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移动的虚拟桌面无线云终端

可移动的虚拟桌面无线云终端

可移动的虚拟桌面无线云终端
可移动的虚拟桌面无线云终端

可移动的虚拟桌面:无线云终端

无线云终端的手段之一可以使手机用户获取运行在机房服务器的手机虚机的桌面。由于手机品牌繁多,这一手段促进了移动终端的中央管理。介绍此技术的方法,包括手机虚机的基础平台和管理软件。测试结果显示:大批量的用户可以经过3G无线传输使用Android和WinMobile的桌面。

引言

在威睿(VMWare)针对x86的机器实现了操作系统的虚拟化后,因“一个物理机可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机房里的服务器使用率大为提升。然而在终端PC前的用户,是否也可以取得虚机?于是有关虚拟桌面的想法应运而生。这个想法涉及机房里的多个虚机如何经过适度的管理将PC虚机的桌面实现在用户终端,因而是整个基础设施的架构,称为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在云计算红火的今天,一个很合理的问题是:云里的资源如何让用户使用?VDI就是从“端”操作“云”资源的手段之一:“端”透过适当的通信协议和足够的带宽来实现机房里“云”的资源使用。通信协议包括远程桌面协议RDP(传输桌面),以及SHCE协议(传输桌面和视频)。

以上所述VDI,通常只在PC及固网里实现。然而,在中国,手机、平板电脑和上网本(以下统称移动终端)的未来增长比PC快得多,是否VDI的虚拟桌面想法也可以透过3G移动网实现在移动终端上?在本研究报告中,我们把移动的VDI称为虚拟移动基础设施VMI(Virtual Mobile Infrastrucmre)。当然,VMI也是“端”使用“云”资源的手段之一。我们研究如何将Android和WinMobile的手机操作系统桌面,传输到移动终端。

VMI与两方面的操作系统有关:

(1)服务器上的虚机操作系统。与VDI不同的是,手机的操作系统并不像PC机那样,被Windows的用户占了95%以上。当前较为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ndroid、Symbian、WinMobile和iPhone。另外win7、Android和Chmme的上网本也被看好。本研究仅包含两个代表性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WinMobile6.0和PC的操作系统;

(2)移动终端上的操作系统。如果在机房里运行手机虚机及其应用,那么用户的移动终端即使品牌不同,只要安装适当的远程桌面协议客户端,都能接收到同一手机操作系统的桌面,甚至PC的桌面(当然PC的屏幕太大,有适配手机屏幕的问题,但使用手指滚动屏幕的技术能缓解这一问题)。这样“跨移动终端平台”的VMI产品优势也许能为移动电信、销售机构、甚至学校所接受,因为这些机构的用户的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的品牌很难统一。此外,手机应用开发商也因此不必做跨平台的开发。

1 VMI的需求

以上只是略述VMI的背景,但其详细的需求如下:

手机虚机的制作:如果要得到手机虚机的屏幕,首先当然必须在机房里的x86服务器上创建手机虚机。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手机操作系统能够直接运行在x86的平台上,譬如谷歌的Android;另一种情况则是(大部分的)手机操作系统只能在ARM的芯片上运行。因而ARM指令必须要经过翻译才能在x86的服务器上运行。所以基本上,这是两个不同的管理程序(Hypervisors)。

手机虚机的管理:类似于VDI的管理,用户必先通过连接代理取得虚机的lP地址和端

口号,然后才能进行桌面的传输。在取得虚机时,VMI的管理器必然有适宜的机制,使得手机虚机对某个用户可以是静态永不变的,或动态地按照某种规律选取的。管理员必须能够透过管理界面,为用户创建、克隆、启动、停止、删除虚机。(停止虚机是一般手机操作系统并不具备的功能。)同时要兼顾更有效率的管理和启动虚机,因为手机虚机并不像Pc虚机的镜像那么大,所以载人时阃较快。

远程移动桌面协议:常见的远程桌面协议有VNC、RDP以及SPICE(以下统称移动终端协议MTP)。通过MTP,可以完成移动终端与虚机之问的“互动”:即虚机屏幕传到移动终端,而键盘和鼠标的动作则从移动终端传到虚机。必须选取三种协议之一或创建新的协议米完成互动。无论使用何种协议方法,移动终端协议有其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移动终端协议的服务器可以运行在Hypervisor之上(如SPICE和VNC)或虚机内部(如RDP)。至于移动终端协议的客户端,是运行在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上。由于手机品牌甚多,凡是较为通俗的智能手机或上网本的协议客户端,都必须支持。

无缝桌面:“无缝”是指客户端在连接虚机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桌面是客户选定的某应用的全屏桌面。如果没有选定的应用.默认的桌面就是操作系统桌面。

PC桌面传输到手机以及PC应用点播:移动终端如手机或上网本,不仅可以与手机虚机互动,还可以与Pc虚机互动,或与运行在虚机上的应用互动。

内网连接的扩容(Scalability of local-netVMI):当大量的用户有桌面要求,系统在虚机能支持的虚机数量上以及用户响应、用户体验上必须保证没有问题。

外网3G连接扩客(Sealability of wide-area VMI):机房里服务器的虚机桌面,利用3G 载体的传输与移动终端互动。经由外网进入内网。通常有一个类似路由的接人过程。即使扩容测试已可在内网处理大批量用户的问题,但从外网的移动终端经由移动电信的3G移动网关、骨干网、一直到通过防火墙、接人内网到机房服务器的过程,如有瓶颈,必须消除,以支撑大数量的并发。

2 VMI管理软件以及QVisor平台的研制过程

2.1 国内外Hypcrvisor技术调研

早期Hypervisor的研究:因为VMI的主要舞台是数据中心,而为了将ARM OS运行在全是x86核的数据中心里,有必要引用仿真器QEMU。较早的x86虚拟化研究包括:2000年华盛顿大学的Denali使用微内核技术的研究项目,威睿的全虚拟化,Xen的半虚拟化,微软Hyper-V 的半虚拟化,此外还有IBM的预虚拟化以及红帽的QumranetKVM方法。自从2006以来.已有一些在ARM核上运行的虚机研究。例如伊利诺大学的研究就集中在ARM硬件上的Hypervisor,而不是用AMR的仿真器。Xen 3.3使用了V2E方法:除了一个很薄的域0和其它客户域之外,在一个迷你os上运行仿真器QEMU。这个QEMU仅是为了VM运行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应用例如安全检测,启发了我们的想法:将全部的客户OS郜运行在QEMU上。

嵌入式Xen:这个方法起初是将Xen的源码移植到ARM指令。其次将此嵌入式Xen的硬件驱动虚拟化。有一些大学的研究是属于这方面的:就是把Xen 1.0代码移植为ARM指令,但MMU方面的工作并末完成。移植了一个Choices Hypervisor到ARM芯片上并将ARM指令扩充以便在QEMU仿真器内使用类似英特尔的VT技术。

基于QEMU的优化移动Hypervlsor为多种芯片(SPARC、ARM等)做了仿真工作,运行在Linux微内核L14上。他们做了下列优化:(1)功能级别的指令块处理;(2)用自己的内存管理方法,取代QEMU软件MMU;(3)L4微内核是一个代码行数很少的内核.性能极佳。优化方法散布在三个层面:(I)微内核L4;(2)QEMU;(3)客户0S。比起嵌入式Xen方法集中在一个Hypervisor内,该方法似乎更为有效。但由于每个客户OS都需要将一个仿真器QEMU载人内存。消耗掉不少内存.于是能支持的虚机个数比起嵌入式Xen就少很多。如果QEMU可被共享,那就更佳。不过,共享QEMU是Xen3.3的V2E用在Pc虚机上的方法,只不过Xen 3.3用了自己的Xen任务调度器和MMU,而方法则是用了M的改进的任务调度器和MMU。此外,还欠缺了一个服务器来管理虚机,以方便测试.并需要提供API与诸如VDI或VMl的应用相接。

