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个地区的煤矿分布

各个地区的煤矿分布

中国煤电、化企业名录

一、华东地区

1、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汶矿业集团是一个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煤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全国520 家重点国有企业和山东省136 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2003 年位列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第163 位,2004 年中国煤炭企业100 强第8 位。企业信贷信誉AAA 级。

新汶矿业集团的前身为新汶矿务局,建企于1956 年,1998 年3 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0 年7 月成立新汶矿业集团。集团总部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北依五岳独尊泰山,南临孔孟之乡曲阜,东接青岛、日照两大海港,京沪铁路、高速公路穿越矿区。

新矿集团现有煤炭生产矿井10 个、在建矿井 2 个,设计能力810 万吨/ 年,核定生产能力935 万吨/ 年,实际年产原煤1400 万吨,年产600 万吨的全国最大井工矿井——巨野龙固煤矿正在开发建设中,预计2006 年建成投产。主要煤种有气煤、气肥煤、肥煤等,煤炭产品有冶炼精煤、动力精煤、洗混煤、块煤等;非煤产品和业务主要有水泥(350 万吨/ 年)、电力(348MW )、石膏(45 万吨/ 年)、铁矿(50 万吨/ 年),另外还有制药、建筑建材、机械制修、轻纺化工、育林造纸等。现有在册员工8 万人,资产总额159.44 亿元,其中国有资产131.35 亿元、非国有资产28.09 亿元。2003 年企业销售总收入71.6 亿元,2004 年总收入107 亿元。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集团所辖1400 平方公里煤田区域,物华天宝,含有丰富的煤、铁、石膏、高岭土、铁矾土等矿藏。其中煤

炭地质储量近30 亿吨,岩盐75 亿吨,石膏1.3 亿吨,铁矿石4409 万吨。

新矿集团实施煤炭集中化、非煤集优化、产权多样化“三化”战略,构建了煤炭主业、非煤工业、高效农业“三位一体”产业格局。按照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新矿集团将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着力构建“1382 ”产业布局。即:一个基础产业(煤炭)、三个支柱产业(电力、化工、建筑建材)、八个支持产业(物流贸易、机械制造、轻纺加工、冶金、药材、高效农业、金融服务、育林造纸)、两个后续产业(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商者无域,相融共生”。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新矿人正在瞄准“五年翻番,十年翻两番”的目标,满怀信心,励精图治,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阔步前进。在2004 年收入超百亿的基础上,到2010 年销售总收入达到150 亿元。2015 年实现翻番力争超过300 亿元,逐步将企业建成产业合理、主业突出、科技含量高、核心能力强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企于1956年,是一家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煤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9年集团完成原煤产量270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86位,中国煤炭工业100强第15位,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煤炭行业第9位。企业信贷信誉AAA级。先后荣获首届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奖、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管理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全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等称号,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和院士工作站,被山东省政府认定为重点扶持技术中心企业。

新矿集团总部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境内,发展地域涉及山东省境内的泰安、莱芜、菏泽、济南、德州、日照、济宁、聊城等地市,省外涉及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宁夏、安徽、云南、贵州等八个省区,并与美国、日本、韩国、波兰、南非、印尼、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企业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

近年来,新矿集团坚定新矿特色发展道路不动摇,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构建起以“煤、电、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集团拥有煤炭资源储量280亿吨,设计产能1.12亿吨,山东、宁蒙、新疆“三大煤炭基地”格局初步形成。从今年开始,集团煤炭产能将以每年千万吨规模递增。现主要煤种有气煤、气肥煤、肥煤等,煤炭产品有冶炼精煤、动力精煤、洗混煤、块煤等。非煤产品和业务有电力(457MW)、盐化工(10万吨烧碱、10万吨聚氯乙烯)、水泥(350万吨/年)、石膏板(3600万㎡/年)、造纸(11万吨/年)、纺织(5万纱锭/年)、大豆加工(50万吨/年)、机械制造等。

