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流程

渗透测试– Windows Azure

Windows Azure 非常重视平台的安全,已经实施了多项有助于提高平台安全的技术和程序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身份和访问管理、相互 SSL 身份验证、分层环境、监视、日志记录和报告。我们还进行定期渗透测试,以探测平台的弱点,并帮助我们改进安全控件。

我们深知,安全评估和测试也是客户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的重要部分。我们确立了一项策略,即让客户对托管在 Windows Azure 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授权渗透测试。因为此类测试可能无法与真实攻击区分,因此客户请务必在提前通知世纪互联并获得批准后,再严格按照我们的条款和条件进行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批准流程:

1)启动渗透测试的批准流程

要获得渗透测试的批准,请填写并提交“渗透测试批准表”到。成功提交后,将向您提供一个参考号,以用于与此测试申请相关的任何进一步通信。

2)世纪互联进行批准

提交批准表后,世纪互联将在五个工作日内响应申请。如果需要进一步信息,世纪互联将使用“渗透测试批准表”中提供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与您联系。您可以使用提交申请过程中提供的参考号跟踪申请状态。

3)测试完成

您只能进行获得世纪互联批准的测试,并且必须遵守批准电子邮件中规定的任何条件。如果您需要额外时间(或另定时间)来执行测试,必须提交新的批准表。只有获得世纪互联对新日期的授权后,才能执行测试。

如果您认为自己发现了与 Windows Azure 服务相关的潜在安全缺陷或有对渗透测试或申请状态存有其他疑问,可通过。

渗透测试批准表

1.测试目的是什么?

2.由谁执行渗透测试(内部团队还是第三方)?

3.如果渗透测试由第三方执行,请提供以下详细信息:

a.第三方名称

b.联系人

c.电子邮件地址

d.电话号码

4.您的渗透测试过程是否包括标准测试(如下文中所定义)?是/否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这些测试的以下信息:

i.测试的目标 DNS 名称

ii.标有时区的测试开始日期和时间 (+/- GMT)

iii.标有时区的测试结束日期和时间 (+/- GMT)

5.您的渗透测试过程是否包括标准测试以外的测试(如下文中所定义)?是/否

如果您回答是,请列出所有此类测试:

渗透测试条款和条件

提交此表单即表示确认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同意以下条款和条件:

1.您是上文中所指明 Windows Azure 订阅的所有者,且有权对该订阅执行渗透测试。

2.您的测试不能针对任何其他订阅或任何其他 Windows Azure 客户。

3.您不得进行任何禁止测试(参见下文)。

4.您不得进行任何超过订阅的带宽配额的测试(如不确定,请询问客户支持)。

5.您只能在世纪互联指定的时间和时段进行世纪互联授权电子邮件中批准的测试。您必须遵守世纪互联在授权电子邮件或任何后续通信中规

定的有关这些测试的任何其他限制或条件。

6.您的测试必须遵守此批准表中提供的信息,除非世纪互联另有规定。

7.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您认为自己发现了与 Windows Azure 相关的潜在安全缺陷,可通过与我们取得联系,在 24 小时内报告,且在至少 90

天内不得公开此信息。

8.您对 Windows Azure 的使用(包括此测试)应继续遵守您购买 Windows Azure 时所签订协议的条款和条件。

9.如果因未能遵守本协议而导致对 Windows Azure 或其他 Windows Azure 客户造成损害,您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标准测试

以下标准测试可接受快捷审批:

1)为在您的端点上发现OWASP 前 10 大 Web 漏洞而进行的测试

2)在您的端点上进行的模糊测试

禁止测试

禁止执行任何类型的拒绝服务测试,或者任何其他旨在确定、演示或模拟任何类型拒绝服务 (DOS) 的存在的测试。

隐私性

我们将为您在此批准表中提供的信息保密,并仅用于帮助我们向您的渗透测试提供帮助,或者改进 Windows Azure 的安全。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我们的隐私声明。

Penetration Testing Process

Penetration Testing – Windows Azure

Windows Azure takes the security of our platform very seriously, and we have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technical and procedural measures to help with platform security. These include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mutual SSL authentication, layere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logging and reporting. We also conduct regular penetration testing to probe our platform for weaknesses and help us improve our security controls.

