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

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

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
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

细胞生物学

课程论文

题目线粒体通透性转换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班别学号

姓名

成绩

摘要人们对细胞凋亡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细胞凋亡发生机理的了解越来越透彻,在细胞凋亡的调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对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发现,更是引人注目。线粒体首先感受到能量的变化从而影响核基因的表达。本文在综述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与细胞凋亡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线粒体通透性细胞凋亡能量变化基因表达

1 前言

自1850年发现线粒体、1898年命名、1963年发现线粒体DNA(mtDNA)后,人们

又在线粒体中发现了RNA、DNA聚合酶,t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进行DNA复制、转录、蛋白质翻译的全套装备,表明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虽然线粒体也能合成蛋白质,但是合成能力有限。线粒体的1000多种蛋白质中,mtDNA基因编码的仅十余种。线粒体的核糖体蛋白、氨酰tRNA合成酶、许多结构蛋白,都是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定向转运到线粒体的,因此线粒体是一种

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是重要细胞器,是动物细胞生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的三羧酸循环酶系通过底物脱氢氧化生成NADH,NADH通过线

粒体内膜呼吸链氧化。与此同时,导致跨膜质子移位形成跨膜质子梯度和/或跨膜电位。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利用跨膜质子梯度能量合成ATP。合成的ATP通过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与细胞质中ADP交换进入细胞质,参与细胞的各种需能过程。

2 PT的生理学特征

正常生理情况下,PT允许相对分子质量〈1500的离子自由通过,通过氧化磷酸化来驱动ATP合成酶,维持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但在凋亡信号刺激下,PT 完全开放,直径约3.0nm,使相对分子质量〉1500的与可溶物质非选择性地自由通过,这样就破坏了内膜的完整性,引起两种结局:①离子平衡紊乱,如胞质内的质子增多,pH下降,钙超载,氧化磷酸化解耦联,ATP水平迅速下降等一系列凋亡事件的发生。②膜电位去极化,基质肿胀,使膜间蛋白如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和因子、核酸内切酶等释放入胞质,通过启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依赖性或非依赖性的级联反应机制,诱导细胞凋亡或者坏死。凋亡是一个ATP依赖的过程。

3 线粒体功能改变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

3.1 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呼吸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两个无活性的前体分子合成的:前细胞色素C(该蛋白质由细胞核基因编码,然后被转运至线粒体)和亚铁血红素(由线粒体合成)。由于细胞色素c具有亚铁血红素基团,它可以在呼吸链复合酶III(细胞色素还原酶)和IV(细胞色素氧化酶)之间传递电子。细胞色素C 缺乏时,电子传递链被阻断,将导致两方面的后果:ATP合成减少及不完全氧化造成的超氧阴离子(ROS)过度生成,而ROS是诱导凋亡的重要因素。

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它不仅是细胞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心。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1。释放到细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l,Apaf一1)结合¨1,使其形成多聚体,并促使半胱天冬蛋白酶与其结合形成凋亡小体(apoptosome),现已能确定半胱天冬蛋白酶即Caspase 在凋亡过程中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实际上是Caspase不可逆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目前,至少有10多种Caspase被发现,Caspase分子间的同源性很高,结构相似,都是半胱氨酸家族蛋白酶,根据功能可把Caspase基本分为2类:一类参与细胞的jJn-r;另一类参与细胞凋亡。Caspase家族一般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并具有半胱氨酸激活位点和底物裂解位点。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一1)结合形成的多聚体主要与caspase一9结合形成凋亡小体。其结果是caspase一9被激活,激活的caspase-9能够激活其他的caspase如caspase一3等,从而诱导凋亡。

3.2 线粒体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凋亡诱导因子 AIF(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是一种主要的凋亡效应蛋白,在体外它可以诱导染色质凝聚以及DNA大规模片段化的形成。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

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在正常的细胞内,AIF定位于线粒体,被线粒体外膜保留在膜间隙,并与热休克蛋白60(heat stock protein 60,hsp60)共同定位于

线粒体,hsp60被线粒体内膜保留于基质。当细胞受到诱导凋亡的刺激,如癌基因抑制药物神经酰胺等作用时,AIF而不是hsp60由线粒体转位至细胞核。这表明仅仅是线粒体外膜成为有通透性的蛋白。

