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复习讲例练全攻略第十一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物理复习讲例练全攻略第十一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物理复习讲例练全攻略第十一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物理复习讲例练全攻略第十一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物理复习讲例练全攻略第十一章内能与热机(转载)

第十一章《内能与热机》

[基础巩固]

一.知识回顾

1.温度

(1)意义:物体的____叫温度。我们经常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但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判定,往往是不可靠的,需要用专门的工具。

(2)单位:日常生活中温度常采用___温度。它的单位是____。它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大气压下,把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___,用符号"__"表示。

(3)测量:需要用到的工具是___。

①制作原理:液体的_____。

②在使用时要看清温度计的__和___;③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的液体当中,不能接触__或___;④让温度计在被测液体中稍待一会儿,待示数___时再读数;

⑤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__。

2.内能

(1)定义: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所以分子具有__,又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___,物体内所有___与___的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所以内能不是指单个分子的内能,单纯思虑一个分子的内能是没有意义的。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__内能。

(3)内能大小与___有关。因分子做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____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随___的升高而增加。

(4)改变内能的方法:___和___。

3.热量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叫做热量。

(2)热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__,用符号__表示,热量通常用__表示。4.比热容

(1)定义: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__时吸收(或放出)的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_表示。

(2)单位:____,读作:_________。

(3)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的___和__有关,同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的比热容是___的。

(4)水的比热容最大,是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5.热量计算

如果用c表示物体的___,Q表示_____,△t来表示____,则物体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用公式_____来表示。

6.热机

(1)定义:把__能转化为___能的机器。最常见的是内燃机是汽油机和柴油机。(2)内燃机的种类: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以四冲积汽油机为例,分析一下它的工作过程,填写下空:

7.热值

(1)定义:质量为___的某种燃料__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__"来表示,反映了燃料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内能本领的大小。

(2)单位:____。

(3)物理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如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 J/kg,表示____________。

(4)公式:____。其中__表示热值,___表示质量,___表示热量。

8.热机效率环境保护

热机效率:热机转化为____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___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热机效率的取值范围是_<η<_。

二.自主检测

1.(2009·贵州)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学科网

A. 石头被太阳晒热

B. 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学科网

C.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D.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排气冲程学科网 2.(2009·江苏模拟)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将一个温度计放入其中,在瓶盖上装一个自行车的气门芯,然后将盖子拧紧密封,如图11-1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那么温度计的示数将会( )

图11-1

A.不变B.减小

C.增大D.无法确定

3.(2009·江苏模拟)麦秸秆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利用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研究小组将干燥的秸秆,在1.2×106Pa压强下制成秸秆煤.1.2×106Pa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为_________N;秸秆煤的热值为2.2×107J/kg,完全燃烧1kg秸秆煤可以放出__________J的热量.

4. (2009·苏州模拟)用煤气来做饭时,热量大部分是通过方式传递给锅,若煤气的热值约3.9×107J/m3,则完全燃烧1m3煤气能放出J热量。饭菜做好时,厨房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说明。

5. (2008·株洲)图11-2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图11-2

(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同时将能转化为能。

(2)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右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既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

①该发动机在1 s内做功J,单缸排量V = L。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 = J。

(3)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 = p V,式中p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p= Pa。(1 L=10-3 m3)

(4)图18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下面给出了公式W = p V的证明,请将推导过程补充完整(要求各表达式均用S、l或p表示):设活塞的面积为S,冲程长为l,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p,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 ,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 ,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V= ,故W= p V。

6.(2008·辽宁)某辆小汽车油箱内装满35kg汽油,司机小王驾车到某城市执行任务,路程为300km。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车受到的阻力是920N。(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有30%转化为机械能;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

(1)汽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

(2)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行驶途中是否需要加油。

[考点点睛]

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方法技巧:在读取温度计的示示数时首先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还要注意看清被测温度是在零刻度线以上还是以下,这点特别要注意,如果温度计的示数是越往上越大,则为零上,如果示数越往下越大,则为零下。温度计的使用可分为放置(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测量(等示数上升或下降稳定)、读数(视线与示数相平)三个环节。

命题特点:温度计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较大,一般以填空、选择、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读数和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多与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结合在一起。

典型例题:

例1.(2008·广东)(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2)根据图11-3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的两个事项:

①;

②。

图11-3

答案:(1)热胀冷缩;(2)使用温度计时,液泡要浸没有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时,注意的问题有: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视线要与刻度线平行;温度计放入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液体等。

规律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有读数,使用方法等,在读数时要注意零上与零下不同

考点巩固(2至4道题)

1.(2008·成都)如图11-4甲所示的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

图11-4

2. (2009·南昌市)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11-5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图11-5

(1);

(2);

(3) .