We understand that security assessment and test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ustomer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de ployment. We have established a policy for customers to carry out authorized penetration testing on their applications hosted in Windows Azure. Because such testing can b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 real attack, it is critical that customers conduct penetration testing only after notifying and obtaining approval in advance from the Windows Azure team and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our terms and conditions.

Penetration Test Approval Process:

4)Initiate Approval for Penetration Testing

To obtain approval for penetration testing, please co mplete and submit the ‘Penetration Testing Approval Form’ to . After successful submission, you will be provided with a reference number, which can be used for any further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 this request.

5)Approval from Windows Azure Team

Once the form is submitted, the Windows Azure team will respond to the request within five business days. In cas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the Windows Azure team will contact you by email using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e ‘Penetration Test Approval Form’. You can track the status of the request using the reference number provided during submission of the request.

6)Test Completion

You may only conduct those tests approved by the Windows Azure team and subject to any conditions specified in the approval email. In case you require additional time (or a different time) to carry out the testing, you must submit a new request for approval. The testing can only be carried out after authorization by the Windows Azure team for the new dates.

If you believe you have discovered a potential security flaw related to Windows Azure or or have other questions about penetration testing or the status of your request, you can reach us at.

Penetration Testing Approval Form

6.What is the purpose of your test?

7.Who is carrying out the penetration test (Internal Team or Third Party)?

8.If penetration test is going to be conducted by Third Party, please provide the following details:

https://www.doczj.com/doc/a317798142.html, of third party

b.Contact person

c.Email address

d.Phone Number

9.Does your penetration testing exercise include Standard Tests (defined below)? Yes / No

If you answered Yes, then provi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for these tests:

iv.Target DNS name(s) for the testing

v.Test start date and time with time zone (+/- GMT)

vi.Test end date and time with time zone (+/- GMT)

10.Does your penetration testing exercise include tests other than Standard Tests (defined below)? Yes / No

11.Additional comments

Penetration Testing Terms & Conditions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you agree that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provided is true and accurate and to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ditions:

10.You are the owner of the Windows Azure subscription specified above and authorized to conduct penetration testing against that subscription.

11.Your testing will not target any other subscription or any other customer of Windows Azure.

12.You will not conduct any Prohibited Tests (see below).

13.You will not conduct any tests that will exceed the bandwidth quota for your subscription (ask Customer Support if you are unsure).

14.You will conduct only those tests approved in the authorization email from the Windows Azure team for the time and duration the Windows Azure

team specifies. You will abide by any other restrictions or conditions the Windows Azure team specifies in the authorization email or any

subsequent communication from the Windows Azure team regarding these tests.

15.Your testing wi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provide in this form, except where the Windows Azure team specifies otherwise.

16.If during the course of your testing, you believe you have discovered a potential security flaw related to Windows Azure, you will report it to the

Windows Azure team at within 24 hours and will not disclose this information publicly or to any third party for at least 90 days.

17.Your use of Windows Azure, including this testing, will continue to be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agreement(s) under which you

purchased Windows Azure.

18.You are responsible for any damage to Windows Azure or other Windows Azure customers that are caused by failure to abide by this agreement.

Standard Tests

The following standard tests will be subject to expedited review:

3)Tests on your endpoints to uncover OWASP Top 10 web vulnerabilities

4)Fuzz testing on your endpoints

Prohibited Tests

You are prohibited from carrying out any type of Denial Of Service tests, or any other tests that determine, demonstrate or simulate the existence of any type of Denial Of Service (DOS).

Privacy

The information you share with us in this form will be kept confidential and used only to assist us with respect to your penetration testing or improving the security of Windows Azure. Please see our Privacy Statement for more details.