AIF由线粒体至细胞核的再分配,可以被Bcl一2阻止,Bcl一2特异性地保护线粒体膜稳定性,从而阻止AIF由线粒体转位至细胞核。Caspase的广谱抑制物N一苄氧羰基一缬氨酸一丙氨酸一门冬氨酰氟甲基酮(N—benzyloxycarbonyl—Val—Ala—Asp—fluoromethylketone,Z—VAD.fmk)不能阻止AIF的转位。ATP的过度消耗可以引起AIF 转位至细胞核,神经酰胺加速AIF的转位。

3.3 线粒体释放Smac/DIABLO Smac (the 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又称为DIABLO(direct IAP binding protein),是一种线粒体蛋白,能够促进细胞凋亡,它通过拮抗或中和一种或几种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而发挥其促凋亡作用¨0|。当细胞受到紫外线或1一射线照射时,

Smac/DIABLO由线粒体进入细胞质,Smac/DIABLO的这种位移可被Bcl一2抑制。可见,Bcl一2除了通过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来抑制凋亡以外,还可以通过抑制Smac/DIABLO 的位移而抑制凋亡。

Smac/DIABLO由线粒体移位至细胞质,依赖于细胞色素c的释放,即首先细胞色素C 从线粒体释放至细胞质。然后Smac/DIABLO才从线粒体释放,发生位移。与细胞色素c

相同的是,Smac/DIA—BLO也是由比较大的核基因编码。合成后输送到线粒体。在输送过程中,Smac/DIABLO的N端被切掉而成为成熟的蛋白质因子。成熟的Smac/DIABLO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单体在N端相互作用而形成分子量约100KD的二聚体,二聚体形式的Smac/DIABLO才有促凋亡的作用。

4 线粒体功能改变的机制

线粒体膜上一种称为PI'(Permeability Transition,PT)孔道的形成。促凋亡信号会使Caspase激活,而某些Caspase的底物就是位于线粒体膜上的蛋白;胞浆Ca2+水平升高;产生神经酰胺等,诸如此类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明PT孔道。PT孔道是由线粒体一些内膜外蛋白组成的,定位于内外膜接触点,并可以无选择地允许≤1.5 kDa分子通过。这个孔道的开放会由于线粒体基质内的高渗透压,使线粒体内外H+梯度消失,呼吸链脱偶联,能量产生中断;还会由于水和溶质的进入使基质肿胀导致外膜破裂,释放出包括细胞色素C在内的各种蛋白,而引起细胞凋亡。段秋红等通过缺血再灌注研究细胞色素c释放和跨膜压的改变判断线粒体的功能,其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功能失调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N2a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到凋亡早期的启动和随后的信号放大作用。

5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意义

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它不仅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的控制中心。MPTP开放导致线粒体基质内的高渗透压,使线粒体内外氢离子梯度消失,呼吸链脱偶联,能量产生中断;还会由于水和溶质的进入使基质肿胀导致外膜破裂,释放出包括细胞色素C和AIF等线粒体凋亡因子在内的各种蛋白,从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引起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1.沈方.沈倩细胞凋亡与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2005(02)

2.常青.王晓良细胞色素C、线粒体与凋亡[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03)

3.刘丽君.彭建新.洪华珠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变化与作用[期刊论文]-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5(02)

4.Mootha VK.Wei MC.Buttle KF A reversible component of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in apoptosis can be rescued y exogenous cytochrome c 2001(04)

5.Srinivasa M.Srinivasula.Ramesh Hegde A conserved XIAP-interaction motif in caspase-9 and Smac/DIABLO regulates caspase activity and apoptosis 2001(6824)

6.Yoshida H Apaf-1 is required for mitochondrial pathways of ap-optosis and brain development

1998(06)

7.孟祥东BCL-2家族与线粒体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期刊论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z1).