至今国内外尚未有任何类似VMI的产品。主要是因为手机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大多数公司(例如澳大利哑的OpenKernel Lab、被RedBend收购的ViauMogjc、以及威睿)将之用在客户端,而不是服务器。我们参考上述的研究,根据自己的创见。提出了在服务器上建立一个移动的Hypervisor的想法,称之为QVisor。至于多客户分派手机虚机.建立对话期,控管虚机池的机制,则是参考VDI的管理软件而得的设计。

2.2 移动虚拟化VMI软件的原理

移动虚拟化要建立的系统是基于一个事实:手机虚机能运行在x86服务器上。既然大部分的手机虚机仅能在ARM芯片上运行.手机虚机必须要先在ARM-x86的仿真器上运行,而该仿真器又能在x86的服务器上运行。

图1显示仿真器和x86的主机操作系统之问还有一个Hy-pervisor层。Hypervisor的功能是启动仿真器,优化内存的使用,并与虚机管理器对接,传达手机虚机的启动、克隆、结束、性能回报等指令。手机虚机和Pc虚机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它本身通常没有“结束”这一功能,必须另外设定;而且手机操作系统也欠缺硬盘功能,但可以通过闪存卡驱动接入。我们的解决方案将Hypervisor称为QVisor平台,集合了上述功能。

虚机管理器不止是通过应用接口传递VMI管理软件的指令和回应,也调节各虚机之间的资源使用情况。此外,虚机管理器可以单独运行成为软件服务器,不一定要和运行手机虚机的x86主机共存。这是因为虚机管理器不但可以管多台主机上的虚机,还能处理主机集群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将虚机管理器称为QServer。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也显示透过软件交换机,不单移动网上的手机和上网本可透过和VMI的应用服务器接入QVisor平台,任何固网上的PC、瘦终端、感应器或离线VDI的终端也可以取得手机虚机(例如Android)的桌面。此外,手机和上网本也可以接人VDI的应用服务器。也就是说,这些移动终端也可使用PC虚机的资源。

VMI应用服务器上运行的是VMI的管理软件。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连接代理,其次是虚机池的管理。连接代理是在接到用户的接人请求后,完成身份验证、创建Session、并向虚机池管理器请求分派手机虚机。当得到虚机之后,把虚机网址、端口号传给用户。这样用户的远程传输协议(RDP、SPICE、VNC等)客户端就可直接与协议的服务器传送手机屏幕。连接代理能使用“无缝屏幕”的技术,让用户收到的第一个屏幕,就是订阅的虚机应用屏(第一个屏也可以设置为操作系统桌面)。这是考虑到如果合作对象是移动电信公司,其用户可以订阅该公司提供的不同“应用套餐”。虚机池管理器负责按照虚机的模板制作手机虚机,并按池的策略预先克隆足够的虚机,以应付大规模的手机用户请求。以上的功能与VDI的管理软件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手机虚机的启动要比PC快得多,简化了池中预留虚机的延迟考虑。我们的解决方案将VMI应用服务器称为TranVMI。

2.3 完成移动虚拟化的初步研究开发

移动虚拟化的初步研究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按照TranVMI的设计,开发出手机从(1)威睿的ESX平台,或(2)VMI基础平台QVisor接收到“无缝PC屏幕或手机屏幕”的技术。

其次,在为优化虚机内存使用情形下,我们开发出类似TranVDI的虚机管理器QServer(运软公司的VDI产品),成为VMI的QServer。因而虚拟机得以被更好的管理,譬如虚机上的代理可经由QServer传达心跳和虚机性能的信息,这样有利于调适。

最后,我们分别对微软和谷歌的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改良,将WinMobile成功运行在QVisor上。另外,我们也成功地将谷歌x86版的Android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x86的服务器上,并使用VDI的QSenrer经过TranVMI与手机相连,但此方法效果不如QVisor。

2.4 完成跨手机平台的应用管理

以下为完成跨手机平台的应用管理的几个实施案例:

(1)TranVMI管理软件 + Android,直接运行在x86平台

TranVMI后台为Android x86版在Dell服务器上运行,我们使用了将Linux KVM改良的TranVMM Hypervisor,并经过Tran-VDI的QServer来管理。前端为WinMobile手机或上网本(已完成测试,见第3节的内网扩容测试结果)。

(2)TranVMI管理软件 + Android,运行在QVisor平台

在QVisor平台上运行,并经过TranVMI的QServer来管理虚机。前端为Andwid手机、iPhone手机或iPad上网本(与联通进行合作)。

(3)TranVMI管理软件 + WinMobile,运行在QVisor平台

TranVMI具备无缝传屏技术和应用管理的实施,后台为WinMobile虚机。TranVMI也连接后台为PC虚机在TVM 4.0平台上运行,并经过TVM 4.0的VM Manager。未来计划将前端扩展到:Android手机、iPhone手机、WinMobile手机、Nokia手机、其他主流Windows上网本或iPad上网本。

2.5 基于智能传屏技术开发手机虚拟化服务器

(1)SPICE协议

SPICE协议服务集成(虽然在手机上尚未完成移植SPICE,但第5节的VDI SPICE测试结果仍具有参考价值),例如:传虚机屏能力;传视频能力。

(2)其它智能传屏协议

未来从修改VNC协议到建立运软自己的智能传屏协议,例如:虚机屏幕及视频传输;大规模并行会话和(应用+OS)镜像的双向同步,为客户端虚拟化作准备。

2.6 在移动运营商示范应用

首先测试TranVMI的手机或上网本,经过联通的3G上网卡,使用联通的移动3G网络在大规模扩容环境中的实际成果(部分为模拟客户端,且中间经过RAS的外、内网地址翻译,结果见3.2节的VMI无线测试结果)。

未来与联通的合作还应包含兼容TMN标准的OSS体系,为用户供应自我服务的Web体系,和为系统管理员供应的集中式系统管理Web系统,在物理设备层面、网络层面以及其中运营的业务层面来保证企业级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生产、供应、监视、部署和运营。

3 VMI内网扩容测试、VMI 3G无线测试及VDI/SPICE参考测试

3.1 VMI内网扩容测试

(1)测试指标

VMI扩容测试的技术指标为:

主机容量一台物理机上运行至少100个手机虚机;

主机集群量至少4台主机在集群里;

稳定性主机至少不间断运行一星期。

(2)性能测试场景

TranVMI的测试是400个用户访问400台Android虚机,后台有4个物理服务器(非集群)的情况。测试时必须使用运软模拟多VMI用户的测试工具,其中50个用户是实施在10个测试用Windows虚拟机上(每个虚机运行5个用户,可见Android屏幕),其余350个用户是借助测试工具来模拟(可在管理界面看见350个Android虚机被连接,但由于测试环境的限制,这些Android虚机的屏幕不可见)。连续运行一星期。

(3)功能测试场景

VMI的功能包含:(1)QVisor基础平台的功能(目前没有曝露的界面可测);(2)TranVMI 管理软件的功能:除了模板、虚机、虚机池的管理界面可供测试外,还具有“无缝屏幕”的功能,让用户收到的第一个屏幕,就是订阅的虚机应用屏(当然第一个屏也可以设置为操作系统桌面)。譬如中国联通的用户,可以订阅电信公司提供的不同“应用套餐”。另外,支持将PC的应用屏幕传到手机上。针对本项目大规模的扩容测试,无缝屏幕和应用套餐暂时不用。所有可见的屏幕都是Android操作系统桌面屏幕。

