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强化训练--功和功率综合计算(讲义及答案)

中考强化训练--功和功率综合计算(讲义及答案)

中考强化训练--功和功率综合计算(讲义及答案)
中考强化训练--功和功率综合计算(讲义及答案)

功和功率综合计算(讲义)

功和功率的计算

1. 在今年的体育中考训练中,晓晓同学描绘了某次跳绳时重心移

动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同学质量为50k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每分钟跳绳120次

B .他每次下落时重力势能增大

C .他每上升一次对自己做功2500J

D .他1min 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62.5W

2. 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

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 .m 1:m 2

B .12m m :

C .21m m :

D .3312m m :

3. 如图是我市高铁站的建筑工地上某挖掘机进行挖掘作业的示意

图,挖掘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ρ土=1.6×103kg/m 3)求:

(1) 该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p ;

(2) 移送一满铲斗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W ;

(3) 如果挖掘机某次以最大功率工作,将一满铲斗泥土挖起用

了2s ,则此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

4.大伟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

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功()

A.200J B.300J C.400J D.500J

5.图甲是电工师傅们挖的埋水泥电线杆的坑。其深度为2.0m。坑

口长为2.3m,坑底长为0.3m,坑的宽度仅比电线杆的粗端直径稍大一点。图乙是电工师傅们准备将电线杆埋入坑中时的示意图。

(1)坑中沿长方形的长边方向有一从地面直达坑底的斜坡,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必将电线杆从底端开始向上竖起,重心上

升高度较________,施工时省力。

(2)水泥电线杆的重力为1.0×104N,长为10.0m,其重心O距粗端的距离为4.0m,若按图乙所示的方式竖起电线杆,则

刚抬起电线杆的细端时至少需要多大的力?请在图乙中画

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3)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工人师傅们至少要对电线杆做多少功?

滑轮(组)特点

6.如图所示,用滑轮装置将A、B两个物体悬挂,如果不计滑轮质

量、绳重和摩擦,要使整个装置达到平衡,则G A: G B=______。

第6题图第7题图

7.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总重力为100N,定滑

轮总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不计绳重与摩擦,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28N B.220N C.275N D.285N

8.(双选)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A.F1:F2:F3=2:1:4 s1:s2:s3=2:1:4

B.F1:F2:F3=2:1:4 s1:s2:s3=2:4:1

C.F1:F2:F3=2:4:1 v1:v2:v3=2:1:4

D.F1:F2:F3=2:1:4 v1:v2:v3=2:4:1

9.(双选)如图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

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是7N

B.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4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

10.如图所示,物体A重400N置于水平桌面上,物体B重100N恰

能拉着A向右匀速运动;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 上,使物体B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拉力F为50N

B.拉力F的功率为40W

C.物体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350N

D.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200J

1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提升速度,可以省功

B.增大提升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C.增大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增大额外功

D.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2.图(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

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求:

(1)圆柱体露出水面前,汽车对圆柱体的拉力;

(2)打捞前,圆柱体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3)圆柱体露出水面前,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13.如图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M的示意图,滑轮组固

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0N,连接圆柱体M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圆柱体M高为3m,底面积为

0.02m2,密度为4.5×103kg/m3。在绳端拉力F作用下,圆柱体

M从其下表面距水面15m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3min,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T。在圆柱体M被缓慢拉出水的过程中,圆柱体M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T的大小;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压强p的最小值。

杠杆、滑轮、斜面综合题

14.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

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则拉力做功_____J,有用功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木板对瓷砖的摩擦力为_______N。

15.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斜面长5m,高3m,斜面和滑轮

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为80%,若将重物沿斜面以0.2m/s的速度拉上来。求:

(1)所需拉力F是多少?

(2)机械的总功率是多少?

16.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

地面的压强为 5.4×103Pa。如图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端的细绳绕过动滑轮,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3Pa,若仍用力F 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压强为1.0×103Pa,已知横杆上AB部分的长为0.2m,AB:OA=1:3,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则()

A.物体M的质量为54kg

B.物体M的密度为0.54×103kg/m3

C.滑轮的质量为1kg

D.力F的大小为32N

17. 有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

减小实验误差,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为m 1;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m 2,则被测物体质量的真实值为( )

A .12+2m m

B .12+m m

C .122

m m ? D .12m m ?

