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茶叶中咖啡因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茶叶中咖啡因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茶叶中咖啡因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茶叶中咖啡因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茶叶中咖啡因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FE)其实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在某种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会呈现气体和液体共存的流体状态,呈现出溶解性非常好的特性,将一些生物原料中的不同物质局部分离出来。和传统的化学萃取法相比,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具有许多优点。

许多爱茶人,对茶叶中的生物碱(咖啡碱)的刺激不适应。饮用容易容易影响睡眠质量。目前在美国兴起的低咖啡茶,就是采用超临界技术生产的提取了咖啡后的茶叶。

同时该项技术现广泛应用茶叶深加工行业。茶叶深加加工产品广阔应用于食品、医药、饮料等行业,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国内目前每年需食品级、医药级咖啡因1000吨以上,茶色素1000吨以上,茶叶脂糖500吨以上,茶叶酊1000吨以上,速溶3000吨以上。国内外需茶叶饲料添加剂10万吨以上。

二氧化碳是一种很常见的气体,但是二氧化碳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31.26℃、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c=7.2MPa的状态下,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从许多种植物中提取其有效成分,而这些成分过去用化学方法是提取不出来的。这项技术除了用在化工、医药等行业外,还可用在烟草、香料、食品等方面。如食品中,可以用来去除咖啡、茶叶中的咖啡因,可提取大蒜素、胚芽油、沙棘油、植物油以及医药用的鸦片、阿托品、人参素及银杏叶、紫杉中的有价值成分。可见这项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一). 超临界流体定义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成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技术中的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临界点的流体,如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至无法分别,所以称之为SCF。

目前研究较多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因其具有无毒、不燃烧、对大部分物质不反应、价廉等优点,最为常用。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流体兼有气液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成比例,所以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二).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

1. 液体的蒸发潜热为零,液体和气体的差别完全消失;

2. 超临界流体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引起物质密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粘度、溶解度的显著变化,导致溶剂和溶质的分离;

3. 其密度接近于液体,具有很大的溶解性,能溶解出很多物质;

4. 其粘度接近于普通气体,远小于液体,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其扩散系数比液体要大100-1000倍。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操作温度低。

2. 在高压、密闭、惰性环境中,选择性萃取分离天然物质精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将提取的成分几乎完全提出,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3. 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萃取工艺简单,效率高且无污染。

4. 选择性好,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改变溶解性能,有针对性地萃取所需成份。

缺点:

1.对于烃类和弱极性的脂溶性物质的溶解能力较好,对于强极性的有机化合物萃取效果不明显;

2. 在高压力下, 很细的物料会堆积在一起形成很硬的结块, 阻止了流体与物料的接触, 增加了传质阻力,使得萃取率下降。

3. 人们对超临界流体本身缺乏透彻的理解,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热力学及传质理论的研究远不如传统的分离技术如有机溶剂萃取、精馏等成熟。

4. 高压设备目前价格昂贵,工艺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在成本上难以与传统工艺进行竞争。

(四)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

1. 萃取压力及温度的影响:根据咖啡因在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的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大约在13~20MPa,30~45摄氏度之间,以45摄氏度时的溶解度最大。且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的萃取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这是因为温度一定时,压力增加则密度增加,所以溶剂度增加引起了萃取量的增加。

2. 萃取时间的影响:萃取时间越长,萃取效率越高。

3. 粒度的影响:粒度越小,萃取效率越好。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正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具有的高渗透能力和高溶解能力,在较高压力下,将溶质溶解在流体中,然后降低流体溶液的压力或升高流体溶液的温度,使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质随其密度下降、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从而实现特定溶质的萃取。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一)萃取流程: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1)脱咖啡因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得到较早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的是天然咖啡豆的脱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较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富含于咖啡豆和茶叶中,许多人饮用咖啡或茶时,不喜欢咖啡因含量过高,而且从植物中脱下的咖啡因可做药用。它常作为药物中的掺合剂,因此咖啡豆和茶叶脱咖啡因的研究应运而生。前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茶样形态对咖啡因脱除影响极大,60 目磨碎茶样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85.63%,咖啡因含量≤0.5%;含水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脱除率影响也较大,含水率为35%~50%时较适宜。正交实验中,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为压力>温度>动态循环时间>夹带剂用量,而对儿茶素来说,夹带剂的影响较为明显。

(2)啤酒花有效成分萃取

啤酒花中对酿酒有用的部分是挥发油和软树脂中的律草酮又称α─酸。挥发油赋予啤酒特有的香气,而α─酸在麦芽汁煮沸过程中将异构化为异α─酸,这是造成啤酒苦味的重要物质。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啤酒花,α─酸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萃取物为黄绿色的带芳香味的膏状物。张侃、黄亚东等对啤酒花的超临界CO2 萃取物的组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图表明了超临界CO2 和液态CO2 萃取物的异同;并对超临界CO2 萃取物进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物不仅增加啤酒香味,还能改善口味。

此外,该技术还应用于植物油脂的萃取、色素的分离以及在乙醇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3)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目前已经可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葵花籽、红花籽、花生、小麦胚芽、可可豆中提取油脂,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压榨法的回收率高,而且不存在溶剂法的溶剂分离问题。

(4)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在抗生素药品生产中,传统方法常使用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但要将溶剂完全除去,又不是要变质非常困难。若采用SCFE法则完全可符合要求。

另外,用SCFE法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黄酮,从鱼的内脏,骨头等提取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DHA,EPA),从沙棘籽提取的沙棘油,从蛋黄中提取的卵磷脂等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5)天然香精香料的提取

用SCFE法萃取香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取芳香组分,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纯度,能保持其天然香味,如从桂花、茉莉花、菊花、梅花、米兰花、玫瑰花中提取花香精,从胡椒、肉桂、薄荷提取香辛料,从芹菜籽、生姜,莞荽籽、茴香、砂仁、八角、孜然等原料中提取精油,不仅可以用作调味香料,而且一些精油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啤酒花是啤酒酿造中不可缺少的添加物,具有独特的香气、清爽度和苦味。传统方法生产的啤酒花浸膏不含或仅含少量的香精油,破坏了啤酒的风味,而且残存的有机溶剂对人体有害。超临界萃取技术为酒花浸膏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6)在化工方面的应用