重要业务测试规范以及流程-修正

1.重要业务测试 1.1选点测试范围 1.2测试点选取原则 [1] 医院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门诊、挂号缴费处、停车场、住院病房、化验窗口 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有信号屏蔽要求的手术室、X光室、CT室等场所不安排测试。 [2] 酒店和写字楼要求采样位置应选择人流密集的位置,包括大堂、梯口、餐厅、娱乐中心、会议厅、商场和休闲区等。成片住宅小区重点测试深度、高层、底层等覆盖难度较大的场所。 [3] 风景区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停车场、主要景点、购票处、接待设施处、典型景点及景区附近大型餐饮、娱乐场所。 [4] 火车客站、长途汽车客站、公交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集聚场所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候车厅、站台、售票处、商场、广场。 [5] 学校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宿舍区、会堂、食堂、行政楼等人群聚集活动场所,如学生活动中心(会场/舞厅/电影院等)、体育场馆看台、露天集聚场所(宣传栏)、学生宿舍/公寓、学生/教工食堂、校部/院系所办公区、校内商业区等。 [6] 对于居民小区、高档社区的测试,每个单元的都须测试,选高、中、低3个点,同时对小区的规模和面积及其接临的街道进行记录(小区的规模及面积在不能询问有关知情人员时,可以主观估算,要做备注说明是“估算的”)。对于小区中的高层,按高层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小区如果没有名称的,以门牌号命名。 [7] 对于电梯的测试,须在每个电梯在关闭的情况下,对电梯的一层、中层、顶层3个点测试。位置描述栏中必须详细描述测试位置(比如未来花园1栋1单元电梯内)。在测试过程中应将电梯数量、电梯编号、最高层数进行记录。

[8] 对于地下车库的测试,须对面积及车位数进行记录,每个车库测试5个点,分别为东、南、西、北、中5个位置;每个车库必须记录车位数;位置描述栏中必须详细描述测试位置(比如**小区**号楼地下车库)。并记录区域中总的地下车库数量。 [9] 对于高层建筑(8层以上包括8层的建筑)的测试,要求在每个单元的每层进行一次采样测试,如有电梯、地下车库按照前述的电梯和地下车库进行测试。 [10] 对于商业中心、学校、党政机关的测试,均匀选点,对每个楼都须测试,并注意选点的均匀分布,选取每个楼的高、中、低三层各3个点,即9个测试点,如有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参照前述的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有高层按高层的测试方法测试。 [11] 对于厂区等大范围平房结构的建筑物的测试,若能进入里面则进行3个点测试,同时外面周围测试2个点;若不能入内,则在外面周围选取5个点的测试;若厂区存在办公楼,则选取办公楼的高、中、低三层各3个点,即9个测试点,如有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参照前述的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 [12] 3G网络覆盖测试选点原则同上。 1.3测试方法及记录要求 1、以信号覆盖强度测试为主,测试移动GSM\TD-SCDMA网、联通GSM\WCDMA 网、电信CDMA\CDMA2000网的信号。在每个测试点上,信号强度测试必须静止观察30秒钟以上。要求描绘测试区域平面图(该图照片也可以)、建筑物实景照片,描述周边环境(记录建筑的楼层数),室内、室外测试情况,所收小区信号和距离,以及存在问题,预计覆盖用户、投诉地点GPS位置信息、联通GSM\WCDMA、电信CDMA\CDMA2000的相关信息等。 2、在每个测试点上,语音测试每次通话时长为45秒,主要以感受话音质量为主。重点测试小区每栋楼每个单元的一层楼道。话音质量一栏填主观感受。主观感受分为好、断续、掉话、杂音、单通、回声串话、网络忙等。并对比同一网络不同手机平台之间的话音质量。 3、室内采样点采用一组两名测试人员在同一大点不同小点内互拨,室外采样点两名测试人员在同一点进行互拨。 4、每个测试点需要保存图片、EXCEL汇总信息表两个部分的资料,EXCEL 表中要包含电子版绘制的测试区域平面和周边基站位置图,统一保存,以备随时查阅。 5、测试人员每天必须将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并根据电子地图将测试点在电

