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JZZB1080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总学时】85【学分】5

【理论学时】85【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掌握静定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提高结构计算能力,熟练分析、计算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对一般的杆件结构能选择正确的计算简图、并能分析其几何组成。

2.熟练掌握选择隔离体列平衡方程的方法,对一般静定结构能正确地进行内力分析。

3.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桁架的影响线的方法,会利用影响线求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最大内力。

4.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等因素下位移的计算方法。

5.掌握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并能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对一般超静定结构作熟练地计算。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会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

6.了解杆件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结构的组成分析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和方法,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和干件结构的分类以及荷载的分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结构和结构的分类

2、结构力学的人物和方法

3、结构的计算简图

4、杆件结构的分类

5、荷载的分类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一、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判定杆件体系是否几何可变,从而决定其能否用作结构;研究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的组成规则,以便帮助我们正确选择静力分析方法和程序;

2、掌握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的三个组成规则;

3、掌握结构的几何组成和静力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

2、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的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

3、瞬变体系;

4、结构的几何组成和静定性的关系。

5、结构的几何组成和静定性的关系。

第三章静定梁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静定梁的计算步骤;

2、掌握支座反力的计算;

3、掌握杆件截面内力有弯矩、剪力、轴力及注意正负号规定;

4、掌握杆端截面内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内力图的绘制。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静定单跨梁的计算;

2、简支斜梁的计算;

3、多跨静定梁。

第四章静定刚架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静定刚架的计算步骤;

2、掌握支座反力的计算;

3、掌握杆件截面内力有弯矩、剪力、轴力及注意正负号规定;

4、掌握杆端截面内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内力图的绘制;

6、掌握内力图的校核。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静定平面刚架的几何组成及特点;

2、静定刚架支座反力的计算;

3、静定刚架内力的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

4、三铰刚架及多层多跨静定刚架的的内力图;

5、静定空间刚架的计算(选修)。

第五章三铰拱和悬索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行架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三铰拱的组成和类型;

2、竖向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支座反力及截面内力计算公式;

3、三铰拱的受力特性;

4、三铰拱的合理轴线。

第六章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桁架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桁架的组成和类型;

2、结点法;

3、截面法;

4、结点法和截面法的联合应用;

5、组合结构

6、静定空间桁架(选修)。

第七章静定结构总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和各种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

2、提高、深化对静定结构及其分析方法的了解。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

2、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3、各种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

4、用零载法分析体系的几何可变性(选修)。

第八章内力影响线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搞清内力影响线和内力图的区别;

2、掌握影响线的绘制方法(静力法和机动法)及其应用

3、了解结点荷载作用下影响线的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影响线的概念;

2、静力法作静定单跨梁影响线;

3、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4、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

5、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6、影响线的应用;

7、公路、铁路的标准荷载制及换算荷载(选修);

8、简支梁的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选修)。

第九章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虚功原理(图乘法);

2、掌握荷载、支座位移、温度变化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3、掌握互等定理的应用。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位移计算的目的。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

2、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3、图乘法;

4、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及支座移动下的位移计算;

5、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第十章力法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力法的计算步骤及适用条件;

2、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

3、掌握对称性的利用和简化;

4、掌握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变形条件的校核。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2、力法的基本概念、基本未知量及基本体系;

3、力法的典型方程及其意义;

4、力法的计算步骤。对称性的利用;

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6、温度变化及支座移动下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第十一章位移法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及适用条件;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

3、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意义、位移法的计算步骤;

4、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对称性的利用。

第十二章力矩分配法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力矩分配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及无侧移刚架。

第十三章矩阵位移法

一、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分类及各自特点;

2、掌握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联合求解有侧移刚架的联合解法;

3、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几点补充内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矩阵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及解题思路。单元刚度矩阵;

2、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

3、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

4、支承条件的引入;

5、非结点荷载的处理;

6、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及示例;

