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综合查找算法的实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综合查找算法的实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综合查找算法的实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综合查找算法的实现

目录

目录 (2)

一、问题描述 (3)

二、问题分析 (4)

三、数据结构描述 (4)

四、算法设计 (5)

1、流程图 (5)

2、具体算法 (5)

五、详细程序清单 (8)

六、程序运行结果 (19)

一、问题描述

1、顺序表查找的问题描述

顺序查找又称为线性查找,它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查找方法。从顺序表的一端开始,依次将每一个数据元素的关键字值与给定Key进行比较,若某个数据元素的关键字值等于给定值Key,则表明查找成功;若直到所有的数据元素都比较完毕,仍找不到关键字值为Key的数据元素,则表明查找失败。

2、有序表的查找问题描述

折半查找也称为二分查找,作为二分查找对象的数据必须是顺序存储的有序表,通常假定有序表是按关键字值从小到大排列有序,即若关键字值为数值,则按数值有序;若关键字值是字符数据,则按对应的Unicode码有序。二分查找的基本思想:首先取整个有序表的中间记录的关键字值与给定值相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以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元素为分界点,将查找表分为左右两个子表,并判断待查找的关键字值Key是在左子表还是在右子表,再在子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待查找的关键字值Key的记录或子表长度为0。

3、哈希表查找的问题描述

在哈希表上进行查找的过程是要给定要查找的关键字的值,根据构造哈希表时设定的哈希函数求得哈希地址,若此哈希地址上为空,即没有数据元素,则查找不成功;否则比较关键字,若相等,则查找成功;若不相等,则根据构造哈希表时设置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找下一个地址,知道某个位置上为空或者关键字比较相等为止。

哈希表是在关键字和存储位置之间直接建立了映像,但由于冲突的产生,哈希表的查找过程仍然是一个和关键字比较的过程。因此,仍需用平均查找长度来衡量哈希表的查找效率。查找过程中与关键字比较的次数取决于构造哈希表是选择的哈希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哈希函数的“好坏”首先影响出现冲突的频率,假设哈希函数是均匀的,即它对同样一组随机的关键字出现冲突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因此哈希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构造哈希表时处理冲突的方法。4、二叉排序树的查找问题描述

在顺序表的3种查找方法中,二分查找具有最高的效率,但是由于二分查找要求表中记录按关键字有序,且不能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因此当表的插入、删除操作非常频繁时,为维护表的有序性,需要移动表中很多记录。这种由移动记录引起的额外时间开销,就会抵消二分查找的优点。这里讨论的不仅是二叉排序树具有二分查找的效率,同时又便于在查找表中进行记录的增加和删除操作。

5、界面设计模块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菜单模式界面,让用户可以选择要查找的方式,界面上还有退出按钮,可以退出程序。界面要求简洁明了,便于使用。

6、按钮动作命令模块问题描述

在设计好图形界面后,就必须对相应的按钮进行事件驱动程序设计。运行Java图形用户界面程序时,程序与用户交互,比如说,在框架中显示多个按钮,当点击按钮时,就会从按钮触发一个

事件。同时,查找的操作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则需要使用对话框和命令窗口进行输入关键字和输出结果。

二、问题分析

按钮时事件的源。图形界面中一共有5个按钮,先注册按钮,再创建监听器对象,当按钮上有行为要发生时,按钮通过监听器的actionPerformed方法通知监听器。点击按钮会使监听器中actionPerformed方法被调用。

首先,点击一个按钮,从e.getActionCommand()方法从按钮返回行为命令,按钮的行为命令就是按钮的文本。调用各查找方法,之后输出查找结果。

拿“顺序表的查找”按钮来说,点击之后,如果按钮的行为命令是顺序表的查找,则按顺序表的特点先建立一个存储结构为20的顺序表,利用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弹出输入对话框,让用户输入表长,定义一个整形变量强制转化获取到字符串型的输入。

然后利用java.util.Scanner类从控制台读关键字的序列,存放在记录顺序表中。

利用对话框输入待查找的关键字,强制转化成KeyType型。

最后,调用顺序查找的seqSearch方法,利用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输出运行查找结果。

三、数据结构描述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String command = e.getActionCommand();

........

//顺序表的查找

晩?潣浭湡?煥慵獬尨顺序表的查找)) {

.........

}

//有序表的动作实现

晩?潣浭湡?煥慵獬尨有序表的查找)) {

.............

}

//二叉排序树的动作实现

晩?潣浭湡?煥慵獬尨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

..........

}

//哈希表开放地址法的查找

晩?潣浭湡?煥慵獬尨哈希表开放地址法的查找)) {

...........

