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和空间的拓展―谈认识空间

空间和空间的拓展―谈认识空间

空间和空间的拓展―谈认识空间
空间和空间的拓展―谈认识空间

空间和空间的拓展―谈认识空间

我们知道,所谓"空间"的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从空间的许多属性中概

括而成的。空间的含义,是组成场所的元素在特定地点中的三维构成形式。因此,对于生存、活动于空间之中的人类--我们自己而言,空间既是我们的家园、又是我们的舞台、更是我们应该去了解、去认识的对象。

我们对于"空间"初步的认识,应该是从自然空间开始的,天空和大地、山脉与河流……,当我们的祖先举头仰望长空,观看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俯首细察脚下,辨识花草树木的一枯一荣;从敬畏到疑惑、从探索到认识之时,"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研究的对象了。世间万物存在于空间之中,人与空间的关系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古代就有所谓"天人合一"的学说,比如:道教的《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中"……固天有风雨,人有血气;天有日月,人有眼目;天有万象,人有万神;天有八极,人有八脉;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五岳,人有骨节;地有草木,人有毛发;地有江湖,人有血脉;……"的理论,可见人类在了解、研究自身的同时,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空间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且对自身与空间的相对关系进行了分析比

较、演绎推理。对古人来说,自然空间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活动舞台,人类在这个空间中生存繁衍、进化发展,成为"万物之首",我们的祖先已不满足于穴居或构木为巢,以挡风避雨和抵御猛兽的袭击,而是对于自身的生存空间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人类运用了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开拓和创造新的"空间"。

人造"空间"的出现、进步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茅屋、土房发展到木构建筑,人类利用周围环境中可以获得的泥石、植物等天然材料,为自己构筑起安全的活动空间。因此,对于人而言,空间已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为重要的部分则是建筑。从中国的建筑发展历史来看:早在商代,人们已经建造了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秦汉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日渐成熟,高台建筑和多层建筑逐渐增加、盛行,人造空间的构筑也日益完善,人类不仅有了房屋、街道和城市,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魏晋南北朝时期,石块、砖瓦、金属材料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建筑中,出现了许多寺庙、塔楼等佛教建筑,石雕与壁画等装饰建筑空间的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其首都城市--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比如:明代大部分城墙和一部分规模巨大

的长城都用砖包砌,琉璃瓦的生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已超过了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并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清朝于1723年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皇家和私人园林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中国近代建筑的一种典型的代表,就是上海外滩的建筑,体现了外来文化在空间构造活动的产物--建筑中的碰撞、交叉和融合作用。

建筑从近代发展到现代,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成为一门艺术。人造空间也从地面扩展到了海底、地下、高空甚至太空。

例如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西起英国的福克斯通,东至法国的加来,隧道长度50公里,海底长度39公里。不仅增强了英法两国的交通运能,使伦敦至巴黎的陆上旅行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为人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又如现代城市的多维度立体空间建筑不断刷新建筑物

的高度,下沉式广场以及地下铁、轻轨、立体交通系统的建成,已经将人造空间的范围延伸到高空和地下。另外,航天科学的迅速发展、航天飞机以及载人航天器和宇宙探测器的不断发展完善,人类已经成功地登陆月球并将宇宙探测器送

上火星,外太空已然成为了人类活动的新空间。

人们生活的城市--建筑物的集合,为人类的学习、生产、科研提供了活动空间,有了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人类就有了生活的家园。然而,人类还需要另一个空间--精神的家园。例如宗教是信徒们心灵的皈依,比如基督教:宣扬"博爱"精神,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要求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有爱心的信徒可以进入天堂--善良之人的灵魂所在的空间,"天国的来临不是外在的彰显,它临到人的"心里",是临到一个人的最内心。"因此,人的内心世界,是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之外的又一个值得探索和认识的空间。它的存在起于人的个体的诞生,止于人的个体的消亡。人类以智慧的力量,来探索未知的无限,质疑和批判现实的存在,反思、拓展内心的空间。宗教、科学与哲学分别是人类信仰、知识和智慧的体现。科学将目光投向外部的对象,哲学则以向内的视角审视自己,智慧让人类的精神世界海阔天空。自然的空间、人造的空间都是有形的空间,而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空间是无形的空间,虽然,人的意识受到信仰原则、道德规范、知识体系、观念习惯等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还受时尚潮流的裹挟。然而精神空间之大,可以任凭心灵的驰骋。

宗教和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而科学给人类的想象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互联网