(4)测试结果

首先,400个用户的性能测试完全符合上述指标、运行一星期,VMI系统也相当稳定(有一周的稳定测试日志可供查询)。其次,我们发现比较Pc虚机在同样32GB内存Dell服务器上运行的数目,VMI可以运行大约4~8倍数目的手机虚机。如果手机虚机没有蓖型应用,这样的一台https://www.doczj.com/doc/a414586045.html,/zixun/ Dell服务器可以运行大约150个Android 虚机。至于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如表l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表1第一行是测试客户向TranVMl发400个虚机请求,其所得的响应时问(以毫秒计)的平均值、中间值、90%值、最大值、最小值、错误百分比。这个测试做了两次,共800个清求。由此可知,在800个请求中,大部分的用户在3到4秒中就看到Android的第一屏,90%的用户在5秒内就看到,有的用户立即看到,只有极少数等了9秒才看到。

表1第二行是测试客户向TranVMI发400个登录通知,其所得的响应时间(以毫秒计)的平均值、中间值、90%值、最大值、最小值、吞吐量、使用带宽。这个测试做了两次.共800个通知。由此可知.大部分的登录所需时间不到1秒,90%的通知在2秒内完成,最慢不超过3秒。

表1第三行是测试客户向TranVMl发400个断开虚机指令,其所得的响应时间(以毫秒计)的平均值、中间值、90%值、最大值、最小值、吞吐量、使用带宽。这个测试做了两次,共800个断开指令。由此可知,用户停用虚机的指令,是立即见效的。

功能测试号眭能测试经过了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验证。VMI产品经此认证.75项功能100%通过,符合国家标准GB/T16260.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和国家标准GB/T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相当于国际标准iS09126)。

3.2 VMI无线3G测试

(1)测试场景

单台上网本运行单VNC客户端/单个虚机测试无网络地址翻译。

经由上网本上所插的3G上网卡,通过运软外网开口,连接TranVMl,取得固定(也就是把单个虚机的IP固定成为外网地址)Android虚机屏显现在上网本上。

多台上网本每台运行多VNC客户端并发测试。

安装RAS(remote accaess server)以实现内、外网地址翻译。RAS必须安装在物理机上.有数个高速网卡。该物理服务器运行在高速通讯环境的机房。

修改TranVMI使能从RAS取得内网Android虚机地址。(见图2:VMI与3G网络的测试环境)

单台上网本运行两个VNC客户端,利用WCDMA华为/联通上网卡(下行7.2Mbps.上行5.76Mbps),通过RAS/TranVMl分别取得Android屏。

三台上网本每台运行10个VNC客户端并发,通过RAS/TranVMl分别取得共30个虚拟的Android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测试结果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表2第一行是测试客户向TranVMl发30个虚机请求,其所得的响应时间(以毫秒计)的平

均值、中间值、90%值、最大值、最小值、吞吐量、使用带宽。这个测试做了两次,共60个请求。由此可知,在60个请求中,大部分的用户在11到12秒中就看到Android的第一屏,90%的用户在23.4秒以内必然看到,有的用户立即看到,只有极少数等了23.5秒以后才看到。有一个请求发生错误。

表2第二行是测试客户向TranVMI发30个登录通知,其所得的响应时问(以毫秒计)的平均值、中间值、90%值、最大值、最小值、吞吐量、使用带宽。这个测试做了两次,共60个通知。由此可知,大部分的登录所需时间不到1秒,90%的通知在5秒内完成,最慢不超过12秒。

表2第三行是测试客户向TranVMl发30个断开虚机指令,其所得的响应时间(以毫秒计)的平均值、中问值、90%值、最大值、最小值、吞吐量、使用带宽。这个测试做了两次,共60个断开指令。由此可知.用户停用虚机的指令,平均花了1.7秒,最慢的花了11秒。

3.3 VDI SPICE内网视频参考测试

虽然我们并没有用手机虚机测试SPICE的传输协议,但以下的VDI测试,应该理解为图1的VDI第三方产品使用Win-dows PC虚机运行影音风暴.经SPICE将电影传输给上网本的移动终端。因此也可为参考。

(1)测试场景

使用SPICE远程连接5-20台虚机同时做视频电影rm-vb文件操作:虚机分辨率为1024×768;暴风影音打开rmvb文件(HDTVrip,624X352,166M);全屏观看该电影30分钟左右;千兆网络下,主机有3个千兆网卡,终端百兆网卡。监控主机上bond(即Linux三个网卡的绑定组合,与Bridge类似但能负载均衡)的输出流量。

(2)测试结果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表3显示,当Pc虚机数堵达到15台同时播放该视频时,主机的CPU占用率已达到90%以上,且终端视频播放已有些延迟,认为当前已达到极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根据上两趋势图(图3和图4)看到IO等待的百分率(io-wait%)较低,而网卡输出流量也未达到峰值,可确定当前CPU能力为性能瓶颈。

3.4 VDl SPICE 3G音频参考测试

测试设置情况与图2类似,但是在3G网络环境下使用SPICE远程协议连接虚机做音频带宽统计。远程连接多台虚机(播放音频)场景下。根据情况的网络流量数据信息,为估算未来客户环境中不同终端数、不同的虚机使用方式下的网络带宽作参考。

(1) 测试环境

TvM host使用Dell R7lO,配置Xeon E5520(2X4Core)CPU,32 GB Memory,3 TB SATA Disk,4 NIC(1000 M)。配置虚机的虚拟网卡桥接在两块块物理网卡eth2、eth3上,eth0、eth1都绑(bond)在一起提供给SPICE连接。

3G网络环境,终端是Windows的上网本或笔记本,使用WCDMA华为/联通3G上网卡拨号连接。

(2)测试场景

使用Spice远程连接1-3台虚机同时做流媒体MP3文件操作:虚机分辨率为800 x600;Windows Media Player最小化播放MP3;MF3播放一次;

监控Host上bond的输出流量。

(3)测试结果

听取MP3文件时声音流畅,没有断续现象。流量统计如表4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3.5 3G iphone切换手机虚机的测试

另外.我们测试了联通iPhone 3G手机在3G网络下,可以流畅地切换Android和WinMobile的虚机桌面。由于这个研究显示了VMI QVisor的能力,我们制作了可以下载的全程录影。

4 结论

测试总结果显示,VMI可以是一个承受大批量用户(至少400人)的产品。

由于手机虚机不占太大空间.一台标准32G内存的硬件服务器可以运行大约4-5倍数量

的PC/Windows虚机。这是Android的一大优势,尤其它渐为大众所喜爱。虽然WinMobile 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大众的目光似乎更转向WinPhone7。无论如何,手机应用能借助VMI 的技术,在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上运行,对某些企业是相当需要的。

有关SPICE的性能,一般来说,在3G移动办公的情况下,比思杰(Citrix)的HDX协议效果好,譬如声音的效果,不像Citrix在某些情况下有断续听不清的现象。当然,以目前3G的带宽来说,这两个协议,SPICE和HDX.都无法有流畅的视频效果。由于上网本、平板电脑等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VMI已不再限于使用手机作为移动终端。Windows的Pc桌面和Android的手机桌面都可以呈现在这些新移动终端上。也就是说,VMl和VDI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5 未来研究

5.1 尚待完成的工作

下列的工作尚待完成。

(1)QVisor的稳定性还需大力提升;

(2)使用SPICE在手机/上网本的客户端,目前尚未达成;

(3)iPhone/iPad作为客户端的键盘/鼠标的驱动还未完成;

(4)除了Android和WinMobile以外,尚需虚拟化更多的手机操作系

统(如Symbian、iPhone)此项难度较度。

5.2 客户端虚拟化

客户端虚拟化CSV(Client-Side Virtualization)又称离线VDI(offiine VDI)。未来企业对员工的移动设备管理,包括花费、策略调整、安全等,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由于通信传输因地域接收的限制.员工可能不满足于VMI的屏幕传送。这时,CSV将手机OS镜像同步到本地就非常有吸引力。用户使用笔记本或上网本当作电子书/电子公务包.配合串流技术将应用融合在操作系统镜像中,然后用户的移动终端与机房服务器做镜像同步。同时支持PC Hypervisor层级的安全保护(比操作系统环ring<3层级更深),可以使用户(办公人员和学生)不易被黑客侵袭.或对用户上网及安装应用实施限制。此外也支持移动存储,可插入第三方电脑运行。