在美国超临界技术还用来制备液体燃料。以甲苯为萃取剂,在Pc=100atm, Tc=400-440℃条件下进行萃取,在SCF溶剂分子的扩散作用下,促进煤有机质发生深度的热分解,能使三分之一的有机质转化为液体产物。此外,从煤炭中还可以萃取硫等化工产品。

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既作反应剂又作萃取剂的新型乙酸制造工艺。俄罗斯、德国还把SCFE法用于油料脱沥青技术。

此外,朝临界萃取还可以用于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提取银杏黄酮、内酯;提取桂花精和米糖油。

产物和绿色食品的青睐,传统的加工分离技术是难以企及的。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展望

中药为我国传统医药,用中药防病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及合成一个新药又需巨大的投资,西医西药对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医中药热。

中药在我国作为天然药物不但应用历史悠久。产量又居世界第一,然而,就目前世界天药物的贸易额看.我国仅占18%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现代化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制备工艺和剂型现代化水平还很落后等因素所制约。为此,要改变现状必需从提取分离工艺、制剂工艺现代化。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上下手。面对科学技术,特别是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国际间医药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药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实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共识。

在现代社会,中药生产中的大桶煮提、大锅蒸熬及匾、勺、缸类生产器具当家的状况大为改善,进而出现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外循环蒸发、多效蒸发器,流化干燥器等设备,中成药的剂型也有较大的发展,由丸、散、膏、丹剂为主发展成为具有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及少量粉针等剂型。然而,我国现阶段创制的中成药还难以在国外注册、合法销售与使用。从目前全世界天然药物的贸易额来看,中国仅占l%左右,与天然药物主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其原因主要是产业现代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制备工艺和剂型现代化方面还很落后;生产过程的许多方面缺乏科学的、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不仅导致了消耗高、效率低,而且还出现有效成分损失、疗效不稳定、剂量大服用不方便、产品外观颜色差、内在质量不稳定;同时还出现缺少系统的量化指标,大多数产品缺乏疗效基本一致的内在质量标准;许多复方制剂还难以搞清楚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丸、散、膏、丹,神仙难辨" 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要改变这种现状,让西方医药界接受中药,增强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主要途径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产品现代化的重点可简单地用8个字来描述,即"有效、量小、安全、可控"。实际上,它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但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取分离工艺、制剂工艺现代化,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为此,许多医药专家多次提出要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膜分离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缓控释制剂技术、各种先进的色谱、光谱分析等先进技术,进行中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中药生产现代化和质量标准科学化是发展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中药研制和开发中,必须遵循“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

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为目的之原则.为此,必须选用一些现代高新工艺技术.近年发展的SFE技术用于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特别适合对湿热不稳定的物质,又无残留溶剂、无回收溶剂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而且提取速度快、可缩短生产周期。无疑是既可提高收率及产品纯度、又可降低成本的一种高新技术可推广使用.但是因为本法采取的萃取剂均为脂溶性,所以对极性偏大或分子量偏大(一般大于500时)的有效成分提取收率较差,今后必须在选用合适夹带剂加入方面下功夫.当然,国外已有报道应用全氟聚醚碳酸铵可使SFE法扩展到水溶性体系,使难以提取的强极性化合物如蛋白等成分由SFE法萃取.近年来SFE技术又与色谱、质谱、高压液相色谱等高新分析仪器联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手段,能高效、快速地进行药物成分的分析。使一些中药制剂能借此制订出能指导生产操作和反映产品内在质量均一性、有效性、稳定性、重现性的可控指标,实施质量标推科学化.

目前SFE主要用在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萃取,而且多用于单个药物中纯天然成分提取.我们认为对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古方中一些中成药复方制剂,以及许多中药中具很强药理活性,参与生命功能活动的多糖成分.也应该进行采用SFE提取工艺的研究与新药开发,这也是使中药与国际接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研究及开发应用较多的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香料等领域。也使得超临界萃取技术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有机化学从茶叶中提咖啡因茶叶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名称从茶叶中提咖啡因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咖啡因的一般性质。(2)掌握用恒压滴液漏斗提取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熟悉萃取、蒸馏、升华等的基本操作。 二反应式(或实验原理) 咖啡因又名咖啡碱;茶素;Chffeine ,Thein ;Guaranina ,Methyl ;Thtobromine 。 咖啡碱为嘌呤的衍生物,化学名称是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与茶碱,可可碱类似。 咖啡因易溶于氯仿(12.5%)、水(2%)及乙醇(2%)等。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晶体,在100 ℃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在120 ℃升华显著,178 ℃升华很快。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约占1~5%,另外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鞣酸),0.6%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 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可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去溶剂,即得粗咖啡因。 粗咖啡因中还含有其它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如单宁酸)等,可利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三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四主要物料用量及计算:

五实验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流程 1.称取6.0 g 茶叶末,用滤纸包好放入脂肪提取器中,在圆底烧瓶内和提 取器中分别加入40.0 和20.0 mL95%乙醇,加入几粒沸石。 2.按图6-37-2-a 装好回流装置,电热套加热, 连续提取1~1.5 h 小时 后至溶液颜色很淡时为止,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 立即停止加热。 3.然后改成蒸馏装置。 4.回收提取液中的大部分乙醇。 5.脂肪提取器再把残液倾入蒸发皿中, 拌入1.8~2.4 g 生石灰粉至糊壮 为止,搅拌蒸干乙醇,同时将糊状物撵成粉末。取一只合适的玻璃漏斗 (最好在颈部塞一团疏松棉花), 罩在隔以刺有许多小孔(毛刺面向上) 的滤纸的蒸发皿上, 小心加热升华。(用电热套或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小 心加热)。 6.控制温度在220 ℃左右(此时纸微黄)。当纸上出现白色毛状结晶时, 暂停加热, 冷至100 ℃左右, 小心取下漏斗,揭开漏斗和滤纸, 仔细 地把附在纸上及器皿周围的咖啡因用小刀刮下, 残渣经拌和后再用较 大的火加热片刻,使升华完全。 7.合并两次收集的咖啡因, 测定熔点。若产品还有颜色不纯时, 可用少量 热水重结晶提纯。 8.记录晶体性状。 9.纯粹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

