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浅谈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浅谈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浅谈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保护湿地,不仅是保护珍禽异鸟,也是保护人类自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欢迎阅读。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一XXX: 千百年来,湿地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再通过他们的笔,吸引着蜂拥的人潮,人们在湿地的怀抱中赞美年华、畅想未来。人类与湿地的关系可以追溯至“逐水草而居”的年代。奔腾的河流、壮美的海滨、恬静的湖泊……氤氲丰饶的生命摇篮赋予大地勃勃生机。 今年的2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湿地:我们的未来”,旨在诠释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别是强调湿地对人类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倡导树立保护湿地、关爱湿地的理念。 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诸如淡水、矿产、粮食等多种,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以及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湿地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气候调节器”和“物种基因库”。

多次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成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护湿、依法治湿、科学养湿、全民爱湿”工作,努力构建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以湿地公园和重要湿地功能区等多种保护形式相结合的管理格局,加快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严厉查处乱占滥用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野生植物等破坏湿地行为,积极探索建立退化湿地恢复制度、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湿地生态损失补偿制度,深入拓展产学研交流合作,广泛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湿地,积极参与湿地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湿地、民生湿地、经济湿地。 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保护湿地,不仅是保护珍禽异鸟,也是保护人类自身;不仅是保护人类的今天,也是保护人类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人类共有的湿地,让“地球之肾”与人类文明和谐发展!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二广大市民朋友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学习目标: 1.结合三江平原等地区区域特征分析湿地的形成条件。(区域认知) 2.通过图片资料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利用洞庭湖、咸海面积的变化探究湿地减少的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湿地破坏的原因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人地协调) 学习过程: 板块一:湿地的概念及类型 1.读图,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 课堂检测1: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板块二: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读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描述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 3.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沼泽湿地形成的自然因素?(合作探究) 三江平原沼泽: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 青藏高原湿地: 课堂检测2: (2014新课标2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 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 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

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板块三:湿地的重要价值 4.结合图片资料,说出湿地的主要作用,并归类。 课堂检测3:(2018新课标2)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芦苇.分布广泛.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板块四:湿地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合作探究) 材料1 洞庭湖的萎缩 洞庭湖原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但长江中上游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长江含沙量大增而导致湖泊的淤积;另一方面,湖区围垦严重,1896年至1980年面积减小了57%,储水量减少了46%。湖泊形态支离破碎,现已分割为几部分,被人戏称为“洞庭河”。洞庭湖的调蓄功能下降,加重了近年来长江中游“小水大灾”现象。如1998年大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较1954年小,水位也低,但洪水泛滥程度却远大于1954年。 2000-2006洞庭湖共监测到鱼类111种,其组成结构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大大减少,洄游性鱼类已极为罕见;平均渔获量为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湖区内造纸厂、化工厂污水大量排放,渔业污染事故频发,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洞庭湖水质。 材料2 咸海变“死海”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主要由中亚两大内流河锡尔河注入。历史上咸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长435公里,东西290公里,面积6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米。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 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 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_倡议书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_倡议书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一XXX: 千百年来,湿地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再通过他们的笔,吸引着蜂拥的人潮,人们在湿地的怀抱中赞美年华、畅想未来。人类与湿地的关系可以追溯至“逐水草而居”的年代。奔腾的河流、壮美的海滨、恬静的湖泊……氤氲丰饶的生命摇篮赋予大地勃勃生机。 今年的2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湿地:我们的未来”,旨在诠释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别是强调湿地对人类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倡导树立保护湿地、关爱湿地的理念。 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诸如淡水、矿产、粮食等多种资源,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以及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湿地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气候调节器”和“物种基因库”。 多次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成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护湿、依法治湿、科学养湿、全民爱湿”工作,努力构建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以湿地公园和重要湿地功能区等多种保护形式相结合的管理格局,加快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严厉查处乱占滥用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野生植物等破坏湿地行为,积极探索建立退化湿地恢复制度、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湿地生态损失补偿制度,深入拓展产学研交流合作,广泛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湿地,积极参与湿地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湿地、民生湿地、经济湿地。 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保护湿地,不仅是保护珍禽异鸟,也是保护人类自身;不仅是保护人类的今天,也是保护人类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人类共有的湿地,让“地球之肾”与人类文明和谐发展!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关于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倡议书二广大市民朋友们: 仰天湖高山湿地位于南岭北麓骑田岭山系之巅、北湖区境内,是中国最南方的高山湿地,拥有8000多亩的草地形态,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浅水湖区。目前,高山湿地尤其是高山草甸湿地和沼泽湿地中的森林沼泽,被畜牧业破坏较多,结构较为单一,加上地处高寒山区气候的影响,恢复期较长,亟待抢救性保护。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利用价值,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保护湿地,实现和谐发展,既是一项惠及子孙的宏伟大业,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 湿地公园既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湿地合理利用、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建设湿地公园,既是湿地保护的迫切需要,也是拓展林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同时,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保障。北湖区仰天湖草原正在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让我们大家为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1.了解湿地的分布及其生态效益。 2.理解湿地问题、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思维导图]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 ?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 ?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 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 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生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之时。简单的说,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过渡的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它的特点是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可供人们观赏、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湿地公园的宗旨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和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场所。 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处于初始阶段。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新的工作, 牵涉面广, 政策性强, 我们既要大胆实践, 又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使之统筹有序, 积极健康的发展。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比如拟规划建设的崇明东滩湿地国际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是建设中的上海实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如香港的米埔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80公顷),澳洲的Moreton Bay Marine Park和维多利亚公园、日本的铳路湿地国际公园(保护区),都是利

