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调查习题

统计调查习题

统计调查习题
统计调查习题

《统计学》习题(第二章)——统计调查第1页(共2

页)姓名班级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乡镇企业局为了总结先进管理经验,选择了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2.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统计年报报送时间规定为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间为()。

A.1年

B.1年零1个月

C.1个月

D.1日

3.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

B.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C.效益最好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某一主要标志总量方面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6.能计算出代表性误差的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

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有()。

A.商场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客运周转量

C.企业工伤事故次数

D.学校在校学生人数

E.某地区年出生人数

2.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3.某地区对科技人员情况进行了三次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3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

2年,这种调查是()。

A.一次性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定期调查

D.不定期调查

E.非全面调查

4.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而适宜于抽样调查

方法的是()。

A.居民收入支出状况

B.产品质量

C.个体工商户销售额

D.国外游客在我国旅游支出

E.各油田气田产销情况

5.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统计报表

E.非全面统计报表

- 1 - (共2页)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

单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一) 1. 填空 (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 填空 折线统计图是用( )表示一定的数量, 根据数量的多少( ), 然后把( )依次连接起来. 3. 填空 东风电视机厂1999年各季度生产电视机的台数统计图如下. (1)平均每个季度产( )台, 全年平均每月产( )台. (2)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 )%,第二季度比第四季度少( )%. (3)下半年占全年总台数的( )%. 4. 东风电视机厂1996年~2000年的产值是?1996年500万元, 1997年600万元, 1998年800万元, 1999年950万元, 2000年1200万元.根据这些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5. 四季村果树栽培逐年发展, 1996年有果树800棵, 1997年有果树1240棵, 1998年有果树1680棵, 1999年有果树2500棵, 制成折线统计图. 参考答案 1. 折线 2. 一个单位长度, 描出各点, 各点用线段 3. 5000, 6000, 6500, 7000 (2)40, 14.3

(3)55.1 4. 东风电视机厂1996年─2000年的产值统计图 单位:万元 2000年2月 单式折线统计图习题精选(二) 1. 填空题 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变化的情况. 2. 填空题 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形象具体, 使人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3. 某煤矿1986年到1989年生产情况如下表: 据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4. 根据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 制成折线统计图. 万风抽油烟机厂1999年各季度产值统计表 万风抽油烟机厂1999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单位:万元年月

(完整版)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三、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小明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度。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某校学生一周收集生活塑料袋情况如下表: 时间周 一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周 日 数量 (个) 130 100 200 250 210 300 35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解答问题: (1)这个同学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2)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他一年可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3)分析这个统计图,你能想到什么? 六、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每年春天,一场春雨会使竹子长高很多,所以人们将事物发展很快比喻为“雨后春笋”。根据观察,竹子24小时可以生长约72厘米。 时间/时高度/厘米 1 3 2 6 3 36 15 1、如果竹子每小时匀速生长,你能完成上面的表格吗? 2、根据表中的信息,竹子18时生长的高度约是()。 3、如果竹子长到66厘米的高度,需要多长时间? 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横轴和纵轴 (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 (3)描点

大客车 小汽车 载重车 摩托车 0 (4)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5)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1、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某路口5分钟里各种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如下: 小汽车:65辆; 大客车:44辆; 载重车:25辆; 摩托车:13辆。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制作统计表: (2)完成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A 、图中每格代表( )辆车; B 、小汽车辆数是摩托车辆数的( )倍; C 、从上面的表格和统计图你发现: D 、计算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机动车?(得数保留整数)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7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判断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 3、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1)计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拓展思考: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答案: 1、(1)∨(2)∨(3)×(4)∨(5)×(6)× 2、(1)B (2)A (3)D 3、(1)平均数21.8,中位数22,众数22 (2)众数平均数 拓展思考:(1)平均数5.6万元,中位数5万元,众数4万元(2)答案不唯一 篇二:7.3 折线统计图的练习及练习题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判断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 3、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1)计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拓展思考: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 (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答案: 1、(1)∨(2)∨(3)×(4)∨(5)×(6)× 2、(1)B (2)A (3)D 3、(1)平均数21.8,中位数22,众数22 (2)众数平均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7.《折线统计图》习题2-冀教版

7.《折线统计图》习题2 第一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下表为吉林省部分市县某日平均降雨量与最大降雨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 县名舒兰市桦甸市蛟河市磐石市永吉县 平均降雨 量(毫米) 28.8 6.213.4 5.610 最大降雨 量(毫米) 81.219.2401443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从总体看,李静的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 A.较轻 B.较重 C.相等 (2)李静()岁时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等。 3.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豆豆1~6岁实际身高与标准身高统计表 项目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23456标准身高实际身高 4.下图是某厂 2007年各季度计划产值与实际产值的统计图。 已知产值相差最大的那一季度实际产值比计划产值多40万元,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试一试。 5.下图是奔马牌毛衫和衬衣9月至次年4月的销量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奔马牌毛衫和衬衣9月至次年4月的销量统计图 (1)哪条折线表示的是毛衫销量,哪条折线表示的是衬衣销量?为什么?