茶叶中咖啡因的微波提取工艺

实验2 茶叶中咖啡因的微波提取工艺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微波提取法提取原理; 2.学会用微波提取法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 3.使用分光光度计,建立标准曲线,检测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是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它的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 N N H N N N N N O O CH3 CH3 H3C 嘌呤咖啡因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传统的方法有乙醇回流法和碳酸钠溶液煮沸法。但前者需在Soxhlet萃取器中回流约2.5h 以上, 周期较长、醇耗、能耗较大, 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后者虽只需煮沸20m in, 但煮沸后呈泥胶状, 过滤和萃取均很难, 致使收率很低。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 MHz和300 G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分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微波作用于植物细胞壁,其热效应促使细胞壁破裂和细胞膜中的酶失去活性,细胞中多糖容易突破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提取出来,大大加快了反应提取速度、反应时间以分、秒计,有效地提高了多糖得率。微波提取法是强化固液提取过程颇具发展潜力的一项新型辅助提取技

术。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微波萃取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1台);50 mL容量瓶(8个);100 mL 容量瓶(1个);1 mL 、2 mL 吸量管;50mL烧杯(10个); 100mL(3个); 布式漏斗;滤纸;抽滤瓶等。 试剂:无水乙醇;0.5 mg/mL咖啡因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 (一)、制作标准曲线 从无水乙醇为溶剂的咖啡因储备液( c = 500. 0μg/ mL) 中移取0. 50 ,1. 00 ,1. 50 ,2. 00 ,2. 50 ,3. 00 ,3. 50 mL于7 个50 mL 容量瓶中用50%的乙醇定容,得到浓度为5. 00 ,10. 00 ,15. 00 ,20. 00 ,25. 00 ,30. 00 ,35. 00μg/ mL 的系列标准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A ,得标准曲线。 (二)、咖啡因的提取 1.提取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加入溶剂→微波处理→过滤→离心→粗提液→测定吸光度值2.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1).单因素实验 I.微波功率的筛选 微波功率的筛选称取5 g茶叶, 加入80 mL 50 %乙醇, 配制5 份相同混合液, 将混合液放置于微波提取仪中, 设定温度为90 ℃的条件, 改变功率(300 W、400 W、500 W)微波10 min, 测定不同微波功率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值A. II.微波时间的筛选 称取5 g 茶叶, 加入80mL50 %乙醇, 配制5 份相同混合液,将混合液放置于微波提取仪中, 在设定温度为90 ℃,微波功率为500 W的条件下,微波加热不同的时间(13 min、14 min、15 min) ,测定不同微波时间条件下提取液的吸光度A. III.微波温度的筛选 称取5 g茶叶,加入80 mL 50 %乙醇,配制6 份相同混合液,将混合液放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实验二十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茶叶和咖啡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了解固、液相分离方法; 2.掌握吸滤、萃取、分液、升华等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 caffeinum )化学式为C8H10N402 - H20(1,3,7-三甲基-2,6-氧嘌呤),是具有绢丝光泽的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其结构式为 100℃时晶体失去结晶水后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无结晶水物的熔点为235℃,能溶于水(2%)、乙醇(2%)、苯(1%)、氯仿(12.5%)等。 由于其在氯仿中溶解度较大,可通过萃取茶叶的水浸渍液提取咖啡因。根据其易升华的性质,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咖啡因。 茶多酚是由30种以上的酚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儿茶素(又名儿茶酚)含量最高,在茶多酚总量中占60%—80%。其结构式为 茶多酚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较大,并且能与重金属作用产生沉淀,故可用沉淀、萃取等方法来提取茶多酚。也可用此方法从细、粗咖啡中提纯咖啡因作为对照实验。 三、实验用品

仪器和材料烧杯(50、100、200mL)、50rnL量筒、1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酒精灯、点滴板,真空泵(或水流吸气泵)、托盘天平、剪刀、铁架台、滤 纸。 药品饱和石灰水、5%氢氧化钠溶液、氨水、2mol.L-1硫酸、盐酸、氯仿、乙酸乙酯,茶叶(当年新茶,隔年陈茶)、咖啡(粗,细)、氢氧化钙固体、氯酸钾固体,酸性碘一碘化钾试剂。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 1.方法I-热水浸渍法 (1)称取5.0g茶叶,剪碎,浸渍于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 (2)加热煮沸约半小时; (3)过滤; (4)用30mL氯仿分三次(15、8、7mL)萃取滤液,合并氯仿相,先用5%氢氧化钠溶液,再用适量水洗涤; (5)挥发掉有机溶剂[4],得粗咖啡因; (6)用30mL乙酸乙酯分三次(15、8、7mL)萃取氯仿萃取过的水相; (7)用适量水洗涤萃取液; (8)挥发有机溶剂,即得茶多酚。 2.方法Ⅱ——碱液浸渍法 (1)称取茶叶5.Og,用剪刀剪碎; (2)将茶叶放人盛有200mL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 (3)再向烧杯中投入2,Og氢氧化钙固体; (4)煮沸30min后过滤; (5)将过滤所得清液用30mL氯仿分三次萃取(15、8、7mL); (6)合并有机相,先用5%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用适量水洗涤; (7)将洗涤后的氯仿相挥发溶剂[41可得粗咖啡因; (8)将过滤所得固相用硫酸溶液(2mol.L-1)100mL转溶,搅拌10min以上; (9)过滤,固相弃去;

