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音乐上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部教学设计

初三音乐上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部教学设计

初三音乐上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部教学设计
初三音乐上册《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部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歌曲:《念故乡》

课型:综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3).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交响曲,认识管弦乐队,了解管弦乐队的组成和乐队里的各种乐器。了解第九交响曲创作背景等。

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难点:能够欣赏乐曲表现的情感。

教学用具:电子琴.音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一)导入

聆听春节序曲引出交响曲知识点,了解管弦乐队。

(二)知识点(PPT)

1.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2.管弦乐队的组成

以管弦乐队双管编制为标准为班级的学生划分小组。

根据时间相应介绍管弦乐队的每样乐器。

交响乐队是器乐大家族,一般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乐器比例:交响乐队以木管作为判定编制规模大小的标志。如果常用的每一种木管乐器都用上两件,那构成“双管”编制的乐队;用上三件,即构成“三管”编制的乐队;用上四件,即构成“四管”编制的乐队。为了跟各组乐器之间数量的比例合理,随着木管乐器的增减,弦乐器及其它乐器的数量也要相应的变化,以保持声部音响的平衡。双管编制的乐队的总人数约有60人。

木管乐器组8名,其中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2支,铜管乐器组8名,其中圆号4支,长号3支,大号1支;弦乐器组40名,其中第一小提琴12把,第二小提琴10把,中提琴8把,大提琴6把,低音提琴4把;打击乐器组中的定音鼓及其它打击乐器共需3至4位演奏员。

三管编制的乐队的总人数约有90余人。

木管乐器组12名,其中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2支,再加上1支短笛,1支英国管,1支低音单簧管,1支低音大管,使所有种类的木管乐器都有3支;铜管乐器组13名,其中小号3支,圆号6支,长号3支,大号1支;弦乐器组58名,其中第一小提琴16把,第二小提琴14把,中提琴12把,大提琴10把,低音提琴6把;打击乐器组共需3至5位演奏员。

四管编制的乐队的总人数约有110多人。

木管乐器组16名,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三支,短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各1 支,这样,各类木管乐器都有4支;小号、圆号各6至8支,长号3支,大号1支;弦乐器组74名,其中第一小提琴20把,第二小提琴18把,中提琴16把,大提琴12把,低音提琴8把;打击乐器组共需3至6位演奏员。

*弦乐组

弦乐组由提琴类乐器组成,是交响乐队中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组乐器。

①小提琴:高音明亮秀美,中音柔和温丽,低音丰满厚实。它在乐队中常担任演奏主要旋律部分。

坐在指挥左手边的第一个小提琴手是小提琴首席,如果说指挥是乐团的大脑,他就是乐团的中枢神经。乐团在演奏开始前由他校音。

②中提琴:音质圆润含蓄、深邃内在而温和。

③大提琴:音色雄浑深厚。高音区清澈开朗,中音区丰满温和,低音

区较深沉。

④低音提琴:音色低沉、深厚。常担任和声低音基础,有时也演奏旋律。

*木管组

木管是色彩性极富丽的一组乐器,包含笛族、双簧族和单簧族三类。

①短笛:最高音域的木管乐器,比长笛体积短一倍,发音锐利而明亮。其音色在交响乐队中非常突出,常表现出战斗性、鼓动性的音乐情绪或欢乐高峰。

②双簧管:它是双簧族的高音乐器,音色略带鼻音。它在乐队里常吹奏抒情如歌的旋律,故有“抒情女高音”之称。

③长笛:高音区音色明快而有力,中音区优雅清丽,低音区音色美丽而柔和。

④英国管:中音双簧族乐器,音色似双簧管,但比较含蓄内在。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