}

//退出

晩?潣浭湡?煥慵獬尨退出))

System.exit(0);

}

四、算法设计

我负责的是按钮动作的实现。

2、具体算法

if?潣浭湡?煥慵獬尨顺序表的查找)) {

System.out瀮楲瑮湬尨创建顺序查找表);

ST=new SeqList(20);

Scanner sc1=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tmp1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this?请输入查找表的表长:);

(tmp1);

parseInt n =Integer.int

KeyType[] k= new KeyType[n];

System.out瀮楲瑮尨请输入查找表中的关键字序列:);

for (int i = 0; i < n; i++) { //输入关键字序列

k[i] = new KeyType(sc1.nextInt());

}

for(int i=1;i

RecordNode r = new RecordNode(k[i-1]);

try {

ST.insert(i, r);

} catch (Exception e1)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1.printStackTrace();

}

}

String tmp2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this尬请输入待查找的关键字:);

int n1 =Integer.parseInt(tmp2);

key1=new KeyType(n1);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seqSearch( + key1.getKey() + )= + ST.seqSearch(key1));

}

//有序表的动作实现

if?潣浭湡?煥慵獬尨有序表的查找)) {

ST=new SeqList(20);

Scanner sc1=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tmp1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this?请输入查找表的表长:);

int n =Integer.parseInt(tmp1);

KeyType[] k= new KeyType[n];

System.out瀮楲瑮尨请输入查找表中的关键字序列:);

for (int i = 0; i < n; i++) { //输入关键字序列

k[i] = new KeyType(sc1.nextInt());

}

for(int i=1;i

RecordNode r = new RecordNode(k[i-1]);

try {

ST.insert(i, r);

} catch (Exception e1)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1.printStackTrace();

}

}

String tmp2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this尬请输入待查找的关键字:); (tmp2);

parseInt n1 =Integer.int

key2=new KeyType(n1);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inarySearch( + key2.getKey() + )=

+ ST.binarySearch(key2));

}

//二叉排序树的动作实现

if?潣浭湡?煥慵獬尨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

BSTree bstree = new BSTree();

Scanner sc1=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tmp1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尨请请输入二叉排序树的结点个数:);

int n =Integer.parseInt(tmp1);

System.out瀮楲瑮尨请输入结点的关键字序列:);

for (int i = 0; i < n; i++) { //输入关键字序列

bstree.insertBST(sc1.nextInt()) ;

}

System.out.println(\

创建的二叉排序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bstree.inOrderTraverse(bstree.getRoot());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tmp2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尨请输入关键字);

int key3=Integer.parseInt(tmp2);;

BiTreeNode found = bstree.searchBST(key3);

if (found != null) {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尬查找成功!);

}

else {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尬查找失败!);

}

}

//哈希表开放地址法的查找

if?潣浭湡?煥慵獬尨哈希表开放地址法的查找)) {

HashTable T=null;

//建立待查找的哈希表

T=new HashTable(20);

Scanner sc1=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瀮楲瑮尨请输入关键字的个数:);

int n=sc1.nextInt();

System.out瀮楲瑮尨请输入查找表中的关键字序列:);

for (int i = 0; i < n; i++) { //输入关键字序列,并插入哈希表中

T.hashInsert(sc1.nextInt());

}

System.out瀮楲瑮湬尨创建的哈希表为:);

T.Hashdisplay();

String tmp2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this尬请输入待查找的关键字:);

int n1 =Integer.parseInt(tmp2);

RecordNode p=T.hashSearch(n1);

if ((p.getKey()).compareTo(n1)==0)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尬查找成功!);

else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尬查找失败!);

}

// 退出

if?潣浭湡?煥慵獬尨退出))

System.exit(0);

}

五、详细程序清单

package package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Grid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x.swing.ImageIcon;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

import javax.swing.JFrame;

import javax.swing.JLabel;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一、设计思想 对分查找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基础算法。对于一个基础算法的学习,同样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本堂课以一个游戏暖场,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游戏或生活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我解析算法的形成过程,本课分解了问题动作,找出问题的全部可能情况,在对全部可能情况总结归纳的情况下,得出对分查找的基础算法,最后在程序中得到实现,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对分查找算法形成的科学逻辑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C 查找、排序与问题解决 (2)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数据查找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 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 2.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材内容:第二章算法实例 2.4.3对分查找和第五章5.4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课题定为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着重是对分查找算

法的形成和初步程序实现,第二课时利用对分查找算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程序实现,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从《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看,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相应的科学步骤形成对分查找的算法。对学生来说,要求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初步掌握或了解对分查找的前提条件、解决问题的对象,明确对分查找算法结构和对分查找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应该已经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和VB基本操作,这节课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归纳总结对分查找解决不同情况问题的一般规律,鉴于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分解动作、比较迁移等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分查找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分步解析获取对分查找的解题结构,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多种不同的可能情况,逐步归纳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确定解题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体验科学解题的重要性,增强效率意识和全局观念,感受对分查找算法的魅力,养成始终坚持、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成功的意志品质。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解并理解对分查找的过程。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线索:游戏引领---提出对分查找原理--- 解析对分查找的算法特征---实践解决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I》三级项目报告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电子工程系 ××××年××月

三级项目报告注意事项 1. 按照项目要求书写项目报告,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2. 项目报告严禁抄袭,如发现抄袭的情况,则抄袭者与被抄袭者均 以0分计; 3. 课程结束后报告上交教师,并进行考核与存档。 三级项目报告格式规范 1. 正文: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段前段后 各0行; 2. 图表:居中,图名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位于图表下方,须全文统一。

