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及临床意义(带目录)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及临床意义(带目录)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及临床意义(带目录)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及临床意义(带目录)

糖化血红蛋白

与血糖区别

血糖是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通常仅指葡萄糖。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监测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1)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2)生成缓慢。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控制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数据表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以及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现已达成共识,未来糖化血红蛋白的单位将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IFCC)标准。单位的转换可使用以下公式:

IFCC-HbA1c (毫摩尔/摩尔) = [DCCT-HbA1c (%) - 2.15] ×10.929

DCCT- HbA1c IFCC-HbA1c

(%) (毫摩尔/摩尔)

4.0 20

5.0 31

6.0 42

6.5 48

7.0 53

7.5 59

8.0 64

9.0 75

10.0 86

结果解释

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可能因分析手段、样品保存时间和个体差异而不同。两个平均血糖相同的

人,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有多至3%的差异。结果也可能因多种因素而不可靠,如:手术后失血,输血,贫血,高红细胞更新率,慢性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高剂量维生素C摄入,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等等。大致来说,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大约是4%–5.9%。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估计的平均血糖水平的对应关系可由以下的近似公式得出:

估计的平均血糖(毫克/分升) = 28.7 ×糖化血红蛋白? 46.7

估计的平均血糖(毫摩尔/升) = 1.59 ×糖化血红蛋白? 2.59

(表格中的数据置信区间为95%):

糖化血红蛋白估计的平均血糖

(%) (毫摩尔/升) (毫克/分升)

5 5.4 (4.2–6.7) 97 (76–120)

6 7.0 (5.5–8.5) 126 (100–152)

7 8.6 (6.8–10.3) 154 (123–185)

8 10.2 (8.1–12.1) 183 (147–217)

9 11.8 (9.4–13.9) 212 (170–249)

10 13.4 (10.7–15.7) 240 (193–282)

11 14.9 (12.0–17.5) 269 (217–314)

12 16.5 (13.3–19.3) 298 (240–347)

尽管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代表着血糖控制不佳,但即便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可能为段时间内的低血糖导致。因此,常规的血糖监测仍然是最佳的血糖控制分析方法。

由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平均血糖的控制相关,国际糖尿病病联合会(IDF)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标准则是7.0%以下。最近一些研究结果认为7%以下的控制目标过于严格,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因此医疗人员在制定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时,必须考虑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低血糖风险、特殊健康风险等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青少年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和成人有所不同,因为这部分人群血糖多变不易控制,而且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损害,所以血糖控制不宜过分严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给出的建议可参考下表: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儿童控制目标

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

<6岁7.5%-8.5%

6~12岁<8.0%

13~19岁 <7.5%

注意事项

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或者可能血糖仪测出的数值不够准确(如机器老化,试纸受潮、过期等)。

如果某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经常发生低血糖,继而又发生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了。同时,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影

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

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在临床治疗中,如能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空腹血糖超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时,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与采血时紧张、劳累、晚餐进食过多、治疗不当、急性并发症等有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比如某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而最近一次为8.2%,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调整方案。相反,如果空腹血糖低于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甚至达到正常标准,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对症。

因此,普及糖尿病知识,更新治疗理念,监测并保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更早、更合理地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提倡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治疗方法:尽早药物治疗、尽早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达到目标后也应每年至少检查2次糖化血红蛋白。

注意事项

(1) 高脂血症患者的标本,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偏高。使用啦杨酸、半乳酸等可使测定结果偏低。(2) 糖化血红蛋白亦可用于监控糖尿病病人在妊娠期内的糖尿病痛情的变化,有助于监护糖尿病孕妇的正常妊娠。

临床意义

---

糖化血红蛋白仪临床上,只有3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能做到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而血糖监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人的认知和行动。由于大部分患者选择可靠性不高的日常监测手段,目前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不稳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则会引发白内障。此外,它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并引起血脂和血粘度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没有阈值,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越接近正常值,糖尿病的并发症降低越明显,DCCT、UKPDS等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结论,证实糖尿病患者经强化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也明显减少。英国前瞻性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脑卒中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决定将来各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的血糖达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可引起肾小球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DN);还可引起血脂和血粘滞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不论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并发症的预测情况,还是糖尿病病人的筛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美国1型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2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UKPDS)均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评价指南,且都充分肯定了强化治疗在阻止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1 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 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3 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4 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5 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意义