机械能

18. (双选)在索契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贾宗洋在自由式滑雪比赛

中获得铜牌,他在比赛过程中的简化轨迹(a →b →c →d )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贾宗洋的能量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a 点下滑到b 点过程中,动能增加

B .从b 点运动到c 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 .在a 点的重力势能等于c 点的重力势能

D .在d 点的机械能大于c 点的机械能

19.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

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 . 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 .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始终比重力大

D .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

【参考答案】

1. D

2. D

3.2×104Pa;1.28×105;64%

4. A

5.低,2.5×103,;2×104J

6.5:1

7. B

8.BD

9.AD

10.B

11.D

12.3500N;105Pa;500N

13.800N;1900N;87.5%;1.5×104Pa

14.2000;1500;75%;100

15.500N;300W

16.D

17.D

18.AB

19.D

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式及变形式的相关计算题 1.在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配制15%的食盐溶液200kg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2. 将60g20%的食盐溶液和30g5%的食盐溶液相混合,求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加入1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3. 向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 3 分数为;若加入10gKNO 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4.200C时,将一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20g固体,求该溶液质量。 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 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1.已知T 0C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求这温度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种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10g水,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求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3. 在60℃时,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硝酸钾把60℃时210g水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到60℃,求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溶液的稀释浓缩相关计算: (一)不涉及体积的计算: 1.将200g含水99%的NaOH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应蒸发掉多少克水? 2.欲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需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二)涉及体积的计算

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25%的稀硫酸500g,需浓硫酸和水多少毫升? 2.把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2%的浓硝酸(密度为 l.38g/cm3)和20mL水混合,计算稀释后硝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用98%(密度为l.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成1∶4的稀硫酸,求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有关溶液的标签型题的计算: 1.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右图所示。 (1)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 酸,需量取浓盐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2.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 示)。该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34g,加入适量催化剂,待完全反应后, 共收集到0.32g氧气。试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一)基本计算型 1. 6.5g锌跟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 12.5g石灰石与一定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生成

初三中考数学计算题训练及答案

1.计算:22 ﹣1|﹣. 2计算:( )0 - ( )-2 + 45° 3.计算:2×(-5)+23-3÷. 4. 计算:22+(-1)4+(-2)0-|-3|; 5.计算:30 82 145+-Sin 6.计算:?+-+-30sin 2)2(20. 7.计算, 8.计算:a(3)+(2)(2) 9.计算: 10. 计算:()()03 32011422 - --+÷- 11.解方程x 2 ﹣41=0. 12.解分式方程 2 3 22-= +x x

13.解方程:=.14.已知﹣1=0,求方裎1的解. 15.解方程:x2+4x-2=0 16.解方程:-1)-x)= 2.17.(2011.苏州)解不等式:3﹣2(x﹣1)<1.18.解不等式组: 19.解不等式组 () ()() ? ? ? + ≥ - - + - 1 4 6 1 5 3 6 2 x x x xπ 20.解不等式组 ?? ? ? ? < + > + .2 2 1 ,1 2 x x 答案 1.解: 原式=4+1﹣3=2 2.解:原式=1-4+12.

3.解:原式10+8-68 4.解:原式=4+1+1-3=3。 5.解:原式= 222222=+-. 6. 解:原式=2+1+2×2 1=3+1=4. 7. 解:原式=1+2﹣ +2× =1+2﹣ + =3. 8.解: ()()()22a a 32a 2a a 3a 4a =43a -+-+=-+-- 9. 解:原式=5+4-1=8 10. 解:原式3 1122 -- 0. 11. 解:(1)移项得,x 2 ﹣4﹣1, 配方得,x 2 ﹣44=﹣1+4,(x ﹣2)2 =3,由此可得x ﹣2=±,x 1=2+,x 2=2﹣; (2)1,﹣4,1.b 2 ﹣4=(﹣4)2﹣4×1×1=12>0. 2±, x 1=2+,x 2=2﹣. 12.解:10 13.解:3 14. 解:∵﹣1=0,∴a﹣1=0,1;2=0,﹣2. ∴﹣21,得2x 2 ﹣1=0,解得x 1=﹣1,x 2=. 经检验:x 1=﹣1,x 2=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 1=﹣1,x 2=. 15.解: 4168426 26x -±+-±- 16. 解:去分母,得 3=2(1) . 解之,得5. 经检验,5是原方程的解. 17. 解:3﹣22<1,得:﹣2x <﹣4,∴x>2. 18.解:x <-5 19.解:15≥x 20. 解: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 >-1;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 +1<4 x <3 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

