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地方方言

东北地方方言

东北地方方言
东北地方方言

有一种回答叫嗯哪

有一种解决叫咋整, 有一种浪费叫霍霍,

有一种重复叫磨叽,有一种状况叫毛楞,

有一种面貌叫磕碜,有一种讨厌叫咯应,

有一种观察叫撒漠,有一种掩护叫打狼,

有一种为人叫得瑟,有一种软弱叫尿迹,

有一种疑问叫噶哈,有一种习惯叫埋汰,

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速度叫麻溜,

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厉害叫尿性,有一种傻叫得儿呵,

有一种心情叫憋屈,

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有一种运动叫滚犊子,

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吃态叫可劲造,

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有一种关系叫钢钢地,

有一种独处叫卖呆儿,有一种范围叫整个浪,

有一种顽皮叫欠儿登,

有一种能力叫吭呲瘪肚,有一种休闲叫无极六兽,有一种故意叫净引儿地,有一种感叹叫哎呦我去,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可机,有一种频率叫做晃常儿,有一种失败叫突鲁反仗。有一种骨头叫波罗儿盖,有一种心态叫杨了二正,有一个地方叫俺们那旮瘩。

1:无肌留瘦

2:埋了咕汰

3:得得搜搜

4:吭哧瘪肚

5:突鲁反仗

6:老天扒地

7:皮儿片儿

8:魂儿画儿

9:破马张飞

10:武武玄玄

11:吊儿郎当

12:五迷三道

13:毛楞三光

14:七吃喀嚓

15:急了拐弯

16:稀了马哈 17:犄角旮旯 18:费劲扒拉 19:鸡头掰脸 20:甩裆尿裤 21:披哩扑咙 22:虚头八脑 23:提溜算褂 24:鼻涕拉瞎 25:舞舞喳喳 26:抠抠搜艘 27:么么叽叽 28:直吧愣蹬 29:往那一矗 30:油光崭亮 31:豁牙露齿 32:支愣八翘 33五马长枪 34扬了二正 35三吹四捎 36整个浪儿 37窝窝囊囊 38针扎火燎 40笔笔划划 41抹抹张激 42筋鼻瞪眼 43咕咕秋秋 44鼓鼓孬塞 45滴了当啷 46闹心吧啦 47埋了乎汰 48豁牙漏齿 49磕了吧嗔 50连跑带颠 51屁的流星 52唧唧歪歪

