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020金融研究院

本单位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人,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及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一)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或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反之,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则被定义为通货膨胀。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若干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 答: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包括收入的增长、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需求扩张成正比,与替代品价格成反比,与互补品价格成正比,消费者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则现期消费会扩大,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则需求会相应增大。 2、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两类商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答: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在每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些政策工具是什么?政策机理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手段通常包括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变动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手段。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紧缩的政策倾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同样是扩张货币的政策倾向。有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和道义说服等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数量。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些? 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态、人口和人力资本、技术变协、投资扩张等四大类因素。 三、计算题 给定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 s=2+6P,需求曲线为Q D=14-3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p=4/3,均衡产量为Q=10。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供给价格弹性为4/5。

2010年山东大学国际法考试试卷1

知识产权法试题A 一、填空(满分10分) 1、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和,不适于著作权法保护。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学理上称之为。 3、商业秘密包括和。 4、我国专利法上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和。 5、我国知识产权法上的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均属于性权利。 二、名词解释(满分15分) 1、作品 2、专利 3、职务发明创造 4、表演权 5、创造性 三、选择题(满分10分) 1、作品的独创性即作品的。 A原创性 B创造性 C新颖性 2、广播权属于。 A、著作权 B、邻接权 C、广播组织权 3、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构成对于的影响。A、新颖性B、创造性C、实用性 4、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是。A、人民法院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C、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依法享有。 A、发明权 B、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 C、职务发明专利获得报酬权 四、判断题(满分10分) 1、版权和邻接权均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上的著作权。() 2、出租权仅限于计算机软件和电影类作品。() 3、执行本单位交付的属于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4、销售不知道是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不承担商标侵权责任。() 5、依据强制许可证实施专利的,可以不支付专利使用许可费。() 五、简答题(满分30分) 1、发表权及其法律特征

2、一般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3、假冒专利与冒充专利的区别 4、商标权保护的范围 5、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可归纳为哪几种 六、论述题(满分25分) 试论述现代知识产权的范围和特征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6

第十五章经济运行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完全网与稳定器。本章将分析社会保障的作用、内容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和基金的运作,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等。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法律、规章确立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生活需求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旨在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它,当然,社会保障也应体现这二大目标。 公平不是平均分配,不是结果公平,而是机会均等,权利平等。也就是说,社会应当以公正的、不偏不袒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成员,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个成员提供相同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公平竞争,谋求自身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公平,是指每

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发生困难时,都可以普遍地无例外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社会成员就能够在基本生活有保障并解除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不会因先天不足或生活无着落而输在起跑线上。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换言之,即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总是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多的劳动成果,或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效率,就是要在社会保障中融入自我保障机制,通过个人缴费的方式增强自我保障意识,使每个社会成员从关心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必须与在职时的工资水平挂钩,和在职时的劳动贡献相联系的规定,就充分体现了效率原则,从而能够激励劳动者勤奋工作。 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统一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公平为效率提供动力。社会保障高举“公平原则”的大旗,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解除劳动者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维护着社会的安定,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 二是效率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因为效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通向社会公平的桥梁。在一个效率低下,物质匮乏的社会里谈不上社会公平,充其量也只能是公平地分配贫穷。所以任何损害效率的行为都将损害公平,最终实现不了社会公平。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个人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才能增加积累,进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公平。 然而,公平与效率又是会发生矛盾的。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所以凡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无条件享受,此类社会保障的给付是向低收入者,贫困者倾斜,权利的享受无须以承担义务为前提。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虽然此项基金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但它的给付与劳动贡献也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以致会出现多交费少受益、或者少交费多受益,甚至不交费也受益的情况,社会保障明显的权利均等性、利益共享性,导致给付与劳动贡献的脱钩,因而会削弱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进而损害效率。 为了在社会保障领域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就要贯彻既保障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方针。首先,社会保障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和水平如果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使国家和社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样也会制约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安定。所以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水