实验十三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十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了解和掌握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Soxhlet提取器的使用原理及其使用的方法; 3. 巩固回流、蒸馏的操作,学习升华法提纯物质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1. 咖啡因: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是具有绢丝光泽的无色针状结晶,含一个结晶水,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升华显著,178℃升华完全,是弱碱性物质,易溶于热水、乙醇、氯仿等。 茶叶中的主要生物碱为——咖啡因、茶碱、可可豆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药理功能。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作用,主演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大量存在于烟叶及咖啡豆中。茶碱和可可豆碱也有兴奋神经中枢、强心的作用,这就是人们说喝茶、喝咖啡及吸烟“提神”的原因。过度使用咖啡隐晦增加药性和产生轻度上隐。有些研究者人为咖啡因与DNA、RNA中的腺嘌呤和鸟嘌呤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它可取代DNA 中的嘌呤碱,引起基因突变,对生理有危害作用。 2.Soxhlet提取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溶剂回流与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每次都能被纯的溶剂所萃取,提高萃取效率。 蒸发--冷凝--萃取 循环 3.升华: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蒸气,蒸气受冷又直接冷凝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升华。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Soxhlet提取器平底烧瓶(200 mL 1个);冷凝管(直形、球形各1支);温度计套管(1个);短径漏斗(1个);蒸馏头(1个);接引管(1个);水银温度计(150℃1支);蒸发皿。 试剂:茶叶末10g;95%乙醇100 mL ;酸性碘—碘化钾试剂;KCIO30 .1g; 4g生石灰粉 四、实验操作 1. 仪器安装:按教材p103图3.31-(4)安装Soxhlet提取装置和p13图1.-(1)蒸馏装置,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房江华、李颖 日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索氏提取器连续抽提方法,升华操作。 二、实验原理: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用适当的溶剂(乙醇、氯仿、苯等)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抽取,浓缩即得粗咖啡因。进一步可利用升华法提纯。咖啡因易溶于乙醇而且易升华。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咖啡因属于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测定表明,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还含有单宁酸,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能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微溶于石油醚。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78℃以上升华加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作用,因此可用作中枢神经兴奋剂。 四、实验试剂及仪器:

五、仪器装置: 六、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

产率=(m0/m)×100% 八、注意事项: ①索氏提取器防止堵塞; ②蒸发加热时不断搅拌,以防溅出; ③蒸馏时,烧瓶内的液体最好不要蒸干,否则不易倒出; ④蒸馏时,要注意火不能太大,否则,烧瓶内的溶液易暴沸出来; ⑤在整个升华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若温度太高,将导致被烘物的滤纸炭化,一些有色物质也会被带出来,使产品发黄,影响产品的质量。 ⑥在虹吸时,水浴锅内的水应尽可能使水浸没平底烧瓶内的溶液,使反应速度加快。 ⑦称量产品时,由于产品质量较少,要用分析天平来称量。 ⑧蒸馏后,蒸出的乙醇要回收,产品也要回收。 ⑨蒸馏时,还要注意加入沸石。 九、实验讨论及误差分析: 本次试验,实验产率很低。 ①在进行虹吸时,水浴锅内水太少,虹吸速度慢,且要不断加水,未达到所要求的虹吸次数,茶叶水颜色就很浅了,而下层颜色比较重,有点堵塞,造成产品质量比较低。 ②在蒸馏过程中,由于液体较多,又没有控制好温度,加上沸石质量不太好,出现小程度暴沸,使液体进入锥形瓶中; ③在把加氧化钙的产品蒸成干粉时,如果占到蒸发皿上的黄绿色固体不完全搞下来,也会使产率偏低。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报告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咖啡因的一般性质。 2、掌握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熟悉萃取、蒸馏、升华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基本原理 1、实验原理:咖啡因为嘌呤的衍生物,化学名称是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与茶碱、可可碱类似。咖啡因易溶于氯仿(12.5%)、水(2%)及乙醇(2%)等。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晶体,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在120℃升华显著,178℃升华很快。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约占1%~5%,另外还含有11%~12%的单宁酸(鞣酸)、0.6%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可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去溶剂,即得粗咖啡因。粗咖啡因中还含有其他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如单宁酸)等,可利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2、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由烧瓶、提取筒、回流冷凝管3部分组成, 装置如图所示。索氏提取器是利用溶剂的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每次都被纯的热溶剂所萃取, 减少了溶剂用量, 缩短了提取时间, 因而效率较高。萃取前, 应先将固体物质研细, 以增加溶剂浸溶面积。然后将研细的固体物质装人滤纸筒内, 再置于抽提筒, 烧瓶内盛溶, 并与抽提筒相连, 抽提筒索式提取器上端接冷凝管。溶剂受热沸腾, 其蒸气沿抽提筒侧管上升至冷凝管, 冷凝为液体, 滴入滤纸筒中, 并浸泡筒中样品。当液面超过虹吸管最高处时, 即虹吸流回烧瓶, 从而萃取出溶于溶剂的部分物质。如此多次重复,把要提取的物质富集于烧瓶内。提取液经浓缩除去溶剂后, 即得产物, 必要时可用其他方法进一步纯化。 3、升华原理: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不经过液态而直接气化,蒸气受到冷却又直接冷凝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做升华。然而对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来说,不管物质蒸气是由液态还是由固态产生的,重要的是使物质蒸气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固态,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物质,这种操作都称为升华。 本实验中已知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晶体,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在120℃升华显著,178℃升华很快。从而采用升华来纯化产物。