计算机专业前沿技

《计算机前沿介绍》读书报告 ——人工智能为人类开启无限可能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之一,而且我也清楚地认识和感受到了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次选修《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任何人不能只停在原有传统知识的认识上,只有不断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自己,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当今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无时无刻在伴随着我们,也给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增添了许多乐趣。通过这学期选修的《计算机前沿技术》,我了解到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其最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领域最前沿的技术,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人工智能领域。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定义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将涉及到学科有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所以人工智能也分很多种,我们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将其分成三大类。弱人工智能(ANI):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有能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是它只会下象棋,你要问它怎样更好地在硬盘上储存数据,它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了。强人工智能(AGI): 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试题与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知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信息材料旨在实现信息的产生、发射、传输、接收、获取、存储和显示等功能使用,下列属于信息材料的是() A.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B.超大容量信息存储材料 C.先进磁性材料 D.激光晶体 参考答案 答案:ABC 2. 目前,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目前在全球迅速发展,下列哪些属于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 A、T细胞激活与调节 B、树突状细胞疫苗 C、溶癌病毒治疗 D、T细胞过继转移 参考答案 答案:ABCD 3. ( ) 指的是利用量子叠加或量子纠缠来获得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新型传感器。 A、生物传感器 B、位移传感器

C、红外传感器 D、量子传感器 参考答案 答案:D 4. 量子材料指的是由于其自身电子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而产生奇异物理特性的材料,下列不属于量子材料的是( )。 A.石墨烯 B.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C.铁基超导体 D.锂离子电池 参考答案 答案:D 5. 2009年,科技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启动国家 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以下哪个省市未被列入先期示范工作中:()。 A、山东 B、湖南 C、江苏 D、安徽 参考答案 答案:C 6. 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参考答案 答案:D 7. ()有望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 A、精准医学 B、再生医学 C、预防医学 D、康复医学 参考答案 答案:B 8. 关于重大慢性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大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很难根治 B.并发症危害大,疾病后期的致死致残率高 C.对人类健康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D.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答案:D 9. 深海生物资源主要是指生活在海洋大陆坡和洋底水深( )之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 A.小于200米 B.200~3000米 C.3000~5000米

2012自行车(单车)知识--自行车种类分类图文详解

自行车种类 (开朗阿夏收集整理)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被法国人制造出来,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自行车在除粤语区外的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通常称为“自行车”或“脚踏车/脚车”,在香港、澳门、广东等粤语区则通常称为“单车”。 自行车从诞生到如今,自行车不但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随着两百年来的演化进步,自行车功能与设计也与时俱进,成为人们竟赛、运动健身、自我挑战与休闲旅游的良伴,外观与种类也开始多元百变!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自行车种类: 一、通勤(普通)自行车:

一般民众用来通勤单速的车车,骑行姿势为弯腿站立式,优点是舒适度较高,长时间骑行不易疲乏。缺点是弯腿姿势不易加速,且普通自行车零件多采用非常普通的零件,也难达到很高速度。 二、旅行自行车(Touring Bicycle): LKLM 环球旅行者 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轻便,舒适,耐用!车架几何以舒适稳定操控灵活为要求,骑行角度舒服,多握点的蝴蝶把有助骑行中随时变换姿势,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700c系统,较宽的车胎,阻力中等,能够负重,可适应大多数地形,且易加装骑行安全配件,有多功能前后行李架(货架)设计,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适合超远程长途休闲式旅行。 三、山地自行车(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为骑乘于山区的路况而设计,常规结实的钻石型车架;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山地自行车轮组直径一般是26寸,轮胎花纹粗且宽,能更好的体现其抓地力,适合越野,稳定性好,胎压较低,确保其在山地骑行时安全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相比普通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四、公路自行车(Road Bicycle): 公路车又称为跑车,速度,帅气!主要特征: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一体式刹变把、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700C公路车胎、无避害震器、专用公路车变速系统,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而且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

浅析计算机网络的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计算机网络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摘要: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术。目前比较热门的关键技术有云计算、软交换以及IMS 等。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软交换、IMS 21 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成为了计算机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迅速地发展着,对世界、社会和人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学术界和技术界对许多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进行着认真刻苦的研究工作。其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技术涵盖了云计算、软交换以及IMS 等。一、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也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云计算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软件和数据的能力。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未来如手机、GPS 等行动装置都可以透过云计算技术,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服务。进一步的云计算不仅只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未来如分析DNA 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都可以透过这项技术轻易达成。笔者认为,云计算技术具备以下四个显著特征。第一,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数据保存电脑里实际上并不安全。电脑可能会因为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上的数据无法恢复,而有机会接触私人电脑的不法之徒也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窃取里面的数据。反之,当用户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 的网络服务上,当用户把照片上传到类似Google Picasa Web 的网络相册里,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