按照企业新一轮发展规划设计,今后一个时期,新矿集团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立“煤、电、化”产业在集团经济总量中的主导地位为重点,以奠定新矿集团在中国煤炭企业前10强的位置为目标,坚持“在调整中集中、在改革中完善、在做大中做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产业集中度、集团控制力和发展持续性,加快推动新一轮发展,实现由大变强新跨越。具体实施“三步走”战略:2010年力争实现“双五”目标,集团煤炭产能达到5000万吨,产值500亿元;2013年实现“双八”目标,集团煤

炭产能达到8000万吨,产值800亿元;2015年实现“双一”目标,集团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产值1000亿元。力争经过一个时期的创新拼搏,建成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国际化能化大企业集团。

2、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东南大门、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市、济宁市境内,濒临美丽富饶的微山湖,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纵贯矿区。现有职工6.8万人,生产矿井12座,年产原煤2000万吨、企业总收入140亿元,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08位,全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166位,山东省百强企业第14名。

枣矿集团致力于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综合实力雄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对外扩大开放机遇,成功迈向“四省两国”,目前正在国内山东、贵州、云南、安徽,国外印尼、加拿大,开发建设煤矿、煤化工、电力、森林、贸易等项目。枣矿集团以生产优质煤炭而闻名,主要生产肥煤、气煤、焦煤,品种有冶炼精煤、洗混煤、洗末煤、水煤浆等。产品内销十几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朝鲜、巴西等国家。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优质煤炭生产基地和全国四大出口煤基地之一。

枣矿集团坚持“以煤为主、多元俱兴”的战略,依托主业优势,大力发展多元产业。近年来,投资30多亿元,新建和改扩电厂6座,总装机容量达300MW,建设了110万吨煤焦化、120万条子午线轮胎、石膏板、等项目。石膏板、炸药、制衣等产品已出口国际市场。

枣矿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以“四省两国”为发展基地,致力于文

化强企,科技兴煤、品牌战略、资本运营四大方略,立足省内做优,走向全国做强,冲出亚洲做大,迈向世界做久,2010年实现企业原煤产量6000万吨、企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以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增长质量,努力把枣矿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3、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上百年的开采历史,是一个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在鲁陕滇蒙四省区六个地市。公司总部坐落在鲁中工业重镇淄博市。现有职工20000多人,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300余人。

近年来,淄矿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优而特,富而强”的发展愿景和“三步走,翻三番”的战略目标,着力在理思路、调结构、抓改革、强安全、重民生、树形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三三一”产业格局:即建设山东济宁、陕西彬长、内蒙鄂尔多斯三个煤炭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打造济北矿区、东华水泥、埠村煤矿三个循环经济园区,构建一个总部经济圈。2011年,生产合格煤157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9亿元,企业资产总额为278亿元。

淄矿集团作为省属国有重点企业,连续9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之列,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行业优秀企业、山东省“AAA”级信誉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奖、中国质量信誉AAA 级企业、全国煤炭系统首家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职工疗休养工作优秀单位、山东60年60品牌、全国煤炭行业AAA级信用企业、新

中国60年山东百家领袖品牌等荣誉称号.

4、江苏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具有127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江苏省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现有19个分公司、38个全资(控股)子公司和5个事业法人单位,年产煤炭2000万吨,总资产212亿元,位列全国500家大企业集团第259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信用江苏诚信单位”,并被多家资信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评为资信AAA等级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奖”、“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公司”。

徐矿集团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集团总部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处于东部沿海开放和中西部开发的连接带、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具有显著的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特征。专用铁路与京沪、陇海两大干线接轨,并与规划建设的徐兰专线交汇;京杭大运河和京福、京沪、连霍等5条高速公路以及5条国道、20条省道贯穿其间;近郊观音机场已开通的15条航线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等国内15个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徐矿集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徐矿集团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富煤省区煤炭资源开发与整合,初步构建了本部、新疆、陕甘、贵州、国外五大煤炭生产基地框架,在建矿井12对。徐矿的孟加拉、澳大利亚矿业项目进展顺利。到“十一五”末,本部产量继续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异地年煤炭

产量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全集团生产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

徐矿集团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势。初步构建了以煤炭开采为基础,以电力、机械制造、物流、房地产为支柱,集工程施工、化工、建材、商贸于一体的跨国、跨地区经营格局。到“十一五”末,集团控股电厂装机容量将达1800MW;规划建设的徐州矿区三大循环经济区中的西部区已初具规模;年产300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及配套资源规划正在编制之中;非煤产业主导产品有矿用机械、建材机械、工程机械、矿用电器、特种钢材、防水材料、水泥等。形成了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支柱产业增长强劲,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业链条合理,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良好结构体系。