方法技巧:(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都是运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都具有分子动能和势能,所以都具有内能。不同物体的内能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内能也不同。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量、温度、内能是三个容易混淆的物理量,必须分清。

命题特点:内能的改变方法和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在中考中经常出现,一般以填空、选择、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8。

典型例题:

例2:(2008·重庆)如图11-6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图11-6

答案:D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①是克服两手之间的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②是用热传递的方法,通过水蒸气的液化放热来取暖,③是火焰给锅加热,是热传递的方法,④是水蒸气推动木塞对它做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规律总结:只要两个物体存在温差,在接触时就会发生热传递。而做功分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两种情况,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变化物体的内能。注意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方法。

考点巩固(2至4道题)

3.(2009·黄冈模拟)在下面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在圆盘上间隔涂上红、绿、蓝等色,旋转后圆盘呈白色,可以说明白光由色光组成B.在冷水、热水中各加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热水变色快,说明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D.冬天手感觉冷时对搓就会感觉暖和,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2009·兰州市)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考点三:比热容

方法技巧:(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同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变的。由于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但相对来说,测量物质的比热容比较麻烦,所以常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2)比热容与密度的不同之处有:

(4)水比热容大的应用: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液体在升高(或降低)

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低,所以常用用来做暖气的循环水,或给机器降温。沿海地区冬暖夏凉,也是这个因素造成的。

命题特点:比热容的应用在中考中以常出现,一般以填空、选择、计算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4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8,主要考查比热容的意义、计算、应用等。

典型例题:

例3:(2008·广州)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11-7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图11-7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相同,因甲液体升温慢,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故A正确;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乙要多;C、D中如果加热相同时间,则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因甲的比热容大,所以升高的温度应比乙低,故B、C、D均不对。

规律总结:分析图像题要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比热容越小。

考点巩固

5.(2009·兰州市)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6.(2008·巴中)王小聪同学的家住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他父亲年前拉回了一套液化石油气灶具。液化石油气热值为3.5 ×107J/kg,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将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热 J,需燃烧液化石油气 g。

考点四:热机及热机效率

方法技巧:(1)热机主要考查在压缩和做功冲积中能量的转化,在压缩冲积中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积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2)热量计算:求放出热量的公式有两个,如果是燃料燃烧放热,用公式Q放=qm来求,如果是物质降温放热,用公式Q 吸=cm(t0-t)来求;吸热公式只有一个,即Q放=cm(t - t 0)。

(3)热机效率①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二是存在大量的热损失。②炉子或热机的效率:都等于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值。即:η=Q吸/Q放

命题特点:热机效率的计算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一般以填空、选择、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8,主要考查吸热和放热及热机效率的计算,常常是中考计算题的重要来源。

典型例题:

例4.(2008·南京)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案:(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5kg×4.2×107J/kg=2.1×107J

(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50kg×(70℃-20℃)=1.05×107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η=Q吸/Q放×100%=1.05×107J÷2.1×107J ×100%=50%

解析:已知锅炉内水的质量m=50 kg,初温20℃,加热到70℃,即末温为t=70℃,根据Q 吸=cm(t-t0)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这些热量依靠煤气来提供,现燃烧了0.5kg煤气,利用煤气的热值可以计算出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这个热量也就是总的能量,被水吸收的热量为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即为燃气炉的效率。

规律总结:这类题是本章出现最多的一种形式,即分别求出Q吸与Q放,然后再求效率。正确选择公式是关键,同时在计算时要加角标对相同的物理量加以区别。

考点巩固:

7.(2009·上海模拟)内燃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8.(2009·兰州市)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 kg,完全燃烧210g汽油能放出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kg 水,从20℃升高到4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

[真题集合]

一.选择题

1.(2009·烟台市)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

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

2.(2008·吉林)在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手冷时对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

B.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C.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3.(2009·晋江市)图11-8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1-8