用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和该地在流域或河口区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亚太迁徙水鸟通道的独特性,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或实验区内规划了不同意义上的湿地公园,以谋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景观资源的平衡点。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湿地公园的发展目标应依据湿地公园的定位,提出适合湿地公园自我完善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两方面的内容,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贯彻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国家原则;(2)充分考虑历史、当代、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湿地公园发展的各种需求和分期目标; (3)因地制宜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复合生态系统。 (4)与湿地保护管理的目标相一致,与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的一部分,他符合湿地的一切特性,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表现如下。 湿地是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的了,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

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 总论: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现在的湿地公园 加强了人文景观和与之相匹配的旅游设施,各地尽力开发本地资源。 湿地和人的肾一样,可以很好的净化大气,河流和一些难以净化的污 染。为了积极配合肥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肥城城市湿地

公园打造 成独具特色的郊游公园,特别制定本方案。 1 / 69 1/69页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方案 一、肥城城市湿地公园简介 2 / 69 肥城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肥城县城北新城中心腹地,占地面积1800亩、水域面积780亩。公园包括肥城花谷、生态湿地、水舞倾城、休闲乐居等四个主题,拥有在水一方、青纱翠岸、临峰映月、山林野趣等特色八景,将于2016年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2016年5月前全面竣工投用。公园集旅游性、生

态性、主题性为一体,将成为肥城的城市“会客厅”,为肥城打造城市特色、传播城市魅力、带动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市民“吹吹风、看看水、想安静、想放松”的好去处。 肥城县按照“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思路,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公园绿地。肥城城市湿地公园是肥城县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景观建设,营造多样化绿化景观特征,结合“绿海明珠、百园之市”工程打造的特色景观。公园以黑龙滩水库为水源,建成后将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系统,园内奇峰罗列,展现出山水相融的绿化景观。 “肥城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主题为‘仁者乐山,寿者乐水’。在设计中充分保留和雕琢了肥城美好的山水资源,将古朴的肥城文化元素与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融入其中,呈现出一幅象征新时期肥城生活风貌的山水画卷。”设计秉承着将生态节约型园林引入复合绿道的理念,以花海、湿地、山川河流的自然景观特色赢得市民的喜爱,优化方案设计策略遵循四项优化原则:生态性原则,尊重场地,依山就势,减少硬质场地,硬质驳岸;经济性原则,土方就地平衡,适地适树,控制

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邹小云 一、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辩论,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和上一节教材《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都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问题,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三部分内容按照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来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宁波东钱湖、洞庭湖湿地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具体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一、湿地公园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水体保护。 保护以湖、渠等为主的水体与水网形态,改善水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是鸟类的繁殖地、停歇地、栖息地,保护植物物种及其生长环境。 (三)土地资源保护。 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湿地地形地貌保护。 保护湿地相对负地形以及湖湿地特有的地形。 二、主要保护措施 湿地公园划分为保护重点区、保护控制区和保护缓冲区,公园周边重要地段划定为保护缓冲区。 保护重点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经营性设施。 保护控制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和景观的生产经营性设施。规划允许建设的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保护缓冲区内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湿地公园的环境质量;已建成并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湿地公园内不得设立开发区、度假区,