WEB应用渗透测试的步骤

渗透测试的两大阶段 渗透测试不能测试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它只是一个特定环境下才合适的WEB应用安全测试技术。OWASP的渗透测试方法是基于墨盒方法的,测试人员在测试前不知道或只知道很有限的关于被测试应用的信息。 渗透测试被分成两大阶段: ■ 被动模式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试图去理解被测应用的逻辑,并且去使用它。可以使用工具去收集信息,例如,可以用HTTP代理工具去观察所有请求与响应。本阶段结束后,测试人员应该理解了应用的所有访问点(如,HTTP报头、参数和COOKIE)。信息收集一节将介绍如何进行被动模式的测试。 ■ 主动模式阶段 这个阶段里,测试人员将利用后述的9大类66种方法主动地去测试。 被动模式阶段 信息收集 安全评估的第一步是收集尽可能多的关于被测应用的信息。信息收集是渗透测试的必要步骤。通常使用公共工具(搜索引擎)、扫描器、发送简单或特别的HTTP请求等来迫使被测应用泄漏信息。 ◆使用蜘蛛、机器人和爬虫 目标是浏览和捕获被测应用相关的资源。 ◆搜索引擎发现与侦察 类似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可以用来发现被测应用中已经被公开的错误页面或WEB应用结构问题。 ◆识别应用入口点 枚举被测应用及其攻击面是展开任何攻击的的一个关键性前提。 ◆测试WEB应用指纹 应用指纹是信息收集的第一步。知道正在运行的WEB服务器的版本和类型后,测试人员可以确定已知的漏洞和测试过程中的相应攻击方法。获取WEB应用指纹的自动化工具Httprint和在线工具Netcraft。 ◆应用发现 应用发现是一项面向驻留在WEB/应用服务器中的WEB应用识别的活动。这种分析很重要,因为没有一个链接直接连接到主要应用的后端。分析可以发现有助于揭示诸如用于管理目的的WEB应用程序的细节。此外,它可以揭示诸如取消删除的,过时的脚本文件,这些文件通常是在测试、开发或维护过程产生的。可能使用到的工具: 1、DNS查询工具,如nslookup,dig等。

测试流程及规范

测试流程及规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组建测试小组 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

测试流程及规范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

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APP渗透测试方案

APP渗透测试方案 2016-7-29 XXXXX公司

目录 1 App渗透简介 (3) 2 APP渗透测试所用工具 (3) 2.1 代理抓包工具 (3) 2.2 反编译工具 (3) 2.3 其他针对服务端的web渗透工具 (4) 3 APP渗透测试的方法 (5) 3.1 数据包分析、测试 (5) 3.2 APP反编译还原代码 (5) 4 APP渗透测试流程 (5) 4.1 项目启动 (5) 4.1.1 项目启动准备 (5) 4.1.2 实施方案制定 (6) 4.2 项目实施 (6) 4.2.1 信息收集 (6) 4.2.2 平台使用不当的测试 (6) 4.2.3 不安全的数据存储的测试 (6) 4.2.4 不安全的通信的测试 (7) 4.2.5 不安全的身份验证的测试 (7) 4.2.6 加密不足的测试 (7) 4.2.7 不安全的授权的测试 (7)

4.2.8 客户端代码质量问题的测试 (7) 4.2.9 代码篡改的测试 (7) 4.3 项目收尾 (8) 4.3.1 报告编写 (8) 4.3.2 问题复查 (8)

1App渗透简介 移动app大多通过web api服务的方式跟服务端交互,这种模式把移动安全跟web安全绑在一起。移动app以web服务的方式跟服务端交互,服务器端也是一个展示信息的网站,常见的web漏洞在这也存在,比如说SQL注入、文件上传、中间件/server漏洞等。 2APP渗透测试所用工具 2.1代理抓包工具 ?Burpsuit ?Fiddler 代理抓包工具主要用于抓取、分析、篡改APP与服务端之间的交互数据包。 爆破、解编码、执行会话令牌等作用。 2.2反编译工具 APP的反编译有两种反编译方式,dex2jar和apktool,两个工具反编译的效果是不一样的,dex2jar反编译出java源代码,apktool反编译出来的是java 汇编代码。 ?工具1:dex2jar+jdgui ?工具2:apktool 工具1反编译出来的是java源代码,易读性比较高。

新产品测试流程图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内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内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内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内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内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软件功能测试的步骤

