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建筑设备自动化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制冷机房1监控设计

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班级:建智111

姓名:周文圣

学号:2011031214

指导教师:李慧、王桂荣

热能工程学院

第一章摘要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制冷机房空调水系统,由冷水机组提供制冷量。包括三台冷水机组、三台冷却水泵、三台冷冻水泵和三台冷却塔。多台冷水机组是以多台压缩机并联工作的形式优化了冷水机组的工作结构,从而达到高效的制冷量输出。

1.2设计原则

1.设备运行安全;

2.满足用户的负荷需要;

3.最大限度节能;

1.3设计任务

1.冷冻水系统监控任务

(1)保证冷水机组的蒸发器通过足够的水量,以使蒸发器正常工作,防止出现冻结现象;

(2)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冷水机组供冷量,调整供给用户的冷冻水量;

(3)保证用户端一定的供水压力;

(4)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冷冻泵的电耗。

2.冷却水系统监控任务

(1)保证冷水机组冷凝器通过足够的水量;

(2)根据室外气候及冷负荷变化情况调节冷却水运行工况,使冷却水温度在要求的范围内;

(3)根据冷水机组运行台数,自动调节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台数,控制相关阀门的关闭;

(4)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冷却泵的电耗。

1.4设计内容

1.根据空调机房监控要求,设计监控方案。

2.确定传感器、执行器类型,布置传感器和执行器位置,统计传感器和执行器数量。

3.根据传感器和执行器样本,正确选择传感器和执行器,列表统计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4.统计模拟量、数字量输入输出点数,根据PLC产品样本选择相应智能模块,正确配置PLC硬件系统;绘制各模块接线图。绘制空调机房监控原理图;标明数据采集点(AI、DI)、控制点(AO、DO)。

第二章监控方案

2.1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控制子系统是整个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由机组控制、水温控制及一次泵控制等环节组成。

2.1.1机组控制

机组控制包括每台机组自身的运行控制、机组开启的台数控制。由自身的PLC 根据机组运行的自身规律和模式以及主控制器S7-200 PLc的指令实现。

2.1.2水温控制

水温控制子系统由温度信号采集、流量信号采集、数据传输及控制软件等环节组成。在机组的出水管道中及输往用户的管道中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监测冷水机组进出口点的温度、压力等。在输水主管道中设置一流量计,监测主管道的水流量,转换得到的温度信号、压力信号及流量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S7-200 PLC将数据采集得到的温度数据、流量数据和预定的水温度值作为温度控制算法方程的参数,由软件根据算法方程确定开启机组的数量、对应的机组编号和对应开启机组的能调百分比,将能调百分比传输至机组PLC,由机组PLC调节压缩机的能调百分比,实现主输水管道中的水温控制。

控制算法是该环节的核心,为了能够实现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能调百分比调节水温,需要明确提供机组压缩机能调百分比与机组出水温度的关系的经验数据或实验数据。

2.1.3制冷机台数控制

制冷机的台数控制方法有:操作指导法,压差旁通阀位置控制,恒定供回水压差的流量旁通控制法,回水温度控制和冷量控制法。

本设计采用冷量控制法原理是通过测量用户侧的供回水温度及冷媒水流量按Q=q*c*(t2-t1)。计算实际所需冷量,由此决定水泵运行台数。

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各传感器的设置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设置位置应保证回水流量传感器测量的是各用户侧来的总回水流量,不包括旁通流量;回水温度传感器t2应该是测量用户侧来的总回水温度,不应是回水与旁通水的混合温度。该种方法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1.4阀门控制

阀门由$7-200 PLC的软件通过数字I/O或模拟量输出模块实现,电动阀门由数字I/0模块控制,比例阀由模拟量输出模块控制。

2.2检测控制方案

监控系统为集散测控系统。包括三大部分:中央集中监控环节,现场检测及控制环节,和冷水机组。

1)中央集中监控环节

该环节位于远地主控室,是本系统的中央控制环节,由中央控制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适配器等构成,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核心的控制环节,主要功能是监控整个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

2)现场检测及控制环节

该环节由现场PLC,温度、流量和压力传感器,调节阀门,交流接触器,变频器及水泵组成。

3)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是提供冷水的设备,其内置的PLC控制机组的运行,通过调节机组压缩机的能调百分比调节机组的出水温度。机组PLC可以向中央控制计算机传输工况数据实现机组运行状况的中央监测,同时可以接收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机组运行设定参数设定或改变机组的运行状态。

2.冷水机组监控功能表

分水器的干管上流量检测,

1、2用户的分水支路上温度、压力。

集水器的干管上流量检测,

1、2用户的分水支路上温度、压力。

在冷水机组的出口、入口处温度、压力。

在冷冻水泵、冷媒水泵处温度、压力。

变频泵处温度、压力。

在冷却塔处水位测量计、电磁阀。

第三章设备选型

4.1温度传感器选择: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参数。

4.1.1生产厂家:

在网上找到“世界工厂”中找到深圳市华晨康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各种温度传感器。

4.1.2产品型号:

PT100温度传感器

该公司生产的PT100温度传感器产品特征:

1、不锈钢套管封装,经久耐用

2、活动螺丝固定,使用方便

3、按照国际IEC751国际标准制造,即插即用

4、多种探头尺寸可选、适应面广

5、高精度、高稳定、高灵敏

6、外形小巧,经济实用

产品货期:现货供应,特大批量请提前通知。

4.1.3规格及参数:

特性指标

●测温范围: -200-400℃

●探头长度: 5cm/10cm/15cm/20cm

●探头直径: Φ5mm

●电阻变化: 0.3851Ω/℃

●安装方式: 活动螺丝固定

●螺丝规格: M8*1.0

●引线长度: 一般2米,可订制长度(专用引线)

