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纲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纲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纲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纲

《数据结构》一、总体要求

(2)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索引查找

(3)哈希查找

哈希函数的基本构造方法,解决地址冲突的基本策略;

(4)各种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7 ?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

(2)插入排序

(3)简单选择排序

(4)希尔排序

(5)快速排序

(6)堆排序

(7)归并排序

(8)基数排序

(9)排序算法的比较。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1. 填空题(10分)

2. 单选题(20分)

3. 简答题(30分)

4. 算法题(15分)

其中算法题分为阅读、修改和编写算法三类:

(1) 阅读算法:阅读指定算法,回答使用的数据结构、算法实现的功能或执行的结果;

(2) 修改算法:阅读指定算法,指出算法的错误并修正;指出算法的不足并改进;按给定功能填写算法空缺部分;

(3) 编写算法:根据算法功能要求,选择或者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算法,实现指定功能。

以上皆可分析给定或者设计的算法时空复杂度。

操作系统部分

一、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重点考察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同时能够具备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及比例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 批处理与多道程序设计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 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部分(占60%) 【考试范围】 线性表(包括队列、堆栈等特殊线性表)的基本逻辑结构特征理解与应用;线性表(包括队列、堆栈等特殊线性表)的物理存贮结构;特殊矩阵的存贮及应用;树、图等非线性结构的基本逻辑结构特征理解与应用;树、图等非线性结构的物理存贮结构。排序与查找算法;一些算法的设计与时间复杂度分析。 【具体内容】 一绪论 1引言 2 什么是数据结构 3 相关基本概念和术语 4 算法的基本特征 5 算法分析相关概念 二线性表 1 线性表的概念,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基本操作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3 顺序表的插入删除算法,移动元素次数分析 4 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引出单链表的结构类型定义 5 单链表的算法:生成先进先出单链表,后进先出单链表 6 单链表的算法:生成不带表头的递增有序单链表,生成带表头的递增有序单链表 7 单链表的算法: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结点;删除指定值的结点;在指定位置删除一个结点; 8 单链表的合并:两个递增有序的单链表合并成一个递增有序的单链表 9 循环链表的概念,双向循环链表的概念,插入和删除结点 10 多项式的链表表示,算法思想 三栈和队列 1 栈的相关概念与特性 2 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3 链式栈的基本操作 4 栈的应用 5 队列的相关概念

6 链式队列的基本操作 7 顺序队列的基本操作 四数组 1 抽象数据类型数组的说明 2 数组的物理结构 3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对称矩阵与三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 4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三元组顺序表与十字链表 5 稀疏矩阵的运算(转置算法) 6 广义表的概念:概念、物理结构、递归算法 五树与二叉树 1 树的有关概念 2 二叉树的定义与性质 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4 二叉树的遍历 5二叉树遍历的应用 6 树的存储结构 7 树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 8 树与森林的遍历 9 哈夫曼树 10、哈夫曼算法 六图 1 图的定义及术语 2 图的物理存贮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十字链表和邻接多重表 3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遍历与广度优先搜索遍历 4 图的连通性问题:DFS与BFS生成树、强连通分量的求解,最小生成树 5 有向无环图及应用: 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6 最短路径: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 七查找 1 查找问题概述 2 顺序查找法 3 折半查找法 4 分块查找法 5 二叉排序树查找法 6 平衡二叉排序树查找法 7 B-树查找法和B+树查找法 8 键树查找法 9 哈希查找法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汇编附答案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汇编 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 目录

201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3) 2005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5) 200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10)

201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回忆版) 题量:40道选择题,7道大题。 39.磁盘上有180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20个分区,每个分区最多2KB,现磁盘5400MB/min的转速,求最大带宽 A.2点多 MB/S B.好像是9点多 MB/S C.20.6 MB/S D.20点多 MB/S (记得不是很清楚) 大题 1.死锁的四个条件. 银行家算法 2.PV同步 3.hash排序 散列表,求成功和不成功下平均查找长度 4.设计一个判断一维数组中是否有主函数存在。比如说 A[]={’a’,’b’,’a’,’c’,’a’,’a’},A中’a’有4个,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存在主函数’a’,B[]={’a’,’b’,’d’,’c’,’e’,’f’},B 中没有元素的个数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不存在主函数’a’。c/c++语言实现,简单文字说对程序的思路,并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5.cache地址,偏移量和指令格式综合在一起 6.基址运算 这一个月来睡了不超过150小时,记忆变得很差,大题怎么也想不起来第一题是什么了,只感觉是很简单的 选择都是些基础性的东西,知识点很多,尽量看全 补充: 一、选择包含知识点: 1.给了一个入栈序列,下列是合法出栈序列的是? 2.下列哪个不是特权指令 3.下列哪个不是算法的重要特性 4.排序(很常规,有关排序有几道选择) 5.一个有7个数的数列,采用快速排序,至少需要比较多少次? 6.组成原理有关中断....串行判优平行判优的内容……. 7.四个序列中哪个不是二叉排序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8.选择题哪个是特权指令的题目两个选项B读时钟指令,C设置基址寄存器的值 9.流水线加速比 10.图的层次遍历 11.Round Robin