7、平面杆系结构分析程序介绍。

第十四章结构动力学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动力学的计算特点和动力计算简图;

2、掌握自振频率的近似计算方法及能量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动力计算概述、结构振动自由度;

2、单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无阻尼);

3、单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有阻尼);

4、单自由度结构在任意荷载下的强迫振动;

5、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

6、多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

7、主振型的正交性。计算频率的近似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 第一章结构的组成分析 2

2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4

3 第三章静定梁 4

4 第四章静定刚架 4

5 第五章三铰拱和悬索 2

6 第六章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5

7 第七章静定结构总论 2

8 第八章内力影响线8

9 第九章结构的位移计算8

10 第十章力法10

11 第十一章位移法 6

12 第十二章力矩分配法 6

13 第十三章矩阵位移法14

14 第十四章结构动力学10

合计85

【成绩评定办法】

1、成绩评定总则

学生成绩=考勤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考勤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

3、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满分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卷面成绩。

【推荐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结构力学》,李镰锟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1、《结构力学教程》,龙驭球、包世华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结构力学》,杨茀康、李家宝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关说明(教学建议)】

1、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数学知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

2、课程的安排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作调查,并注意加强习题教学。

(编制:张扬/ 审核:)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6300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 5 学时数:80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模型并运用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应的结构力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力学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常见杆件结构的分类; (2)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3)熟练掌握杆件结构的支座分类和结点分类; (4)理解荷载的分类。 2、教学内容 (1)结构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Δ结构计算简图 (3)Δ结构分类 (4)荷载分类 第二章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 (2)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 (3)应用规则分析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 (4)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几何组成分析目的 (2)*运动自由度概念 (3)Δ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 (4)Δ几何组成分析示例 (5)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三章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截面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形状特征; (2)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 (3)应用截面法求解静定结构,绘制其内力图; (4)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按几何组成分类。应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会计算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即复杂桁架。 (5)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理解三铰拱合理拱轴的形状及其特征; (6)理解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各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 2、教学内容 (1)Δ静定梁 (2)Δ*静定钢架 (3)*三铰拱 (4)Δ静定桁架和静定组合结构 (5)静定结构基本性质和受力特点 第四章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2)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3)理解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4)熟练掌握荷载产生的位移计算; (4)应用图乘法求位移。 2、教学内容

东南大学925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剖析 汇编

2014年真题 、管路敷设技术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流体力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前期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桥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静止与运动的规律及流体与边界的相互作用、明渠流、管流、堰流等知识,具备流体计算(水力计算)的基本技能,为解决环境工程专业中的相关流体力学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5和6。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节流体力学的任务和发展简史 第二节连续介质假定与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连续介质假设 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习题要点:牛顿内摩擦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第三节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习题要点:质量力与表面力的概念 第四节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黏性、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表面力、连续介质概念。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流体力学的发展简史,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黏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掌握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了解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一般方法。 第一章流体静力学 第一节流体静压强特性 第二节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1.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2.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积分 3. 等压面 习题要点: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推导 第三节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 压强的表示方法 3.测压计 习题要点: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压强表示与计算 第四节液体的相对平衡 1. 液体的相对平衡 2. 液体的相对平衡在生产中的应用 习题要点:等压面方程,压强分布规律 第五节作用在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 1. 图解法 2. 解析法 习题要点:平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第六节作用在曲面上的液体总压力 习题要点:曲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本章重点、难点:静压强及其特性,点压强的计算,静压强分布图,压力体图,作用于平面壁和曲面壁上的液体总压力,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流体静压强的概念;掌握静水压强的特性,压强的表示方法及计量单位;掌握流体微分方程及其物理意义;掌握液柱式测压仪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平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及点压强的计算方法;掌握作用于平面壁和曲面壁上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 第二章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描述流体运动的二种方法 1. 拉格朗日法 2. 欧拉法 3. 流线迹线脉线 习题要点:流线与迹线方程求解 第二节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 习题要点:掌握流体运动的概念 第三节流体运动的类型 习题要点:掌握流体运动类型及其特性 第四节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课程编号:060111 学时数:60 其中实验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6.0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杆件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培养结构工程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1章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1.2荷载的分类 了解荷载的分类。 1.3 结构的计算简图 掌握计算简图的绘制原则;掌握简图的简化要点。 1.4 支座和结点的类型

