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电气图纸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力电气图,它主要是表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如电网电气图、电厂电气控制图等。另一类为电子电气图,它主要表述电子信息的传递、处理;如电视机电气原理图。本文主要谈电力电气图的识读。

电力电气图分一次回路图、二次回路图。一次回路图表示一次电气设备(主设备)连接顺序。一次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动机、电抗器、电力电缆、电力母线、输电线等。

为对一次设备及其电路进行控制、测量、保护而设计安装的各类电气设备,如测量仪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装置、自动装置等称二次设备。表示二次设备之间连接顺序的电气图称二次回路图。

电气图主要有系统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安装接线图。

1.系统原理图(方框图)

用较简单的符号或带有文字的方框,简单明了地表示电路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和组成,直观表述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和主要特征及相互间关系。

2.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又分为集中式、展开式两种。集中式电路图中各元器件等均以整体形式集中画出,说明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识读时需清楚了解图中继电器相关线圈、触点属于什么回路,在什么情况下动作,动作后各相关部分触点发生什么样变化。

展开式电路图在表明各元件、继电器动作原理、动作顺序方面,较集中式电路图有其独特的优点。展开式电路图按元件的线圈、触点划分为各自独立的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信号等回路.凡属于同一元件或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线圈及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展开式电路图中对每个独立回路,交流按U、V、W相序;

直流按继电器动作顺序依次排列。识读展开式电路图时,对照每一回路右侧的文字说明,先交流后直流,由上而下,由左至右逐行识读。集中式、展开式电路图互相补充、互相对照来识读更易理解。

3.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是以电路原理为依据绘制而成,是现场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安装图中各元件图形、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与元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安装位置及实际连接关系相一致。图中连接关系采用相对标号法来表示。

1.学习掌握一定的电子、电工技术基本知识,了解各类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并清楚有关触点动作前后状态的变化关系。

2.对常用常见的典型电路,如过流、欠压、过负荷、控制、信号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3.熟悉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力设备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规定通则及相关的国标。了解常见常用的外围电气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通用符号和物理量符号(相关资料附后)。

4.了解绘制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电气图中一次回路用粗实线,二次回路用细实线画出。一次回路画在图纸左侧,二次回路画在图纸右侧。由上而下先画交流回路,再画直流回路。同一电器中不同部分(如线圈、触点)不画在一起时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注。对接在不同回路中的相同电器,在相同文字符号后面标注数字来区别。

5.电路中开关、触点位置均在"平常状态"绘制。所谓"平常状态"是指开关、继电器线圈在没有电流通过及无任何外力作用时触点的状态。通常说的动合、动断触点都指开关电器在线圈无电、无外力作用时它们是断开或闭合的,一旦通电或有外力作用时触点状态随之改变。

1.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了解设备动作方式、顺序,有关设备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2.对照图纸和图纸说明大体了解电气系统的结构,并结合主标题的内容对整个图纸所表述的电路类型、性质、作用有较明确认识。

3.识读系统原理图要先看图纸说明。结合说明内容看图纸,进而了解整个电路系统的大概状况,组成元件动作顺序及控制方式,为识读详细电路原理图作好必要准备。

4.识读集中式、展开式电路图要本着先看一次电路,再看二次电路,先交流后直流的顺序,由上而下,由左至右逐步顺序渐进的原则,看各个回路,并对各回路设备元件的状况及对主要电路的控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了解整个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5.识读安装接线图要对照电气原理图,先一次回路,再二次回路顺序识读。识读安装接线图要结合电路原理图详细了解其端子标志意义、回路符号。对一次电路要从电源端顺次识读,了解线路连接和走向直至用电设备端。对二次回路要从电源一端识读直至电源另一端。接线图中所有相同线号的导线原则上都可以连接在一起。

1.直流回路的数字标号(见表4)

2.交流回路数字标号(见表5)

3.电缆数字标号组(见表6)

电气接线图是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安装配线和检查维修电气线路故障服务的,它是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内部、外部各种连接关系的一种简图。也可用接线表(以表格形式表示连接关系)来表示这种连接关系。接线图和接线表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一般以接线图为主,接线表予以补充。以下主要介绍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是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布置图进行绘制。电气接线图的绘制应符合GB6988中《接线图和接线表》的规定。在电气接线图中要表示出各电气设备的实际接线情况,标明各连线从何处引出,连向何处,即各线的走向,并标注出外部接线所需的数据。电气接线图一般包括单元接线图和互连接线图。

电气接线图应按以下要求绘制:

