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历史中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六【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附答案解析

2019年历史中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六【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附答案解析

2019年历史中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六【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

1.近代大国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收租税;除议会同意外,在国内招收常备军,均属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必须自由。

——《权利法案》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独立宣言》材料三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是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四“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五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国王和议会之间是什么关系?根据法案的基本原则,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材料二宣布解脱的是哪一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一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指哪一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材料四、五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大国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

2.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他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三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

(3)综上所述,根据俄美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3.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俄、法、美、意、日、德、奥等国……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

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科德尔·赫尔回忆录》材料三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造成了远东的紧张局势。这是中美之间的国际问题。中国人民行使主权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人民日报》(1951年7月5日)材料四1972~1980年大事年表(部分)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

周”

1979年1月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1979年7月7日中美两国政府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

1980年9月中美民航协定、中美海运协定和中美纺织品协议签署

材料五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致辞

(1)材料一中,英、美等国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美国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什么特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文件的签署推动中、美两国“联合作战”?美国承认中国为“主要大国”是基于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什么贡献?写出“战后组织”的名称。

(3)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到哪些关于中美关系的信息?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为什么称尼克松访华的七天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材料体现出1979年之后中美两国间的交往有新的发展,具体原因是什么?

(5)当今世界,推动中美两国走向合作的原因有哪些?中美合作有何意义?

4.法、德两国是欧洲的大国,法德关系的发展是欧洲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事情是西方国家在二十年代应该采取对德抚慰政策,但实际却采取了遏制政策。在三十年代应该对德采取遏制政策,但是实际上却采取了抚慰政策。

材料二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向英法等国家发动进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国就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斩落下马,步伐整齐的德国军人浩浩荡荡的穿过巴黎凯旋门。在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协助下,法国人民在戴高乐将军的领导下战胜纳粹德国,光复了国土。历史又为法国提供了一次向德国复仇的机会。

材料三为了与德国建立永久和平,法国希望把复苏的德国遏制在一个强大的框架内,在这个框架内所有的成员国将得到平等发展,德国的力量不会被削弱,因而也不能使其满意。……法德两国在50年代建立了共同体,1969年再次发起推动经贸联盟工程和导致签订关于欧盟的“马约”的政治联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材料一中“遏制”“抚慰”政策相关的会议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与德国建立永久和平的原因,并指出两国“在一个强大的框架内”发展的重大史实。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的认识有哪些?

答案

1.(1)关系:议会凌驾于王权之上。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2)国家:英国。意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战争:美国南北战争。表现: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经济上,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4)历史事件:材料四:日本明治维新;材料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共同之处: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5)启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大国崛起的基础;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等。

2.(1)不同:城市化水平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不同:俄国通过改革;美国通过革命或战争。相同条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扩大商品市场。(3)经验:废除旧有制度,顺应社会发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1)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特权:允许美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美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文件:《联合国家宣言》。贡献: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名称:联合国。(3)信息: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4)原因: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具体原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5)原因: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意义:中美合作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促进两国的经贸发展,实现两国的共赢。

4.(1)“遏制”:巴黎和会。“抚慰”:慕尼黑会议。

(2)原因:两国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史实: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3)认识: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