撅达撅达掰不开镊子胎歪嗷嗷半拉咔叽杨了二正突鲁反仗

哭叽赖尿磨叽弥了磨的对撇子掰扯苛唠鼓揪横是头拱地

贱不喽嗖栽棱觉警儿完犊子卖单儿随根儿加钢儿叽咯浪

呜嗷儿地守铺儿隔路咕动打恋恋甩剂子将打将起根儿

油渍麻花毛楞三光膈应星崩儿撒眸日日热咕嘟扯哩哏儿楞

嘴巴啷叽堆随约觉着戚儿眼力见儿溜缝疙瘩溜秋外道

狗头瘙脑着紧蹦子妥妥的哭不上溜儿赖搭儿欠火来玄

跟头把式找削利整岗尖儿解嘎吱值个儿插伙儿双眼包皮儿

没溜儿脸大搋咕爱咋咋地罢园不大离儿炸庙儿有老主腰子

大约摸鼻咕儿白乎眼瞅着鸟悄儿打出溜不拉桌吧嗒画魂儿滴溜蒜挂吊小脸子街里挎兜快嗒快嗒嘴不得烟抽别脚夹楔儿照量假假咕咕

东北话大全

【巴巴儿的】bā bā r 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 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 bù lu?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半拉囫片】bàn lǎ hú 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 jià 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 lánɡ 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 tou chǐ 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 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 zhuǎ 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 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抹不丢儿的】mǒ bu diū 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 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 dēnɡ头脑错乱,不知所措。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 zhēnɡ yǎn l?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ɡe zhānɡ 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手砸疼了吧?没大事,就是木个张的。【费劲巴力】fai jìn bā lì很费力的;非常不容易。托人费劲巴力给你找份工作,你还不去。 【浮溜浮溜儿的】fū liū fū liū r di 非常满的。他把缸的水挑的浮溜浮溜儿的。 【达称】dá chan 相称(多指人体的各部位之间,人的长相、身份与穿着相适合的情况)。【大头小尾儿】dà t?u xiǎo yǐ r 物体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胆儿憷的】dǎn r chū di 胆怯;害怕。我不知咋回事,一瞅着官就胆儿憷的。 【得】děi 悠闲自在。干这活可真得,一点都不累。 【掉腰子】diào yāo zi 调皮捣蛋;品行不端;缺德。你这人真掉腰子,是他妈的差劲。【顶壳儿】dǐnɡ k? r 因质量好,能力强而顶用。买南孚电池好,顶壳儿。 【对撇子】duì piě zi 适合心意。我俩对撇子,我俩一组。 【态和】tāi he 态度温和慈祥。 【嘡啷】tānɡ lɑnɡ脏乱;不整洁(多指穿的)。也说“啷嘡”。我单位“春阳”特别嘡啷,但文章写的好。【脦肋】tē le 不修边幅,衣冠不整。 【舔嘴巴舌儿】tiǎn zuǐ bā sh? r 馋诞欲滴,想吃好东西的样子。也说“馋嘴巴舌 儿”。我带着儿了去市场买菜,我发现他看着香肠舔嘴巴舌儿的,但他还不要,虽然我没钱可我一定给他买。 【懊糟】nāo zɑo 懊丧;愁闷;不痛快。真懊糟,看场戏丢400元钱。

方言使用情况和现状调查

方言状况调查 您好!中国的方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方便研究学习,了解方言使用情况,特别制 作该问卷,问卷信息仅供研究使用,并严格保密。请您根据自身的情况给出真实答案。 1、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姓名 2 您的性别 3.您的年龄(周岁) 4.您的出生地(写到行政村,如:西城镇后洋村) 5.现如今的常住地点 6.您的职业是 7.您的最高学历是( ) A.从没上过学 B.小学 C.初中 D.高中(包括中专和职高) E.大专 F.本科 G.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1.您会说什么语言 2.您普通话的听力能力如何?( ) A.完全能听懂 B.大部分能听懂 C.一般能听懂 D.能听懂一点 E.听不懂 3.您方言的听力能力如何?( ) A.完全能听懂 B.大部分能听懂 C.一般能听懂 D.能听懂一点 E.听不懂 4.您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如何?( ) A.非常流利 B.比较流利 C.一般流利 D.不太流利 E.不会说 5.您方言的表达能力如何?( ) A.非常流利 B.比较流利 C.一般流利 D.不太流利 E.不会说 6.您在家中与家人说话时,使用什么语言? (1)和祖父母交谈()(2)和父母交谈() (3)和兄弟姐妹交谈()(4)和子女或外甥(女)交谈() A.普通话 B.方言 C.普通话多方言少 D.普通话少方言多 E.普通话方言差不多 7.您与熟人朋友闲聊时, (1)双方均能运用方言进行听说,使用哪种语言?() (2)双方没有共同的方言基础,使用哪种语言?() (3)听话人能够听懂说话人的方言但不会说,使用哪种语言?() A.普通话 B.方言 C.普通话多方言少 D.普通话少方言多 E.普通话方言差不多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东北部分方言及解析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搁这儿:在这儿。 圪土达:地方。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圪土达:这地方。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隔路:性格古怪。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儿:小男孩。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打八刀:离婚。 老赶:外行。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张三儿:指狼。 麻溜儿的:快点。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来得及。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老鼻子啦:很多。 丁钯:总是。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 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外屋地:厨房。 喂大罗:水桶(俄语)。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鬼头蛤蟆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贼亮:特别亮。 调理人:骗人 鬼:狡猾 真漆:清楚 呱呱湿:湿透 拽(zhuai三声):装相儿 拉硬:硬撑的意思 大米饭嘎巴:锅巴 皮驴子:摩托车