1)电气接线图中的电气元件按外形绘制(如正方形、矩形、圆形或它们的组合),并与布置图一致,偏差不要太大。器件内部导电部分(如触点、线圈等)按其图形符号绘制。

2)在接线图中各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接线号都必须与原理图一致。接线号应符合GB4026-83《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通则》

3)与电气原理图不同,在接线图中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触头、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

4)除大截面导线间,各单元的进出线都应经过接线端子板,不得直接进出。端子板上各接点按接线号顺序排列,并将动力线、交流控制线、直流控制线分类排列。

5)接线图中的连接导线与电缆一般应标出配线用的各种导线的型号,规格、截面积及颜色要求。

单元接线图是表示电气单元内部各项目连接情况的图,通常不包括单元之间的外部连接,但可给出与之有关的互连接线图的图号。

单元接线图走线方式有板前走线及板后走线两种,一般采用板前走线,对于复杂单元一般是采用线槽走线。

单元接线图中的各电器元件之间接线关系有直接连线和间接标注两种表示方法。对于简单电气控制单元,电器元件数量较少,接线关系不复杂,可直接画出电器元件之间的连线;对于复杂单元,电器元件数量多,接线较复杂的情况,只要在各电器元件上标出接线号,不必画出各元件间连线。

单元接线图的绘制方法如下:

1)在单元接线图上,代表项目的简化外形和图形符号是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这个规则就是大体按各个项目的相对位置进行布置,项目之间的距离不以实际距离为准,而是以连接线的复杂程度而定。

2)单元接线图的视图选择,应最能清晰地表示出各个项目的端子和布线情况。当一个视图不能清楚地表示多面布线时,可用多个视图。

3)项目间彼此叠成几层放置时,可把这些项目翻转或移动后画出视图,并加注说明。

4)对于PLC、转换开关、组合开关之类的项目,它们本身具有多层接线端子,上层端子遮盖下层端子,这时可延长被遮盖的端子,以标明各层的接线关系。

互连接线图是用于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内各个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情况,通常不包含所涉单元的内部连接,但可以给出与之有关的电路图或单元接线图的图号。互连接线图中各单元的视图应画在同一平面上,以便表示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及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及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就是将许多电器元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而成并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用于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方便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的图纸。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各种图有其不同的用途和规定画法,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标准画法来绘制。)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应遵循的原则: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1 KM2文字符号区别。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

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_ 90 °,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下图为参考样板) <1>图纸上方的1、2、3、4 ....... 1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 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 <2>图区编号下方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气接线图的介绍和解读步骤

电气接线图的介绍和解读步骤 1.首先对照原理图上的元件,在这张图上找到对应的元件(两者元件代号是一样的) 2.了解清楚每个元件的构造,即这个元件的常开/常闭触头数量,原理图里用到了几个。 3.接线图里把每个引线去向和线号都表明了,比如1号元件(HG)的右侧注明2:1,表示导线去向是2号元件(HR)的接线端子1。同样2号元件的右侧1:1表明导线去向是1号元件的端子1,同时还有一根去了端子XT:的2号端子,如此这般。 4.通过对比接线图和原理图,还能发现设计遗漏和错误捏。(比如原理图上使用了某个继电器5个常开触头,可到接线图上才发现,这个继电器只有4个常开) 电气接线图分一次接线图和二次接线图,由于一次设备很少,图也显得很简单,二次设备及元器件就很多了,有控制回路、保护回路、测量回路,图也复杂了许多。 接线图目的是指导我们接线安装、方便日后维护、快速查找故障。 怎么看接线图呢,先把原理图读懂记熟,再看接线图就容易多了。看懂接线图先得了解接线图的绘制规则和内容。 接线图一般表达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等。 所有的元器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把原理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原理图中的标注一致,以便对照检查接线。 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线和中断线来表示。凡导线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在用线束表示导线组、电缆等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部分加粗。另外,导线及套管、穿线管的型号、根数和规格都标注得很清楚。接线图与实物的相对相同很容易看懂的。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の绘制方法 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の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の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の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の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の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の一般规律如下: 画主电路 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の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の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の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の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の“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の设备按设计工艺の要求正常工作。对于简单の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の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の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对于复杂の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の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の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の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 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の主要原则如下: 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の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の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の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の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の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の电器元件或信号の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の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の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の规格、型号、颜色、根数和穿线管の尺寸。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 画主电路 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的“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的设备按设计工艺的要求正常工作。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 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的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的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的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的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的电器元件或信号的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的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的