电子科技大学820计算机专业基础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20计算机专业基础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填空题(10分,每空2分) 1.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

201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 int s(int n) {return (n<=0) ? 0 : s(n-1) +n;} void main() {cout<< s(1);}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 A . main()->S(1)->S(0)B. S(0)->S(1)->main() C. main()->S(0)->S(1) D . S(1)->S(0)->main() 2.先序序列为a,b,c,d 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A.13B.14C.15D.16 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 A . 24, 10,5 和 24,10, 7 C.24, 10,10 和 24, 14, 11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B. 24, 10, 5 和 24, 12, 7 D. 24,10, 5 和 24, 14, 6 (AVL 树) ,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 序序列。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 .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 5.设有向图 G=(V,E),顶点集 V={V 0,V 1,V 2,V 3} ,边集 E={,,},若从顶点 V 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 A.2B.3C.4D.5 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 )算法第二次选中但不是普里姆(Prim)算法(从V 4开始)第2 次选中的边是 A . (V1,V3)B. (V1,V4)C. (V2,V3)D. (V3,V4)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 int s(int n) { return (n<=0) ? 0 : s(n-1) +n; } void main() { cout<< s(1); }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 C.m ain()->S(0)->S(1) D.S(1)->S(0)->main() 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A.13 B.14 C.15 D.16 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 A.24,10,5和24,10,7 B.24,10,5和24,12,7 C.24,10,10和24,14,11 D.24,10,5和24,14,6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 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 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 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A.2 B.3 C.4 D.5 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算法第二次选中但不是普里姆(Prim)算法(从V4开始)第2次选中的边是 A.(V1,V3) B.(V1,V4) C.(V2,V3) D.(V3,V4)

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高效、自动地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二、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 诞生:1946年,美国为计算弹道轨迹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第一台计算机的基础上,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伊曼提出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的方案,大大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史。 2. 发展: 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 第一代 1946——1958 真空电子管科学计算、军事研究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数据处理、事物处理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第四代 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 科学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 2. 信息处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3. 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 4. 辅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 测试)、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5. 电子商务 四、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 字长:指计算机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位(BIT)。字长越长,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精度越高。 2. 主频: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 . 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单位为字节(BYTE)。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 4. 存取周期:内存储器完成一次完整的读操作或写操作所用的时间。 5. 运算速度:计算机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单位是:百万条/秒(MIPS)。五、计算机语言 主要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六、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它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被激活,进行复制、传播,从而达到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目的。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触发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点。七、计算机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1. 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工作质量 3. 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4. 打破传统会计工作的范围,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第二部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结构如图:

2018年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IV考查内容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 2.链式存储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参考提纲 一、考察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45分、操 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 三、考察范围 数据结构: 【总体要求】 “数据结构”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数据结构分析、设计、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线性表、树与二叉树、图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基本操作,以及基本操作在不同的物理结构上的实现,并能够对操作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分析;掌握基本的查找和排序方法,并能够利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具备采用C或C++或JA V A 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1.复习内容 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定义,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算法的性能评价方法。 2.具体要求 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 数据结构的物理结构 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性能评价(时间复杂度) (二)线性表(大题考点) 1.复习内容 线性表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2.具体要求 线性表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线性表的应用 (三)栈和队列(选择题考点) 1.复习内容 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存储结构。 2.具体要求 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栈和队列的应用 (四)串 1.复习内容 串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和模式匹配算法 2.具体要求 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串的顺序存储结构 串的链式存储结构 模式匹配算法 (五)数组和广义表

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word版

目录 201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 2005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4) 200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7)