综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务工作者不能仅局限在对血糖的认识上来管理血糖,应综合糖化血红蛋白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血糖控制满意且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测2次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且需调整方案者,应一年测4次。另外计划怀孕的糖尿病妇女,初期每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后,应每6~8周测1次,直到受孕。同时还应该注意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或用心得安、吗飞、双氢克脲塞等药物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而用大量阿司匹林、维生素c肾功不全,甲亢者可使其增高。应综合考虑,做到全面衡量患者的整体情况。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也不能取代糖耐量试验,可作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此外还要注意①对昏迷病人的鉴别:在脑血管急症时,由于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正常。若糖化血红蛋白增高预示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②糖化血红蛋白很高的患者要警惕酮症酸中毒的发生。③对妊娠糖尿病仅测定血糖是不够的,一定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并使其保持在8%以下。如此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和畸形胎儿的发生。④指导治疗:如已测定了某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可推算出平均血糖的水平,再用推算值与同一标本的空腹血糖值对比,可预测出近期血糖控制的好坏。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3%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影响较大;当在7.3%-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功效差不多;当大于8.5%时空腹血糖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很高者需要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水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在7%-8%者要更多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大于8%者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小于8%侧重改善餐后血糖。如若空腹血糖高于

7.1mmol/L许多,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表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需调整治疗方案。反之,若空腹血糖低于7.1mmol/L,甚至正常,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则表示近期血糖控制良好,本着"效不更方"的原则,治疗方案不变。因此,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临床意义

(1)升高:糖尿病、高血糖(持续1~2周以上)、红细胞寿命延长(脾切除)、原发性高血红蛋白F综合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GHb值高于非依赖型糖尿病的GHb。

(2)降低:出血、红细胞破坏亢进(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生成亢进(妊娠)、输血。

附注

(1)高脂血症患者的标本,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偏高。使用啦杨酸、半乳酸等可使测定结果偏低。

(2)糖化血红蛋白亦可用于监控糖尿病病人在妊娠期内的糖尿病痛情的变化,有助于监护糖尿病孕妇的正常妊娠。

与血红蛋白有关的疾病

血液学疾病

血红蛋白的长寿命连同特殊的糖化动力学使我们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值回顾性评价血糖浓度。红细胞存活时间的缩短可导致血红蛋白糖化下降。

所有缩短红细胞存活时间的疾病,比如慢性溶血,会产生与方法学无关的假性的低糖化血红蛋白值。作为替代物,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的测定可以提供病人前2~3周中的代谢的情况。

延长红细胞存活时间的疾病,例如脾切除病人,因为延长时间通常是极少的,所以不引起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上升。+可能的影响和(或)修饰或糖化变异体可被检测到;*等电聚焦。

药物治疗,药物和化学物

大量药物和环境中的化学物品可以与血红蛋白形成化合物,主要干扰色谱方法。乙酰水杨酸(乙酰化血红蛋白)和酒精(乙醛加合物的血红蛋白)的作用数据和有关这些化合物的分析及临床相关性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大量地连续服用这些物质,应考虑可能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

心脑血管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一个糖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不仅在糖尿病诊断和疗效观察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和治疗也是一个关键的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将在研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系、阈值分层等方面不断地有新认识,更加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因此,HbA1c检测方法的规范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HbA1c与冠心病

结果表明,HbA1c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正相关。

HbA1c与急性心肌梗死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HbA1c浓度研究结果标明:有糖尿病史血糖升高的AMI 患者,其HbAlc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说明AMI发生前2~3个月即有血糖增高;而无糖尿病者HbAlc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8~12周前血糖水平是正常的,而在发生AMI时的血糖增高系机体应激所致。Woo等也认为:空腹血糖增高,HbA1c不增高者,则与应激反应有关。

HbA1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危险分层以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论:在非糖尿病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入院HbA1c和皮质醇水平可以预见远期5.5年生存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对预后有评估价值的糖代谢指标是HbA1c,而非空腹血糖或入院血糖,后者受皮质醇的影响。

HbA1c与脑梗死

阳江权对7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进行HbA1c测定,结果表明HbA1c>7.5%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脑梗死