(2)如果你是销售部经理,这个统计图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课时《读折线统计图》 1.看图回答问题。 某蔬菜商店2014年1~12月份西红柿和茄子售价情况统计图 (1)()月份西红柿的售价最高,是()元。()月份茄子的售价最高,是()元。 (2)()月份这两种蔬菜的售价最接近,()月份售价相差最大。 2.我们已学过的折线统计图有()和()。 3.要反映医院各科室某月接收病人数量的多少,最好选用(),要反映医院一年内接收病人的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4.条形统计图是用()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制作统计图时要写出()和(),并标明()。 6.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1、小林和小明骑自行车从学校沿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小林比小明先出发.他俩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骑行了20千米 B.小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两个人同时到达森林公园 D.相遇后,小林的速度比小明慢 2.下面对统计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小刚先到达终点

B.小刚先快后慢 C.小强先快后慢 D.小刚和小强同时到达终点 3.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结,如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比乙的总成绩高

4.小明和小芳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小明比小芳先出发.他俩所行的路程租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骑车行了20千米 B.小明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两人同时到达森林公司 5.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

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6.“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破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图( )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A. B.

C. D.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word练习题

大客车 小汽车 载重车 摩托车 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1.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某路口5分钟里各种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如下: 小汽车:65辆; 大客车:44辆; 载重车:25辆; 摩托车:13辆。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制作统计表: (2)完成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A 、图中每格代表( )辆车; B 、小汽车辆数是摩托车辆数的( )倍; C 、从上面的表格和统计图你发现: D 、计算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机动车?(得数保留整数) 2.某班学生的体重如下表:

2 27 10 22 18 35 26 27 3 3 4 11 33 19 27 27 34 4 29 12 28 20 31 28 32 5 30 13 30 21 29 29 25 6 41 14 26 22 24 30 30 7 26 15 28 23 28 31 34 8 34 16 30 24 30 32 27 (2)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先把数据分成四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体重(千克) 人数 3.下面是王强同学收集的2010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2010年2 — 15 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厂甸庙会 ……龙潭湖庙会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 l )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 2 )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 4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五年级 下册 折线统计图 测试题

1、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包括()折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数据数量的多少及 ()情况,而且还能更好的()出两组数据的( )。 4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册; (2)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 ()。 5.下面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千米; (2)火车停站时间是()分钟; (3)火车停站后时速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 (4)汽车比火车早到()分钟。 6.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所示。 (1)()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刚是先()后()。 (3)开赛初()领先,开赛()分钟后()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米。 7.看图填空。

(1)小华骑车从家去距离住处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分,在图书馆借书用( )分。 (2)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8.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甲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比甲飞机短( )。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9.画图填空。 1、红旗造纸厂2006年各季度新闻纸产量如下:第一季度350吨,第二季度400吨,第三季度450吨,第四季度550吨,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建新造纸厂2006年度各季度新闻纸产量统计图 单位: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第( )季度的产量最高,是( )吨。 (2)四个季度总产量是( )吨,平均每个季度产量是( )吨。 (3)第( )季度到第( )季度的增长幅度最大。 10、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完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两辆汽车行驶路程情况统计图 100 200 300400 500 600 千米 甲车 600 540 480 420 360 300 240

(完整版)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 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应选用( )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 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 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 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 ),折线 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 ), 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 )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 )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 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 /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 2002年啤酒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 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 )。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数 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 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 通过( )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 B.直条的粗细 C.直条的长短 D. 折线的升降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 数据应该( )。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5)五年级同学“十一”国庆节度假方式统计如下表: 度 假方式 人数性别走亲访 友 在家休 息 旅游其他 男生 5 6 8 5 女生 6 5 6 4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最新折线统计图练习题(1)

第八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 2、(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 )统计图能很容易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 、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 5、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二、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1、(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2、(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3、11月和12月的利润相差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月到( )月的利润持续上升,( )月到( )月的利润持续下降。 5、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半年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小明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 )度。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3、如果竹子长到66厘米的高度,需要多长时间? 说明(1)总体是指考察对象的全体;总体中的每全个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机关报本;样本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能区别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不同的概念,在具体问题中要善于抓住考察的对象的数量指标。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读图 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1 W h : H M W II 12 月瞬 1、()月的利润最多,是()万元。 2、()月的利润最少,是()万元。 3、11月和12月的利润相差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月到()月的利润持续上升,()月到()月的利润持续下降。 5、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半年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At C 1? ! /