⑤大管:属于双簧族的低音乐器,它的演奏技巧非常灵活而变化多样,特别擅于表现欢乐情绪及各种快速的断音跳进乐句,有“幽默小丑”之称。

⑥低音大管:它比大管低一个八度,音色和大管相似,但显得更浓厚,它常用来充实木管组的低声部。

⑦单簧管:音色圆润富丽,是木管组最富有表情性的乐器,它的渐强渐弱控制自如,可和弓弦乐器媲美。它的低音区音色丰厚,中音区音

色柔和、含蓄;高音区明亮有力。

⑧小单簧管:这一乐器的构造形状、吹奏方法和单簧管相同,但体积较小。它适宜于吹奏光辉华丽的旋律。

⑨低音单簧管:音色丰满圆润而柔和,演奏绵延如歌的旋律效果极佳,不宜演奏快速的旋律。

*铜管组

铜管乐器的声音强烈宏大,表现力丰富:强奏时光辉灿烂,震撼人心;弱奏时又显得温厚、亲切。

①圆号:它是一种富有诗意的乐器,表现力很丰富。强奏时壮丽、激越,弱奏时柔和艳丽。它的阻塞音(把手塞进喇叭口内或加弱音器) 强奏会产生阴暗恐怖、紧张破裂的戏剧牲效果;弱奏则能表现悲哀的感情。

②小号:音色明亮、锐利、光辉灿烂,是铜管乐器组高音乐器。它擅长表现激烈果敢的斗争、喜悦及胜利凯旋等效果。

③长号:强奏时辉煌,嘹亮、旷达,壮丽,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弱奏对柔和丰厚。

④大号:音色深沉、浑厚、广阔,是铜管组最低音乐器。

*打击乐器组

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另一类是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⑴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①定音鼓:一套定音鼓,是由数个各种尺寸的金属锅结构组成的,锅上蒙以鞣制皮革,用特制的螺丝调整它的紧张度。鼓皮的不同紧张度使乐器发合产生高低变化。定音鼓弱奏时具有神秘成不祥预兆的效果,强奏时咆哮如雷。

②排钟:一组悬挂着的金属管,用锤敲击。音色明亮、清脆、悦耳。

③铝板钟琴:一种用铁片以音阶式平排组成的乐器,也有键盘式的。其音色清澈晶莹,好似仙铃一般。

④钢片琴:它是交响乐队中最宁静、最纤雅的乐器,状如小钢琴,音色清净,象星光般皎洁。

⑤木琴:用各种大小不同的木片排列起来的一种乐器,音色清脆爽利,音响极为突出,常用来表现轻松愉快的情绪。

⑵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①小鼓:小鼓是用两根小木鼓锤演奏,能奏出各种复杂的节奏音型。它的震音(快速的滚奏) 能从隐匿可闻的弱奏,渐强达到极强烈紧张战斗性的效果。

②大鼓:重敲时富于激情鼓舞;轻敲时具有阴郁、寂寞的色彩,还能摹仿炮声和雷鸣。

③大钹:大钹的音色清越明亮而强烈。它能表现水花四溅、风暴闪电的效果,以及某种突然惊愕的恐怖心情。

④三角铁:用细铁弯成三角形状的乐器,发音高而透明,带有金属声。

⑤铃鼓:采用手指敲、捶、大拇指擦等方法演奏,常用在舞曲及节奏

性极强的旋律中演奏,可演奏各种节奏音型。

⑥响板:西班牙民间打击乐器,可用来击奏各种节奏音型,常用在风俗性欢快的片段中,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西班牙舞曲”。

⑦锣:起源于我国的乐器,富于戏剧性,常用来表现灾难、险恶不祥的情景,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展开部的开端。

另外,还有两种乐器,即钢琴或竖琴,也属于打击器组。

①钢琴:一种用槌击弦的键盘乐器,它拥有宽广的音域,称为“乐器之母”。它可演奏各种和弦音型和多声部复杂结构的乐曲。

②竖琴:一个大型三角形的拔弦乐器,它一般拥有四十七根弦和七个踏瓣。竖琴的音色柔丽悦耳、异常优美,善奏和弦、琶音、滑音、泛音等。

*其他乐器

根据乐曲的需要,交响乐队中有时还采用短号、萨克管、高音小号、中音小号、中音长笛、曼陀林、吉他。

在介绍乐器的同时播放《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片段让学生通过欣赏乐章的同时找到这些乐器,并能通过欣赏乐章的同时模仿这些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欣赏乐曲

播放乐曲片段让学生欣赏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了解这首乐曲的各种特点。

播放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

本主题第一次出现了本篇乐章的领奏乐器英国管。了解英国管的声音特点,历史,在第二乐章使用的原因。

(四)学唱歌曲:《念故乡》

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英国管吹奏的旋律,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段旋律的歌唱性很强,又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正是这种原因,德沃夏克的一位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后来,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在我国,这首歌被译为《念故乡》。?