典型电气二次回路识图

断路器控制回路图 控制回路是二次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设备的种类和型号多 种多样,控制回路的接线方式也很多,但其基本原理是相似的。这里 以某变电站控制回路图为例,简要说明看图的基本方法。 完整的二次回路原理图一般由四张图构成: 原理图一端子图一端子图 —原理图。完整的控制回路图一般包括操作箱接点联系图一保护屏端 子图一汇控柜端子图一断路器控制回路图。 按照上述顺序联接。下面 逐一进行说明: 1、操作箱接点联系图 我们以A 相合闸回路为例来简要说明一下识图方法(图 图1 A 相合闸回路 先来看图上的两种端子: 是箱端子,位于保护装置后侧 , 厂 是屏端子,一般位于保护屏后两侧,固定在保护屏上。 图的左边为装置的逻辑回路,右侧相对于逻辑回路标有继电装置 的种类及回路名称。如图中根据回路名称,我们可以快速找到 A 相 合闸回路,其中包括跳位监视回路、合闸回路、防跳回路。 跳位监视回路从正电源101通过4D62屏端子接至4n76箱端子, 通过跳 闸位置继电器TWJa 接至4n44,并引至屏端子4D168,从屏端 子通过电缆连接至断路器操作机构箱。图中的 7A 为回路编号(功能 相同的回路在不同型号 101 輕 SMD63 ?4B64 一哼一一― FCX-32KP 「叫— TWJe ^TBJa HlUa HBJu 【恤 .厂|】仙「 丿 ~Mnr-Eir I

的设备中都有统一编号,比如合闸回路的编号一般为7,跳闸回路编号一般为37)。 合闸回路的启动靠手动合闸继电器SHJ或重合闸继电器ZHJ,手合命令发出后启动SHJ,重合闸命令发出后启动ZHJ,然而合闸命令只是一个脉冲,保证合闸回路导通直至断路器合上的是合闸保持继电器HBJa。SHJ或ZHJ发出合闸脉冲后,HBJa线圈励磁,启动合闸回路的HBJa长开接点,这时合闸回路靠HBJa接点继续导通,直至A 相合闸成功,机构箱内的合闸回路断开,HBJa线圈失磁,HBJa长开触点才断开,切断合闸回路。 图中仃BJa为跳跃闭锁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串联在跳闸回路中,以便当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于跳闸时,使ITBJa可靠的启动。一个是防跳回路中的电压保持线圈,其主要作用是在继电器动作后能可靠地自保持。直到SHJ或ZHJ返回,仃BJa 的电压线圈失电为止,仃BJa继电器复归。使用仃BJa与2TBJa这两组接点是为了增加回路的可靠性。 2、保护屏端子图 端子图是表示屏与屏之间电缆的连接和屏上设备连接情况的图纸 (图2)。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导语: 在技术人员眼中,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会看电气原理图就需要会画电气原理图。本文将介绍如何绘制电气原理图。 免费获取电气原理图软件软件:https://www.doczj.com/doc/a319078213.html,/circuit/ 电气原理图绘制软件 亿图电气原理图绘制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绘图简单、易上手的设计软件。软件左侧是符号库,只需将所需的符号拖到设计图纸上,然后通过各种排列、组合、连接、参数设置,就可以轻松绘制出你所需要的电气原理图了。设计完成的电气原理图还可以分享给其他人、添加到邮件中、导出、打印等等。

用亿图绘制电气原理图的方法: 详细操作步骤: 1、新建“工程”,在右侧模板中选择“电路与逻辑”,双击进入编辑页面。(也可以在例子中打开相应的图例,进行快速编辑。) 2、在软件左侧的符号库中打开“基本电路符号”和“传输路径”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绘图前,应清楚电气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气元件布置图。 ●相同类型的电气元件布置时,应把体积较大和较重的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 下方。 ●发热的元器件应该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上方或后方,但热继电气一般安装 在接触器的下面,以方便与电机和接触器的连接。 ●需要经常维护、整定和检修的电气元件、操作开关、监视仪器仪表,其安装 位置应高低适宜,以便工作人员操作。 ●强电、弱电应该分开走线,注意屏蔽层的连接,防止干扰的窜入。 ●电气元器件的布置应考虑安装间隙,并尽可能做到整齐、美观。 3、开始布置电气元件