HbA1c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

崔建娇等对42例糖尿病患者每2个月检测一次HbA1c,共计10次取其平均值,在最后一次测定HbA1c的同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HbA1c平均值6.6%作为糖尿病控制良好标准,比较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表明:以6.6%为临界的两组数值来判断高浓度HbA1c(即血糖控制水平较差)对血管损害程度是有意义的。Okada等认为: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维生素B族及叶酸缺乏、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基因突变以及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的排泄障碍相关,而在糖尿病患者动脉壁上的脂蛋白更易氧化修饰,即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氧化应激系统影响内皮细胞功

能,使血管内皮暴露于糖基化终末产物而引起内皮损伤。

专家提醒

糖尿病即将成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高发病之一,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约3000例,每年大约增加120万例糖尿病患者,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且年轻人患糖尿病的比例在增多。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通过改善血糖控制,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但专家同时指出目前中国患者还有许多人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并发症控制率不足20%。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控制好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几个月的平均血糖,并对糖尿病并发症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故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血糖控制好的患者一般半年至一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应该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塞发生率下降14%,中风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因此,世界权威机构对糖化血红蛋白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我国的糖尿病指南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而事实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非常

不理想,我国大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仅占25.9%。有条件的市民建议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最终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HbA1c的临床意义1 1.糖尿病长期血糖的监测;观察饮食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怀疑口服药物失效而不得不用胰岛素治疗时HbA1c有较高价值。 2.有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现和预防;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并发现HbA1c<7%时,糖尿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很小,而一旦HbA1c﹥7%时,则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显着增高。 HbA1c的临床意义2 3.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 大多数血糖高于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c增高;对空腹血糖正常而糖耐量下降的病人HbA1c也可增高。有报导HbA1c对糖尿病的诊断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1%。最近Peters 回顾性研究报告HbA1c的测定与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密切相关,且检测方便。并认为HbA1c>7%时,一般建议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处理。HbA1c的临床意义3 4.用于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诊断 各种应激如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可使血糖升高,但这种高血糖、HbA1c不一定升高,若为糖尿病、HbA1c则升高。两者的鉴别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5.? 怀孕期间HbA1c是反映糖尿病控制的一个特别有用的指标。 怀孕期间血糖控制对母婴健康极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母亲的高血糖与

胎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都有关。保持严格的血糖控制,尤其是在胚胎发生的头3个月,母亲HbA1c结果对健康胎儿的孕育极大促进作用。 总之,HbA1c数据客观,稳定性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3月左右的糖代谢情况,同时对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原理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综述 2007年3月19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综述 冯念伦范卫华刘捍东 (山东省立医院济南250021) 糖尿病(DM),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目前在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明显增加,占免疫病的比率,在发达国家高达2-5%,而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达2-3%,并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增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并发症已经成为病人至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所以人们希望能尽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有资料说美国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约有1000亿美元,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保健卫生问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研究是20世纪后20年国际卫生保健研究的重点之一。 临床上广泛采用血糖参数来判定糖尿病,而血糖参数只代表抽血时的血糖水平,对确诊有局限性。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证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相对稳定,其浓度值能准确反映最近2-3个月期间的血糖水平,便于医生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也可用于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控及慢性并发症的判断等,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医院正逐渐开展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占总血红蛋白(Hb)的百分含量的测定项目。有些发达国家已将HbA1c的测定列入中老年人的常规体检项目。测定HbA1c有多种方法,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乳胶凝集反应法和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分别用生化分析仪和糖化血红蛋白自分析仪进行测定。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形成及特点 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会在高糖的作用下发生缓慢的非酶促糖化反应, 血红蛋白Hb的β链N末端缬氨酸上的氨基与葡萄糖的醛基发生可逆的加成反应,,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醛亚胺(前GHbA1c)迅速重排成不可逆的酮胺,然后缓慢重构形成HbA1c。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特点: 1.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比含量与即时所检测到的血糖水平无关。 1.2 由于红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寿命是90 -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百分比反映了测定前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而GHbA1c的合成始终在进行,其糖化程度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病人用药治疗后,较血糖、尿糖含量下降晚3-4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比含量是对糖尿病长期控制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指标。 2、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有(1)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包括:离子交换色谱及亲和色谱;(2)微柱法;(3)免疫分析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和乳胶免疫凝集法。(3)电泳法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及意义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很重要的病情衡量指标,然而据2006年开始的IMPROV ETM全球项目的最新研究显示,5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到一次。在中国,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 正常人有三种血红蛋白:HbA、HbF、HbA2,而成人红细胞中主要含有HbA。在用层析法分离血红蛋白时,可洗脱出3种含糖成分即:HbA1a、HbA1b、HbA1c,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H bA1c是葡萄糖化血红蛋白,另两种是其他糖形成的糖化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由HbA在代谢过程中与葡萄糖结合形成,因而它可准确地反映血中葡萄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压液相法、比色法、层析法、电泳法及免疫法等。 正常参考值:健康成人HbA1平均为6.5%,范围5.0%~8.0%。 临床意义: 1.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高至正常2倍以上。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生成后成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它的合成过程是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的,持续存在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率能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本项目的测定已成为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如果HbA1的浓度高于10%,胰岛素的剂量就需要调整。在监护中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的浓度改变2%,就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2.该项目的测定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或判断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能用于取代每天家庭检查尿或血液葡萄糖。 3.HbA1c水平低于确定的参考范围,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 4.任何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将减少红细胞暴露到葡萄糖中的期间,随之HbA1c%就会下降,即使这一时间平均血液葡萄糖水平可能是升高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其他溶血性疾病、镰状细胞特征、妊娠、最近显著的血液丧失或慢性血液丧失等。 6.5%――不能“作弊”的标准 在血糖控制中,糖化血红蛋白是专家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葡萄糖与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起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人体内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而糖尿病患者则要明显增高. 微小改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英国前瞻性研究证实HbA1c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 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中风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性能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 法)性能指标 1.性能指标 1.1外观 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包装标签文字符号清晰。 b)R1:乳白色液体。 c)R2:无色透明液体,无异物和凝聚物。 d)溶血剂:无色透明液体。 e)校准品、质控品:红色冻干粉。 1.2装量 液体试剂装量要求不低于标示量。 1.3水分含量 校准品质控品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5%。 1.4试剂空白吸光度 测试空白样本,试剂空白吸光度应≤2.0。 1.5分析灵敏度 在5.8%(NGSP单位)水平浓度下,吸光度差值≥0.01。 1.6线性范围 1.6.1试剂盒在[ 2.5%,14%](NGSP单位)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1.6.2在[2.5%,7%](NGSP单位)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5%(NGSP 单位);在(7%,14%](NGSP单位)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7%。 1.7重复性 变异系数(CV)应≤3%。 1.8批间差 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R应≤10%。 1.9准确度