5.3 动态移动基础设施

动态移动基础设施DMI(Dynamic Mobile Infrastructure)与CSV类似,但移动终端必须要用到微内核级别的Hypervisor,与CSV的PC Hypervisor不同,能运行在较低CPU能力的移动终端上。

5.4 物联网

VMI的想法可以脱离桌面,朝物联网(M2M)的方向来发展。也就是说,终端可以是传感器,而服务器端则使用手机虚机来运算,具有虚机随需启动、镜像小启动快、虚机间充分隔离、节省资源和能耗、仍然拥有服务器强大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等优势,这是传感器在当地无法达到、而一般的非虚拟化平台也无法企及的。当然,新的传感协议必须建立,能在下述传输对象之间平滑转移桌面、视频和传感信息。如果使用SIP协议内嵌传感协议,还可以达到单虚机支撑多传感器的目的。

某银行系统华为虚拟云桌面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完整版)

某银行系统 华为开发虚拟云桌面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目标 (4) 1.3需求分析 (5) 1.4硬件设备清单 (5) 1.5系统方案 (10) 2项目实施方案 (16) 2.1项目施工目标 (16) 2.2施工流程 (17) 2.3责任分工 (20) 2.3.1华为责任范围 (20) 2.3.2客户责任范围 (20) 2.3.3共同责任 (20) 2.3.4责任分工矩阵 (20) 2.4系统网络结构 (21) 2.5方案配置规划 (25) 2.5.1配置规划 (25) 2.5.2部署方案 (30) 2.5.3第三方软件清单(需要用户提供) (33) 2.5.4网络规划 (34) 2.6安全设计方案 (37) 用户名+域密码认证方案 (37) 2.7虚拟机快照备份设计方案 (37) 2.7.1备份需求分析 (37) 2.7.2虚拟机快照备份方案介绍 (38) 2.7.3备份策略设计 (42) 2.7.4备份窗口设计 (43) 2.8实施具体步骤 (43) 2.8.1系统网络准备: (43) 2.8.2华为虚拟化平台的部署: (43) 2.8.3华为桌面云组件的部署: (44) 2.9业务调测和发放 (46) 2.9.1软件调测 (46) 2.9.2模板制作 (46) 2.9.3终端配置 (46) 2.9.4业务发放 (46) 3实施后测试验收计划 (47) 3.1测试验收方案 (47) 3.2测试验收内容 (47)

3.3测试验收流程 (47) 3.3.1货物验收 (47) 3.3.2桌面云系统联机测试验收 (48)

移动护理_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成为移动护理系统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在全球围逐渐发展壮大,部分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 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其中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移动护士站”被列为发展重点。这一全新的医疗模式,不但显著提高医护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医护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方案介绍 移动护理系统是全新一代以无线网络技术为载体,依托医院现有HIS系统,通过移动护理APP,将医护业务整合延伸到移动手持终端,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平台。 医护人员通过手持终端随时随地采集、查询、核对、录入医嘱信息或患者信息,利用4G/WIFI无线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或共享,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是简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功能应用 ?医嘱执行 ------------------------------------------------------------------------- 主要容包括辅助输液、口服药、治疗和检验类、生命体征采集等医嘱的执行。通过移动护理系统,护理人员通过PDA即可及时获取医嘱条目提醒,根据医嘱任务智能扫描比对病人腕带及药品条码信息,即可进行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精准快速,有效避免执行错误的情况发生。 功能特点 ●自动核对患者与药品信息,准确、 高效; ●精确记录用药时间,帮助医生更好 地诊断治疗; ●实时录入药品信息,有助于药品的 闭环管理; ●医嘱执行跟踪记录,有利于规护 理人员的操作,加强管理。 ?移动查房 ------------------------------------------------------------------------- 通过手持PDA,扫描病人腕带条码信息,即可轻松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的录入,完成查房工作,无需翻阅纸质资料,也无需重复录入病人基本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回后台系统,无需人工转录电脑,还可实时查看病人的电子病例,获取全部相关信息,方便快捷。 功能特点 ●实时性,可实时查询患者的电子病 历、治疗信息,方便快捷; ●便捷性,实时录入患者体温血压等 体征信息并上传,无需二次输入; ●准确性,根据病人腕带作为唯一索 引,查询录入信息,零错误; ●规性,信息后台可以实时查询查房 记录,有利于规医护人员的操作。 ?护理提醒 ------------------------------------------------------------------------- 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级别和体温、脉搏、血压等体征数据,对异常患者以声音、灯光或震动等方式,通过护士的手持终端进行提醒。具备自定义功能,护理人员能根据患者

GSM——R手持终端剖析

三、GSM-R数字移动通信手持终端机(一)功能介绍 1.组呼、广播呼叫 2.铁路紧急呼叫 3.增强多级优先级与强拆呼叫支持 4.铁路通讯功能号管理 5.应急区间移动公务通信 6.指挥通信话音和数据业务 7.铁路通讯拨号 (二)关键技术 1.自主GSM-R协议功能实现 2.PTT功能设计 3.双面通话功能 4.超长时间待机

5.高稳定性 6.防滑设计 7.户外强光直射下清晰显示 8.三防设计(防尘、防水、防震);达到IP54标准 (三)GSM-R 数字移动通信手持终端机结构图(见图1-5) 图1-5 GSM-R 数字移动通信手持终端机 四、站车信息交互手持设备 (一)整体系统结构 站车交互系统分为三个部分(见图1-6) 铁路通讯拨号 开关键 紧急群呼键 通话键 屏幕 音量键 功能键I 键通话功能 II 设置功能III 信道功能 指示灯 充电插口 背面电池 紧急呼救键

1.信息发布服务器:是客票系统与移动终端的接口系统,该服务器实时更新向外发布的客票数据。 2.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持终端或笔记本电脑,是应用显示和操作界面。 3.无线网络:本系统采用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实现移动终端和信息发布服务器直接的数据通道。 图1-6 手持终端/笔记本配置中国移动提供的专用SIM卡,连入中国移动的专用APN,由移动网络分配专用IP地址,再通过专用VPN接入客票外网。手持终端/笔记本开机启动应用后,完成专用SIM卡在移动网络的注册,向信息发布服务器

发送身份认证信息,通过合法性验证后接收信息。客票接口服务器定时产生乘车人数通知单数据和席位信息,由客票内网单向传送到位于客票外网的信息发布服务器。信息发布服务器负责接收与管理从客票系统接口服务器传送的数据,根据车上手持终端的获取请求,将数据发送给GPRS接口服务器。GPRS接口服务器是移动通信网络与站车交互系统信息发布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平台,负责应用协议转换、终端地址寻址、信息发送、GSM和GSM-R(预留)网络的隔离、非法数据的安全屏蔽。安全隔离系统负责保护铁道部中心客票系统内网与客票系统外网的边界安全,只允许预定义的合法信息通过。防火墙负责保护客票外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边界安全。M2M管理平台负责管理手持终端的状态信息。(二)终端系统介绍 1.硬件和软件环境 (1)手持终端设备运行Microsoft Mobile Version 5.0 Pocket PC或者Microsoft Windows CE 5.0及以上的操作系

桌面虚拟化部署VMware Horizon View 7部署图文教程

1、VMware Horizon 7介绍 通过Horizon,IT部门可以在数据中心部署虚拟化环境,并将这些环境交付给员工。最终用户可以获得熟悉的个性化环境,并且可以在企业或家庭网络中的任何地方访问此环境。将桌面数据全部至于数据中心,管理员可以进行集中式管理,同时还能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降低成本(用户可以使用落后的PC或瘦客户机访问虚拟桌面环境)。 VMware Horizon 7虚拟桌面部署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客户端设备 ?Horizon Client ?Horizon Agent ?Horizon Connection Server ?Horizon Composer ?Horizon ThinApp