山大中级财务会计-一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卷1 一、判断(对者划√,错者划×) 1、企业在支付现金时,若库存现金不够用,可以直接用当日收入的现金支付。(×) 2、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当月增减的固定资产不影响当月计提折旧的数额。(√) 3、现金折扣也就是商业折扣,是企业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而发生的理财费用。(×) 4、在物价上涨时,根据稳健性原则,企业应该采取先进先出法。(×) 5、当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应溢价发行。(√) 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用来核对企业与银行双方的记帐有无差错,不能作为记帐的依据。(√) 7、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受自然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自然损耗称为无形损耗。(×) 8、企业在筹集资本过程中,吸收投资者的无形资产的出资最高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 30% 。(×) 9、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与税收在计算收益时所确认的收支口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在本 期内发生,在以后各期转回。(×) 10、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可能是其 他企业的附营业务收入。(√) 二、选择(1 - 5单选,6 - 10多选) 1、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中不包含下列(3 ) ○1买价○2运杂费○3增殖税○4途中合理损耗 2、下列( 1 )不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 ○1制造费用○2管理费用○3财务费用○4营业费用 3、收到职工的未领工资,应借记“现金”,贷记( 3 ) ○1应付工资○2应付帐款○3其他应付款○4其他应收款

4、企业在收到下列(2 )时,应在“应收票据”科目核算 ○1银行汇票○2商业汇票○3支票○4银行本票 5、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不应该包括下列( 4 ) ○1生产成本○2产成品○3原材料○4固定资产 6、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12 4 ) ○1房屋、建筑物○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4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固定资产 7、“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贷方应记录23 ○1购入材料的超支差异○2购入材料的节支差异 ○3发出材料的超支差异○4发出材料的节支差异 8、应该在管理费用帐户核算的税金包括(1234 ) ○1车船使用税○2房产税○3土地使用税○4印花税 9、下列报表中属于月报表的有12 ○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现金流量表○4利润分配表 10、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34 ) ○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 三、名词解释 1、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等。 2、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

(一)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或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反之,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则被定义为通货膨胀。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若干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 答: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包括收入的增长、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需求扩张成正比,与替代品价格成反比,与互补品价格成正比,消费者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则现期消费会扩大,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则需求会相应增大。 2、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两类商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答: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在每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些政策工具是什么?政策机理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手段通常包括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变动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手段。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紧缩的政策倾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同样是扩张货币的政策倾向。有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和道义说服等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数量。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些? 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态、人口和人力资本、技术变协、投资扩张等四大类因素。 三、计算题 给定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 s=2+6P,需求曲线为Q D=14-3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p=4/3,均衡产量为Q=10。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供给价格弹性为4/5。

山东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硕士(包括法学和非法学)2017年5月中筛英语试题结构和样题(回忆版)-满分100分

山东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硕士(包括法学和非法学)2017年5月中筛英语试题结构和样题(回忆版本),满分100分。 2017LegalEnglishTestforJM Students 一、英译汉(25*2,共50分) 1、rights andduties 2、jointventures 3、breachofcontract 4、divorceproceeding 5、nationaltreatment 6、goodfaith 7、MirandaRule 8、Crime offraud 9、Absoluteownership 10、Natureperson 11、Lawof nations 12、Chiefjudge 13、Crime offraud 14、Declarationofdeath 15、Impliedjurisdiction 16、Arbitral award 17、Judicial independence 18、Domesticlaw 19、Lawandcustom 20、Escape clause 21、Appearbeforethecourt 22、Duediligence 23、Limitationofactions 24、Constitutionalcourt 25、De facto recognition 二、判断正误(10*2) 文章题目似乎是what ismorality? 难度介于4六级之间,法律知识较第三题多一点 三、完形填空(15个词汇中选15个填进15个空,15*2,共30分) 文章主题似乎是关于法律的起源和发展,词汇难度相当于六级,15个词汇中法律相关的偏少。 考试心得等: 一定要把第一题拿下,第二题比较简单,第三题词汇比较难。 学硕是另一张卷子,难度会稍高一些。 2015级非法学两个班在本次中筛中参加专业课考试的有78人,总人数128人。

