 D.小建中汤证 E.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5.患者,男,72岁,目黄身黄尿黄已一周,口不渴,饮食乏味,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辨证当为: A.湿热发黄证 B.寒湿发黄证 C.瘀血发黄证 D.火劫发黄证 E.萎黄证 (三)B型题 A.理中汤 B.四逆汤 C.桂枝人参汤 D.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E.白头翁汤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作者:张仲景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 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而转长的,为邪去正气来复的征象,疾病将要痊愈。 太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21时到3时之间。 太阴病,脉象浮的,是外兼表证未解,可以用发汗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腹泻而口不渴的,是属于太阴病。因为脾虚有寒,应当用温补的方法治疗,可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太阴寒湿内郁,应当出现身体发黄,如果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能形 成发黄证。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这 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本来是太阳表证,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出现腹部胀满时作疼痛的,这是误下伤脾,邪陷太阴,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如果出现腹 满硬痛、大便不通,是实邪内阻,用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生姜三两,切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 温服。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太阴病,脉象弱,病人虽暂时未腹泻,其后一定续发腹泻。对于这种病人,假如应当使用大黄、芍药的,也应当减量使用。这是因 为病人脾胃之气虚弱,容易受到损伤的缘故。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 张仲景原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伤寒论 太阳病

古一两15.625g 现3.5g 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之发 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 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分析: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 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 呕逆──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 脉阴阳俱紧者──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紧乃卫阳被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