东北方言词典(精华版)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常用东北方言条

常用东北方言条 1、噶蛤——什么事,干什么 2、咯龄盖儿——膝盖 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埋汰——脏,不讲卫生,邋遢。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5、该里:热闹的集市 6、唠扯——聊天与唠嗑同意 7、杠杠——最好、非常好 8、你装呐——你在装模做样 9、的瑟——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10、肖——打11、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也用于做爱的意思)12、麻溜——快一点儿。13、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14、沙棱地——速度。15、寒碜——(一般指穿着不好)科碜——(一般指长相难看)16、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17、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18、捣扯——收拾,整理,一般指洗脸梳头之类的。19、了了——墨迹、唠叨20、秀篾——腼腆,拘束21 B车或者 BB车车——唠叨着然人生气的话22、老蒯——老伴儿(爱称)23、远点儿煽着——离我远点儿,滚蛋24、急眼——发火、愤怒25、老鼻子——特别多(和贼多同意)26、滚犊子——滚蛋(一般用作生气)27——抓瞎——胡说、乱说28、咋整——怎么办29、囫囵个——全部30、堆随——脚软、站不起来. 31、闲嘎嗒牙:一般指吃东

西如嗑瓜子32、熊色(sai三声)——熊样33、晒脸——调皮捣蛋、逞能、逞强34、干巴地——一般形容吃东西或者皮肤没有水分35、山炮——傻36、背不住——可能、也许37炮仗——鞭炮38、不远匣——指不太远39、扯蛋——胡说八道40、刺挠——痒41、没眼力件儿——形容一个人不会来事儿。42、敞亮——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够义气43、包源儿:全部(比如一个人把一桌子饭吃没)44、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 45、挡害——碍事46、二虎八鸡——傻乎乎和山炮同意47、二椅子——不男不女48、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49、裹——吸,吮50、哈喇子——口水51、干仗——打架52、计各——闹别扭53、尿性——有骨气,真汉子54曲咕——小声说55、铁子——哥们,好朋友。有时也指男女不正当关系如老铁56、五迷三道——迷迷糊糊一般指喝酒喝多了57、稀里马哈——马虎58无机六瘦——形容无聊到了极点,闹心,不知道干什么。59 、暴土扬尘——满天灰尘,扬沙天气(沙尘爆)。60、洋当二正——不认真,三心二意。61、埋了咕汰(埋了八汰)——邋遢。62、 得得(四声)搜搜——炫耀,让别人看不惯。63得得(一声)搜搜——发抖。64, 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经典东北话大全

[标签:标题] 篇一:经典东北话整理 有一种重复叫磨叽,有一种状况叫毛楞,有一种面貌叫磕碜,有一种讨厌叫咯应,有一种观察叫撒漠,有一种掩护叫打狼,有一种为人叫得瑟,有一种软弱叫尿迹,有一种疑问叫噶哈,有一种习惯叫埋汰,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速度叫麻溜,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喜欢叫稀罕,有一种厉害叫尿性,有一种傻叫得儿呵,有一种顽皮叫欠儿登,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有一种运动叫滚du子,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吃态叫可劲造,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有一种关系叫钢钢地,有一种独处叫卖呆儿,有一种频率叫晃常儿,有一种范围叫整个浪, 有一种能力叫吭呲瘪肚,有一种休闲叫无极六兽,有一种故意叫净引儿地,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可机,有一种失败叫突鲁反仗, 有一种骨头叫波罗儿盖,有一种心态叫杨了二正 篇二: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半拉架] bàn lǎ jià技术不够熟练。[例]?孙占江铁了心,一拍大腿说:‘沈风,我豁出这条命,跟你到外头闯荡,火里来,我火里去。踢开头三脚,就有了~’。?(《马加文集》⑤)[半拉克叽] bàn lǎ kē jī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例]那犁杖他弄个~,就不干了。