1.5 结构的分类 熟悉杆件结构的分类。 第2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2.1 概述 理解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分清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 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理解掌握自由度和联系的概念。 2.3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熟练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及其应用;正确、灵活地运 用基本规则对一般体系进行几何构造分析。 2.4 瞬变体系 了解瞬变体系的概念。 2.5 机动分析示例 2.6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理解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重点】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 【难点】运用几何组成规律进行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第3章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3.1单跨静定梁 正确运用截面法和内力微分关系求解静定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 和内力。 3.2 多跨静定梁 熟练掌握静定多跨梁的所有支座反力和内力的计算。【重点】判断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求解内力的顺序。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MATH120008.09 编写时间 2011年08月更新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I) 英文名称 Mathematical Analysis(I) 学分数 5 周学时 6 任课教师* 谢锡麟 开课院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预修课程 仅需普通高中相关数学基础;无特别先有基础要求。 课程性质: 本课程可谓所有基础科学(包括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科学(包括航空航天、环境、材料、信息等)等专业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提供微积分的基本内容。从知识体系的发展而言,微积分融合线性代数(这点特别反映在《数学分析(Ⅱ)》中)作为核心基础,一方面将为后续复变函数、实分析与泛函分析、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微分几何等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基础;另一方面,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亦是理论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包括流体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控制力学等力学知识体系的发展的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本一年制的数学分析课程将结合面对的对象(适用于非数学类的几乎所有的专业),提供系统的微积分知识体系,不仅注重微积分知识体系的核心基础特点,而且注重知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力求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并具有基于其上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上,我们力求课程所授的知识体系具有国内外一流化水平,且切实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本课程《数学分析(I)》将主要提供一元微积分的内容,包括常微分方程最为基础的若干思想及方法。 教学目的: 2005年,学校在百年校庆时提出“走以内涵发展的道路”,以及现今所致力于探索和推广的“通识教育、精英教育”的理念,结合力学以及数学间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而考虑本门课程的具体教学。 以下反映一些基本的观点,这将指导具体的教学。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类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根据大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及对本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为今后直接应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和学习结构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第一部分建筑力学(上) 课题一绪论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课题二静力平衡 力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力系的分类及特征。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投影与分力的区别,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及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力偶矩、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课题三支座反力 支座的类型,各种支反力的求解方法。 课题四材料力学概论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性质和任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课题五轴向拉伸和压缩 课题九梁的弯曲 弯曲变形的分类;梁的计算简图的典型形式. 直梁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弯矩和剪力,内力正负号规定;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内力,用剪力方程、弯矩方程作简单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在绘制内力图上的应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区段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及其推导;弯矩与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抗弯刚度;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矩形截面与工字形截面梁剪应力的计算公式介绍,常用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公式;梁的剪切强度条件;梁的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提高梁抗弯强度的措施. 课题十应力状态 梁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单元体,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主平面,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简介。 梁变形的概念;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条件;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渗流力学 教学大纲