201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回忆版)题量: 40 道选择题,7 道大题。 39.磁盘上有1800 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20 个分区,每个分区最多2KB,现磁盘5400MB/min 的转速,求最大带宽 A.2 点多MB/S B.好像是9 点多 MB/S C.20.6 MB/S D.20 点多MB/S (记得不是很清楚) 大题 1.死锁的四个条件. 银行家算法 2.PV 同步 3.hash 排序 散列表,求成功和不成功下平均查找长度 4.设计一个判断一维数组中是否有主函数存在。比如说A[]={’a’,’b’,’a’,’c’,’a’,’a’},A 中’a’有4 个,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存在主函数’a’,B[]={’a’,’b’,’d’,’c’,’e’,’f’},B 中没有元素的个数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不存在主函数’a’。c/c++语言实现,简单文字说对程序的思路,并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5.cache 地址,偏移量和指令格式综合在一起 6.基址运算 这一个月来睡了不超过150 小时,记忆变得很差,大题怎么也想不起来第一题是什么了,只感觉是很简单的选择都是些基础性的东西,知识点很多,尽量看全 补充: 一、选择包含知识点: 1.给了一个入栈序列,下列是合法出栈序列的是? 2.下列哪个不是特权指令 3.下列哪个不是算法的重要特性 4.排序(很常规,有关排序有几道选择) 5.一个有7 个数的数列,采用快速排序,至少需要比较多少次? 6.组成原理有关中断....串行判优平行判优的内容……. 7.四个序列中哪个不是二叉排序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8.选择题哪个是特权指令的题目两个选项B 读时钟指令,C 设置基址寄存器的值 9.流水线加速比 10.图的层次遍历 11.Round Robin 12.进程 状态转换,等点 综合应用题: 操作系统: 1.(1)写出外层页表,页号,页内地址位数; (2)叙述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2.(1)回答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 (2)写出Need 矩阵 (3)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PV 操作:有两个进程P1,P2,一个容量为n 的缓冲区,P1 向缓冲区放数据,一次放一个,当缓冲区中数据个数大于m(n>m)时,P2 才能从缓冲区取数据,一次取一个。该同步机制用用pv 操作描述

(842)考试大纲-计算机专业基础-2020

202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计算机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计算机专业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学科)、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简答题20% 综合题80% (四)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数据结构考查要点 1 绪论 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2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1.3 算法和算法分析 2 线性表 2.1 线性表类型定义

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3 栈和队列 3.1 栈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 3.2 栈的应用 3.3队列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 3.4 队列的应用 4 串 4.1 串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 4.2串操作应用 5 数组和广义表 5.1数组的定义、顺序表示和实现 5.2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5.3广义表的定义和存储结构 6 树和二叉树 6.1 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6.2二叉树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存储结构 6.3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

6.4树和森林 6.5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 7 图 7.1 图的定义、基本术语和存储结构 7.2图的遍历 7.3图的连通性和最小生成树 7.4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9 查找 9.1 静态查找表 9.2 动态查找表 9.3 哈希表 10 排序 10.1 插入排序 10.2 快速排序 10.3 选择排序 10.4 归并排序 10.5 基数排序 10.6排序方法的比较 (二)C语言考查要点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综合考试大纲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IV考查内容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 2.链式存储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计算机专业基础874

安徽工业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试卷(A)科目名称:计算机专业基础代码:874 考生注意:所有答题务必书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单上的答题一律无效(本题单不参与阅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共20分,每小题2分) 1、SCM 2、IT 3、BI 4、MRP 5、API 6、INTRANET 7、SQL 8、UML 9、 DSS 10、TCP/IP 二、先判断下列的说法正确与否,如错误,请修改,使之成为正确的论断(每小题2 分,共20分) 1、原型法是软件开发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仅在需求阶段使用,设计阶段不能使用。 2、ERP系统开发过程中,做好代码设计工作,有利于系统的实施,代码设计通常在系 统总体设计阶段完成。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软件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4、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建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所开发的系统。 5、UML支持面向对象的主要概念,它是一种开发方法。 6、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采用OMT技术仅需要建立对象模型与功能模型即可。 7、软件调试的任务就是发现软件的错误。 8、在软件模块设计中,强调高耦合,低内聚。 9、当软件开发项目的进度有可能拖延时,增加开发人员可能延缓进度。 10、从应用软件系统开发来说,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适合需求比较稳定的系统。 三、选择题。从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本题共20分,其中第3小题4分,第4小题6分,其它每小题各2分) 1、IT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在规划过程中常采用三种方法进行,这三种方法为: A.CSF方法、SST方法、CASE方法 B.OOD方法、OMT方法、SSA方法 C.BPR方法、OOA方法、SST方法 D.CSF方法、SST方法、BSP方法 2、在软件设计过程,模块间的联系,通常要考虑各自独立性,块间保持 A.高内聚、低耦合 B.高耦合、低内聚 C.控制域依从作用域 D.作用域依从控制域 3、关系模式SC(Sno,Cno,Score),S(SNO,SNAME,SSEX)中,Sno是学生的学号,Cno是课程号,Score为成绩。SNAME为学生姓名,SSEX为性别。若要查询每个女同学的所学课程的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且要求查询结果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列。可用SQL 语言写为_(1)_。若要求查询结果仅显示平均分数超过60分,则应_(2)_。 (1) A.SELECT S.SNO,Cno,AVG(SCORE) ,MAX(SCORE)M FROM SC,S WHERE S.SNO=SC.SNO AND SSEX=’女’GROUP BY S.SNO ORDER BY AVG(SCORE),ASC ;