(五)《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1.作品创作原由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邀请德沃夏克担任该院院长。德沃夏克到纽约后,琴妮?瑟勃夫人急于要他依据朗费罗的史诗《海华沙之歌》创作一部歌剧。歌剧《海华沙》并未作成。但其中的一些创作初稿后来就用在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1893年5月24日,这部交响曲创作成功。这部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部作品。本来,作者并没有给交响曲加标题,但在公演前不久,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新大陆”的标题,并得到了德沃夏克的同意。从此以后,这部名为“自新大陆”的交响曲便名扬四海。1893年12月16日,在安东?塞德尔指挥下,由纽约爱乐乐团首演于卡内基音乐厅。

2.《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一连串鸣咽的和弦,形成一种悲惨凄切的音响效果。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乐曲进入了第一部分。这段感人至深的旋律由英国管奏出:这是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其旋律朴实优美,富有歌唱性,深得人们的喜爱。以后曾被改编为各种独奏曲,也被填上歌词而成为独唱曲或合唱曲。也有人曾把这个曲调误认为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接着,在弦乐器的演奏下,这一主题有了变化发展,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英国管又奏出主题的最后4小节,乐声渐弱,第一部分结束。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感: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它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作者巧妙地将这个主题用变奏的形式展现,并与前主题构成复调,使情绪更加深切动人。

德沃夏克在创作第二乐章中段的音乐时,受到了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所著长诗《海华沙之歌》第二十章《饥荒》的启发。在这一章中,描写了海华沙的妻子明妮哈哈为饥荒所迫,已经奄奄一息。她在极度痛苦的挣扎中哭泣着向想念中的丈夫诀别。?

乐章的第三部分,仍由英国管奏出动人的思乡主题,音乐时断时续。特别是弦乐器加弱音器后演奏,感情更显得压抑内在,动人心弦。

3.作者简介:

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1841年9月8日诞生于布拉格以北20公里的小村庄——尼拉霍柴维斯。他的父亲是兼做屠夫的小客店店主。德沃夏克从小时候起,就爱听自己故乡的民歌,并在农村教师指导下学习唱歌、演奏小提琴。当他12岁时,在兹洛尼茨镇遇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育家和优秀的音乐家——安东宁?李曼。他热心地指导德沃夏克演奏中提琴、钢琴、风琴,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和即兴作曲。1857年,李曼说服了德沃夏克的父亲,让他进了布拉格的风琴学校去深造。经过两年的紧张学习,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以后在布拉格姆扎克乐队中演奏中提琴。这期间,他开始写了一些乐曲,但很少有机会演出。直到1873年,他的爱国主义题材的赞歌《白山的子孙》出现后,德沃夏克才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自1875年起,德沃夏克先后结识了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并将他创作的《d小调弦乐四重奏》和《d小调第七交响曲》分别题献给了上述二人。1884~1886年,德沃夏克五次到英国演出,并受到热情地赞誉。1890年到俄国演出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由于在国内外获取的辉煌业绩,布拉格卡尔洛夫大学授予他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90年,布拉格音乐院聘请他担任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1892年,德沃夏克接受琴妮?瑟勃夫人的邀请,担任了纽约国家音乐院院长之职。翌年春季,创作了他的杰出作品《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1894年的暑假,他是回到捷克的维所卡度过的。由于回到波希米亚,他的心情非常愉快,于是写下了8首智儆哪K?诿拦?ぷ髁巳?辏?895年回到捷克。此后,在布拉格音

