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方法原理

岩心编录方法原理 钻孔开工后,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探现场的编录工作包括如下的内容:(一)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 设钻具总长为L,机台高度为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c,则本回次孔深H2 H 2= L - P – c 本回次进尺L1为本回次孔深H1与上一回次孔深H2之差 L1 = H1 - H2 (二)检查岩心,主要包括: ⑴查岩心的放置是否按岩心自然顺序正确放在岩心箱内;⑵岩心编号是否正确及岩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⑶核对岩心隔板上的数据。(三)岩(矿)心采取率计算 岩、矿心采取率是单位进尺的岩、矿心长度的百分数,即 根据取心孔段的不同情况分为回次采取率和分层采取率。 1、回次岩心采取率计算 图VI-1是钻孔采取岩心示意图。上一回次的孔深为H1,残留进尺为S1。从孔深H1继续向下钻进,本回次的孔深达到H2,残留进尺为S2。 从钻孔中取出岩心,其长度为m, m=m1 + m2(图VI—1),与这一段岩心相应的进尺M为: 回次岩心采取率则k为: 2、分层岩心采取率计算图6-1岩心采取率示意图 分层岩心长度由统计各回次同一岩性的岩心长获得。分层进尺则是该分层底的孔深与顶的孔深之差。 (四)换层深度计算 图6—1中岩心有两种不同的岩性,上部的岩心长度为m1,其代表进尺M1为: 换层孔深H为:

或根据下部的岩心长度为m2,其代表进尺M2为: 换层孔深H为: (五)轴心夹角测量 轴心夹角是岩心轴与各种面(层面、断裂面、节理面、片理面等)的夹角。测量轴心夹角,是钻探编录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到的轴心夹角是局部产状,对研究矿体构造很有用。测量轴心夹角有如下方法。 1. 测量法 采用量角器或测斜仪测量轴心夹角的。有些单位制作了岩心量角器,用岩心量角器测量较准确、方便。所谓岩心量角器如图6-2所示,绘在透明薄膜上。量轴心夹角时,将其包裹在岩心上,并使其下(上)端线重合成一直线,便能量得轴心夹角。 2、计算法 如图6-3所示,岩心是圆柱体,任意倾角的平面与其交切,得到的切面为椭圆。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d1和d2。轴心夹角是椭圆长轴与岩心轴d1在夹角d,有 由于岩心轴长度d等于椭圆短轴长度d2,于是得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前言 本规程包括了岩心钻探工程设计的编制、钻探方法和设备选择、通用的工艺方法、冲洗介质及施工守则、钻孔质量保证、钻探施工的人身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不同领域岩心钻探工程及各种专项钻探工艺技术方法的基础性规程。 本规程是地质岩心钻探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准则。对于不同的勘查对象、勘查阶段、勘查目的而有所变更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的规程、规范或通过协议、合同做出明确规定。 本规程是遵循GB/T 1.1—2009的起草规则,首次以技术标准形式发布。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达、赵国隆、肖亚民、陈星庆、汤松然、孙建华、张林霞、刘秀美、戴智长。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钻探施工过程所有工序的技术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 本规程中对“岩心”的界定是广义的,指能采集到的各类岩石样品,即除圆柱状的岩心外,也包括各种岩块、岩样和岩屑,故各种反循环连续取心也被纳入岩心钻探的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水文水井钻探和油气井钻探的小口径钻孔施工,可参照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孔深3000 m以内的钻孔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3787手持武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T 9151钻探工程名词术语 GB 15848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GB/T 16950金刚石岩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6951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8376.2硬质合金牌号第二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AQ 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 0032--199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DZ/T 0053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 DZ/T 0054定向钻进技术规范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岩心钻探规程