软件功能测试的步骤 最近有和一个初学测试的朋友聊天,他说关于测试方面的书看来不少,理论和概念也背了不少,但是实际测试时还是不知道怎么怎么下手,不知具体该如何做?其实关于怎么入手做测试,没有什么具体的规范, 以下是我的个人习惯,供大家讨论一下。 面对一个新的项目,应该从项目的编写需求分析时参与进去,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用户的需求,然后根据项目的开发进度,编写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要包含以下内容:测试用例编写时间,按照用例执行测试的 时间和执行回归测试的时间,这个时间根据要项目进度来设定,以保证计划的正常执行。 编写完测试计划后,不要急着编写测试用例,要先确定需求分析是不是已经编写完成,并经过了评审如果确定需求分析已经评审完成,那就要尽可能多的了解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编写测试要点,所谓测试要点,就是测试用例的框架,把需求分析中的用户要求和用户业务记录下来,然后区分哪些是主要也需求,哪些是次要需求。这要便于测试的全面和测试重点的突岀。 编写完测试要点后,再开始编写测试用例。所谓的测试用例,就是指测试某项功能时,所作的输入数据或动作,并列出期望的输入数据或动作。那么编写测试用例,就是用实际的操作来证明前面所写的测试要点中的功能点和业务实现。证明测试要点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不但要证明正常情况下软件系统的反应,还要证明在非正常情况下,软件系统也要能作岀正确的处理。对于主要的需求要尽可能全面测的测试,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而对于非主要需求,测试用例可以适当少一些,但是最低也要有正反两方面的考虑。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做测试了,做测试时要按照测试用例进行,要确保每条用例至少执行了一次,每执行一条用例就要对比一下软件系统的实际输岀和期望输岀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记录到测试报告中。实际测试时不要漏掉任何的不一致情况,因为这些不一致就是软件系统的问题所在。对于软件输出不一致的用例,最好多执行一次,尽量定位软件问题所在,以便于开发人员的修改。 测试完成后,就要及时把测试报告反馈给开发人员,以便于开发人员的修改。当开发人员修改完成后, 就进入到软件测试的最后阶段回归测试(我认为这是最麻烦的,呵呵),所谓回归测试,就是验证上次测试时所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被修改,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之所以认为它麻烦,那是因为软件修改完成后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岀现,如果把测试用例再重新执行一遍的话,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如果要使用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维护测试脚本,无论怎么做,都很麻烦。我的一般做法是把发现问题的测试用例和它有关联的测试用例重新执行一遍,如果没问题,就算测试完成,否则,再次提交测试报告,直到测试完成。 以上是在正常情况下,做功能测试的步骤,但是实际工作中,正常情况总是小于非正常情况的,我遇到的非正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一、引言 本文档规范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整体流程,明确了软件测试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中的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和必需的输入输出文档。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各测试阶段需要的测试工具、测试点和测试步骤,并提供了各类测试文档的参考模板。 二、测试流程概述 1、流程介绍 一般来讲,软件测试是伴随着项目的立项而开始的。也就是说,软件项目一旦确立,测试工作也就开始了。在测试的过程中,前后要经过以下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BUG回归测试—>测试总结—>软件发布 对于以上流程环节,一般而言,需求分析属于需求分析人员的工作范畴,环境搭建、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回归测试等属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范畴,测试负责人负责制定测试计划以及对各个环节的跟踪、实施、管理等。 2、流程图 功能测试 项目开始 需求阶段 测试计划 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总结 软件发布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需求的收集、分析以及评估。 1.由需求分析人员统一收集需求,并整理成文档格式转发给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 2.项目经理召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和需求分析人员进行会议讨论,了解具体每个需求的实际含义,并且明确各需求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3.小组会议讨论,确定最终实现的需求和功能点,并整理出重点需求; 4.项目经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编写需求说明,并且再次召集小组开会讨论,对需求说明进行修复、完善,并最终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负责人:项目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说明文档 输出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四、测试计划阶段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是对测试全过程的组织、资源、原则等进行规定和约束,并制定测试全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时间进度安排,并提出对各项任务的评估、风险分析和管理需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测试计划是从管理角度对整个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概述(介绍项目测试的范围、目的以及组织形式) 2.测试进度(测试时间周期的安排) 3.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 4.需求跟踪(确定系统测试项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5.测试通过失败标准(指明测试何时通过何时结束) 6.测试挂起恢复标准(指明当测试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测试活动挂起以及恢复的标准) 7.资源分配(工作量的统计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 8.应交付测试工作产品(明确测试需要提交的各类工作文档) 9.风险评估(预估测试存在的风险) 测试经理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发布时间以及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完成后提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讨论会,连同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以及各模块负责人,对测试计划进行评审并确定。 负责人:测试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计划》 输出文档:《软件测试计划》