测试参考物质,相对偏差应不超过±7%。 1.10分析特异性 当葡萄糖≤4000mg/dL、胆红素≤40mg/dL、脂肪乳剂≤2%、类风湿因子 ≤100IU/mL、抗坏血酸≤40mg/dL时,对试剂检测结果的偏差影响在±10%以内。 1.11量值溯源 应明确分析物的量值溯源。 1.12校准品赋值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方式 应使用规范的表示方式,主要表示方式可选择: a)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b)赋值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1.13校准品正确度 量值传递的正确度应符合 E≤1。 n 1.14质控品赋值准确度 在用校准品校准后的生化分析仪上测试定值质控品,结果应在制造商指定的赋值范围内。 1.15校准品均匀性 应不超过10%。 1.15.1瓶内均匀性:CV 瓶内 应不超过10%。 1.15.2瓶间均匀性:CV 瓶间 1.16质控品均匀性 应不超过10%。 1.16.1瓶内均匀性:CV 瓶内 1.16.2瓶间均匀性:CV 应不超过10%。 瓶间

最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与仪器解析(参考资料)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与 仪器解析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目前在世界上发病率很高,占免疫病的比率,在发达国家高达2-5%,而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达2-3%,并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增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并发症是至残至死的主要原因,所以人们希望能尽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临床上广泛采用血糖参数来判定糖尿病,而血糖参数只代表抽血时的血糖水平,对确诊有局限性。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证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相对稳定,其浓度值能准确反映最近1-3个月期间的血糖水平,便于医生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也可用于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控及慢性并发症的判断等,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医院正逐渐开展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占总血红蛋白(Hb)的百分含量的测定项目。有些发达国家已将HbA1c的测定列入中老年人的常规体检项目。测定HbA1c比较常用的方法,目前有乳胶凝集反应法和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两种,分别用生化分析仪和糖化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1HbA1c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说服力较强、数据较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查,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能反应糖尿病患者2-3个月以内的糖代谢状况,同时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学上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1.1增高:测定HbA1c可以了解糖尿病人在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此外,用含葡萄糖的透析液作血透的慢性肾衰病人,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病人亦增高。 1.2降低:溶血性及失血性贫血,慢性肾衰,慢性持续性低血糖症等。 1.3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 1.3.1作为轻症、Ⅱ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1.3.2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指标,不能取代现行的糖耐量试验。 1.3.3可以列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1.4当HbA1c>9%时,说明患者存在着持续性高血糖,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临床经常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以及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1.5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1.6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测血糖当然增高)抢救者,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1.7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7, 7(3), 163-170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25320090.html,/journal/aac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25320090.html,/10.12677/aac.2017.73022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Zongli Huang, Zhirong Gan, Wan Lan, Jiating Hou, Xiaozhen Feng, Guocheng Han*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Received: Jul. 3rd, 2017; accepted: Jul. 28th, 2017; published: Jul. 31st, 2017 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is one of the highest morbidity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diagnostic method of diabetes monitoring. Hemoglo-b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body, as a macromolecular protein which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xyge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ill induce glucose and hemoglobin in HbA1c generation function, blood oxygen capacity, so the de-termina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blood shows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 are more than 30 method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reac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arge of GHb and non GHb, including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electropho-resis, isoelectric focusing, et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Hb, including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on capture, immunization, etc. This article overviewed detection method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 Standard Diagnostic, Hemoglobi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Detection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 黄宗利,甘志荣,兰万,侯嘉婷,冯小珍,韩国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收稿日期:2017年7月3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28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31日 *通讯作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与仪器解析及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原理方法与仪器解析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目前在世界上发病率很高,占免疫病的比率,在发达国家高达2-5%,而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达 2-3%,并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增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并发症是至残至死的主要原因,所以人们希望能尽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临床上广泛采用血糖参数来判定糖尿病,而血糖参数只代表抽血时的血糖水平,对确诊有局限性。