岩心钻探规程 总则 一、本规程主要是对固体矿产岩心钻探的各项生产活动作出的规定,不包括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质钻探以及油、气钻探等内容。 二、本规程主要以原国家计委地质局一九七二年颁发的《岩心钻探规程(试行)》、一九七七年国家地质总局颁发的《金刚石岩心钻探操作规程》和一九七九年颁发的《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操作规程》为基础,并总结了近些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经补充、修订而成的。 三、本规程是岩心钻探设计、施工、管理、检验等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准则,各地质勘探的现场操作人员、科研设计人员和技术、行政管理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四、本规程各条款,是对岩心钻探作出的一般性和原则性的规定要求。在贯彻执行本规程时,各局、队可因地制宜地制订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 五、本规程规定的各项钻探工程质量指标,是一般情况下应达到的要求。当工作矿区因处于不同普查勘探阶段而需要有不同要求或因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改变上述要求时,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由地质和探矿部门共同商定,在地质设计(或合同)中提出具体要求,按部有关设计审批的规定报批,经批准后实施。钻孔质量等级的划分按部计划司制订的“地质工作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中有关规定执行。 六、本规程自颁发之日起正式实行,原同类规程即行作废,其它有关规定与本规程有不符之处,以本规程为准。 七、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地质矿产部。 第一章钻进方法、钻孔结构及钻探设备的合理选择 第一节钻进方法的选择 第一条按与钻进工艺有关的几个特性将岩石做如下分类 1.按硬度的大小分为四类,按可钻性的高低分为十二级,其相应关系为: (1)软--可钻性1~3级; (2)中硬--可钻性4~6级;

钻探编录知识

一、实习目的 明确岩心钻孔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岩心地质编录方法,特别要掌握岩心采取率和换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二、方法原理 钻孔开工后,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探现场的编录工作包括如下的内容: (一)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 设钻具总长为L,机台高度为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c,则本回次孔深H2 H 2= L - P – c 本回次进尺L1为本回次孔深H1与上一回次孔深H2之差 L1 = H1 - H2 (二)检查岩心,主要包括: ⑴查岩心的放置是否按岩心自然顺序正确放在岩心箱内; ⑵岩心编号是否正确及岩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 ⑶核对岩心隔板上的数据。 (三)岩(矿)心采取率计算 岩、矿心采取率是单位进尺的岩、矿心长度的百分数,即 (VI-1) 根据取心孔段的不同情况分为回次采取率和分层采取率。 1、回次岩心采取率计算 图VI-1是钻孔采取岩心示意图。上一回次的孔深为H1,残留进尺为S1。从孔深H1继续向下钻进,本回次的孔深达到H2,残留进尺为S2。 从钻孔中取出岩心,其长度为m, m=m1 + m2(图VI—1),与这一段岩心相应的进尺M为:

回次岩心采取率则k为: (VI—2) 2、分层岩心采取率计算 图6-1岩心采取率示意图 (VI—3) 分层岩心长度由统计各回次同一岩性的岩心长获得。分层进尺则是该分层底的孔深与顶的孔深之差。 (四)换层深度计算 图6—1中岩心有两种不同的岩性,上部的岩心长度为m1,其代表进尺M1为: (VI—4) 换层孔深H为: (VI—5) 或根据下部的岩心长度为m2,其代表进尺M2为: (VI—6) 换层孔深H为: (VI—7) (五)轴心夹角测量 轴心夹角是岩心轴与各种面(层面、断裂面、节理面、片理面等)的夹角。测量轴心夹角,是钻探编录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到的轴心夹角是局部产状,对研究矿体构造很有用。测量轴心夹角有如下方法。 1. 测量法

岩心编录模版教学教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 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初见水位以下) 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全风化,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碎,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块径一般为3㎝~8㎝,最大为11cm,少量短柱状。其中12.1~12.60m岩芯呈土状。

岩心编录模版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 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初见水位以下) 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全风化,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碎,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块径一般为3㎝~8㎝,最大为11cm,少量短柱状。其中12.1~12.60m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弱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锤击易碎,脱水后易开裂,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一般为8~25㎝,最长为34cm,少量块状,块径为5~8cm,其中13.1~14.3m岩芯呈碎块状,RQD=60。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成分主要为石英,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断,岩芯较破碎,多呈块状,块径一般为3~8㎝,最大为10cm,少量短柱状,其中12.1~12.60m岩芯呈土状。