中考物理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一电动机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装置示意图。假设电源电压380V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Ω,不考虑电动机各处摩擦。当电动机将540kg重物匀速提升16m 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为20A,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 A.10s B.15s C.20s D.25s 【来源】【初中科学2026】【初三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mgh=540kg×10N/kg×16m=8.64×104J, 拉力所做的功(总功): W总= 4 8.6410J = 80% W η ? 有用= 1.08×105J, 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 P热=I2R=(20A)2×1Ω=400W, 因能量守恒,电动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P=P总-P热=20A×380V-400W=7.2×103W,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 t= 5 3 1.0810J 7.210W W P ? = ? 总=15s, 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动机不是纯电阻用电器,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发热)。 2.如图,把E、F两点接入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P1;当开关S1和S2都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P2。若把A、E 两点接入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且只闭合开关S2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P3。已知P2:P3= 9∶5,则

( ) A .R 1:R 2=5∶4 B .R 1:R 2= 4∶5 C .P 1:P 2= 9∶4 D .P 1:P 2=9∶5 【来源】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初中毕业生模拟学业考试)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知,把E 、F 两点接入电压为U 的电源两端,当开关S 1和S 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 2 11212 U P R R R R =+ 当开关S 1和S 2都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 2 22 U P R = 把 A 、E 两点接入电压为U 的电源两端且只闭合开关 S 2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 2 312 U P R R =+ 由以上三式联立求得 124 5R R =∶∶,1294P P =∶∶ 故AD 不符合题意,BC 符合题意。 故选BC 。 3.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粗盐样品仅含NaCl和MgCl2,为探究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小组取了 10g样品,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2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相关数据如图。 (1)请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5% 10.22g 【解析】 (1)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氧化镁的质量求出氯化镁的质量即可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计算出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2)根据图像分析解答。(1)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 2NaOH=Mg(OH) 2↓+2NaCl 95 58 117 x 0.58g y 9558117 0.58 x g y == x=0.95g 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0.95g=9.05g 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9.05 10 g g ×100%=90.5%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g-0.95g+1.17g=10.22g 答:(1)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90.5%;(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22g。 2.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计算: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答案】84.1% 5.7%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考数学计算题训练及答案

1.计算:22+|﹣1|﹣ . 2计算:( 3 )0 - ( 12 )-2 + tan45° 3.计算:2×(-5)+23-3÷12 . 4. 计算:22+(-1)4+(5-2)0-|-3|; 5.计算:3082145+- Sin 6.计算:?+-+-30sin 2)2(20. 7.计算 , 8.计算:a(a-3)+(2-a)(2+a) 9.计算: 10. 计算:()()0332011422 ---+÷-

11.解方程x 2﹣4x+1=0. 12.解分式方程 2322-=+x x 13.解方程:3x = 2x -1 . 14.已知|a ﹣1|+ =0,求方裎+bx=1的解. 15.解方程:x 2+4x -2=0 16.解方程:x x -1 - 3 1- x = 2. 17.(2011.苏州)解不等式:3﹣2(x ﹣1)<1. 18.解不等式组:???2x +3<9-x ,2x -5>3x . 19.解不等式组()()() ?? ?+≥--+-14615362x x x x 20.解不等式组?????<+>+.22 1,12x x 答案 1.解: 原式=4+1﹣3=2 2.解:原式=1-4+1=-2. 3.解:原式=-10+8-6=-8 4.解:原式=4+1+1-3=3。