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方言

你是哪里人?你懂得说其他方言吗?在以下对话场景中你可以学习几种方言的词汇、句型跟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询问 普通话:你到哪里去?我去买点东西。 香港粤语:你去边(度)啊?我去买啲野。 台山话:你去(nai)啊?我去买(nit)野。 上海话:侬去鞋里啊?我去买眼物事。 厦门话:汝卜去底落?我去买淡薄物件。 潮州话:你爱去底那?我爱去买滴仔物件。 客家话:你去奈欸?崖去买滴东西。 描述 普通话:今天天气很热。 香港粤语:今日天气好热。 台山话:今日天气好热。 上海话:今朝天气热来要死。 厦门话:今仔天气尽热。 潮州话:今日天气热死。(汕)/今日天时过热。(潮) 客家话:今日天气好热。 道歉 普通话:对不起,下星期天去广州的票卖完了。 香港粤语:对唔住,下个星期日去广州慨飞卖晒啦。 台山话:唔好意思,下个礼拜日去广州慨票卖晒咯。 上海话:对勿起,下礼拜天到广州个票卖光勒。

厦门话:成痞势,下礼拜日去广州兮票卖了啊。潮州话:孬意思,下个礼拜日去广州个票卖了噢。客家话:对唔住,下只星期日去广州慨票卖撇欸。请求 普通话:咱们出去玩一玩,好不好? 香港粤语:我地出去玩下,好唔好? 台山话:我(11调)出去撩,好吗? 上海话:阿拉去孛相,好? 厦门话:咱来出去剔桃一下,好无? 潮州话:咱出来去剔桃一下,好孬? 客家话:崖等人出去料一下,好么? 感谢 普通话:谢谢您。不用客气。 香港粤语:唔该晒你。唔使客气。 台山话:唔该晒你。唔使客气。 上海话:谢谢侬。勿要客气。 厦门话:多谢。免客气。 潮州话:多谢汝。免客气。 客家话:多谢你。唔使客气。 问候 普通话:你最近身体怎样?挺好的。 香港粤语:你呢排身体点啊?几好。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绪论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每个地方的方言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经济在变化,生活环境在变化,地方方言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地方语音的变化比较大,比如吴方言,“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语音在近年来发生了更多变化,即使是没有受过专门语音训练的苏州人,也能较明显感受到苏州新老派方言发音的区别。”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比较小,普通人能够通过语调感受到区别。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语调判断出说话者是东北人。30~40年代的老人与我们80年代后的年轻人用词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一个纯粹的并且受普通话影响不大的南方老人,几乎是很难听懂东北的老年人所说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相反,如果听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人说话就会很容易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就是80年代后的年轻人已经把很多古老的比较生僻的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自觉地排斥了。不过语音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日常生活词汇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最明显。不同类的词汇变化是不同的,变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东北方言的变化方式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词语用法的扩大或缩小;意义的扩大或缩小;词语的消亡;新生的词;词义的转移。 随着东北俗文化的推广,东北小品频频出镜,这也让各个地方的人熟悉了东北方言。但是很多人只是能从语调和句调中听出东北方言的特点,如果从历史经济学角度研究,东北方言的日常词汇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尤其明显。词汇的变化以60年代左右的人为一个过渡,他们既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词,也掌握很多新生于八十年代以后的流行语,他们的词汇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很多词已经逐渐消失,这些词大部分都是表现一些日常用品和具体实物的词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已经被淘汰,比如:巴锯子、电匣子、柪子等,这些事物的淘汰使得相应的词也随之消失。新的科技也引进了新的生活用品,比如:电脑、空调、手机等等。新事物的产生,也伴随地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在东北方言词汇变化中是最为明显的现象。 “词义的演变是指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东北方言的演变也与这个大方向相同:一是城市里面的语言,影响了乡下方言。城市的发展较农村快,接触的新生事物也相对较多。语言的流通性很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比农村要高;二是经济发展地区的流行语影响了城市语言。一般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其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就会很多,这样就会带动一个地方词汇的更新。三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

