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致加西亚的信》的职场感概

读《致加西亚的信》的职场感概

读《致加西亚的信》的职场感概
读《致加西亚的信》的职场感概

读《致加西亚的信》的职场感概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致加西亚的信》的职场感概

受上级领导指示,我读了这本名叫《致加西亚的信》的书。我有没有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或许大多数同事和我一样,都曾暗想:“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正如封面所写,领导要我们“具有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主动性”,要我们“完成任何‘不可能的任务’”,读这本书能给我们相关启示;第二、不得不看,要写读后感;第三、书的吸引力。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都不如罗文,我们在完成使命的时候,总是要问“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甚至还有“怎么做得到?”。

读完了《致加西亚的信》之后,我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是一本美国人的书,最早出版于1899年。如果它是一本真正的精神读本,而我们现在才来拜读,是不是已经落后了一百多年?

第二、中国自古以来不乏罗文这样的英雄人物和故事,为什么不能成为畅销全球的书籍?因为中国人没有文化吗?不是的。我想,是因为中国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只懂按部就班,不能灵活运用。所有的故事,浓缩成一个成语,四个字“精忠报国”,而不再涉及其他领域;与此同时,美国很多企业家已经巧妙地把《孙子兵法》用在商业战术上。

第三、论“忠诚”,没有人比得过我们。看看眼前的同事,有哪一个不是在我单位一干就是兢兢业业三年、五年、十几年的……我们不存在“服从与不服从”的问题。工作中的所有任务,必须完成;否则就是和自己的薪水过不去。与罗文相比,我们缺乏“勇敢、执着、团队信任和自身能力”。因为这样的缺乏,才变得没有责任感和主动性,很多事情敷衍了事,面对问题临阵退缩。

读了这本书以后,就像给自己敲响一次警钟。如果不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职业技能,在面对众多工作任务的时候空有胆怯心理,终将被这个飞速进步的时代无情的淘汰。如果足够勇敢与自信,充分信任集体,能够很好的适应团队合作,又怎会害怕任何艰难险阻。这样,才能完成任何不可能的任务。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的心得体会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后,对自己感触很深,这是一本曾轰动并一直畅销全球的书,100多年来被译成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现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的第六名,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书中讲的是1894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古巴的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热带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地点。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取得他的合作,于是他们把安德鲁〃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那里?”等任何问题,只是静静地把信拿去,不顾一切、义无反顾地克服了千难万险把信送达,完成了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经历了数不清国家更替、民族兴衰、战争胜负和社会巨变,可是这本书却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加西亚是谁,也不在于这一封信说的是什么,重点是送这封信的人及他所表现的那种忠诚、敬业、勤奋、责任和勇敢。罗文在故事中的表现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坚决服从命令,决不讨价还价;二是克服千难万险,出色完成任务。

要提倡忠诚。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忠诚;在工作中,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为人同事,也需要忠诚。我们无数次听到这样的教诲:成事先成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诚。《致加西亚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共勉:“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对事业的忠诚也正是敬业的表现。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忠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企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像罗文那样,把领导交给的任务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那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的公司而工作,也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 要提倡敬业。敬业,就是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事业将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一行,不仅能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产生无

苏教版-语文-高一 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附答案

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 想北平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廿.七岁( ) 黏.合( ) 浸. 在( ) 辜.负( ) 匀.调( ) 茉. 莉( ) 翩.翩( ) 韭.菜( ) 海棠. ( ) 菜圃. ( ) (2)多音字 ????? 什刹.海( )刹. 车( ) ????? 胡同.( )相同.( ) ????? 便.宜( )方便.( ) ????? 省.钱( )省.亲( ) 2.辨别下列各组形似字并组词。 ????? 躲( )垛( ) 跺( ) ????? 健( )键( )毽( ) ????? 喘( )湍( ) 揣( ) ????? 翩( )蹁( )蝙( ) ????? 蝶( )牒( ) 碟( ) 3.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布置 部署 ①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日下午,全省各考点已全部______完毕,准备迎接7日开考的高考。 ②与此同时,美军将加强在关岛的军事______,很可能会增派一支航母战斗群驻守在关岛或夏威夷。 (2)完全 完整 ①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独立的比较______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②表面上看,过度消费似乎______是个人行为,但扩大开来看,则会演变为一种社会群