4.(2009·福州)小琪同学读书笔记中的部分摘录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用吸管能吸取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B.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安全线

C.在家熏醋可预防流感,房间充满醋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大

5.(2008·黄冈)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6.(2008·恩施)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11-9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图11-9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二.填空题

7.(2008·贵阳)如图11-10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能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只需填写序号字母)

图11-10

8.(2008·聊城)目前,一污泥发电厂在南昌投入运行,它是将收集到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热电厂与煤掺烧发电,经测算,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10吨污泥相当于1.4吨烟煤产生的热量,那么,完全燃烧500吨污泥可以产生J的热量(烟煤的热值为2.9×107J·Kg-1)

9. (2009·南昌市)如图11-11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图11-11

10.(2009·江苏模拟)汽油机是热机中的一种,如图11-12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此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能.

图11-12

11.(2008·镇江)如图11-13所示,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这是通过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图11-13

三.实验题

12.(2008·临沂)如图11-14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图11-14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

13.(2008·无锡)如图11-15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使空气的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着火点。

图11-15

四.计算题

14. (2008·镇江)为了测定某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热水器的效率,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热水器中加了2kg的水,让热水器正常工作,并绘制出通电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如图11-16所示,求:

(1)加热2min,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2)加热6min,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电热水器的效率是指水吸收的热量与电热水器放出的热量之比,该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多少?

图11-16

15.(2008·钦州)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的表面积为0.1m2,经过太阳光垂直照射15min,水温升高了5℃.问:(1)实验时6kg的水15min内吸收了多少热能?

(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若用加热的方式使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液化气?(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 m3)。

[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1. (2009·上海模拟)现在汽车越来越普遍,但汽车尾气却危害人体健康。汽车尾气的排放一般在内燃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2.(2009·黄冈模拟)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B.沙漠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就是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造成的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0℃的冰块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3.(2008·安徽)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11-17所示的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图11-17

4. (2009·河南模拟)小华学过内能后,对温度、内能和热量这三个量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加快 B.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5.(2008·荆州)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6.(2008·山东)在图11-18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双手摩擦生热

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烧水时水温升高

图11-18

7.(2009·上海模拟)在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手冷时对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

B.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C.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8.(2009·河南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效率高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

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D.做功时间越长,机械的功率越大

二.填空题

9.(2009·江苏模拟)麦秸秆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利用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研究小组将干燥的秸秆,在1.2×106Pa压强下制成秸秆煤.1.2×106Pa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为_________N;秸秆煤的热值为2.2×107J/kg,完全燃烧1kg秸秆煤可以放出__________J的热量.

10.(2008·无锡)如图11-19所示是小明在春游时从公园的滑梯上滑下时的情景。请写出两个与此情景有关的物理知识:

(1) ;(2) 。

图11-19

11.(2008·荆门)图11-20是小明和小娟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左右两装置,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水和柴油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必需器

材__________,使柴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11-20

12. (2009福建泉州市)西湖公园中的人工湖可以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大的特性。当你漫步在公园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说明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你在湖岸边所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实或虚)像,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这是由于光照使石凳的内能_______,温度升高。

13. (2009·黄冈模拟)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如图11-21所示的这种流行于民间的玩具式走马灯,它的工作原理和近代的燃气轮机相同。如果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绕蜡烛旋转"),运动的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这种走马灯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

图11-21

三.实验题

14.(08济宁)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20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1-22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t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图11-22

四.计算题

16. (2009·上海模拟)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太阳能处处可以利用,并且清洁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5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30℃。求: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

17.(2008·太原)下表是某品牌小轿车的一些技术参数。其中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是指气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汽油的热值表示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J。当该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气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密度为1.35 kg/m3,1 min内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2600次。请你计算发动机在最大功率工作时:

(1)1 min内做的有用功。

(2)做功一次消耗汽油的质量。

(3)发动机的效率。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2009·福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37℃

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C.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D.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为380V

2. (2009·福建惠安)某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磨刀,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炒菜的时候加盐菜很容易就变咸,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

3.(2008·陕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B.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2009福建泉州市)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水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

5.(2008·北京密云)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2008·攀枝花)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7.(2008·南京)图11-23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1-23

8.(08泰州)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1-24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图11-24

二.填空题

9.(2008·柳州)乙醇是生物质能,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不可")再生能源。2008·年4月起广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机动车的动力能源,完全燃烧0.14㎏的乙醇汽油放出热量为6.3×106J,它的热值为__________________J/㎏.