1.1客户端设备 Horizon的一大优势在于,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访问桌面。用户可以通过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家用PC、瘦客户端设备、MAC或平板访问个性化虚拟桌面。在PC中用户只要打开Horizon Client就能显示Horizon桌面。瘦客户端借助瘦客户端软件,管理员可以进行配置,让Horizon Client成为用户在瘦客户端上唯一能直接启动的应用程序。将传统PC作为瘦客户端使用,可以延长硬件使用寿命。 乾颐堂数据中心 1.2 Horizon Client Horizon提供了多平台客户端,包括Windows、MAC OS、Linux、瘦客户端平台。可以让用户通过各种硬件来访问虚拟桌面。 1.3 Horizon Agent 需要在远程桌面源虚拟机、RDS服务器上安装,通过与Horizon Client连接来为用户提供连接监视,虚拟打印USB映射等功能 1.4 Horizon Connection Server 该服务充当客户端的连接点,Horizon Connection Server通过Windows Active Directory对用户提供身份验证,并将请求定向到相应的虚拟机、或服务器。Horizon Connection Server还提供以了下管理功能 ?用户身份验证 ?授权用户设访问特定的桌面和池 ?将通过Horizon ThinApp打包的应用程序分配给特定桌面和池 ?管理本地和远程桌面会话 乾颐堂数据中心 1.5 Horizon Composer 该服务可以安装在Windows版的vCenter实例上或单独的服务器(虚拟机)上。然后Horizon Composer可以从指定的父虚拟机创建链接克隆池。这种方法可节约多达90%的存储成本。 1.6 Horizon ThinApp 该服务可以将应用程序封装到虚拟化的沙箱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灵活的部署应用程序,多个同时使用时,并不会产生冲突。

手持终端巡检系统应用方案

手持终端巡检系统 目录 1.1监控中心功能菜单 (5) 1.1.1人员搜索 (6) 1.1.2人员实时定位 (7) 1.1.3地图操作 (7) 1.1.4查询人员信息 (7) 1.1.5人员轨迹查询 (8) 1.1.6人员实时跟踪 (9) 1.1.7行驶数据查询 (10) 1.1.8限制行驶范围 (10) 1.1.9指定行驶线路 (11) 1.1.10语音通话(语音调度)/根据产品来选配 (12) 1.1.11远程设置 (12) 1.1.12远程控制功能 (13) 1.2基本报表 (13) 1.2.1人员报警日志 (13) 1.2.2人员报警统计 (14) 1.2.3里程油耗报表 (14) 1.2.4人员停人报表 (15) 1.2.5区域人员查询 (16) 1.2.6拍照数量查询(根据不同产品选择配置) (17) 1.2.7人员行驶月报表 (18) 1.2.8里程日统计表 (18) 1.2.9里程月统计表 (18)

项目背景 现代社会燃气业务飞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用基础设施之一,并关系到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有其特定功能,在燃气的输送、配气中发挥其特定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些管线和附属设施,对燃气管网的总体控制才成为可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用气需求才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 燃气管网和相关的设施(包括调压器,阀门,聚水井,牺牲阳极等)是燃气输送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了公司为所有客户提供可靠的燃气供应服务,并能在发生应急情况下具有较强的供气保障手段和能力。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是基础。目前燃气行业主要通过人员的日常巡检巡视和远程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实现日常管理和维护。 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主要为:对不同类型的管网或附属设施制定相应的日常巡视保养周期以及巡检保养的具体工作内容,即巡检计划。管网及附属设施日常巡视保养人员应根据巡检计划在规定的巡视周期内完成巡视保养工作,在现场记录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状态和运行数据。管理者收集现场采集的管线及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安排对管线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并对设施状态的变更在台帐中予以更新。并通过以上数据的积累和数据挖掘为管线和设施的更新,选型作辅助决策。 二. 需求分析 对燃气公司的巡线和附属设施的巡检工作的管理目标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目前阶段巡检工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三个: 1. 无法客观、方便地掌握巡检人员巡检的到位情况,因而无法有效地保证巡检 工作人员按计划要求,按时按周期对所有的管线或附属设施开展巡视,使巡检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线状态和设施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2.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无法方便、可靠的记录存档,目前很 多用户还在使用纸张记录的方式记录巡检信息,保存不便,如录入电脑存档,又存在数据丢失,误差的问题,并耗工费时。 3.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等历史数据无法有效地利用,查询不

本地和云端持久虚拟桌面和物理桌面的管理

本地和云端持久虚拟桌面和物理桌面的管理

Persistent User Experience User Configuration Persistence and App Persistence

User environment settings persist across sessions Customization of application settings persist across sessions Customization of Windows OS settings persist across sessions User Data is persistent across sessions User Configuration Persistence

User installed apps are persist across sessions Customization of IT-provided apps persist across sessions IT-provided apps persist across sessions App Persistence

Use Case Scenarios User Roaming Across Physical and Virtual Desktops On Premises and Cloud

Benefit Consistent User Experience ?Across sessions on Physical desktop and virtual desktop Details User Roaming ?Across physical desktop and virtual desktop on-premise Between Physical Desktop and Virtual Desktop On Premise Virtual Desktop Physical Desktop

各大主流虚拟桌面分析

(思杰)创建于年,是应用交付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核心产品之一虚拟桌面基础架构,侧重在传统地虚拟化架构,涉及到应用及桌面层面地虚拟化需求,为企业开创端对端企业应用传递基础架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是首次将虚拟化桌面推向了主流市场,它可以服务于数以千计地员工.与适用于少数用户地第一代虚拟桌面()解决方案不同,采用了全新地交付技术.这种方式可提高投资回报率,简化管理工作,使企业中地每位员工都能享受到虚拟化地优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是虚拟桌面化地理想选择,它可以随时随地支持各种设备,能通过任何、苹果机、瘦客户端和智能电话访问桌面和企业应用.利用思杰技术,通过任何网络、在任何设备上交付高清用户体验,提供比传统更高地可靠性和可用性.采用交付技术,部门能够在任何设备上向所有用户交付各种类型地虚拟桌面().部门能够控制数据访问,减少管理地桌面镜像,消除系统冲突并减少应用回归测试.添加、更新和删除应用地操作很简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提供地是开放地架构,可与现有系统管理程序、存储和基础架构一同使用.无论使用、、还是,均可提供支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红帽()企业虚拟化桌面版,整个桌面环境成为托管在中央数据中心服务器上地虚拟桌面.用户使用低成本地瘦客户端或专用地连接这些虚拟桌面化.它可为用户提供卓越地体验,以及跨平台地和虚拟桌面支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目前,红帽地企业级虚拟化桌面还处在测试版本阶段,在红帽官网上显示"即将面世".笔者从红帽官网指定地产品代理商了解到:预计今年底会发布.其中版本和价格,以及如何购买.需要等到发布时一并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微软 作为操作系统地主力厂商微软,不仅是全球最大地软件提供商,在虚拟化领域上同样另人瞩目.在桌面虚拟化方面,微软提供了一个从数据中心到桌面完整地套件.提供了终端服务,实现了对整个桌面操作系统系列或特定地应用程序演示地虚拟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是提供地众多桌面优化解决方案之一,可以帮助组织优化基础架构.它融合了微软和合作伙伴地技术,支持集中化管理桌面、应用程序和数据.使用这个具有成本效益地解决方案,企业人员能够集中管理基于物理、虚拟和会话地桌面,可以集中用户数据,加快应用程序交付速度.最终用户可以从丰富地远程体验、高度地安全、对信息地灵活访问和提高地商业连续性中受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在过去地几年中,凭借服务器虚拟化成为虚拟化市场老大,尤其是对桌面虚拟化地重视力度加强.自从年月,推出了以来,成为业界惟一专门用于实现桌面虚拟化地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桌面虚拟化环境确立了一个新地质量、成本和可伸缩性标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通过立即虚拟化现有地应用程序,着手迁移到,可消除用户对操作系统地依赖.然后,只需通过复制应用程序文件而非安装它们,就可将虚拟化应用程序部署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目前,在桌面虚拟化领域地主要技术仍然基于,年同样将桌面虚拟化放到很重要地战略地位.凭借着地产品广受信赖,未来,在桌面虚拟化上定能继续引领市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桌面云解决方案