5.解:原式=222222=+-. 6. 解:原式=2+1+2×2 1=3+1=4. 7. 解:原式=1+2﹣+2×=1+2﹣+=3. 8.解: ()()()22a a 32a 2a a 3a 4a =43a -+-+=-+-- 9. 解:原式=5+4-1=8 10. 解:原式=31122 -- =0. 11. 解:(1)移项得,x 2﹣4x=﹣1, 配方得,x 2﹣4x+4=﹣1+4,(x ﹣2)2=3,由此可得x ﹣2=± ,x 1=2+,x 2=2﹣; (2)a=1,b=﹣4,c=1.b 2﹣4ac=(﹣4)2﹣4×1×1=12>0. x==2±, x 1=2+,x 2=2﹣. 12.解:x=-10 13.解:x=3 14. 解:∵|a﹣1|+ =0,∴a﹣1=0,a=1;b+2=0,b=﹣2. ∴﹣2x=1,得2x 2+x ﹣1=0,解得x 1=﹣1,x 2=. 经检验:x 1=﹣1,x 2=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 1=﹣1,x 2=. 15.解: 2x - 16. 解:去分母,得 x +3=2(x -1) . 解之,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17. 解:3﹣2x+2<1,得:﹣2x <﹣4,∴x>2. 18.解:x <-5 19.解:15≥x 20. 解: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 >-1;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 +1<4 x <3 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

中考物理小专题三功功率的判断及计算习题9.doc

小专题(三) 功、功率的判断及计算 1.(2017·广东)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 A.W1∶W2=1∶1 B.W1∶W2=2∶3 C.P1∶P2=1∶1 D.P1∶P2=2∶3 2.(2018·昆明五华区二模)如图所示,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2>W1>W3 3.(2018·自贡)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 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 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_=__W2,P1__>__P2.(填“>”“<”或“=”) 4.如图所示是红酒开瓶器,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手把就可将塞子拔除.若在5 s内将瓶塞拔出,瓶塞长5 cm,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0 N,整个过程中克服瓶塞的阻力所

做的功是__10__J,其做功的功率为__2__W. 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2~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0__m/s;若小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00 N,则5~7 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是__400__W. 6.(2018·玉林)如图所示,长为40 cm、重为10 N、质量均匀的杠杆可绕着O点转动,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忽略摩擦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__增大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力F所做的功为__1__J. 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 N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 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2 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 N,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_120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75%__. 8.(2018·玉溪二模)小李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离地面6 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 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 kg,动滑轮的质量为2 kg.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 m/s(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求: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功率(含答案)

功和功率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在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题二:测量小明通过楼梯上楼时的功率,不需要测量的是() A.身体质量 B.通过的楼梯高度 C.通过的路程 D.上楼所用的时间 题三: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题二: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 N。 题三: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⑴小华测出正常步行时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84步,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⑵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步行示意图,他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请根据图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题四:如图所示,小车同时受到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作用,在50s内向前运动了70m。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甲对车做功的功率是 W。 题五:如图所示是某城市的地铁设计方案,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为了充分利用能量,上坡前就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冲上缓坡。已知火车进站、停站、出站的时间分别为30s、60s、30s,火车的功率为4800kw(并保持不变),火车车身长300m。 求:⑴火车进站、停站、出站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g7.3%12.6%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z y 4.4g x=10g z=7.3g y=11.1g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次数12345 加入NaOH4040404040

(1)上表中m 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 ,第四次实验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 沉淀,所以第三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也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9g ,所以m 的数值为5.8+2.9=8.7;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设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2 2MgC +=+l 2NaOH Mg OH 29558117NaC x y l 11.6g ↓ 95x =5811.6g x=19 g 5811.6g =117y y=23.4 g 则原混合物中NaCl 质量为25.6 g -19 g=6.6 g 所以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623.425.612640411.6g g g g g g +++?-×100%=10%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该样品12g 溶解在100g 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复习含答案

. 初中数学计算题大全(一) 计算下列各题 1 .3 6 )21(60tan 1)2(100+ -----π 2. 4 3 1417)539(524---- 3.)4(31 )5.01(14-÷?+-- 4 .0(3)1---+ 5. 4+23 +38- 6.()2 3 28125 64.0-?? 7 8. (1)03220113)2 1(++-- (2)23991012322?-? 10. ??? ??-÷??? ? ?-+6016 512743 11.(1 ) - (2)4 ÷

. 12.418123+- 13.1212363?? -? ? ?? ? 14..x x x x 3)1246(÷- 15.6 1 )2131()3(2÷-+-; 16.20)21()25(29 3 6318-+-+-+- 17.(1))3 1 27(12+- (2)( )()6618332 ÷ -+ - 18.()24 335274158.0--+??? ??+-??? ??--- 19.1112()|32|43 --- +- 20. ()( ) 1 2013 3112384π -??---+-?? ??? 。 21.. 22.11281223 23.2 32)53)(53)+