●引线接法: 三线式

●接线方式: 接线叉

●套管材质: 不锈钢

●传感器件: PT(铂)

pt10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仪表。主要用于工业过程温度参数的测量和控制。带传感器的变送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和信号转换器。传感器主要是热电偶或热电阻;信号转换器主要由测量单元、信号处理和转换单元组成(由于工业用热电阻和热电偶分度表是标准化的,因此信号转换器作为独立产品时也称为变送器),有些变送器增加了显示单元,有些还具有现场总线功能。

如何安装:pt100温度传感器如果由两个用来测量温差的传感器组成,输出信号与温差之间有一给定的连续函数关系。故称为。pt100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温度变量之间有一给定的连续函数关系(通常为线性函数),早期生产的pt100温度传感器其输出信号与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或电压值)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标准化输出信号主要为0mA~10mA和4mA~20mA(或1V~5V)的直流电信号。不排除具有特殊规定的其他标准化输出信号。温度变送器按供电接线方式可分为两线制和四线制。[2]变送器有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系列的(DDZ-Ⅱ型、DDZ-Ⅲ型和DDZ-S 型)和小型化模块式的,多功能智能型的。前者均不带pt100温度传感器,后两类变送器可以方便的与热电偶或热电阻组成带传感器的变送器。

应用范围:

医疗、电机、工业、温度计算、阻值计算等高精温度设备,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

由于PT100热电阻的温度与阻值变化关系,人们便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发明并生产了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它是集温度湿度采集于一体的智能传感器。温度的采集范围可以在-200℃~+200℃,湿度采集范围是0%~100%。

4.2压力传感器选择: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参数。

4.2.1生产厂家:

Omega压力传感器有多种传感器和变送器

毫伏输出压力传感器:最经济的压力传感器,具有低输出信号,实际输出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直接成比例

电压输出压力传感器:包括信号调节功能以制造高得多的输出,通常为0 - 5VDC或0 - 10VDC,可在更加工业化的环境中使用。

电流输出压力传感器:最佳使用于远距离发送信号。常用于引线必须在1000

英尺以上的应用。

压差变送器:通常用于流量测量,它们可以测量文氏管、孔或其他类型主要元素间的压差。

专用压力传感器:各种压力传感器,具有特殊功能,适于非标准应用。4.2.2型号:

OMEGA的PX409系列电子气压计是高精度的气压计,可针对实验室或测试应用提供三种量程:16 ~ 32 inHg、26 ~ 32 inHg或0 ~ 32 inHg (绝对压力)。

配备一体化电缆的型号(PX409)的防护等级为IP67,配备连接器的型号(PX419和PX429)的防护等级为 IP65。它们均采用全不锈钢结构,非常适合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它们极高的工作温度、广泛的补偿范围以及绝佳的温度补偿让用户可在温度经常变化、须监测气压的应用中获得稳定的读数。可提供毫伏、电压或电流输出型号。

以毫伏输出压力传感器为例说明:

1、±0.08% BSL的高精度,包括线性度、滞后性及重复性

2、广泛的温度补偿范围: -18 ~ 85°C (0 ~ 185°F)

3、出色的温度性能跨度:在补偿范围内为±0.5%

4、含5测量点NIST可溯源校准

5、全不锈钢接液部件

6、响应时间短

7、具有固态可靠性和稳定性

8、400%的耐受压力

4.2.3规格及参数:

输出:

毫伏型: 10 mV/V (100 mV @ 10 Vdc)

放大电压型: 0 ~ 5 Vdc或0 ~ 10 Vdc

电流环路型: 4 ~ 20 mA

电源要求:

毫伏型: 5 ~ 10 Vdc (5 mA @ 10 Vdc)

放大电压型:

0 ~ 5 Vdc电源电压: 10 ~ 30 Vdc @ 10 mA

0 ~ 10 Vdc电源电压: 15 ~ 30 Vdc @ 10 mA

电流环路型: 9 ~ 30 Vdc[最大环路电阻 = (Vs-9) x 50];[温度高于105°C (229°F)时为9 ~ 20 Vdc]

精度(综合线性度、滞后性和重复性):±0.08% BSL

零点平衡:通常为满量程的±0.5%,最大值为 1%

跨距设置:通常为满量程的±0.5%,最大值为1%;接头向下,沿垂直方向校准工作温度范围: -45 ~ 121°C (-49 ~ 250°F)

[对电压或电流输出为-45 ~ 115°C(-49 ~ 240°F)]

补偿温度:

量程> 5 psi: -29 ~ 85°C (-20 ~ 185°F)

量程≤ 5 psi: -18 ~ 85°C(0 ~ 185°F)

跨距热效应(在补偿范围内):

量程> 5 psi:量程的±0.5%

量程≤ 5 psi:量程的±1%

长期稳定性(1年):通常为满量程的±0.1%

冲击: 50 g,11 ms半正弦波冲击,纵轴及横轴

振动: 5-2000-5 Hz,30分钟的周期,曲线L,军用标准Mil-Spec 810图514-2-2,纵轴及横轴

响应时间: <1 ms

带宽: DC ~ 1 kHz(常规)

耐受压力:量程的400%

破裂压力: 6000 psia

电气终端:

PX409:一体化2 m (6')电缆

PX419:微型DIN

PX429:扭锁式

对接连接器:

PX419: CX5302(内含)

PX429: PT06F10-6S(单独销售)

环境保护:

PX409: IP67

PX419: IP65

PX429: IP65

PX459: IP65

接液部件: 316不锈钢

压力端口:?-18 NPT外螺纹

重量: 115 ~ 200 g (4 ~ 7 oz),

取决于配置

产品型号各种配置选项:

电气连接

PX409 代表 3米电缆

PX419 代表微型DIN

PX429 代表扭锁(相应连接器另售)

PX459 代表 M12连接器(接头/电缆组件单独出售)