实验十四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

实验十四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 生物碱(Alkaloids )是存在于生物体(主要为植物体)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如黄连中的小蘗碱(黄连素)、麻黄中的麻黄碱、萝芙术中的利血平、喜树中的喜树碱、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等。植物中的生物碱常以盐(能溶解于水或醇)的状态或以游离碱(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状态存在。各种生物碱的结构不同,性质各异,提取分离方法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有冷浸、渗漉、超声波、微波、索氏提取、热回流提取等。为了使提取更完全,也常常对上述方法进行组合如冷浸-渗漉,冷浸-超声波,冷浸-索氏提取,冷浸-热回流提取,因冷浸、冷浸-超声波提取操作简便,故使用较多,必要时,应对上述方法作比较,以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碱又名咖啡因(Caffeine ),化学名称是1, 3, 7-三甲基-2, 6-二氧嘌呤,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约含1~5%,此外还含有少量茶碱、可可碱、茶多酚、有机酸、蛋白质、色素和纤维素等成分。咖啡因弱碱性,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作用,可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它也是复方阿司匹林等药物的组分之一。 N N N N O O 3CH 3H 3C N N N N O O 3CH 3H N N N O O CH 3H H 3C 咖啡因 可可碱 茶碱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C 8H 10O 2N 4)为无色针状结晶,味苦,具有弱碱性,能溶于冷水和乙醇,易溶于热水、氯仿等。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用乙醇为溶剂,在Soxhlet 提取器中连续抽提,然后蒸出溶剂;也可将茶叶与水一起充分煮沸后,再将茶汁浓缩,即得粗咖啡因。粗咖啡因中还含有其它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如丹宁酸)等,可利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升华是将具有较高蒸气压的固体物质,在加热到熔点以下,不经过熔融状态就直接变成蒸气,蒸气变冷后,又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升华是精制某些固体化合物的方法之一。能用升华方法精制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被精制的固体要有较高的蒸气压,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应具有高于67 kPa(20 mmHg)蒸气压;(2) 杂质的蒸气压应与被纯化的固体化合物的蒸气压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升华方法制得的产品通常纯度较高,但损失也较大。含结晶水的咖啡因加热至100 ℃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 ℃时显著升华,至l76 ℃时迅速升华。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5 ℃。 一、 目的要求 1. 熟悉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Soxhlet 提取器的使用; 3. 学习用升华法或溶剂萃取法提纯有机化合物的操作。 二、 主要用品 茶叶5 g ,95%乙醇,生石灰粉 三、 实验部分 1. 咖啡因的提取 用滤纸做一比Soxhlet 提取器提取筒内径稍小的圆柱状纸筒(1),装入5 g 研细的茶叶并折叠封住开口端,放入提取筒中。安装Soxhlet 提取装置(2)(图 6-7),在烧瓶中加入50 mL 95%乙醇,置于电加热套上加热回流,连续提取1~1.5 h 。当提取液颜色很淡时即可停止提取,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冷却。改成普通蒸馏装置,回收提取液中大部分乙醇。把残液倒入蒸发皿中,在蒸气浴上浓缩至残液约10 mL 左右(3),拌入3 g 生石灰(CaO )粉(4)使成糊状。继续小火加热至干,期间要不断搅拌捣碎块状物,小心焙炒(防止过热使咖啡因升华),除尽水分(5)。冷却后擦去沾在蒸发皿边沿的粉末,以免升华时污染产品。 在上述蒸发皿上盖上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滤纸,在上面罩上干燥的玻璃漏斗(漏斗颈部塞少许脱脂棉,以减少咖啡因蒸气逸出),如图 6-8所示。在电热套上小心加热使咖啡因升华(6)。当漏斗内出现白色烟雾,滤纸上出现白色毛状结晶时,停止加热,冷却,用小匙收集滤纸上及漏斗内壁的咖啡因。残渣经搅拌后用较高温度再加热片刻,使升华完全,合并两次收集的咖啡因。得咖啡因约50 mg 。 纯净无水咖啡因熔点为234.5 ℃。

实验六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6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方法。 2、掌握用升华的方法纯化有机物的实验方法。 3、巩固温度控制、回流、蒸馏等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或称咖啡碱)是一种嘌呤衍生物,存在于咖啡、茶叶、可可豆等植物中,学名1,3,7-三甲基-2 ,6-二氧嘌呤。 嘌呤咖啡因 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无色柱状晶体,熔点238℃,味苦,易溶于氯仿(12.5%),可溶于水(2%)、乙醇(2%)及热苯(5%),室温下在苯中饱和浓度仅为1%。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结晶,100℃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178℃时升华很快。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利尿等生理作用,除广泛应用于饮料之外,也应用于医药。例如,它是复方阿斯匹灵药片APC(aspirin-phenacetin-caffein)的成分之一。过度饮用咖啡因会增加抗药性并产生轻度上瘾。 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咖啡因1%~5%,此外还含有丹宁酸(11%~12%)、色素(0.6%)及蛋白质等。丹宁酸亦称鞣酸,它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若干种多元酚的衍生物所组成的具有酸性的混合物。丹宁酸不溶于苯,但有几种组分可溶于水或醇。所以用乙醇提取茶叶,所得提取液中含有丹宁酸和叶绿素等。向提取液中加碱,生成丹宁酸盐,即可使咖啡因游离出来,然后用升华法纯化。 通过测定熔点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可对咖啡因作出鉴定,也可使之与水杨酸作用生成水杨酸盐(熔点137℃)以作确证。