岩心钻探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岩心钻探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岩心钻探的核心问题是孔壁稳定,其钻前预测涉及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应力、地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是实现深孔岩心钻探优质、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关键,决定着孔身结构、套管程序与套管强度、钻井液密度与流变性能的设计。本文主要论述了岩心钻探设备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国内外两个部分来介绍,并指出了岩心钻探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这些问题对未来钻探设备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字】岩心钻探,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未来趋势前言 在我国,地质工作者想要获取直观有效的地质资料,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岩心钻探,并且这不仅仅是只适用于现在的一种方法,而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仍然会主要采用的方法。因此,地质工作者们要想获得更精确、更详细的地质资料信息,必须不断的改进岩心钻探设备,提高设备的科技技术含量。纵观我国目前的岩心钻探技术,虽然在这几十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是和国外的岩心钻探技术相比,仍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钻探设备陈旧老化,钻探效率低下,设备的应用率低,仍然都是人工控制等等方面。因此积极发展岩心钻探设备的技术,不断向国外看齐,是我国的地质工作者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国内外钻探技术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岩心钻探技术的发展现状 1、最早出现的人力驱动的岩心钻机出现在18世纪中叶,这种钻机当时配备的主要是天然金刚石钻头,到了19世纪末,人力给进钻机出现,这时候的钻机开始由蒸汽动力驱动,钻机转速不高。而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螺旋给进钻机则是在20世纪初出现。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岩心钻机开始由液压技术驱动,变速箱开始具有多种调速范围的功能。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岩心钻探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天地,由于液压元件质量的提高和静液压传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全液压控制和驱动的动力头式钻机。 2、岩心钻机的再国外的发展速度应该说是比较迅速的,在100年左右时间里,钻机由早期传统的、落后的、效率低下的机械传动手把发展成为机械传动再到后来的全液压动力和智能化的岩心钻机。孔底动力的钻具发展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水平不断提高。从1862年天然金刚石用于制造金刚石钻头岩心钻探方法问世;1899年发明了铁砂(钢粒)钻进;1916年硬质合金开始用于钻探;1954年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制造成功并用于制造金刚石钻头。人类经历了天然金刚石表镶钻头钻探时代,铁砂、钢粒和硬质合金钻探时代,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钻探时代至今到了人造复合超硬材料钻探时代。

岩心编录的常识

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 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本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不管是RMR分类、Hoek—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石类别和简单特性。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因此,在钻孔柱状图里就有一栏,叫“返水百分率%”!钻探用水到孔里,只有两个结果,要“返水”,要么“不返水”,一般返水还要估算返水率。至于“干孔”,是相对于“湿孔”而言的,前者没有地下水,后者遇到了地下水。因此,和返水不返水不是一概念,干孔也可以返水,如果岩石完整、供水强度适度;干孔也可以不返水,如果遇到大的破碎带或溶孔洞。不返水不能表明整个钻孔都是破碎带!只能说明有破碎带或溶洞,显然整个200米的钻孔有一处这样的漏水段哪怕0.5m厚,足以产生不返水。当然,根据每日返水记录,可以找到突然发生不返水的地方,可以检查一下岩心,一般岩石比较破碎或溶蚀、裂隙发育。首先更正一下鉴别岩石完整破碎程度不是用采取率做指标,那是评定钻探质量的,是受钻探质量+地层影响的;应该经常用获得率或岩石质量指标RQD来评定岩石强度和性质[基本没有人为因素影响],这样,别人就不会给你提问题。尽管岩石破碎,RQD是10%,获得率50%,原则上采取率可以要求达到90%甚至更高,如果采取特别钻探手段。比如取岩石原状样中型剪切样、渗透试验样品,都是特制的取芯装置。 (1)获得率、RQD大小和岩溶的关系首先有岩溶发育的地方,跟规模也有关系,获得率和RQD可能因溶隙发育,都很低;反过来,这两个指标都很低,并不能说明就是岩溶引起的,前面也说了,可能是一般的断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等。 (2)如何从岩心上判断岩溶?通过岩心的观测,可以鉴别出原生的节理裂隙和机械破碎引起的裂隙,机械破碎裂隙或岩石面磨损太多,你可以找机长,钻探质量有问题。找溶洞溶隙,先找破碎的地段,再仔细观察节理裂隙面特征,可以通