参考答案 1.解=1-|1-3|-2+23 =1+1-3-2+23 =3 【解析】略 2.5 【解析】原式=14-9=5 3.87- 【解析】解:)4(3 1 )5.01(14-÷?+-- ?? ? ??-??- -=4131231 811+-= 87-=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注意:4 1-底数是4, 有小数又有分数时,一般都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4 .0 (3)1-+ =11- -. 【解析】略 5.3 6.4 【解析】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计算能力,题目简单,但易出错,计算需细心。 1、4+2 3 +38-=232=3+- 57 2 - 【解析】 试题分析:先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计算出结果. 22 =- 考点: 二次根式的运算. 8.(1)32(2)9200 【解析】(1)原式=4+27+1 =32 (2)原式=23(1012-992 ) (1分) =23(101+99)(101-99)(2分) =232200??=9200 (1分) 利用幂的性质求值。 利用乘法分配律求值。 9.(1)-3;(2)10 【解析】 试题分析:(1)把有理数正负数分开相加即可; (2)先算乘方,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要注意不要漏乘即可. 试题解析: 解: (1)-23+(-37)-(-12)+45 = —23—37+12+45 = —23—37+12+45 =-3; =24—6—8

第1讲功和功率讲义

第1讲 功和功率 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功 Ⅱ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W =Fl cos α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是标量。 3.功的正负判断 【知识点2】 功率 Ⅱ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 (1)P =W t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P =F 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3.额定功率 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4.实际功率 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大于额定功率。 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 考点1 功的正负判断与计算 [拓展延伸] 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 (1)恒力做功的判断: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来判断。 (2)曲线运动中功的判断:若物体做曲线运动,依据F 与v 的方向夹角来判断。当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2.功的计算方法 (1)恒力做功

(2)变力做功 ①用动能定理:W =12m v 22-12m v 2 1 ; ②当变力的功率P 一定时,可用W =Pt 求功,如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 ③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发生变化且力的方向与速度夹角不变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不是位移)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做功、空气阻力做功等; ④用F -x 图象围成的面积求功; ⑤用微元法(或分段法)求变力做功: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微小的阶段,使力在每个阶段内不变,求出每个阶段内外力所做的功,然后再求和。 (3)总功的计算 ①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再求合力的功; ②先求每个力做的功,再求各功的代数和; ③动能定理。 例1 (多选)如图所示,轻绳一端受到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相连。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小物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被拖动到水平面上的B 点时,位移为L ,随后从B 点沿斜面被拖动到定滑轮O 处,BO 间距离也为L 。小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小物块从A 点运动到O 点的过程中,F 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F ,小物块在BO 段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 .W F =FL (cos θ+1) B .W F =2FL cos θ C.W f =μmgL cos2θ D .W f =FL -mgL sin2θ 哪一段距离是沿力F 方向的位移大小? 提示:AO 段的长度。 尝试解答 选BC 。 小物块从A 点运动到O 点,拉力F 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AO 的长度,即拉力F 的位移为x =2L cos θ,所以拉力F 做的功W F =Fx =2FL cos θ,A 错误,B 正确;由几何关系知斜面的倾角为2θ,所以小物块在BO 段受到的摩擦力f =μmg cos2θ,则W f =fL =μmgL cos2θ,C 正确,D 错误。

中考化学计算题及答案(精选)

中考化学计算题及答案(精选)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 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 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 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 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 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5分)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4.0g,高 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4.0g固体CuO 。 (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计 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 需的化学方程式) (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 式为。 4.(1)曲酸(C6H6O4)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它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作为防腐剂添加于食品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仅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33.2g,加入13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氯化钠溶液150g。 求:(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10分)某矿井采出的食盐(俗称井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取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9%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样品检测过程在露℃的恒温下进行,此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1)取样检测后的溶液中,Na+与Cl-的数量比为。 (2)求检测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及井盐中CaCl2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请通过相关计算判断,取样检测后的溶液是否为t℃时的NaCl 饱和溶液?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最新中考数学《分式及分式方程》计算题(附答案)

中考《分式及分式方程》计算题、答案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1?自贡)解方程:. 2.(2011?孝感)解关于的方程:. 3.(2011?咸宁)解方程. 4.(2011?乌鲁木齐)解方程:=+1. 5.(2011?威海)解方程:. 6.(2011?潼南县)解分式方程:. 7.(2011?台州)解方程:. 8.(2011?随州)解方程:. 9.(2011?陕西)解分式方程:. 10.(2011?綦江县)解方程:. 11.(2011?攀枝花)解方程:. 12.(2011?宁夏)解方程:. 13.(2011?茂名)解分式方程:. 14.(2011?昆明)解方程:.