乐院任教。1901年,被任命为布拉格音乐院院长。1903年完成其最后一部作品——歌剧《阿尔米达》。1904年,德沃夏克因病去世。捷克人民为悼念这位用音乐创作来为祖国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杰出音乐家,给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认识唱名do re mi;用不同唱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活泼快乐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学生能在演唱歌曲时表达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在涂色处用打击乐伴奏。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 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教学难点: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难点: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 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 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湖南文艺出版社新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猜谜语》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小乌鸦找妈妈》,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并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猜谜语》,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松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 教材重点与难点: 学会《猜谜语》这首歌,并能选择适合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小乌鸦找妈妈》 1、听《小乌鸦找妈妈》的音乐进教室 2、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里写了谁?学生回答。。。。。 师:对,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小乌鸦找妈妈》(看书)让我们再认真听一遍,边思考两个问题: ( 1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欢快) ( 2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明快)学生听音乐并设计一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边欣赏,边用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如拍手、跺脚等) 二、想想小乌鸦在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 学习歌曲《猜谜语》 1、同学们喜欢才谜语吗?当才出来谜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2、试一试为歌曲伴奏每一组可才用三角铁、碰玲、响板、铃鼓等乐器讨论为乐曲伴奏 3、学唱歌曲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同学们一定想唱一唱,我们首先来熟悉歌词 ( 1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领读、齐读 ( 2 )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 3 )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三、歌曲表现 1、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歌曲的情绪是:欢快速度是:中速是稍快 2、加入打击乐伴奏表现歌曲 四、尝试填词 师:大家能不能再自己编几个类似的谜语入歌词,可以使用重复的手法。 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唱一唱学生互评,看那一组唱得最好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既聆听了歌曲《小乌鸦找妈妈》,又学会了《猜谜语》,大家觉得今天的心情怎样呢?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但由于学生的不同基础,一小部分学生视唱,识谱,听辨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在识谱能力的教学上,让学生掌握拍号,听音,换气记号,渐强渐弱记号等基本音乐符号。通过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内容不同的歌曲。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换气符号,并在歌唱时,体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2.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3.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4.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的习惯,发展听觉,记忆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四.教材分析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因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2 演奏: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编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入学教育 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节奏训练, 碰铃和三角铁:×--- ×-×- 响板:××× × × ×× × ××× 手铃:×× × ×× × ×- 沙锤:××× ×× ××××××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编号 第二课时 一、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 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 2、;“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 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 己喜爱的老师”。(2)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3)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4)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5)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编号 第三课时 一、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2、练习伴奏 (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 (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 (3)全班随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4、随琴演唱歌曲 二、歌曲表演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三、尝试填词 四、小结 教学后记: 2、折纸船 教学目标: 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 录音机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1.听《Do Re Mi》 2.游戏:小音符找朋友 教学 目标 1.欣赏歌曲《Do Re Mi》两个版本,能模唱部分旋律,加深对音乐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友好氛围。 2.学习音符fa和ti,掌握和巩固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 重难 点 重点: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能用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高。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音名卡片(或头饰) 教 学 过 程 主备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歌曲《Do Re Mi》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听一听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七个音符朋友,他们 是谁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一找吧!听赏歌曲《Do Re Mi》。 师:大家听得真用心,歌曲中唱了哪几个音符的名字? 生:do、re、mi 师:你们还记得do re 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手势吗? 复习do re mi sol la的科尔文手势。 2.学一学 (1)师:七个小音符还缺少哪两个?学习fa和ti手势 (2)复听歌曲第二乐段,加入科尔文手势。 (3)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名就是《Do Re Mi》,有谁知道这首 歌选自哪部电影? 歌曲《Do Re Mi》简介。

教学过程认识反复记号,并了解其作用。 (6)完整唱歌曲,注意音准,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科尔文手势,以及用手势提示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 3.创编活动,表现歌曲。 (1)为歌曲《七个小兄弟》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伴奏。(2)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 生: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一起跳舞、唱歌吧! 学生讨论:请老师或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歌表演:结合歌曲、科尔文手势及角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三、课堂小结 1.Do ri mi fa so la ti这七个小兄弟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无数动人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感受。我们要和它们做好朋友,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与它们相伴!2.随音乐离开教室。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