徐矿集团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徐矿集团长期致力于采煤工艺进步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拥有从极薄煤层到厚煤层、从平缓倾角到大倾角乃至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工艺和技术,其中大倾角综采、不稳定顶板条件下综采、顶水综合开采、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和旋转90度综采等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矿井支护、防治水、软岩、瓦斯治理等成熟技术也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徐矿集团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万名,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人员34名,高级技术职务人员647名;博士、硕士生4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产业技术工人资源十分丰富,中级以上技术工人比例占生产工人的74%,其中,技师以上技术工人占生产工人的10%。徐矿集团产业队伍特别讲认真、特别顾大局、特别重信义、特别能战斗,目前拥有年产百万吨综采队7个,千万吨水平采煤队2个,快速掘进队5个。

徐矿集团具有厚重的企业文化优势。徐州煤炭开采可追溯到北宋元丰年,时任知州苏东坡发现煤炭后,喜赋《石炭》诗,开徐州煤炭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徐矿人秉承报国之志,形成了独特的“大家”文化、“汗水”文化和“火炉”文化。新世纪、新阶段,徐矿人坚持走现代文化型企业之路,培育了九大核心价值理念;提炼出学习型企业“五五三三一”五星“创争”活动模型,建有职工品行习练基地,大规模开展执行与服从军事化训练;精心培育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创业文化、精细管理文化;全面打造徐矿人新形象。

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徐矿,坚守强企报国之信念,在新的起点上瞄准建设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集团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蓝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到2010年企业总资产和营业总收入将双双突破200亿元。

5、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安徽省属13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前身是皖北矿务局,1984年设立,总部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产业地跨七省十五市,并走出国门。主营业务为煤、煤化工、物流贸易等,下辖五大公司。恒源煤电股份公司是安徽省第一家煤炭上市公司,煤炭产能2000万吨/年。北方能化公司煤炭产能500万吨/年,在建矿井产能1500万吨/年。淮化集团是集团公司控股的安徽省最大煤化工企业,主导产品浓硝酸产销量位居亚洲第一。中安煤化公司是集团公司与中石化的合资公司,规划总投资300亿元,在淮南建设170万吨/年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皖煤国际公司是集团公司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的合资公司,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勘查开发煤炭资源。此外,集团公司还拥有皖煤运销、长江能源、华江海运、四

川江安等多家物流贸易企业。2011年,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利税31.6亿元、总资产达350亿元,中国500强企业排名339位。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总投资500亿元,2015年煤炭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6、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5月由原淮南矿务局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8年7月由中央直属下放安徽省管理,是全国520家大型企业集团和安徽省17(2009年居第5)家重点企业之一。现有12处生产矿井、1 4个子公司。资产总额199亿元。

淮南矿区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区腹地,安徽省中北部,横跨淮南和阜阳两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矿区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倾斜宽约3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丰富,总储量占安徽省的74%,华东地区的50%,品位优良,被誉为绿色能源,环保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咨询研究中心的专家认定,淮南矿区煤炭资源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最好,也是最大的、唯一的煤炭资源,是一块难得的整装煤田,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基地,比较优势明显。

淮南矿业集团是中国著名煤炭企业,有90多年开采历史,在国家煤炭工业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五、六十年代,就成为全国五大煤矿之一;七、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重点煤厂区大门炭生产建设基地。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煤炭行业十强企业的行列,连续多年为工商银行“AAA”级信用企业,连续7年入围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淮南矿业集团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1)煤炭储量大,生产

能力强,已探明储量300多亿吨,其中可采储量175亿吨,现有设计生产能力8000万吨/年,并有丰富的煤层气、高岭土等煤炭伴生资源。(2)技术实力强,人才众多,有专业技术人才12564人,占淮南市人才资源的83%,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部委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高级技格职务人员1201人。(3)煤炭质量优,煤种齐全,属1/3焦煤为主的多种优质炼焦煤和动力煤,深部有肥煤、焦煤、瘦煤,具有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等特性,有“环保产品”、“绿色能源”的美称。(4)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矿区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区域,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运距短,运输通道便利,煤炭产品主销江、浙、沪、闽、粤、赣、皖六省一市。