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证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相对稳定,其浓度值能准确反映最近1-3个月期间的血糖水平,便于医生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也可用于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控及慢性并发症的判断等,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医院正逐渐开展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占总血红蛋白(Hb)的百分含量的测定项目。有些发达国家已将HbA1c的测定列入中老年人的常规体检项目。测定HbA1c比较常用的方法,目前有乳胶凝集反应法和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两种,分别用生化分析仪和糖化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1HbA1c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说服力较强、数据较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查,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能反应糖尿病患者2-3个月以内的糖代谢状况,同时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学上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1.1增高:测定HbA1c可以了解糖尿病人在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此外,用含葡萄糖的透析液作血透的慢性肾衰病人,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病人亦增高。 1.2降低:溶血性及失血性贫血,慢性肾衰,慢性持续性低血糖症等。 1.3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 1.3.1作为轻症、Ⅱ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1.3.2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指标,不能取代现行的糖耐量试验。 1.3.3可以列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1.4当HbA1c>9%时,说明患者存在着持续性高血糖,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临床经常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以及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1.5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1.6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测血糖当然增高)抢救者,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1.7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2临床常用的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 2.1乳胶凝集反应法 乳胶凝集反应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直接测定总血红蛋白Hb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含量。目前有国内外几家厂商可以提供HbA1c测定的试剂盒。这种免疫反应是由被测血样品中的总Hb和HbA1c与试剂中的抗体结合而形成凝集,凝集量随HbA1c浓度的大小而变化。使用生化分析仪器来进行比浊测定HbA1c的浓度,采用终点法,生化仪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值,可直接反映出凝集量的多少;推算出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的分类及评价 HbA1c检测技术繁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化血红蛋白电荷差异进行分离,包括:离子交换HPLC、毛细管电泳法、等电聚焦电泳法等;另一类则利用血红蛋白糖基化基团与非糖基化基团结构的不同开展检测,包括:硼酸盐亲和层析法、免疫法和酶法。 离子交换HPLC作为DCCT(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和IKPDS (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的推荐方法,具有精密度和准确性良好、方便快捷、干扰因素较小等优点。其缺点在于成本较高,部分产品受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影响。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的实验室从2013年的278家上升到2018年的1284家,显示近年来离子交换HPLC早我国临床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 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可分离HbA2、血红蛋白C(HbC)、血红蛋白E(HbE)、血红蛋白S(HbS)、血红蛋白D(HbD)、胎儿血红蛋白(HbF)、HbA0,以及其他血红蛋白和HbA1a、HbA1b、HbA1c。该方法具有所需样本量少、可自动化、重复性好、可用于β-地中海贫血以及其他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疾病的筛查等优点,但存在检测成本较高、检测速度慢等缺点。 硼酸盐亲和层析法则利用m-氨基苯硼酸与结合于血红蛋白的葡萄糖顺位二醇基发生特异性反应,该方法检测总的糖化血红蛋白,包括HbA1c和其他位点的糖化血红蛋白。其优点在于所需标本量少、检测速度快、可用于POCT、受血红蛋白变异体影响最小。其缺点在于受HbF影响,无法发现Hb变异体。 大多数免疫测定法能特异地识别血红蛋白β链N端糖基化的氨基酸(通常是开始的4~10个氨基酸),免疫法又可分为免疫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乳胶凝集法和免疫层析法。该方法优点包括:特异性高、可自动化、成本低廉、无Hb变异的干扰。缺点在于:受乳糜血和胆红素影响,无法发现Hb变异体。 酶法则使用一种特异性酶酶切N端缬氨酸来测定HbA1c。由于采用比色法,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精密的检验仪器,实验室常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即可完成检测。其优点在于:方便快速、成本低廉。但目前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质量良莠不齐,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差异明显。建议临床实验室在引入该方法前严格开展性能验证工作,验证能否满足临床要求。 鉴于离子交换HPLC为每个患者样品提供了一张便于判断的层析图,很多临床实验室将其作为HbA1c的首选方法。但该方法受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影响,会掩盖HbA1c而导致结果错误。因此,有专家提出,实验室采用离子交换HPLC 检测HbA1c时,应选用两种检测方法。审核离子交换HPLC结果前,首先筛查层析图是否存在异常血红蛋白,如果存在,则可以选择免疫法或毛细管电泳法进行复查,确保HbA1c检测结果准确。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干扰问题 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过程中,多种因素均会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最终干扰HbA1c的检测结果。 1、生理因素:如种族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高原与平原地区)和妊娠(妊娠中期女性HbA1c水平略降低,而妊娠晚期略升高)。