体行为,从而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3)情形情势 ①在旅游活动中遇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______时,导游人员在征得多数旅游者同意后,可以调整或者变更旅游线路,同时应当立即报告旅行社。 ②在当前甲流疫情日益严峻的______下,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4.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______,字______,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__________”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老张的哲学》,中篇小说《月牙儿》、__________,话剧《龙须沟》、______________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选文第一段中,作者说“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三段中四次说到爱北平,但又“说不出”,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 3.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种收尾方式好在哪里?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心得体会5篇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心得体会5篇 在人生的书柜中,仍可以找到这样一本被奉为经典的书籍——《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加西亚精神。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心得体会1 读一本好书,精神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当我读到这部书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致加西亚的信》是一本声名远播,流传已久的励志类书籍。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当美国总统将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到罗文中蔚手中,并命令他去完成任务。罗文中蔚在根本无法预知环境恶劣程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使命,把这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简单的故事百年后何以能流传于世,并且被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做为培训员工的重要教材,因为这部书中所讲的故事不知单纯是“送信”,它已成为人们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它传达的理念影响力足以超越任何理论说教。这种敬业、忠诚、勤奋精神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同时向世人揭示了成功的真理。 罗文是“忠诚”的楷模,“敬业”的模范,”勤奋”的榜样,“自信”的标杆。这种优良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管理者强加的,而要靠自己去自觉地磨练和养成。罗文中慰在接到命令后,他没有问“加西亚将军在哪里?”而是无条件地服从命令。他认为服从命令是

军人的天职。在当今社会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多少人常常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誉,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在领导不注意的情况下,工作中就会出现懒散、消极,常常以怀疑、抱怨的心态工作,与罗文相比,我们身体上所缺乏的是坚定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因此,我相信,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在旁监督、行事坚毅而诚实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最终走向成功。罗文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有着优秀的品质:忠诚、勇敢、坚毅,正是他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使他出类拨萃,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看过这部书会发现,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简单与复杂、局部与全部、平凡与崇高,竟是如此的接近。我们不访做个思考,在当今经济社会,我们应该做哪种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事业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做我们应该做的事,让我们也成为企业中的“送信人”,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富却不需要承但任何责任的便宜事。当责任从前门进来,你却自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可是伴随责任而来的机会!对大部分的职位而言,报酬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直接的关系。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但责任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别让“没有空”的想法使我们无法完成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的事。 “敬业”这个经济社会永恒的词语中,既包含了个人对事业的执着,又有对事业的忠诚。敬业是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一个人做事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共6篇)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共6篇) 本文是关于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共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责任·忠诚·服从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该书叙述了一个浅显的故事,加西亚是古巴的一位起义军首领,把信送给他的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罗文中尉。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方急需加西亚将军的协助,怎样才能把信件送到加西亚手中,美国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向总统麦金莱推荐了罗文中尉。在得到总统的口头指令后,罗文在最短的时间内客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使命,把一封维系民族存亡命运之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为国家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后,我感触颇多,获益匪浅。罗文在此事件中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强的人。坚强的意志力和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使他成为一个不讲任何条件并把完成工作任务放在第一位的人。罗文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罗文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令我敬佩。该书所揭示出的敬业、诚信、忠诚、勤奋的精神,正是人性中最为高尚的一面,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通过本书也向世人揭示出了其成功的奥妙。 读罢此书,我体会颇多:1、责任。我们终日提倡的“敬业爱岗”,如若没有极强的责任心是不可能做到的。“责任”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和原动力之一。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自己的责任心,自觉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像“罗文”那样敬业、忠诚、保质保量完成上级给予的任务,定会实现自身的价值。2、忠诚。这里所说的忠诚是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忠诚。我们不应该只是口上挂着忠诚说着敬业,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表现,因此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上都应该尽心尽力,恪尽职守。3、服从。罗文作为一名军人,服从是他的天职,在面对有生命危险的任务时,他义无反顾的去执行命令,这说明罗文不仅仅具有军人的作风,也可看出他的敬业精神:言必行,行必果。4、信任。当总统麦金菜