第1课童年 小酒窝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甜美、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试着用声音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用甜美的声音表现歌曲,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热爱之情;学习跳音符号、下滑音、休止符。 教学难点: 唱准跳音符号、下滑音、休止符;用声音表现情感。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流程: 一、常规练习 1、问好歌。 2、哼鸣练习。 3、跳音练习。 二、新课学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起上音乐课了,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请同学们送给我一个微笑好吗? 刚才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我看见很多的小朋友脸上都有漂亮的小酒窝,可真漂亮。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小酒窝》。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初听《小酒窝》)生:这首歌曲是用甜美的声音演唱的,速度是稍快的…… 师:同学们听的很认真,这首歌曲就在我们书中的第四页,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请同学们边看谱子边再来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谱子中的音乐符号,看谁是个细心的孩子。(复听《小酒窝》)生:我在第二行的第一小节找到了一个倒三角符号;我在第二行的第三个小节找到了一个波浪线…… 师:讲解:跳音、下滑线。示范:有跳音和没有跳音的区别,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感受,有跳音是什么样的?没有是什么样的?解决歌曲的第一句。 生:唱好第一句,并能接准前奏。 师:第二句和第一句非常的相似,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来唱一唱。 生:试着演唱第二句。(师及时的纠正) 师:下面我们来看歌曲的第三句,出现了休止符,请同学们看小黑板,请同学们来模仿我拍出的节奏,看谁能读准。 生:模仿节奏,然后自己试着按节奏读出歌词。 师:与学生一起唱第三句和第四句。并提示反复记号。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童年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新湘教版

歌曲《猜谜谣》 教学内容: 1、唱《猜谜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1)导入: 中国是一个山地较多的国家,在我国的山区生活着很多人,但是由于地理 环境以及一些因素影响,那些村民们买东西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因此很不方便,而今天却来了一个人令这些山区的人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来, 你们听。 (听赏全曲) 是谁来了?你听出了吗? (出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售货员来了,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你们听。 (听赏全曲) 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1=C 2/4 (听赏此句)在模仿什么声音? 4)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乐中唢呐与乐队的对答,使你联想到怎样的场面? 5)哪一段音乐描绘售货员挑担上山的情景? 你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6)听赏了这首乐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7)吹奏这首乐曲的唢呐,你们认识它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唢呐又俗称喇叭,音色高亢明亮,除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都要用到它。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5(人音版) 第一课《童年》(二课时) 第二课《草原》(二课时) 第三课《好伙伴》(三课时) 第四课《放牧》(二课时) 第五课《妈妈的歌》(三课时) 第六课《四季的歌》 第七课《钟声》(三课时) 第八课《爱鸟》 第九课《丰收歌舞》(二课时) 第一课《童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摇啊摇》。 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 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酒窝》。 2、听辨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酒窝》。 第二课《草原》(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 4、唱准“3、 5、 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安排:《草原上》为一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与《草原放牧》为第二课时。第三课时,《草原巡逻兵》加总复习展示。 四、教案设计意图: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本节课的全过程潜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我们在本节课的设计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大草原贯穿全课,努力实现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蒙古风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所以本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主要通过“听、说、

新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上)年级(音乐)学案 课题第一课《童年》—《摇啊摇》《捉迷藏》 主备课人审核人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摇呀摇》和《捉迷藏》,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和乐趣,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摇呀摇》,做划船的动作,并背唱歌曲;用三角铁或碰钟为歌曲《摇呀摇》伴奏;能够感受乐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 知识目标:认识钢琴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摇呀摇》,做划船的动作,并背唱歌曲 难点:能够感受乐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 教学 内容 学唱歌曲《摇啊摇》和《捉迷藏》 教(学) 过程设计发声练习: 1=C 2/4 音阶 1 2 |3 2 |1—|| Lu lu lu 注意:全体起立,站姿,男生小八字,女生丁字步。笑肌提起,声音有弹性。 一、导入 1、师:大家坐过船么?生: 2、师:坐船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啊?(摇晃> 生: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随着歌曲一起来摇呀摇(师放范唱,生跟老师随音乐做摇晃的动作) 二、歌曲新授 1、谈感受和心情