顶尖云 桌面云解决方案 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3月

目录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桌面虚拟化技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什么是桌面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桌面虚拟化VDI&VOI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桌面虚拟化VOI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桌面虚拟化市场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VDI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VOI新型桌面虚拟化崭露头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桌面虚拟化最佳路线VDI+VOI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为什么要使用桌面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传统桌面管理面临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传统桌面管理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顶尖云桌面云整体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方案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顶尖云桌面云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顶尖云桌面云 VDI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VDI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VDI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VDI功能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顶尖云桌面云 VOI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VOI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VOI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VOI功能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顶尖云桌面云云应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尖云云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应用功能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顶尖云桌面云云盘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虚拟化虚拟桌面vcenter,vmware view 实施方案

虚拟化实施方案 2013年3月 孙玉强

目录 1概述 (6) 1.1项目背景 (6) 1.2现状分析 (7) 2总体架构 (8) 2.1总体架构图 (8) 2.2架构说明 (9) 3vSphere实施配置 (12) 3.1刀片服务器配置 (12) 3.2ESX主机软件版本 (12) 3.3ESX主机命名规范 (12) 3.4主机时间同步 (13) 4vCenter实施配置 (15) 4.1vCenter服务器配置 (15) 4.2vCenter Server数据库 (15) 4.2.1安装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 (16) 4.2.2创建Single Sign On数据库 (20) 4.2.3创建vCenter Server数据库 (25) 4.3vCenter Server安装 (28) 4.4vCenter Server配置 (41) 4.4.1群集配置 (41) 4.4.2添加主机 (48) 4.5vCenter Server Heartbeat实施 (50) 4.5.1Primary安装与配置 (51) 4.5.2Secondary安装与配置 (61) 4.5.3HeartBeat配置 (62)

5.2辅助域控制器 (73) 5.3用户计算机管理 (76) 6View配置实施 (78) 6.1安装View (79) 6.2ReplicaServer配置 (85) 6.3准备虚拟桌面虚拟机 (86) 6.3.1基准桌面 (87) 6.3.2克隆桌面 (90) 6.3.3配置桌面 (99) 6.4配置View Connection Server (101) 6.4.1配置License (101) 6.4.2配置vCenter Server (102) 6.4.3配置管理员及角色 (106) 6.4.4Connect Server 策略设置 (107) 6.5创建虚拟桌面池 (112) 6.6分配虚拟桌面 (117) 6.7连接虚拟桌面 (121) 6.8配置View Manager日志 (125) 7ThinClient配置与虚拟桌面连接 (128) 7.1ThinClient配置IP地址和机器名 (128) 7.2将计算机加入到域控 (132) 7.3实现默认域用户自动登录 (134) 7.4实现view Client的单点登录 (136) 7.5通过ViewClient登录虚拟桌面: (141) 8Vcops配置实施 (148)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解决方案.doc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解决方案1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解决方案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EMC-Syncml)以同步技术(Syncml)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支持各类手持终端(Smartphone、PocketPC等)与企业各类应用信息系统(ERP、CRM、SCM等)的互联互通,实现对企业各类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和支持,在提升企业业务效率的同时,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移动化管理需要。 1.后台系统。可以支持企业多种应用数据库,如:IBM DB2, Oracle, SQL Server, Sybase等;所支持的应用类型有:ERP、CRM、SCM、SFA等;所支持的数据形式包括XML、基于Web服务的数据等。 2.应用层系统。具有支持分布式应用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企业后台系统的不同配置和使用情况,灵活安装配置。其非侵入式集成特性,可以便利、高效得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得不通需要和变化,灵活配置企业后同系统与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为此,其配置了图形界面的专门工具,以提高企业移动应用系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响应。另外,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可靠,本应用系统提供了多种加密方式(FIPS 140-2 validated Triple DES / FIPS 140-2 validated AES / SSL / Certicom SSL Plus with ECC),以确保系统整体安全有效。此外,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据/文件压缩机制,在确保数据有效传送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网络通信成本。 3.网络层。目前,本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方式,

如:GSM, GPRS, TDMA, CDMA / Wireless LAN (i.e. 802.11) / 以太网/ 无线调制解调器/ 无线手机上网/ 红外线等,其基于移动IP和同步技术的采用,有效降低了通信成本,提高了网络通信质量。 4.移动终端。支持的移动终端主要有:笔记本、PDA、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手机、Symbian 操作系统手机等。从操作者实际使用特点分析,移动终端是否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操作体验,将直接关系到移动应用能否成功。因此,开发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客户端程序也就成为企业移动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 1.存储转发结构。 避免客户端的过多干预,使用方便、简单。 降低网络通信费用。 2.可视化规则编辑器。快速建立数据库与客户端的各类实际业务应用。 无需编程,缩短系统整合时间。 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的变化和要求,进行灵活修改,提高业务响应速度。 降低维护、开发成本。 3.支持数据自动组合。 可以自动支持企业业务管理变化而引发的数据变化,如:人员变化、管理区域变化、客户变化等。

手持终端CX800

CX800手持移动数据终端 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 快速指导 (4) 1.1 产品概述: (4) 1.2 外部结构 (5) 1.3 键盘说明 (6) 1.4 随机配件 (7) 1.5 可选配件 (7) 第二章 使用入门 (7) 2.1 安装电池 (7) 2.2 安装TF卡 (8) 2.3 安装SIM卡 (8) 2.4 电池充电 (8) 2.5 TF卡使用 (9) 2.6 休眠与唤醒 (9) 2.7 任务栏 (10) 2.8 桌面 (11) 2.9 设备复位 (12) 第三章 系统设置 (13) 3.1 Internet选项 (15) 3.2 PC连接 (16) 3.3 存储管理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电源管理设置 (17) 3.5 键盘属性 (18) 3.6 用户密码及安全设置 (18) 3.7 区域设置 (19) 3.8 日期和时间设置 (21) 3.9 删除程序 (21) 3.10 输入面板 (22) 3.11 鼠标 (23) 3.12 所有者(设备使用者私人信息) (23) 3.13 网络连接和拨号 (24) 3.14 系统信息设置 (25)

3.15 显示及背光设置 (27) 3.16 音量和声音 (28) 3.17 拨号设置 (29) 3.18 证书管理 (30) 3.19 笔针 (30) 第四章 键盘及输入法 (32) 4.1 软件盘的使用 (32) 4.2 输入法 (32) 第五章 网络连接 (34) 5.1 WIFI网络连接 (34) 5.2 GPRS拨号连接 (37) 第六章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 (40) 6.1 安装 Microsoft ActiveSync (40) 6.2 通过Microsoft ActiveSync连接PC进行数据传输 (44) 第七章 功能使用 (46) 7.1 扫描器的使用 (46) 7.2 RFID的使用 (46) 7.3 其他功能 (47) 第八章 故障排出 (48) 8.1 设备及系统故障 (48) 8.2 扫描故障 (48) 8.3 RFID故障 (49) 8.4 网络及通讯故障 (49) 第九章 保养维护 (50)