10. (2009·安徽模拟)焚烧生活垃圾放出的热量用来发电,是综合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据资料显示,仅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就达1.5×108t.若燃烧1t垃圾可放出1.5×1010J 的热量,如果将2008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则放出的热量是J,它相当于kg 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炭的热值为3.0×107J/kg) .

11.(2009·湖南常德)美丽的柳叶湖是常德市的一颗明珠,她不仅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们留恋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柳叶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砂石的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砂石升高的温度(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因而夏天里人们在柳叶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12.(2008·荆门)4月2日至5日,作为全国油菜高产区的我市,举办了"中国荆门首届油菜花旅游节"。那时节,乡村处处可见黄灿灿的油菜花,时时可闻浓郁的菜花香。我们能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是因为油菜花能___________黄色光;能闻到油菜花香,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运动。

三.实验题

13. (2009·绵阳市)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

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时间图象,如图11-25所示。从图线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___ _(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线,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图11-25

14.(2008·河北)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

②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四.简答题

15.(2009·辽宁模拟)把刚烧开的水分别灌入两个相同的保温瓶里,甲全部灌满后塞上瓶塞,乙灌了大半瓶后塞上瓶塞(如图11-26所示),不一会儿,看到了其中的一个瓶塞"噗"的一声跳了出来,而另一个瓶塞始终不动. 请你判断是哪个瓶的瓶塞跳了出来?并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图11-26

五.计算题

16. (2009·晋江市)某太阳能热水器5h内可使100kg的水,温度升高60℃,则水吸收多少焦的热量?不计计量损失加热这些水需要多少千克的液化气?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液化气的热值是4.5×107J/㎏]

17.(2008·杭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徐开始计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1-2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3℃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

是___ ℃。

(3)若小徐测出实验用水的质量为lkg,则将水从89℃加热到94℃需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C=4.2×l03J/(kg·℃)]

图11-27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练习题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练习题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 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中,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3. 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C.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5. 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4.2103 干泥土0.84103 冰2.1103 铜0.39103 煤油2.1103 铅0.13103 水银0.14103 砂石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6.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7. 航天工业中的火箭常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这是因为与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 ) A.易燃性更好 B.热膨胀较大 C.不易散失热量 D.热值较大 8. 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甲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 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题(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含10分卷面分) 学校________班级姓名分数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C.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的温度 D.人体正常的体温 2、物体甲的温度比物体乙的温度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比乙物体激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总和比乙物体大 3、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变小,比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0℃ 的水,它们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内能相等 B.0℃的冰具有的内能较多 C.0℃的水具有较多的内能 D.无法确定 4、把质量与温度都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同一杯热水中,则两金属 块: A.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 B.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不等 C.吸收的热量不等,升高的温度相等 D.吸收的热量不等,升高的温度不等 5、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给房间取暖 B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循环液进行冷却 C .早春晚上向田里放入水来防止冻坏秧苗 D .在较大河流上修建水电站用来发电 6、一台柴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r/min ,则每秒做功的次数为: A .10次 B .20次 C .30次 D .40次 7、图1是柴油机的四个工作过程,按其工作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③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④③ 8、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列说法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煤球炉烧水、做饭 B .棉被被太阳晒热了 C .钻木取火 D .铁匠把烧红的铁块浸入水中使铁块变冷 9、实验室中有一瓶酒精,在做实验时已经用去一半,同时由于气温升高酒精的 温度升高了,则剩余的酒精的比热容和热值: A .都是原来的一半 B .比热容不变,热值是原来的一半 C .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 D .比热容增大,热值增大 10、南极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 考察基地,而南极气温最低可达—物质 固态煤油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30 —117 —39 图1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小 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0℃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热机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2 .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是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 B.反复锤打铁片 C.用柴火把壶中的水烧开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 3 . 今年11月份汽油价格平均每吨下调了300元,若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4 . 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移动游码;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④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循环流动进行冷却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大;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 5 . 下列对物体的内能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 B.物体有内能可能没有机械能