百帕(毫巴)范围校准

16B 代表 16到32 inHg

26B 代表 26到32 inHg

32B 代表 0到32 inHg

16HB 代表 550到1100百帕

26HB 代表 880至1100百帕

32HB 代表 0到1100 hPa

电力输出

V 代表 10mV/V

5V 代表 0-5伏输出

10V 代表 0-10伏输出

I 代表 4-20 mA输出

精度选项

代表标准0.08%的精度

-EH 代表精度为 0.05%

-XL 代表 0.03%线性

4.3流量传感器选择: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参数

4.3.1生产厂家:

Omega流量传感器有多种传感器和变送器。

转子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流量,具有线性刻度、相对长的测量范围和低压降。安装和维护都很简单。

变截面流量计:旨在提供经济、准确的油和水的流量指示,其中很多产品利用弹簧和活塞式组装,使它们能够安装在任何位置,而且不受粘度变化的影响。

活塞流量计:监测空气流速以确定最佳的性能、流量调节器设置或气动系统性能。最适用于移动或工业气动系统以及空气动力操作的手工具系统。

带模拟输出的流量计:内置或可选的模拟输出用于连接以控制产品。

4.3.2型号:

FL-10流量计的所有部件均采用 PTFE、PFA和PCTFE制成,是高纯度应用或测量腐蚀性液体的最佳选择。该产品有两款可供选择,一种带有用于监测和控制流量的标准阀门,另一种不带阀门,只用于监测流量。所有流量计均单独经过质谱检漏仪测试,经认证达到1 X 10-7 sccs氦气或更高的泄漏完整性等级。

4.3.3规格及参数:

刻度: 0 ~ 10标度

精度:满量程的±5%

最高温度:121°C (250°F)

最大压力: 6.7 bar (100 psig)

泄漏完整性:所有产品均单独经过

泄漏测试,经认证达到1 x 10-7 sccs

氦气等级

外管壳:聚碳酸酯

流量管: PTFE PFA

浮子: PTFE

接液部件: PTFE管端接头、PCTFE

导杆

低流速: 144(长)x 32 mm(外径)

(511??? x 11??")

高流速: 267(长)x 51 mm(外径)

(101?? x 2")

4.4水位测量计

4.4.1生产厂家:

Omega水位传感器有多种传感器和变送器。

4.4.2型号:

LVCN414系列是非接触式超声波液位控制器和变送器,提供可靠的低成本、高性能小储罐液体处理解决方案。LVCN414目标用途是安装在滑道、工具或机械上的小型储罐中的过程、控制和化学品投送应用。LVCN414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合针对浮子、传导和压力传感器的系统集成或改造而设计的应用,可通过USB连接及Windows XP兼容软件(可从https://www.doczj.com/doc/a14879667.html,/ftp下载)轻松配置。

LVCN414提供高精度和准确度,支持实时/随时测量,降低作业成本,并提高生产率。过程或控制自动化应用的液位指示可通过现场显示屏或远程PLC进行监视。LVCN414 是一款全面的小储罐液位控制和测量解决方案。

4.4.3规格及参数:

量程: 1.25 m (49.2")

精度: 3 mm (0.125")

分辨率: 0.5 mm (0.019")

射束宽度: 5 cm (2")

死区: 5 cm (2")

电源电压: 24 Vdc,12 ~ 24 Vdc/ Vac(LVCN414-R型号)

环路电阻: 最大400

功耗: 0.5 W

信号输出(LVCN414和LVCN414-I): 4 ~ 20 mA,2线(采用回路供电时)

信号输出(LVCN414-V): 0 ~ 5 Vdc、0 ~ 10 Vdc或976 ~ 2000 Hz

接触类型(LVCN414和LVCN414-R): (4)个SPST继电器1A

模拟故障安全(LVCN414、LVCN414-I和LVCN414-V): 满、空或保持最后状态

继电器故障安全(LVCN414和LVCN414-R):

断电: 保持最后状态

通电: 开、闭或保持最后状态

滞后(LVCN414和LVCN414-R): 可选

配置: 通过从https://www.doczj.com/doc/a14879667.html,/ftp下载的

USB/PC Windows? 软件进行配置

温度补偿: 自动全量程

温度: -35 ~60°C (-31 ~140°F)

外壳: NEMA 6P (IP68)

外壳材质: PC/ABS FR

耐扭电缆材料: Santoprene

传感器材质: PVDF

电缆长度: 1.2 m (4')

过程安装件: 1 NPT

安装垫圈: 氟橡胶

类别: 通用

认证: CE

4.5电磁阀传感器选择: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参数

电磁阀(Electromagnetic 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电磁阀产品的主要型号有:ZCS型/ZBSF型/型ZCT型/ZCQ型/JOIISA型/RSPS 型/ZS型/ADF型/MDFH型/ZC型/2W型/DFD型/DF型/RSP型/RSV型/SLDF型/ZQDF型/ZCX型/PS型/RSZF型/ZCZ型/ZCLF型/ZCSB型/231型/RSPS型/UD-C型/V2A型/RSSM 型/ZQDF型/RSDF型/ZS型/ZCZP型/ZCG型/ZCZG型/RSO型/RSC型/FCD型/RSCS型/ZSH型/RSS型/ZCF型等型号电磁阀。

4.5.1型号:

ZCS使用流体空气、水、油、热水、瓦斯

动作方式直动式

型式常闭式

4.5.2规格及参数:

流量孔径 mm 2.5 4 16 20 25 35 40 50

CV 值 0.23 0.6 4.8 7.6 12 24 29 48

接管口径 1/8” 1/4” 3/8” 1/2” 3/4” 1” 1-1/4” 1-1/2” 2”

使用流体粘度 20CST以下

使用压力水(热水) :0~10 空气 :0~10 油:0~5 Kgf/cm2

最大耐压力 16kgf/cm2

介质温度 -5~120 ℃

使用电压范围± 10% 电压:AC220V AC110V DC24V 其它电压和工厂接洽

本体材质 SUS304不锈钢 (SUS316可定制)

油封材质 NBR或VITON

4.6设备的安装位置:

分水器的干管上安装流量、压力传感器,在各用户的分水支路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同样,在集水器的干管上安装流量传感器,在各用户的分水支路上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