目录 一项目设计方案 (3) 二项目设计分析 (4) 三项目设计成果 (4) 四项目创新创业 (5) 五项目展望 (6) 附录一:项目成员 (6) 附录二:相关代码、电路图等 (6)

一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名称: 垃圾回收 2、项目要求及系统基本功能: 1)利用数据结构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设计 2)程序正常运行,能够实现基本的数据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3)体现程序实现算法复杂度优化 4)体现程序的健壮性 二项目设计分析 1、系统预期实现基本功能: (结合本系统预期具体实现,描述出对应基本要求(增、删、改、查等)的具体功能) 1. 2. 3. 4. 5. 6. 7. 2、项目模块功能描述 (基本分为组织实施组织、程序功能模块编写、系统说明撰写等。其中程序功能子模块实现) 模块一: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模块二: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模块n: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强有力手段。综合课设 1主要针对数据结构和 C/C++语言开展 的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算法的编写、类 C 语言的算法转换成 C ( C++)程序并 上机调试的基本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完成程序设计的同时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 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设计要求 1、 选好题目: 每题一人, 每班每个题目只允许一人选做 ,学习委员将选题情况在课设第一天统计上交。 2、 课设报告 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课设报告出现雷同超过 60% ,不论什么原因,一律不及格。 班和班之间,相同题目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中各任务的设计和调试 要求。小组成员间, 算法思路可以相同, 程序可以类似, 但不能完全一样。 课设报告不能雷同超过 60% 。 3、 做好上机准备:每次上机前,要事先编制好准备调试的程序,认真想好调试步骤和有关环境的设置 方法,准备好有关的文件。 4、 设计要点: ⑴需求分析: 在该部分中叙述总共几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功能要求。 ⑵系统设计 总体设计:定义某个数据结构的抽象数据类型及其他算法的功能说明。 详细设计:在此定义存储结构,每个部分的算法设计说明(建议描述算法采用流程图) 。 ⑶编码实现 各个算法实现的源程序,对每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源程序(每个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函数实现) 。源程 序要按照程序的规则来编写, 要结构清晰, 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 重点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程序能够运行,要有基本的容错功能,尽量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时出现死循环。 ⑷调试分析 给出实现功能的一组或多组测试数据, 程序调试后, 将按照此测试数据进行测试的结果列出来。 时间 复杂度分析,每个模块设计和调试时存在问题的思考(问题是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算法的改进设 想。 ⑸课设总结: 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 遇到问题、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 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 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5、 实现的结果必须进行检查和演示; 程序源代码和程序的说明文件必须上交, 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上交时文件夹的取名规则为: “课设题目( *** 设计完成) ”,如“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三设 计完成) ”。该文件夹下包括三个目录: “源代码 ”、 “可执行文件 ”、 “张三 _课程设计报告 ”。由学习委员 按规定时间统一上交) 。 6、报告提交 形式:纸介质(要求B5纸张打印,加封皮)和电子文档。 三、考核方法和内容 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学生态度、 题目完成情况、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按照 10%、 40%、 30%、 20% 加权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评分标准: 任务书( 签名,把题目要求贴在相应位置,注意下划线 ) ---------- 目录(注意目录的格式,页码) -------- 1、设 计任务( 题目要求 ) ---- 2 、需求分析( 准备选用什么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元素包含哪些属性?需要哪 些函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最后列出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 ----------- 3 、系统设计( 设计实现抽象数据类型, 包含选择什么物理存储方式?数据元素的结构体或类定义,以及各函数的设计思路,算法,程序流程 图等 ) 4 、编码实 现( 重要函数的实现代码 ) --------------------------- 5 、调试分析( 选择多组测试数据、运行截图、结 果分析 ) ---- 6、课设总结( 心得体会 ) ----- 7 、谢辞 8 、参考文献; 课设报告打印要求: B5纸张打印,报告总页数控制在 10—15页内,报告中不能全是代码, 报告中代码总量控制在150行内。 版式:无页眉,有页码,页码居中 优秀: 答辩所有问题都能答出 良好: 答辩所有问题都能答出 中等: 答辩大部分问题能答出 及格: 答辩大部分问题能答出 不及格:答辩几乎答不出问题 课设报告的装订顺序如下: + 报告良好 +报告一般 + 报告良好 +报告一般 或者 报告几乎都是代码 或者 雷同部分达到 60%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报告 一、调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1)在二叉树的调试中,从广义表生成二叉树的模块花了较多时间调试。 由于一开始设计的广义表的字符串表示没有思考清晰,处理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时发生了混乱。调试之初不以为是设计的问题,从而在代码上花了不少时间调试。 目前的设计是: Tree = Identifier(Node,Node) Node = Identifier | () | Tree Identifier = ASCII Character 例子:a(b((),f),c(d,e)) 这样便消除了歧义,保证只有一个孩子的节点和叶节点的处理中不存在问题。 (2)Huffman树的调试花了较长时间。Huffman编码本身并不难处理,麻烦的是输入输出。①Huffman编码后的文件是按位存储的,因此需要位运算。 ②文件结尾要刷新缓冲区,这里容易引发边界错误。 在实际编程时,首先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用0、1表示二进制位)的版本,然后再加入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模块。主要调试时间在后者。 二、要让演示版压缩程序具有实用性,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1)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问题。 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不一定对齐到字节边界,因此可能有几个多余的0,而这些多余的0可能恰好构成一个Huffman编码。解码程序无法获知这个编码是否属于源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有的文件解压后末尾可能出现一个多余的字节。 解决方案: ①在压缩文件头部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字节数)。需要四个字节来存储这个信息(假定文件长度不超过4GB)。 ②增加第257个字符(在一个字节的0~255之外)用于EOF。对于较长的文件,