师:听完歌曲之后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觉? 生: 2、第二次聆听: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 3、跟伴奏读歌词 师:大家听得非常准确,那么,你们能跟着歌曲伴奏把歌词读出来么? 4、小声跟唱 5、用自然的声音唱 6、生跟师钢琴演唱,演唱有错误的地方师及时喊停纠正。 7、生跟伴奏完整演唱 三、情感升华 1、提示“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演唱的准确性。由于节奏的紧缩变化,学生易受前面节奏的影响而唱错,因此教师需要点拨。 2、唱出6/8拍的强弱感,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行。 3、分别用快速和慢速演唱歌曲,比较哪种更符合小船摇曳的感觉。 4、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聆听钢琴曲《捉迷藏》 1、初次聆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作者,回忆以前学过的乐曲《跳绳》也是丁善德作曲。 3、聆听第一乐段,生说乐曲表现了捉迷藏时怎样的情景和心情? 4、看着图形谱用手指划出音旋律线(第一乐段) 5、聆听第二乐段,生说乐曲表现了捉迷藏时怎样的情景和心情? 6、看着图形谱用手指划出音旋律线(第一乐段)用动作完整表现乐曲。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学生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小树快长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 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3、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 二、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 - G 2/4 , 5 4 │3 - │3 2 │1 - ┃ lu lu lu lu lu lu 三、教师范唱 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学生体会歌曲。 四、歌曲体验 1、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 4、学生学唱歌曲。 5、同唱歌曲。 五、节奏练习: 1、××××│×- │,认识八分休止符:0 2、××0 ×│×0│,认识四分休止符:0 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六、小结 ; 《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进行动作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 $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1、教师面带笑容,师生问好歌。 2、在《小雨沙沙》的律动中进入课堂。 3、发声练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听出唢呐的音色。 2、能学会《猜谜谣》,表现歌曲的情绪,能打着节拍演唱。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猜谜谣》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 各种乐器,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入学教育 二、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三、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四、学唱新歌《猜谜谣》 听老师范唱《猜谜谣》,请大家说说这首歌是几几拍的。 学着打拍子 老师逐句教唱《猜谜谣> 4. 随琴跟唱,练习两次。 5、全班齐唱

2 第二课时 一、听赏歌曲《山村来了售货员》 1、边听《山村来了售货员》的音乐边拍手。 2、听后说说你知道演奏中高亢的声音是什么乐器。 3、再听演奏音乐,跟着哼唱主旋律,如果不会,教师可以多带唱几次。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说说乐曲的情绪,节奏和你的感受。 二、认识唢呐 1、看图片,唢呐的音色特点是音色高亢,明亮 。它是我们的民族乐器,在民乐团中常常作为主奏乐器。 三、复习上节课内容,演唱《猜谜谣》。 请同学上台表演唱,评选今天的小歌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唱《猜谜谣》 二、音乐游戏《小乌鸦爱妈妈》 出示乐谱,画出节拍 交给学生游戏的玩法。唱谱游戏: 1)随着琴声划拍唱谱 2)边背唱歌谱边律动。 xx xxIx xIx - Ix -l 跑跑跑跑走 走 踏 踏 3)分组唱谱接龙,边唱边律动 3、送音符回家 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最新音乐教案 全册

三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学期三年级音乐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 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 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三、本学期 教学任务: ( 一) 发声训练部分: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臵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 (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臵。认识各 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 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 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 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 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 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 较深入的欣赏。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范文整理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 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知识。 2、综合训练。 3、读谱知识:高音谱号、音符。 4、歌曲:海鸥。 教学目标: 1、认识高音谱号和音符的构成,并练习书写。 2、通过听辨和音的高低排列,使学生初步知道音阶的一种排列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高音谱号和音符的构成,并能书写。 教学难点:听辨和音的高低排列。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要求、常规训练。 1、请同学说一说新学期应该怎样上好音乐课。 2、教师讲解自己对学生的要求。 3、做常规训练:发声练习、队形。 二、综合训练: 1、请学生按顺序将书上的音符读一读、认一认。教师将