(2)解不等式组. 16.(2011?大连)解方程:. 17.(2011?常州)①解分式方程; ②解不等式组. 18.(2011?巴中)解方程:. 19.(2011?巴彦淖尔)(1)计算:|﹣2|+(+1)0﹣()﹣1+tan60°;(2)解分式方程:=+1. 20.(2010?遵义)解方程: 21.(2010?重庆)解方程:+=1 22.(2010?孝感)解方程:. 23.(2010?西宁)解分式方程: 24.(2010?恩施州)解方程: 25.(2009?乌鲁木齐)解方程: 26.(2009?聊城)解方程:+=1 27.(2009?南昌)解方程:

29.(2008?昆明)解方程: 30.(2007?孝感)解分式方程:.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1?自贡)解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y(y﹣1),得到关于y的一元一方程,然后求出方程的解,再把y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进行检验.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y(y﹣1),得 2y2+y(y﹣1)=(y﹣1)(3y﹣1), 2y2+y2﹣y=3y2﹣4y+1, 3y=1, 解得y=, 检验:当y=时,y(y﹣1)=×(﹣1)=﹣≠0, ∴y=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为y=.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2011?孝感)解关于的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3)(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答: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3)(x﹣1),得 x(x﹣1)=(x+3)(x﹣1)+2(x+3), 整理,得5x+3=0, 解得x=﹣. 检验:把x=﹣代入(x+3)(x﹣1)≠0. ∴原方程的解为:x=﹣.

中考物理 专题16 力学之功和功率的计算(含解析)

专题16 力学之功和功率的计算 力学中功和功率部分是力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压强、浮力、机械效率的综合性计算题常作为中考中的压轴题。 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5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20m,则在此过程中: A.推力做了1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20W C.重力做了100J的功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0N 【答案】B 考点:功的计算 2.学校运动会上举行“双摇跳绳”比赛,“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比赛中,初三某同学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20W B.400W C.600W D.1000W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其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跳跃过程中腾空高度约h=0.12m;因此一次做功W=F s=G h=500N×0.12m=60J;“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 体两周的跳绳方法,故1min内摇轻绳240圈,人起跳240 120 2 =次,则人跳一次所用时间t=0.5s,所以 功率 60J 120W 0.5s W P t ===。故选A。 考点:物理量估测,功率的计算 3.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

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P1<P2 B.F1>F2,W1>W2,P1>P2 C.F1<F2,W1<W2,P1<P2 D.F1<F2,W1=W2,P1>P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光滑斜面的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F1<F2;光滑的斜面,拉力做的功为W=G h,所以W1=W2;以相同的速度将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斜面越长用的时间越长,P=W/t,所以P1<P2.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A. 考点:功的原理;功和功率 4.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则() A.甲比乙做功多 B.甲比乙做功慢 C.甲比乙做功少 D.甲、乙做功相同时,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甲的功率比乙大,说明甲比乙做功快,即做相同多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少. 考点:功和功率的区别 5.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 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B.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答案】A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功率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功和功率

做功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使这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就说这个力对 物体做了功. 功的 定义 在物理学里中, 把力(F或G)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或h)的乘积称为机 械功, 简称功. 做功的 两个必 要因素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 做功的两个因素必须都有, 缺一不可, 否则就没有做功. 2. 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况, 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 (无距无功) ② 物体不受外力, 由于惯性而运动的物体. (无力无功) ③ 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力的方向垂直. (垂直无功) 做功没有做功

【例1】关于功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力就对物体做功 B. 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 就有力对它做了功 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 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D.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又移动了距离, 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C 【例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物体所受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