的建立,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虚拟空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而开拓的另一个存在空间,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生活的现实空间。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网络的规则、网络语言、电子邮件、网络交易、网络游戏、模拟现实、等等网络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张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世界存在并运行于虚拟空间之中--在那扇无形的大门背后,有着已经为我们所知晓、但是又知之甚少、并且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的无垠的未知世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产品和数码产品的体积迅速地向着迷你化、微型化的目标发展,虚拟空间的载体之"小"与虚拟空间的容量之"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并且这种反差还在继续增加。人类的发展注定了我们将要不断地探索新的课题,不断地开拓新的空间,并且认识和掌控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的进步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赋予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因此,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还在继续,人类对空间的拓展也还在继续,如同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样,永无止境。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知识讲解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建筑41班 米兰 2140703006 摘要: 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 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 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 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 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

拓展项目盗梦空间

拓展项目盗梦空间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拓展项目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又叫画中画,项目名称取名借鉴与著名好莱坞电影《盗梦空间》,电影讲述一位经验老到的盗贼,他在这一行中算的上是最厉害的,因为他能够潜入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梦境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秘密。这一罕见的技能使他成为危险的企业间谍活动中最令人垂涎的对象,在执行最后一次任务中,与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和他的团队的任务不是窃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游戏介绍: 教练将发给学员的卡片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好交到教练的手中,顺序正确则任务完成。 1.教练会随机给每人发一到三张卡片,自己的卡片只允许自己看到, 2.禁止除语言之外的一切描述卡片内容的方式, 3.除上交卡片的时候,任何人任何人时间不可以离开椅子, 4.叫上卡片过程中,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人离开椅子, 广州一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拓展盗梦空间规则及作用 规则: 1.严格控制一切企图给他人展示图片的行为,尤其是项目初期,扣分一定要坚决, 2.注意控制学员争吵,避免引发真正的冲突。 3.记录关键行为的时间丶及每次扣分的原因, 4.事先设计好回顼思路,选择合适的回顼方法,以切合客户的需求。

5.以现场实际发生的状况为出发点来引导学员,挣强体验感和回顼可信度。 作用: 1.统一的描述标准、排序流程及交牌规范,才能保证方案的准确有效执行。 2.已经预见到结果的情况下,高效的团队执行力是迈向胜利的最后一级台阶。 3.跨部门沟通,打破设定的小组限制,全员沟通商讨,使信息全面,思路清晰。 4.领导风格,不同特质的人负责统筹全局,会产生不同的执行策略,最终影响项目结果。 5.创新思维,特殊环境下的未知任务,需要有打破固有思维的勇气和方法。 广州一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拓展城市空间重塑城市格局_刘园

