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do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do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do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do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题答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碑文上写着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下面由我为你带来关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材料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

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题目

7.文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说明,对于用这些数字说明的目的,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说明材料的珍贵,来之不易。

B. 为了说明所用材料的大小,修建的困难。

C. 为了突出工程的艰巨,花费的巨大。

D. 为了说明党和国家对建碑的重视,表现了对先烈的深切怀念。

8.对第①段说明顺序的分析,选正确的一项是

A. 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B. 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背面,后正面。

C. 采用逻辑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D. 采用时间顺序,先看四周,后看中间;先上台阶,后看碑身;先看背面,后看正面。

9.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短文阅读答案

7.D

8.A

9.C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心。

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碑身高37.94米。碑座分为两层,四周环有汉白玉栏杆,四面有台阶与天安门广场地面相通。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为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为方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腰部收束,四面嵌有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和两块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浮雕高2米,宽2—6.4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有170多个人物,形象、概括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上层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菊花、百合花、荷花、牡丹等组成的八个花环。碑心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约110吨的巨石,其正面(北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心背面(南面)是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身两侧用由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装饰。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偏南部,北面正对天安门,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人民英雄纪念碑(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会聚了郑振铎、吴作人、梁思成、刘开渠等一大批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史专家、建筑

家、艺术家。从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

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不仅聚集了当时的能工巧匠,其碑石石料的采集场面也颇为宏大。纪念碑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岛浮山的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大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其石坯长14.4米,宽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以上,采运工作历时7个半月,于1953年4月1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从开采到运输共计7116名工人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纪念碑从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费就达3亿余元。

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项,序号为33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