钻孔编录方法

11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 11.1准备工作 11.1.1 技术准备 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编录人员一般一台钻机1人。 11.1.2 编写钻孔设计书 编录人员应会同探矿人员,在矿区钻孔位置确定后,编写钻孔设计书。钻孔设计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b)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 c)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d)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的采取率要求(以矿区设计为准)。 e)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正一次,误差±1‰)。 f )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等。

11.2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 11.2.1 检查整理岩矿心 11.2.1.1 检查钻孔施工记录 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见 附录B 误。 将>10cm 的岩心及>5cm 的矿心编号,用红油漆(或防水符号笔)写在岩心或矿心上。 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例:某孔中第5回次,有7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3。 7 11.2.1.5 岩矿心拍照 在检查、整理岩矿心后,应将每箱岩矿心依次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 11.2.2 观察记录 11.2.2.1 分层 尽可能对全孔或较长井段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按矿区厘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心分层。例如:某钙芒硝矿区ZK402孔中,按不同的岩性、矿石类型划分出:第四系冲洪积层、紫红色泥质白云岩、紫红色白云质粉砂岩、中—细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构造角砾岩、粗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紫红色白云质泥岩等8种岩性的17个分层。 在第一分层结束后放入一个分层标签(见附录B中表B.10)或分层隔板,如遇分层界线 刚好在某一段完整的岩心中时,则用钉锤或劈样机自分层处将岩心劈开后放入分层标签,见图35。 图35完整岩心分层示意图 11.2.2.2 记录回次数据

岩心钻探各岗位岗位职责

岩心钻探岗位职责 机长岗位职责 班长岗位职责 记录员岗位职责 钻机、动力岗位职责 水泵泥浆岗位职责 材料员岗位职责 炊事员岗位职责 安全员岗位职责 升降钻具操作岗位职责

机长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负责机组的安全生产、技术质量和环境保护等各项管理工作; 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仪器、工具和器材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负责; 3、按照地质设计和钻探施工设计要求,组织机组人员制定具体措施,安全文明、优质高效、节约环保地完成施工任务; 4、组织机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专业技术学习和思想教育,负责对新工人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环保意识、操作规程和专业技术教育培训。负责新工人、转岗职工的岗前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工作; 5、组织人员进行设备安装验收工作,协助单位进行开工验收工作,维护好安全防护设施,采取有效措施,排查一切事故隐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应及时上报解决; 6、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及时督促、检查、指导各班组、各岗位的工作;对好人好事和违章作业者,应分别给予表扬和批评; 7、负责重要的技术指导和操作。做到十到现场:机台自行安装(拆卸)、开孔、终孔、封孔、岩矿心难采和质量达不到要求或补采心、安装检修设备、处理复杂事故、起下套管、试验新方法新机具以及发生人身事故或排除不安全因素时,都应亲临现场指挥; 8、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9、负责对自查、队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上报本实体分管安全领导和实体负责人,并积极整改、登记和上报。参与钻孔终孔质量验收,填写有关报表(“重大钻探事故报告表”、“最终孔内遗留物登记表”、“钻探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表”)。编制单孔的施工总结材料,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的概念

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 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 简单说一下: (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本来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不管是RMR分类、Hoek— 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岩石类别和简单特性。 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因此,在钻孔柱状图里就有一栏,叫“返水百分率%”!