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铁路货运改革机会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8万公里、增长10.1%。路网密度126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9.5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复线里程6.4万公里、增长12.5%,复线率5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7.4万公里、增长12.9%,电化率60.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从铁路装备来看,截至2015年,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1万台,比上年减少69台,

其中内燃机车占43.2%,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电力机车占56.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6.5万辆,比上年增加0.4万辆;动车组1883组、17648辆,比上年增加479组、3952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72.3万辆。 从客运量来看,2015年,全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5.35亿人,旅客周转量11960.60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0.0%和6.4%。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96亿人,11905.3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9.9%和6.4%。 从货运量来看,2015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3.58亿吨,货运总周转量23754.31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下降11.9%和13.7%。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7.14亿吨,21598.37亿吨公里,分别下降11.6%和14.0%。 从铁路建设情况来看,2015年全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238亿元,投产新线953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306公里。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铁路建设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枢纽,在十三五期间必将起到推动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2016年铁路投资将达8000亿元以上。 “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据了解,铁路“十三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 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 2.8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是未来规划建设的重点,“十三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加大对铁路的支持力度。另外,如果将地方编制的一些投资项目纳入其中,“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将远超2.8万亿。 “十三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预算内资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地方财政性资金也将向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倾斜。另外,

山地车知识普及

山地车知识普及 山地车,英文名叫“mountain bike”,缩写为MTB。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青年为了寻求刺激,在摩托车比赛的越野场地上驾驶自行车进行花样比赛而派生发展起来的车型。最早骑山地自行车进行越野的,是一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斯科特(James Finley Scott),他是第一位将普通自行车改装成山地车式样的人。以后越野运动逐渐在欧美流行,并形成赛事。1990年国际自行车联盟承认这项运动,1991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 山地车的特点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其主要特征是:宽胎,直把,有前后的减震,骑行较舒适。宽而多齿的轮胎提供抓地力,有减震器吸收冲击。近些年来前减震的应用成为标准,前后减震的车辆越来越普及。一些山地车开始使用副把,但角度上扬的把横却成为了时尚。 山地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行时不必选择道路,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骑车者可以在各种路面环境上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 山地车,因其坚固、粗犷、新颖的外型、缤纷夺目的色彩、优越的骑行性能,很快成为都市青年追求的时尚。 山地车,各种部件均不同于普通自行车,具有缓冲作用、抗震性能好的轮胎,牢固结实、材料钢度大的车架,不易疲劳的手把以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够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等,都使山地车更加适合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 山地车,车速一般有10速,12速,15速,18速,21速,24速以及27速。正确运用变速器,能应付平路,上下坡,土路,顶风等复杂路况和气候,比普通自行车快速省力得多。长途骑行,应适时变换调速器,充分发挥山地车的特长。一般来说,应以脚下略感有力为宜,若觉得有点“空”,就应马上换高速比;相反,若感有些吃力,就应及时换成低速比。 如若是能略知一二修理技术,骑上山地车的感觉简直就象个国王,在我们这个以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度里,山地车可算是当之无愧的旅游大哥大。 山地车的分类 1.普通越野XC(Cross Country) 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化。 2.双人竞速DS(Dual Slalom) 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右。 3.自由骑FR (Free Ride) 40%上坡、60%下坡:野地丛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接近DH。4.飞跃DJ (Dirt Jumping) 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前*也不便宜。5.速降DH (Down Hill) 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超高强度要求,一般造价在3-5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一般的骑行越野。 山地车部件及选购 1.车架