会造成较大的损耗。 ③在压缩文件头写入源文件的总长度%256的值,需要一个字节。由于最后一个字节存在或不存在会影响文件总长%256的值,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值判断整个压缩文件的最后一字节末尾的0是否在源文件中存在。 (2)压缩程序的效率问题。 在编写压缩解压程序时 ①编写了屏幕输入输出的版本 ②将输入输出语句用位运算封装成一次一个字节的文件输入输出版本 ③为提高输入输出效率,减少系统调用次数,增加了8KB的输入输出缓存窗口 这样一来,每写一位二进制位,就要在内部进行两次函数调用。如果将这些代码合并起来,再针对位运算进行一些优化,显然不利于代码的可读性,但对程序的执行速度将有一定提高。 (3)程序界面更加人性化。 Huffman Tree Demo (C) 2011-12-16 boj Usage: huffman [-c file] [-u file] output_file -c Compress file. e.g. huffman -c test.txt test.huff -u Uncompress file. e.g. huffman -u test.huff test.txt 目前的程序提示如上所示。如果要求实用性,可以考虑加入其他人性化的功能。 三、调研常用的压缩算法,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无损压缩算法 ①RLE RLE又叫Run Length Encoding,是一个针对无损压缩的非常简单的算法。它用重复字节和重复的次数来简单描述来代替重复的字节。尽管简单并且对于通常的压缩非常低效,但它有的时候却非常有用(例如,JPEG就使用它)。 变体1:重复次数+字符 文本字符串:A A A B B B C C C C D D D D,编码后得到:3 A 3 B 4 C 4 D。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2010

一、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求 1.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认真主动完成课设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 2.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设的时间计划,并在课设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3.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要求需要两周时间完成,两周中每天(按每周5天)至少要上2小时的上机来调试C 或C++语言设计的程序,总共至少要上机调试程序20小时。属教师安排上机时间学生不得缺席。 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 运动会分数统计(限1 人完成)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 功能要求: 1) 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 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 可以按学校编号或名称、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 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5) 数据存入文件并能随时查询 6) 规定:输入数据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学校的名称,运动项目的名称 输出形式:有中文提示,各学校分数为整形 界面要求:有合理的提示,每个功能可以设立菜单,根据提示,可以完成相关的功能要求。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的数据读写方法等相关内容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上,请自学解决)请在最后的上交资料中指明你用到的存储结构; 测试数据:要求使用1、全部合法数据;2、整体非法数据;3、局部非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以保证程序的稳定。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请在上交的资料中写明; 2. 飞机订票系统(限1 人完成) 任务: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录入: 可以录入航班情况(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数据文件中,数据结构、具体数据自定)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淮阴工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选题名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系(院):数理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计科1102班 姓名:徐连喜学号: 1104101233 指导教师:周海岩 学年学期: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2012 年06 月06 日

【摘要】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知识和信息产业初见端倪,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讯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越来越深刻。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本论文叙述到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用IIS+ASP网页编程+ACCESS数据库+DREAMWEAVER MX 2004+SQL查询语言实现的。重点介绍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调查,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和调试等。本系统主要功能有查询学生成绩、单个添加学生成绩、批量添加学生成绩、删除学生成绩、管理页面和修改管理员密码等内容。 【关键词】 成绩管理;成绩查询;C++