咖啡因水杨酸咖啡因水杨酸盐 三、试剂 10g茶叶末,80mL~100mL 95%乙醇,3-4g生石灰(CaO)。 四、步骤 1、将一张长、宽各12~13cm的方形滤纸卷成直径略小于脂肪提取器提取腔内径的滤纸筒[1],一端用棉线扎紧。在筒内放入10g茶叶,压实。在茶叶上盖一张小圆滤纸片,将滤纸筒上口向内折成凹形。将滤纸筒放入提取腔中去,使茶叶装载面低于虹吸管顶端。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提取器的圆底烧瓶中放入数粒沸石,将装置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自冷凝管顶端注入95%乙醇,至提取腔中的液面上升至与虹吸管顶端相平齐并开始发生虹吸时再多加入约 10mL,共用乙醇约80~100mL。装成的装置如图3-27所示[2]。 2、用水浴加热圆底烧瓶。乙醇沸腾后蒸气经侧管升入冷凝管。冷凝下来的液滴滴入滤纸筒中。当液面升至与虹吸管顶端相平齐时即经虹吸管流回圆底烧瓶中。连续提取2h,至提取液颜色很淡时为止。当最后一次虹吸刚刚过后,立即停止加热。 3、稍冷后改成蒸馏装置。用水浴加热蒸出大部分乙醇[3]。将瓶中残液趁热倒入蒸发皿中,加入3-4 g研细的生石灰粉末,拌匀。将蒸发皿放在一只大小合适并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口上,用气浴蒸干[4],再移至石棉网上用小火焙炒片刻[5],务使水分全部除去。 4、稍冷后小心擦去粘在边壁上的粉末,以免污染产物。用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滤纸平罩在蒸发皿内,使滤纸离被蒸发物约2 cm[6],在滤纸上倒扣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三角漏斗,漏斗尾部松松地塞上一小团脱脂棉。在石棉网上铺放厚约2 mm的细沙,将蒸发皿移放在沙上,如图3-21 b装置。 5、用小火缓缓加热升华[7],当滤纸孔上出现许多白色毛状结晶时暂停加热。自然放冷后取下漏斗,小心揭开滤纸,用小刀仔细地将滤纸上下两面结出的晶体刮在表面皿上。将蒸发皿中的残渣轻轻翻搅后重新盖上滤纸和漏斗,用较大些的火焰加热使升华完全[8]。合并两次所得晶体,称重。 升华: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转变成气态的现象,是物理变化。 得量约70~130mg,最高经验产量为210mg,熔点236~238℃。 6、在试管中加入40mg自己制备的咖啡因,再加入30mg水杨酸和2.5mL甲苯,水浴加热溶解,然后加入1.5mL 石油醚(60~90℃),振摇混合后用冷水浴冷却,应有晶体析出。若无,用玻璃棒或刮刀摩擦管内壁诱导结晶。干燥后测定熔点,以作为咖啡因的确证。

综合性实验报告(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合成 实验项目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时间2012年3月27日

APC主要成分简介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式 普通命名法:乙酰水杨酸,邻乙酰水杨酸 系统命名法:2-(乙酰氧基)苯甲酸 分子式:C9H8O4相对分子质量:180.1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性质描述: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35~140℃。无气味,微带酸味。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该品1g能溶于300ml水5ml醇10-15ml醚或17ml氯仿。 生产方法及其他:水杨酸乙酰化而得: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非那西汀 普通命名法:非那西汀或对乙氧基-N-乙酰苯胺 系统命名法:4-乙氧基乙酰苯胺 分子式:C10H13NO2 相对分子质量:179.22 非那西汀的分子结构式 性质描述:又称非那西汀或对乙氧基-N-乙酰苯胺。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晶体或白色结 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稳定。熔点135℃。溶于乙醇、丙酮、乙酸、吡啶、氯仿等。微溶于乙醚、苯和热水。难溶于水。饱和水溶液是中性反应。由对乙氧基苯胺与醋酐、醋酸经乙酰化反应制得。也可由对硝基氯苯经置换、还原和乙酰化制得。是良好的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神经痛等。 【药动学】本品内服易吸收,服后20~30min出现药效,持续5~6h。大部分在肝内迅速脱去乙基,生成扑热息痛起解热镇痛作用,扑热息痛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小部分脱去乙酰基而生成对氨苯乙醚,进一步脱乙基生成对氨基酚,后者氧化成亚氨基醌。亚氨基醌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红细胞溶解而致溶血、黄疸,肝脏损害等。正常情况下,毒性中间代谢物迅速与谷光甘肽结合或转化成无毒的硫醚氨酸(meracpturic acid),从尿中排出。只有当剂量过大或动物缺乏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方式时,才出现中毒反应。 【作用与应用】本品对丘脑下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外周作用弱,故解热效果好,镇痛抗炎效果差。原形及其代谢物扑热息痛均有解热作用,药效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作用徐缓而持久。主要用做解热药。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损害肾脏,甚至诱发癌症。其它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紫绀反应及溶血性贫血引起组织缺氧、发绀。对猫易引起严重毒性反应,不宜应用。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之欧阳歌谷创作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脂肪提取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进一步巩固蒸馏浓缩、焙炒的基本操作,学会升华法纯化物质。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咖啡碱)是嘌呤的衍生物,化学名称是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结构式如下: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粉末,味苦,能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8℃。 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它是复方阿斯匹林等药物的组分之一。 茶叶中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咖啡因的含量约为1-5% ,另外还含11-12%的丹宁(鞣酸)以及色素、蛋白质等。 三、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

(1)脂肪提取器(2)蒸馏装置(3)升华装置 1.冷凝管2.装样品滤纸袋3.虹吸管 4.圆底烧瓶 5.溶剂蒸气上升装置 6.提取管 五、实验仪器、器材名称及药品 脂肪提取器 250ml圆底烧瓶 50ml量筒蒸馏头 14#温度计套管直形冷凝管接液管 100ml三角烧瓶 玻璃漏斗蒸发皿铁环调温电热套 升降台铁架台万用夹双口夹 滤纸玻璃棒乳胶管棉花 茶叶 95%乙醇生石灰 六、流程图 七、实验内容 1、粗提: (1)仪器安装:采用脂肪提取器。 (注:仪器的安装顺序是从电热套开始,从下往上;且圆底烧瓶不能与电热套接触,要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采用空气浴均匀加热) (2)连续萃取:称取10g茶叶,放入脂肪提取器的滤纸套筒(用定性滤纸自制),放入脂肪提取器中,用120mL95%乙醇加热连续萃取1h。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报告、