不得出让土地,严禁出租转让湿地资源;严禁举办与湿地公园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各种活动。湿地公园缓冲区内禁止改变地貌和破坏环境、景观的活动。禁止新建居民点或者其他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 湿地公园内及周边区域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任意存储固体废弃物,对农用薄膜和渔网等不可降解的废弃物,使用者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湖湿地内航行的船舶,应当配置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污设备,不得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及固体垃圾;驶经湿地公园外围区域的,排放污水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游览性船舶以电瓶船、手划船为主,并在规定的线路行驶,制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船舶承载力和船舶数量。 三、管理措施 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依据与湿地公园保护相关的国家法律、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管理制度,依法实施管理。湿地公园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湿地公园各项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公园管理机构的管理。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开展湿地资源的调查和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开发利用对湿地的影响以及动态变化趋势,并按规定向国家和建设部门报送调查和监测报告。 对湿地资源的调查、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当进行分类归档,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档案。因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湿地公园环境污染或者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公园管理机构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2019版第10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019版第10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湿地资源的形成 (对应学生用书第173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共同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理解—要点突破] 1.形成条件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2.举例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运用—考向通关]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以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解析]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解析]湿地的形成条件,一般从水的盈、亏两方面分析。盈一般指水的来源(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亏要分析排水条件(盆地地形排水不畅)、蒸发量(与气温有关、年平均气温-4.7℃)、下渗(有冻土,不利于水分下渗)等方面。 [答案]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考点二| 湿地资源的功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74页)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规定审批稿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规定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国 家 湿 地 公 园 管 理 办 法(2017版)

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同时废止。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本办法。 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建设、管理和撤销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 国家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事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或者志愿参与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工作。 第三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国家湿地公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第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湿地区域生态地位重要;或者湿地主体生态功能具有典型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贵、濒危的野生生物物种。 (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价值。 (三)成为省级湿地公园两年以上(含两年)。 (四)保护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 (五)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实施良好。 (六)土地权属清晰,相关权利主体同意作为国家湿地公园。(七)湿地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第六条申请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可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 国家林业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召开专家评审会,并在所在地进行公示,经审核后符合晋升条件的设立为国家湿地公园。 第七条申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的,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交的申请文件、申报书。 (二)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的批复文件。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知识点三湿地的治理措施 拓展: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保护(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 森林的保护措施 (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三)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四)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五)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六)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拓展.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②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乱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 (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3)保护草地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拓展.3.生物多样性保护

(1)物种灭绝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所以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森林破坏、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环境污染等,加速了物种灭绝速度,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迁入适当的环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保护遗传资源。 ④国家颁布生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国 家 湿 地 公 园 管 理 办 法 (2017版) 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同时废止。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本办法。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建设、管理和撤销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 国家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事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或者志愿参与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工作。第三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国家湿地公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第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湿地区域生态地位重要;或者湿地主体生态功能具有典型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贵、濒危的野生生物物种。 (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价值。 (三)成为省级湿地公园两年以上(含两年)。 (四)保护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 (五)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实施良好。 (六)土地权属清晰,相关权利主体同意作为国家湿地公园。 (七)湿地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第六条申请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可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 国家林业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召开专家评审会,并在所在地进行公示,经审核后符合晋升条件的设立为国家湿地公园。 第七条申请设立国家湿地公园的,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促进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根据1998年国务院下发国办发[1998]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湿地公园(WetlandPark),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该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第三条湿地公园分为以下两级: (一)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主题突出,湿地生态环境优良、湿地景观特别优美,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且生态旅游服务设施齐全; (二)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主题突出,且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湿地景观有特色,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对区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具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 第四条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湿地公园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以及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五条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坚持湿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统一的原则。 坚持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并适应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章公园申报和建设 第六条申报湿地公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以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居住环境为主要目的;(二)以湿地利用、科普宣育、弘扬湿地文化为主题; (三)湿地及其它土地、地被物权属清晰; (四)湿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50%以上; (五)兼有湿地生态旅游服务功能; (六)投资主体明确,投资基本落实;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有关图表、照片等资料。 第七条申报审批程序 根据1998年国务院下发国办发[1998]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决定“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工作”,湿地保护包括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是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报建设湿地公园应报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一)建立国家级湿地公园,提供湿地公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有关图表、照片等资料,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备文报国家林业局审批,审批后在国家林业局备案。 (二)建立省级湿地公园,提供湿地公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相应的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建立省级湿地公园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将有关材料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八条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由湿地公园经营管理部门依据林业部门的批件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按分工管理权限报计划部门批准后,按建设部门的有关规定实施建设。并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备案,修改总体规划设计必须经原审批单位批准。 第九条湿地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在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湿地公园主题工程建设和湿地保护及所需的必要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工程设施。

2019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和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湿地资源重要价值的理解。 3.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积极加入到“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探究中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风景。 师:这么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生:湿地。 师:什么是湿地?湿地有哪些类型?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人类在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教师板书】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湿地? ②湿地有哪些类型? ③不同类型的湿地有什么共同特点?