目录 中文摘要。。。。。。。。。。。。。。。。。。。。。。。。。。。。。。。。。。。。。。。。。。。。。。。。。。。。。 1 1绪论。。。。。。。。。。。。。。。。。。。。。。。。。。。。。。。。。。。。。。。。。。。。。。。。 4 1.1 选题背景。。。。。。。。。。。。。。。。。。。。。。。。。。。。。。。。。。。。。。。。。。。。。。。 5 1.2 需求分析。。。。。。。。。。。。。。。。。。。。。。。。。。。。。。。。。。。。。。。。。。。。。。。。 6 2总体设计。。。。。。。。。。。。。。。。。。。。。。。。。。。。。。。。。。。。。。。。。。。。。。。。7 2.1程序设计组成框图。。。。。。。。。。。。。。。。。。。。。。。。。。。。。。。。。。。。。。。。8 2.2 模块功能说明。。。。。。。。。。。。。。。。。。。。。。。。。。。。。。。。。。。。。。。。。。。。9 2.3 程序流程图。。。。。。。。。。。。。。。。。。。。。。。。。。。。。。。。。。。。。。。。。。。。。。10 2.4 主要函数之间相互调用。。。。。。。。。。。。。。。。。。。。。。。。。。。。。。。。。。。。。11 3 在设计过程中的感受。。。。。。。。。。。。。。。。。。。。。。。。。。。。。。。。。。。。。。。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附录:源程序清单。。。。。。。。。。。。。。。。。。。。。。。。。。。。。。。。。。。。。。15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选择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说明: (1)选用语言:C或Java语言; (2)需要注明3人(可少于3人)小组各自承担和完成的任务(据此给予成绩); (3)如下带“*”的题目,“*”越多,难度越大一些,分值权重更高---要得到更高分数,推荐选择。 要求: (1) 用中文给出设计说明书(含重要子函数的流程图); (2) 给出测试通过、能实现相应功能的源代码; (3) 测试报告。 0、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出题、评价、题库自动生成与组卷系统(****)---已经有2组选择 任务: (1)将随机给出的四则混合运算表达式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要求应试者给出答案;并且使用堆栈对该表达式求值,同给出的答案进行比较,判断 正确和错误。给出鼓励信息和嘉奖信息; (2)保存多人在不同时间应试的题目与他(或她)给出的答案,评价所出题目的难易程度(通过多人回答正确与否的情况给出),形成题库; (3)按照用户给出的题目难易程度指标(例如让50人的得分满足怎样的正态分布,如90分以上10%,80分以上30%,70分以上30%,60分以上20%,60分 以下10%),从题库中抽取不同的题目,组成试卷。 要求:随机产生的题目中,参加运算的数据随机、运算符随机。题目涉及加减乘除,带括弧的混合运算;随时可以退出;保留历史分数,能回顾历史,给出与历史分数比较后的评价。 1、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已经有1组选择 任务:编制一个能演示执行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的程序。 要求: (1) 集合的元素限定为小写字母字符[…a?..?z?] 。 (2) 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执行。 实现提示:以链表表示集合。 选作内容: (1) 集合的元素判定和子集判定运算。 (2) 求集合的补集。 (3) 集合的混合运算表达式求值。 (4) 集合的元素类型推广到其他类型,甚至任意类型。 2、停车场管理------已经有2组选择 任务:设停车场是一个可以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有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车停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车,那么后来的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要求: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车不收费)。栈以顺序存储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3、哈夫曼码的编/译码系统(**)---已经有1组选择

查找算法

实验四查找算法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静态查找和动态查找; (2)掌握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的算法; (3)掌握二叉查找树的基本运算。 二、实验内容 (1)实现顺序查找的算法; (2)实现二分查找的算法; (3)实现二叉查找树的基本运算算法。 三、算法思想与算法描述 1、顺序查找,在顺序表R[0..n-1]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记录,成功时返回找到的记录位置,失败时返回-1,具体的算法如下所示: int SeqSearch(SeqList R,int n,KeyType k) { int i=0; while(i=n) return -1; else { printf("%d",R[i].key); return i; } } 2、二分查找,在有序表R[0..n-1]中进行二分查找,成功时返回记录的位置,失败时返回-1,具体的算法如下: int BinSearch(SeqList R,int n,KeyType k) { int low=0,high=n-1,mid,count=0; while(low<=high) { mid=(low+high)/2; printf("第%d次查找:在[ %d ,%d]中找到元素R[%d]:%d\n ",++count,low,high,mid,R[mid].key); if(R[mid].key==k)

return mid; if(R[mid].key>k) high=mid-1; else low=mid+1; } return -1; } 四、实验步骤与算法实现 #include #define MAXL 10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char InforType[10];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InforType data; }NodeType; typedef NodeType SeqList[MAXL]; int SeqSearch(SeqList R,int n,KeyType k) { int i=0; while(i=n) return -1; else { printf("%d",R[i].key); return i; } } int BinSearch(SeqList R,int n,KeyType k) { int low=0,high=n-1,mid,count=0; while(low<=high) { mid=(low+high)/2; printf("第%d次查找:在[ %d ,%d]中找到元素R[%d]:%d\n ",++count,low,high,mid,R[mid].key);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日

任务书 题目:黑白棋系统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通过玩家与电脑双方的交替下棋,在一个8行8列的方格中,进行棋子的相互交替翻转。反复循环下棋,最后让双方的棋子填满整个方格。再根据循环遍历方格程序,判断玩家与电脑双方的棋子数。进行大小判断,最红给出胜负的一方。并根据y/n选项,判断是否要进行下一局的游戏。 2.课程设计要求 实现黑白两色棋子的对峙 开发环境:vc++6.0 实现目标: (1)熟悉的运用c语言程序编写代码。 (2)能够理清整个程序的运行过程并绘画流程图 (3)了解如何定义局部变量和整体变量; (4)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发现问题,并解决 (5)学习使用C++程序来了解游戏原理。 (6)学习用文档书写程序说明