拓展城市空间重塑城市格局 刘园 摘要:从5首都计划6中干道规划制定背景出发,探讨了中外城市规划实践和理论的影响,分析了干道规划的内外动因,通过剖析5首都计划6干道规划的特点,总结规划实施情况,进而归纳出该规划对于南京老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首都计划,干道规划,城市格局,影响 中图分类号:T U984文献标识码:A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建都南京。1928年6月北伐战争完成后,国民政府开始着手推广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国家重建运动。同年,由孙科负责的首都建设委员会成立,下设/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0,推动国都规划建设。1929年12月,一本名为5首都计划6的都市计划报告书制定完成。 国民政府南京5首都计划6共分为28章,从整体架构上来说分为调查统计、规划编制和执行计划三部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其中的干道规划对于南京老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 1干道规划制定背景 1.1西方规划思潮的影响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城市规划有了很大的发展,其间也不乏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规划实践探索,比如巴黎改建、伦敦重建等,都通过城市规划手法对城市肌理进行了重构,使城市格局更加清晰,城市意象更加便于识别。而干道规划更是这个时期规划的主要特征之一。 城市规划史上的经典案例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都市计划发展。1919年,孙科发表了题为5都市规划论6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所主张的城市规划思想,反映了当时欧美时兴的/都市计划0思潮。1.2近代中国干道规划的探索)))以广州为例 1911年,广州仅有长堤一条可以行车的马路。政府首先大举拆城墙,填平濠沟,然后是拆房筑路。拆除旧城墙约10.5km,市内平濠筑路,拆除房屋3000栋。先后在老城墙基上施工修建了万福路、泰康路、一德路、太平路、丰宁路、大德路、越秀路、文明路、长庚路等路段,建起了约26km长的水泥柏油马路,主要街道(包括人行道)拓宽了2.4m~4.6m。 2干道规划的动因 2.1城市发展对干道系统改良的需求 19世纪以后,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其所引发的世界经济体系变革所需,城市干道系统的改良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工具改良引发的城市街道系统规模改变。2)道路拓宽成为改良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3)通过大规模的破坏和重建来展示政府权威。 2.2南京城市扩张的内在动力 1899年,随着下关地区正式开放为商埠区,南京西北角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期开埠区域主要位于沿江一带,清廷在下关设置了金陵关。在此因素刺激下,下关成为南京地区人口成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同时下关地区成为了南京城主要的贸易窗口,清政府的招商局、外商的各大洋行等都在江边新建码头,下关的大马路、二马路和永宁街一带也形成了兴盛的商业区。与此同时,城西北、城东的大片区域伴随着明初的迁都和历次的战火而逐步荒废,到民国时期,城市中无屋可住的低收入市民则逐步占据了城北、城东的空地,以芦草筑成/棚屋0借以栖身。 35首都计划6干道规划 1)因地制宜的处理方法)))/旧有改良0与/完全新辟0相结合。5首都计划6中的道路系统组织原则分为/完全新辟0和/旧有改良0两种,基本以鼓楼为分界。即城中城南地区采取改良为主的规划手段,将原有街道改良为网格状;同时着手建立旧城区与西北侧浦口下关贸易区的联系,对城东城北地区的道路网进行重新规划,呈现出理想城市规划的思路。从路网设置角度来看,城西北地区依中山路方向呈网格状,仅在西侧与山体地形相接的地段辅以因地制宜的街道;城东则采用网格放射混合式,在规整的方格网形式基础上强调十字交叉的绿化主轴线。2)道路分级提高城市可识别性。5首都计划6中采用了西方城市规划中常用的道路分级方法,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干道(28m)、次要道路(22m~12m)、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和内街(6m)。道路分级机制可以增加道路驾驭等级的层次,从而使具备城市轴线功能的道路意向性增强,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清晰和便于理解。3)道路节点的环形化改造。在干道交汇处的重要节点设置中心广场,形成周边环路,中心景观的布局。4)改良旧城墙为环城大道,具有创新意味。环城大道的设置利用旧有城防设施,旨在缓解城内交通、充分展示景观资源,同时在空间结构上能够进一步强化原有的环状的空间格局。 4规划实施情况 1)结构性干道基本实施。虽然首都计划没有完全实现,但其中关于城东城北地区新开辟的具有结构性的干道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城南地区基本保留了旧有的主要干道,部分道路得到了拓宽整治。2)三大城市广场相继形成。逐步在中山大道沿线的道路节点处形成了新街口、鼓楼和山西路三个环形广场。道路广场的形成一方面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形成了停留的心理暗示,有利于人群向周边的辐射,这些广场逐步成为南京人心目中的城市标志地段。3)理想规划带来的实施难度。一方面城东、城北地区新规划的城市路网在/随意规划,了无障碍0的认知前提下,基本没有考虑原有的道路肌理:规划道路与现状道路都呈现45b的夹角,导致规划支路网没有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环城大道的构思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古城墙结构的勘测,后发现由于其年代久远,已经不能承载汽车之重量,故环城大道的规划思想最终流于形式。5规划影响解析 1)拓展城市界限,建立新区路网结构,提高交通可达性,引导城市发展重心北迁。城市路网结构变化引发城市空间北向发展。通过与明朝时期的城市路网相比较,首都计划实施后,城中、城北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知识分享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建筑41班 米兰 2140703006 摘要: 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 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 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 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 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 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 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 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 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 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总 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 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 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城市性质上,开始通过分层次确定城市的主导功能,较好的解决了发展旅游和发展工业的关系。城市布局上,开始向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发展,特别是城市新中心即后来的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奠定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转变的基础。 从1993年开始编制,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新设滨江区。2001年3月,杭州市行 政区划再次调整,设立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市区行政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0年到2010年,城市性质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城市布局发展方向调整为以主城为基础,沿跨江、沿江两条轴线,向东、向南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发展;布局形态,从现状的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心,跨江、

户外拓展项目范文4篇.doc

户外拓展项目范文4篇 本文目录户外拓展项目范文户外拓展项目破冰户外拓展项目:无敌风火轮常用户外拓展项目介绍项目名称:背摔 项目培训目标 1.团队信任的力量; 2.增强自信,强化自控;认识自我; 3.培养学员突破本能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增强团队凝聚力; 4.帮助学员了解"彼此信任"对于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5.培养学员换位思考的习惯,促进相互理解与体谅,减少团队内部矛盾; 项目回顾 培训师可能提的问题: 1.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人为什么会害怕,会产生恐惧? 4.大家能够克服恐惧、敢于倒下去的驱动力是什么? 5.信任是如何产生的? 6.衡量信任度的因素有哪些? 7.信任是如何打破的? 8.如何重建信任? 9.此项目的成功有赖于哪些因素?