软件前沿技术介绍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二)、一、二、三题复习内容提纲 1项目目标的成功实现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工作范围,成本,进度计划,客户满意度。 2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经理证书各有几个等级?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A级-----高级项目经理B级------项目经理C级------项目管理专家D 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P证书,只有一个级别 3对软件开发风险量化的方法是什么? 期望货币值(EMV)、计算风险因子、计划评估技术、模拟和专家判断 4软件开发项目根据哪些方面的内容被认为是成功的? 项目的完成时间、软件功能和质量、软件项目所耗费的资源,即成本。 5实施群组软件过程TSP的先决条件都有哪些?首先,需要有高层主管和各级经理的支持,以取得必要的资源。其次,项目组开发人员需要经过PSP的培训并有按TSP工作的愿望和热情。最后,整个单位在总体上应处于CMM二级以上。 6识别软件项目的关键是什么?用户和技术 7可行性研究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指什么?技术、经济、社会 8项目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项目管理需要集权领导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0软件工程过程通常包含哪些基本的过程活动?·P(Plan):软件规格说明·D(Do):软件开发·C(Check):软件确认·A(Action):软件演进 11软件工程的瀑布模型定义了哪些项工程活动? 制定开发计划,进行需求分析和说明,软件设计,程序编码,测试及运行维护。 12软件工程的螺旋模型定义了哪几方面的活动? ·制定方案·风险分析·实施工程·评估 13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什么?其主要过程有哪些?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过程:·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WBS)·范围核实·范围的变更控制 14项目的范围计划主要包括什么?项目论证、项目产品概述、项目交付成果简述、工作或服务内容、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等 15什么是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范围定义的输出结果是什么?工作分解结构是一个分级的树形结构,是将项目按照其内在结构或实施过程的顺序进行逐层的分解而形成的结构示意图。项目范围定义的输出结果就是工作分解结构(WBS)。

自行车维修保养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自行车维修保养基础 知识

自行车维修保养知识 一、折叠车 折叠车组成的零配件名称简介: 折叠车架、前叉、T型把、左右刹把、前后刹车线、折叠立管、立管折 叠器、立管折叠器手柄、立管快拆、立管安全勾、车架折叠器、车架折叠器手柄、车架安全勾、中管快拆、鞍座、鞍管、前后夹器、后衣架、前后反光片、前后泥板、前后轮、链条、齿盘、变速器、脚踏、 1、在首次骑行前,一定要确保在自行车技师仔细检查和调试后方可骑乘; 2、在每次骑行前,请确保自行车各折叠机构(竖管折叠器、车架折叠器)及快拆部件处于锁紧状态,以确保您的骑行安全舒适; 3、请按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折叠车,在使用过程中您的自行车若出现使用功能上的问题,请到本公司指定维修服务部进行维修,才能享受本公司的保修及售 后服务承诺。 4、折叠自行车作为代步交通工具,请勿用于山地越野,竞速竞技,超载超速骑 行。 折叠:①正常骑行状态!(一台折叠车完全调试锁紧及折叠件正确关闭)。 ②松开中管快拆,逆时针旋转坐垫约45度,将座管插到底并锁紧中管快 拆。 ③将T把调整至适当高度并锁紧立管快拆。 ④旋开立管安全勾,向外扳动立管折叠器手柄至打开状态。 ⑤转动折叠立管上端,将T把折叠至与前轮平行。