C.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的总和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6 . (2017·玉林一模)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 600 r/min,则柴油机每秒钟 A.完成60个循环,120个冲程 B.做功30次,活塞往复60次 C.完成60个循环,60个冲程 D.做功1 200次,活塞往复1 200次 7 .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B.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冲程中,燃料进气缸 C.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柴油机的燃料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8 . 热传递的实质是() A.质量大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 B.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C.高温物体把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 D.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9 . 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蒸发D.凝固 10 . 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方法在手 答题无忧 (新版)粤教沪版

方法在手答题无忧 一、热机冲程与能量转化的判断 判断内燃机的冲程分两步:一是看清两个气门的关、闭状态,二是看清活塞的运动方向。①两个气门一个打开,一个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就是排气冲程。②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活塞向上运动就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例1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1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甲图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 正确;乙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的过程,B错误;丙图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使燃料猛烈燃烧,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错误;丁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的过程,D错误。 答案A 二、热机的转速与做功次数的关系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完成的工作循环数、对外做功的次数、飞轮的转数及冲程数可简记为“1124”,即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 例2 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600r/min,则在每秒种内,汽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A.300次 B.600次 C.10次 D.5次 解析如果不注意是每秒钟内,很容易错A,或误认为飞轮每转一周做功一次而错选C。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赛往复2次,曲轴转2周,经历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也就是曲轴转2周做功1次。600r/min=10r/s,即每秒转10r,完成5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5次。 答案D 例3 (xx 安顺)一台四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___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选择题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D.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2.物体内能的改变不是由于做功,而是由热传递实现的是 ( ) A.用铁锤煅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 B.手捧热水袋,使手暖和 C.两手互搓,使手暖和 D.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 3.一滴蓝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最后整杯水变成浅蓝色.说明( )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4.将一铁块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 因为( ) A、它们具有相同的热量 B、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 C、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D、它们具有相同的比热容 5.清晨,小岚摇动荷叶上的露珠,她发现两颗露珠相互接触时能自动 结合成一颗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 ) 有扩散现象 C.分子间有斥力 D 6.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 )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A .盛夏,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 B .夜晚,看见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 C .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 .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 7.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 . 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 、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 .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 .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8.查表(1)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铁的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比铁含的热量少 B .铜比铁含的内能少 C .铜和铁相互接触时,必定发生热传递 D .质量相等的铜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铜吸收的热量比铁少 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体的比热容(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___,它的实质是___;(2)___,它的实质是_____.

初中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内能与热机 教学要求 (沪粤版九年级)

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解读: 对于内能的概念,这里是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来定义的。“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是要求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内能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后面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因此,应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内能、温度及其相互关系。课标没有要求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解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但对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接受,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将宏观现象与物质的微观状况联系起来的意识,提高分析思维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 2.了解热量的概念。 解读: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放热的多少,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课标对热量概念的要求是“了解”。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热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知道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少。 3.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读: 比热容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热量的计算和热现象的解释中都要用到比热容。标准对比热容概念的要求是“了解”,但明确提出了通过“实验”,学生需要在观察、感受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物质的这种热学属性,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而对于比热容概念的应用,“尝试”和“解释”都属于理解水平,要求较高。这主要是为了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突出物理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解读: 人类利用燃料是把燃料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光能,标准要求从能的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就是让学生理解热值反映的是燃料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而且要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些既体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曾经起过而且目前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渗透STS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概述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等概念,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本章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应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和进一步学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运用能量转化观点认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B. C. D. 2 . 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总质量没有关系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3 . 上海夏季的晴天,其昼夜温差约为

A.B.C.D. 4 .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5 . 下列关于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温度、质量的大小有关 B.功率能够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比热容反映物质吸热放热的能力,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热量一定多 D.热机使用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一定的 6 .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7 . 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C.汽油在使用过程中热值减小D.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吸热能力强的物质 8 . 冰在不断熔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热量增加 B.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温度升高,热量增加 D.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9 .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内能是不能改变的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1、请将下列“热”字的含义填入空内: 2、今天天气很“热”的热指的是温度。 3、 4、 5、 6、宇宙 7、的结果, 这壶盖的能。 8、0.8 kg的 5 6 点:(1 (2) 7、在炉子上烧开水是利用燃料的内能来加热;汽车上的汽油机工作时, 是利用燃料的内能来做功。 8、甲铁块的质量是乙铁块质量的2倍,它们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甲、乙比热之比,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 9、0.5千克酒精完全燃烧后能释放1.5×107焦的热量,酒精的热值为____________,如果这