自动化测试流程图解析

功能自动化测试流程解析 本流程是描述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步骤、内容与方法,明确各阶段的职责、活动与产出物。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2.1 测试计划(可选) 与以前的测试计划过程一致,只是在原来的测试计划中,添加对项目实施自动化测试所需的资源、测试范围、测试进度的描述。该过程产出物为《测试计划》。 2.2 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测试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出针对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粒度精确到单个功能点或流程,对于各个功能点的业务规则,通过对脚本添加相应的检查点来进行测试。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测试用例》。

2.3 自动化脚本设计(可选)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当前项目,设计出适合的脚本基本架构,针对特殊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可行的脚本编写方法,设计特殊检查点的实现方式,并对潜在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 2.4 自动化脚本编写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录制、调试、编写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并添加检查点,进行参数化。该过程还需要编写数据文件处理脚本、日志文件处理脚本、数据库处理脚本、公共检查点处理脚本等等。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和其他公共处理脚本。 2.5 自动化测试数据设计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出对各个功能点和相关业务规则进行测试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填写入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数据文件。 2.6 自动化测试执行 搭建好测试环境。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脚本,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到日志文件中。 2.7 自动化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文件中报告错误的记录进行分析,如果确实是由于被测系统的缺陷导致,则提交缺陷报告。对自动化测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交《测试报告》。 2.8 自动化测试脚本维护(可选) 如果系统发生变更时,对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相关文档包括《自动化测试用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进行维护,以适应变更后的系统。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及要求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WEB测试工作流程

WEB测试方法 在Web工程过程中,基于Web系统的测试、确认和验收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不同,它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测试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端的显示是否合适。重要的是,还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进行安全性和可用性测试。然而,Internet和Web媒体的不可预见性使测试基于Web的系统变得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为测试和评估复杂的基于Web的系统研究新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 web 测试分为 6 个部分: ? ? ? (包括负载/压力测试)? ? 用户界面测试? ? 兼容性测试? ? ? ? 接口测试 1

功能测试 链接测试 链接是Web应用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它是在页面之间切换和指导用户去一些不知道地址的页面的主要手段。链接测试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那样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页面;其次,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最后,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表单测试 当用户通过表单提交信息的时候,都希望表单能正常工作。 如果使用表单来进行在线注册,要确保提交按钮能正常工作,当注册完成后应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如果使用表单收集配送信息,应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数据,最后能让顾客收到包裹。要测试这些程序,需要验证服务器能正确保存这些数据,而且后台运行的程序能正确解释和使用这些信息。 当用户使用表单进行用户注册、登陆、信息提交等操作时,我们必须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验提交给服务器的信息的正确性。例如:用户填写的出生日期与职业是否恰当,填写的所属省份与所在城市是否匹配等。如果使用了默认值,还要检验默认值的正确性。如果表单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则也要进行测试。例如:只能接受某些字符,

Web网站渗透测试论文

XXX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Web 网站渗透测试技术研究 系 (院) 信息系 专业班级 计算机网络 学 号 1234567890 学生姓名 XXX 校内导师 XXX 职 称 讲师 企业导师 XXX 职 称 工程师 企业导师 XXX 职 称 工程师 ----------------------------------------------装 订 线 ----------------------------------------------