(完整word版)电子科技大学820计算机专业基础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推荐文档.docx

1.请解释进程同步机制中的让权等待的概念?并说明为什么要采用让权等待?(2002 ) 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获得资源的时候放弃处理机,避免忙等。 为什么?提高 CPU 利用率和系统吞吐率。 2.请简述:系统调用与一般过程调用有什么差别?(2005 年)? (1). 运行的状态不同。在程序中的过程一般或者都是用户程序,或者都是系统程序,即都是运行在同一个系统状态的(用户态或系统态)。 (2). 进入的方式不同。一般的过程调用可以直接由调用过程转向被调用的过程。而执行系统调用时,由于调用过程与被调用过程是处于不同的状态,因而不允许由调用过程直接转向被调用过程,通常是通过访问管中断(即软中断)进入,先进入操作系统,经分析后,才能转向相应的命令处理程序。 (3). 返回方式的不同。 (4). 代码层次不同。一般过程调用中的被调用程序是用户级程序,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中的代码程序,是系统级程序。 3.请描述在当前运行进程状态改变时,操作系统进行进程切换的步骤。(2011 ) 进程切换的步骤如下: (1)保存当前进程上下文环境。 (2)对当前运行进程的 PCB 进行更新并将其移入适当的队列。 (3)挑选其他进程执行。 (4)对挑选进程 PCB 进行更新,包括将其状态改为运行。 (5)对存储器管理数据结构进行更新。 (6)恢复被选择进程上次移出时的处理器状态。

4.试写出 P (S)操作的主要操作步骤(2011 ) (1)S=S-1, (S 为信号量)。( 2 分) (2) 若 S<0, 阻塞当前进程 .将其插入 S 的等待队列,调度另一进程运行。(2 分) (3)若 S>=0, 当前进程继续运行。( 2 分) 5.阐述对于互斥临界区的管理要求(2011 )。 为实现进程互斥,可利用软件方法,也可在系统中设置专门的同步机制来协调度进程。 但所有的同步机制都应遵循下述 4 条准则:( 2 分) (1)空闲让进( 1 分 ):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相应的临界资源处于空闲状态,因而可允许下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 己的临界区,以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2)忙则等待( 1 分 ) :己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相应的临界资源正被访向,所有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诸进程互斥地访问临界资源。 (3)有限等待( 1 分):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该进程能在有效时间内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死等” 状态。 (4) 让权等待( 1 分):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忙等'。 6.为什么要在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技术?操作系统如何实现缓冲技术?(2011 ) 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 (1)改善 CPU 与 I/O 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 分) (2) 可以减少对 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1 分 )

2020 408计算机学科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一、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 2.链式存储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三)树、森林 1.树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与二叉树的应用 1.二叉排序树 2.平衡二叉树 3.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一)图的基本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3.邻接多重表、十字链表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分块查找法 (四)折半查找法 (五)B树及其基本操作、B+树的基本概念 (六)散列(Hash)表 (七)字符串模式匹配 (八)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外部排序 (十一)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二)排序算法的应用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813计算机专业基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 数据结构 考查内容: 数据结构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应掌握的具体内容为: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一)图的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树 (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起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题型和分值 填空题15%、选择题20%、问答题40%、算法题25%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018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820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 一、总体要求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要求: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策略进行问题求解,具备采用 C 或 C++或 JAVA 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二、内容 1.数据结构及算法的相关概念和术 语(1)数据结构及算法的概念; (2)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3)算法的定义及特性; (4)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2.线性表 (1)线性表的定义 (2)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及在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3)各种变形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带头结点的链表等)的表示和基本操作的实现;(4)递归过程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5)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储存结构及其存储特点;(6)栈和队列的应用 (7)循环队列的判满、判空方法; (8)特殊矩阵的压缩储存; 3.广义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和基本操作 4.树和二叉树 (1)树与森林的基本概念 (2)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及遍历 (3)二叉树的定义及 6 大性质 (4)二叉树的顺序储存与链式储存结构 (5)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三种遍历方式的关系以及实现;层序遍历的实 现(6)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构造方法 (7)树与二叉树的应用:二叉排序树;二叉平衡树;哈夫曼树与哈夫曼编码 5.图 (1)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逆邻接表; (3)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4) 应用: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6.查找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30