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铁块,则可使____________千克的铁块的温度升高200 0C。[已知铁块的比热为0.5×103焦/(千克. 0 C)] 10、下图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压缩冲程是_ DDD ____,此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__ BBBBB___ ,此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2 11、汽车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交通工具,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长乐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快速地进入家庭。你能提出两个和汽车有关的物理问题吗? 例:小轿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总是倾斜的? 例:汽车排放出的大量废气是否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原因呢? 他是怎么跑起来的; 2、问题:。 二、选择(每题3分共27分) 1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3、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 D ) A.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B.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D.气体膨胀做功,把管口的软木塞推出 14、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中考版)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河南考纲】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它解释某些热现象。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并能进行 简单计算。 (6)认识燃料的热值。 (7)了解汽油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知识网格】 【热频考点】 1.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1)冰水转化做功热传递;(2)举例反证。 2.在实例中会区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能量转化,能量形式变化),热传递(内能的转移,能量形式不变化)。 3.在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例中能找到理论根据。 4.会利用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热值的特性解决相关问题。 5.会利用物体升降温时吸放热公式、燃料燃烧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理解内能利用的效 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改变 燃料燃烧 做功 热传递 热量及单位 比热容概念及应用 热量计算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燃料的热值 热机 四冲程内燃机构造和工作过程 四冲程内燃机中的能量转化 热机的效率

率问题。 6.会区别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转化情况。 【典型考题】 1.(2013?黑龙江)煮粽子时常能闻到阵阵清香,这是现象,说明了。 2.(2013?锦州)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能。 3.(2013?沈阳)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 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塞子的能。 4.(2013?黑河)用电水壶烧水时,如果将壶内20℃的水的温度升高60℃,水吸收 的热量是5.04×105J,那么壶内水的质量是 kg;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此知识的地方,请举出一个实例:。 5.(2013?枣庄)“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可以使 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c=4.2×103J/(kg?℃)?q煤气=4.2×107J/kg]。 6.(2013?长沙)某电热壶的电阻为40Ω(假定恒定不变),工作时电流为5A.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电热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最少需要吸收热量 J,电热水壶至少要工作 s. 7.(2013齐齐哈尔)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8.(2013年南京)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kg 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45g 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J/ 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 ×℃)。 ⑴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烧水过程中,大量向外散 失的能量不会自动再汇集回来,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的。 ⑵水的内能增加了 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试题: 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 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中,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3. 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C.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5. 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干泥土0.84×103 冰 2.1×103 铜0.39×103 煤油2.1×103 铅0.13×103 水银0.14×103 砂石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6.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7. 航天工业中的火箭常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这是因为与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 A.易燃性更好 B.热膨胀较大 C.不易散失热量 D.热值较大 8. 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甲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甲的热值一定比乙大 C.燃料的热值越大,则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D.烟煤的热值是2.9×107 J/kg,则完全燃烧1kg烟煤能放出2.9×107 J热量 9. 有人说:“某汽油机比柴油机效率低”,这句话的意思是 A.汽油机功率比柴油机功率小 B.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比柴油机小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题(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含10分卷面分) 学校________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 C.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的温度D.人体正常的体温2、物体甲的温度比物体乙的温度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比乙物体激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总和比乙物体大 3、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变小,比较这块0℃的冰和 熔化成0℃的水,它们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内能相等B.0℃的冰具有的内能较多

C.0℃的水具有较多的内能D.无法确定 4、把质量与温度都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同一杯热水中, 则两金属块: … A.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B.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不等 C.吸收的热量不等,升高的温度相等D.吸收的热量不等,升高的温度不等 5、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给房间取暖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循环液进行冷却C.早春晚上向田里放入水来防止冻坏秧苗D.在较大河流上修建水电站用来发电 6、一台柴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每秒做功的次数为: A.10次B.20次C.30次D.40次 7、图1是柴油机的四个工作过程,按其工作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图1