《渗流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41002 课程名称:渗流力学 英文名称:Fluid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课程类型: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8 学分: 4 适用对象:石油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先修课程:油层物理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根据《渗流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要求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讲述的内容是“渗流力学”中的一个分支——地下渗流部分。专门研究地下油气水及其混合物在地层中的流动规律。 (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的理论基础,是石油工程专业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选修课。明确渗流理论是油气田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理论的基础,为学好专业课和解决有关地下油、气、水的渗流问题打好基础。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油、气、水在地下流动规律,以及研究流体渗流规律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渗流力学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及解决渗流问题的基本技能。 (1)使学生掌握油、气、水渗流的基本规律及建立方程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渗流力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渗流问题能力; (3)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作风及动手能力。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由于渗流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为学好其他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结构力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072039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学分:5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方向)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掌握一般常用杆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对简单结构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熟悉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结构设计和施工打下必要的力学理论基础。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研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以便进行结构强度和刚度验算。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 了解计算简图的意义,几种典型结构的受力特性。 熟悉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用机动法作影响线的原理。 掌握一般杆件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确定其超静定次数,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的虚功方程。 能力要求: 了解杆件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 熟悉一般超静定结构适当的计算方法。 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结构能进行校核。使用结构计算方面的常用图表手册。应用隔离体图及平衡条件,静定结构的支座反力和内力计算,并能绘出内力图。计算静定结构位移的积分法和图乘法。用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能应用静力法作一般静定结构影响线。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力学。 后修课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等。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关系密切。该课程的学习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进行结构设计、科学研究打下了力学理论基础。

东南大学期末结构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梁、刚架、拱、桁架四种常见结构中,主要受弯的是 和 ,主要承受轴力的是 和 。 2、选取结构计算简图时,一般要进行杆件简化、 简化、 简化和 简化。 3、分析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常用的规律是两刚片法则、 和二元体法则。 4、建筑物中用以支承荷载的骨架部分称为 ,分为 、 和 三大类。 5、一个简单铰相当于 个约束。 6、静定多跨梁包括 部分和 部分,内力计算从 部分开始。 7、刚结点的特点是,各杆件在连接处既无相对 也无相对 ,可以传递 和 。 8、平面内一根链杆自由运动时的自由度等于 。 二、判断改错题。 1、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必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 2、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会产生内力。( ) 3、力法的基本体系必须是静定的。( ) 4、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都是二次抛物线。( ) 5、图乘法可以用来计算曲杆。( ) 6、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全部都由直线段组成。( ) 7、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 8、功的互等定理成立的条件是小变形和线弹性。( ) 9、力法方程中,主系数恒为正,副系数可为正、负或零。( ) 三、选择题。 1、图示结构中当改变B 点链杆方向(不能通过A 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 ) A 、全部内力没有变化 B 、弯矩有变化 C 、剪力有变化 D 、轴力有变化 2、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 A 、DC, EC, DE, DF , EF B 、DE, DF , EF C 、AF , BF , DE, DF , EF D 、DC, EC, AF , BF 3、右图所示刚架中A 支座的反力H A 、P B 、2P - C 、P -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07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8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基础。 目标1: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实验技能(具有测量水位、压强、流量的操作技能和编写报告能力)。 目标2:掌握掌握流体力学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能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熟练运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标3:为该课程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I(防尘)》、《大气污染控制II(防毒)》、《排水管道系统》等课程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的联合应用与计算,这些内容将细讲、精讲。对这部分内容,除了理论讲授课外,专门拿出一定时间作为习题课,带领学生精

讲精练。粗讲的内容包括:液体的相对静止、潜体和浮体的平衡及稳定、流体微团运动分析、理想流体无旋流动、相似理论等。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自习、练习为辅的教学方式。习题课讲解流体力学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注意的问题;分析习题中的错误、问题,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并解决有关疑难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流体力学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测量水位、压强、流量的操作技能和编写报告能力。 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流体力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技能,课后将布置作业30道左右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并针对性的进行作业题目讲解。通过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于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 该课程可支撑一下两方面毕业要求的实现: (1)掌握环境工程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本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国际视野; (2)能够应用环境工程基本原理、方法对本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考核方式 闭卷。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教学大纲(重大教材)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tructure Mechanics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90 学分:5.5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程序语言 使用教材:《结构力学》(第一版),文国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配套系列教材。 参考书: 1)《结构力学》(第四版上、下册),李廉锟,高教出版社,2004.07,全国优秀教材 2)《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高教出版社,2004,全国优秀教材 3)《结构力学》,胡兴国,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4)《结构力学》(第二版上、下册),罗固源,重关大学出版社,2003.09,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 列教材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绪论 了解结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荷载分类,约束和结点的类型和力学特性。 2)几何组成分析 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3)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灵活运用截面平衡法,熟练掌握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以及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和拱的内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4)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