岩心钻探工艺

岩心钻探工艺 一、前言 钻探工程是获得地下蕴藏的真实地质资料(如岩、矿、地温、地下水等)和直接信息的一种技术。通过钻探可对所取得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参数作出最终可靠的评价。 探矿工程包括钻探工程、坑探工程、矿产管理、安全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其中以钻探工程的工作量为最大,作业范围也很广。钻探工程包括钻进工艺和钻探设备两方面。两者之中,以钻进工艺为主,钻探设备是实现钻进工艺要求的专业机械设备,它对钻进工艺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质勘探工作,1952年成立了地矿部,建立了探矿科研和设计机构,开展了钻探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新设备的研制,建立了探矿机械厂和地质仪器厂,创建了地质院校,举办了专门训练班,培养了大批的钻探技术人才,成立了专业的地质队伍,钻探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钻探工作者不断努力辛勤劳动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56年3 月3 日至6 月22 日,我国第一口定向双筒井钻成;1963年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并用于制造金刚石钻头,开启了中国人造金刚石钻进的篇章;1974年6月,我国第一条钻井船——“勘探一号”,在黄海试钻成功,谱写了海上油气钻探的新篇章;1978 年我国第一条坐地式钻井船——“胜利一号”开始作业。矿山勘探成果显著,有六十多种矿产取得了可供工业设计使用的储量。先后建立了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大型矿产基地,形成了能源与原材料矿产品的强大供应系统,推动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国民经济

等蓬勃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从此摘掉了一穷二白的贫穷帽子。 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钻探工作的服务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钻探技术迅速向水利、建筑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环境调查保护等诸多领域拓展。钻探技术已经紧紧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建造高楼大厦需要钻探技术提供地层的承载力、边坡治理需要钻探技术锚固、桥基、坝址、水库、路基建设需要钻探技术提供支撑,地灾评估需要钻探技术提供依据,石油、天然气、矿产的勘探及开采需要钻探技术提供资料,开发地下热水、热能、坑道掘进指示孔、探气孔、深水孔、通风孔、投料孔、灌浆孔、避难孔以及建筑安装管线的钻孔等都离不开钻探技术,钻探技术的发展与一系列国计民生重大事业密切相连与国家繁荣富强息息相关。特别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圆满完成对提高我国的岩心钻探工艺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于1991年由原地矿部开始组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1995年国务院批准我国加入国际钻探组织,1996年我国成为第三个发起国之一。钻探这双眼睛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且越看越深。 自建队以来,矿山钻探始终是地质八队地质找矿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30多年来,矿山岩芯钻探设备和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发展。从建队初期的大口径钢粒、合金钻进到小口径金刚石、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再到成功地推广和应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从本地区计划内矿山岩芯钻探,到为全省社会市场需求提供钻探技术服务;从省内的矿山钻探业务逐步拓展到省外的安徽、贵州、重庆、湖北、内蒙古等地,所到之处,深受甲方的赞誉。 二、钻探工程主要工序