每个音弹一遍,请学生跟着唱一唱。. 2、教师每次弹两个音,以do为出发点。请学生听辨。将听到的两个音连起来。 三、读谱知识: 1、教师介绍高音谱号:是G字的变形,其中心记在五线谱上的第二线上,表示第二线上的音为小字一组g。 2、请同学观察高音谱号有什么特点?讨论并说一说。 3、教师示范书写,请同学跟着教师一起写一写。 注意:起笔略低于第二线,交叉在第四线。 。 4、同样方法学习音符,注意分清音符的符头、符干、符尾、符杠。同样在书上写一写。 四、学唱“海鸥“ 1、导入:同学们,大家都见过什么鸟类?请同学介绍。有一种鸟,它飞翔在大海上,身姿矫健,大家猜猜是什么鸟? 对它就是海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两人一组,一起念谱。 4、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读谱。 5、听琴唱谱,注意休止符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高音谱号和音符各个部分的名称,而且 我们学会了写音符。今天回去请同学们在五线谱上写写。另外,下节课我们学唱海鸥,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搜集海鸥的有关知识,下节课给大家介绍一下,看谁找的最丰富。 课后小记: 课题:海鸥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一 2、熟练唱会“海鸥”,并作歌曲处理。 3、欣赏:国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坚定、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赞美海鸥的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2、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旋律进行的特点的感受,初步了解旋律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海鸥”。 教学难点:演唱中,休止符的应用。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内 容 第一课老师你最理解我 教学目标 知 识 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 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情感 教育 2、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重 难 点 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 一、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 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 2、;“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 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 (2)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3)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 (4)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 (5)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 二、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2、练习伴奏 (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 (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 (3)全班随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4、随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四、尝试填词

内 容 第二课折纸船 教学目标 知 识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 台湾同胞团 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情感 教育 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重 难 点 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1)找台湾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臵,观察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著名山水、地名。 (2)谈台湾 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饶的物产。后老师综合。(3)听相关音乐 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思念之情。 新歌教学 1、听赏全曲: 让学生先听歌曲,说出歌曲表达的内容或听赏后的感受。 2、随乐律动 让学生手拿纸船,随着旋律进行方向移动。使学生体验到船儿在起伏的海上进行的情景,又使他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3、随琴哼唱 4、演唱歌曲 采用小组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二、活动导入 创设一个“吹纸船”的游戏,纸船漂在水中央,我们要把它“吹”向台湾岛。不能太用力,否则会把纸船吹翻,只能均匀地、连贯地吹,以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唱《风儿的歌》。 三、听赏歌曲 1、让学生分别听三首歌曲《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 2、体会不同演唱者的声音特点 让学生了解与讨论人声的分类。 再听几首歌唱作品,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课堂小结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童年(三课时) 第一课时《摇啊摇》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 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教学难点: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难点: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 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 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老师你好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 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带打击乐器 主要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老师你好》 1、边听音乐边拍手进教室。 2、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赞美谁的?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3、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学生用设计的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4、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候,你会为教师献上什么祝福?)(学生写祝福语,请1、2名学生上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二、学习歌曲《教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同学们,你们定的祝福语都很精彩,这里有一位同学也为老师献上了一份礼,我们一起来看看。(放音乐) 2、练习伴奏 欢乐的歌声唱出了“我”多少知心的话,让我们用动作为“我”的歌声伴奏好吗? A、出示节奏伴奏谱,学生可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用手代替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B、放歌曲,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每组选择好一组伴奏乐器后,再选择一条节奏,尝试为歌曲伴奏。 C、全班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 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2、能尝试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 打击乐伴奏. 2、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