④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何特点? 【师生小结】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滩涂、沼泽、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区)和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河、人工湖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我国湿地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特点。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湿地分布特点。 【教师承转】我国湿地分布这么广泛,那湿地对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观看视频】抢答洞庭湖湿地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学生小结】洞庭湖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教师承转】湿地还具有哪些作用呢? 【畅所欲言】学生探究湿地的其他作用 1、假如我国没有长江、黄河、珠江、湘江等大江、大河,我国将会怎样? 2、假如继续在洞庭湖地区大面积围湖造田,结果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水资源缺乏、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重等。 【学生小结】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师强调】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产出功能和生态功能两方面,并且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教师板书】二、湿地的作用 【学生活动】将湿地的作用补上相应的美称 【教师承转】湿地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的重要,但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湿地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近20年来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11.46%),我们的“肾”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板书】三、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学生阅读】“萎缩的洞庭湖”及教材相关内容,探讨洞庭湖湿地主要存在的问题? 【幻灯显示】“不同时期的洞庭湖”、“滥捕滥杀”、“水污染”等图片 【学生回答】洞庭源湿地主要存在三大问题:面积萎缩、物种锐减、水质污染。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探讨以上三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成果展示】召开新闻发布会:让部分同学充当记者采访对三个问题探讨比较有成就的专家们(学生中的佼佼者)。 【师生小结】 1、面积萎缩 原因危害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自然原因泥沙淤积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围湖造田人为原因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危害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和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湿地资源重要价值的理解。 3.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积极加入到“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探究中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与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风景。 师:这么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生:湿地。 师:什么是湿地?湿地有哪些类型?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人类在对湿地 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教师板书】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湿地? ②湿地有哪些类型? ③不同类型的湿地有什么共同特点? ④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何特点? 【师生小结】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参考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了解湿地的定义、类型及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 2.通过视频介绍湿地的重要作用和对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的归纳,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二、三)这些秀丽的风景反映的是什么景观,它们所展示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共同点?那么什么是湿地,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目前我国的湿地利用和保护情况怎样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湿地的概况 【阅读分析】阅读41页第一段,了解湿地的定义及类型。 【学生回答】1、湿地的定义 2、湿地的类型 【读图思考】读“我国湿地分布示意”图思考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1.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

原都有湿地的分布。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观看视频】观看视频“湿地的作用”,总结湿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点拨】洞庭湖区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分布着多种湿地植被类型,多种鸟类和水生动物,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观看“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视频 思考:建国以后,洞庭湖区为什么洪灾频繁发生? 【分组讨论】阅读43页“萎缩的洞庭湖”讨论: 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洞庭湖面积减小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洞庭湖继续萎缩? 【点拨】1、洞庭湖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有: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和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有:围湖造田,和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2、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人地矛盾加剧,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有利: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不利: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3、针对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的现象,我们怎么样来保护洞庭湖。

工作心得:推进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思考

工作心得:推进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全市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是推动绿城品质升级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基本情况 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2013年1月批准开展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西津水库的米埠坑库区,总面积1855.6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19.93公顷,陆域面积235.76公顷。湿地公园周边共涉及平马、莲塘、陶圩3个乡镇和良圻农场,共有10个村民委员和良圻农场十分场,居民9824户,36825人。 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湿地保育区、恢复修复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分两期建设,前期为2013—2017年,后期为2018—2020年,建设期限总共8年。主要建设内容有七大工程,分别为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合理利用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和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2.7亿元,目前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已经投入约1.1亿元,主要用于清理拦网塘、网箱养鱼、支付转产补助、公园设施建设等,水质已由原来的IV水质变为III级水质,生物多样性有所恢复,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初见成效。 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成立了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定编为正科级公益一

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5个股室,园内设立了警务室。《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2020)》于2012年上报国家林业局,因保育区面积调整需要,2017年5月委托总规编制单位进行修编。为加强对公园的保护和管理,2016年9月29日,市人大十二届25次常委会批准《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颁布,于2016年11月1日施行。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一是周边畜禽养殖业污染较大。公园周边养殖场有30多家,其中纳入环保监测的仅有14家,养殖场是湿地公园排泄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是周边群众生活污染较重。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排进入西津湖,生活垃圾直接丢入湖中,特别是在可视面出现损坏山体修建住宅现象。 三是生产性破坏活动未能有效制止。近十几年来,周边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破坏了湿地生态,许多原生灌木和植被消失,加上群众开荒垦植,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西津湖水质也受到一定影响。 四是生态系统恢复困难。在2013年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之前,西津湖围栏养鱼和网箱养鱼兴旺到“泛滥”,虽然市政府于2015年以来出台政府规章取缔了1万多个网箱,但目前渔民私自网箱养鱼现象仍有存在。拦网塘和网箱养鱼破坏了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加上此前过度掠夺,湿地公园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链条恢复有待更长时日。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