(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②①④③ 8、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列说法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煤球炉烧水、做饭B.棉被被太阳晒热了 C.钻木取火D.铁匠把烧红的铁块浸入水中使铁块变冷 9、实验室中有一瓶酒精,在做实验时已经用去一半,同时由于气温 升高酒精的温度升高了,则剩余的酒精的比热容和热值: A.都是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热值是原来的一半 C.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D.比热容增大,热值增大~ 第一个考察基地,而南极气温最 低可达—89.2℃,由表分析知当地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D.三种温度计都行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水在90℃ 时不能沸腾

word完整版内能与热机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第十四章内能和热机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1、(2010广州)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2、(2010兰州)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烬 B ?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3、(2010烟台)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 是 4、(2010安徽)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B ?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C ?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 ?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5、(2010安徽)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 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 C ?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 D .丁图中,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 A B 图了 C D 甲囲乙图丙圉丁图 第13融圏

却汽缸是因为水的 ___________ ■较大. 6、( 2010烟台)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 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7、图所示为小艳家新买的一辆小汽车。 周末,爸爸开车带着小艳出去游玩, 车在lh 的时间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 72 km,消耗汽油6 kg 。若已 知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即牵引力的功率)为23 kW ,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 物品)质量为1.5 t ,汽油的热值为4. 6X 107 J /kg ,g=10 N /kg 。则关于 上述I h 的行驶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大于I .5X 104 N B .该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2.3X 104 J 4 C .该汽车的牵引力是1. 15 X 10 N D .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30% & (2010临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仁慈给内能大的物体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9、 ( 2010镇江)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B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C .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 .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10、 (2010,福州)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一一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 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 打开锅盖看到“白气”一一汽化现象 D .用煤气灶烧开水一一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11、 (2010,上海)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30分) 12、 (2010江西南昌)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 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 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_ 能,这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实现的? 13、 (2010,常州)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 _^个冲程组成, 其中对外做功 _________ 次.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 这是通过 ________ 的方式增加内能.为了不让汽油机在工作时温度升得太高,在设计制造时, 汽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 _______ -的方式减少汽缸内能.用水来冷 途中,这辆汽 排气冲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真题(带答案)

8、(2017?潍坊)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 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的是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4.(2017?威海)如图是四冲程汽油工作状态示意图,由 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压缩冲程,当燃料混合在 气缸内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特点是火花塞点火,在做功冲程对外输出功;(2)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解答】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气门都关闭和活塞向上运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压缩冲程; (3)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压缩;化学. 18.(2017?聊城)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冲程;此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内

6.(2017?烟台)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A.B.C.D. 【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 【解答】解: 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17?德州)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将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当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盒盖做功,将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 热量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 Q 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1000J 。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 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 Q=qV 7. 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 /千克(J/kg或焦 /米 3(J/m3 ; 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 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 q 氢 =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焦 /(千克? ℃ ,符号是:J/(kg? ℃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 c 水=4.2×103J/(kg?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吸=cmΔt (Δt=t-t0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放=cmΔt (Δt=t0-t

八年级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计36 分) 1、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A 、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2、质量相等的a、b、c 三个实心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a 球的温度最高, b 球的温度最低,则它们的比热容关系是【】 A 、a 球的比热容最大。B、b 球的比热容最大。 C、三个球的比热容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甲汽油机的热机效率比乙汽油机的热机效率高,这表明【】 A 、甲做功比乙多。B、甲做功比乙快。 C、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 D、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相同的路程,乙消耗的汽油多。 4、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这是因为【】 A 、柴油的热值比汽油大。B、柴油机的点火方式与汽油机的不同。 C、柴油机燃烧时,气缸内压强更大、温度更高。 D、柴油机损失的热量比汽油机的少。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越快,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C、不同物体间的内能不能转移。 D、不同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但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6、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A 、跟他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做功。B、热机排出的废气和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 C、内燃机中,燃料燃烧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因此,柴油机的功率比汽油机的大。 8、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子中,冰块会 在酒面上飘来飘去。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飘来飘去。B、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的内能减少。 C、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飘来飘去。 D、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水的内能减少。 9、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水水银冰沙石 比热容/ 3 0.14×103 2.1×103 0.92×103 4.2×10 J/(kg·℃) A 、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取暖器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用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10、盛夏天气炎热,小红将奶茶喝掉一半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她拿出奶茶瓶,发现奶茶全部都结成冰。奶茶结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 、质量B、密度C、比热容D、体积 11、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 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的效率。 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