成都七中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题试卷

南开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高2011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Ⅰ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燥.(cào)踱.步(duó)隽.永(juàn)蓊.蓊郁郁(wěng) B.恪.守(kè)熨.帖(yù)山脊.(jǐ)亘.古不变(gèn) C.做窠.(kē)休憩.(qì)猝.然(cù)一模.一样(mó) D.倔.强(jué)拙.劣(zhuō)煤屑.(xuè)窸窸窣.窣(sū)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树阴座落游目骋怀 B.融解告诫安详化为乌有 C.寥廓斑斓叫嚣欢呼鹊跃 D.绚烂缥缈狼藉竞相生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勤奋与天才休戚相关 ....,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浇灌出来的天才。 B.九寨沟的风光,在电视里看看,已经是很美的了,但如果你能设身处地 ....,那美的感受,绝不是看电视时能领略到的。 C.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 ....的地步。D.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但如果没有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奋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B.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吉隆坡与东盟首脑会谈时,各国首脑都表达了对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的担忧。 C.这所学校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富有古代建筑特色的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校园建筑风貌。 D.作文评分受到阅卷老师情绪的影响,分数在统计时出差错,这些在高考阅卷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将会通过网上阅卷的方式得到较好的解决。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凭着自己辉煌的才华和敏锐的直觉,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和论文,并在

致加西亚的信(原文)

致加西亚的信 一提起古巴这个国家,我的记忆里便会闪现出一位令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物。 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牙的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是,当时加西亚身处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因此无法送信给他,也无法给他发电报。然而,美国总统必须要要尽快得到加西亚的配合,怎么办? 有人告诉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他是能为您找到加西亚的唯一人选。” 于是,总统派人将罗文找来,并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着信,将它封进一个油纸袋里,然后将其紧贴前胸并扎好。4天后的一个深夜,他乘一艘敞篷船到达古巴海岸,消失于茫茫丛林之中。3个星期之后,罗文又徒步穿越敌国—岛国古巴,将信交给了加西亚。对于这些艰难险阻,我不必一一赘述。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在麦金利总统将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时,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 这件事足以流传千古,每一所大学校园都应当树一尊罗

文的铜像。罗文不像一味啃书本的年轻人那样较真儿,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点与指示,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那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我们还有许多现实版的加西亚的故事。现在,在一些职员众多的大企业里,很多人都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坚强的意志。这一点的确令人吃惊,这也是很多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整日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无所事事。懒惰散漫、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除非好言相劝甚至威逼利诱,或者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天使下凡相助,否则他们便一事无成。 的确如此。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假如你是一名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你有6名下属听候你调遣,你对其中任意一名下属吩咐说:“请查阅百科全书,并写一份关于科勒乔(Correggio)生平的简要备忘录。”这名员工会平静地回答说“好的”,然后立即去做吗? 他一定不会。他一定会一脸茫然地盯着你,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 科勒乔是谁? 您要我找哪一种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在哪里?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责任忠诚服从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责任,忠诚,服从 责任·忠诚·服从——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该书叙述了一个浅显的故事,加西亚是古巴的一位起义军首领,把信送给他的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罗文中尉。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方急需加西亚将军的协助,怎样才能把信件送到加西亚手中,美国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向总统麦金莱推荐了罗文中尉。在得到总统的口头指令后,罗文在最短的时间内客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使命,把一封维系民族存亡命运之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为国家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后,我感触颇多,获益匪浅。罗文在此事件中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强的人。坚强的意志力和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使他成为一个不讲任何条件并把完成工作任务放在第一位的人。罗文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罗文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令我敬佩。该书所揭示出的敬业、诚信、忠诚、勤奋的精神,正是人性中最为高尚的一面,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通过本书也向世人揭示出了其成功的奥妙。 读罢此书,我体会颇多:1、责任。我们终日提倡的“敬业爱岗”,如若没有极强的责任心是不可能做到的。“责任”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和原动力之一。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自己的责任