党中央、国务院对淮南煤矿历来十分关怀和重视。早在五、六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李先念、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万里、彭真等,都先后到矿区视察指导工作。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淮南矿区也极为关心。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年视察淮南,题词“发展煤电化,建设能源城”。李鹏委员长于1985年视察淮南煤矿,题词“老矿变新颜,前进再前进”。1999年,朱镕基总理、吴邦国副总理先后视察安徽,分虽在合肥、安庆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淮南矿业集团的情况汇报,明确由国家和省里帮助淮南煤矿摆脱困境,对矿区的改革做出了重要批示。

张集矿夜景经过4年多扭亏脱困的9R难历程,淮南矿业集团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牢固树立“以诚立信”的经营理念,加大调整改革和技术创新的力度,着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使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00多万吨,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于2001年实

现了整体扭亏,逐步走上了经济良性循环的轨道,—举跃上了快速发展的新平台。吴邦国副总理在看到《淮南矿业集团关于落实〈扭亏脱困方案〉情况的报告》后批示:淮南矿业集团是老企业,98年亏损1.3亿元,2001年盈利1.5亿元,对企业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这说明这几年煤炭行业调整、改革的路子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下去,大型煤炭企业走向“经济良性循环,保持矿区稳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希望淮南矿再接再厉,巩固阶段性成果,取得更大成绩。

2002年,淮南矿业集团煤炭产量将突破2000万吨,有望达到2300万吨。着眼新世纪的发展,淮南矿业集团科学地制定出了《淮南矿业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其战略指导思想是:发挥优势,创新调整,稳步扩张,做大做强;其战略核心是:煤炭主业集中化,产业链发展集优化,产权结构调整多样化;其战略目标是:把淮南矿业集团建成以煤炭及煤炭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技术先进,管理科学,面向市场,国内一流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淮南矿业集团已经被国家列为十三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六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到2007年,建成8000万吨煤炭生产规模,田集、凤台电厂首期各2台60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行。到2010年,形成1亿吨煤炭生产规模,建成480万千瓦装机规模。20个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展开,战略目标是,未来三年建成煤电一体化的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全面小康的能源基地,建设绿色环保的能源基地,建设科学管理的能源基地,建设和谐文明的能源基地。

7、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踞苏鲁豫皖四省接连之要冲,卧黄淮海之腹地,北接齐鲁,南连江淮,横跨淮北、宿州、亳州三市,是以煤炭和煤化工产品生产为主,多种经营、

综合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其前身淮北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5月,1998年3月改制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形成组织结构合理、投资主体多元、经营机制灵活、内部运作规范、管理手段科学的母子公司管理格局。

淮北矿业集团现拥有资产330亿元,员工9万多人;生产矿井17对,在建和筹建矿井5对,核定年生产能力3149万吨;有精煤洗选厂6座,年入洗能力2000万吨,年产冶炼精煤1200万吨,是华东最大的冶炼精煤生产基地;动力煤选煤厂4座,年入选能力630万吨。控股年产440万吨焦炭、联产40万吨甲醇焦化公司和4×300MW煤泥矸石电厂——中利发电公司。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列第246位,全国煤炭工业100强第19位。50年来,企业共生产原煤6.3亿吨,实现利税135亿元,创汇6.4亿美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淮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矿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6912平方公里,包括濉肖、宿县、临涣、涡阳四大矿区。全矿区煤炭保有储量85亿吨,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等主要煤种,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特低磷、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的“绿色环保型”煤炭。除煤炭资源外,矿区还有丰富的伴生矿资源:煤层气达3000多亿立方米,优质高岭土4.8亿吨,天然焦1.5亿吨。

打开淮北矿业战略视野,呈现的是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征程。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先的政策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优质齐全的煤炭品种和优势明显的煤焦化电产业链条,为淮北矿业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煤炭、煤焦、煤