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5)影响线 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作静定梁和桁架内力影响线的静力法,了解机动法。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6)力法 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用力法典型方程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变作用下的内力。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7)位移法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位移法典型方程,梁和刚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8)力矩分配法 掌握力矩分配法的概念,会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9)结构矩阵分析 掌握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杆件结构的原理和方法。 10)结构的动力计算 掌握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单自由度及两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及其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计算方法。了解阻尼的作用。了解频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了解结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荷载分类,约束和结点的类型和力学特性。 2)几何组成分析 掌握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自由度和约束、必要约束和多余约束的概念,瞬变体系的概念。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3)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掌握用隔离体平衡法求杆件未知内力的要点。直杆荷载与内力间的微分与增量关系及其在内力图上的反映。分段叠加法作直杆的弯矩图。静定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静定桁架、组合结构和拱的内力的计算方法。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 4)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 中文名:流体力学 2. 英文名:Fluid Mechanics 二、课程管理院(系) 三、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 2.学时与学分数 总学时为64学时,总学分为3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属工程科学,是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数学模型法、参数归并和过程分解与组合。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模拟优化能力的训练,强调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教学主要研究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基础理论及具体的工程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掌握在环境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途径和处理方法,具备解决环境工程中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 4. 先行、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理论力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成绩评定:笔试70%,平时成绩30%。 四、纲目 (上册) 1绪论(3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多媒体教室采用电子课件进行课堂讲授。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流体力学这门课的基础,是流体力学的“门槛”。因此,必须联系生产及生活实际,使学生首先在思想上明确认识,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流体力学理论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是无所不在的。[教学内容] 1.1工程流体力学的任务及其发展简史 1.2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3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126 学分:总学时:43 实验学时:8(另排) 大纲执笔人:罗烈大纲审核人:陈以一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钢结构基本原理》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钢结构是现代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钢结构材料、构件和连接的基础知识,理解钢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各类钢结构与金属结构的设计、制作和建造提供基础。 本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班。 二、课程面向学生 土木工程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2.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能; 3.了解钢结构的典型破坏模式、破坏原因和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4.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5.了解钢结构体系的组成原理和典型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 四、实验基本要求 通过一次认知实验、二次综合实验、一次自主设计实验,加深对钢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钢结构构件或连接的实验流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详见与本课程同步的《钢结构基本原理实验》课程。 五、课程基本内容 1.绪论 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钢结构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钢结构的构件组成和主要结构形式 2.钢结构材料 钢材在单向均匀受拉时的工作性能;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钢材在复杂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钢材抗冲击性能及冷弯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钢材的脆性破坏和延性破坏、疲劳破坏和损伤累积破坏;钢结构防护;钢结构用钢材的分类。 3.钢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 整体失稳破坏;板件局部失稳与屈曲后强度;强度破坏与塑性重分布;疲劳;脆性断裂及其机理。 4.钢结构的连接 连接的主要类型;对接焊缝构造和计算;角焊缝构造和计算;普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详细说明了在学习中的重点,以及从课时可以看出其的认知程度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Hydrodynamics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88,实验学时12 4、学分:5.5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 6、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教研室云萍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工程流体力学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研打下必要的流体力学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掌握流体的平衡规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与其接触的固体壁面间的受力特点、压力管路中的水力计算、气体动力学基础知识及非牛顿流体运动规律等容。 四、教学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1. 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4学时) 1)具体容 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流体的特性、连续介质的假说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流体的压缩性、膨胀性和粘性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重点:流体的物性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难点:粘性 4)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摩擦定律