东北土话大全 配解释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 1、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 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 2、咯了盖儿--膝盖 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 6、唠扯--聊天 7、唠嗑--谈话,聊天 8、钢钢地好、钢钢狠--非常好,非常狠 9、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 10、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11、削--打,暴打 12、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 13、麻溜--快一点儿 14、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 15、沙棱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 16、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 17、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18、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19、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

20、嘞嘞--唠叨 21、秀篾--腼腆,拘束 22、B车或者BB车车: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 23、老蒯--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 24、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 25、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 26、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 27、滚犊子:意为"滚蛋". 28、抓瞎:意为"白搭","白做了" 29、咋整:意为"怎么办" 30、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 31、稀罕:意为"喜欢" 32、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 33、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 34、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 35、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 36、山炮--就是傻了8急 37、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38、鼻嘎吧--bi-ga-ba鼻屎 39、不远匣--指不太远 40、扯蛋--胡说八道 41、刺挠--痒

浅析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附录A学生用表 :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附表

个别作品的微观研究。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论文将结合语言的流变和方言小说从开始到繁荣再到冷清的发展演变,从三个方面论述 方言在《红旗谱》中使用的具体功用和意义,文章结构如下: 1从现代语言的流变看方言于文学的关系 2、方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功用 3、方言在《红旗谱》中艺术表达方面的功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需要认真阅读原著及查阅相关方面的图书、学术论文等资料。 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以及自行购书等途径收集论文所需材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月1号—1月20号开题 1月20号一—2月2号收集资料 3月1号- —4月1号初稿 4月1号- 4月20号二稿 4月20号一5月10号定稿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风物志[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5]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6]小说丛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姚殿芳.老舍小说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艺术[A].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

[8]谢福铨冲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谢苍霖.绰号异称词典[Z].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10]梁斌我在深入生活[M],北京:文艺报,1987. [11]论白话为维新之本[N],北京: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1907. [12]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N],北京: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24. [13]上海:新青年[N]第4卷第1号,1922. [14]胡适.答黄觉憎君折衷的文学革命论[N],北京: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5]袁宾,等?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倪海曙冲国语文的新生,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 [17]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M],上海:申报?自由谈1923. [18]大众语论[N],载文学第3卷第2期. [19]白春仁.文学修辞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0]高天如冲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1]黄遵宪.黄遵宪诗选?杂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2]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0卷第1期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选题不错,往届没有做过。在具体的论述时,希望尽可能的广泛收集材料,做到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 A —理论研究;B —应用研究;C —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 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 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 …… 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 未来十年内将要消失的词: 勒特:le-3 te 不利索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二椅子:不男不女 扒瞎:说谎 呲哒: ci-1 da训斥

东北话

东北话 有一种白痴,叫扬了二正有一种反复,叫吐了反丈 有一种发火,叫急眼 有一种直爽,叫敞亮 有一种痒,叫刺挠 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讨厌,叫各应 有一种丑,叫磕碜 有一种美,叫带劲儿 有一种回答,叫嗯哪 有一种不耐烦,叫滚犊子 有一种傻,叫虎了吧唧 有一种脑残,叫山炮 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 有一种不可能,叫够呛

有一种脏,叫埋汰 有一种闲侃,叫扯犊子有一种聊天,叫唠嗑 有一种开始,叫原先 有一种不着急,叫赶趟有一种唠叨,叫墨迹 有一种错误,叫岔劈 有一种显摆,叫得瑟 有一种舒服,叫得劲儿有一种能耐,叫尿性 有一种口吃,叫磕巴 有一种费劲,叫啃呲瘪肚有一种角落,叫旮旯 有一种地方,叫那嘎达 有一种农村,叫屯子 有一种挑逗,叫撩赤 有一种坚强,叫皮实 有一种赶紧,叫沙棱儿的