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符号位置的索引 q 符号位置的索引用图号、负次和图区编号的组合索引法,索引代号的组成如下: q 图号是指当某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按功能多册装订时,每册的编号,一般用数字表示。 q 当某一元件相关的各符号元素出现在不同图号的图纸上,而当每个图号仅有一页图纸时,索引代号中可省略“页号”及分隔符“·”。 q 当某一元件相关的各符号元素出现在同一图号的图纸上,而该图号有几张图纸时,可省略“图号”和分隔符“/”q 当某一元件相关的各符号元素出现在只有一张图纸的不同图区时,索引代号只用“图区”表示。 q 如图2-1图区9中的KA常开触点下面的“8”即为最简单的索引代号。它指出了继电器KA的线圈位置在图区民 q 图2-1中接触器KM线圈及继电器KA线圈下方的文字是接触器KM和继电器KA相应触点的索引。 q 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点的从属关系使用右图表示。即在原理图中相应的线圈的下方,给出触点的图形符号,并在下面标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做电气原理图,什么叫做电气接线图。 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就是控制原理图。 接线图的第一个任务:绘制和标明接线端子的进线与出线关系 1)实现门板过渡和柜间过渡任务的接线端子 我们先来看电流测量和显示回路。 从图中我们看到柜内的各种开关电器,还有门板上的控制按钮、信号灯和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功能电力仪表的电流信号线就来自于电流互感器。 图中我们看到了过渡接线端子,它的任务就是过渡柜内与门板上的开关电器之间的导线连接。 下图的上部是用于柜间连接的接线端子,用于控制线、控制电源小母线、信号线、接地线的连接。 2)远程控制线、信号线的进线和出线的接线端子 所谓远程控制线、信号线一般用于远程控制,也包括DCS的干接点测控线。 所谓干接点,指的是电源由测控装置提供,被测线路不提供电源。 接线图的第二个任务:标明某根线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现在,我们再来看电流测量和显示回路图。不过,这里的图已经是准接线图和接线图了。如下: 我们已经知道,引自电流互感器的线必须上端子,然后再从端子接到电流表。 我们来看1TAa的接线: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有两个端子,分别标记为S1和S2。这两个端子与同名端有关,当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电流流入互感器穿心时,S1是同名端。 我们看到,从1TAa的S1端子引了一条线到XT接线端子的第一 个端子XT1。因此,这条线在电流互感器1TAa的S1侧标记为XT1, 而在XT1处则标记为1TAa:s1。可以看出,这条线的线头标记是以接到何处来标记的。 再看电流表侧:从XT1接到电流表PAa第1点的接线左右两侧分别标记为:PAa:1和XT1。注意看电流表PAb的2点,它引出两条线,一条接到PAa:2,另一条接到PAc:2。我们看到,从一个点只能引出 不超过2条线,并且每条线的头尾都明确无误,不可能接错。同时,整台开关柜内哪怕有几百条线,但所有的线都不会重复。所以,按接线图配置的线,又叫做工艺配线,它的特点就是准确,不重复。接线图适用于开关柜制造厂配线之用。 如何从控制原理图绘制接线图? 不用说,这都是开关柜制造厂制图人员的工作了。我们看到,从控制原理图绘制接线图是很麻烦的。绘制接线图一定要对开关电器实

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实验四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窗口宏、符号宏、页宏的使用。 2、学会部件库的添加、符号插入和设置的高级方法。 3、学会部件的使用与部件的生成方法。 4、学会关联参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设计的电气原理图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基本单元有:电源电路、电机控制电路、PLC输入电路、PLC输出电路等。最终图纸如下所示: 图1 第一页原理图

图2 第二页原理图 图3 第三页原理图

图4 第四页原理图 三、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正版eplan软件一套。 四、实验步骤 参考实验指导书附录部分。 五、实验报告 1、详述该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2、详述各功能部件参数设置的详细过程。 3、说明页宏的使用方法。 4、说明部件与符号的差别,说明如何生成新部件。 5、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pdf文件。 6、说明关联参考的特点及用途。

附录:实验步骤 1、新建项目,以学号命名。在该项目中右键选择“插入页宏”,选择实验三所保存的页宏文件。可直接在本项目中插入由实验三已绘制完成的控制系统电源部分的电气原理图。 2、新建原理图第二页,插入中断点、线束连接点(角、十字接头)、T接点、角点;马达保护开关(Q1、Q2)、触点(K1、K2)、端子(X3)、母线连接点、马达(M1、M2)等,形成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3、新建原理图第三页。插入PLC盒子,PLC卡电源(0L+、1M)、PLC连接点(数字输入)(E0.0~ E0.4)、端子X4。在盒子中可插入型号说明性文本,如CPU 226CN。如图6所示。 图6