【答案】D 【例3】已知甲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 乙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 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 分别使甲、乙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两推力所做的功分别是W甲和W乙, 则 ( ) A. W甲>W乙 B. W甲<W乙 C. W甲=W乙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计算功的大小一定要清楚求的是哪个力做的功, 由于两次作用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都相同, 由功的计算公式W Fs =知道, C选项正确. 【例4】如图所示, 两个滑梯高度相等, 如果小玲分别从①号直梯 和②号旋转滑梯上端滑到地面, 小玲所受重力做功分别为W1 和W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无论小玲分别从①号直梯和②号旋转滑梯上端滑到地面, 小玲的重力不变, 滑梯的高度不变, 由W=Gh可知, 小玲两次重力做的功相等, 故W1=W2. 故选C. 【例5】某商场扶梯的高度是5m, 扶梯长7m, 小明体重为600N. 扶梯把小明从三楼送上四楼的过程中对小明做功 J. 【答案】3000 【解析】600N5m3000J ==?=, 本题考查了对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 W Gh ☆ 趣味拓展: 1. 请你估算一名中学生从一楼爬到六楼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呢? 分析: 先要估算中学生体重; 再估算每层楼高大约3m.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 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答案】 5.2 【解析】解法一: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 的质量不变可得关系式:①y-90g=x,②y89.5%=x+90g100%, x=5.2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解法二:可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则: 根据题意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90g100%(1-89.5%), 生成氧气的质量=90g100%(1-89.5%)-90g=5.2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 2.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盛有12g贝壳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2020202020 /g 烧杯内物质的质量 30.949.8m87.6107.6 /g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 (2)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 【答案】83.3% 10.9%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 (1)第一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0g+12g-30.9g=1.1g,第二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0g+20g+12g-49.5g=2.2g,第四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完整版)初三物理-功和功率-计算题练习

初三物理功和功率计算题练习 基础知识演练 1.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单位是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 3.用40牛的水平拉力将重为100牛的物体沿水平方向拉动3米,此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焦,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焦。 4.有人提着质量为10千克的一袋米沿着7米长的楼梯,登上4米高的楼。在上楼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力做的功是_____焦。 5.用100N的力拉小车,10s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50m,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 6.以同样速度行驶大卡车和小轿车,动能大,故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限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要(填"大"或"小") 7.用动滑轮提起重96N物体所用拉力为60N,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若用此动滑轮提起重200N的物体,这时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绳重与摩擦不计) 8.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5s内把质量1.5t的钢材匀速提升到3m高的地方,求:(1)钢材的重力是多少(g取 10N/kg)?(2)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是多少?(3)起重机对钢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练习 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 A.推力做了5000J的功B.推力做了1000J的功C.重力做了5000J的功D.重力做了1000J的功 2、体育课上两位同学进行爬杆比赛,若他们先后从同一根杆的底端匀速爬到顶端。粗略比较一下两人做功的大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A爬杆的速度B爬杆的时间 C两人的体重 D杆的具体高度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对木箱做的功________乙对木箱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功______J。

物理初二第二学期机械功、功率讲义

初二第二学期物理讲义(机械、功和功率) 1、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电线杆重900牛,置于地面上,某人用力F将其细的那一端刚好抬离地面,那么,F的大小为() A、F>900牛; B、F=450牛; C、F>450牛; D、F<450牛。 2、理发条剪的刀口做得长是为了______;小学生用铅笔写字时,总喜欢握近笔尖些,是为了______。 3、一根长为0.4米的直棒,左端吊着重50牛的物体,右端受到一个竖直向下150牛的力,它刚好静止不动,则悬吊该棒的绳子在棒上的固定点距左端___米。 4、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4牛的皮球,一个小孩用10牛的力踢皮球,使球向前运动了20米,那么小孩对皮球所做的功是() A、80焦; B、200焦; C、280焦;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5、甲乙两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登山比赛中,都从山底登上山顶,结果甲获得冠军,乙获得亚军,若甲乙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甲乙登山的功率分别为P1、P2,那么有()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一台拖拉机正在匀速耕地,它受到的阻力为28.5×103牛,它耕地时行驶的速度为3.6千米/时,求: 1、1小时拖拉机所做的功。 2、拖拉机耕地时的功率; 7、某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力为500牛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3米,则拉力做功为 焦(不计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若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0瓦,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米/秒 8、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的A点和B端分别作用两个力F1和F2,已知OA:AB=1:2,求 ①若F1=24牛,方向竖直向下,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作用在B端的力F2的方向和最小值。 ②若F1减为12牛,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若不改上题中F2的大小,力F2 与杠杆垂直,则应如何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9、如图6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 bo ao 2 1 ,弹簧秤的读数为6牛,则甲的重力为____ 牛。 10、图7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