2008年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8年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名义GDP与实际GDP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差别价格 答:差别价格往往是垄断厂商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是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这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实行差别价格,必须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条件: (1)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根据不同的价格差别程度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3.自然失业率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4.均衡价格 答: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的变化,供给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在图1-1中,一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精品文档 (一)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或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反之,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 续、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则被定义为通货膨胀。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若干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 人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 答: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包括收入的增长、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收入 的预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需求扩张成正比,与替代品价格成反比,与互补品价格 成正比,消费者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则现期消费会扩大,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则需求会相应增大。 2、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两类商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答: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在每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些政策工具是什么?政策机理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手段通常包括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变动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手段。准 备金率和贴现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紧缩的政策倾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同样是扩张货币的政策倾向。有时中央银行也 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和道义说服等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数量。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些? 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态、人口和人力资本、技术变协、投资扩张等四大类因素。 三、计算题 给定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 s D Q =2+6P,需求曲线为Q =14-3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需求价 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p=4/3,均衡产量为Q=10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供给价格弹性为4/5。

2014年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志愿考研复试名单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4年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志愿考研复试名单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4年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志愿考研复试名单山东大学法学院2014-03-14 凡报考我院、符合我院复试基本要求的一志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各专业按照山东大学201 4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方案进行,复试时间安排在3月28-4月1日,日程安排详见《法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日程安排(含一、二志愿考生)》的通知。 2014年法学院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2014年法学院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序号专业名称姓名考生编号 1 民商法学白雪 104224510001451 2 法学理论王璇 104224510093526 3 诉讼法学李潇菲 104224510093695 4 刑法学王笛鸣 104224510093652 5 民商法学牛彬彬 104224510001458 6 刑法学高晓飞 104224510093606 7 刑法学唐丽 104224510093605 8 民商法学陈琛 104224510093509 9 法律史杨淑贤 104224510093489 10 民商法学刘天宇 104224510093517

11 刑法学孙浩文 104224510001424 12 经济法学苗静颖 104224510093495 13 经济法学李彦兵 104224510093704 14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何晓斌 10422451009368 9 15 刑法学胡安娜 104224510093569 16 民商法学武惠惠 104224510093533 17 国际法学张剑桥 104224510093551 18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张晋芳 10422451009348 4 19 民商法学刘璐 104224510001444 20 民商法学刘欣 104224510093631 21 民商法学安琪 104224510093594 2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栾晨焕 10422451009346 2 23 刑法学李晓琪 104224510001416 24 国际法学吴淑娟 104224510001523 25 刑法学蒋太廷 104224510001420 26 民商法学王彤彤 104224510093513 27 民商法学刘庆媛 104224510093571 28 民商法学徐英 104224510093545 29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宋义正 1042245100937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_山大考研论坛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笔试采取闭卷方式,各专业复试中以笔试方式考一门专业课,满分为50分;面试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满分为50分。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9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专业:世界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专业:财政学;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学; 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 投资经济学专业:投资经济学; 保险学专业:保险学。 3.面试内容 专业面试用中外文提问和回答问题。 4.拟录取排名 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按总成绩排名。 5.录取原则: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各专业严格按照本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拟录取排名按序录取。 6.拟录取方式 (1)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按照二级学科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2)在同一批次参加复试的情况下,一志愿考生与学院内部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考生统一排名;拟录取排名相同,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3)一志愿生源不足,可以将指标用于录取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4)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分别排名;学术型硕士考生可调剂到专业学位硕士录取,专业学位硕士不得调剂到学术型硕士录取。 (5)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全日制考生可调剂到非全日制硕士录取。 (6)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7)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考生按照二级学科单独排名,单独录取。 (8)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7.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第四版),于良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政治经济学》(第一版),张维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课后思考题.doc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生产力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再生产交换分配 生产消费个人消费消费资料分工生产要素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什么含义? 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6、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9、工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0、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本章主要概念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 律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价值规律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债券股票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商品具有哪两重属性?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为什么商品的价值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6、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并由此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7、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8、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 9、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2010年山东大学国际法考试试卷2