心,自觉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像“罗文”那样敬业、忠诚、保质保量完成上级给予的任务,定会实现自身的价值。2、忠诚。这里所说的忠诚是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忠诚。我们不应该只是口上挂着忠诚说着敬业,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表现,因此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上都应该尽心尽力,恪尽职守。3、服从。罗文作为一名军人,服从是他的天职,在面对有生命危险的任务时,他义无反顾的去执行命令,这说明罗文不仅仅具有军人的作风,也可看出他的敬业精神:言必行,行必果。4、信任。当总统麦金菜得知中尉罗文能够胜任这次任务时,他没有去猜测和怀疑,而是立刻派他出发,正是因为这种信任才会有罗文的出色表现。 “把信送给加西亚”已经演变成一种忠于职守、信守承诺的象征。我们需要像罗文这样的“送信人”,而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还相当缺乏。其原因在于: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大家习惯性地给自己设障碍、摆假设、找借口、寻理由。“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些”等种种理由推托,这些现象就是责任心不强、不愿干工作、不想干工作、工作缺乏积极性的表现。以这样的态度工作,我认为是对自己不负责、是对人民不负责、是对国家不负责,更谈不上忠于职守、信守承诺。相反,罗文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故乡的胡同 阅读训练及答案

故乡的胡同史铁生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1.“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句中的“可能是一回事”如何理解? 2.如何理解“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一句话的含意? 3.作者说“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这“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指的是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4.文章结尾,作者把自己设想成一只俯瞰胡同的鸟儿,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 随着我的长大,我走过的熟悉的胡同越来越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大;反过来也可以说不断漫展的胡同见证了我的生命、我的成长。所以也可以说“可能是一回事”。2. (1)胡同记载了我的全部生命,每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情。(2)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为了强调胡同在“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3. (1)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800字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800字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

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有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致加西亚的信》触动我心的句子

1)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更 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2)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变成 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强迫他们做事,或者,请上帝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否则,这些人什么也做不了。 3)他们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任何愚笨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全力 以赴地将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 我越是专注自己的工作,学会的东西就越多,取得的成就就越大。不仅要对自己分内的工作尽职尽责,而且要更上一层楼,做到更主动,更卓越。 4)什么是主动性呢?主动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当他人告诉你一次,不需要监督,你就能圆满完成任务。 5)证明自己杰出的最有力证据是能够自我克制。 6)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有所施才有所获——衷心地给 予学校同情和忠诚才能有所收获。以自己的学校为骄傲,与老师站在一起——他们正在尽职尽责。 7)如果能捏起来,一盎司忠诚等于一磅智慧。事实上,当你贬损它时,就等于在贬损自己。 8)想要攀上成功之阶,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选择一项即使酬劳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当 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尾随而至。 9)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进步,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没有污点的人生记录,使你 在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拥有一个好名声,良好的声誉将陪伴你一生。 10)如果你有机会去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始终高居事业的顶峰。在他们的 一生中,曾多次攀上顶峰又坠落谷底,虽起伏跌宕,但是有一种东西永远伴随着他们,那就是能力。能力能帮助他们重返巅峰,俯瞰人生。 11)有所施,定有所获。如果工作时能全力以赴,不敷衍了事,不偷懒混日,即 使现在的薪水微薄,未来一定有所获。 12)如果你做每一件工作都是那么热忱、友善,不计报酬,那么你就将自己与那 些花费大部分时间关心休息、福利、薪水和下班时间的人区分开来了。 13)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像罗文接到送信任务时一样,什么也不问,欣然的接受任务,保证完 成任务。 14)敬业、忠诚、勤奋精神其实都是现实工作中的一种态度问题。记有一位著名管理学者总 结出过这样一个公式:一个人的工作成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15)有两种人永远落后于别人:一种是只做被要求的工作,另一种是做不好被要 求的工作。 16)有一种精神人们赋予它盛大的褒奖,那就是自动自发的精神。拥有自动自发精神的人就 是在无人告知的情况下能够主动积极完成工作的人 经典语句 1、一切的动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使命。 2、面对咆哮的大海,我在想,成功永远不是一次航行。

《故乡的胡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里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拉倒。那时,寺庙多已消失或改作它用。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讲述了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罗文中尉。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立刻出发了,他穿过荆棘丛林,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凭着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 《致加西亚的信》虽然是一本其貌不扬的书,但却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的读物之一。也许你只需要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把它读完,但它传递给你的理念却让你掩卷深思。也许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但我们却又无法回避。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它不仅是一首歌颂英雄的赞歌,更是一本励志著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细细品读,凝神品味。“送信”已成为一种敬业、勤奋、忠诚的象征,“罗文”更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优秀员工的榜样典范。在思想多元、价值体系多变的今天,我们的管理者、经营者一直在苦苦寻找“送信者”,而我们每一个人是否也要扪心自问,我可以成为那个“送信者”吗?我可以成为“罗文中尉”吗? 敬业、勤奋、忠诚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做好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敬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习惯。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面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所从事的专业,只有牢固树立起这种敬业精神,才有可能最