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识图方法

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识图方法 电气图纸一般可分为A、B两类: A:电力电气图,它主要是表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如电网电气图、 电厂电气控制图等。 B:电子电气图,它主要表述电子信息的传递、处理;如电视机电气原理图。 电力电气图分一次回路图、二次回路图。 一次回路图也叫一次系统图,是表示一次电气设备(主设备)连接顺序的电气图。 电力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使用需要大量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比如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等直接参加电能的发、输、配主系统的设备,这就是一次设备。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电路叫一次回路,它们之间 的连接称之为一次接线或主接线。、 二次回路图是表示二次设备之间连接顺序的电气图。 为了确保主系统安全可靠、持续稳定地运行,加装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 置以及监控、测量、调节和保护等装置,以向用户提提供充足的、合格的电能,这就是二次设备。比如各种测量仪器、仪表、控制、信号器件及自动装 置等。这些设备根据特定的要求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电路叫二次回路,也称 之为二次接线,二次回路依电源及用途可分为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操作回路、信号回路。 一次系统图:(系统原理图) 用比较简单的符号或带有文字的方框,简单明了地表示电路系统的最基 本结构和组成,直观表述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和主要特征及相互间关系 的电路图。 二次原理图:(电路原理图) 二次原理图又分为集中式、展开式两种。集中式电路图中各元器件等均 以整体形式集中画出,说明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识读时需清楚了解 图中继电器相关线圈、触点属于什么回路,在什么情况下动作,动作后各相 关部分触点发生什么样变化。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方法

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绘制一般原则 1.按标准---按规定的电气符号绘制。 2.文字符号标准---按国家标准GB7159-1987规定的文字符号标明。 3.按顺序排列---按照先后工作顺序纵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开法绘制---电路中的主电路,用粗实线画在的左边、上部或下部。 5.表明动作原理与控制关系---必须表达清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 电气原理图中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辅助电路)。 电气原理图识图的步骤 1.识主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主电路的选用电器类型。 (2)查看电器是用什么样的控制元件控制,是用几个控制元件控制。(3)查看主电路中除用电器以外的其他元器件,以及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4)查看电源。电源的种类和电压等级。 2.查看辅助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辅助电路的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2)弄清辅助电路的每个控制元件的作用。 (3)研究辅助电路中各控制元件的作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电气接线图识图的步骤和方法 电气接线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绘制,而不考虑真实。 (2)电路中各元件位置及内部结构处理。 (3)每条线都有明确的标号,每根线的两端必须标同一个线号。 (4)凡是标有同线号的导线可以并接于一起。 (5)进线端为元器件的上端接线柱,而出线端为元件的下端接线柱。 电气接线图中电气设备、装置和控制元件位置常识 (1)出入端子处理----安排在配电盘下方或左侧。 (2)控制开关位置----一般都是安排在配电盘下方位置(左上方或右下方)。 (3)熔断器处理----安排在配电盘的上方位置。 (4)开关处理----安装在容易操作的面板上,而不是安装在配电盘上。 (5)指示灯处理----安装在容易观察的面板上。 (6)交直流元件区分处理----采用直流控制的元器件与采用交流控制的元器件分开安装。 电气接线图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1)分析清楚电气原理图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含有的元器件,弄清楚每个元器件的动作原理。 (2)弄清楚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 (3)弄清楚电气接线图中接线导线的根数和所用导线的具体规格。 (4)根据电气接线图中的线号研究主电路的线路走向。 (5)根据线号研究辅助电路的走向。

电气线路基本原理图绘制方法

电气线路基本原理图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电气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 电气原理图包括: 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配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与电气结构以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电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组成结构: 电气系统图主要有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等,绘图软件有电气CAD、protell99、Cadence等。 因此,电气原理图是电气系统图的一种。是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的,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提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缆种类和敷设线路。

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绘制示意图 (1)电路绘制 原理图一般分为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照明电路绘制。 原路图可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水平布置时,电源电路垂直画,其他电路水平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断电器的线圈、信号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的最右方。垂直布置时,电源电路水平画,其他电路垂直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要画在电路的最下方。 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由上而下排列,中线N 和保护地线PE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则正端在上,负端在下画出。 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保护电器,它通过的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主电路要垂直电源电路画在原理图的左侧。控制电路是指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信号电路是指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照明电路是指实现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电路。这些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画原理图时,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要依次垂直画在电路的右侧。 (2)元器件绘制 ①原理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②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国标符号画出。 ③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

