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意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意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意见








2010年03月05日 10时15分 139
主题分类: 计划物价

 “产业聚集区”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意见


石政发[2010]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支持产业聚集区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冀政[2009]11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园区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发展思路,搞好聚集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产业聚集区原则上依托主城区、县城和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的乡镇选址建设,并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确需突破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范围的,应在城区、县城周边适当位置选址建设。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聚集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产业聚集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遵循产业聚集区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要为基础,强化专业配套协作,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努力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三)集约节约、协调发展。坚持资源节约、生产集约、循环利用,努力形成聚集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聚集区与城镇之间的循环链接;大力发展节能型工业和低耗性服务业,实现产业聚集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四)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优先支持优势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全力培育聚集区内核心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培育产业航母。

(五)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创新管理、奖惩机制,为产业聚集区建设提供动力和活力。

二、目标任务

(六)统筹兼顾,加快聚集。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建设纳入市级管理的产业聚集区6个;每个县(市)、区在县城周边重点规划建设1个产业聚集区,已列入省产业聚集区“双50”名单的原则上不再设立;产业基础较好、已形成较大规模和知名品牌的特色产业镇可规划设立产业聚集区。今后,凡新建或搬迁企业原则上全部进区。

(七)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围绕壮大主城区,发展中小城镇,到2013年

重点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5亿元的产业集聚区50个。其中,市级6个(100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6个);县城周边16个(100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5个),特色产业镇28个(100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3个)。到201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0亿元。

(八)着力建设“三个一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建设一批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一批以装备制造、石化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一批以纺织服装、建材、食品等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区。

(九)完善配套支撑条件。加快产业聚集区道路、通讯、水、电、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聚集区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聚集区建设相协调,城镇服务体系建设与聚集区发展相配套,不断增强产业聚集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聚集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对产业聚集区内企业自建的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聚集区管理机构可每年给予定额补贴,将其嫁接改造成聚集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

三、政策措施

(十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促进产业聚集区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可在不增加行政编制总数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聚集区管理的机构和人员设置;鼓励探索适应聚集区发展需要的新型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不断增强聚集区开发建设的动力和活力。鼓励建设项目跨行政区域聚集,由市财政部门制定并试行税收收入由流入地和流出地共同分享的政策。

(十二)优先配置要素资源。在已确定的县(市)、区域建设用地总量范围内,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国有未利用地的,由市政府审批。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聚区倾斜。聚集区内重大产业项目、专业化协作配套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符合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支撑项目条件的,优先支持申报省重点建设或重点产业支撑项目计划,符合市重点项目条件的,优先列入市重点建设计划,在建设用地、资金、水资源等要素配置上给予倾斜。鼓励市级产业聚集区对区内土地进行总体开发,按照“九通一平”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

建设,促进土地升值,土地出让收益,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以外,市级及以下留成部分和土地使用税(费)全部留给聚集区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滚动发展。

(十三)实施差别政策引导。自2010年起,“退城进郊、退乡进城”企业和其他新建项目选址不在聚集区内的,原则上不予审批,不提供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供应。各县(市)、区要明确产业聚集目标,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分散设立企业向产业聚集区集中。

(十四)设立推进产业聚集专项资金。市财政出资设立产业聚集区发展专项资金,由市发展投资公司统筹管理,按“有偿使用,保值增值”的原则,支持聚集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重大生产力布局要求的产业龙头项目、重大关键技术引进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近五年,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按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2%安排县域产业聚集区发展支持资金。

(十五)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金融主渠道作用,积极搭建银企互动平台,加强集聚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各类金融机构对接与合作,努力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支持产业集聚区内具备条件的骨干核心企业优先在国内外上市融资,优先向国家申报发行企业债券,优先利用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类开发型金融机构贷款。各级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要适度向聚集区内中小企业倾斜。要充分利用市发展投资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十六)大力扶持核心企业。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支持产业聚集区内核心龙头企业做大作强。要围绕国家、省支持重点,积极谋划符合产业聚集区特色、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型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对产业链型和协力配套型产业聚集区的骨干核心企业,要实行特别政策,优先配置各种资源,促进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产业聚集区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吸引、衍生相关企业加速聚集。

(十七)加强产业聚集区规划编制。按照科学合理和高标准的理念,统筹考虑经济、文化、地理、生态等各种因素,编制产业聚集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定位准确,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有中期发展目标,又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同时做好产业聚集区的总体环评。

(十八)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将产业聚集区指标统计纳入政府统计部门职责范围,各产业聚集区要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按要求将聚集区内完成的

项目投资、实现的主营业收入、利税、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报统计部门,确保统计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十九)建立健全奖惩考核机制。市发改委、市商务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建立园区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考核,考核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对综合考评成绩突出的产业聚集区管理机构给予奖励,对综合考评落后的进行通报批评。

(二十)加强指导和组织实施。市发展改革委会要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强对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及时研究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附件:

1.石家庄市到2013年市级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基本情况表(略)

2.石家庄市到2013年县城周边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基本情况表(略)

3.石家庄市到2013年特色乡镇年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以上产业聚集区基本情况表(略)


二○一○年二月十一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