在冷水机组的出口、入口处分别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

在冷冻水泵、冷媒水泵处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

变频泵处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

在冷却塔处需要安装水位测量计、电磁阀。

第四章课程设计小结

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两周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浅。

这次是第一次自动化和冷水机组的课程设计。我没有什么经验,拿到课程设计任务书,我大致浏览了一下: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2、课程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3、实验内容及要求;4、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掌握制图规范,具体的规范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已经强调过了,所以不必在学习。其次,解决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技术难题。还有其他东西在具体的绘图过程中逐步改进。

这次建筑设备自动化课设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们觉得设计的过程相当重要,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小组人员的配合、相处,以及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所以我认为这次的课程设计意义很深,和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配合、努力的过程也很愉快,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耐心辅导。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12 月26 日至 1 月 6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 2017年 1 月 5 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1. 设计内容 (1) 2. 技术要求 (2)

3. 给定条件 (2) 4. 发挥部分 (2) 二、设计系统简介 (2) 三、设计思想 (3) 四、设计依据 (3) 五、子系统设计 (4) 六、设备选型 (8) 七、结束语 (10) 八、设备清单 (10) 一、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1)图书实验楼公共区域;2)实验室;3)办公室 4)阅览室

2. 技术要求 1)采用全数字式电视监控系统(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或摄像机加Video Streamer) 2)公共区域无死角,实验室考虑安全要求 3)主控室在五楼网络中心 3. 给定条件 1)某图书实验楼图纸及建筑概况 4. 发挥部分 设计入侵报警系统并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 二、设计系统简介 DVR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视频录像机,采用硬盘录像,故常被称为硬盘录像机。它是一套进行图像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对图像/语音具有长时间录像、录音、远程监视和控制的功能,DVR集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网络传输等五功能集于一身,用一台设备就能具有模拟监控系统一大堆设备的功能,而且在价格上也越来越占有优势。 DVR采用的是数字录用技术,在图像处理、图像储存、检索、备份,以及网络传递、远程控制等方面也远远优于模拟监控设备。DVR代表了电视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市面上电视监控系统的首选产品。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压缩技术有MPEG-2、MPEG-4、H.264等,而MPEG-4、H.264是国内最常见的压缩方式。从压缩卡上分有软压缩和硬压缩两种。软压受CPU影响太大,做不到全时显示图像和录像,故逐渐被硬压缩取代。从摄像机输入录像上分为1路、2路、4路、6路、9路、12路、16路、32路,甚至更多路数。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介绍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的 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

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 最佳的目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 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本文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时需 要注意的问题。 一、自动化系统实施计划的制定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 一。其采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 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逻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 全可靠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 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要深入 了解业主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能满 足其需求的智能建筑标准,使智能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和 先进性。在了解业主需求后,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要充 分考虑业主装修的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 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二、主要设备安装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 理单元RPU 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 RPU 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大量监控

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 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 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 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 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2.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在建筑电气设备自 动化系统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 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 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 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3.DDC安装。由于DDC(DirectDigital Control 被称为直接 数字式控制器,由8 位微处理器,基础软件和自检软件,以及输入输出模块组成,此外还置有后备电池),由于其组成部分比 较复杂,对其安装要求也相对较高。第一,DDC 的安装位置应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分散地配置在被监控设备较集中 的场所,以减少管线敷设,便于进行原始数据资料的采样收集;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数字式控制器通常安装在光线充足、通 风良好、便于检修的地方;一般将其放置在电控箱或电控柜, 并使强弱电系统分开以保证系统安全。第二,DDC 控制器的输

建筑设备自动化B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吉林建大)

建筑设备自动化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吉林建大(建环) 一、填空 1.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CS)、(通信网络系统CNS)、(办公自 动化系统OAS)。 2.根据系统组成,计算机自动控制可以分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根据检测装置不同可分为(建筑环境与能量检测装置)、(生命安全 与防范安全检测装置)、(交通运输检测装置)、(建筑结构安全检测装置)、(运行维护与物业管理检测装置)。 4.根据建筑功能,一般建筑可以分为(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两类。 5.根据对不同火灾参量变化的响应以及不同的响应方法,火灾探测器可分为(感烟式)、(感 温式)、(感光式)、(复合式)和(可燃气体)探测器。 6.按照测控范围,火灾探测器可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 7.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分为(摄像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以及(显示和记录部分)。 8.在智能建筑中,生活给水一般有(水泵直接供水方式)、(气压罐压力供水方式)、(高低 位水箱供水方式)。 9.根据建筑基本功能的要求,建筑照明可以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装饰照明)、 (建筑障碍照明)。 10.停车场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计算机)、(自动识别装置)、(临时车票发放与检验装置)、 (挡车器)、(车辆探测器)、(电子显示屏)、(监视摄像机)等组成。 11.6~10;380/220 ◆按参考输入或其目标的特征来分,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恒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 统)、(随动控制系统)。 ◆所有的检测装置均可分为(数字开关量检测装置)、(模拟量测量装置)。 ◆开关执行机构包括(继电器)、(接触器)、(启动器)、(电动两位阀)。 ◆电梯分为(直升电梯)、(自动电梯)。 ◆设备间电源厂采用(直接供电与不间断电源供电结合的方式) 二、选择 1.信息插座应距离地面(300mm)。 2.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的双绞线最大长度为(90m)。工作区、跳线及设备电缆总和不 超过(10m)。 3.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形结构)。 4.属于安全防范子系统的是(电子、出入口、停车场)。 5.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缩写(BACS)。 6.无阴燃:感光式 7.电子巡更 三、名词解释及简答 1.建筑环境设备控制系统:就是对建筑环境设备及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图书实验楼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 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班级28060601 学生姓名梁潇 学号35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高级建筑物(例如:商务大厦、会展中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高级宾馆,高级写字间)内包含的楼宇设备设备和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同时,建筑物业主希望整个系统具有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效率和相对低的维护扩展费用。但由于不同厂商提供了不同功能的产品和子系统,采用了不同的通信协议,因此将造成各子系统有不同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编码格式和不同的通信规则,致使各子系统间实现互操作和系统互连将很困难,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一体化集成更就无从谈起。如果各子系统孤立运行,不仅难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会有较高的运行和维护费用,而且不利于系统扩展和改造。现在,建筑物业主和管理者迫切需要一种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控制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建筑物内的各种自控设备都可方便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各个子系统和各个设备间的自由通信,以求取得最佳的经济利益。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介绍楼宇电视监控系统,以及入侵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