正确理解流体连续介质、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概念2.流体静力学(10学时) 1)具体容流体静压强及特性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压力的基准和计量 流体相对平衡 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上的力 静止流体作用在曲面上的力 2)重点:流体静压强的特性,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 3)难点: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 4)基本要求 掌握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及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点压强和总压力的计算 3. 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14学时) 1)具体容 研究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及欧拉法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恒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式 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式及其意义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泵对液体能量的增加 系统与控制体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2)重点: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泵对流体能量的增加,动量定理的应用 3)难点: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式的推导,输运公式的推导,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灵活应用 4)基本要求 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建立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 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欧拉运动方程式) 牢固掌握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法,能够比较灵活地综合运用连续方程式,能量方程式(伯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自学指导 (高起本) 第一部分自学要求及学习指导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结构力学是土木建筑、水利水电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结构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判别静定与超静定结构。熟练绘制结构的内力图。并能对各类结构进行变形计算。掌握力法与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其求解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能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悉工程结构中常见约束及其简化表达方法;掌握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的画法;了解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 (2)熟练掌握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快速判别平面杆系的几何性质,了解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构造差别与求解差别。 (3)熟练掌握各种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特点与方法。熟练绘制梁与刚架的内力图。 (4)熟悉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熟练掌握用图乘法求解梁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5)熟练掌握用力法求解各种超静定结构。会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对结构进行简化计算。 (6)了解位移法的解题思路。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的方法。 (7)了解影响线及其应用。了解梁的内力包络图的概念。 三、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及广度 本课程内容的重点: 1、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 2、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3、静定多跨梁与静定刚架的内力图。 4、计算桁架内力的结点法及截面法。 5、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及举例。图乘法。 6、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及超静定次数。力法的基本概念。 7、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 9、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 本课程内容的难点: 1、三铰拱的反力与内力,合理拱轴曲线。 2、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互等定理。 3、称结构的简化计算。 4、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目。 5、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及广度: 本课程是一门工程实用型课程,立足于使初学者初步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熟练掌握各种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熟练掌握梁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熟练掌握用力法求解各种超静定结构。了解位移法的解题思路。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的方法。了解影响线及其应用。了解梁的内力包络图的概念。在课程内容方面尽量避开理论性很深很强部分的讲解,避免有关疑难问题的研讨。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矩阵位移法的内容。并且所选教材也没有编入结构动力学与结构稳定性的内容。工程结构除过杆系结构外,还有板壳结构、块体结构,在结构力学中不可能同时分析所有结构的静力与动力计算理论。本课程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弹性力学、有限元法以及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所以本课程内容均为最基本内容,故其深度与广度并不大。 第二部分自学进度表

1998-2016年东南大学925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东南大学《925结构力学》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东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东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东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东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全套资料包含: 一、东南大学《结构力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 2013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8年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东南大学《结构力学》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三、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笔记 1、东南大学《结构力学》复习笔记 2、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辅导讲义 3、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大纲 四、东南大学《结构力学》考研复习题 1、东南大学《结构力学》典型例题 2、东南大学《结构力学》内部习题库 3、东南大学《结构力学》(单建版)课后习题答案 以下为截图预览: 2015年真题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G

《流体力学》 适用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参考学时:32学时 参考书目: 1.流体力学,贾月梅,国防工业出版社 2.工程流体力学,李玉柱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3.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4.工程流体力学,孙文策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5.工程流体力学,周云龙,中国电力出版社 6工程流体力学,李文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是继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后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力学知识。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解决流体力学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为从事飞行器动力工程与流体动力学应用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低速不压缩流体动力学为主,主要包括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量纲分析与相似理论、管中流动损失及计算、粘性边界层理论等内容。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掌握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范围。 2.掌握欧拉平衡方程、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内压强分布,掌握静流体对平壁和曲壁的作用力计算。 3.掌握流体运动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掌握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4.掌握量纲分析方法,相似理论和相似准则。 5.掌握圆管内流动损失计算,长管和短管水力计算,掌握孔口和管嘴泄流特性。 6.掌握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平面位流基本方程,平面势流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7.掌握层流、紊流特点及边界层特性和分离控制,平面不可压流体层流边界层的求解。 8.掌握可压缩理想气体流动基本方程,一维定常绝热流参数基本关系公式,气动函数及其应用。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高等教育对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编写。 2.本大纲严格按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制订。