电工必备:电气识图和接线口诀

电工必备:电气识图和接线口诀 目录 一、识图口诀 (2) 一、熟悉电气图的有关规定 (4) 二、熟悉常用电气图的特点 (4) 三、熟悉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原理 (5) 二、接线口诀 (6) 1、接地线的顺序是什么? (6) 2、安全注意事项 (7) 3、单相电源插座接线的规定 (7) 4、三相交流电源的两种接法和两种出线方式 (7) 作为电工必须学会看图,包括原理图,接线图,电路图,如果你是搞电机修理的,那还要会看下线图和扩展图的,看电路图和接线图有个原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到像蜘蛛网一样的图不要着急,按照上面的原则一点点看,慢慢会习惯的!识电图,有方法,掌握技巧,少走弯路! 一些技术要求不可能都在图面上反映出来,也不可能在图面上一一标注清楚,因为这些技术要求在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中已做了明确的规定。因而在读电气图时,还必须了解这些相关标准、规程、规范,这样才算真正识图。 还要多了解、熟悉、理解电气图中涉及的有关基本概念。例如,在看电动机控制电路图时,必须首先熟悉电气联锁、自锁等概念;然后分析关键点的电位,各点电位如何变化,

如何互相关联,如何形成回路、通路;哪些构成直流回路,哪些形成信号通道,哪些属于控制回路等。 今天,电老虎网就分享一些老电工整理的看图以及接线口诀,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 一、识图口诀 接线原理详细看,万千资料记心间。 标题栏,元件表,读说明,图形号, 先从总体到局部,再从电源到负载。 主电路,要看详,副电路,不能忘, 从上到下有顺序,从左至右不漏项。 能量径,信息流,各表图,要了解, 分析电源到负载,二次回路信号线。 材料表,施工书,总要求,目录号, 图样说明看详细,识图重点便明了。 看原理,分主副,交直流,细分清, 先看电源各回路,保护测量控制清。 安装图,照主副,经线路,到负载, 不忘电源一段段,元件连接按序看。 展开图,识读时,据原理,在回路, 电器元件功能键,分别画在线路间。 平面图,剖面图,看土建,看管道,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 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电机、电器及连接线等),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电器及连接线等) 用细线表示。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或上部),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2) 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应分别绘出: 动力电路——电源电路绘水平线;受电的动力设备(如电动机等)及其它保护电器支路,应垂直电源电路画出。 控制和信号电路——应垂直地绘于两条水平电源线之间,耗能元件(如线圈、电磁铁,信号灯等)应直接连接在接地或下方的水 平电源线上,控制触头连接在上方水平线与耗能元件之间。 (3) 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的各部件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 方。 (4) 为区别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类型和作用,每个电器及它们的部件用一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且给每个电器有一个文字符号, 属于同一个电器的各个部件(如接触器的线圈和触头)都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而作用相同的电器都用一定的数字序号表示。 (5) 因为各个电器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分别作不同的动作,触点时闭时开,而在原理图内只能表示一种情况,因此,规定所有 电器的触点均表示正常位置,即各种电器在线圈没有通电或机械尚未动作时的位置。如对于接触器和电磁式继电器为电磁铁未 吸上的位置,对于行程开关、按钮等则为未压合的位置。 (6) 为了查线方便。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点要标一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 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通常都是以电器的线圈或电阻作为单、双数的分界线,故电器的线圈 或电阻应尽量放在各行的—边(左边或右边)。 (7) 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万能转换开关和行程开关应绘出动作程序和动作位置。 (8) 原理图应标出下列数据或说明: 1)各电源电路的电压值,极性或频率及相数。 2)某些元器件的特性(如电阻,电容器的参数值等); 3)不常用的电器(如位置传感器,手动触头,电磁阀门或气动阀,定时器等)的操作方法和功能。 6.5.1 电气工程制图内容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它采用规定的图形符号合文字符号,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研究合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优点,在电气设计合现场维护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理图、元件布置图、互联图 6.5.2 电气工程制图图形符号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是按照功能组合图的原则,由一般符号、符号要素或一般符号加限定符号组合成为特定的图形符号及方框符号等。一般符号是用以表示一类产品和此类产品的特征的简单图形符号。

电气二次接线识图(保护原理、接线图)