目录 1.设计要求 (4) 2.设计思想 (4) 3.方案及产品选择 (5) 4.各子系统设计 (6) 5.结束语 (16) 6.设备清单 (17) 7.参考文献 (18) 8.附图(系统图、平面图) (19)

正文 设计要求 1.初步掌握简单的建筑设备自动化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确定建筑设备自动化子系统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系统结构和产品,画出建筑设备自动化子系统的系统图、平面设计图,并写出设计说明书; 2.了解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最新发展和主流技术与产品; 3.培养初步设计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思想 本着系统既要先进、实用、成熟、可靠,又要做到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好,兼顾投资合理、效益最佳的目的。电视监控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使这些设备得以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管理的作用,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优良环境。

建筑设备自动化复习题

第一章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与传统建筑区别: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特性及功能,主要表现在:A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B 对收集的信息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C 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类型:1)智能办公、商用大楼 2)智能建筑群(广场) 3)智能化住宅 4)智能化小区功能:1)舒适功能 2)安全功能 3)便捷功能。 核心技术:智能建筑综合利用了“4C”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4C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建筑管理系统BMS、信息网络系统INS、通信网络系统CNS。 建筑管理系统BMS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FAS,也称之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广义BAS)的功能:设备监控与管理、节能控制。范围及内容:电力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 建筑管理系统BMS:自动测量:1)选择测量2)扫描测量3)连续测量。自动监视:1)状态监视 2)故障、异常监视 3)火灾监视 4)暖通空调系统的监视。自动控制:1)建筑设备的启停控制 2)设定值控制3)设备的节能控制4)消防系统控制等。 按控制系统结构分为:开环、闭环、复合控制。 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主机、外围设备、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人机联系设备等)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分类: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计算机监控系统(监督管理系统)4)分布式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6)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总线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DCS的基本结构式计算机网络。DCS的通信网络是一个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的计算机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特殊要求。 FCS是一种全数字、半双工、串行双向通信系统。FCS与DCS相比,其优势表现为:1)现场通信网络2)现场设备互联3)互操作性4)分散的系统结构5)开放式互联网络6)通信线供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不但承担着面向过程控制和优化的任务,而且基于获得的生产过程信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形、树形、星环形拓扑OSI七层参考模型及其数据传输形式:物理层(比特或位)、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分组)、传输层(数据报)、会话层(数据包)、表示层(数据包)、应用层(报文)Lonworks的拓扑网络结构:主从结构、总线和自由拓扑 建筑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1)功能集成:A IBMS管理层的功能集成 B 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功能集成。2)网络集成: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与网络设备及网络线路的有机结合,其重点在网络协议和网络互联设备上。3)界面集成:在统一的界面上,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模式:1)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的一体化集成模式。(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是系统集成的最高目标)2)以BMS、INS为主,面向物业管理的集成模式3)BMS集成模式: A)各子系统之间的网络一致 B)以BAS为主,其他系统存在不同的通信协议 C)采用IPC互联软件技术4)子系统集成。 第三章 新风补偿环节:在夏季工况室温给定值能自动的随着室外温度的上升按一定的比例关系而上

关于建筑设备的学习总结.docx

上了一个学期的建筑设备课,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对施工图识读,施工方面设备安装的理论知识,建筑给排水建筑通风建筑照明采暖空调建筑电气等等知识。 《建筑设备》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建筑中各种关系的能力,能掌握一般建筑的水电设计原理和方法,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专业很好协调配合的问题。 这一学期里,我学习到了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给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采暖与燃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系统建筑供电及照明系统建筑弱电系统和相关图纸的识图练习。 老师讲解相关的知识,播放了相关建筑设备安装方面的视频,让我更清楚直观的学习到了建筑设备各个方面的知识。比如: 建筑给水系统是供应建筑内部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一系列工程设施的组合。建筑给水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室外给水系统将水引入建筑物内,并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情况下,经济合理地把水送到各个配水点。 采暖系统是为使空气保持要求温度,向室内供给所需的热量,以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建筑通风的任务是使新鲜空气连续不断地进入建筑物内,并及时排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气和有害气体。通风方式按照作用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按照作用力可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建筑电气设备是建筑设备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电气对于整个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建筑布置和构造的选择建筑艺术的体现建筑管理的灵活以及建筑安全的保证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是我在这学期建筑设备课上学到的一部分知识,这些知识让我对建筑设备的对建筑的起到作用充分的了解,让我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更好更全面的完成各项任务。 虽然建筑设备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多,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视频的演示都让我了解到了更多建筑的知识。要完成一个建筑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建筑设备课就能帮助我通过我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相关方面的各种问题。 [关于建筑设备的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0807040200101建筑设备自动化考试大纲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807040200101 总学时数: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0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应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便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用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应用面广、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定义和内涵、数据通信技术、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相关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空调系统和冷热源系统的控制调节原理和方法,建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等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8-12 分值 1、考试内容:①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定义和内涵;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③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功能;④建筑设备自动化的核心技术;⑤智能建筑的定义和内涵。 2、考试要求: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的概念和内涵,明确建筑设备自动化的目的和功能,了解其组成和核心技术,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与建筑智能化的联系与区别,清楚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通信系统模型;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③网络拓扑结构;④传输媒体; ⑤通信原理和相关实现技术。