⑥向上旋开车架安全勾,向外扳动车架折叠器手柄至打开状态。 ⑦转动车架前端,将车架折叠至前后轮相互平行。 ⑧完成折叠! 展开:①折叠状态!(一台折叠车完全进箱状态,所有折叠部分全部折叠开) ②旋转车架前端,将前后打开直线状态。 ③压紧折叠器手柄将折叠器锁紧并旋下安全勾。 ④旋转立管将立管竖直。 ⑤压紧立管折叠器手柄将折叠器锁紧并旋转安全勾勾住手柄。 ⑥松开中管快拆,将座杆调至适当高度后再锁紧;松开立管快拆,将T 把调至适当高度后再锁紧。 ⑦完全展开! 各处的调整 1 、车把的调整 松开立管快拆,即可自由调整车把高度。(敬告:调节时请确保T把安全线勿超过立管端面,以策安全。建议:骑行时将车把高度调至与地面最大距离约1米时,可达到最好的骑行效果)。 2、座垫高度的调整 松开中管快拆,即可自由调整座垫高度。(敬告:调节时请确保坐杆安全线勿超过车架中管端面,以策安全。建议:身体坐在座垫上时,伸直脚到自然状 态,脚底能触到地面为最佳座垫高度)。 3、折叠器间隙的调整 我们的折叠车在出厂前所有折叠器快锁已经预先调节好,然而在使用过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计算机科学围绕信息、知识、智能等主题发展迅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处理、文字与自然语言的理解、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知识科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遗传算法、逻辑学等领域研究中前沿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科学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在短短的60年里,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取得了巨人的成就。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加速T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1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中前沿的问题主要围绕信息、知识、智能三大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本文中所指的信息是指客观事物的属性。而知识不同于信息,它是人们对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处理后,形成的规律、规则、方法及认识。智能则是指大脑从历史信息、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现有信息、知识的推理、演绎、判断的方法。 根据研究分析表明,在三大研究领域中,主要有以下前沿热点研究: (1)信息方面:信息处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 (2)知识方面:以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为主要研究的问题。 (3)智能方面: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机器证明,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代数逻辑学形成了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特色。 1.1 信息科学 1.1.1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是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重点,目前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可分为符号和数据,因而一切要由计算机处理的对象首先是符号化和数字化。信息科学正在形成和迅速发展,现在主要的研究课题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信息源理论和信息的获取。主要研究自然信息源和社会信息源,以及从信息源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2)信息的传输、存储、检索、转化和处理。 (3)信号的测量、分析、处理及显示。 (4)模式信息处理。研究对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类和识别,研制机器图像和语音识别系统。 (5)知识信息处理。研究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应用,建立具有推理和自动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信息处理系统,即专家系统。 (6)决策和控制。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决策或控制,从而建立各种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1.2 数据挖掘技术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是单一的数据资源,即以数据库为中心,对事务处理、批处理到决策分析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工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中数据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计算机能够更多的参与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制定等领域。数据库处理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类: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或信息型处理)。这种分离,划清了数据处理的分析型环境与操作型环境之间的界限,从而由原来的以单一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环境发展为一种体系化环境,因而产生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这方面目前主要解决的前沿问题有: (1)异构数据的接口机制;(2)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问题;(3)数据仓库的数据优化问题;(4)数据仓库中数据的获取与整理;(5)历史数据的提出和信息挖掘;(6)信息挖掘的方法学问题;

公需课大数据前沿技术级应用测试题

1. 【多选题】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不断推出了些促进这些领域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规划和行动纲要,主要有哪些?【ABCDE】A: 2015年8月31日:《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B: 2015年12月29日:《“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C: 2017年7月8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D: 2017年4月10日:《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E: 2015年5月8日:《中国制造2025》 2. 【判断题】人工采集效率低、成本高、错误多。自动化采集靠技术实现,效率高、采集的数据量大。【对】 3. 【多选题】大数据分析平台软件由()()()()()大关键技术实现。【ABCDE】 A: 云存储B: 云计算C: 算法库D: 工作流引擎E: 开放接口 4. 【多选题】数据资源向信息、知识、价值转换的流程可以概括成5个环节:()()()()()正确答案:[A,B,C,D] A: 数据采集B: 数据存储C: 数据处理D: 数据分析与挖掘E: 知识应用 5. 【多选题】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正确答案:[A,B,C,D] A: 大型机B: 小型机C: 个人计算机D: 互联网E: 云计算 6. 【判断题】数据是所表达的对象或事件的信息的载体,记录了对象的属性特征。正确答案:[对] 7. 【多选题】数据采集可以划分为()和()。【AB】 A: 人工采集B: 自动化采集 8. 【判断题】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数据。对 9. 【多选题】云服务应用的部署模型有:()()()()。【ABCD】 A: 公有云Public cloud B: 私有云Private cloud C: 社区云Community cloud D: 混合云Hybrid cloud 10. 【多选题】教育大数据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ABC】 A: 学生学习分析B: 学生的分类管理C: 教学效果分析

第三课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第三课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下面分别介绍自行车的有关原理和其中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 (一)自行车的有关原理 一、 车体设计原理 A:手把连接前轮的转向机制是轮轴的运用,一般女装车手把大多比较宽,就是因为把“轮”的半径加大,可以更省力,骑起来很优雅. B:剎车把手是一个简单的杠杆,使用者用很小的力就可对剎车片产生很大的压力. C:前剎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车轮减速,同时在 接地点产生向后的摩擦力来使车体减速.以前轮夹 式剎车和传统后轮轴心的盘式剎车来比较,对同样 大小的剎车压力而言,前者因力臂较长,会比后者 有较大的力矩,效果较佳. D:接地的轮胎也是靠摩擦力使车子前进,剎 车也是同样道理. E:轮轴中央用滚珠轴承加黄油来减少摩擦, 提高传动效率. F:踏板是轮轴的运用. G:前后齿轮是利用链条传动的齿轮系统, 因为前大后小,所以费力而省时,可以把车子加 速到很快. H:后齿轮传动给后轮是一种作用力施在轴 上的轮轴系统. I:有些座垫下方是以弹簧为避震器,是弹 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为弹簧秤外,另一大用途. 夷陵中学 校本课程