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因素及实验室检测注意事项

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因素及 实验室检测注意事项 (张秀明,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是评价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首选指标,并且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国家糖尿病学会和WHO推荐将其作为糖尿病的首选诊断标准,拓宽了HbA1c的应用范围。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尤其是当病人有血红蛋白变异体存在时常导致HbA1c测定结果的极度异常或与血糖水平不一致,甚至误导临床;而且多种因素可致HbA1c出现假性升高或降低,不能准确反映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状况,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简要讨论糖化血红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重点介绍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血红蛋白变异体对HbA1c测定的干扰,以及引起HbA1c 假性升高或降低的因素,并提出实验室检测注意事项。 一、HbA1c的生物化学: 成人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通常由HbA(97%)、HbA2(2.5%)和HbF(0.5%)组成。在健康人,几乎94%的HbA是非糖化的血红蛋白即HbA0,而6%的是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即HbA1。HbA1又包括HbA1a、HbA1b 和HbA1c,前二者含量较少约占GHb的1%,HbA1c是主要的糖化血红蛋白,约占GHb的5%。HbA1a又由HbA1a1和HbA1a2组成,两者分别是血红蛋白β链N-末端与1,6-二磷酸果糖和6-磷酸葡萄糖发生糖基化作用的产物,HbA1b是血红蛋白β链N-末端与丙酮酸的结合物,HbA1c由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的缬氨酸残基缩合而成。 HbA1c的形成主要依赖血糖浓度和红细胞寿命。全部过程经历两个非酶促反应:第一步是快速反应期,葡萄糖粘附在血红蛋白N-末端的缬氨酸残基上,形成一个不稳定的醛亚胺中间产物即Schiffs碱;第二步是Schiffs碱经历漫长的葡糖胺(Amadori)重排反应形成稳定的酮胺化合物即HbA1c;或逆向转变成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由此可以看出,HbA1c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密切相关,因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d,理论上HbA1c可反映过去120d血糖的平均水平,但在红细胞120d寿命中,近期血糖水平对HbA1c的检测值贡献更大,标本采集前30d的影响达50%,而采前集第31~90d的影响为40%,而91~120d的影响仅为10%,因此,HbA1c检测主要反映过去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红细胞寿命受基因学、血液学和相关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当解释临床结果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特别是能改变红细胞生成和红细胞结构的因素,临床医生应知晓这些因素可能导致