Web网站渗透测试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张,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传统的系统安全,Web网站的安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首先,越来越多的网络业务不再用专门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开发,而是运行在Web网站上用浏览器统一访问;其次,和比较成熟的操作系统安全技术比较,Web网站的安全防护技术还不够完善,当前黑客也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Web渗透技术的发展上,使Web网站安全总体上面临相当严峻的局面。 为了确保Web网站的安全,需要采用各种防护措施。在各种防护措施中,当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先自己模拟黑客攻击,对需要评估的网站进行Web渗透测试,找到各种安全漏洞后再针对性进行修补。 本文在对Web网站渗透测试技术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配置了一个实验用Web网站,然后对此目标网站进行了各种黑客渗透攻击测试,找出需要修补的安全漏洞,从而加深了对Web 安全攻防的理解,有利于以后各种实际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关键词: 网络安全;Web网站;渗透测试 Web site penet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ystem security, Web security has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irst, more and more network applications no longer develop with specialized client / server model, but run on the Web site and accessed by browser; Secondly,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safe, but secure Web site protection technology is still not perfect, so the most of the curr ent hackers’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b penetration technology, the Web site is facing serious security situation in general. To ensure the security Web site, you need to use a variety of protective measures. In a variety of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is to own hacking simulation, the need to assess the Web site penetration testing, to find a variety of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before specific repair. Based on the Web site penetration testing techniques described, the configuration of an experimental Web site, then this target site penetration of various hacker attack test, identify areas that need patching security holes, thereby deepening of Web security offensive understanding, there is conducive to future practical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work. Keywords: Network Security, Web sites, penetration testing

Web渗透测试流程

超实用!手把手教你如何3步进行Web渗透测试!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邀请到了一家国外专门做web安全的公司来对自己的web系统做安全测试。4周下来,我与几位安全专家多次沟通,完成了对自己系统的威胁建模,渗透测试,白盒测试,一共发现了28个漏洞。经验宝贵,因此有必要好好总结下。 现在,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会以电子媒介的形式存放,这在方便企业办公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APT攻击的蔓延,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遭受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在目的明确、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雇佣军”式的攻击者面前,传统的安全设备已显得力不从心,企业需要做的是定期开展专业的渗透测试,来降低风险,加固安全。 那么,什么是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渗透测试工程师完全模拟黑客可能使用的攻击技术和漏洞发现技术,对目标网

络、主机、应用的安全作深入的探测,发现系统最脆弱的环节。 如果说安全检测是“横向地毯式自动化扫描”,那么渗透测试就是“纵向深度人工化入侵”。可见渗透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目标系统潜在的业务漏洞风险。 安全问题都体现在输入输出的问题上,能够分析数据流就有迹可循了。先知道渗透测试的流程,用工具找到漏洞,了解并且复现它。 如何进行Web渗透测试? 1、完整web渗透测试框架 当需要测试的web应用数以千计,就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测试框架,流程的最高目标是要保证交付给客户的安全测试服务质量。 立项:项目建立,时间安排,人力分配,目标制定,厂商接口人确定; 系统分析&威胁分析:针对具体的web应用,分析系统架构、使用的组件、对外提供的接口等,以STRIDE为威胁模型进行对应的安全威胁分析,输出安全威胁分析表,重点关注top3威胁; 制定测试用例:根据威胁分析的结果制定对应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按照模板输出,具备可执行性; 测试执行&漏洞挖掘:测试用例执行&发散测试,挖掘对应的安全问题or漏洞; 问题修复&回归测试:指导客户应用开发方修复安全问题or漏洞,并进行回归测试,确保安全问题or漏洞得到修复,并且没有引入新的安全问题; 项目总结评审:项目过程总结,输出文档评审,相关文档归档。