广西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xxx xx学院xx专业xx班 2020年06月22日 实验内容:咖啡因的提取指导老师xxx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方法。 2、掌握用升华的方法纯化有机物的实验方法。 3、巩固温度控制、回流、蒸馏等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咖啡因1%~5%,此外还含有丹宁酸(11%~12%)、色素(0.6%)及蛋白质等。丹宁酸亦称鞣酸,它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若干种多元酚的衍生物所组成的具有酸性的混合物。丹宁酸不溶于苯,但有几种组分可溶于水或醇。所以用乙醇提取茶叶,所得提取液中含有丹宁酸和叶绿素等。向提取液中加碱,生成丹宁酸盐,即可使咖啡因游离出来,然后用升华法纯化。 三、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咖啡因属于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测定表明,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还含有单宁酸,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能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微溶于石油醚。在100C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开华, 178C以上开华加快。无水咖啡因的格点为心。 四、主要物料用量及规格 1. 95%乙醇。 2. CaO(粉状)。 3.茶叶。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和解释 1、将一张方形滤纸卷成直径略小于脂肪提取器提取腔内径的滤纸筒,一端用棉线扎紧。在筒内放入10g茶叶,压实。将滤纸筒上口向内折成凹形。将滤纸筒放入提取腔中去,使茶叶装载面低于虹吸管顶端。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提取器的圆底烧瓶中放入数粒沸石,将装置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自冷凝管顶端注入95%乙醇,至提取腔中的液面上升至与虹吸管顶端相平齐。 2、用水浴加热圆底烧瓶。乙醇沸腾后蒸气经侧管升入冷凝管。冷凝下来的液滴滴入滤纸筒中。当液面升至与虹吸管顶端相平齐时即经虹吸管流回圆底烧瓶中。连续提取至两次虹吸结束。 3、稍冷后改成蒸馏装置。将瓶中残液趁热倒入蒸发皿中,加入3-4 g研细的生石灰粉末,拌匀。将蒸发皿放在一只大小合适并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口上,用气浴蒸干,再移至石棉网上用小火焙炒片刻[5],务使水分全部除去。 4、稍冷后小心擦去粘在边壁上的粉末,以免污染产物。用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滤纸平罩在蒸发皿内,使滤纸离被蒸发物约2 cm,在滤纸上倒扣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三角漏斗,漏斗尾部松松地塞上一小团脱脂棉。 5、用小火缓缓加热升华,当滤纸孔上出现许多白色毛状结晶时暂停加热。自然放冷后取下漏斗。 六、粗产品纯化过程 无 七、结果分析 滤纸上像绒毛一样的 晶体即为咖啡因

实验八、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的原理及方法。 2.学会使用脂肪提取器(索氏提取器)的安装及使用。 3.练习升华法纯化咖啡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因为主,约占1%-5%。另外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又名鞣酸),%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水(2%)及乙醇(2%)等。要苯中的溶解度为1%(热苯为5%)。丹宁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苯。 咖啡因是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它的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着,至178℃时升华很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 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往往利用适当的溶剂(如氯仿、乙醇、苯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出溶剂,即得粗咖啡因。粗咖啡因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利用升华法可进一步纯化。 工业上咖啡因主要通过人工合成制得。它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它也是复方阿斯匹林(APC)等药物的组分之一。 咖啡因可以通过测定熔点及光谱法加以鉴别。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备咖啡因水杨酸盐衍生物进一步得到确证。咖啡因作为碱,可与水杨酸作用生

成水杨酸盐,此盐的熔点为137℃。 萃取:就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根据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有机物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即: 当用一定量的溶剂从水溶液中萃取有机化合物时,根据分配定律可以计算出萃取n次后,水中的剩余量应为: 由上式可以看出,把一定量的溶剂分成几份多次萃取要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一次萃取效果更好。 升华:是纯化固体有机物的方法之一。某些物质在固态时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不经进液态而直接气化,蒸气遇次则凝结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得到的产品有较高的纯度,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纯化易潮解或与溶剂起分解的物质。 升华法只能用于纯化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有足够的蒸气压(在熔点以下高于)的固态物质,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咖啡因又叫咖啡碱, 是一种生物碱 , 存在于茶叶、咖啡、可可等植物中。例如茶叶中含有 1%~5%的咖啡因, 同时还含有单宁酸、色素、纤维素等物质。 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 可溶于氯仿、丙醇、乙醇和热水中, 难溶于乙醚和苯(冷)。纯品熔点235~236℃,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晶体, 在100 ℃时失去结晶水, 并开始升华,120 ℃时显著升华,178℃时迅速升华。利用这一性质可纯化咖啡因。咖啡因的结构式为 : N N O O 3C H 3N N CH 3 咖啡因(1,3,7-三甲基-2, 6-二氧嘌呤) 咖啡因(1,3,7- 三甲基 -2,6- 二氧瞟岭 ) 咖啡因是一种温和的兴奋剂, 具有刺激心脏、兴奋中枢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提取咖啡因的方法有碱液提取法和索氏提取器提取法。本实验以乙醇为溶,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 , 再经浓缩、中和、升华, 得到含结晶水的咖啡因。 工业上咖啡因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制得。它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故可以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它也是复方阿司匹林(A.P.C )等药物的组分之一。 实验时能够观察到,随着回流的进行,当提取筒中回流下的乙醇液的液面稍高于索氏提取器的虹吸管顶端时,提取筒中的乙醇液发生虹吸并全部流回到烧瓶内.然后再次回流, 虹吸,记录虹吸次数.虹吸5-6次后,当提取筒中提取液颜色变得很浅时,说明被提取物已大部分被提取,停止加热,移去电热套,冷却提取液. 拆除索氏提取器(若提取筒中仍有少量提取液,倾斜使其全部流到圆底烧瓶中),安装 冷凝管进行蒸馏,至剩余5mL 左右时趁热倾入盛有生石灰的蒸发皿中搅拌成糊状后蒸干成粉状。然后用升华法获得其晶体。 一 实验目的 1.1 学习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1.2 了解咖啡因的性质; 1.3 学习脂肪提取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二 实验要求 重点掌握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纯化。 三 实验原理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约占1~5%,另外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鞣酸),0.6%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可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去溶剂,即得粗咖啡因。粗咖啡因中还含有其它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如单宁酸)等,可利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八 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