有一种口水,叫哈喇子有一种耍赖,叫放挺 有一种摔倒,叫卡拽了有一种受伤,叫秃了皮有一种发愣,叫卖呆儿 有一种醉酒,叫五迷三道有一种逛街,叫上该 有一种人,叫欠登儿 有一种拒绝,叫别介 有一种泥泞,叫稀能 有一种麻利,叫嘁哩喀喳有一种崎岖,叫急了拐弯有一种无聊,叫五脊六兽有一种心烦,叫闹挺 东北话大全【一】

起根、炸根:原来、原先、开始。 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 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 各这儿:在这儿。 嘎哒:地方。 干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嘎哒:这地方。 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 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格路:性格古怪。 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小男孩。 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出门子:姑娘出嫁。 打罢刀:离婚。 老赶:外行。 撅子:指人脾气倔。

方言使用情况和现状调查

A.普通话 B.方言 C.普通话多方言少 D.普通话少方言多 E.普通话方言差不多 方言状况调查 您好!中国的方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方便研究学习,了解方言使用情况,特别制 作该问卷,问卷信息仅供研究使用,并严格保密。请您根据自身的情况给出真实答案。 1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姓名 ________ 2您的性别 ___________ 3.您的年龄 ___________ (周岁) 4?您的出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到行政村,如:西城镇后洋村 ) 5.现如今的常住地点 _____________ 6?您的职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的最高学历是( ) A.从没上过学 B.小学 C.初中 D.高中(包括中专和职高) E.大专 F.本科 G.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1?您会说什么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与熟人朋友闲聊时, (1)双方均能运用方言进行听说,使用哪种语言?( ) (2)双方没有共同的方言基础,使用哪种语言? () (3)听话人能够听懂说话人的方言但不会说,使用哪种语言?( A.完全能听懂 B.大部分能听懂 C. 一 般能听懂 D.能听懂一点 3?您方言的听力能力如何? ( ) A.完全能听懂 B.大部分能听懂 C. 一 般能听懂 D.能听懂一点 4?您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如何? ( ) A.非常流利 B.比较流利 C. 一 -般流利 D.不太流利 5?您方言的表达能力如何? ( ) A.非常流利 B.比较流利 C. 一 般流利 D.不太流利 E.听不懂 E.听不懂 E.不会说 E.不会说 (1)和祖父母交谈 () (2)和父母交谈 (3)和兄弟姐妹交谈 () (4)和子女或外甥(女)交谈 A.普通话 B.方言 C.普通话多方言少 D.普通话少方言多 E.普通话方言差不多 2?您普通话的听力能力如何? ( 6?您在家中与家人说话时,使用什么语言?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 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到东北旅游,也就不需要翻译啦。昨天还有朋友说,除了照片以外什么都没看懂,这回不要紧了,有以下词汇垫底,再多的东北话也能看懂和听懂啦。 四级东北话词汇: 1,喇子:塑料水桶 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人参,引申指能力差的人。 4,苞米:玉米 5,被垛: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唱歌 9,喇忽:遇事疏忽 10,列巴:面包 11,母们:我们 12,那嘎哒:那个地方 13,干哈:干啥 14,稀罕:喜欢 15,贼:非常和特别,很 16,犊子:混蛋 17,扯犊子: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脏 19,的瑟:不务正业或臭美XX免费论文大全20,整个浪儿:全部 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 25,甩剂子:发脾气 26,上外头:上厕所 27,上赶着:主动 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 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讨厌 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40,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儿盖:膝盖 42,做喔:立刻 43,麻溜:快点 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50,刺挠:身上痒。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摘要: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方言作为地域文明的土壤,背后还蕴涵着多样性的文化精髓,成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独具特色的生动鲜活的创作元素和表现手法。如威廉·福克纳和马克·吐温作品的地方语言,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方言”和张爱玲文字中的吴方言……作为语言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社会语言学主要探讨的是各种语言变体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本文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寻语言应用和文学之间的关系,能使读者更好的欣赏文学,理解包含在其中的社会文化信息。 关键词:方言文学作品功用 一、引言 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方言的功用,不仅在于交流,更多的是传递蕴涵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价值。方言还因其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所蕴涵的深刻的社会人情风貌,成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家独具特色的创作元素和重要的表现手法。同时,方言还具有珍贵的史学及语言学研究的导航价值。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研究其中使用的方言,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作家意图,发掘人物特点,挖掘作品技巧与内涵。 二、关于方言 方言(Dialect)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是作为一个学术用语从希腊语中借用而来的。原意是指在古希腊语中一些有明显差异的书面语言变体,这些语言变体都与不同地区有着某种联系并且大量应用于文学作品之中。如今,方言的含义已经与其原意有了很大的不同。社会语言学家将其定义为一种语言变体,这包含由地域和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语言变异。方言,主要分为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两大类。地域方言是一种民族标准语的地方变体。一般说来,同一种地域方言集中在一个地区使用。它与标准语的差别体现在语音、语调、词汇甚至是句法结构上。以英语为例,其地域变体有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等。所谓社会方言是一种方言的社会变体,它与说话人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即每个人说出的话都是其身份、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真实反映。例如,中国20世纪初的常州方言有街谈(一般用于平民百姓)和绅谈(多用于文人或官吏家庭)之分。同样,在国外,不同的社会阶层也有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 本文尝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结合一些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探讨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