J:新型自行车有些装上油压避震器,是帕斯卡原理的运用. 二、为何自行车刚骑动时手把会不自觉转动? 自行车基本上是两点着地,骑动时可以不倒下是因为两轮滚动时产生水平方向的角动量;当车子几乎静止时角动量消失了,质心要通过底座(人和车体在地面的投影)的机会非常少,不可避免就要倒下,此时若转动手把就会产生垂直方向的角动量,使车子保持平衡,这点和飞盘转动时可以保持平稳飞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为转动不是很完整,方向又一再改变,所以一般不能撑很久. 三、变速原理 设前齿轮半径a、后齿轮半径b,a/b的比值愈大,可以愈省力,但省力一定较费时,所以车骑得不快,一般在起动时会把a/b调小一点,比较容易克服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再把比值变大.一辆十段变速的自行车有两个不同半径的前轮,后面有五个,以共有十种组合.四、剎车原理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急剎车车子可能向前翻倒.先考虑前轮剎死的情形:此时以前轮着地点为支点,因车子有向前的惯性(人车的质心明显在支点右上方),很容易有向前翻的情形发生;那后轮剎车的情形又如何呢?如果后轮剎死了车子的惯性一样向前,但此时前轮对地面的压力会增大,相对减少后轮的下压力,所以翻车的机会较少,当然若是向前的惯性实在太大,车子一样会以前轮为支点旋转而使后轮会上跷. 综合以上可知:自行车最好不要单独剎前轮,若只有一个剎车系统应装在后轮,当然两轮一起剎车最理想.不论用那一轮剎车,前轮的下压力一定会增大,后轮的一定减少,所以前轮的剎车摩擦力比后轮的大.所以在机车或汽车上,效果较佳(当然也较贵)的碟式剎车装在前轮,后轮再装鼓式剎车,此即常在汽车广告中听到的”前碟后鼓”,但注意使用的前提是前后剎车一定同时作用,以免翻车. (二)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图1和图2是两种常见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力学知识 1.摩擦方面

IT前沿技术讲座总结

关于IT前沿技术讲座报告 ——罗瑞13级计算机联合 班 在开学后的第三个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给学生安排了关于IT前沿技术的一系列讲座,听了这些由学院资历深厚的老师所授的讲座后,我的收获颇丰。几位主讲老师针对信息技术的不同领域给予了不同高度的讲解,并且和学院热心的同学们积极交流,传授知识,以及人生道路上的经验。 几位主讲老师主要选择了一下几个话题进行讲解: 1、科学与技术研究之科学; 2、智能计算机; 3、机器人发展机遇与挑战; 4、大数据时代的高性能计算。 自从来到大学并且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后,我慢慢发现,我的学习与生活与电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熟悉与广泛。印象最深的是每次的实验课,在机房完成当天的作业后,都会借助快速便捷的网络发送到自己的邮箱里,回到宿舍后再在自己的邮箱里下载到电脑上。这样,无需借助任何实体媒介,作业就以数据形式传送到我的电脑了,似乎有个人一直在操纵、管理着,可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个操纵者就是人们探索出的信息技术。

我是一个理工科的学生,但是经过主讲老师对科学进行阐述的讲座,我才真正明白了科学的含义,科学是一种不断升华的思维艺术。具体来讲,它是指由权威人、组织和机构经过实践、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数据,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完善、确认、推荐、宣传、传授和捍卫的一种广泛领域的思维学术。科学是严谨的,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证实,并且公诸于世,从而去推动社会发展。正如远古时代出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火一样,如果无人理睬,便会熄灭,社会也将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但是一旦有人用心探索,就会照亮一片新的绚丽天地。 肖南峰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介绍了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智能计算机是指能存储大量信息和知识,会推理,具有学习功能,能以自然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人交流信息和知识的非冯诺依曼结构的通用高速并行处理计算机。虽然目前智能计算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广泛使用。但是照其定义看来,如果将来有一天人们在智能计算机领域得以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设备并且广泛投入生产,大规模使用的话,拥有如此多极高能力的计算机似乎已经可以代替人类的存在,但是,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研究发明任何高科技的智能产品,其目的都不是想要