1、图E-103为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电路图,请说明其作用。 答: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主要是反映直流电源电压的高低。KV1是低电压监视继电器,正常电压KV1励磁,其常闭触点断开,当电压降低到整定值时, KV1失磁,其常闭触点闭合, HP1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KV2是过电压继电器,正常电压时KV2失磁,其常开触点在断开位置,当电压过高超过整定值时KV2励磁,其常开触点闭合, HP2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图E-103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接线图 2.说明图E-104直流绝缘监视装置接线图各元件的作用。 答:图E-108是常用的绝缘监察装置接线图,正常时,电压表1PV开路,而使ST1的触点5-7、9-11( ST1的1-3、2-4断开)与ST2的触点9-11接通,投入接地继电器KA。当正极或负极绝缘下降到一定值时,电桥不平衡使KA动作,经KM而发出信号(若正、负极对地的绝缘电阻相等时,不管绝缘下降多少,KA不可能动作,就不能发出信号,这是其缺点)。此时,可用2PV进行检查,确定是哪一极的绝缘下降(测“+”对地时,ST2的2-1、6-5接通;测“-”对地时,ST2的1-4、5-8接通。正常时,母线电压表转换开关ST2的2-1、5-8、9-11接通,电压表2PV可测正、负母线间电压,指示为220V。),若正极对地绝缘下降,则投ST1 I档,其触点1-3、13-14接通,调节R3至电桥平衡电压表1PV指示为零伏;再将ST1投至II档,此时其触点2-4、14-15接通,即可从1PV上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若为负极对地绝缘下降,则先将ST1放在II档,调节3R至电桥平衡,再将ST1投至I档,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假如正极发生接地,则正极对地电压等于零。而负极对地指示为220V,反之当负极发生接地时,情况与之相反。电压表1PV用作测量直流系统的总绝缘电阻,盘面上画有电阻刻度。 由于在这种绝缘监察装置中有一个人工接地点,为防其它继电器误动,要求电流继电器KA有足够大的电阻值,一般选30kΩ,而其启动电流为1.4mA,当任一极绝缘电阻下降到20 kΩ时,即能发出信号。对地绝缘下降和发生接地是两种情况。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 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绘制一般原则 1.按标准---按规定的电气符号绘制。 2.文字符号标准---按国家标准GB7159-1987规定的文字符号标明。 3.按顺序排列---按照先后工作顺序纵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开法绘制---电路中的主电路,用粗实线画在的左边、上部或下部。 5.表明动作原理与控制关系---必须表达清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 电气原理图中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辅助电路)。 电气原理图识图的步骤 1.识主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主电路的选用电器类型。 (2)查看电器是用什么样的控制元件控制,是用几个控制元件控制。(3)查看主电路中除用电器以外的其他元器件,以及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4)查看电源。电源的种类和电压等级。 2.查看辅助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辅助电路的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2)弄清辅助电路的每个控制元件的作用。 (3)研究辅助电路中各控制元件的作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电气接线图识图的步骤和方法 电气接线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绘制,而不考虑真实。 (2)电路中各元件位置及内部结构处理。 (3)每条线都有明确的标号,每根线的两端必须标同一个线号。 (4)凡是标有同线号的导线可以并接于一起。 (5)进线端为元器件的上端接线柱,而出线端为元件的下端接线柱。 电气接线图中电气设备、装置和控制元件位置常识 (1)出入端子处理----安排在配电盘下方或左侧。 (2)控制开关位置----一般都是安排在配电盘下方位置(左上方或右下方)。 (3)熔断器处理----安排在配电盘的上方位置。 (4)开关处理----安装在容易操作的面板上,而不是安装在配电盘上。 (5)指示灯处理----安装在容易观察的面板上。 (6)交直流元件区分处理----采用直流控制的元器件与采用交流控制的元器件分开安装。 电气接线图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1)分析清楚电气原理图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含有的元器件,弄清楚每个元器件的动作原理。 (2)弄清楚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 (3)弄清楚电气接线图中接线导线的根数和所用导线的具体规格。 (4)根据电气接线图中的线号研究主电路的线路走向。 (5)根据线号研究辅助电路的走向。

电气识图全套试题及答案

《电气识图》 一、判断题 1.图纸是表示信息的一种技术文件,必须有一定的格式和共同遵守的规定。(√) 2.A1号电气平面图的幅面尺寸为420×594。 (×) 3.标题栏(又名图标)的格式,在我国有统一的格式。 (×) 4.在电气平面图中点划线可表示为信号线或控制线。 (√) 5.弱电平面图中—H2—表示二根电话线。 (×) 6.在电气平面图中O + + +是表示接地装置。 ? O+ O ? (×) 7.建筑物垂直方向的定位轴线标号应选用拉丁字母由上往下注写.。(×) 8.室内开关的安装高度一般选用绝对标高表示。 (×) 9.图形符号的方位可根据图面布置的需要旋转或成鏡像放置。 (√) 10.7159中基本文字符号不得超过三个字母。