[模拟]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30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存储管理中地址重定位必须在CPU中设置专门寄存器,而______不是此类寄存器。 A.基址寄存器 B.界限寄存器 C.页表控制寄存器 D.程序计数器 参考答案:D 在单一分区中,操作系统存放在低址部分,为了防止用户破坏,都设置了界限寄存器,其包括两部分:基址寄存器的内容是操作系统常驻内存部分以后的首地址,长度寄存器的内容便是用户可用区域的长度。其地址变换也是:绝对地址=基址寄存器+逻辑地址。但现在大部分单用户操作系统都不再使用界限寄存器,由于操作系统不会发生变化将基址和长度用两个常量来代替。不再使用硬件寄存器。在动态分区中,进行动态重定位需要基址寄存器:绝对地址=基址寄存器+逻辑地址。在分页系统中,页表控制寄存器中存放页表起始位置和页表长度,在地址变换时先用页号与页表控制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比较,判断是否越界,如没有则根据页表控制寄存器中页表起始位置找到页表查找到相应的块号进行地址转换:绝对地址=块号*块长+页内地址。 第2题: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__。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主机及其外部设备 C.主机与实用程序 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参考答案:D 计算机硬件是由主机和外围设备组成,主机是指CPU和内存储器。通常,把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硬件计算机或裸机,裸机是不能使用的,必须配备一定的软件,构成计算机系统才能使用。 第3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指令系统的合理性研究,精简指令系统RISC逐步取代CISC的重要位置。下面所述不是CISC主要缺点的是______。 A.软硬件功能分配的问题 B.VLSI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参考教材

计算机考研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参考教材计算机类研究生招生信息2009-10-17 16:06:49 阅读1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数据结构 1.教材:《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严蔚敏的这本数据结构的教材是国内数据结构教材的权威。也是国内使用最广,其广度远远超越其他同类教材,计算机考研专业课命题必定以它为蓝本。这一本数据结构是2007年的最新版本,完全适合任何学校的考研数据结构的复习之用,是数据结构学习最权威的教材。 2.辅导书:《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网上广为流传的数据结构1800题相信只要是计算机考研的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1800题是2001年推出来的,当时编者把电子版免费分享给大家,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有纸质版本就是《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二版是2007年最新出版的,对里面的题目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去掉了一些比较过时和重复的题,加上了很多名校最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总共大约1650题左右。真题就是训练的最好武器,相信当你复习完这本数据结构辅导书后,任何关于数据结构的考题都是小菜一碟。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1.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这两本教材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在国内是使用最广的两本教材,而前者应该略胜一筹。而且两位老师说教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都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网上甚至还有他们的讲课视频可以下载,再配合教材的使用,这样可以更加增强学习的效率。 2.辅导书:《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指导》徐爱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的这套辅导教材在广大的考生中有着极为优秀的口碑,特别是系列中的李春葆《数据结构考研辅导》在数据结构考研辅导资料中占据着数一数二的地位。这本辅导书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特别适合于考研复习,特别是武汉大学以前的专业试题就完全以这本书为蓝本,甚至直接考上面的原题。唐朔飞的题集上面的题型也比较适合于考研,和它的配套教材一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三、操作系统 1.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毫无疑问这本教材是国内操作系统教材的权威,使用度很广,以往

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课 全国统考考试大纲与复习方法 从2009年起,计算机专业考研实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课全国统考,考试内容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个小时)。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内容的结构是:数据结构45分(占30%),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占30%),操作系统35分(占23%),计算机网络25分(占17%)。 (3)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 根据这个试题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将各有1~2道综合应用题,整个考试时间会有些紧。按照正常的时间做答,把单项选择题做完一般需要70~90分钟,也就是说,考试大纲是把单项选择题和综合应用题的时间进行平均分配的。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识记类知识点。 对于选择题,我们建议考生学习有关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午试题,因为软考的上午试题全部单项选择,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课统考是首次进行,没有现成的试题可供分析,所以软考中级的试题是作为考生考前练习的最好参考。 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的试题类型,考生可参考各大学历年的这4个学科的考试试题 推荐教材: 1、数据结构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2016计算机考研大纲 I 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 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 (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IV 考查内容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 2.链式存储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