摘要 本文的研究工作在于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下黑白棋,计算机下棋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多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下棋的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该程序的最终胜负是由棋盘上岗双方的棋子的个数来判断的,多的一方为胜,少的一方为负。所以该程序主要运用的战术有削弱对手行动战术、四角优先战术、在游戏开局和中局时,程序采用削弱对手行动力战术,即尽量减少对手能够落子的位置;在游戏终局时则采用最大贪吃战术,即尽可能多的吃掉对手的棋子;而四角优先战术则是贯穿游戏的始终,棋盘的四角围稳定角,不会被对手吃掉,所以这里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阻止对手进角的同时,自己却又要努力的进角。 关键词:黑白棋;编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实验一~实验四任选一题;实验五~实验九任选一题。 实验一运动会分数统计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两种存储方式 (2)掌握链表的操作和应用。 (3)掌握指针、结构体的应用 (4)按照不同的学校,不同项目和不同的名次要求,产生各学校的成绩单、团体总分报表。 二、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 参加运动会的n个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分别为1~m和m+1~m+w。由于各项目参加人数差别较大,有些项目取前五名,得分顺序为7,5,3,2,1;还有些项目只取前三名,得分顺序为5,3,2。写一个统计程序产生各种成绩单和得分报表。 【基本要求】 产生各学校的成绩单,内容包括各校所取得的每项成绩的项目号、名次(成绩)、姓名和得分;产生团体总分报表,内容包括校号、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和团体总分。 【测试数据】 对于n=4,m=3,w=2,编号为奇数的项目取前五名,编号为偶数的项目取前三名,设计一组实例数据。 【实现提示】 可以假设m≤20,m≤30,w≤20,姓名长度不超过20个字符。每个项目结束时,将其编号、类型符(区分取前五名还是前三名)输入,并按名次顺序输入运动员姓名、校名(和成绩)。 【选作内容】 允许用户指定某些项目可采取其他名次取法。

实验二停车场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栈顺存和链存两种存储方式。 (2)掌握栈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3)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 二、实验内容: 【问题描述】 设停车场是一个可停放n辆汽车的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由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信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汽车,则后来的汽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院,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基本要求】 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栈以顺序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测试数据】 设n=2,输入数据为:(A,1,5),(A,1,15),(A,3,20),(A,4,25),(A,5,30),(D,2,35),(D,4,40),(E,0,0)。其中:A表示到达(Arrival);D表示离去(Departure);E表示输入结束(End)。 【实现提示】 需另设一个栈,临时停放为给要离去的汽车让路而从停车场退出来的汽车,也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输入数据按到达或离去的时刻有序。栈中每个元素表示一辆汽车,包含两个数据项:汽车的牌照号码和进入停车场的时刻。 【选作内容】 (1)两个栈共享空间,思考应开辟数组的空间是多少? (2)汽车可有不同种类,则他们的占地面积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如1辆客车和1.5辆小汽车的占地面积相同,1辆十轮卡车占地面积相当于3辆小汽车的占地面积。(3)汽车可以直接从便道开走,此时排在它前面的汽车要先开走让路,然后再依次排到队尾。 (4)停放在便道上的汽车也收费,收费标准比停放在停车场的车低,请思考如何修改结构以满足这种要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本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压缩软件 一·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设计一个压缩软件,能对任何类型的文件进行哈夫曼编码,产生编码后的文件——压缩文件;也能对输入的压缩文件进行译码,生成压缩前的文件——解压文件。 二·基本要求 要求编码和译码的效率尽可能地高。 三·工具/准备工作 已学内容:哈夫曼树,哈夫曼树构造算法,哈夫曼编码,Huffman压缩算法。 需要的硬件设施与开发软件:一台计算机,并安装了Visual C++. 四·分析与实现 Huffman树中,叶子结点包含字符以及对应的字符频度(权值) struct HTNode{ //压缩用Huffman树结点 unsigned long weight; //字符频度(权值) unsigned int parent,lchild,rchild; };