四川大学结构力学本科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 课程号: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 64 学分: 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正确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简化要点和条件,了解杆件和荷载的分类与特点。 2. 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静力)自由度、约束及其类型等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和应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两刚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二元体法则),对体系进行几何构造分析。掌握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的概念及计算。 3. 熟练掌握杆件上的荷载与内力的微分关系、增量关系,并用以定性分析和判断内力图的形状。熟练掌握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正确、灵活地选取和画出隔离体图,熟练掌握应用隔离体图及平衡条件计算结构支座反力、内力的方法;熟练掌握静定梁、静定刚架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以及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的求解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征。 4. 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主要是图乘法);掌握静定结构由于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所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5. 正确理解影响线的概念以及与内力图的区别;熟练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刚架和桁架的内力(支反力)影响线;了解用机动法作影响线;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6. 了解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和掌握判定超静定结构的次数,充分理解和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的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排架、组合结构和两铰拱)在荷载作用、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影响下的内力,并利用结构和荷载特点来简化计算,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了解超静定结构内力图的校核方法和力学特征。 7. 充分理解和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充分理解转角位移方程中每一项的力学意义,正确判断结构的未知位移数量,能够用位移法熟练计算无侧移刚架和有侧移刚架在荷载作用下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计算,会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 8. 正确理解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关系及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能够正确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用力矩分配法熟练计算多结点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在荷载作用下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会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 9. 理解结构失稳的两种基本形式,掌握静力法和能量法计算结构临界荷载的基本原理,会计算简单杆件结构的临界荷载。 10. 理解极限弯矩、极限荷载的概念,掌握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的计算方法,了解比例加载时的一般定理。了解用静力法和机动法求刚架极限荷载。 三、教学内容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层次 理论课 学时实践课 学时 总学时学分课程性质 环境工程方向本科48 48 3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 性质:《流体力学》学科的渗透性很强,几乎与所有的基础和技术学科形成交叉学科,环境方向当然也包括在内的,该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从事环境实验与理论研究、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环境应用与开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2. 目的与任务: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础理论、重要应用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后继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流体和传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总体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课堂讨论与习题讲解8学时 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目录教学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6 第三章流体运动学8 第四章理想流体动力学8 第七章粘性流体动力学8 第八章圆管中的流动8 第九章边界层理论 6 期末复习 2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理论教学2学时 内容:流体力学发展简史;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应用;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连续介质模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重点:黏性、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表面力、连续介质概念。 难点: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理论教学6学时 内容: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重力场中流体的绝对平衡和相对平衡;静止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总压力。 重点:静压强及其特性,点压强的计算,静压强分布图,作用于平面壁和曲面壁上的液体总压力,压力体图。 难点: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第三章流体运动学 理论教学6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2学时 内容: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及描述流体流动的一些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流动势函数和流函数的求解。 重点:流体流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的推导依据。 难点:连续性方程、流线方程和迹线方程的求解和二者的关系。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第四章理想流体动力学 理论教学8学时 内容:运动微分方程及有关概念,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 重点:运动微分方程及有关概念,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的推导。 难点: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第七章粘性流体动力学 理论教学:6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2学时 本章是全书的难点章节。 内容: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 重点:动量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 第八章圆管中的流动 理论教学:6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2学时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内容:层流和湍流的概念,圆管层流流动,圆管湍流流动,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重点:层流和湍流的概念,圆管层流流动,水头损失的计算。 难点:圆管湍流流动,水头损失的计算。 第九章边界层理论基础 理论教学:6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