地质钻探岩心管理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32—92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岩矿心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实物资料,是研究和评价地质矿产的重要依据。为妥善保护和保存岩矿心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含岩屑,下同)的现场管理、缩减处理、移交入库和库房管理。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质勘查行业钻探岩矿心的全程管理。 2 岩矿心的现场管理 2.1 钻前准备 2.1.1 平整机场时,机台要平出放置岩矿心的场地,并有防雨和遮阳设施。 2.1.2 开钻前,机台(井队)应将钻孔(井)地质编录所需的各种物资,包括岩矿心装具和用于岩矿心编号的书写工具、材料等准备好,没有足够的岩心箱不得开钻。 2.2 钻孔(井)取心 2.2.1 采取岩矿心应严格按照岩心钻探操作规程和项目地质设计的有关规定执行。 2.2.2 退取岩矿心,严禁吊打岩心管,避免岩矿心人为破碎或次序颠倒。对于松软岩矿心要尽量保持原状。 2.3 岩矿心整理 2.3.1 从岩心管取出的岩矿心应按其出筒的顺序摆放,随即进行清洗。岩屑要用清水漂洗,以露出岩石本色为准。不能水洗的岩矿心(盐类矿产和含油气岩心等)应揩去泥浆或除去泥皮。并清除假岩心和外来混杂物质。 2.3.2 将清理好的岩矿心按由浅至深的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摆放在岩心箱(盒)内。 岩屑以及中心取样(center sample recovery)钻孔样品应先进行干燥处理,一般可采用自然晾晒的干燥方法,必要时采用可控温或低温烘干,禁止高温烘烤。经干燥处理后的岩屑,应连同标签一并装入岩屑袋内。CSR样品晾干后先行缩分,作为地质副样的一份装袋保留。从微型旋流器收集的柱状样品需要时可作为岩性实物剖面保存。 2.3.3 松散、破碎的岩矿心应按其所在位置分段装入袋内。易挥发、潮解和易于氧化的岩矿心要及时装入密闭容器保存。对油基泥浆取心和密闭取心井的油砂必须立即用无色玻璃纸或油纸包好用蜡密封,以便取得含油饱和度等有关资料。 2.3.4 岩矿心丈量要准确。丈量时应尽量将各自然断块对接好,对于松散、破碎的岩心不得随意拉长或压缩,必要时可采用体积法换算其长度。 2.3.5 所有岩矿心均需按回次(简次)统一编号。凡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矿心为5 cm)直接在圆柱面上或

岩心钻探工程

附件二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要求 主要是控制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品位变化特征。钻探工程严格按《岩心钻探规程》六大指标执行。采用小口径金刚石绳索取芯钻探工艺,提高钻探效率和施工质量。设计钻孔终孔孔径不小于75毫米。 一、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 1、地质要求取心的岩层、钻孔平均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70%; 2、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矿层顶板不得低于80%; 3、取出的岩矿心,应洗净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心应按规定编号,每回次应填放岩心票(包括没有岩心的回次),岩心箱应进行编号,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 二、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 1、钻孔轴线的形态及空间位置的三维坐标由设计部门提出,同时应给出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偏离的最大允许值。 2、机台应及时、定点测量钻孔顶角及方位角,将测量结果填入“钻孔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通常情况下,在直孔施工中每100米顶角偏斜不应超过2°,在斜孔施工中每100米顶角偏斜不应超过3°。有特殊需要时,按设计书或合同的要求执行。 3、施工部门应及时计算确定钻孔轴线的形态及空间位置。 4、设计或实测钻孔顶角小于或等于3°时,每钻进100米测一次顶角(不测方位角);顶角大于3°时,根据地质要求每钻进50米

测一次顶角和方位角。定向和易斜钻孔,应适当缩短测量间距。 三、简易水文观测 1、使用清水或无固相冲洗液的钻孔中,每班至少观测水位1~2回次。每观测回次中,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水位,间隔时间应大于5分钟。 2、每个钻进回次应根据水源箱水位、泥浆池液位变化和补充冲洗液量计算冲洗液消耗量。 3、钻进中遇到涌水、漏水、涌砂、掉块、坍塌、缩径、逸气、裂隙、溶洞及钻柱坠落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记录其深度。 4、在地下水自流钻孔中,根据水文地质要求接高孔口管或安装测试装置测量水头高度和涌水量。 5、孔内发现热水,应测量孔口和孔底温度。 四、孔深误差测量与校正 1、下列情况应校正孔深: (1)钻进深度达100m及其倍数时; (2)进出矿层时(矿层厚度小于5m时,只测量一次); (3)经地质编录人员确认的重要构造位置及划分地质时代的层位; (4)下套管前和终孔后。 2、孔深误差率小于千分之一时可不修正报表;孔深误差率大于千分之一时要修正报表。 3、孔深误差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水文地质钻探地质编录要求