使用哈夫曼编码能够对文件进行压缩,由于字符的哈夫曼编码以比特为单位,而当将哈夫曼编码以压缩文件进行存储时,压缩文件最少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存储,因此需要定义字节缓冲器,以便自动将比特转换为字节,定义如下: struct Buffer{ //字节缓冲压缩用Huffman树 char ch; //字节 unsigned int bits; //实际比特数 }; 定义哈夫曼树的抽象基类模板,实现建树,压缩,解压等功能 class HuffmanTree{ //Huffman树 public: void Code(); //编码 void UnCode(); //译码 private: HTNode HT[m+1]; //树结点表(HT[1]到HT[m]) char Leaf[n+1]; //叶结点对应字符(leaf[1]到leaf[n]) char *HuffmanCode[n+1]; //叶结点对应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和算法 设计题目:多种排序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计科嵌入式(12-1)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表达式计算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所在院系计科专业、年级、班12计科(嵌入式)设计要求: 1) 采用如下七种方法实现上述问题求解: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 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 2) 统计每一种排序方法的性能(以上机运行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为准进行对比),找出 其中两种较快的方法。并将数据序列和不同的查找算法的性能结果记录入txt 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 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 个随机整数(10000 以上)。 2. 对这些数字进行排序。 3. 采用插入、希尔、起泡、快速、选择、归并、堆排序方法解决问题。 4. 对不同的排序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并记录。 参考文献阅读: 1. 《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2. 《C 语言程序设计》丁峻岭中国铁道出版社 3. 《C 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作计划: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 任务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多种排序 摘要: 排序是算法中最基础的问题之一,经典的排序算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到的,基于比较的方法是比较直观的方式,主要存在插入法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每一种排序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比如插入法排序适用于那些长度短的排序,要是长的话,有些爱莫能助啦,堆排序主要是依据了二叉堆的特性,但是创建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希尔排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精确的过程,但是目前也只是一个经验方式。归并排序是一个递归的问题,采用分治的思想实现,但是这种算法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快速排序虽然是实践中比较常用的算法,但是对于有序的数组采用快速排序就是灾难。比较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最优也只能到达O(NlogN)。 关键词: 归并排序快排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 插入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内部排序

数据结构查找算法课程设计

存档编号: 西安********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查找算法性能分析 系别: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 班级:计科*** 姓名:王*** (共页) 2015年01月07 日

***** 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班级:计科**** 学号:**** 指导教师:**** 发题日期:2015-01-05 完成日期:2015-01-09 一需求分析

1.1问题描述 查找又称检索,是指在某种数据结构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素。查找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操作。而查找也有内外之分,若整个查找过程只在内存中进行称为内查找;若查找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则称为外查找,若在查找的同时对表做修改运算(插入或删除),则相应的表成为动态查找表,反之称为静态查找表。 由于查找运算的主要运算是关键字的比较,所以通常把查找过程中对关键字的平均比较次数(也叫平均查找长度)作为一个查找算法效率优劣的标准。 平均查找程度ASL定义为: ASL=∑PiCi(i从1到n) 其中Pi代表查找第i个元素的概率,一般认为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Ci代表找到第i个元素所需要比较的次数。 查找算法有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索引查找、二叉树查找和散列查找(又叫哈希查找),它们的性能各有千秋,对数据的存储结构要求也不同,譬如在顺序查找中对表的结果没有严格的要求,无论用顺序表或链式表存储元素都可以查找成功;折半查找要求则是需要顺序表;索引表则需要建立索引表;动态查找需要的树表查找则需要建立建立相应的二叉树链表;哈希查找相应的需要建立一个哈希表。 1.2基本要求 (1)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在设计查找算法性能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调用产生随机数函数: srand((int)time(0)); 产生N个随机数。 注:折半查找中需要对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排序,需要进行排序后再进行输入,N<50; (2)输出形式; 查找算法分析过程中,只要对查找算法稍作修改就可以利用平均查找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题目2教学计划编制 班级:700 学号:09070026 姓名:尹煜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7日

一.需求分析 本课设的任务是根据课程之间的先后的顺序,利用拓扑排序算法,设计出教学计划,在七个学期中合理安排所需修的所有课程。 (一)输入形式:文件 文件中存储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属性、课程学分以及课程之间先修关系。 格式:第一行给出课程数量。大于等于0的整形,无上限。 之后每行按如下格式“高等数学公共基础必修6.0”将每门课程的具体信息存入文件。 课程基本信息存储完毕后,接着给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把每门课程看成顶点,则关系即为边。 先给出边的数量。大于等于0的整形。 默认课程编号从0开始依次增加。之后每行按如下格式“1 3”存储。此例即为编号为1的课程与编号为3的课程之间有一条边,而1为3的前驱,即修完1课程才能修3课程。 例: (二)输出形式:1.以图形方式显示有向无环图

2.以文本文件形式存储课程安排 (三)课设的功能 1.根据文本文件中存储的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课程属性、课程学分、课程之间关系) 以图形方式输出课程的有向无环图。 拓展:其显示的有向无环图可进行拖拽、拉伸、修改课程名称等操作。 2.对课程进行拓扑排序。 3.根据拓扑排序结果以及课程的学分安排七个学期的课程。 4.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按图形方式显示也可存储在文本文件里供用户查看。 5.点击信息菜单项可显示本人的学好及姓名“09070026 尹煜” (四)测试数据(见六测设结果)

二.概要设计 数据类型的定义: 1.Class Graph即图类采用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类中定义两个二维数组int[][] matrix 和Object[][] adjMat。第一个用来标记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边,为画图服务。第二个 是为了实现核心算法拓扑排序。 2.ArrayList list用来存储课程信息。DrawInfo类是一个辅助画图的类,其中 包括成员变量num、name、shuxing、xuefen分别代表课程的编号、名称、属性、 学分。ArrayList是一个DrawInfo类型的数组,主要用来在ReadFile、DrawG、DrawC、SaveFile、Window这些类之间辅助参数传递,传递课程信息。 3.Class DrawInfo, 包括int num;String name;String shuxing;float xuefen;四个成员变量。 4.Class Edge包括int from;int to;double weight;三个成员变量。 5.Class Vertex包括int value一个成员变量。 主要程序的流程图: //ReadFile.java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TSP 问题 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27 日至2016 年7 月 1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字) 2016 年7 月 1 日