2、考试要求: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模型,理解香农公式的意义,能对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进行正确评价。掌握典型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优缺点,熟悉常见传输媒体的结构特征、传输特性和应用场合;了解信号传输的过程,掌握通信同步技术,交换技术和多路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式。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计算机网络的分类;②开放系统参考互联模型;③网络互联设备;④局域网;⑤控制网络。 2、考试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的依据;认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对计算机网络的意义;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的实质和各层的功能,熟悉典型网络互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局域网的类型、结构和主要协议。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传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别,熟悉串行通信总线的结构特点和传输性能,了解主要现场总线的特点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第四章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计算机控制系统;②输入/输出接和工程通道;③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④传感器和执行器;⑤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2、考试要求:了解计算机控制的组成和原理,理解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的区别,熟悉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形式和特点。熟悉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要求和选择方法。熟悉典型控制规律的原理和特点,对控制规律离散算法的特点有所了解。明白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两种控制系统的区别和特点有充分认识。 第五章空调系统的控制调节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空调自动控制系统;②风机盘管的控制;③新风机组的控制;④全空气调节的控制;⑤变风量系统的控制。 2、考试要求:了解空调系统的特性,理解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原则,熟悉空调自控的主要内容。熟悉风机盘管的冷热量调节的手段,冬夏转换的方式,比较风机盘管不同温度控制方法的特点。掌握新风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组成与控制原理,理解各参数控制的要点,对新风机组产生冻裂的可能性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掌握全空气空调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分析各种调节和运行转换方案的能耗和控制品质。熟悉变风量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能够对V AV空调机组风量控制的三种方法的特点和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第六章冷热源系统的控制调节15~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空调水泵的变频控制;②冷冻水系统的控制调节;③冷却水系统的控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 《建筑设备》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讲述建筑工程中给水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及燃气供应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安装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观点,将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装饰及设备看作统一的整体,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做到建筑和设备协调配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阅读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供暖施工图、通风施工图、空调施工图、建筑电气施工图;熟悉设计和施工规范。掌握《设备技术》基本知识对工程中相关实际问题能很好认识及解决。 1.掌握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方式,工作流程,常用设备; 2.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管道布置与敷设的要求; 3.具备一般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识图能力; 4.具备一般设备专业与土建专业的配合能力; 5.具备一般设备专业与电气专业的配合处理能力。 四、设计思路 (一)确定课程目标的思路

面向生产,面向实际,以培养一线高技能专门人员为思路确定课程目标。 (二)设计课程内容的依据 以《设备技术》的不同专业来设计教学项目,以多种专业所需知识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具体内容,包括给排水管材、器材及卫生器具;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与建筑照明;建筑弱电系统。 (三)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本课程包括基础与课程设计实训两部分,课堂教学注重基础原理、基本概念、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课程设计实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 (四)建议学时数 建议理论学时数36学时,参观实习12学时,共48学时。 五、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及要求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后题参考答案-建环

1. 什么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其整体功能是什么?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简称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 整体功能: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以运行状态监视为中心的维护管理自动化;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2.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环节,并画出其组成框图。计算机控制系统从应用角度如何分类? 组成环节:①硬件部分:计算机(主机、外设、系统总线、过程输入设备、人机联系设备、通信设备等);现场仪表(测量器件、变送器、执行器等)。②软件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组成框图: 按应用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监督计算机控制(SCC);集散控制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3.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作用是什么?由哪几层组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7498所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作为通信网络国际标准化的参考模型,它详细描述了软件功能的七个层次。从下至上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 简述BACnet协议和LongTalk协议的体系结构和适用领域。 (1)BACNet协议参考并简化了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形成包容许多局域网的简单而实用的四级体系结构: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适用于信息管理域方面,是为实现不同的系统互联而制定的标准,适于大型智能建筑。 (2)LonTalk协议与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一样,具有七层结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LonTalk协议适用于实时控制域方面,是建筑物自控系统中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的网络化并实现产品互操作性的协议标准。 5. 新风机组的监控内容有哪些? 监测内容: 1)风机的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2)测量风机出口空气温湿度参数。以了解机组是否将新风处理到要求的状态。

建筑设备自动化复习.docx

建筑设备自动化复习 AA* ____ ~?T? 第一早 P2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Z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P3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1、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2、对收集的信息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3、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P4智能建筑的功能:1、舒适功能2、安全功能3、便捷功能 P4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1、现代计算机技术2、现代控制技术3、现代通信技术4、现代图形显示技术 P5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与集成:主要由建筑管理系统BMS、信息网络系统INS、通信网络系统CNS三大子系统组成。 P5建筑管理系统BMS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白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FAS P6通信网络系统CNS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接入系统三大部分P7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功能:设备监控与管理、节能控制P10BMS自动监视,重大故障紧急报警一旦出现,必须紧急停止和切断电源,轻故障害时一口发出报警,应马上紧急停止设备运行,而不切断电源

P11分散控制,就是在众多设备的附近(现场),设置带有微处理器芯片的控制器,然后再把这许多称为“分站”或“分散控制单元”或“直接数字控制器”的现场控制器以一定的网络结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控制网络。 第二章 P15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由计算机、D/A转换器、执行器、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和A/D转换器组成,是闭环负反馈系统。 P16图2-1记下 P2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计算机监控系统4、分布式控制系统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P29名词解释 单工:数据信息在信道上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送,信源只能发送,信宿只能接受,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 半双工:数据信息在信道上能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信源和信宿可交替发送和接受数据信息,但不能同吋发送和接受,如航空航海无线通信和对讲机通信。 全双工:信源和信宿可同时在信道上双向发送和接受数据信息,但要求信道具备满足双向通信的双倍带宽,如电话通信。 P31计算机网拓扑结构:星形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星环形拓扑 P33计算机网络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P41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就是将发送端(信源)和接受端(信宿)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设计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消防设备、建筑电气等系统的设备日趋复杂,建筑设备投资在建筑总投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从事建筑类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建筑物中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煤气供应、供配电等系统在建筑中的设置和应用情况有所了解,以做到既能完美的体现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功能,又能尽量地减少能量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于高中毕业后三年专科学制。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前续课程为《房屋建筑构造》、《建筑制图》,后续课程为《建筑安装工程预算》。 《建筑安装工程工艺与识图》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1.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立足于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水、暖、电、通风、空调等各专业知识,是工程造价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主干地位。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反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谨态度和热爱专业、积极进取的职业情感。 1. 发挥基础课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知识讲授、识图练习和现场实践等过程,是一个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课堂传授和现场实习相结合、继承传统学科理论和创新意识相结合的职业化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建筑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2.以学生为主题,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自主学习式的转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等面。 3.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校企合作渠道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应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开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场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实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开放性。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教学式 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介绍(doc 8页)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介绍(doc 8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