10.团队的和谐有赖于哪些因素? 11.我们准备如何建立或者改善团队的和谐氛围? 回顾引导 关于信任: (1)信任对于团队和团队成员的重要性,沟通是了解的前提,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1、组织成功:信任能使个人、团队和群体能够为实现更广阔范围内的战略目标而共同行动; 2、团队效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团队需要团队成员有相互协调的能力,没有信任就没有卓越的协作; 3、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人合作,需要能够相互充分信任,实现信息共享,分担必要的风险,有效处理困境; 4、个人信用:人们要想获得完成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自主权、资源和他人的支持就需要获得他人的信任,人们更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们认为值得信任的人。 (2)信任的产生:信任trust一词起源于德语"trost",意思是舒服。最早用来描述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或个性。当我们坚信所依赖的人能够满足我们对他们的预期时,信任产生了。 (3)影响信任度的因素: 1、成员背景、态度、团队氛围(正确评估团队是否值得信任的一个前提是充分了解;团队和团队成员是否给予足够关注,因为关注才可能满足我们想得到的支持;不和谐的团队组成的接人队伍随时都可能崩塌)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039“区”向“城”转型背景下的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宁波杭州湾新区近郊小镇为例

“区”向“城”转型背景下的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宁波杭州湾新区近郊小城镇为例 李诗强黄伟锋 【摘要】宁波杭州湾新区由“工业新区—综合新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同周边的农村或城镇发生利益关系,同时存在着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等矛盾与困惑,在这样背景下的庵东镇面临行政区划调整后与杭州湾新区功能关系的重新审视,明确其在新区中角色定位、城镇空间结构、村庄建设以及未来城镇拓展方向等问题,为此庵东镇急需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谋划,为把握、利用好机遇提供空间上的决策参考,既满足杭州湾新区对城市发展指导性的需求,又能理性的向新区表述自身发展诉求,保障庵东镇在新环境下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新区转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1.研究背景 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处于杭州湾产业带中心位置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以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政策环境,必将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在宁波杭州湾新区迅猛的发展浪潮中,经历过去单纯“工业区”发展路子,走向“综合新城”发展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新区必然会与周边乡镇发生利益博弈关系,包括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等问题,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变,必然促使庵东镇重新审视与杭州湾新区的功能关系,以及未来城镇空间拓展方向;另外从庵东镇内部环境来看,由于城镇快速发展和时间维度上的推进,上版总体规划的规划思路已不能有效诠释庵东镇现阶段的发展,包括其产业发展策略、城镇交通体系、城乡空间布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受到严峻挑战。从整个庵东镇远景发展战略高度,深入分析区域发展趋势与机遇,剖析现实发展状况与历次规划理想间的矛盾,最终从“路基—路标—路径”三个层面上(图1),围绕未来庵东镇怎么发展这个核心问题,从战略定位、区域协调战略、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策略、村庄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引导庵东城镇空间从迷茫无序走向清晰有序。

急速60秒拓展项目介绍

急速60 秒拓展项目介绍 【项目概述】 1. 项目名称:极速60 秒 2.项目类别:室外,团队竞争 3.学员人数:二至三对为佳 4. 总培训时间:90 分钟 活动布置时间:10 分钟 活动进行时间:40 分钟 回顾总结时间:40 分钟 5. 培训场地:室外有草地最佳,空场次佳,室内足够空间亦可【项目布置】 一、培训器材:少于等于四个队都可用一套器材 (1) 一套(30 张)极速60 秒卡片,反正面彩打 (2) 一根12 米左右的绳子( 划定区域用) (3) 计时手表 (4) 每个队一个立式白板( 或大白纸) ,几支笔选用 项目描述+规则 下面要进行的项目会考验团队的速度,智慧与激情,尽

量短的时间内需要把散落在绳子区域内的代表数字1?30的 卡片按顺序拿出来。 规则: 1 .每一轮的时间只有60秒。 2.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人进入区域。 3.一旦出现违规(卡片顺序错误,多人进区),本轮即失 败,60秒结束后回到讨论区,准备下一轮。 【项目监控】 一、项目开始前: 1.讨论区和比赛区要有一定距离或隔开 2.如多队在一起比赛,各队伍之间也需有距离 二、项目进行时: 1. 对两种违规严格控制秒时间一到,督促比赛区的队伍回到讨论区 3.每一轮酌情给3?5 分钟讨论时间 4.大多数团队需要5?7 轮完成 项目心得】 “ 急速60 秒”拓展训练项目,整体分为3 组,比赛氛围2 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每小组为单位,以赢的分数为评判结果,比赛内容为60 秒时间内,团队成员按照要求依次将教练预先排好的数字查完。