2010年山东大学国际法考试试卷2 一、不定项选择题(3×5分) 1. 甲国1999年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良曙逃到乙国。甲国法院对良曙缺席判决10年有期徒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相关的特别协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法院判决生效后,甲国可以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捕良曙,执行判决 B.乙国可以给予良曙庇护 C.乙国有义务给予良曙庇护 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良曙逮捕并移交致甲国 2.先占是国家对“无主地”实行有效占领而取得主权的一种方式,按照现代国际法,“无 主地”就指() A.无人居住的荒岛、荒原 B.土著人居住的地方 C.未形成“文明国家”的民族的土地 D.原始部落居住的土地 3. 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其成立后,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丙国允许S国在其首都设立商业旅游服务机构;丁国与S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根据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则,上述哪些国家的行为构成对S国的正式承认?()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4.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甲国边防人员在例行巡逻时,发现本国一些牧民将一座界碑擅自移动,将另一座界碑毁坏。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甲国巡逻人员应将被移动的界碑移回到甲国认定的界碑原处 B.如本国的肇事者逃过边界,甲国巡逻人员可以进入乙国追拿这些肇事者 C.甲国有义务惩办这些擅移界碑的本国牧民 D.甲国应迅速通知乙国,并在甲、乙两国代表都在场的情况下追拿这些肇事者 5.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享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的区域包括()

山东大学-西方经济学试卷C(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所消费该商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商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均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通常为两种商品的生产可能性比较。在坐标轴上表示出的图形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 微观经济学: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请解释“谷贱伤农”的道理。 2、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厂商如何选择两类投入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3、为实现总需求的扩张,政府可以通过扩大支出和减税两种手段实现,他们的政策效 应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4、凯恩斯有关货币需求的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谷物是农产品的简称,一般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因此当谷物价格 下降时,农产品需求量增长有限,农民总收益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有减少。 2、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厂商选择投入到各种生产要素使用过程中的最后一块钱带来的 边际产量相等以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3、为实现总需求的扩张,政府可以通过扩大支出和减税两种手段实现,但是他们的政 策效应大小不同。原因在于他们有不同的乘数作用,支出扩大的乘数效应大于减税的乘数效应,其中的差别在于税收减免产生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有一部分转化为储蓄,从而乘数效应减少。 4、凯恩斯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来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 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而预防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有关。 三、计算题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求均衡收入为多少?假定投资增加到100,均衡收入为多少?乘数为多少?假定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乘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均衡收入为750。假定投资增加到100,均衡收入为1000,乘数为5。假定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乘数为10。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附答案)

山东大学马原题库 绪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四十年代 B. 19世纪五十年代 C. 19世纪六十年代 D. 19世纪七十年代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 A.工人罢工 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固有予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实事求是 C. 阶级性 D. 科学性 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D. 与时俱进