实验六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升华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茶叶中取提咖啡因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3.掌握升华原理及其操作。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主要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它也是复方阿斯匹林(A.P.C)等药物的组分之一。现代制药工业多用合成方法来制得咖啡因。 咖啡因为嘌呤的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与茶碱,可可碱类似。 嘌呤(Purine)咖啡因(Caffeine) 茶碱(Guanine) 可可碱(Adenine) 纯品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体,无臭,味苦;易溶于水、乙醇、氯仿、丙酮;微溶于石油醚;难溶于苯和乙醚。它是弱碱性物质,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呈中性反应。咖啡因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含量约1~5%的咖啡因,并含有少量茶碱和可可豆碱,以及11~12%的单宁酸(又名鞣酸),还有约0.6%的色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 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往往利用适当的溶剂(如氯仿、乙醇、苯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出溶剂,即得粗咖啡因。粗咖啡因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利用升华法可进一步纯化。 本实验利用咖啡因易溶于乙醇、易升华等特点,以95%乙醇作溶剂,通过索氏提取器进行连续抽提,然后浓缩、焙烘得到粗品咖啡因,再通过升华提取得到纯品咖啡因。 三、仪器药品 1.试剂与仪器 茶叶:5g;95乙醇:90ml,生石灰:1.5g。 索氏提取器一套,表面皿,蒸发皿,不锈钢刮铲,玻璃漏斗,锥形瓶。 四、实验装置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黄雨琦(12307110336)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通过索氏提取器加热回流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方法。利用咖啡因易挥发的性质通过升华提纯粗产物,产物咖啡因为白色针状晶体。 关键词:索氏提取器;咖啡因;升华 Abstract:In this paper,an extraction of caffeine from tea was carried out using Soxhlet’s apparatus. Sublimation purification method was used because caffeine can be sublimated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of about 120℃. The product is a kind of white acicular crystal. Keywords:Soxhlet’s apparatus;caggeine;sublimation 1.前言 茶叶是指用茶树的叶子或芽加工而成的产品,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饮茶有提神、明目、清热、消暑、解毒、消食等许多功效,因此茶文化与中医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茶中有许多有益身体的化学成分,如儿茶素、咖啡因、纤维素、类黄酮色素、蛋白质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本实验主要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咖啡因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的作用,曾是医药上用作中枢神经兴奋剂和感冒药APC的组分之一(现APC已禁用),但过度使用咖啡因会增加抗药性和产生轻度上瘾。 2.实验部分 2.1材料试剂 茶叶末、乙醇(95%)、生石灰 2.2仪器设备

实验七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 七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机粗产物的方法。 2、学习和掌握常压升华纯化技术。 二、实验原理 茶叶中的儿茶素和咖啡因是两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其中咖啡因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也称咖啡碱,在茶叶中含量约1%一5%,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心脏、松弛平滑肌和利尿等作用,还可用作治疗脑血管性的头痛;尤其是偏头痛,但过度使用咖啡因会增加耐药性和产生轻度上瘾。它还是复方阿司匹林(A 、P 、c)等药物的组方之一。现代制药工业多用合成方法制得咖啡因。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物质,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其主要组分是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黄酮类。儿茶素是强效抗氧化成份,对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而其中黄烷醇类又以儿荼素类物质为主,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碱(咖啡因)为主,占%,另外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鞣酸),以及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 咖啡因(含结晶水时)是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与水(2%)、乙醇(2%)、氯仿(12%)、苯(1%)等,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着,178℃时升华很快,熔点为234.5℃;呈弱碱性。 嘌呤 咖啡因 (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 ) 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最常用的有萃取、水蒸汽蒸馏等方法,其中以溶剂萃(浸)取法最常见,即选择合适的溶剂在室温(或回流)下把天然产物中有机物萃取到溶剂中,经常压(或减压)蒸除溶剂得到粗产物,继而进一步纯化粗产物。纯化粗产物除了常用的常压(减压)蒸馏、重结晶、薄层(柱)层析等方法外,升华法对易升华的有机物的提纯也是一种手段。 升华是将具有较高蒸气压的固体物质,在加热到熔点以下,不经过熔融状态就直接变成蒸气,蒸气变冷后,又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升华是精制某些固体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能用升华方法精制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被精制的固体要有较高的蒸气压,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应具有高于67kPa(20mmHg)蒸气压。 (2)杂质的蒸气压应与被纯化的固体化合物的蒸气压之间有显着的差异。 升华方法制得的产品通常纯度较高,但损失也较大。含结晶水的咖啡因加热至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时显着升华,至l76℃时迅速升华。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5℃。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 仪器:Soxhlet (索氏提取器),电热套 ,水浴锅,100mL 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蒸馏头,空心管,温度计,接引管,真空泵,布氏漏斗,抽滤瓶,漏斗,蒸发皿。 NH N N N 123456789N N O CH 3N N O H 3C CH 3

级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化学与环境学院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学生姓名:大芒果学号: 专业:理综2班年级班级:2014级理综二班 指导老师:曾志日期:2015年10月20日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1.实验报告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详细说明原因。 2.实验报告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实验装置图除外)。 3.实验现象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记录,防止漏记和随意捏造。实验结果必须如实记录,严禁伪造数据。 4.实验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

【实验目的】 1、学习生物碱提取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咖啡因的一般性质。 2、进一步熟悉萃取、蒸馏、升华等的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包括反应机理) 1、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为咖啡因(又名咖啡因Caffeine)约占1%—5%)、少量的茶碱和可可碱,它们的结构如下: 此外还含有丹宁、色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 2、咖啡因的学名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它是具有绢丝光泽的无色针状结晶,含一个结晶水,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在178℃可升华为针状晶体,无水物的熔点为235℃,是弱碱性物质,味苦。易溶于热水(约80℃)、乙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难溶于石油醚。 3、可可豆碱学名为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在茶叶中约含0.05%,无色针状晶体,味苦,290℃升华,熔点为342—343℃。能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乙醇,不溶于乙醚。 4、茶碱的学名为1,3-三甲基-2,6-二氧嘌呤,是可可豆碱的同分异构体,白色微小粉末结晶,味苦。熔点273℃,易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乙醇。 5、茶叶中的生物碱对人体具有一定程度的药理功能。咖啡因有强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