电、煤化工、煤盐化工等产业,如一个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将驱动淮北矿业这艘威武雄壮的“煤炭航母”,沿着“打造全国一流煤焦化电基地”的航向,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淮北矿区总面积约9600平方公里,是伟大祖国版图的千分之一,是国家重点开发的13大煤炭基地之一。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现已探明煤炭储量85亿吨。有气煤、肥煤、焦煤、1/3焦煤、贫煤、瘦煤、无烟煤、天然焦等八大主要煤种,是华东地区唯一煤种齐全的矿区。其中占储量85.7%的焦煤、肥煤和瘦煤,为国家稀缺煤种,非常适宜精深加工,综合高效利用。同时,还拥有3000多亿立方米煤层气,4.8亿吨优质高岭土、1.5亿吨天然焦等宝贵的矿产资源。

淮北矿区煤炭产品优良,属低硫、低灰、特低磷,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的“绿色煤炭”。主要品牌有临涣精煤、芦岭精煤、淮北瘦精煤、淮北优混煤和朱仙庄优动煤等产品。煤炭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华南地区,同时还出口韩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非煤产业全面发展,生机盎然。已拥有建筑、建材、电力、机制、医药、轻工、仓储、商贸、旅游等20个系列、近500个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并创出质量免检产品“相山牌”水泥、“淮河”炸药、“万样”服装、“丰收”牌植物生产剂,防癌抗癌新药“金蟾牌”华蟾素注射液被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享誉全国,畅销中外。

8、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矿集团)是以煤炭、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省属国有特大型企业。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额1100亿元。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是我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同时境内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成功上市的企业。

近年来,兖矿集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技术研发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排名,兖矿集团位居2010中国企业500强第115位、2010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39位,分别比上年提高6位和17位。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同比增长34.8%;利润总额87亿元,同比增长61.56%;上交税金67亿元,增长16.20%。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中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中国节能减排功勋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荣誉。被大公国际评估公司评估为“AAA”级信用企业。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煤炭行业唯一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和中国质量鼎的企业,是第三家获得“亚太国际质量大奖”的中国企业,被美国标准普尔指数推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30只股票之一。

一、做强煤炭主业

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素质高发展方向,公司采掘机械化程度达100%。本部厚煤层矿井全部建成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2个综采队保持年产600万吨水平,3个掘进队年进尺超过8000米,保持全国同类型矿井单产单进一流水平。在做强本部煤炭产业的同时,找准兖矿集团产业、技术、品牌优势与当地资源、政策优势的结合点,积极参与山东菏泽、山西、贵州、陕西榆林、新疆、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开发。

二、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转变对煤炭由普通燃料到重要化工原料的认识,坚持“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兖矿及周边地区高硫煤资源,重点建设鲁南、兖州、邹城煤化工“三个园区”。建成后,每年可消耗高硫煤资源550万吨,延长薄煤层矿井矿区服务年限20年。同时规划建设省外贵州、陕西、新疆、内蒙古煤化工基地。兖矿煤化公司名列2010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第29位。20万吨醋酸和千吨气化炉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是化工行业、煤炭行业和山东省首次获得我国工程建设最高荣誉,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暨精品工程”。

三、发展煤电铝产业

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35吨/小时煤泥发电技术,建成总装机容量529兆瓦的8座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电厂,成为煤炭系统最大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热电联供节能项目基地。发挥煤电综合利用优势,在建成年产14万吨电解铝项目的基础上,又引进国际最先进的铝型材加工关键设备,建设年产14万吨工业铝挤压材项目,竣工后,兖矿集团将成为我国装备水平最高的铝挤压材生产基地。

四、推进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煤机装备成套化、重型化、大型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安装、维修一体化业务。开发生产出以ZFY8500为代表的重型液压支架系列、全系列带式输送机、EBZ132型和160型掘进机、940型采煤机等一批大、中型煤炭机电装备,具备了煤矿采掘成套装备生产能力。

二、华中地区

1、河南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煤化集团”),是2008年12月5日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永煤集团、焦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省煤气集团等5家单位战略重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矿山建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相关多元发展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河南煤化集团是河南省首家资产、营业收入双双超千亿元的企业,是河南省最大、最强、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工业企业。2009年,河南煤化集团营业收入1041亿元,资产总额1109亿元,煤炭产量5698万吨,实现利税107亿元,4项指标均改写了河南工业企业历史。其中,营业收入占全省省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39%,利润占省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59%。