目录 第1 章需求分析.................................................................................1... 1.1 简介 (1) 1.2 系统的开发背景 (1) 1.3 研究现状 (1) 第2 章概要设计.................................................................................2... 2.1 系统开发环境和技术介绍 (2) 2.2 系统需求分析 (2) 2.2.1 总体功能分析 (2) 2.2.2 核心功能分析 (3) 第3 章详细设计...................................................................................4... 3.1 系统开发流程 (4) 3.2 系统模块设计 (4) 3.3 系统结构 (6) 3.2 系统流程图 (6) 第4 章调试分析...................................................................................7... 4.1 程序逻辑调试 (7) 4.2 系统界面调试 (8) 第5 章测试结果...................................................................................9... 5.1 测试环境 (9) 5.2 输入输出测试项目 (9) 5.3 测试结果 (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关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 这学期开始两周时间是我们自己选题上机的时间,这学期开始两周时间是我们自己选题上机的时间,虽然上机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星期但从中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上机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星期但从中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 数据结构可以说是计算机里一门基础课程,据结构可以说是计算机里一门基础课程,但我觉得我们一低计算机里一门基础课程定要把基础学扎实,定要把基础学扎实,然而这次短短的上机帮我又重新巩固了 c 语言知识,让我的水平又一部的提高。数据结构这是一门语言知识让我的水平又一部的提高。数据结构这是一门知识,纯属于设计的科目,它需用把理论变为上机调试。 纯属于设计的科目,它需用把理论变为上机调试。它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是其它编程语言的一门基本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是其它编程语言的一门基本学科。我选的上机题目是交叉合并两个链表,对这个题目,我选的上机题目是交叉合并两个链表,对这个题目,我觉得很基础。刚开始调试代码的时候有时就是一个很小的错觉得很基础。 刚开始调试代码的时候有时就是一个很小的错调试代码的时候误,导致整个程序不能运行,然而开始的我还没从暑假的状导致整个程序不能运行,态转到学习上,每当程序错误时我都非常焦躁,态转到学习上,每当程序错误时我都非常焦躁,甚至想到了放弃,但我最终找到了状态,一步一步慢慢来,放弃,但我最终找到了状态,一步一步慢慢来,经过无数次的检查程序错误的原因后慢慢懂得了耐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然具备的条件! 同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了解到,必然具备的条件! 同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了解到,硬件语言必不可缺少,要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必须懂得件语言必不可缺少,要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硬件

《对分查找及其算法实现》教学设计

《对分查找及其算法实现》教学设计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刘少银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浙江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算法实例第四节查找中的一部分内容。由于教材体系不适合校本实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体系作了如下调整。 讲授顺序: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第三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第四章 VB程序设计初步、第二章算法实例,第五章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穿插在相关内容教学中完成。 因此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法基础及算法表示,VB程序设计初步等。本次课是让学生掌握对分查找的思想及算法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分查找的基本含义、方法,理解并能画出对分查找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直观观察,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激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培养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分查找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对分查找算法的实现。 四、教学策略 ·以“猜数”游戏导入,引入对分查找的概念; ·师生讨论、生生讨论、生生互助;分析、归纳、总结,理解并掌握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 ·采用分类研究、分享成果、课后练习等学习方法,理解对分查找方法及基本主要特征; ·采用自然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形式对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 五、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释疑对分查找 (三个程序图片) (初始界面)(人工猜数界面)(程 序猜数界面) 准备:几张白纸,一支记号笔。启动猜数程序。 师:同学们好!大家看到前面的程序了吗?它是一个什么程序呢? 同学:猜数游戏程序。 师:对,这是我用VB针对李泳主持的“幸运52”中猜商品价格环节开发的一款程序,我先来说说针对主持人的部分:当李泳宣布商品的价格范围时,比如10000元内,猜商品价格的人就可以在猜数范围栏起始栏填上“0”,终至栏填“10000”,然后再将鼠标移到猜数栏中单击,程序即提示:“准备!倒计时30秒”,当单击提示处,猜价格倒计时开始,猜价格人即可在猜数栏上填上所猜价格的数值,然后根据主持人的提示,选择“不对”重新填写商品价格或选择“正确”让所猜价格在“猜得结果”栏内显示正确结果并停止计时,提示栏中即显示“您猜了M次,对了,恭喜您”。 师:大家觉得程序光有这样的功能神奇吗? 生:不神奇。 师: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程序神奇的地方在它能帮助猜商品价格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主持人的提示准确地猜出商品的价格,而且猜中率100%,所以现在“幸运52”停播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就是因为我开发了这个程序呀! 生:(有的说信,有的抱着怀疑的态度不吭声,也有说不信的) 师:有同学愿意上来试试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