水文地质钻探地质编录要求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除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外,应重点描述岩芯的块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发育深度。 1.岩心编录 1. 岩心编录程序: 2. 抄录班报表的回次进尺、施工方法(钻探方法、扩孔孔径、变径及其深度)有 关的水文地质现象记载。 3. 校正回次位置及填写岩心标签。 4. 整理岩心,检查上下顺序,校正岩心长度。 5. 鉴定岩性,确定分层位置,填写分层标签,并分层取代表性鉴样及分析样品 (注明取样深度)。 6. 终孔后,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将岩心按顺序装箱保存。 2.岩心描述的顺序及内容 1. 基岩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岩心破碎情况(岩心形状)、岩心采取率、节理、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及充填物、断层擦痕、断层泥及其充填物、风化程度、化石、层与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性质、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7.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厘米为长柱状; 10-20厘米为短柱状;小于10厘米为扁柱状;大于5厘米为块状; 2-5厘米为碎块状; 小于2厘米为碎屑状、粉末状。 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楔块状、菱块状、团块状等。 8.松散岩层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湿度、成分(粒度成分及百分含量)、磨圆度、分选性、结核、包裹体、结构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特征、胶结程度及胶结类型、化石等。 8.松散岩层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湿度、成分(粒度成分及百分含量)、磨圆度、分选性、结核、包裹体、结构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特征、胶结程度及胶结类型、化石等。3.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1).回次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回次岩(矿)心采取率=本回次提取的岩心总长/本回次进尺数×100%,若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即岩心总长大于回次进尺时,一般皆为残留岩心所引起。其处理方法是:进尺数不变,修改岩心实长数字,将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的部分(即岩心实长比回次进尺多出的部分),依次往上一回次推。若上一回次的岩心实长由于加上推上来的岩心长比进尺数大,回次岩心采取率又超过100%时,继续往上推,一般只能往上推三个回次,如果回次岩心采取率仍大于100%时,则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查明原因(砂状、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石不能上推)。(2).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 分层岩(矿)心采取率=分层各回次取出的岩心总长/(分层下界孔深-分层上界孔深)×100%。岩心采取率全孔大于70%,矿层及顶底板围岩5米。 4换层孔深计算方法

地质岩心钻探.

地质岩心钻探 钻探工程质量有六项指标:岩矿心采取率、钻孔弯曲度、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深误差测量与校正、原始报表填写、钻孔的封闭。为了保证达到这六项指标的要求,我们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方法与措施来提高钻探质量。 一、提高岩矿心采取率的措施 1. 根据各矿区地质条件、岩矿层的物理机械性质和技术因素,正确地选择取心方法和工具。 2. 取心困难的岩矿层中,应尽可能选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进。 3. 在取心困难的矿层中钻进时,应限制转速、压力和泵量,适当控制回次进尺长度和时间。 4. 钻进时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岩心管长度。 5. 在矿层、矿层顶底板和重要标志层中,岩、矿心没有采取上来时,须专程捞取,不应继续钻进,必需钻时不得超过0.5米。捞取岩、矿心时应尽量采用喷反、无泵或钢丝钻头等有效方法。 6. 退取岩心时要细心,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地破碎,并严格防止岩、矿心上、下顺序颠倒。 二、预防钻孔弯曲的措施 1. 确保安装质量,保证“天车、回转器、孔口”三点一线。不准使用旷动的立轴(导管。 2. 开孔时,应选用锋利的钻头,主动钻杆不得有偏摆,轴心压力要均匀,要随钻孔加深而加长岩心管。 3. 在易斜岩层地区施工,应根据地层、见矿深度等条件合理设计开孔角度和弯曲强度。要尽量选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进。 4. 深孔钻进时,应尽量采用钻铤加压。 5. 遇到片岩地层、倾斜岩层、破碎带、软硬互层时,应使用锋利的钻头和长、直、重、厚、刚的钻具,有条件时也可试用冲击回转钻进。 6. 扩孔时要带内导正器,换径时要带外导正器。粗径钻具要用综合式异径接头连结,其中心线必须一致。换径时导正管要长于4米,第一回次的小径岩心管长度要短于1米。 三、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措施