大限度地挖掘个人的潜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才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才有可能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这就是一种敬业精神,一种责任意识,一种执行力的表现,一种对领导和事业的忠城,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不管艰难险阻,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而如今在我们的周围,像“罗文”这样的人已是凤毛麟角,漠不关心、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工作态度对一些人来说也经是变成常态,敬业精神缺失,责任意识不强,进取心缺乏等现象在工作中时有发生。《致加西亚的信》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可谓是一剂良药,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记得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成功=1%的天赋+99%的勤奋。的确一个人的天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勤奋却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不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不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不论是难事还是易事,只要我们都能怀有勤奋工作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敬业精神,忠诚于事业的信念,事事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效果,那么我们的工作就能完成好,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奋斗,艰苦卓绝的勤奋努力才能得到的。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成功者善于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勤于工作,更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久过程”,书中的这句话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

读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系列其一

读《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系列其一: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在去年的春天,我有幸结识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为何不到三千字的文章会拥有那么多真诚的读者,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在读完之后,我的疑虑冰消瓦解,它所传递的“敬业、忠诚、勤奋”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在此,我对此进行了概括,在这篇短文中,让我感受到的重要信息就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是每个人最根本的品德。西方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八个,其中六个与诚信有关:真诚的、诚实的、忠实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可靠的。瓦鲁瓦尔(印度):“君子以诚信为明灯,它能消除心灵的黑暗。”这句话充分说明诚信在修身养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诚信这个话题太古老了,关于诚信的论断自古有之。在中国,影响中华民族思想的儒家思想中,对诚信也是极力地推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语出《中庸》)“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语出《论语·为政》)这两句话所表达的就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即以真诚、敬业、专一之心做事,以友善、不欺人之心待人。 诚信无国界,国外的伟人们也对诚信有精辟的论断,约翰·雷说:“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西塞罗:“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这些话从反面的角度对诚信的重要性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人,没有诚信,那么他将没有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思想,包括道德,包括人生的前途。一个表里不一、言而无信的人,他是不可能蒙混别人一辈子的,他肯定会使自己为虚伪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这个方面,高尚品德(诚信观为主)是安德鲁·罗文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的关键所在。《致加西亚的信》中说道:“我敬佩那些无论老板在不在身边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既然公司付给你薪水,你为公司工作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投机取巧、无所事事的职员就是没有诚信观念的人;作为军人,天职就是服从,必须奉上级命令办事,而不应有任何迟疑,这

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0-2021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d无答案)

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0-2021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d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致加西亚的信阅读感想(共10篇)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共10篇) 本文是关于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

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

读《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

花了两天的时间,读了这本薄薄的书--《致加西亚的信》。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著的《致加西亚的信》以通俗的语言一针见血指出了消极工作态度的种种流弊,用平凡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道出优良道德品质的难能可贵,向人们昭示了一个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十分朴素的道理:态度是决定个人成败的核心因素,忠诚是赢得事业成功的制胜法宝。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到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些尔虞我诈,靠投机取巧,搬弄是非取悦领导,不断上升职位的人。工作时推诿塞责,不思反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本该兢兢业业地工作,

却处心积虑地想走捷径之人比比皆是。古人云:亲贤臣,远小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与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单位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这种人永远会被领导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那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做事也会因为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 本书提到“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这句话,因为一种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一旦养成之后,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失业。一个人最重要的态度之一就是诚信,你一定要有360度的口碑,也就是说,当你的上司信任你,同事信任你,部属信任你的时候,你就真正具有了诚信的口碑,那么就值得被委以重任。 忠诚与敬业,也是一种创业精神。惟有创业精神,惟有敬业,才能够锻炼出无中生有,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无限价值的能力,才能在没有被告知如何寻找加西亚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把他找到。无论是单位职工,还是肩负重任,都需要具备这种创造能力,而这是人类最可贵的能力,因为敬业而培养出了这种能力,那么最大的受益人不就是自己?所以,不管是在人生的什么阶段,都应该无所不在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