BAS),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 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 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 最佳的目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 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本文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时需 要注意的问题。 一、自动化系统实施计划的制定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 一。其采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 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逻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 全可靠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 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要深入 了解业主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能满 足其需求的智能建筑标准,使智能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和 先进性。在了解业主需求后,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要充 分考虑业主装修的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 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二、主要设备安装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际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它通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达到在确保建筑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的目的。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 1 中央控制室选址及室设备布置 (1)中央控制室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应离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5m以上。上方及毗邻无用水和潮湿的机房及房间; (2)室控制台前应有1.5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直射; (3)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超过7m时,应在两端各各留大于1m的通道; (4)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不小于20m。 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电源要求 (1)中央控制室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供电,中央控制室设专用配电盘。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 (2)通常要求系统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大于±10%,频率变化不大于±1Hz,波形失真率不大于20%。 (3)中央管理计算机应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应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用电设备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 (4)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满足下述要求: ①Ⅰ类系统(650点~4999点),当中央控制室设有UPS不间断供电设备 时,现场的电源由UPS不间断电源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集中供给; ②Ⅱ类系统(1点~649点),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 供给; ③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必须设置备用电池组,并能支持现场控制器运 行不少于72小时,保证停电时不间断供电。 3 现场控制器设置原则 (1)现场控制器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一般按机电系统平面布置进行划分。 (2)现场控制器要远离有输水管道,以免管道、阀门跑水,殃及控制盘。在潮湿、蒸汽场所,应采取防潮、防结露等措施。 (3)现场控制器要离电机、大电流母线、电缆1.5m以上,以避免电磁干扰。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屏蔽和接地措施。 (4)现场控制器位置选择宜相对集中,一般设在机房或弱电小间,以达到末端元件距离较

建筑设备自动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 1、智能建筑三大基本要素: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CNS)(CA) 狭义BA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火灾报警自动化(FA) ?安全防范自动化(SA) 广义BA “3A”大厦;”5A”大厦 狭义BA;广义BA

2、在一个建筑内设置BA 系统的目的是使得建筑成为最佳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设备高效运行、整体节能效果最佳,而且安全的场所。整体4个功能包括: ? 以设备建筑实现最优化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 ? 以运行状态监控和积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 ? 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防控为中心的消防自动化 ? 以节能运行为目的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3、 信息交换技术 P5 (1) 动态数据交换(DDE )技术 当支持DDE 的两个或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他们可能用会话方式交换数据和命令。DDE 会话是在两个不同的应用之间实现双向连接,靠两者的应用程序可以交替的传输数据。 (2) 对象链接与嵌入OLE 集成技术 网络互联与扩展技术 信息交换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 网关、路由器网桥中继器动态数据交换DDE 对象链接与嵌入OLE (OPC)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远程访问服务器RAS 固有访问 ODBC 访问访问代理agent

(3)O 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 ODBC API 4、BA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 (1)系统软硬件资源共享(数据透明) (2)系统具备一定的可变性(留裕量) (3)要能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监督与管理(DCS) (4)系统选择原则(设备选型) 先进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主流标准、生命周期成本、可集成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经济性。 5、BA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流程 (1)研究业主的需求、建筑功能 (2)了解机电专业对控制的要求 (3)系统选型 (4)与土建配合、确定控制室位置、面积、布线等 (5)画出网络拓扑图 (6)完成配线设备二次回路设计和各种仪表、阀门选型 (7)画出管线敷设平面图 (8)列出BA设备清单、材料表 设计依据:BA系统监控范围、控制范围、点数等等。

建筑智能建筑设备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智能建筑设备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1 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枪支弹药库安防系统设计 枪支弹药库作为一个重要的存放各种枪支弹药的场所,其要求的防护相应非常高。因此仅仅依靠过去的人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匹配相应的技防措施才能实现安全的目标。 1.2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理论,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工程现场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设计内容 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某市公安局枪支弹药库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根据其结构及用途,整个系统由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监视系统,指纹门禁系统组成。 楼梯间设置探测器,当有人来领取枪支弹药时提醒值班人员,同时启动录像机将过程录制下来;当有非法人员闯入时,产生报警。 枪支库、弹药库及防爆器材仓库设置若干个被动红外探测器,有人非法闯入时产生报警。其中在枪支库需设置主动红外探测器,用以隔离重点区域,防止普通工作人员进入重点区域。 在墙的外部安装被动红外探测器,其作用是防止犯罪分子破墙而入,增强整个枪支弹药库的安全性。 在值班室及领物台各安装一个紧急报警按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值班人员可按下按钮,将紧急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利于监控人员及