1、小明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度。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王越家旅行共行了()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小时,途中休息了()小时。 3、不算休息,王越家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五、某校学生一周收集生活塑料袋情况如下表: 时间周周周周周周周 一二三四五六日 数量130 100 200 250 210 300 350 (个)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解答问题:

(1) 这个同学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2) 如果一年按365 天计算,他一年可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3) 分析这个统计图,你能想到什么, 六、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 最快的植物。每年春天,一场春雨会使竹子长高很多,所以人们将事物发展很快比喻为“雨后春笋”。根据观察,竹子24 小时可以生 长约72 厘米。 时间/ 时高度/ 厘米 1 3 2 6 3 36 15 1、如果竹子每小时匀速生长,你能完成上面的表格吗, 2、根据表中的信息,竹 子18时生长的高度约是() 。 3、如果竹子长到66 厘米的高度,需要多长时间, 画图 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 画出横轴和纵轴 (2) 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 (3) 描点 (4) 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5) 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折线统计图》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折线统计图》习题 第一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1.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地区一周内每日平均气温统计图 (1) 哪天平均气温最高?哪天平均气温最低? (2) 最高平均气温比最低平均气温高多少? 2. 下表是李华上半年每月的收入情况。 (3) 根据上表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李华上半年每月的收人情况统计图(元)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收入(元 1572 1860 2000 2200 2500 2600 (1) 李华平均每月收人多少元? (2) 你发现了什么? 3.东风电视机厂 2008~2012 年的产值是:2008 年 500 万元,2009 年 600 万元,2010 年 800 万元,2011 年 950 万元,2012 年 1200 万元,根据这些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4.下表是 2013 年某乡各村人均收入情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村名 赵庄 李庄 王庄 刘庄 钱庄 人均收入 6800 150 **** **** 5000 5. 下面是好运公司 2001 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1) 、(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2) 、(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3) 、11 月和 12 月的利润相差多少万元?

6.某校学生一周收集生活塑料袋情况如下表: 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数量(个)130 100 200 250 210 300 35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解答问题: ①这个同学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②如果一年按365 天计算,他一年可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第二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1.我们学习的统计方法是指:搜集(),()整理,制作(),绘制()。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 。 3.下图是某钢厂车间五天的产量统计图。 (1)5 月1~5 日共生产多少吨? (2)5 月1 日比5 月5 日少生产多少吨? 4.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 月8 日12 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5.下面是某校2012 年1~4 月的水电费情况统计图。

(完整word)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姓名 座号 成绩 1、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 ),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包括( )折线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 )数据数量的多少及( )情况,而且还能更好的( )出两组数据的( )。 4、看图填空。 (1)小华骑车从家去距离住处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 )分,在图书馆借书用(? ? )分。 (2)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 )千米。 5、红旗造纸厂2006年各季度新闻纸产量如下:第一季度350吨,第二季度400吨,第三季度450吨,第四季度550吨,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建新造纸厂2006年度各季度新闻纸产量统计图 单位: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第( )季度产量最高,是( )吨。 100 200300400500600

(2)四个季度总产量是( )吨,平均每个季度产量是( )吨。 (3)第( )季度到第( )季度的增长幅度最大 6、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完下表。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7 8 甲车路程(千米) 60 120 240 300 420 乙车路程(千米) 80 160 320 400 560 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两辆汽车行驶路程情况统计图 7.下面是小红7~12岁每年的身高与同龄女学生标准身高的对比统计表: 7 8 9 10 11 12 标准身高 123 128 135 140 148 153 小红身高 112 120 129 139 148 160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红7~12岁身高和标准身高对比情况统计图 年 月制 小红身高 标准身高 150 120 110 130 140 单位:厘米 160 身高项目 年龄 小时 60 千米 甲车 1 2 3 4 5 6 7 8 600 540 480 420 360 300 240

8《折线统计图》习题

《折线统计图》习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2、()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统计图能很容易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统计图。 5、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二、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小明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度。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王越家旅行共行了()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小时,途中休息了()小时。 3、不算休息,王越家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某校学生一周收集生活塑料袋情况如下表: 2、解答问题: (1)这个同学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2)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他一年可收集多少个塑料袋? (3)分析这个统计图,你能想到什么? 五、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每年春天,一场春雨会使竹子长高很多,所以人们将事物发展很快比喻为“雨后春笋”。根据观察,竹子24小时可以生长约72厘米。 1 2、根据表中的信息,竹子18时生长的高度约是()。 3、如果竹子长到66厘米的高度,需要多长时间? 六、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1、()月的利润最多,是()万元。 2、()月到()月的利润持续上升,()月到()月的利润持续下降。 3、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半年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