岩心钻探书籍

岩心钻探事故预防与处理/ 刘广志.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 钻探论文选集: 联合国地区间矿产工业钻探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 刘广志主编; 郭文芝,耿俊峰等译.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4 金刚石钻探的技术手段/ (苏)马拉姆津(Марамзцн,А.В.)等著; 何宜章等译.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钻探工艺学: 钻孔冲洗与护壁堵漏·中册/ 李世忠主编.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9 特种钻探工艺学/刘广志编著 刘广志钻探工程文集/刘广志著1992 P634-53/L2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十七:国外地质钻探设备/地质科学研究院情报所 地质科技资料选编·51,国外钻探译文选编/地质部情报研究所编译 岩心钻探工艺/成都地质学院,云南地质九队合编 探矿工程科技进步100 例/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编 英汉钻探工程常用词汇/中南矿冶学院探工教研室编 钻探技术译文专辑/曾仁侠译 国外钻探译文专集[译文]/中国煤田地质局资料情报处 国外钻探译文选/东煤地质局哈尔滨科研所 韩广德. 中国煤炭工业钻探工程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12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探矿工程增刊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 武汉地质学院,等.钻探工艺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2]张祖培.金刚石钻进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3]刘广志.金刚石钻探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4]赵运兴.煤田钻探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部标准石油及天然气勘查钻井地质规范 DZ 6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仪器指标分级 DZT 0196.9一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DZ/T 0032-1992(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仪器管理导则 DZ/T 0198.1~0198.12-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硬质合金钎头DZ/T 2021-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DZ/T 200032-1992(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岩心钻机系列 DZ/T 200051-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岩心钻探泥浆泵系列 DZ/T 200090-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岩心钻探用钳 DZ/T 200058-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钻探用钻塔技术条件 DZ/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试行)细则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试行)细则 总的要求: 一、岩心钻探编录是原始地质编录中探矿工程地质编录的一项重要地质编录,是搞好普查勘探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普查勘探工作的进展和地质成果的质量。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严格要求。 二、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地质想象,避免主观意断。因此,必须在现场进行,严禁将岩心远离机台现场进行编录 三、对岩矿心的观察必须认真、细致、全面、准确。文字记录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词意明确,字体工整。所有文、图尽量做到整洁、美观。文、图必须吻合。 四、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工作区(或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并熟练地掌握本岗工作的基本功,不断地提高地质编录质量。 五、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工作应以“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原始地质编录规范”为依据,按规范要求做好工作。 六、岩心钻探地质编录要随着钻探工作的进展及时进行,不得积压。钻孔终孔后,应在限期内提出各项地质资料,资料应在100%自检后提交,数字准确、图纸整洁、美观、资料正确,不得耽误工作的进展。 现场地质编录。 七、准备工作: 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机开始前半个月应向钻探部门提交“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理想柱状图);机台地盘平好后钻机安装前,应填写“探矿工程定位和机安装通知书”;钻机开钻前,应填写“探矿工程施工通知书”,到开钻时,地质编录人员应到机台现场测量钻机立轴,测量后,符合设计要求,将通知书交给当班机长,立即开钻;钻孔在施工过程中,如须加深,应填写“探矿工程变更任务通知书”交给机长执行;矿带和矿化带,矿心采取率较低,达不到质量要求时,必须补采岩心,应填写“补采矿心通知书”,交给机长执行;钻孔钻进到设计孔深或超过设计孔深及不需钻到设计孔深,而达到地质设计目的时,应填写“探矿工程终止通知书”。 上述工作必须事先有所准备,需领齐各种表格。此外还应领取如下表格: 1、钻孔地质记录表; 2、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3、钻孔采样登记表; 4、钻孔样本登记表; 5、组合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 6、样品送样分析报告单; 7、岩矿鉴定送样单; 8、小体重测定的个种登记计算表格; 9、采样签、标本签等; 有些表格没有铅印的,需地质编录人员自己制作,制作时,可根据需要情况或参考有关教科书籍及有关规范。根据目前情况,大约有以下表格需要编录人员制作: 1、钻孔地质记录草表(野外记录用); 2、地质记录表汇集成记录薄的表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