山东大学金融投资学练习题

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 1.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以获得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 A.有价证券 B.股票 C.股票及债券 D.有价证券及其衍生品 2.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到▁▁▁▁。 A.决定投资目标和可投资资金的数量 B.对个别证券或证券组合的具体特征进行考察分析 C.确定具体的投资资产和投资者的资金对各种资产的投资比例 D.预测证券价格涨跌的趋势 3.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投资者投资证券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制定投资目标时,不必考虑亏损的可能 B.基本分析是用来解决“何时买卖证券“的问题 C.投资组合的修正实际上是前面几步投资过程的重复,可以忽略不做 D.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投资者要注意个别证券选择、投资时机选择和多元化三个问题 4.从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资信评估机构等处获得的信息资料属于:▁▁▁▁。 A.历史资料 B.媒体信息 C.内部信息 D.实地访查 5.在下列哪种市场中,组合管理者会选择消极保守型的态度,只求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率水平? A.无效市场 B.弱式有效市场 C.半强式有效市场 D.强式有效市场 6.随着▁▁▁▁的颁布实施,对证券投资咨询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开始纳入法制轨道。 A.《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B.《证券法》 C.《证券从业人员管理暂行条例》 D.《证券、期货业从业人员管理暂行条例》 7.在对证券价格波动原因的解释中,学术分析流派的观点是:▁▁▁▁。 A.对价格与价值间偏离的调整 B.对市场供求均衡状态偏离的调整 C.对市场心理平衡状态偏离的调整 D.对价格与所反映信息内容偏离的调整 8.证券投资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方式 2、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价值出售后,其劳动耗费就会( A ) A.得到部分补偿 B.得到全部补偿 C.得不到补偿 D.得到超额补偿 3、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关系是( D ) A.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B.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C.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D.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4、货币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B )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和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是商品流通的手段 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B.普遍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 C.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7、某企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了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A ) A.从100%增加到150% B.从100%增加到200% C.从100%增加到250% D.从100%增加到300% 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C ) A.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B.资本积累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资本循环与周转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ACD ) A.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B.商品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E.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BE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及子女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E.劳动者接受必要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3、下列各项资本支出中,属于流动资本的有(BCD ) A.购买机器的资本 B.支付的水电费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 D.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E.购买工具的支出 4、各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BC ) A.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产品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山大金融数学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计划 (Base of Financial Mathematics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一、专业简介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是山东大学整合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科优势、师资队伍力量、教学资源和条件而成立的校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按照“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要求进行建设,全面整合金融学和应用数学等相关本科专业的教育资源,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界限,培养跨学科交叉型金融人才,是一个集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基地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身心健康、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具体地,基地培养的学生要求达到:1.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崇高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 2.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的基本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操作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手段。 3.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经济金融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社会调查、分析以及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4.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性、技术性以及管理性工作;胜任在企业从事财务、理财、风险管理工作;胜任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5.部分具有学术培养潜力的优秀毕业生能够达到直接升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年。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五、本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公司理财、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学、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运筹学。 六、专业主要方向及特色 基地按照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初步具备开发、设计、操作新型金融工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分析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 基地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教学计划,单独编班;对部分优秀、有培养潜质的学生实行本硕打通培养。

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志愿考研复试名单山东大学法学院

年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志愿考研复试名单山东大学法学院

————————————————————————————————作者:————————————————————————————————日期:

2014年山东大学法学院一志愿考研复试名单山东大学法学院2014-03-14 凡报考我院、符合我院复试基本要求的一志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各专业按照山东大学2014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方案进行,复试时间安排在3月28-4月1日,日程安排详见《法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日程安排(含一、二志愿考生)》的通知。 2014年法学院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2014年法学院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序号专业名称姓名考生编号 1 民商法学白雪 104224510001451 2 法学理论王璇 104224510093526 3 诉讼法学李潇菲 104224510093695 4 刑法学王笛鸣 104224510093652 5 民商法学牛彬彬 104224510001458 6 刑法学高晓飞 104224510093606 7 刑法学唐丽 104224510093605 8 民商法学陈琛 104224510093509 9 法律史杨淑贤 104224510093489 10 民商法学刘天宇 104224510093517 11 刑法学孙浩文 104224510001424 12 经济法学苗静颖 104224510093495 13 经济法学李彦兵 104224510093704 14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何晓斌 104224510093689 15 刑法学胡安娜 104224510093569 16 民商法学武惠惠 104224510093533 17 国际法学张剑桥 104224510093551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 A. 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方式 2、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生产的商品按价值出售后,其劳动耗费就会(A) A. 得到部分补偿 B.得到全部补偿 C.得不到补偿 D.得到超额补偿 3、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关系是(D) A. 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B.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C.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D.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4、货币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B)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和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是商品流通的手段 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B.普遍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 C.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7、某企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 小时。现在工作

日长度不变,但必要劳动时间从 6 小时缩短到了 3 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A)A从100%增加到150%B从100%增加到200% C从100%增加到250%D从100%增加到300% 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C) A. 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B资本积累问题 C.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资本循环与周转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ACD) A.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B.商品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E.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BE) A.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 维持劳动者家属及子女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E. 劳动者接受必要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3、下列各项资本支出中,属于流动资本的有(BCD) A.购买机器的资本 B.支付的水电费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 D. 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E.购买工具的支出 4、各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BC) A.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产品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