时采取行动并通知上一级警卫中心。 在领物台前方安装摄像机,在领物台上安装监听头,通过录像机将领取枪支弹药的整个过程(包括图像及声音)录制下来,以便日后查看。同时还可以与探测器联动,即当该探测器报警时,自动启动录像机将报警图像记录下来。 枪支弹药库里面各安装一个摄像机,用以与电控门及里面的探测器联动,及当电控门打开或探测器报警时,启动录像机,将工作人员在库内的活动或报警图像录制下来。 采用指纹机做弹药库的门禁系统,指纹机控制安装在枪支库和弹药库门上的电控锁。对领用枪支和弹药的合法人员要有完备的记录。 2.1 设计依据 (1)建筑物的设计任务书 (2)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设备设计图样。 (3)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大全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技术对建筑设备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提高了建筑设备的运行质量,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提供集中的显示操作控制和强大的运行数据处理功能、减少管理的工作量,降低建筑设备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长期来国内的BA系统工程质量不高,实际能正常投入运行的BA系统项目不多,这使智能建筑业界人士深感不安。 1996年,为配合政府和业主的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同济大学成立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质量检测室,先后对上海的久事复兴大厦、上海通贸大厦、浦发银行外滩12号大楼、兆丰环球大厦、兆丰世贸大厦、证券大厦、期货大厦、宝钢大厦等重大工程项目的BA系统进行了检测。对在BA系统监控下的电力供应系统、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进行检测,将BA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控制精度等作为系统的重要指标进行测评。这项工作促进了BA系统工程承包商努力整改提高工程质量,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在97年列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检验实施细则》和上海市智能建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2000)第007号文《上海市智能建筑检验及等级评估细则》中。

一.BA系统检测的前期工作 为了保证第三方检测工作的公正性,我们对BA系统的检测只接受工程建设方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委托。 BA系统的检测工作要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文件全面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来制定BA系统的检测方案。 被检测系统的业主与工程承包商需提供的主要文件必须有:系统选型论证、系统规模容量、控制工艺说明、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BA系统结构图、各子系统控制原理图、BA系统设备布置与布线图、与BA系统监控相关的动力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现场设备安装图、DDC 站与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员站的监控过程程序流程图、中央监控室设备布置图、BA系统供货合同及工程合同、BA系统施工质量检查记录、相关的工程设计变更单、BA系统投入运行后三个月的运行记录。在此基础上,根据BA系统的验收标准,制定出一套切实、合理的BA 系统检测方案。如果工程资料不齐全,则限期整改,否则不能予以检测. 二.检测方案的实施

建筑设备自动化--大纲

教学工作手册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程利双 系(部): 土木工程系 教研(实验)室: 授课任务一览表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本、专科/ 班数) 授课类别 (理论/实验) 周学时 本学期总 学时 建筑设备自动化本科/1个理论 2 32

《建筑设备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210054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0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研究建筑设备工程中的控制技术理论和方法的能力;达到熟悉和掌握建筑设备(主要是暖通空调设备)中所用到的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以及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目的。为今后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的控制、运行和管理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拓宽专业方向,增加知识面,适应人才市场就业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和发展。 2.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集中空调冷热源与空调水系统的监控、供热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其它建筑设备的监测控制原理。 3.理解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授实验上机习题讨论小计 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 2 2 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通信网络结构 4 4 第3章建筑设备自动化中的监控设备 4 4 第4章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 4 4 第5章 集中空调冷热源与空调水系统的监 控 4 4 第6章供热系统的控制 2 2 第7章其他建筑设备的监测与控制 4 4 第8章住宅小区只能化系统 4 4 第10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施工 与管理 2 2 机动 2 2 合计32 32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概述 教学内容: 1.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2.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核心技术 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复习题汇总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复习题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空调所耗能源几乎占楼宇耗能的50%空调系统的能量主要用在热源及输送系统上,据智能楼宇能量使用分析,空调部分占整个楼宇能量消耗的50%其中冷热源使用能量占40%输送系统占60% 2、中央空调系统由冷冻机房设备,末端装置包括空调机、新风机和风机盘管组成。 3、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楼宇的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布线系统采用 双绞线和光缆以及其它部件在建筑物或建筑群内构成一个高速信息网络,共享话音、数据、 图像、大厦监控、消防报警以及能源管理信息,它涉及到建筑、计算机与通信三大领域。 4、楼宇自动化系统使用的DCS系统的层次分成四级,分别为① 直接控制级,②过程管理级,③分层管理级,④物业管理级。 5、DCS寺点是现场由控制站进行分散控制,实时数据通过电缆传输送达控制室的操作站,实现集中监控管理。 6、高层建筑种存在一个变(配)电所,里面有高低压配电柜、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和进出线的断路器。 7、对高层建筑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污水、冷冻水箱等给排水装置进行监测和启停控制,其中包括压力测量点、液位测量点以及开关量控制点。 &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 1、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 发展和充实,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 )、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 )、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图形显示技术(Cath0de Ray Tube,CRT)简称“ 4C +A'技术,这些技术一起构成了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2、3A智能大厦的“ 3A”指:通信自动化系统(CA)、办公自动化系统(OA)、大楼自动化系统(BA),若再把消防自动化设备(FA与安保自动化设备(SA)从BA中划分出来,贝U 成” 5A”智能大厦 3、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可简单归纳为3A+GCS+BMS艮卩大楼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OA、通信自动化系统(CA)、综合布线系统(GCS、建筑物管理系统(BMS。 4、狭义的BA系统主要实现设备运行监控、节能控制与管理、设备信息管理与分析3大功能。 5、集散控制系统从垂直结构上分为3层:现场过程控制级、操作管理级和综合管理级。集散控制 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分散过程控制装置、操作管理装置和通信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是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 6、ISO/OSI模型7层结构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7、Lonworks总线技术通信协议结构分7层,CAN总线技术通信协议结构分3层,BACnet 通信协议,协议结构分4层。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对每个设备或系统的具体监控原理、内容和功能不尽相同,但所函盖的技术范围基本一样,即对设备与系统的监视、、控制、与调节。(测量)10、现代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生活给水系统有以下三种方式:水泵直接给水方式、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气压罐压力给水方式。 11、集中式空调系统通常包括冷热源,冷热水输送管路、冷热风输送风道、空气处理装置,将热 量或空气送入房间的末端装置三部分组成。 12、常见的空调末端设备:新风机组、___________ 风机盘管、变风量系统等。(空调机组) 13、空气处理设备与冷热源一起构成空气调节系统,简称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对空气的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