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 1个字 抠、嘎、黑、皮、骚、帮、胖、民、上、整、揍、弄、歪、瞒、脍、二、呛、银、贱(便宜)拽(拉) 2个字 嗯呐(行、可以)、咋地(怎么的)、噶哈(há)(干什么)、棉脑(棉袄)、栽子(种子)叫驴(公驴)、明个(明天)、鼓捣(弄)、噶拗、杠唧(叫真)、吗玲(蜻蜓)、夜个(之前)、撂下(放下)邀么(估计),幺幺(称重量)电炮(用拳击打,通常指脸)划拉(聚拢) 鼓求(弄)、噶咕(特殊)、犟咕(叫真)、嘘呼(吹牛)、倒嚼(反刍)、开壶(开张)、昨个(昨天)、出溜(溜达)、打鸣(鸡叫)、白呼(吹牛)、下奶(催奶)、 夜个、昨个(昨天)前个(前天)、锃亮(非常亮)、唠嗑(聊天)、忽悠(蒙骗)、吃咂(吃奶)、骒马(母马)、连桥(连襟)、一码(全是)、八瞎(撒谎)、悬乎(夸张)茅楼(厕所) 骚性(好色)、羽牛(母牛)、妯们(妯娌)、横是(可能是)、圈拢(拉拢)、邪呼(严重夸张)、操蛋(很差劲)、溜需(奉承)、唬弄(欺骗)、叫叫(用柳树皮做的管笛) 血呼(夸张)、牛子(阴茎)、懒子(阴囊)、埋汰(脏)、老盯(经常)、欠儿蹬(多事)、咋整(怎么办)、打栏()、养汉(女偷情)、当腰(中间)、夹生(半生不熟)、晃常(有时)