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综述

学号: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综述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姓名: 教师: 2012年3 月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3G时代的来临,宽带无线技术已经是日新月异。WiMAX技术作为3G网络的补充,它以能独立部署,速率高、覆盖广、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从高速发展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出发,阐述了WIMAX 技术及其应用状况其特点、结构、应用等,最后提出了这种技术业务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目录 摘要 .................................................................................................................................................. I I 第一章WiMAX简介 ...................................................................................................................... IV 1.1Wifi特点............................................................................................................................ IV 1. WiMax优势 ........................................................................................................................ IV 第二章采用的主要技术............................................................................................................... VI 1 OFDM调制技术 .................................................................................................................. VI 2 HARQ技术 ........................................................................................................................... VI 3 多天线技术........................................................................................................................ VII 4 QoS性能 ............................................................................................................................. VII 第三章现状及应用..................................................................................................................... VIII 3.1市场现状......................................................................................................................... VIII 3.2应用 ................................................................................................................................ VIII 3.2.1军事和国防.......................................................................................................... VIII 3.2.2突发事件.............................................................................................................. VIII 3.2.3公共安全................................................................................................................. I X 3.2.4其它应用................................................................................................................. I X 第四章与其它的无线技术的比较................................................................................................. X 4.1 WiMAX和3G技术的比较................................................................................................. X 4.2 WiMax和Wi-Fi的比较...................................................................................................... X 第五章与3G的结合 .................................................................................................................... X II 5.1 WiMax与3G的关系........................................................................................................ X II 5.2 WiMax 对3G 的影响..................................................................................................... X II 第六章面临的问题..................................................................................................................... XIV 结束语 ........................................................................................................................................... XV 参考文献....................................................................................................................................... XVI

十三五铁路建规划

“十三五”高铁大扩围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昆明、包头银川至海口、青岛至银川、兰州(西宁)至广州、北京至广州、重庆至厦门等高速铁路通道。根据“十三”五规划,横向高铁干线有8条以上。主要有牡丹江到齐齐哈尔、北京到包头、青岛到银川、连云港到乌鲁木齐、上海到成都、上海到昆明、厦门到重庆、广州到昆明的高铁。 纵向的大干线有10条以上,分别是沿海高铁、京九、京广、北京到福州、呼和浩特到南宁、包头至海口、银川到昆明、北京到昆明、银川到厦门、西安到广州。 其中包海高铁走向是包头-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海口,这与此前包海高铁最初提出时经过恩施、吉首、怀化等地的情况不一样。根据国家“十三五”安排,未来五年中国还将修建和田-若羌铁路、东北沿边铁路和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推进与周边国家跨境通道和“一带一路”沿线通道建设等。 另外还要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 1-2小时交通圈,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主骨架,实施市域(郊)铁路示范工程。 还将完善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资深铁路规划专家张江宇认为,实际上“十三五”时期建设的铁路不止目前规划公布的内容,比如滇藏铁路已经在修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途经商洛的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重庆两个高铁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连接中西部的交通要道之一,线路由西安引出,经商洛市、十堰、襄阳至武汉。目前在湖北省境内,武汉至十堰高铁即将全面开工。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新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包头至海口纵向高铁大通道的一段,也是西安、重庆、成都环形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条高铁不仅对陕西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发展效果明显,向东南延长线将贯穿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东渡台湾;向西、北连接呼和浩特、兰州、西宁乃至新疆和西藏,西进中亚各国,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大动脉。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中西部互动互补,统筹秦巴山片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三五”将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 铁路部门已明确建设商丘—合肥—杭州、合肥—安庆、合肥—滁州—南京等客运专线,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建设庐

传感器检测前沿知识综述

传感器检测前沿知识综述 杜思诚 GS14060114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传感器简介 (一)传感器解释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其利用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有时也将敏感元件称为传感器。转换元件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二)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特性 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转换成容易测量的量。被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称为静态信号;一种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称为动态信号。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的输入特性也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