河南煤化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60位、中国500强竞争力第8位、中国企业成长100强第1位、入选世界着名品牌500强,连续两年列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行业“效益十佳”第一名。

河南煤化集团发展后劲充足,煤炭资源储备400多亿吨,遍布河南省内10多个地市及贵州、新疆、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煤炭产能2011年将达到1亿吨;拥有钼金属储量150万吨,是全国拥有钼资源量最大的企业;拥有国内外铝土矿资源20亿吨;掌握煤化工的世界高端技术,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煤制气企业和华中地区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将在河南建成国内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聚甲醛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全力打造煤炭综合利用最完善、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新型煤化工;下属企业洛阳LYC轴承是中国轴承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开封空分是中国自行设计与制造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

分别拥有全国唯一的轴承研究院和空分研究所。

河南煤化集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托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自主创新,重点发展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金融、贸易、实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努力把河南煤化集团打造成为一个股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科学、企业文化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行业一流、国际知名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力争2011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2、河南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原为义马矿务局,1997年12月改制为国有独资的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改制为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职工5万余人,资产总额157亿元,矿区地跨河南、青海、新疆、山西、内蒙古等五省(区),拥有生产矿井16座,原煤产能2200多万吨,所产焦煤、贫瘦煤、无烟煤和洗精煤广泛应用于发电、造气、工业锅炉、炼焦和建材等行业,产品广销国内20多个省区,同时还涉足制造、发电、水泥、氧化铝、煤化工等领域。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企业、河南省省管企业先进企业党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中国节能减排功勋企业、中国安全文化典范企业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区位优越。东临九朝古都洛阳,西接黄河明珠三门峡,北临连霍高速公路,南靠陇海铁路和310国道。近年来,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和谐友好科学发展,两大跨越又好又快;大型集团行业聚集,外向拓展相关多元;煤化基础结构升级,运转高效现代制度;企业增效职工富裕,本质安全平安义煤"的总体战略思想,大力弘扬"团结、务实、创新、奋进"的企业新风,规范管理,务求实效,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8年,义煤集团原煤产销量分别突破2186万吨和2178万吨,销售收入119亿元,利税18.76亿元,职工收入超过33000元,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义煤集团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经济运行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共生产原煤1037.27万吨,商品煤销售1036.56万吨,生产经营总额63.174亿元,实现利润1.80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17820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加快合纵联横步伐,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形成煤炭、煤化工、铝工业三大主业,通过合作、合资、联营等方式,在青海、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规划建设六个千万吨级的煤炭基地,与美国SES公司合作建设的日产1000万标方煤制气项目已经奠基,与蒙古共和国、朝鲜人民共和国联合开发煤炭资源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制定了"强势起步、强势跨越、强势腾飞"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最终把义煤建设成为资产总额和生产经营总额分别超千亿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3、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火集团)是以煤炭、发电、电解铝生产及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属中国500强企业,

河南省百户重点企业,河南省重点扶持的煤炭骨干企业及铝加工企业,河南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所属子公司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神火股份”于199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10年底,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35000余人。煤炭生产规模1500万吨,分布在永城、郑州、许昌等地;在建规模1700万吨,分布在山西、新疆和澳大利亚等地。发电装机容量500MW,在建和筹建容量3300MW。氧化铝产能80万吨,电解铝产能90万吨,铝合金和型材加工能力70万吨,高精度双零铝箔2.5万吨。主要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分别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0012计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煤炭企业100强;2011年位居河南工业100强第11位,河南省内企业地税入库第四名。2011年2月27日获得省政府20号文件通令嘉奖。企业先后获得河南省最佳效益企业、河南省五好先进党委、河南省改革开放30年卓越贡献国有企业、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十二五”末,神火集团煤炭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电解铝产能180万吨,原铝转换率达到60%,氧化铝产能达到2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4000MW,房地产开发规模12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4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150亿元以上;企业总资产1000亿元以上;综合实力保持河南省工业企业10强,争取进入5强,不含中央驻豫企业时,争取进入3强,确保进入中国企业300强,争取进入100强。

4、河南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