(×) 11.建筑电气工程图是用投影法绘制的图。 (×) 12.电气系统图表示了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和接线方式。 (×) 13.电气工程图是表示信息的一种技术文件,各设计院都有自己的格式和规定。(×) 14.电气设备器件的种类代号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其字母是选用26个拉丁字母。(×) 15.电气工程图的幅面尺寸分六类,为A05。 (×) 16.辅助文字符号不能超过三个字母,其中I、O、J不用。 (×) 17.电气平面图是采用位置布局法来绘制的。 (√) 18.电气系统图即能用功能布局法绘制,又可用位置布局法绘出。 (√) 19.电气平面图中电气设备和线路都是按比例绘出的。 (×) 20.-S系统中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共用一根导线。 (×)

21.-1250-10/0.4表示三相干式电力变压器器,1250,一次绕组电压为 10,二次绕组电压为0.4。 (√) 22.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保护与控制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23.4(100×10)表示为硬铜母线,4根,宽为100,厚度为10。 (√) 24.开关柜的屏背面接线图一般都采用相对编号法绘制。 (√) 25.-3×1.5表示塑料绝缘,护套、屏蔽铜芯软线,3根1.52。 (×) 26.低配电系统图可采用位置布局法或功能布局法绘出。 (√) 27.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可以保护变压器的短路事故。 (√) 28.电流互感器在线路中的作用是供电气测量用。 (×) 29.放射式供电线路,可靠性好,当某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它供电线路。(√) 30.地坪内配线使用Φ20的塑料管穿线暗敷的英文代号为20-。

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docx

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器安装布线图 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符号位置的索引

电气原理图与接线图-曹大平

[原创]电气原理图与接线图 18 May 电气原理图与接线图 我的师弟已经工作五年了,但现在还有点无法准确地区分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我照着原理图也能接线啊",这是他的理由. 这不是个别的现象,我遇到不少客户,电气设计都是只完成原理图设计,然后交给生产部门的人,接线员照着原理图来进行. 不同类型的图纸的存在原因,是由于其受众(或叫读者)是不同的,其需求也是不同的. 电气系统设计中,原理图是所有图纸的灵魂,因为它是设计者构思的体现.通过原理图,可以反映出电气系统的功能,电气逻辑.它主要用于电气工程师之间的沟通,因为图面的体现是电气符号,没有电气专业知识,是无法理解设计者意图的. 因此原理图的受众是电气工程师. 正是因为原理图是侧重功能或逻辑,因此用来做接线是不适合的.比如一根25芯电缆,在原理图上可能第1页,第5页,第8页都用到了,原理图查看很清晰,因为类似的功能集中在一起.而如果用于生产接线,接线员就要翻图纸去查找相应的页面.这样出错的概率和花费的时间就大大增加了.同理,端子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原理图中它们可能会分散在多个页面上,要去找到哪些端子属于同一个排,那会更加的麻烦.如果接线员再不熟悉电气符号的话,生产接线就很难进行. 接线图的受众才是接线员.在EPLAN 中,接线图进行了细分,端子图表,插头图表,电缆图表以及连接列表都属于接线图.它们会把同一个端子排的所有端子;同一根电缆的所有线芯集中在一起,以表格或者图形的方式展现给接线员.接线员不需懂电气符号,也不用来回地查找图纸,就能顺利完成接线了,效率提高,出错率却降低了. 因此,EPLAN Electric P8中一共有30种报表,因为它的受众各不相同: 1.部件列表:也叫部件明细表,按照设备标识把所有器件列出来,可以显示它的 型号,功能等信息. 受众:电气工程师和装配电柜的人 2.部件汇总表:也叫材料表,按照部件编号进行统计,看每个型号的器件有几个, 包含供应商,订货号等信息.受众:采购部和生产准备部的领料人. 3.设备列表:可以叫设备标识打印到不干胶贴纸上,张贴于器件表面.受众:电柜 安装的人. 4.端子图表/电缆图表/插头图表/连接列表:分别以端子,插头,电缆等为核心产 生的接线图,是常用的报表.受众:生产或调试部门. 5.端子总览/电缆总览/插头总览:用于统计端子,电缆和插头的总数量,不放在 部件汇总表中,而是单独列表.受众:采购部和生产准备部的领料人. 6.设备连接图/端子连接图/插头连接图/电缆连接图:一种图形化的接线报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