虚拟化云桌面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笔者在进行项目环境部署的时候才用桌面环境图形化操作完成的KVM-SPICE 服务器环境的部署,并获得成功。 如果你要问笔者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 桌面虚拟化技术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最近的项目涉及到这一部分,所以我就带来一篇文章来讲讲开源的虚拟化技术KVM-QEMU-SPICE来搭建一个虚拟机服务器然后来进行访问。 仍旧属于科普型的小文章,上次一篇文章《走近科学:了解SPICE用户手册》读者觉得没太大用处啊。那么我这次就来写一下Running的部分。 (如果发现笔者文章出现错误欢迎大家指出) 背景知识简介 首先我们要知道SPICE是redhat开发的开源的专门的桌面虚拟化数据传输协议,那么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最容易搭建环境的地方一定是REDHAT系列的linux系统。

Plus:在此之前,笔者试着在ubuntu下搭建spice服务器,网上找了特别多的资料都没成功,然后配合笔者上一篇文章科学上网去安装SPICE服务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葩的依赖问题,这时候笔者觉得在这样拖下去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毫不犹豫地投向了centos的怀抱。 下面开始讲一些预备知识,我不想大片大片去粘贴wiki的文章或者是什么并没有卵用的科普性的文章来介绍,我做的如下实验的背景。 关于KVM:KVM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虚拟化的“系统”,这个系统不是我们平时用的什么win,linux什么的系统,而是一个特定的能完成系统全虚拟化的嵌在linux系统里的可维护的开源的“软件”,那么关于KVM的介绍,我在文章末尾挂出传送门,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关于QEMU:QEMU是可以图形化管理KVM虚拟机的一个工具,专门用来管理KVM的,所以通常都是与KVM同时出现,大家不要见怪。 关于SPICE:SPICE是KVM的C/S模型(如果不懂CS模型是什么,参见server-client模型),专用的数据传输协议。(SPICE相关的科普文章我发在了)其实KVM虚拟化桌面进行云端访问时也是可以使用VNC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然而VNC虽然通用但是效率比起SPICE还是差的源,资源消耗也是非常大,如果你是用KVM-QEMU虚拟机的话,进行云端桌面访问建议使用SPICE协议。 那么我们预备的基础知识就讲完了。

某银行系统虚拟云桌面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完整版)

某银行系统虚拟云桌面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完整版) 某银行系统 开发虚拟云桌面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项目目标 (3) 1.3需求分析 (4) 1.4硬件设备清单 (4) 1.5系统方案 (9) 2项目实施方案 (15) 2.1项目施工目标 (15) 2.2施工流程 (16) 2.3责任分工 (19) 2.3.1华为责任范围 (19) 2.3.2客户责任范围 (19) 2.3.3共同责任 (19) 2.3.4责任分工矩阵 (19) 2.4系统网络结构 (20) 2.5方案配置规划 (24) 2.5.1配置规划 (24) 2.5.2部署方案 (29) 2.5.3第三方软件清单(需要用户提供) (32) 2.5.4网络规划 (33) 2.6安全设计方案 (36) 用户名+域密码认证方案 (36) 2.7虚拟机快照备份设计方案 (36) 2.7.1备份需求分析 (36) 2.7.2虚拟机快照备份方案介绍 (37) 2.7.3备份策略设计 (41) 2.7.4备份窗口设计 (42) 2.8实施具体步骤 (42) 2.8.1系统网络准备: (42) 2.8.2华为虚拟化平台的部署: (42) 2.8.3华为桌面云组件的部署: (43) 2.9业务调测和发放 (45)

2.9.1软件调测 (45) 2.9.2模板制作 (45) 2.9.3终端配置 (45) 2.9.4业务发放 (45) 3实施后测试验收计划 (46) 3.1测试验收方案 (46) 3.2测试验收内容 (46) 3.3测试验收流程 (46) 3.3.1货物验收 (46) 3.3.2桌面云系统联机测试验收 (47)

桌面云建设内容、意义、服务对象

具体建设方案 4.3.1.办公桌面云建设方案 4.3.1.1.方案特点 ●办公桌面云是指企业使用桌面云来进行正常的办公活动(如处理邮件、编辑文档等),同时提供多种安全方案,保证办公环境的信息安全。 ●华为桌面云支持与企业已有的IT系统对接,充分利用已有的IT 应用。比如利用已有的AD系统进行桌面云用户鉴权;在桌面云上使用已有的IT工作流;通过DHCP给虚拟桌面分配IP地址;通过企业的DNS来进行桌面云的域名解析等。 ●华为的桌面云提供DSM(Document Security Management)和TSM(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等多套信息安全方案,充分保证办公环境的信息安全。

4.3.1.2.方案优势 ●减少投资,平滑过渡:充分利用已有IT系统设备与IT应用,减少重复投资,做到平滑过渡。 ●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桌面云提供多种认证鉴权与管理机制,保证办公环境的信息安全。①、桌面云的用户需要经过企业的AD进行认证才能使用企业的虚拟桌面;②、DSM是对文档的安全进行管理,可以给文档定义不同的安全级别,同时定义不同用户具有的不同权限;③、TSM是对整个虚拟桌面的外设进行管理,比如USB口权限控制,网络权限控制,DVD读写权限控制等。 ●方案成熟,有规模商用经验:桌面云按Service Block的方式进行部署扩容,每个Service Block为2000个虚拟桌面,当前已经在华为的深圳办公环境、上海办公环境完成商用部署,账号用户10000个,最高活动在线用户8000个。 ●TC接入带宽需求低:300kbps/VM

4.3.2.租赁桌面云建设方案 4.3.2.1.方案特点 ●租赁桌面云是专门针对运营商提供的桌面云租赁解决方案,通过在数据中心建立各种不同规模的虚拟桌面云,然后把该虚拟桌面云租赁给不同企业,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华为租赁桌面云的虚拟桌面云之间采用VPN的方式来保证桌面云之间的隔离,同时提供完整的计费解决方案,满足桌面云运营时各种不同的计费场景,可以采用虚拟桌面的不同规格包月计费,或者按桌面资源的使用时长和资源容量灵活计费。 4.3.2.2.方案优势 ●快速灵活部署:租赁桌面云的租赁手续非常简单,没有新建桌面云系统的中间过程,缩短了桌面云的部署周期。

桌面云优缺点

所谓桌面云,是指可以通过瘦客户端或者其他任何与网络相连的设备来访问跨平台的应用程序。用户的桌面环境都是集中部署在企业的数据中心,本地终端只是一个显示设备而已。 桌面云改变了过去分散、独立的桌面系统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办公优势。 首先,桌面云加强了工作桌面的安全性。所有的工作桌面和应用数据完全保存在后台,本地终端只是工作桌面影像的显示。拷贝、下载、存盘、非法外设连接等操作都加以管控; 其次,通过集中快速地执行桌面的IT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IT管理效率。安装软件、升级、补丁、恢复、扩展等工作桌面管理都可由后台快速、统一地执行; 再者,桌面云真正实现了可移动工作。只要能联网,员工在工作场合以外的任何场合,使用PC、笔记本、云终端、平板等设备,均可打开自己的工作桌面进行工作。 另外,桌面云终端的功耗一般是普通PC的10%,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桌面虚拟化的优势和不足 一、桌面虚拟化的优势 虚拟化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或终端虚拟化。桌面虚拟化是继服务器虚拟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虚拟化环境里,采用瘦终端设备,终端不存数据,不做运算处理,只显示从服务器推送的桌面,所有东西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文件数据,都放在远端。因此虚拟化带来 了很多优点如: 1.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提供一种服务器整合的方法,减少初期硬件采购成本 2.简化服务器的部署、管理和维护工作,降低管理费用 3.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服务器计算能力 4.通过降低空间、散热以及电力消耗等途径压缩数据中心成本 5.通过动态资源配置提高IT对业务的灵活适应力 6.提高可用性,带来具有透明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故障自动隔离、系统 自动重构的高可靠服务器应用环境,减少服务器或应用系统的停机时间 7.支持异构操作系统的整合,支持老应用的持续运行 8.在不中断用户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更新 9,支持快速转移和复制虚拟服务器,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二、桌面虚拟化的不足 1、初始成本较高。降低成本是很多人对桌面虚拟化所带来好处的第一反应,不过这成本需要体的分析。桌面虚拟化并不是免费的,初始成本并不低,要进行基础架构的改造,IT架构做一个重大的改变,对IT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要额外的付出桌面虚拟化的相关软件和许可费用,而操作系统的授权还一个不能少,应用软件也是根据虚拟桌面数量来授权的,这方面与物理桌面没有什么区别。而如果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IT架构,那么桌面虚拟化的初始投资将会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不用购买更贵的PC机,只需用瘦终端代替,当然后台的虚拟化成本仍要承担。 2、虚拟桌面的性能还不如物理桌面,应用有局限性。由于虚拟桌面是通过后台的虚拟机提供计算能力,再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到前端展现,所以在性能上与传统的PC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虚拟桌面现有的一些高级传输协议,应付一般的企业应用,如Office、邮件、Web应用、Flash播放、视频播放、数据库/ERP的管理等,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想进行高负载的应用,如3D动画、高清视频处理等,虚拟桌面并不非常适用,即使是刀片PC, 也可能满足不了一些高端的需求,这是阻碍虚拟化普及应用的一大障碍。 3、虚拟桌面的高度管控可能引起使用者反感。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企业希望更好更集中的管理IT资源,耐员工的上网行为和文件操作活动进行控制,对端口设备进行限制,而员工可能希望有一个更为自由的IT办公环境,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虚拟桌面有可能会引起员工的排斥,当然企业的运营与IT的安全更为重要,因此也就无法两全齐美,不过可以采用第三方信息安全防护产品,更好地解决安全性和方便性的矛盾。