这组中我们组长丁哥让人印象深刻,非常认真负责,想的是一头大汗,每个队员积极出谋划策,就连平时稍显高傲的梁耀普总监,此时像个参加小学作文比赛的小学生一样,发言献计。经过4 轮的角逐,我们还是在最后一轮赢了,每个队员非常开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急速60 秒”感悟如下: 一、清晰目标、清晰方法、清晰责任对团队的成功非常重要。 前2 轮的失败就在于大家能清晰方法统一思路,造成脱节。 二、统一领导令出一门对于团队的高效协调很重要。领导要在短时间内收集大家的信息并作出判断分析,最终快速给出较为合理的决策方案,方案不求最合理,但求大家都认可,然后强调统一执行并给出鼓舞。 三、不轻易放弃,不断修正改进,终能收获。我们组最 后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 在最后一轮中要求60 秒作出最后的决策,借鉴方法,我们组的做法是坚持前几次失败的办法,只是把没做到的进行修正,其它团队伙伴非常难以信任。但是最后一轮我们组是唯一成功的,其他成功的组反而失败了。 四、做好自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无论是小组中,每个人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保证不出错,那么这次任务就会完成的很好,还是在团队与团队之间的配合,完成自己团队的任务,最终对整体的贡献是最大的当然在行动前的协调以及每个人积极为团队贡献智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决定了之后,在执行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自己先做好。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外部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3篇

外部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今年的外部拓展训练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但对于当天的一幕幕却仍然记忆犹新,尤其是“盗梦空间”和“毕业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盗梦空间,这个项目打破了所有参训人员小组之间的隔阂,也可以这么说,这是第一个全员参与,熔炼整个大团队的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当天所有项目里面唯一称得上“惨败”的项目,至今还让我感到有点遗憾。 其实项目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陌生”,大家对这个项目陌生,对一起参与挑战的队友陌生,对带领大家面对挑战的领导陌生。陌生就意味,有些人会不理解项目规则,以为这是个拼图游戏;陌生就意味,你无法全身心的信任你的 队友和领导,陌生也就意味,我们的结局只能是失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总会有陌生的人,陌生的事出现,透过这样一次锻炼,相信以后我们会学会更加有效的沟通。 毕业墙,我想大家对这个项目应该都感触很深。就像“木桶原理”,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团队中有任何一个人违反纪律,任何一个人失败,这个团队就即将面临一次失败。这让我想到我们厂的LED,每颗LED都要经历一关关的生产流程,生产过程中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失败,这个产品就是失败的,就会有不良品。所以,在毕业墙这个项目,我们的团队能够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能够知耻而后勇,团结一心,将我们的团队熔炼成一只铁军。让我们最终能够以不到8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项目,而我们最初设定的目标时间是40分钟,只用了不到五分之一的时间,教官说这是一个奇迹。正是因为团队精神,让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因为团队,让我们不再怀疑自己;因为团队,让我们勇于奉献自己;因为团队,让我们能够超越自己。 此次拓展训练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它带给我的感动、快乐、成长以及团队精神会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指引我的生活和工作,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 有关于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两篇 关于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拓展训练每一次游戏里,包涵了处理问题时最科学的道理,每个过程、每个步骤我们是否感受到如下问题: 第一步:当团队面临一个问题时(潜在问题同时出现,解决问题的时间有限),大部分成员主人翁意识强烈,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很好,于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争执,妄图策划出一个最好的方案,时间在流逝…… 第二步:时间迫使团队进入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案的好坏不再重要,与时间赛跑去解决问题,直到问题解决或者时间耗尽。若问题得以解决,则皆大欢喜,若过

