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功能全套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全套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全套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全套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比值测定

(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的减低见于:(a)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总量<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b)营养不良。

(c)蛋白丢失过多。(d)消耗增加。(e)血清水分增加。

(3) 血清总蛋白及球胆白增高,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胆白>35g/L,称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胆白血症血症。见于(a)各种慢性肝病。(b)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

巴瘤等。(c)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等。(d)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Tb病、疟疾等。

(4) 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二、胆红素代谢检查

1、总胆红素测定(STB)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STB>17.1μmol/L,但<34.2μmol/L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171μmol/L为轻度黄疸,171-342μmol/L为中度黄疸,>342μmol/L为高度黄疸。在病程中检测可以判断疗效和指导治疗。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溶血性黄疸<85.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17.1-171μmol/L,不完全梗阻性黄疸为171-265μmol/L ,完全梗阻性黄疸通常>342μmol/L 。(3)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若STB增高伴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高伴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2、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

临床意义:根据CB与STB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如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比值>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某些肝胆疾病的早期,肝炎的黄疸前期之黄疸型肝炎,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等,30%-50%患者表现为CB增加,而STB正常。

三、胆汁酸代谢检查

胆汁酸增高见于(1)肝细胞损害;(2)胆道阻塞;(3)门脉分流肠道中次级胆汁酸经分流的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4)进食后可一过性增高。为一生理现象。

四、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1、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均显著升高,可达正常20-30倍,但ALT更高,ALT/AST>1。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ALT/AST>1。若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可能。

(3)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可轻度升高或正常。ALT/AST<1。酒精性肝病AST显著升高;

(4)肝硬化、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肝硬化终末期可降低。

(5)急性心肌梗塞后6-8小时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1)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ALP明显升高,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ALP轻度升高。

(2)黄疸的鉴别:a、胆汁淤积性黄疸,ALP和血清胆红素升高,转氨酶轻度;b、肝细胞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中度增加,转氨酶很高,ALP正常或稍高;c、肝内局限性胆道

阻塞(如肝癌、肝脓肿),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

(3)骨骼疾病。

(4)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可生理性增加。

2

3、r-谷氨酰转移酶(GGT)

(1)胆道阻塞性疾病;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4)其他: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可轻度增加。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