咋地(怎样)、反群、连裆(狗性交)、守铺、喀拉(不好)、盯吧(总是.一直)、坐地(马上、当时)、白扯(白费)、鸡尖(鸡屁股)、鸡吧(阴茎)、噶答(水痘)、人家(别人、自己) 瘪子(稻谷里面没有粮食)、立马(马上)、隔叽(挠身体上的敏感部位让你发笑)、扯蛋(瞎说、干闲事)、开腚(擦屁股)、走道(走路)、糨子(浆糊)、自个儿(自己)、约么(估计)、磨叽(絮叨) 拉巴(提拔,帮助)、拉疤(粗糙)、伐送(出殡)、黄了(没成,泡汤了)、破闷(猜谜)、霸道(厉害)、拔干(大便干燥)、汆稀(拉稀)、寻思(想)、反蹬(反胃) 上货(进货)、上该(上街)、得瑟(折腾)、刺挠(痒痒)、诡道(诡计多端)、渍扭(不利索)、叨登(倒卖、连续动作)、带劲(有型)、够戗(没把握)、旮旯(偏僻狭窄)、嚼兴(敏感)、洋火(火柴)、瞎虻(牛虻)、捋管(手淫)、糗了(发霉)、稀罕(喜欢)、顺甜(味道甜)、老脍(女老伴)、当街(大街)、尿兴(厉害,特殊)、撩骚(挑衅)嚎唠(叫唤)、梏咚(蔫吧坏)、蔫吧(没精神.内向) 哧、遢拉(拖鞋,趿拉着脚)、噶气、皱吧(不平整)、挂掌(给牲畜上铁 掌)、出蓼、坷趁(难看)、吧唧(形容嘴张合的声音)、咋唬(吵嚷)、麻爪(吓呆了)、拨拉(拨动)、撒嘛(东张西望)、白瞎(浪费)齁咸(特别咸)候候了(吃咸了) 3个字

语文教学中方言的运用之我谈

浅谈方言在教学中的特殊效果 湖南省凤凰县官庄九年制学校熊超内容提要: 在正规的课堂教学中,普通话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方言作为地方语言表达的一种,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也会产生特殊效果的。 关键词:方言古文教学普通话与方言 正文: 时至今日,我已担任语文教学二十年了。虽然一直使用普通话教学,由于是农村中学,学生所见的世面太狭窄,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词语不太理解,尤其是文言文,所以难免要运用到方言。 其实在教学中方言的运用也是蛮有趣的,这得益于我的家乡——凤凰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凤凰县在地域上虽从古至今从属于楚国和湖南省,但由于战事纷乱,庞大的军政机构和近万人的军队入驻,以及各地经商客户的涌入,口音杂沓,经过近千年的长期影响,衍生出不同于其它地方方言土语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凤凰“地方方言”,即凤凰土语。凤凰土语,读音接近于西南方言,其口语特色杂乱,许多词汇没有恰当的汉字来准确表达: 1、凤凰土语没有尖音和团音的分别,消去了汉语和普通话中的入声、上声。无 zh,ch,sh 音。 2、口语比较混乱,方音非常浓重,县内各个乡镇,口语方音也都尽不相同,只有凤凰县城,才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凤凰土语。凤凰土语中有乡音最重的五个音,即:给(gei意“他”)、果(guo意“那”)、铆(mao即“不、没”)、呷(qia “吃”)、强(qiang意为“怎么”)。 3、凤凰的许多词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形容词体现在加重语气以示强调,常用叠词表示。如软硬滑粗淡浓、红黄蓝绿白黑、酸辣咸甜苦。 也许这些让你感到只是抽象的话,那么凤凰籍大文学家沈从文的“乡土文学”将使你领略到凤凰方言独特的魅力。沈从文小说中反映凤凰特色的语言文字俯拾皆是,既有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俗语、谚语,也有凤凰乡味十足的景致和风俗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

东北部分方言及解析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搁这儿:在这儿。 圪土达:地方。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圪土达:这地方。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隔路:性格古怪。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儿:小男孩。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打八刀:离婚。 老赶:外行。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张三儿:指狼。 麻溜儿的:快点。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来得及。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老鼻子啦:很多。 丁钯:总是。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 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外屋地:厨房。 喂大罗:水桶(俄语)。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鬼头蛤蟆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贼亮:特别亮。 调理人:骗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