浅析杭州的城市空间演变

浅析杭州的城市空间演变 摘要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萧山区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并自秦朝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而杭州城市空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关键字:空间形态,发展过程,文化风景,现状与未来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隋朝的立国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杭州正式成为一个城市却起了奠基作用。隋开皇十一年(591 年) ,大臣杨素调发民工在凤凰山下的柳浦钱塘江沿岸的江干一带筑城,建立了杭州州治“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为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杨素所建杭州城,州治设在城南的凤凰山麓,而城北则为居民与市场,奠定了“南宫北城”的城市格局。隋大业六年(610 年) 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江南运河以杭州为南端点,铸就了杭州在交通上集大运河南端起讫点,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接点和浙东、浙西跨越点等三种区位于一体的重要位置,把杭州推到了全国性交通主干线和地区性交通主干线的重要位置,从而为杭州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其在东南地区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至五代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杭州地位逐渐上升,城区人口骤增,促使城区不断拓展. 吴越郡主钱镠审时度势,采取“保境安民”、“善事中国”的策落,使杭州城避免了战争的破坏,同时也提高了吴越国的经济势力、文化优势,为杭州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隋建杭州城,城南部属丘陵,且近钱塘江,城西则濒西湖。在杭州城市的扩展发展上,由于杭城的南部与西部受到江、湖的限制,不宜扩展,于是便向城市的东部与北部扩展。钱镠对杭州城进行了三次扩建,周围达35 km。 自唐代李泌凿六井,白居易浚西湖筑捍湖堤后,西湖已经成为杭州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钱镠专门设有一千人的撩湖兵疏浚西湖,同时在西湖的内外建造了大量的寺院、佛塔。寺院如肇庆寺、净慈寺、云栖寺等等. 宝塔如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及白塔等等. 丰富了杭州的城市空间,同时也为杭州日后在文化上的强盛奠定了基础。钱镠在扩建杭州城的同时,也规划了杭州城市的主轴线。主轴线的南端是吴越国的王宫,北端则为市坊、民居群,这条主轴线是同盐桥河基本平行的主干道,一河一道自南至北,纵贯杭州城。此后,这条城市中心轴线,千余年来未变。隋代杨素始建杭州城,州治设在城南的凤凰山麓,而城北则为居民与市场。钱镠在州治、节度使治所的基础上营建宫城,保持了隋唐以来的这一城市布局,体现了“南宫北城”、“前朝后市”的格局特色。此后南宋在杭州建都,营建宫城与扩展杭州的外城,也效仿并继承了这一古制,并做了进一步的扩展。吴越杭州城的城市格局,给后来的杭州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杭州城凡三重,子城、内城、罗城,规模宏大,城区面积较唐时扩大一倍以上。经过几次扩建以后,整个杭州城南北修长,东西较为狭窄,形似腰鼓,故当时有人又称杭州城为“腰鼓城”。这是古代杭州城市建设的第一次飞跃。 自隋经吴越及至南宋,历经近700 年,杭州城从一个小县城发展到大都市,又从大都市发展到国都京城的历史鼎盛时期,成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拓展项目介绍

项目介绍 破冰融冰:通过团体性的游戏,在很短的时间内打破彼此的隔阂,让学员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很快得融入项目中,为接下来的培训培养气氛。 同时,将企业文化结合培训的理念,融合的破冰中,让每位新员都感受其中。 信任背摔:信任是相互的,它是脆弱和坚强的统一体。它是脆弱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都可能让它破碎,而它又是坚强的,对团队的信任让我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页脚内容1

团队是个人成长的平台,企业是员工的平台“为员工创造平台”对每一位员工的承诺。穿越电网: A.领导者对事物的全面洞察力。 B.有限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C.队员间默契的配合,体现了领导者的魅力。 D.改进个人行为模式。 高空抓杠: 页脚内容2

A.心理极限的突破。 B.团队成员间相互鼓励。 C.换位思考,感受同伴的压力。 雷区取水: A.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 B.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 C.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 D.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 E.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 勇攀云梯:这是个双人协作项目,云梯设在悬崖边上,高度为40米,每个人的前进都会踩着同伴的肩膀,每一次高度的成就都来自于共同的付出。 页脚内容3

目标的高度决定成就的高度,不断的进取才是一个信息行业生生不息的动力。 毕业墙:即使在绝境中,我们也决不气馁,用团队的力量去超越,不抛弃,不放弃! A.培养团结一致,紧密配合的团队精神。 B.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 C.体会团队力量。 大脚板:。这是一个团体协调性的活动项目,形式开心放松,是个充满娱乐精神的项目。在破冰后 页脚内容4