糖化血红蛋白项目推荐书

方便快速精确 GH-900Plus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购置建议书 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糖化血红蛋白基本知识简介 (4) (一)糖尿病简介 (4) (二)糖化血红蛋白简介 (4) 三、GH-900 Plus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4) (一)GH-900 Plus检测原理 (5) (二)GH-900 Plus卓越的仪器特点 (6) (三)GH-900 Plus参数.................................. (10) 四、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GH-900Plus配套试剂 (11)

(一)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11) (二)待测样本采集和处理............................ .. (11) 五、经济效益分析 (12) (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收费标准 (12) (二)效益分析.............................................. .. (12) 六、仪器操作 (13) 七、售后服务承诺 (15) 一、公司简介 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设备研发、制造、营销的医疗设备供应商。 公司核心团队由北美归国的博士和硕士及资深专家所组成,是一家高起点、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创始人均拥有二十余年高科技医疗产品的行业经验和在北美和欧洲多年的行业工作经验,分别来自全球业内着名的医疗设备厂家。 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执行单位。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普门科技秉承自主创新理念,致力于全球领先的床旁诊疗设备及家庭医疗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不断增加和完善临床急需的专业诊疗方案,以实现临床多科室的床旁诊疗技术普及与发展,为医疗机构创造更为显着的多重效益。 二、糖化血红蛋白基本知识简介 (一)、糖尿病简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糖测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些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以下,糖尿病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待续性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了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资料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制定糖尿病例患者的诊疗方案。如果某位患者每天仅在早餐前测定空腹血糖,发现这个值为130mg/ml,处于政党范围内;但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却发现为11%,这意味着该患者在过去的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已接近270mg/ml,暗示其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需要对患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作出重新评估,并作出相应调整,此外患者还需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程度一项良好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据此制定,修正相关治疗方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患者偶尔一次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就会降低21%,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就会下降14%,发生中风的几率就会下降12%,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几率就会下降37%,需要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就会下降19%,因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截肢或死亡的几率就会下降43%,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就会下降16%。 1、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目的在于消除波动的血糖对病情的控制观察的影响,因而对血糖波动较大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有价值的血糖控制指标。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尿糖测定较简单和经济,且能较可靠地反映病情的控制,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意义低于1型患者,但可作为辅助检查,用于判定口服药是否失效而须用胰岛素治疗。 2、有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血糖测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3、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健康人HbA1c为4.0%-7.7%(6.5±1.5%), 未控制的DM病人HbA1c 可高达10%-20%;随机检测HbA1c,若<8%,多不考虑糖尿病。HbA1c>9%,预报糖尿病的标准度约为78%,灵敏度为68%,特异性94%;HbA1c>10%,则有80%以上为糖尿病,灵敏度43%,特异性99%,有效率86%。所以,目前并不主张单独用HbA1c来诊断糖尿病,原因是精确度不高,有时造成临床解释困难。