桌面虚拟化解决处理办法

第1章项目需求 1. 办公桌面虚拟化:支持120个用户,主要是OA,邮件,Office ,杀毒软件:Trends : 2. 图形桌面虚拟化:8个用户; 3.希望每个桌面能够接入研发网/互联网(OA网),OA可以打印,发邮件。 第2章系统整体技术框架 2.1设计遵循的原则 2.1.1安全性 集中控制、保护和维护知识产权可以极大地降低数据丢失和被盗的风险。采用XenDesktop数据在没有得到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不会离开数据中心,满足了合规性和安全要求。 2.1.2及时性 在任何地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为所有用户交付桌面。 2.1.3持续性和高可靠性 应用负载管理、服务器自动恢复和故障转移实现了高可用性,带来了“永远在线”的用户体验。 2.1.4高效性 XenDesktop大大降低了网络带宽需求,缓解了网络延时,这是由于在服务器上虚拟化应用以后,只有鼠标操作、键盘敲击和屏幕更新等数据经网络传输。

2.2XenDesktop技术原理 ●验证-采用虚拟化技术,用户几乎可通过任何设备(PC,笔记本,智能手持设备)访问其虚拟桌面。用 户只要输入认证信息,就会获得与办公室桌面设备一致的虚拟桌面。 ●代理和桌面置备-身份验证通过后,桌面交付控制器(DDC)就可识别用户身份,然后动态置备虚拟桌 面。用户尝试连接前,系统就开始桌面配置了,从而确保用户能及时访问虚拟桌面,同时有效利用能源、托管式基础架构以及简化的集中化桌面管理。 ●桌面交付-一旦确认用户身份,系统就会通过ICA协议为其交付桌面环境。作为用户验证阶段的一部分, 系统将应用用于控制用户环境的策略,例如,如果用户通过家用PC建立连接的话,用户上传文件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此外,XenDesktop还可利用单一桌面镜像以流技术将虚拟桌面经局域网交付到标准化PC或桌面设备,该镜像由系统管理员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真正实现了简单的集中化桌面管理。此外,即使出现自然或人为灾害,用户也能在任何地方远程访问其公司桌面和虚拟应用,从而确保了业务连续性。 2.3系统具备的功能 由于本方案基于XenDesktop自身提供的功能构建,所以应用系统应具备的所有功能都是XenDesktop中自有功能。本节列出每个功能类型和所对应的功能。

PDM系统中的桌面虚拟化

PDM系统中的桌面虚拟化/云1.PDM系统中桌面虚拟化/云需求背景分析1.1 EDA、PDM及OA的桌面现有系统架构 针对于EDA系统,现有的系统是基于传统PC/图形工作站作为EDA、PDM的前端系统这种工作方式,同时针对于产品的设计、协同、管理及生产,后端采用PDM系统作为管理、协同达成本地化(或者小区域化)的协同协同设计及制造。针对于前端用户及设备,每个员工使用自己的PC或者图形工作站机,IT管理员需要在每台终端上分别为用户安装业务所需的软件程序及客户端,同时重要、敏感的数据也分散存储在这些终端的本地硬盘中(或者作为临时调用文件存储在本地的硬盘中),虽采用PDM系统做统一数据、协作及流程管理,但依然不能很好地进行业务协作、集中的存储及备份。同时,新项目设计大量外部协作任务,跨广域网的外部协作、跨广域网的数据传输及备份、安全保护依然是存在很多的隐患及不确定性。 这种传统的PDM架构及前端设计设备应用模式虽能在前端设计桌面的使用上基本满足设计人员的本地使用要求,但是其传统架构中所存在的安全、可靠、管理及灵活性方面的缺陷依然是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 同时,专业的前端设备的成本与此类设备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利用率之间的逆向相关的实际状况也直接带来了设备投资的高企与设备率用率低下所导致的投资利用低之间的矛盾。 从航空行业及工业设计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看出,大规模的跨地域甚至是跨国的设计、生产协作已成为工业设计制造类企业加速业务发展的必由手段。从空客到波音,甚至是面向军用系统制造的洛马,再到铁路机车、船舶,甚至是消费类的服装及玩具设计类企

业,大规模的跨国跨区域协作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率、推动项目及业务快速发展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在这样一种跨区域跨国的业务协作需求推动下,原有的基于本地模式的设计、管理、协同、制造类的应用系统已经明显在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上捉襟见肘。设计方面,既有的基于专用图型工作站的设计工作模式在高系统投入的情况下却很难在协作需要跨广域的模式下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基于PDM模式的大量的设计协作在本地系统支撑就已渐显瓶颈的情况下更无法应对跨广域系统协作所产生的大量协作数据通讯及协作管理的需求。同时,跨地域的协作使得本已敏感的针对于数据及系统的安全的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业务模式的变化使得对商业、甚至军事类级别的敏感数据的保护带来更大的挑战。 同时,针对于普通OA系统,每一个设计、生产、制造相关的人员,一方面既是EDA、PDM的用户,同时包括普通办公人员,也是OA系统的最基本的用户。在工业设计制造类企业,通常在PDM系统前端设备与普通办公前端设备之间,为保证设计类前端设备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设计、生产类桌面系统是与OA类桌面设备严格区分并分别配属的。在提高了不同桌面的安全可靠性的同时,也由于设备分别配属,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同时,两套设备之间的切换给最终用户的使用也带来不便。 另外,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不仅对设计、制造类业务人员及工作安排产生影响,也同时影响到普通办公类用户的调整。为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支撑系统也是未来业务支撑系统的发展方向。 随着业务需求由静态的单点业务逐渐扩展到动态的分布式跨区域协同业务模式,加之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对业务系统的功能性,安全性,方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 ?支持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协同,延伸设计系统:工作场所越来越分散带来了 数据如何共享及更好的协同的问题,现有的系统很难实现人到哪桌面跟着到哪、 业务协作到哪桌面及协同系统到哪的业务需求。 ?数据的安全性:既有的业务系统由于其分布式架构,很难指通过管理达到业务数 据的安全性要求。同时,随着业务协作及业务分布式的部署,数据的集中管理健 全性更成为一种挑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