房地产素质拓展培训心得体会

拓展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城市公司的一员,非常荣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为期三天的拓展培训。作为一名新员工,在刚进入公司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这样能和公司所有领导与同仁一起培训的经历真是非常难得。在刚进入公司,我就来到了******城项目,与其他同事交流的很少,许多人只是在刚进入公司时打过招呼,而这次培训,恰好给了我一个认识所有同事的机会,让我能够更快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尽快的成为公司、团队的一员。 虽然培训三天细雨绵绵,但在公司领导和管理部的周密安排和组织策划下,这次拓展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了参与人员一直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每天的工作、生活都是相对枯燥的,面对的环境也只有工地,有时缺乏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激情。而恰好是这样的一次拓展培训,是我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了身心的洗礼,让我感悟良多。结合拓展培训中受到的启发和本身工作的特点,对这次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明确目标 周密的工作方案对明确方向、规范行为、指导实践、完成任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盗梦空间”这个环节中,十六个小队成员,在不让别人看到自己手中照片的前提下,将三十张照片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来。这样一个小游戏就需要制定一个方案:每个人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手中的照片描述出来,然后由队长理清思路通过队员描述的细节将三十张照片排列好。虽然最后我们没有成功,但是从这个小游戏中收获颇多。在负责一个新的项目时,需要首先从多方面分析、论证,让各专业的项目组成员建言献策,把握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最终目标,这样才能为后期制定出简洁、高效、最优的设计方案做好准备。 二、团队协作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就没有竞争力。世界从来都不是凭一己之力能改变的。如果没有团队精神,这次的所有训练项目就无法完成。在“织网颠球”这个环节中,有的队伍可以颠一千多次,而有的队伍却只颠了个位数,这就是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与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的差别。八个人结好一张网,同心协力去颠球,力必须使到一处,心必须使到一处,

加大绿化提升力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加大绿化提升力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摘要:垂直绿化,又称为立体绿化,在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今天,垂直绿化在增加厦门市绿化面积,美化厦门环境方面具备独特作用。本文以垂直绿化为研究对象,侧重从垂直绿化的现实意义、运用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垂直绿化;意义;运用;注意事项;探讨垂直绿化是区别于平面绿化的新形式,是通过多项园林技术,借助一些具备攀援特性的植物,依靠城市现有构筑物,如山体、天桥、挡墙、阳台等立面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的一种绿化形式。它实际上是平面绿化向空间绿化的扩展和延伸,是更深层次的绿化。 2010 年厦门市启动创建森林城市的工程,按国家森林城市测评指数,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园林绿化部门加大绿化提升力度,见缝种绿、见缝插绿,增加绿化密度,主要节点和路口实现更高层次的美化、绿化和彩化。2012 年全市绿化工作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4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10m2 ,道路绿化率80% 以上,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m 有休闲绿地,大力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的立体绿化。 垂直绿化工作作为创建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工作自

2006 年在厦门市全面展开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走在市区主 干道,进入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垂直绿化的身影,这项工作极大提 升城市的绿化景观,2011 年厦门市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立体绿化工作,完成200 多处垂直绿化点建设,人行天 桥、高架桥、跨线桥墩等都进行垂直绿化改造,进一步构建城市空 间多层次绿化格局。笔者就厦门城市垂直绿化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 几点阐述。 1垂直绿化的现实意义城市发展的现状迫切要求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垂直绿化覆盖率。(1)伴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心建筑密度越来越高,加之市区主干道厦禾路、市府大道、湖里大道拓宽改造,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在不断蚕食原本就不多的绿地空间,造成城市中心区用于平地绿化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2)随着厦门市经济飞速发展,岛内岛外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建筑物外墙特别是沿环岛路上高层建筑的墙面,无机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高温化壁面产生的大量热量向空气中不断的扩散,致使周边温度上升,产生热岛效应。(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观念的进步,许多高层建筑都设有屋顶花园或较大的裙楼露台,相当部分的商品房都设有大阳台、大窗台和大露台,甚至于近年开发的一些高档商品房每户也都设有入户花园,这些都为垂直绿化提供了可能。总之,在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今天,如何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升厦门市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平面绿色空间缩小、城市用地紧

5个素质拓展项目介绍

( 拓展项目)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1885 5个素质拓展项目介绍Introduction of 5 quality development projects

5个素质拓展项目介绍 1)、搭桥过河 项目类型:户外素质拓展游戏、竞技娱乐游戏 参赛人员:每队派六人上场(2男4女) 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比赛赛距:30米 需要道具:小地毯(报纸或者毛巾布等) 竞赛方法:赛道两头各一组,每组分三人自由组合,起点组手持四块“小地毯”,由第一名队员向前搭放“小地毯”,第三个队员不断地把身后的“小地毯”传给第一个队员,三人踩着“小地毯”前进30米,其距离为30米(以一篮球场宽为准,来回),要求脚不能触地,绕过障碍物回到起点,待三人全部过界后另一组将接过“地毯”以同样的方式往回走,最先到达起点的为胜。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竞赛规则:(1)、参赛队队员在起点线外准备。待一组队员全部到达终点时另一组才能开始接力。(2)、比赛过程中只要有脚触地的情况,均视为犯规。并按触地次数对比赛用时给与增加。 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战略战术,训练团队内部的协调