4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IFCC二级参考方法认证

·443·检验医学2019年5月第34卷第5期 Laboratory Medicine ,May 2019,V ol. 34,No. 54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IFCC 二级参考方法认证 刘文彬,居 漪,唐立萍,王美娟,欧元祝,虞啸炫,李 卿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 摘要:目的 通过溯源至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 )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一级参考 方法,为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建立二级参考方法,完善HbA 1c 量值溯源体系。方法 分别采用HA-818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HA-8180)、Hb-92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Hb-9210)、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 毛细管电泳仪(简称Cap2)、MQ2000-PT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MQ2000-PT )及各自的配套试剂组成的4种检测系统检测IFCC HbA 1c 工作组提供的24份样本,将检测结果与IFCC 公布的靶值比较,并根据IFCC 的评价规则评价4种检测系统的性能。结果 HA-8180、Hb-9210、Cap2和MQ-2000PT 的变异系数(CV )分别为1.1%、2.0%、2.2%、2.0%,不精密度分别为0.6、1.0、1.1、1.0 mmol/mol ;根据回归方程得出的结果与50 mmol/mol 水平的|偏移|分别为1.0、1.1、0.4、1.0 mmol/mol ;全年整体总误差(TE )分别为 2.2、 3.1、2.6、3.2 mmol/mol 。HA-8180的评价结果为“Sliver ”,Hb-9210、Cap2和MQ-2000PT 的评价结果均为“Bronze ”。结论 HA-8180、Hb-9210、Cap2和MQ-2000PT 4种检测系统均符合HbA 1c IFCC 二级参考方法的认证要求。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方法;总误差;生物医学变异 IFCC Seconda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for 4 HbA 1c determination systems LIU Wenbin , JU Yi ,TANG Liping ,WANG Meijuan ,OU Yuanzhu ,YU Xiaoxuan ,LI Qing. (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hanghai 200126,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raceability of glycated hemoglobin A 1c (HbA 1c ) in 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with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IFCC ) Seconda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through tracing from the IFCC Primary Reference System. Methods Using 4 HbA 1c determination systems ,including HA-8180,Hb-9210,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 (Cap2) and MQ2000-PT with their original reagents and calibrators ,the results of 24 samples sent by IFCC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arget values assigned by the IFCC Primary Reference Syst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4 determination systems were evaluated by the IFCC rules. Results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CV ) of the 4 determination systems were 1.1% for HA-8180,2.0% for Hb-9210,2.2% for Cap2 and 2.0% for MQ2000-PT. The imprecisions were 0.6,1.0,1.1 and 1.0 mmol/mol ,respectively. The |biases| at the level of 50 mmol/mol were 1.0,1.1,0.4 and 1.0 mmol/mol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rrors (TE ) of whole year were 2.2,3.1,2.6 and 3.2 mmol/mol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ules ,HA-8180 got a "Sliver " score ,and Hb-9210,Cap2 and MQ2000-PT got "Bronze " score. Conclusions The 4 determination systems demonstrate traceability to the IFCC Seconda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Key words :Glycated hemoglobin A 1c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Total error ;Biological variation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公共卫生体系(15GWZK0301[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15GWZK0301) 作者简介:刘文彬,男,1983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化学检验研究。 通信作者:居 漪,E-mail :juyi@https://www.doczj.com/doc/a25320090.html, 。文章编号:1673-8640(2019)05-0443-04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9.05.013 2011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建立的糖化 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 1c ,HbA 1c ) 参考实验室获得了由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摘要】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并做联合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lc为(5.65±0.43)%,FBG为(4.87±0.63)mmol/L;糖尿病组的HbAlc为(9.82±2.41)%,FBG为(9.31±4.86) 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lc为(11.08±2.16)%,FBG为(10.31+5.86)mmol/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lc为(7.64±0.41)%,FBG为(7.78±1.67) 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l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提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lc有关,并且发现糖尿病患者病程的长短以及急、慢性并发症之间的HbAlc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2%~3%,并以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1]。目前临床已广泛开展检测患者血糖工作。但血糖测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

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在糖尿病所致肾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诸多因素中,血糖控制不良是最主要因素。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它所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以下,糖尿病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性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病变,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2]。所以,有关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为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6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进行了测定,以评估他们之间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均为排除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正常人,共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1~84岁,平均49.1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血中葡萄糖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即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中糖基化部分,称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人血红蛋白中的糖化血红蛋白约在7%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亲和色谱测定手段已获公认,正常参考值为5.89±0.9%(4.99%~6.79%)。 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比关系,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浓度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机体糖代谢的状态。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长期以来,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个困难问题,对病情波动较大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如此。一次血糖、尿糖的测定,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并且血糖随进食和糖代谢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不能说明前一段较长时间病情的全貌。而糖化血红蛋白随血糖变化而变化,可以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验前4~8周之内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 (2)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亦可作为轻症、Ⅱ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指标,不能取代现行的糖耐量试验,可列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3)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6.79%。如果>11.5%时,说明患者存在着持续性高血糖,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因此,临床经常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以及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4)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5)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测血糖当然增高)抢救者,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6)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说服力较强、数据较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查,能反应糖尿病患者2个月以内的糖代谢状况,同时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学上很有临床参考价值。 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个困难问题,对病情波动较大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如此。国外目前已将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法的“金指标”。研究表明[5],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与WHO 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密切相关,可以不必考虑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仅根据检测结果即可作出治疗决定。HbAlc 大于7% 时,不管OGTT 的诊断是糖耐量减退还是糖尿病,均需要药物治疗;HbAlc 小于7% 时,一般可采用饮食和运动疗法。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 以下,糖尿病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血糖严格控制的患者(HbAlc < 8%)可使视网膜病变下降76%,肾脏病变下降56%,神经系统病变下降60%,心血管病变下降41%,HbAlc 每下降1% 可使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5%。如果糖化血红蛋白>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