性能测试流程规范汇编

目录 1前言 (2) 1.1 文档目的 (2) 1.2 适用对象 (2) 2性能测试目的 (2) 3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相关人员 (3) 3.1 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其基本流程 (3) 3.2 性能测试工作内容 (4) 3.3 性能测试涉及的人员角色 (5) 4性能测试实施规范 (5) 4.1 确定性能测试需求 (5) 4.1.1 分析应用系统,剥离出需测试的性能点 (5) 4.1.2 分析需求点制定单元测试用例 (6) 4.1.3 性能测试需求评审 (6) 4.1.4 性能测试需求归档 (6) 4.2 性能测试具体实施规范 (6) 4.2.1 性能测试起始时间 (6) 4.2.2 制定和编写性能测试计划、方案以及测试用例 (7) 4.2.3 测试环境搭建 (7) 4.2.4 验证测试环境 (8) 4.2.5 编写测试用例脚本 (8) 4.2.6 调试测试用例脚本 (8) 4.2.7 预测试 (9) 4.2.8 正式测试 (9) 4.2.9 测试数据分析 (9) 4.2.10 调整系统环境和修改程序 (10) 4.2.11 回归测试 (10) 4.2.12 测试评估报告 (10) 4.2.13 测试分析报告 (10) 5测试脚本和测试用例管理 (11) 6性能测试归档管理 (11) 7性能测试工作总结 (11) 8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1.1 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明确性能测试流程规范,以便于相关人员的使用,保证性能测试脚本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提高测试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测试的可靠性、重用性和客观性。 1.2 适用对象 本文档适用于部门内测试组成员、项目相关人员、QA及高级经理阅读。 2性能测试目的 性能测试到底能做些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系统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及测试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如下的问题 1.硬件选型,我们的系统快上线了,我们应该购置什么样硬件配置的电脑作为 服务器呢? 2.我们的系统刚上线,正处在试运行阶段,用户要求提供符合当初提出性能要 求的报告才能验收通过,我们该如何做? 3.我们的系统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直能够提供 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良好的性能),我们该怎么办? 4.明年这个系统的用户数将会大幅度增加,到时我们的系统是否还能支持这么 多的用户访问,是否通过调整软件可以实现,是增加硬件还是软件,哪种方式最有效? 5.我们的系统存在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性能要求,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 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 6.在测试或者系统试点试运行阶段我们的系统一直表现得很好,但产品正式上 线后,在用户实际环境下,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莫名其妙的问题,例如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变慢,某些应用自动退出,出现应用挂死现象,导致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不满意,这些问题是否能避免,提早发现? 7.系统即将上线,应该如何部署效果会更好呢? 并发性能测试的目的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真实的业务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业务操作设计测试案例,以评价系统的当前性能;当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或者新的应用程序将要被部署时,负载测试会帮助确定系统是否还能够处理期望的用户负载,以预测系统的未来性能;通过模拟成百上千个用户,重复执行和运行测试,可以确认性能瓶颈并优化和调整应用,目的在于寻找到瓶颈问题。

业务流程测试总结

业务流程测试总结 近期公司比较强调业务流程的测试,本人就总结一下业务流程的测试经验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一、业务流程整理 1、充分掌握业务知识,业务流程以及业务的数据流向。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而不仅仅考虑在系统中如何操作业务流程;搞清楚每一项业务中的详细流程和各个环节涉及的角色,一项比较复杂的业务其详细流程往往比较多,只有了彻底掌握了这项业务,才能对当前业务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2、从需求人员或者客户那里了解到各业务流程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这点对把握测试重点很重要) 3、了解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对应的功能。(建立业务与系统的映射,为编写测试用例做好准备) 二、编写测试用例(在需求文档以及UI原型评审之后) 1、绘制业务流程图(对于较简单的流程,也可以用文字描述的形式,但流程图比较直观,也便于进行路径的分析)。 2、根据业务流程的重要程度、使用频率为各流程设置好优先级。 3、采用场景法、路径法或其他方法(方法其实是不固定的,有时候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梳理出每个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对应的操作步骤,形成业务流程的测试用例。 注意: * 这里的操作步骤没有必要像功能点测试用例的步骤那么详细,这个操作步骤可能是一个业务操作集,可以分解成多个步骤,这些业务操作集合,也可以对应具体的功能点测试用例,从而做到测试用例的复用。所以可以说这里的业务流程测试用例就像是将多个功能点的测试用例组合成一个集合,形成一个业务流。 *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标识出执行该操作的用户角色,因为在一个业务流程中,很可能涉及到不同的角色。 * 需要平衡项目的进度、成本,不一定需要覆盖所有的路径。 三、测试数据设计 1、输入数据: 测试业务流程与功能点测试的重点不一样,因此设计测试数据的时候更多需要考虑下面的因素(按重要到次要排列): 1)关键的判断条件 2)符合业务意义的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