能力。 2)、地雷阵 一.游戏类型:户外游戏、团队素质拓展游戏 二.游戏时间:15~30分钟 游戏人数:至少12人,越多越好。 所需道具: 1、每对参赛者一块蒙眼布。 2、两根约10米长的绳子(30英尺)。 3、一些报纸,使用对角线约60cm(2英尺)的硬纸板、胶合板代替亦可。用来代表游戏中的“地雷”。 游戏目的: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促进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充满活力。 详细步骤: 1.选一块宽阔平整的游戏场地。 2.安排不想参加游戏的人做监护员。当参加游戏的人较多时,游戏场地会变得非常喧闹。这是一个有利因素,因为这会使穿越地雷阵的人无所适从,难以分清听到的指令是来自自己的同伴,还是来自其他小组的人。 3.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 4.给每对搭档发一块蒙眼布,每对搭档中有一个人要被蒙上眼睛。 5.眼睛都蒙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布置地雷阵了。把两根绳子平行放在地上,绳距约为10米(30英尺)。这两根绳子标志着地雷阵的起点和终点。 6.在两绳之间尽量多地铺上一些报纸(或是硬纸板、胶合板等)。 7.被蒙上了眼睛的队员在同伴的牵引下,走到地雷阵的起点处,挨着起点站

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

2002.2 1 背景概略与规划目标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 与城市化过程中都必然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种城市化数量与质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都市空间的扩大,都市外貌和生态环境的更新以及市区人口密度增加的变化。香港由于人口众多、城市用地面积狭小,建成区集中紧凑地发展,为了有效疏散市区人口,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采取了发展新市镇、促进郊区城市化的新策略,制定了全港发展的新方案。规划目标主要是为了疏导全港的人口过分集中于港岛北侧及九龙半岛下城区,制定了一项引导和管制土地发展和利用的分区规划。也是为全港620万人(每年从世界各地来港的游客高达800万人)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和福利更佳的生活环境。为了利用香港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城市空间,必须在住宅、商业、金融、工业、交通、娱乐和其他社区设施方面慎重研究对土地的市场需求,还要考虑居住人口与流动人口高度集中的情况,对城市空间要做出比较均衡、合理的安排。2 城市空间扩展策略 城市空间扩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对城市用地的空间规划与城市功 能分区的规划设计。香港的城市规划师,充分认识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新经济对城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香港政府对城市发展策略、城市发展容量和城市空间扩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并且不断征求市民与专家的意见。香港的城市空间扩展策略,首先是要制定全港整体土地发展的策略,以配合香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长期需要,目的是满足房屋、工业、康乐设施及电讯、交通运输设施等各方面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合理要求。其次是有效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以及商业、金融、公司、信息等第三产业过度集聚在港岛与九龙市区,从更大范围及更高层次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根据世界性大都市的规划建设经验,高密度集中开发可以减少出行距离,使更多的人利用公共交通,但却会恶化城市环境和增加就业压力;分散化的开发模式带来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但却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成本,增加空间协调发展的难度。香港都市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过多地注重集中、高密度地开发;但在70年代后却采用注重疏散人口、建设新市区的做法。 香港政府和规划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检视了全港土地利 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 The Distribution of New Towns in HongKong 姚士谋 朱振国 陈爽 宋平 Yao Shimou Zhu Zhenguo Chen Shuang Song Ping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 下,从规划背景、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及新市镇发展的功能等,探讨了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范式。关键词 空间扩展;新市镇空间;郊区城市化 ABSTRACT The new modes of ur-ban spatial extension o f Hong Kong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p l a n n i n g perspective, u 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unctions of new towns, taking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s the background. KEY WORDS spatial extension;new t own s pace; u rbanization o f s ub-urb 作者简介姚士谋,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南京,210008。朱振国,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陈爽,香港大学地质与地理系博士。宋平,香港大学地质与地理系博士研究生。

城市空间发展 相关书目

专著: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2.段进、比尔·希列尔等;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张勇强;空间研究(2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张京祥罗震东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杨冬辉;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自然演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演进规划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6.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006年10月 7.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01年1月 8.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9.(美)刘易斯·芒福德编译者:宋俊岭倪文彦;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10.王旭了;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1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学位论文: 1.王晓燕;银川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黄大鹏;芜湖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曹坤梓;城市化进程中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王剑锋;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张愚;基于可见性的空间及其构形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徐昊;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丁小兰;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整合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王国志;长春市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杜聪;济宁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崔宁;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严昕;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李世峰;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邹卓君;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